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8:08: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红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喝咖啡和红茶的礼仪习俗
喝咖啡或茶时,如果供应的是方糖,应当用专用夹子(没有夹子时用手)。而不是用茶匙去取方糖。喝咖啡或茶时,应当拿起杯子喝,不要发出响声。喝时最好用一只手拿茶盘托住茶杯,以免咖啡或茶汁滴到衣服上。喝的时候茶匙应放在茶盘上而不能放在茶杯里。不能拿茶匙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当别人在敬酒时,必须放下手中的餐具,停止进食,而不能继续吃喝。
盛红茶的杯碟,应该放置在身体的右边或正面。待放砂糖及牛奶后,以茶匙搅匀,然后将茶匙放在茶杯外边的碟内,并将杯耳移向右方,用右手执杯耳饮用。这里顺便一提的是在普通饮下午茶和进茶点时,千万不要一手执茶杯,一手执食物,喝一口吃一口的交替不停,这样实在非常碍眼,很可能被人批评为没有教养。吃食物时必须要放下茶杯,饮茶时必须要放下食物,这是应有的常识。
至于吃西点,在出席正式场合的时候一定要用叉子,吃时应由食物靠近自己这边的左角开始切割起,但对于太脆或者已经碎了的饼食,叉不起时,那么可用叉面铲起来吃,可是普通的三明治,切割是不方便的,那就用手拿起来吃好了。
红茶开发生产工作大会讲话
同志们
但研究的都是关于红茶生产的实质性问题,今天上午会议开得时间虽短。必将对全市红茶生产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刚才,各县区政府分管同志汇报了本县区红茶生产情况,市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以及有关金融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李世海副秘书长就发展红茶的思想认识、采取措施、任务分配、加强领导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安排,请大家抓好落实。为了进一步加快红茶生产步伐,促进红茶尽快上市,讲三点意见。
一、思想要再统一
思想早就应该统一了不应该有任何杂音。从政治上来讲,就我市生产红茶来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发展红茶都是下大决心的主要领导都有明确的指示,并有具体安排。各级各有关部门都马虎不得,含糊不得。从经济上来讲,茶产业是市的支柱产业,但存在着产量低、产业链条短两大主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茶园规模已从65万亩扩大到150万亩,随着今后茶园规模的继续扩大,上述两个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市茶产业发展的最致命因素。产量低,就是因为只采春季一个芽尖,没有很好地利用夏秋茶资源。产量低导致整体效益差,对茶农增收、茶叶市场占场率以及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也是一直苦苦思索和期盼的也是广大茶农一直关注的大力发展红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效益也一定是非常可观的从生产季节上来讲,毛尖采摘生产一结束,正是大力生产红茶以及其它花色品种茶叶的好季节,抓住就有效益,抓不住就造成浪费。从发展茶产业的全年工作安排上来讲,秋冬季整地种茶,春季采摘生产毛尖,茶文化节之后是市茶叶生产的空档,正是加工制作红茶的大好时机。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布局上来讲,红”茶试制胜利以后,准备于810月份在郑州、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掀起”红”茶风暴,没有产品,如何推介?当前,大家必需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布置上来,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尽快掀起红茶生产热潮,多出产品,出好产品。
二、措施要再强化
则此次会议主要是解决如何发展好、如何一炮打响的问题。各县、区近段都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说5月18日市政府在浉河区召开红茶生产现场会主要是解决发展不发展红茶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正在运作,进展较快。五云、文新公司已经组织人员外出进行了考察,正在培训技术、筹措资金、制作项目。浉河区磨盘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已经掌握了红茶生产技术,并与入口商签订了供货协议,目前在浉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正在扩大生产规模。平桥区马氏茶叶合作社正在积极准备。罗山灵山茶业前几年就已着手引进祁门红茶的生产技术,目前正在进行市场调研。光山工业园的红茶CTC项目已经动工。潢川光州茶业、固始九华山茶业和仰天雪绿茶业以及新县、商城几个茶企业都在着手考虑,积极性都很高。如何把茶企业的积极性和设想变成现实,这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需采取措施加以关注和支持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
