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本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5:17: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核心本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关键核心本质交流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个坚持,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坚持与时俱进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党的先进性,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目标和结果。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坚持执政为民,落实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
坚持与时俱进之所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然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就是要不断坚持理论创新,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也就是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自强不息、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的核心,是因为只有坚持了党的先进性,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到实处。如果丧失了先进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要坚持先进性,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只有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顺应历史前进的潮流。更何况,我们党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在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实践领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是通过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政治上的与时俱进、作风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之所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因为它是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执政为民,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的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最充分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全党同志牢牢把握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我们党就能走在时代前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探索公共政策核心本质涵义
【摘要】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尽管正逐步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话语之一,但它在其基本分析单位——公共政策——的认知上仍存在着巨大的歧异。为建立完整的学术对话机制,本文首先对学界不同的公共政策观进行了独特的梳理,进而通过对公共问题解决途径的分析,得出结论: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政策既可能直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减少客观差距,包括对公共利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可能置公共利益于不顾,仅仅通过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来减少其主观差距,缓和其不满情绪。
【关键词】公共政策;价值;利益;分配;公共问题
一、导言
自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D.Lasswell)和丹尼尔勒纳(DanielLerner)于1951年发表《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以来,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正逐步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话语之一,甚至被誉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次“科学革命”(德罗尔语)、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最重大的突破”(冯贝米语)以及“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罗迪语)。正如杜克大学乔尔弗莱什曼教授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报告时指出的:“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公共政策分析和管理专业,首次成为正式的教育科目,仅仅是在短短的的20年里,这是令人震惊的。在回顾20年的发展时,人们既对这一学术的新发展表示赞叹,又对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感到吃惊。”
然而,必须指出,公共政策分析至今尚未在学理研究和实证研究、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以及学术界和实务界之间构架起哪怕是一座真正稳固、一致的桥梁。换句话讲,公共政策分析的科际整合任务并未完成,人们迄今尚未就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达成真正共识。
二、传统观点的述评
课堂教学质量本质以及核心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接受效能的关键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所以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上讲,学生的接受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接受效能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再来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当学生喜欢一个教师后,对这个教师所给予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接纳感",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接受教师的要求.如果教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因此,在师生发生冲突时,要采取宽容和接纳的态度,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理解和尊重,从而感到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为我进一步实施教育影响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可以说,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2概念整合、逻辑演绎是提高接受效能的重要逻辑思维
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逻辑推论组成的,这三者按照逻辑演绎的方法建构起有机的理论整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把理论的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再现出来,用理论的逻辑力量来增进接受效能.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是概念整合和逻辑演绎.所谓概念整合,就是用学科中少数的几个基本概念来统摄构成学科的有机板块.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概括性思维,是归纳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理论的各自组成部分都可以使用相应的核心概念来整合,类似于一张网上不同的网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些网结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定位:已经接受的,正在接受的和将来要接受的,哪些课是围绕哪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哪一节课是围绕哪一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使学生接受知识始终在学科的整体框架在运行,从而提高接受效能.所谓逻辑演绎,就是运用演绎的方法从基本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中推理出一系列的逻辑推论,进而展示教学进程的一种逻辑思维.它实际上是逻辑科学上的演绎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演绎法来展示理论内在的逻辑推演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以致于它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从而用理论的逻辑力量来震憾他们的心灵,来启迪他们的思想,接受效能因此而得到提高.任何一次成功的教学效果的产生都是这两种逻辑思维的交互使用产生的整体效应的结果.整体使用这两种思维的优势在于:概念整合展示的是"理论之网"的网上纽结,而逻辑演绎展示的则是交织网上纽结的纵横网络.两种方法并用就能把理论的有机整体展现出来.
