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税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9:12: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宏观税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研究论文

一、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及变动趋势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表示,反映一个国家以税收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集中起来的价值总额和比率。宏观税负的高低,表明了政府社会经济职能以及财政能力的强弱,也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小。

我国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此外还有相当比重的预算外收入以及制度外收入,此外还有相当比重的预算外收入以及制度外收入。由此,我国有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一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二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中口径的宏观税负;三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一般而言,小口径指标可用来考察政府的财政状况或财政能力;大口径指标可用来考察国民经济负担水平和企业负担程度;中口径指标与小口径指标差别不大,一般不采用。实际上,由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计算的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偏高,而由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计算的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偏低。

由表1可以看出1994年以来,我国宏观税负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1994年至1997年,属于税负下降和恢复期,税收占GDP的比重从10.7%下降到9.9%,再恢复到1997年的10.6%,接近1994年的税负水平。1998年至2005年,宏观税负处于上升期,税收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11.2%持续提高至2005年的18.0%,上升幅度达7.8个百分点。在1994至2005年的12年间,我国宏观税负提升了7.3个百分点。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税收收入包括关税,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统计数据。

二、当前我国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

查看全文

宏观税负形成因素探讨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因此,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是以财政支出因素为基本前提的。同时,由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此,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政府收入结构的多元性、税制的非统一性、税务管理能力的差异性等都将作用于宏观税负的形成,因此,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一定时期政府的职责

政府职责是政府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它从总体上规定着政府非市场活动的范围。理论上而言,政府的职责或作用范围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是互补的,但实际的选择中,二者关系的把握是复杂的、多面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决定的政府职能运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自人类有国家与政府以来,人们看到的一种表象是: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因而也是研究宏观税负的逻辑起点。就我国而言,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责范围的确定遵循“凡是政府能干的都由政府去干”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市场能干的都由市场去干,只有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才由政府去干”。显然,这种政府职责范围的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观税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二、公共商品的提供

由市场缺陷引致、由政治过程决定的政府对公共商品的供给范围,直接影响政府资金的需求量与需求强度。而且,不同的提供方式、提供效率也对财政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是公共商品供给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这正如私人购买数量较多的商品需要多付费一样。但公共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范围、规模及形态往往是不相同的。一般的发展趋势是:在物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其范围由小到大,其形态逐渐从有形扩展到无形。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商品已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福利、资源开发以及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而且,在物质形态上也越来越多地由有形转为无形。这表明财政支出总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查看全文

税源状况及宏观税负分析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收的增长需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开展地区国税税源状况与宏观税负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江苏国税收入和税源结构在税种、产业、区域和经济成份等方面的特征和对应关系,从而深入探讨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既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全省税源情况,深化税收经济分析;同时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年江苏国税收入的基本特点为切入点,围绕全省各产业和各地区的国税宏观税负的情况对江苏的国税税源以及税收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全省以及各省辖市国税宏观税负高低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影响*-2010年江苏国税税源和宏观税负的因素进行了预测。本文部分内容经过适当的删减,请各位读者谅解。

*年以来,随着江苏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江苏的国税收入持续攀升、屡创新高,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年江苏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收入,下同)为859.8亿元,其中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不含海关代征收入,下同)706.3亿元,*年国税总收入达到了2288.5亿元,其中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1868.3亿元,国税总收入和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分别是*年的2.66倍和2.65倍。*年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与2005年相比增收372.8亿元,增收额已经超过全省1997年的收入规模。近几年来,全省国税收入呈现增幅快于经济增长、税负逐年攀升的态势。*-*年,国税总收入、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1.6%和21.5%,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相比的弹性系数分别达1.21、1.20;*年江苏国税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0.6%,比*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国税收入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全省国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不仅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中央财政做出了较大贡献。