红茶品牌建设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茶产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红茶产业较其他茶类产业在福安整体茶产业中推动力度最大、贡献程度最高且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为探究福安红茶产业如何凭借现阶段品牌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通过对国内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点明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对福安红茶品牌生态系统构成及各主体作用进行分析,再探究福安红茶品牌建设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符合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和发展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福安茶产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以促进闽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红茶;茶产业;坦洋工夫;品牌建设
品牌是各企业为实现最大程度范围内的产品市场需求适应性,通过国家质监局等专业部门产品商标认证和最终授权的标志和记号。目前,茶叶消费市场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如何依据自身发展条件来制定品牌建设战略已引起茶企重视。企业为迎合消费者不同年龄层需求,满足消费者社会经济利益需求,通过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产品营销定位对自身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加工,投入大量资金和科学技术,改良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方式,增加品牌附加值,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福安红茶产业品牌建设作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紧密对接科研机构,开发科研创新成果,加大茶叶工艺改良力度,推进品牌建设,而后进行品牌推广、管理和追踪,力求通过打造坦洋工夫品牌推动整个福安茶产业发展。
1茶产业品牌建设相关文献综述
首先,从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分析的使用方法来看,较多学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现状描述。如侯大为将武夷大红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各类茶品牌成长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武夷大红袍茶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其品牌建设,运用SWOT分析法从大红袍品牌内涵、包装、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饶甜甜运用SWOT分析法对湘西茶产业的品牌发展作出分析,围绕产业、企业和政府这三大建设主体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2]。也有一部分作者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运用实证分析的手段,对所研究对象作进一步的探究。如谢向英对茶企地理标志认知行为、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意愿和推广期望等进行分析总结[3];沈学政采用层次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茶企在品牌溢价中的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4]。其次,从对茶产业品牌建设的内容上来看,国内学者对茶产业品牌建设已有诸多研究,且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品牌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分研究,包括关于茶产业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竞争力、品牌定位、品牌整合以及品牌忠诚度等。如袁清通过研究茶业会展经济与茶产业发展战略的互动关系提出茶产业品牌建设建议[5],张华伦针对我国茶产业整体品牌竞争力作出有关的提升策略研究[6],陈启强着重强调福建名茶的发展必须立足茶文化品牌的创新营销进而推动品牌建设[7],陈绪敖围绕茶产业品牌整合程度作出相关分析[8],张国政等基于研究茶企行为视角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认为茶产业品牌建设正向或逆向的发展和茶企与消费者是否进行有效沟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9]。以上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对茶业品牌发展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逐步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对我国红茶品牌建设研究较少,且闽东地区较多集中于对白茶和乌龙茶研究,近几年对于坦洋工夫的研究逐渐变少,提出的策略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够深入和完善。