3问题引导、民主讨论是提高接受效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师者"可划分为以下依次提升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层,即教师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第二层次是能力层:即教师传递知识的同时,传授方法,使之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结构;第三层次是素质层:即向学生施以"道"和"智慧",传授人的生存之道,做人之道,奋斗之道,成功之道和人生智慧.我们知道,素质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是对于人才接受知识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存在.教师"有所作为"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道).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作为院校的教育,其主题就是培养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如何培养呢?人们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案例式、虚拟式、网络式等等.贯穿这些方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问题---解题---问题的这一共同的思维过程,我们称之为问题---解题式教学思维.所谓问题引导,就是每一次课都是以问题开始,并终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所谓民主讨论,就是在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以求得问题的真正理解和真正解决,并转移到更深层的问题.两者相比,后者侧重于手段,而前者则侧重于目的,即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思维始终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推动教学的深入发展,以问题促进学员素质的培养.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教学思维的现代性.教学实践证明,问题的解决绝不可能在一种教师只顾自己说,而不需要学生反应的"干燥的光"中进行,而是在一种富有弹性的、双向交流的民主气氛下方能寻求解决.所以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接受效果这一核心理念.
研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核心内涵
摘要:深刻阐述分析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论证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性质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说到底是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在提高。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三十年。在此,重读邓小平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认识上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这样指出:“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生产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08页《哲学的贫困》)。这就是说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同志曾经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说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选集》第3卷,1966年版,980页)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精辟的论述,但是,他并没有遇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问题,同志虽然遇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却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没有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产关系的转变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上了。并没有真正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也就没有从根本上明确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至发生了重大历史偏差。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期。
探讨三农问题核心本质内涵
摘要:“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认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急需搭建、县乡机构改革应进行到底、尽快通过农村再组织变革提高农民收入;并提出了当前支农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乡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初始分配能力和禀赋以及财政拨专款设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基金以及其他鼓励性措施,专门资助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创业活动。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财政政策;政策取向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在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左右,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市场才能够扩大,也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新年伊始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支出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四年多来,这一政策在提高经济增长率方面的确起了作用。但是,这种政策效应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而打破了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消费与积累的平衡,造成了消费占GDP的比率逐步下降,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种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长期发展而言才是更为可怕的。目前的现状是,拥有很大一部分财富的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很低,绝大多数人因缺少财富而无力消费,居中间阶层的人,有一定的财富而有能力消费,但因市场能够提供刺激他们消费的新产品不多,也不去消费,这类人主要是城镇中的中产阶层,但是调查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耐用品消费方面已接近饱和,因此,国家出台的如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增加公务员工资、开办消费信贷等旨在刺激消费的政策,对消费需求的增长作用不是很显著的原因主要在此。
如果不能把占人口2/3左右的农村需求搞上去,任何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都难以持久。调查资料显示,198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58.5%,到2000年却降到38%。中国农民最需要消费,农村市场潜力最大,但是农民无钱消费。有人疑惑中国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却出现了买方市场,这与广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进入不了消费市场直接相关。另据调查,中国农村人口8.7亿,大约有2.1亿个家庭,任何商品在农村的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至少210万的销量。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间》的统计资料,2000年底城乡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情况,仅在彩电、洗衣机和电冰箱城市居民拥有量分别为116.56台、90.52台和80.13台,而农村地区的这一数字仅为48.74台、28.58台和12.31台。如果农民收入能大幅度提高,这些耐用品消费在农村就大有市场。
科学发展观内在本质与核心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不仅具有共同的核心,而且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和谐社会理论”的主线和理论基础,处于统领的地位,“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揭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任务。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关系
