宏观政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9:16: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宏观政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宏观政策

现行宏观政策分析与改进措施

1997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和物价下降的不良态势。为了扩大内需和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自1996年起逐次采用以降息为主的货币政策;1998年起实施降息与放松信贷并重的综合货币政策;1998年下半年启用以增发国债扩大基础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试图在经济增长出口贡献度减低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然而由于非公共部门的经济预期低落,非公共部门的投资与消费并未相应跟进,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未能根本逆转。这样,一方面是国内物价持续下跌,大量中小企业缺乏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另一方面是60000亿的居民存款放在金融机构,而不愿进行消费或投资,再加上商业银行的“惜贷”,使我国的宏观政策作用有所减弱。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当然,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我国实行积极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动用货币政策,把刺激消费需求与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刺激需求的突破口,这些都是极为有效的积极途径。但是,现行宏策的一些局限性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针对不足加以改进,以更好的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一、现行宏观政策的效果与分析

(一)现行宏观政策的成绩与不足:

1、成绩:

(1)在亚洲金融危机超预料影响下仍确保了1998年初8%的增长目标。1999年上半年为7.6%,超过年初指导数7%。

查看全文

县级财力培育宏观政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主要表现;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原因分析;培育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的宏观政策研究;总结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县级财政收支差额与赤字、县乡预算外收入急剧下降,县乡财政的包袱大大增加、文教体卫经费支出严重短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财政资金需求缺口巨大、行政机构膨胀,事业管理费高、县域、农村经济发展不足、城乡资源占有不均等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均等、精简乡镇行政机构与成员、推进乡财县管、提高农民在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分享比例、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县级政府财力培育,发展适合各地实情的县域经济,以经济的发展来促进财政问题的解决,走“经济-财政-经济”的辩证发展道路。本文以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培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境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湖南省县级财力培育的宏观政策。

【关键词】县级政府;财力培育;湖南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困难越来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增人增支刚性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滞后等体制性、政策性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乡分割和地区间经济非协调发展在县、乡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一、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主要表现

(一)县级财政收支差额与赤字

查看全文

就业政策作为宏观政策取向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措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就业问题之严峻,不仅因为总量,还存在着结构性就业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政府政策的消极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实行城乡社会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促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途径、开放劳动力市场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具体请详见。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经济发展视为头等大事,这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问题: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果一边是令人兴奋的经济增长率,一边又是大量存在的失业人口,这能是我们所期望的吗?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经济发展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业问题也不例外。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二者是否必然呈现水涨船高的关系呢?本文拟就二者关系及经济发展的健康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总的说来,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已指出,在九五期间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口有595万人,再加上再就业中心的失业人口和“十五”期间每年新增的劳动人口,这样“十五”期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5,200万人。社会实际提供的就业岗位有4,000余万个,上述数字还要再加上加入WTO初期由于市场开放每年新增加的500万失业人口,这样失业人口总数将达到1,700万人以上,从而使业已相当严重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接近于14%。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就业问题之严峻,不仅因为总量,还存在着结构性就业矛盾。在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制约,再就业已越来越困难,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越来越低,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也越来越长,逐渐形成一批基本生活难保、再就业十分困难的弱势群体。

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与劳动力就业率提高呈正相关。这一说法无可置疑地成为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众多假设之一。国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要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再翻二番,达到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理论上讲,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过程,就业前景一般随之看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毛额一直呈较高的增长势头。与此相应的是,就业人口不断攀升。随着经济增量的不断放大,国民经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似乎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劳动力就业率呈正相关的假设。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虽然就业人口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这个数量的增加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失业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是,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就业率并没有同步增长。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得特别突出。另外,我们也不得不说,现在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率的贡献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足。

查看全文

浅谈危机过后中国宏观政策走向论文

[摘要]后危机时代,及早做好退出战略部署和经济政策调整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二次探底,总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重点方向应该及早明确,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培育新竞争力,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查看全文

宏观政策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论文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价格信号、市场内在机制作用,刺激我国国民经济效率、均衡发展。但是受市场“内在缺陷”限制,诸如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市场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垄断问题等等,会相应地引发市场失灵现象,危害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引导、规范,本文主要从政策面,试述一些宏观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以及所产生的一些相关作用。

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一国政府的经济波动主要有投资、消费、政府购买三大需求引致,而结合相关的原理、公式及乘数作用,政府可以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匹配不同时期的需求,消除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此外,政府还必须根据本国国情,结合世界形势发展需要,制定一些适合本国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从而有别于他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又好又快发展本国经济。

1财政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财政是一国政府赖以生存的命脉,发展到今天,财政手段日趋完善,财政工具也日趋成熟,财政调控意识也趋于主动,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运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手段,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具体有税收政策、收费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政策具备自动稳定经济功能,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这种财政政策工具经常被称作“内在稳定器”。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增加,符合所得税纳税规定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随之增加,就会使所得税总额自动增加;同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的过分扩张。反之,经济衰退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减少,失业人数增加,那么所得税总额会降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有效需求,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

对于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长期的、较大的经济波动它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一国经济经历比较长的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周期时,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局限性很大,不能帮助一国迅速走出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增长。因此,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经济波动的周期,相应地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需求管理,以取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政府预算,而是通过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当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以致失业率提高时,政府就应增加公共工程等基础建设投资,大兴土木、水利,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还要变动税率,减免一些可能的税种,以减轻家庭收入水平下降而可能导致的消费水平下降,使其收入因纳税的减少而有所提高,政府还要增加转移支付救助穷人、消除贫困,帮助这些家庭渡过难关,增加其实际购买力,促使经济升温;当社会上需求过多,致使通货膨胀猛烈发展,政府就应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当社会上借贷资本过剩,就应出售政府债券;当社会上资金不足,就应回收政府债券。总之,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不必拘泥于预算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应当保持整个经济的平衡。