一、*-*年江苏国税收入的基本特点

(一)各税种收入快速增长,税收格局有所调整。

*-*年,除金融保险营业税由于国家政策调整逐年下降外,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国内“两税”、“三项所得税”以及车辆购置税均保持了平稳增长。国内“两税”比重有所下降,“三项所得税”比重不断上升。*-*年,我省共实现国内“两税”收入5666.2亿元,占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的80.1%,年均增长19.7%。国内“两税”占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的比重由*年的82.6%下降到*年的76.9%,下降了5.7个百分点。六年来,我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中的“三项所得税”(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企业所得税、涉外企业所得税和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共实现收入1244.9亿元,占全部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的17.6%,年均增长27.0%,增幅比国内“两税”高7.3个百分点。“三项所得税”占国税收入的比重由*年的16.0%提高到*年的20.0%,提高了4个百分点。(数据见表1)

虽然国内“两税”比重略有下降,但作为国税收入主体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年,国内“两税”收入增长对国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3.4%。特别是稳居国税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占国税收入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对国税收入增长的贡献也超过60%,是我省国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支柱。国内“两税”收入主要来自工业和批发零售业,*-*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5.4%,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增长是全省国税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查看全文

因素综合提升宏观税负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一定时期政府的职责;公共商品的提供;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非标准化税制实施的范围;政府收入结构;税务管理能力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税收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府职责是政府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政府资金的需求量与需求强度、公共商品供给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公共商品的提供方式,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税负的高低、公共商品的提供效率、政府支出是自变量,而税收收入是因变量、一定时期政府支出总量的增加,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税与费作为政府的两种财政收入形式、公债与税收,作为延期税收与即期税收等,具体请详见。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因此,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是以财政支出因素为基本前提的。同时,由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此,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政府收入结构的多元性、税制的非统一性、税务管理能力的差异性等都将作用于宏观税负的形成,因此,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一定时期政府的职责

政府职责是政府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它从总体上规定着政府非市场活动的范围。理论上而言,政府的职责或作用范围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是互补的,但实际的选择中,二者关系的把握是复杂的、多面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决定的政府职能运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自人类有国家与政府以来,人们看到的一种表象是: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因而也是研究宏观税负的逻辑起点。就我国而言,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责范围的确定遵循“凡是政府能干的都由政府去干”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市场能干的都由市场去干,只有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才由政府去干”。显然,这种政府职责范围的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观税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二、公共商品的提供

由市场缺陷引致、由政治过程决定的政府对公共商品的供给范围,直接影响政府资金的需求量与需求强度。而且,不同的提供方式、提供效率也对财政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查看全文

我国宏观税负机理论文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因此,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是以财政支出因素为基本前提的。同时,由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此,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政府收入结构的多元性、税制的非统一性、税务管理能力的差异性等都将作用于宏观税负的形成,因此,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一定时期政府的职责

政府职责是政府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它从总体上规定着政府非市场活动的范围。理论上而言,政府的职责或作用范围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是互补的,但实际的选择中,二者关系的把握是复杂的、多面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决定的政府职能运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自人类有国家与政府以来,人们看到的一种表象是: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因而也是研究宏观税负的逻辑起点。就我国而言,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责范围的确定遵循“凡是政府能干的都由政府去干”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市场能干的都由市场去干,只有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才由政府去干”。显然,这种政府职责范围的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观税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二、公共商品的提供

由市场缺陷引致、由政治过程决定的政府对公共商品的供给范围,直接影响政府资金的需求量与需求强度。而且,不同的提供方式、提供效率也对财政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是公共商品供给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这正如私人购买数量较多的商品需要多付费一样。但公共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范围、规模及形态往往是不相同的。一般的发展趋势是:在物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其范围由小到大,其形态逐渐从有形扩展到无形。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商品已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福利、资源开发以及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而且,在物质形态上也越来越多地由有形转为无形。这表明财政支出总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查看全文

宏观税负理论思考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因此,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是以财政支出因素为基本前提的。同时,由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因此,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也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政府收入结构的多元性、税制的非统一性、税务管理能力的差异性等都将作用于宏观税负的形成,因此,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一、一定时期政府的职责