从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下简称“和谐社会理论”)以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既是对我党各个时期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也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新的科学总结,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成为我党当前统领和指导各项工作的指针。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与之相匹配,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的过程。就经济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方式、经济结构的优化、人们经济生活的质量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等等,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政治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社会政治意识的科学性,政治制度的先进性,政治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等等的发展。其中,核心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文化的全面发展而言,包括思想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关键是人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志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以,科学发展观反对“单打一”、反对片面性,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均衡性。
改革开放领导核心体会
党要始终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取决于这个群体领导实践背后蕴藏的深度能力即高水平履行职责的核心能力。切实提升领导者核心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命题。
清醒认识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者队伍建设,包括领导者能力建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对领导者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之相适应,推动以“提高领导者能力建设层次,深刻揭示能力建设规律,提升领导者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为内涵的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推动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战略要求,为加强领导者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领导者能力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领导者能力建设的层次与领导实践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对能力建设的规律缺乏深刻把握,对能力的“差异化本质”缺乏深刻揭示,影响制约着领导者能力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实践证明,领导者个体不同,水平不同,业绩不同,效率不同,形象不同,只有科学揭示领导能力上的“差异化”本质,才能够真正提升能力建设水平。然而,如何准确区分这些差异,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破解的疑难问题。中外无数领导实践经验和教训表明,领导能力、履职能力与隐藏在领导实践背后的深层次核心能力,具有深度的本质关联。一个核心能力强的领导者,必定具有高于别人的领导特质,具有特殊的优势“基因”和独特的领导魅力。因此,尽快推动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分析领导特质,破解优势“基因”,解读领导魅力,对于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者具有重要开拓意义。
推动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期待。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者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对领导者来说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核心能力。因此,推动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既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组织保证。
推动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同党的先进性建设一样,是一个集合概念,必须由千千万万领导者能力发挥、作用累积而成。执政地位巩固,依赖于整体干部队伍巩固;执政水平提升,依赖于领导者领导水平特别是核心能力水平提升;执政能力加强,依赖于领导者能力建设特别是核心能力建设加强。因此,推动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一个现实载体和有效抓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刍议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探讨体现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和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问题。概括提炼并积极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仅对于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核心价值理念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或核心价值观,是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的理念。如果说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包含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则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根本的观点和最概括的表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灵魂。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只有通过深刻凝炼、易记易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凝聚社会成员的思想,并使之渗透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才能发挥巨大而持久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既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又能通过宣传教化而深入人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原则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而核心价值体系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价值追求的最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体现当今时代及当代中国社会本质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于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性质的集中反映,体现着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一以贯之地反映以人为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的要求和精神。只有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普遍遵循、长期作用的基本价值准则。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形式上应做到思想深刻凝炼,内涵普适,形象鲜明,既要注意深刻的思想性、广泛的适用性,又要凝练集中、鲜明生动,激励和引领广大社会成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认为,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人本、公正、仁爱、和谐、共享几个方面。
旅游者活动核心旅和游体验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旅游体验的定义和涵义分析;旅游的本质与旅游体验的分类;旅和游的体验是旅游者活动的核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旅游体验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旅游体验(即旅游感受)过程远不止我们所严格限定的“门到门”的过程、人们按当初设定目的所形成的旅游期望是否得以实现的评价性判断、旅游的本质、旅游的本质是“人生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一种‘逸出’、旅游体验的分类、旅游者所做的一切都带有旅游的本质性规定、由旅——旅行和游——游览这两个核心内容构成的、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活动的核心内容等,具体请详见。
一、旅游体验的定义和涵义分析
“当一个旅游者经过一番周详的计划而最终举步离家时,他是在开始一段经验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即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心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