红茶作为福安支柱性产业之一,打造出坦洋工夫这一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成为福安市公共区域地理标志,为福安市创造较高的产业价值。福安红茶产业仍处于转型过渡期,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为迟缓。为究其原因,本文将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对品牌建设成效和经验进行阐述,进而分析福安红茶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意见和建议,为福安茶产业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思路,以促进闽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2福安红茶产业发展现状
市长在红茶生产工作会发言
同志们:
一、思维要再一致
就我市出产红茶来说,思维早就应该一致了,不该该有任何杂音。从政治上来讲,省委、省当局、市委、市当局对我市开展红茶都是下大决计的,首要指导都有明白的指示,并有详细布置。各级各有关部分都纰漏不得,模糊不得。从经济上来讲,茶财产是我市的支柱财产,但存在着产量低、财产链条短两大首要问题,特殊是近年来茶园规划已从65万亩扩展到150万亩,跟着往后茶园规划的持续扩展,上述两个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市茶财产开展的最致命要素。产量低,就是由于只采春季一个芽尖,没有很好有利地势用夏秋茶资本。产量低招致全体效益差,对茶农增收、茶叶市场占场率以及质量都有必然的影响。若何充沛应用夏秋茶资本,也是我们不断苦苦思考和期盼的,也是广阔茶农不断存眷的,鼎力开展红茶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最有用方法,效益也必然长短常可观的。从出产时节上来讲,毛尖采摘出产一完毕,恰是我们鼎力出产红茶以及其它花样种类茶叶的好时节,抓住就有用益,抓不住就形成糜费。从开展茶财产的全年任务布置上来讲,秋冬天整地种茶,春季采摘出产毛尖,茶文明节之后是我市茶叶出产的空档,恰是加工制造红茶的大好机遇。从市委、市当局的任务结构上来讲,“红”茶试制成功今后,预备于8—10月份在等地掀起”红”茶风暴,没有产物,若何推介?当时,人人必需把思维一致到省委、省当局、市委、市当局的决议计划摆设上来,不克不及有一点点的犹疑,尽快掀起红茶出产高潮,多出产物,出好产物。
二、办法要再强化
假如说5月18日市当局在浉河区召开红茶出产现场会首要是处理开展不开展红茶的问题,则此次会议首要是处理若何开展好、若何一炮打响的问题。各县、区近段都做了一些根底性的任务,特殊是一些企业正在运作,发展较快。五云、文新公司曾经组织人员外出进行了调查,正在培训技能、筹措资金、制造项目。浉河区磨盘山茶叶专业协作社曾经把握了红茶出产技能,并与出口商签署了供货和谈,当前在浉河区委、区当局的支撑下正在扩展出产规划。平桥区马氏茶叶协作社正在积极准备。罗山灵山茶业前几年就已着手引进祁门红茶的出产技能,当前正在进行市场调研。光山工业园的红茶CTC项目曾经开工。茶业、固始九华山茶业和仰天雪绿茶业以及新县、商城几个茶企业都在着手思索,积极性都很高。若何把茶企业的积极性和想象酿成实际,这是各级当局、各有关部分必需接纳办法加以存眷和支撑的。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
一要强化指导。各县、区首要担任同志、分担担任同志、茶办担任同志都要把红茶出产作为当时农业出产、茶叶出产的1号工程,亲身抓,亲身处理问题。二要强化技能培训。”红”已研制成功,质量很好,这是一个优越的初步。当时进行多量量出产,必需确保质量,不然自毁前途。在技能问题上,要留意引进福建、安徽等地的红茶制造技能,增强培训,要害要把握中心技能。三要强化资金支撑。今日到会的金融部分亮相都很积极,企业希冀很大。若何处理金融部分想支撑、难借款和茶叶企业想开展、借款难问题,需求我们通力合作,要害是要处理担保问题。在小额借款上,充沛应用金融部分出台的联户担保以及茶农林权证典当等方法,林业部分要借当时林权准则变革的时机,把全市茶农的茶园办证状况排查一遍,加大茶园办证力度,确保每户茶农每亩茶园都有林权证。各级当局要组织林业、茶办、金融等部分以及评价公司一块对茶园资产进行评价,借款额度就高不就低。企业项目建立需求大额资金的,各级财务担保公司要优先向茶叶企业倾斜,优先供应担保。还,要应用大局部茶企业是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所能享用的优惠政策,应用茶叶机械补助的政策,为红茶出产发明一切有利前提。四要强化目的义务。本年,全市总体上要出产100万公斤红茶,义务已分派下去,早抓早自动,晚抓就被动。人人要抓好落实,在茶财产开展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有自动。
红茶通氧发酵加工工艺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茶青采自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湄潭基地茶园黔湄601茶树品种,采摘标准为单芽。
1.2仪器与设备
QP2010GC-MS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57330-U手动SPME进样器、非结合型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20mLSPME专用样品瓶天津奥特塞斯公司;FA2004A分析天平上海津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1.3方法