政府职责是政府内在职能的外在表现,它从总体上规定着政府非市场活动的范围。理论上而言,政府的职责或作用范围与市场的作用范围是互补的,但实际的选择中,二者关系的把握是复杂的、多面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决定的政府职能运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自人类有国家与政府以来,人们看到的一种表象是: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因而也是研究宏观税负的逻辑起点。就我国而言,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责范围的确定遵循“凡是政府能干的都由政府去干”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市场能干的都由市场去干,只有市场干不了或干不好的才由政府去干”。显然,这种政府职责范围的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观税负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二、公共商品的提供

由市场缺陷引致、由政治过程决定的政府对公共商品的供给范围,直接影响政府资金的需求量与需求强度。而且,不同的提供方式、提供效率也对财政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是公共商品供给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这正如私人购买数量较多的商品需要多付费一样。但公共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范围、规模及形态往往是不相同的。一般的发展趋势是:在物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其范围由小到大,其形态逐渐从有形扩展到无形。例如,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商品已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外交、福利、资源开发以及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而且,在物质形态上也越来越多地由有形转为无形。这表明财政支出总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查看全文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和稳定的长期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具有统领各项工作的地位。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实现国家进行筹集政府收入、调控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监督经济运行等重要职能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税收政策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我国跨入21世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的新阶段,从部门工作服务于国家宏观意志,具体政策服从于社会实践需要的们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较大的缺位和不足,特别是宏观税负水平有待调整完善改革。

一、宏观税负总水平偏低,影响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

税收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社会消费行为、GNP增长的波动都有直接关系,政府利用开征、减免或者停征某种税种,提高或者降低有关税目的税率与起征点,以及税前扣除与事后退税等限制或鼓励手段,调节投资规模、消费基金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以抑制社会总需求膨胀刺激有效需求,同时抑制或刺激总供给的变化,并对经济结构产生协调作用。税收作为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器"与价格变量调控相配合,可以达到生产与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均衡;适量、合理的税收可以协调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可达到各生产部门劳动者利益的动态均衡,收到社会公平的调控效应。我国宏观税负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减弱了国家筹集收入的力度,影响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投入和宏观调控。表现有三:

1、我国税收收入上个世纪下半叶缓慢增长,21世纪开始大幅度快速增长。我国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企业利润增加和税务征管工作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950年一1980年的30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61亿元,从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末的20年间税收收入年均增长为522亿元,在跨入21世纪到2004年的五年间呈现大幅度快速增长的态势,比上年增长数额越来越大,如2000年为2350亿元,2001年为2500亿元,2002年为1831亿元,2003年为3465亿元,2004年年为5256亿元。全国税收总规模达到25718亿元。展望未来,我国税收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是税收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在2020年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7%-8%左右的速度,为税收增长打下了基础。二是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实际征收率只达到潜在税收能力的70%-80%,国内有的专家认为1998年只达到50%-60%,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整体征收率在70%左右,还有的认为在80%左右。税收上的跑、冒、滴、漏等空间很大,如果将实际征收率提高20个或30个百分点,我国税收收入即可增加1万亿元或1.5万亿元。

2、目前税收收入对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力度还不充足,致使国家还需要利用大量的财政赤字和发行债务。其情况,一是以税收收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多数年份徘徊在93左右,如1992-2003年分别为94.66,97.84,96.43,93.29,(1996年无数据)、95.80,93.80,90.13,93.92,93.30,93.29,92.18。十多年来从未满足政府财政收入100%的需要。二是税收收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更低一个档次,始终徘徊在80左右,如1991-2003年,分别为88.30,88.10,91.70,88.50、88.50、87.0、89.20、85.80、81.0、79.19、80.94、79.97、81.20。数据显示,还有20%左右的财政支出要政府依靠财政赤字或者发行债务解决,2000-2003年财政赤字和发行债务额(亿元)分别为2491.27和4180.1,2516.54和4604.0,3149.51和5679.0,2934.7和6153.53。