查看全文

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趋势分析论文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我国是否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方针能否继续推行,以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将如何进行、财政政策的作用该怎样发挥等问题都成为重中之重。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查看全文

浅谈经济形势驱使宏观政策走向论文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我国是否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方针能否继续推行,以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将如何进行、财政政策的作用该怎样发挥等问题都成为重中之重。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查看全文

宏观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分析论文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价格信号、市场内在机制作用,刺激我国国民经济效率、均衡发展。但是受市场“内在缺陷”限制,诸如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市场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垄断问题等等,会相应地引发市场失灵现象,危害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引导、规范,本文主要从政策面,试述一些宏观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以及所产生的一些相关作用。

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一国政府的经济波动主要有投资、消费、政府购买三大需求引致,而结合相关的原理、公式及乘数作用,政府可以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匹配不同时期的需求,消除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此外,政府还必须根据本国国情,结合世界形势发展需要,制定一些适合本国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从而有别于他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又好又快发展本国经济。

1财政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调节

财政是一国政府赖以生存的命脉,发展到今天,财政手段日趋完善,财政工具也日趋成熟,财政调控意识也趋于主动,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运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手段,或者二者交替使用,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具体有税收政策、收费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政策具备自动稳定经济功能,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这种财政政策工具经常被称作“内在稳定器”。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增加,符合所得税纳税规定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随之增加,就会使所得税总额自动增加;同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的过分扩张。反之,经济衰退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减少,失业人数增加,那么所得税总额会降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有效需求,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

对于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长期的、较大的经济波动它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一国经济经历比较长的萧条、复苏、繁荣、衰退、周期时,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局限性很大,不能帮助一国迅速走出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增长。因此,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经济波动的周期,相应地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需求管理,以取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政府预算,而是通过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当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以致失业率提高时,政府就应增加公共工程等基础建设投资,大兴土木、水利,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还要变动税率,减免一些可能的税种,以减轻家庭收入水平下降而可能导致的消费水平下降,使其收入因纳税的减少而有所提高,政府还要增加转移支付救助穷人、消除贫困,帮助这些家庭渡过难关,增加其实际购买力,促使经济升温;当社会上需求过多,致使通货膨胀猛烈发展,政府就应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当社会上借贷资本过剩,就应出售政府债券;当社会上资金不足,就应回收政府债券。总之,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不必拘泥于预算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应当保持整个经济的平衡。

查看全文

滞涨环境下的宏观政策发展方向

1目前存在的问题

既有需求问题也有供给问题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出口的大幅下降和失业率的大幅上升,2008年11月开始我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出现了2009年一年的宏观经济逐月稳步回升态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快速回升,2010年开始我们在稳增长的同时被迫进行稳物价的宏观调控,整整三年的管理通胀预期,物价才回到3%以内,付出的代价是经济的持续下滑,直到2012年四季度才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2013年上半年表现为典型的弱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了短期(仅仅是2009年一年)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导致经济问题出现的实质因素,因此接下来就有了治理物价的三年和经济持续下滑的三年同时出现。所以目前的问题和状况并不是简单依靠改变货币政策就可以改变的,从实质上说它既有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供给过剩和无效供给方面的问题。从需求方面说,次贷危机导致外需持续低迷,出口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处境艰难。而三十多年来由于国内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导致财富大量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又导致内需不旺。从供给来说,企业创新不足、产能过剩、成本上升、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一方面制约了供给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又助涨了投机性,使大量资金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

2目前宏观政策应需求和供给管理双管齐下

面对目前的环境和困难,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应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双管齐下,概括来说,稳货币、扩需求、强供给必须同时进行。首先面对低迷的经济态势,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短期来说,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也许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收入,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创新、勤奋和节俭等美德。所以面对低迷的经济态势,央行更要有勇气顶住各方压力,不可迷恋货币政策的宽松,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打乱经济周期和预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从需求管理看,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外需看,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快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从内需来看,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要切实改变目前的分配制度,同时实施减税政策,通过减降低边际税率来鼓励民众创业和提高工作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从供给方面看,要尊重经济规律,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一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减少限制性的规章条例,给企业松绑,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既推动经济增长,又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五是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正在全面推开的“营改增”政策,不仅顺应了产业发展规律,有效避免了服务企业的重复征税,减轻了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还有利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改变企业制造部门庞大,产品研发和销售部门落后的状况,有效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作者:赖桂辉周海花单位:江西省税务干部学校

查看全文

加强国家宏观政策规化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机遇;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建立市场营销战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数量众多、分布面广、职工人数少、管理层次少、投资少、见效快、资本与技术的有机构成低、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兴部门的成长和产品的多品种少批量和小型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存在的通病及诊断、人才难觅,人才难寻,人才难留、不严格遵守劳动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将其塑造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的主体、营销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人的智慧、一种不需要付费的方式,利用各种公共媒体有关产品或公司消息,等,具体请详见。

中小型企业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不同的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展中都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它的发展正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政策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都面临许多的难题。如何攻克这些难题、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获得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机遇

(一)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

目前,中小型企业为数众多,各个行业之间既存在生产规模和技术等数量上的差异,又存在着管理结构与组织形式等到实质上的区别,但从整体上看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有他们如下的特点和性质。

1、数量众多、分布面广、职工人数少、管理层次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