红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陕西红茶产业概况
陕西省在21世纪初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以生产绿茶为主。20世纪50-60年代,紫阳县曾试产过红茶,但因技术及市场等原因没有投产。20世纪90年代初,镇巴县曾试制红碎茶,由于没有国际市场质量和经济优势也没能投产[3]。总结陕西试产红茶的历史教训,徐凯明等茶技人员在选定红茶内销市场以红条茶(工夫红茶等)为突破口后,首先自行小样试验,获得一定经验后,引进福建客商在南郑汉山茶厂制收以典型带动。同时徐凯明等人对陕西红茶生产技术进行探索,找出了制约陕西红茶(红条茶,下同)质量优良的主要技术(工艺)问题是萎凋程度偏轻、揉捻不足、干燥升温不快等,并进行改进,使陕西红条茶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达到国内红条茶生产水平,所制高中档红条茶质量达到了国内佼佼者金骏眉红茶品质水平,从而使汉中及陕西生产的红茶得以畅销,使省内红茶生产厂家快速增加到10余家。为发展当地茶业,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茶业研究所,开展红茶科研推广工作。陕西理工大学成立红茶研究所对红茶技术进行研究推广。在此基础上,为彰显陕西茶的富硒特色,进一步创新发展对人体广具保健作用的控量富硒红茶,2012年徐凯明主持的“控量富硒红茶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2013年李新生和付静共同主持的“汉中市茶叶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与汉中工夫红茶开发研究”等项目,通过汉中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成果评审,并双双获得汉中市政府科技成果奖。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理工大学作为各自红茶科技成果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秉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联合各市县茶业技术部门及广大茶业人员,大力推广应用红茶生产技术成果。几年来陕西红茶及控量富硒红茶推广应用创效达3亿多元(2013—2016年),并且使汉中红茶生产技术领先全省,汉中红茶产品参加2014年第11届和2015年12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蝉联大会红茶类金奖和更高的特别金奖,使陕西红茶的品质居国内先进水平,推动了以汉中为首的陕西红茶发展。截至2015年底,汉中市生产红茶的企业逾100家,推动汉中茶园快速增长到7.07万hm2,年茶叶产值达62.4亿元,年综合产值达248.8亿元,使汉中茶业成为汉中农业的支柱产业和茶区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在以红茶及控量富硒红茶等科研项目的推动下,陕西茶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于2015年底统计,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14.0万hm2,年产茶叶达8.5万t,年产值达到113.7亿元,使陕西茶业位居全国产茶省的第7位,成为全国产茶大省之一。通过持续工作,2018年底,汉中茶园面积发展到8.2万hm2,占全省茶园面积的45.4%,年产茶5.6万t,占全省的58.6%,年产值74.5亿元,占全省的48.5%,其中红茶产量达1206t,占全省的38%。陕西全省茶园面积也发展到18.0万hm2,年产茶9.6万t,年产值达153.7亿元,其中全省红茶年产销量达3184t,年产值达10.5亿元,使陕西红茶成为陕西茶业的第二大生产茶类。
2陕西红茶产业的主要生产形式
目前,陕西红茶产业产量逾3000t,年产值超10亿元,有上百家红茶生产企业,其生产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陕西的红茶产业生产形式和全国类同,主要有三大类型。2.1大型机械化连续红茶生产形式随着陕西红茶生产的兴起,境内有实力的一些茶叶企业投资兴建了大型机械化连续红茶生产线,较早的有南郑汉山茶业公司建立的机械化连续红茶生产线,后来有商南金丝茶业公司和西乡县鹏翔茶业公司建立的机械化连续红茶生产线等。这些大型红茶加工生产线,常要求批量较大,年产量也较高,它们是陕西红茶生产的主力军,但有一些大型红茶生产线常年未开动或年开动时间较短。这些大型机械化连续红茶生产线需较长时间、较大产量的调试试产期,还要有相应的技工人员多年摸索才能熟练掌握。这类生产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利用。2.2机械化逐机大量生产红茶形式。在陕西红茶生产的兴起过程中,以机械化逐机生产红茶的企业较多。这种红茶生产形式多由绿茶生产企业扩产红茶而形成,企业数量比较多,各企业年产红茶量差异比较大。他们根据自己的销售能力、原料情况細工能力等灵活决定自己的产量,是陕西红茶生产销售最活跃的一批力量。这种红茶生产形式不需要添置全套红茶机械,仅需添补少量生产红茶特需的机械,如萎凋及发酵机械,其他如揉捻及烘干等可以用生产绿茶的机械,厂房也增加不多,设备投资较节省,生产批量可大可小,灵活多样。在搞好加工管理及销售工作的情况下,单位产品成本较低,打入市场的能力强,在陕西红茶兴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2.3半机械半手工中小规模生产红茶形式。在陕西红茶生产兴起早期,以中小型绿茶生产机械为主,±曾加少量设备或用手工及简易场地生产红茶的生产形式占主导地位。