查看全文

平衡财政政策中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分析及对策

摘要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年,税收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在政府实施平衡财政政策的条件下,应总结税收政策的成功经验,消除税收认识上的误区。深化税制改革,以利于国民经济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关键词积极财政宏观税收负担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1宏观税负率的界定

宏观税负水平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水平,是用相对数表示的税收量的规定性。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除税收外,各种形式的收费、预算外资金、制度外资金还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这些资金实际处于政府财政的控制之外,并没有形成政府的可支配财力。

因此,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大口径宏观税负,可全面反映政府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状况,说明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及企业的负担水平;而税收收入占GDP比重的小口径宏观税负,则可真正说明政府的财政能力的强弱。

2我国现有的宏观税负率水平

查看全文

小议宏观税收负担的优化

据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表的2005年度的“税负痛苦指数(TaxMiseryIndex)指出,从2000年中国开始进入福布斯的统计以来,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数便一路上扬,2002年位居第三,2004年位居第四,2005年更是以160的指数跃升全球第二。目前,我们无法客观评价该指数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但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合理确定政府税收收入规模,即确定一个合理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在这一水平下,既能满足政府对税收收入的需要,又在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之内,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理性地界定宏观税收负担的合理水平并实现其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界定:影响因素与国际经验

(一)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税收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

论文百事通准确把握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需要全面、充分、科学地考察和分析影响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因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宏观税负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水平、政府职能范围和政府非税收入规模。

1.经济增长水平因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增长水平正相关。经济增长水平愈高,社会产品愈丰富,人均GDP的水平就愈高,这样税基就比较宽广,整个社会税收的承受能力就强。因此,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国家,其宏观税负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从理论上讲,宏观税负水平增长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协调同步。据有关专家测定,西方国家税收收入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通常大于1,而这一弹性系数在我国保持在0.8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查看全文

国税税负调研报告

宏观税负又称宏观税率,指一国或一地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即国家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额及其比率,是反映税收和经济相关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收入的统计口径,税收收入由国税税收收入、地税税收收入和海关代征进口税收三部分组成。由于不同的收入来源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税收收入、宏观税负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各个税种与GDP的相关度不同,对研究税收与经济内在关系的实际意义也不一样。因此,对宏观税负的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从总体情况看,近年来南通市的宏观税负呈现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宏观税负已基本进入稳步上升的良性增长区间。由表(一)可以看出,在**--**年的五年间,南通市宏观税负与税收收入及GDP总量一直保持同步增长状态。全市GDP总量由**年的670.44亿元,增长到**年的1006.65亿元,增长了0.5倍,年均增长10.03%;税收收入总量由47.95亿元增长到110.15亿元,翻了1番多,年均增长25.94%,且从**年开始,税收收入一直超经济增长,同期税收弹性系数均在1.5以上,**年更是高达3.29。而同期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也由**年的7.15%,增长到**年的10.94%,增长了3.7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0.60%。另一方面,目前南通市宏观税负水平还不高,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以**年为例,如表(二)所示,税收收入以税务机关组织的全部税收收入及海关代征的进口税收计算,GDP按当年价计算,则南通市宏观税负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3.07%、6.59%。

南通市国税机关组织的税收收入是全市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年的5年中,国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除**年为53.42%以外,其余均在58%以上。而且各个税种中,国税机关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相比而言与GDP关系最为紧密,其中,工业增值税、消费税与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商业增值税和第三产业中商业增加值在结构上有比较密切的对应关系;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则与GDP中的营业利润部分有相关关系。**年,四个税种收入占全市国税收入的比重已达95.65%。所以说,通过对国税宏观税负的客观分析、比较和判断,可以深入了解全市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以及南通税收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为此,笔者对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进行了专题调查,深入分析全市国税宏观税负的基本状况,影响国税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以及南通自身的经济特点对国税宏观税负的实际影响。

表(一):**—**年南通市宏观税负比较(略)

表(二):**年南通市宏观税负的横向比较(略)

一、南通市国税宏观税负的基本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