旅游体验作为一种人生体验,无论旅游者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去旅游,它都不仅是一种活动过程而且也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性的感受结果。当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时,它强调的是带着某种主观目的的旅游者与旅游活动对象的交互性的感受过程,如旅游冒险体验活动,旅游求知体验活动,旅游购物体验活动等等。而且这种过程既有对物相和服务的感受过程,也有在获得有形物品时对获得情境的感受过程,还有在上述感受过程之后自我的欣赏、评价以及对别人评价的感受过程。如果把旅游体验过程严格限制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如从旅游者出家门算起到回到家门时为止的话(即,所谓的“门到门”),那么,上述所说的感受过程的各种情况在现时中都是实在的。
实际上,旅游体验(即旅游感受)过程远不止我们所严格限定的“门到门”的过程,在“门到门”这一严格的时空限定以外,还存在追忆感受(旅游后)或憧憬感受(旅游前)。但我们一般不把这两种感受作为严格意义的旅游体验而加以重点研究,然而它们对人们如何从总体上评价一次旅游,以及今后的旅游偏好的形成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也是旅游学研究不应忽视的问题。
当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活动过程的评价性感受结果时,它强调的是人们按当初设定目的所形成的旅游期望是否得以实现的评价性判断。这种评价性判断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高兴、失望、痛苦、意外惊喜、意外打击等等结果性感受。而这种评价性判断虽然在活动最终结束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但实际上,在活动的过程中评价判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最终活动结果的评价性判断,是把活动过程各个时点上的评价性判断进行综合后形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旅游者是可以适时调整旅游体验的期望值的,而旅游产品的供应者(尤其是旅行社),也应根据旅游者需求来调整供给以提高旅游者体验水平,为旅游者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性判断的改善做出努力。
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指导论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文化发展方面则提出:“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浙江省委省政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中,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文化大省战略等政策措施,在有些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对于这些经验,应给予理论的说明。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有机整体发展理念。它包含了以往的重点发展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辩证发展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及辩证处理十二大关系)的合理理念,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形成了有机整体论的发展理念。浙江省的文化大省战略体现的就是有机整体发展观。浙江1999年率先提出文化大省建设,2000年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年出台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2002年将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经济写入党代会报告,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很显然,这种局面不是主观臆想的,不是从概念推演出来的,而是从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
破解浙江发展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认真思考“浙江为什么特别关注文化”这个问题。通过在浙江的调研,使我们认识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三个文化理念是:
第一,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因。民本经济的本色是草根经济,它发端于草根文化。浙江历史上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注重民生、开拓创新的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转化为经济的创造力、社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浙江民本经济大发展的精神动因,就是特定自然与历史条件下浙江民众的经商传统。温州模式、义乌模式靠的正是浙江特有的草根文化和体现在老百姓身上的文化基因。
第二,文化创新是浙江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和增长点。浙江发展模式区别于广东、上海。浙江发展有其体制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浙江形成了以民营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浙江在现阶段之所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历史文化是其深层原因。制度文化和经济结构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浙江精神,这种地域精神造就了浙江的经济结构和体制优势。精神文化作为软实力,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敢为天下先,抢喝头口水,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力。在国内,与浙江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不少,但只有浙江形成了这样的经济结构,这与浙江老百姓的文化生存理念直接相关。这种人文理念不仅表现在民众的创业精神上,也体现在政府行为上,允许和支持民本经济发展的“认可行政”本身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体制和行为上的表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和体制作为最高层次的增长方式,而制度和体制就是精神文化转化的行为文化。
第三,把文化发展落实到人的发展。全面的文化意识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生产不仅生产文化产品,而且生产人,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通过塑造人的心灵而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活动。所谓“塑造人的心灵”,是强调文化创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其多样性产品形式来塑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人们的精神和谐感、幸福感和认同感,即它把人自身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生产,并通过人而把人类世界当作文化产品来生产。正因为这样,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渗透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中。惟其如此,文化在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才获得了“软实力”、“支撑力”、“凝聚力”等称谓,我们也因此可以说“人在文化中”和“文化在人的活动中”,从而可以从文化的观点来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有领域的人类活动。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一个根本方面是落实到人的文化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是统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社会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省明确提出满足人的三大需求,既满足“经济人”的生存需要,使民众在普遍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社会人”的交往需要,使民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满足“文化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民众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存需求是恒定的,而人的社会需求和文化需求则是无限发展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已经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浙江省着力落实广大群众的文化权利,着眼于百姓文化、大众情怀,明确提出搞大馆、大师和大作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大众,始终把大众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抓住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