这种生产形式一般年加工量比较少,如果大幅扩大年产量,常受简易场地以及手工人力所限制。但是如果制作精心、加工技术好、产品质量优、有一定销售量,也是茶行业内一些从业者的绝佳选择。这种生产形式也是一些逐机大量生产红茶形式的早期表现,他们常在销售批量±曾加后添置机械,发展成逐机大量生产红茶形式。一些技术差、生产的红茶质量不高、没有销售能力的企业会很快改行。这一形式是一些红茶生产企业在红茶规模生产上的摸索时期。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产业行业的主体,企业对生产经营有充分的自主权。陕西的红茶企业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及生产资源等条件,选择一定的、可取的生产形式,是无可干预的,这也相应形成了陕西红茶的多种生产形式,他们都在市场中锤炼,构成陕西红茶产业的客观形式,然而都有进一步克服易被忽视问题提高水平的取向。
3陕西红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西红茶产业在广大茶业科技人员及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到今天的较大规模,但是仍存在一些诸如品质成分上茶红素和茶黄素转化机理不明确和生产实际易被忽视等问题,亟需茶业科技人员去探索解决。近些年来,以付静博士为首的陕西理工大学红茶科研团队,申报并获批了红茶科研方面的“夏秋茶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江北茶区工夫红茶理化成分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不同来源多H分氧化酶催化儿茶素形成“Theasinensins与Theaflavins的竞争机制研究”等项目,以上项目主要来源于汉中市科技局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和陕西省科技厅科技统筹项目等。近年来,以徐凯明教授为首的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红茶科教团队,深入陕西主产茶市县有关单位及企业,讲授红茶加工技术,指导生产操作,助力陕西脱贫攻坚。很多陕西茶业科教人员、政府领导、茶农都在为陕西茶业的发展而努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3.1对红茶生产技术知识认识不够。红茶从产生到现在有逾400年的历史,但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被科学明确地分为六大基本茶类之一。红茶的发源地在福建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村一带,始产小种红茶,在16世纪初期,主要用于出口,由于其干茶乌黑,英语称“Blacktea'意即“黑色的茶”。18世纪中叶,在安徽省至德县(现为东至县)尧渡镇余干臣创制出工夫红茶(1875年),随后广泛生产,大量出口,产区曾多达12个省。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红茶垄断着世界贸易。由于红茶贸易的巨额利润,被荷兰、英国人转移到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生产,并创制出红碎茶,成为现今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红茶。到20世纪50年代前夕,我国仅少量地区生产少量红茶出口。20世纪5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恢复和发展红茶生产及出口。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陕西一直没有能投产红茶。红茶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在陕西产生和演化及生产,加上近代陕西产茶区属内陆,交通不便、山大沟深、经济落后,茶业衰落,红茶也没有任何发展[4]。因此,陕西地区对红茶生产技术知识的认识上,没有历史沉积,仅茶叶专业人员有所了解。改革开想C后红茶的生产技术知识才被陕西茶区及茶人有所了解,之后曾有人试制,但由于技术、销路等原因都没能持续投产。近年来,经过多次培训推广,对红茶生产技术知识的认识有所增进,但至今红茶生产相关人员对红茶生产技术知识认识不够,需加强学习培训[4]。3.2对红茶生产技术工艺掌握不好。红茶生产(加工)的基本工艺是茶鲜叶经萎凋后操捻,再经发酵,最后干燥成为红茶。一些试图生产红茶的人员,去参观红茶生产过程后,常认为红茶生产比绿茶生产还简单,但实际生产试验后,都认为红茶没有绿茶好生产。红茶生产加工过程中,变化主要体现在茶叶内在成分上,而外在表现常不明显,使红茶加工生产的工艺程度不好掌握,造成红茶产品有许多问题,甚至成为废茶。在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下,无论是大型机械化连续红茶生产,还是机械化逐机大量红茶生产,在掌握红茶加工工艺程度上,还是以感官及经验为主。因此,要求制红茶的人员切实发挥感官作用,用好感官判断,并且需要几年的红茶生产经验积累和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对接及转换。总体来看,现在红茶生产的萎凋工序程度掌握上常偏轻;在萎凋手段上要切实达到萎凋要求的温度;在揉捻工序程度掌握上,常按绿茶的揉捻程度(偏轻),应加重揉捻,并且进行2?3次揉捻为好;在发酵工序上,应适当掌握发酵初步适当后就要付烘,结束发酵。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制茶人员常死板掌握发酵技术,将揉捻好的茶叶投入发酵机中,以为几小时后即可。但是由于发酵机升温慢,要升至全部茶叶达到发酵所需温度(30T左右)时间比较长,导致发酵程度很轻,在干燥后使红茶产品还带有青涩味,叶底常有青块等,产生较大的缺陷。因此,应在发酵时较快达到发酵温度,经一定时间后查看发酵程度,以感官及经验判定发酵是否适度。至于发酵时间,只能作参考。发酵适度后需及时高温烘干,以结束发酵过程,固定品质。有些茶厂在制红茶中不考虑这一点,发酵后久放,造成质量问题。此外,由于烘干升温不快,使发酵叶在烘干前期又发酵一程,常使红茶发酵程度过度,发酵味重而明显,没有甜酵香,成为次品红茶。在红茶干燥中,应该高温快速烘毛火,之后低温长烘至足干,同时把握适当发酵程度,从而制出品质较佳的红茶[5]。3.3在红茶生产中卫生注意不足。红茶生产加工,多道工序都是在常温或近乎常温下完成的,只有最后的烘干工序是在高温下完成的。整个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其卫生条件和要求应比绿茶高。因此,要切实注重红茶生产中的卫生情况,提高卫生程度,从鲜叶开始要讲究卫生,严防灰尘污染,切实搞好萎凋室卫生、操捻卫生、发酵卫生,防止因卫生问题而影响红茶质量。对场所机具用具、宜批清批结、清洗消毒,并防止人员及用具等带入不清洁的因素。
一带一路下滇红茶价值构成因素研究
摘要:文章以一带一路思想做指引,阐述了滇红的滇红茶的爱国主义价值,滇红茶的爱国主义价值和精准扶贫价值,企校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价值,说明了滇红在临沧乃至“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滇红茶;价值研究
滇红,是世界人民喜欢的一款经典饮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更是“中缅大通道建设”上的一颗耀眼的茶饮明珠,研究滇红茶的价值,对于实施“一带一路”,以及滇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构成因素
中国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处于内忧外患中,不久国民政府由南京迁都重庆,民族工业也随同国民政府西迁,作为当时我国主要产茶区的中南茶区受到战争的影响和破坏,无法进行茶叶的正常生产,尤其是中国出口西方国家的主要红茶品种祁红和闽红。为了维持红茶外销市场,换取外汇及抗战军需,国民政府决定在云南发展滇红。滇红的创始人冯绍裘一行人在战乱中经过十多天翻山越岭抵达顺宁(今凤庆),结合祁红生产工艺使用大叶茶种试制红茶,终于使得凤庆茶叶克服茶马古道地理局限,通过香港走向世界。不仅增加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而且随着红茶生产技术的发展茶厂的产品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换回来大量的战争急需军事物资和外汇,当时曾有一句话“‘一吨茶换十吨钢’来形容抗日战争时期滇红茶作出的贡献。”用滇红换回的大量战争急需军事物资和外汇支援了当时抗战需要,同时为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取得做出重大贡献[1]。
2国际化品牌延伸战略价值构成因素
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工夫红茶品质主要体现在香气和滋味两方面,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着重阐述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对其品质形成影响的最新进展,明确工夫红茶滋味、香气的特征成分,以及传统加工工艺与做青新工艺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工夫红茶品质提升和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夫红茶;品质;滋味;香气;加工工艺
红茶因滋味甘甜醇厚,汤色红亮,香气优雅高长,内含物质丰富,品质独特,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销量占全球茶叶销量的80%左右[1-3]。其中,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茶类,包括滇红、祁红、宜红、宁红、川红、闽红、坦洋工夫、九曲红梅、英德红茶、金骏眉等。传统工夫红茶加工工序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中发酵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其原理是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聚酯型儿茶素等[4-5]水溶性氧化产物。这些水溶性氧化产物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物质,共同构成了茶汤的滋味。在工夫红茶整个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糖苷类香气物质在糖苷酶和糖苷转移酶等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释放出挥发性物质,形成具有花香的芳樟醇、橙花叔醇等[6]。类胡萝卜素发生酶促降解和光、热等引起的非酶促降解,形成具水果甜香的茶香螺酮、花果香的β-紫罗酮等[7-9]。脂肪酸在脂肪氧合酶等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形成小分子的醛、酮等物质[10],如呈现青草味和果香的己醛[11]、具茉莉花香的茉莉酸甲酯[10]等。糖类、氨基酸类物质,在热的作用下,参与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形成吡嗪类、吡咯类等具有烘烤香、坚果香的香气物质[12-13]。本文主要对工夫红茶滋味和香气的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进行阐述,并对近年来工夫红茶新工艺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工夫红茶品质的提升与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1工夫红茶滋味成分研究进展
滋味是茶叶的重要特征之一,茶叶中的呈味物质大致分为由儿茶素、黄酮类为主体的涩味[14-15],由咖啡碱、花青素为主体的苦味[16],由游离氨基酸及部分络合物为主体的鲜爽味[17],呈甜味的可溶性糖及某些小分子氨基酸,呈酸味的可溶性酸及部分酸性氨基酸等,增加茶汤厚度的水溶性果胶及水浸出物[18]。这些呈味物质按不同的种类、含量、比例组合,使茶汤呈现不同的风味特征。工夫红茶种类繁多,但其在理化成分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在多酚类物质及其氧化产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方面有显著差异。这些物质受区域、茶树品种、季节、储藏条件等的影响。龚自明等[19]分析长江中下游区域红茶的品质特征,找出不同产区的滋味差异,湖南地区红茶汤色深红、滋味浓与其茶黄素、茶红素含量高有着直接关系;安徽和浙江地区红茶滋味甜醇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湖南地区红茶中咖啡碱含量高达5.16%,对其滋味浓厚贡献较大。易晓芹等[20]对国内外不同地区红茶的品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红茶的茶黄素含量均较高,而国内红茶的茶褐素含量较高。不同的茶树鲜叶原料制成的工夫红茶品质差异明显,汝城白毛茶红茶花香显,滋味浓强;保靖黄金茶红茶带花香,滋味醇和;槠叶齐品种红茶甜香明显,滋味浓强[21]。王昕等[22]对春、夏、秋3个季节汉中工夫红茶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红茶味觉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31、2.595mg/g,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味觉氨基酸均以夏季最高。陈冬等[23]对3个不同类型的祁门红茶进行了滋味特征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祁门工夫红茶具有较好的甜度、鲜爽度和回甘;同时综合分析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发现咖啡碱与苦涩味正相关,游离氨基酸与鲜爽度呈正相关。在红茶储藏的1年时间里,其茶多酚、茶褐素、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均呈减少趋势;储藏结束时,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差异不大;在储藏3个月时其感官品质达到最佳,而后呈下降趋势[24]。
2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两化融合在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的应用
摘要:以红茶初制加工为例,对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中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探究红茶加工中3道复杂工序的关键技术参数,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发了对工业化生产工序有效管控的茶叶加工控制系统,实现了红茶加工全程监控、在线分析和远程指导等功能。与传统高密度人员投入的茶叶单机生产加工模式比较,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有效改善了加工操作的便捷性,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显著减少了加工过程劳动力投入,产品加工工艺的可重复性高,卫生、品质更加可靠;对推进茶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茶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茶;信息化;工业化;茶叶加工
1红茶初制加工生产线
结合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应用现代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模块化技术集成设计红茶初制加工生产线[8],如图1所示。红茶加工生产线包括萎凋、初揉、解块、复揉、解块、发酵、初烘、冷却缓苏、复烘和冷却回软10道标准红茶初制加工工序。其中,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是红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萎凋工序需要精准控制萎凋环境温湿度和茶叶含水率;揉捻工序除需要控制分配系统外,还需精准控制揉捻压力、揉捻速度和揉捻时间;发酵工序需要精准控制发酵微环境的温湿度和含氧量;烘干工序需要精准控制烘干温度和料层厚度。综上,所有控制参数和加工设备均由信息化控制系统进行管控,形成一键式操作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红茶初制加工生产线。
2与传统红茶初制加工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制茶大多数沿用各地传统工艺方式,工艺流程过于简单[1],各加工工序标准尚未明确,各地区茶叶加工工艺存在差别,甚至同一地方不同企业的加工工艺都不尽相同。茶叶加工工艺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茶叶机械化加工水平低、品质较难控制的重要原因,因此,亟需对茶叶初制加工中影响各工序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2.1红茶揉捻工序比较红茶揉捻的目的在于适当破坏杀青后茶叶的组织,促使茶叶的内含物均匀渗透在茶叶表面,同时使茶叶以主叶脉为轴心形成条形。传统茶叶揉捻以手揉为主,即双手握茶,在竹盘内先轻后重,前后左右滚揉,制茶人大致观察茶叶成型状态后松压、解团。近年来,模拟手工揉捻的手动喂料式单机设备(如图2a)逐渐盛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是手动喂料设备中人为因素影响依然存在,且卫生条件不符合生产要求,揉捻工艺的可重复性较差。总结单机设备手动喂料的不足之处,自动喂料揉捻机组(如图2b)需要严格控制不同批次加入茶叶质量、揉捻时间和揉捻速度,如果速度慢,将影响加工效率,如果速度太快,则茶叶揉捻效果差且容易破坏茶叶。由此可知,自动喂料揉捻机组有效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消除了人为因素对揉捻品质的影响、揉捻工序的可重复性增大。2.2红茶发酵工序比较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最终形成红茶特有的色泽和滋味。茶叶发酵条件因产品而异,如安化黑茶需要适宜的发酵温度(28~30℃)、湿度(65%~75%RH),发酵时间约为3~4d[9];红茶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25~30℃)、湿度(90%~95%RH)和通风条件,发酵时间约2~4h。传统竹盘摊放式发酵(如图3a),其竹盘上方遮盖湿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快速散失,当气候较为干燥时,需人为喷水加湿保持遮布表面湿度;当遇上雨水天气时,需揭开遮布,增强空气流通防止霉变。因此,传统红茶发酵不可控制因素较多,较难保证红茶的发酵品质。采用多层立体往复式堆叠控温控湿设备的发酵工序(如图3b),可以精准控制红茶发酵过程的环境条件,有效减轻制茶师傅工作负担,在恒定环境下发酵较好地保证了不同批次茶叶发酵品质的均一性,且茶叶发酵的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3红茶烘烤工序比较红茶发酵过后需在热风下迅速烘干,烘干的目的在于快速去除多余水分,利于之后包装保存。红茶发酵温度为25~30℃,而干燥温度为90~120℃,发酵过后采用高温迅速烘干,减少湿热作用下过度的酶促氧化,保障发酵红茶的品质。红茶烘干温度不宜超过120℃,温度过高会导致表层茶叶碳焦化。为提高干燥速率,可适当提高风量,但由于红茶烘干主要采用外排去湿模式,风量过大将导致热量过度浪费,且风量大小与茶叶摊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传统红茶烘烤方式(如图4a),遵循“毛火薄摊,足火厚摊”“嫩叶薄摊,老叶厚摊”“碎叶薄摊,条状叶厚摊”原则。主要通过人工控制火候大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制茶师傅需多次拉出装茶竹盘观察茶叶烘干状况,手动翻动茶叶层。烘烤茶叶品质主要依赖制茶师傅的操作,较难保证各竹盘茶叶烘烤品质的均一性。采用现代翻板式自动茶叶烘干机(如图4b),可精准控制整个茶叶烘干过程温度、风量,茶叶发酵完成后衔接干燥环节,转入翻板烘干机中干燥,烘烤茶叶无需人工转移铺盘,制茶师傅只需明确红茶烘干风量、摊层厚度、干燥时间等烘干的关键技术参数,即可实现烘干过程的自动化。
下午茶的由来
下午茶起源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国人借此才开始接触红茶。18世纪中期以后,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国贵妇人之间风行的时尚便逐渐平民化,下午茶风俗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
英国贵族赋予红茶以优雅的形象及丰富华美的品饮方式。下午茶更被视为社交的入门,时尚的象征,是英国人招待朋友开办沙龙的最佳形式。享用下午茶时,英国人喜欢选择极品红茶,配以中国瓷器或银制茶具,摆放在铺有纯白蕾丝花边桌巾的茶桌上,并且用小推车推出各种各样的精制茶点。至于音乐和鲜花更是必不可少,并且以古典为美,曲必悠扬典雅,花必清芬馥郁。
英国人最喜爱的下午茶时间,多集中在下午3时到5时半之间,在优雅的氛围里往往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祥和与家庭式的温暖,从而舒解一天的疲劳。
据说远在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时光并非如此美妙。那时候,无所事事的贵妇人们利用午后的闲暇时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兴奋、有些嫉妒地谈论着别人的私生活。幸好,社会的发展解脱了对女人的束缚,生活空间的扩展使得女人们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天地,轻松的下午茶时光,真的变成了享受。
如今的女性们越来越注意生活的质量与情趣,那么,在周末的午后举行一次小小的下午茶聚会,招待二三知己,既有气氛又有面子,多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