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5:10: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谐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研究

摘要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和谐,需要以充分的利益表达为前提,以有效的利益协调为依托,以人民利益的不断增进为动力,以利益的平等为价值,这也就构成了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利益;政治和谐;社会主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政治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其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对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一个政治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各种利益关系都比较协调的社会。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各种需要的总和;利益整合作为一种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对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利益表达: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前提

一切政治表达都与利益有关。所谓利益表达是社会利益主体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实现自己利益要求的行动。而利益的政治表达对象就是政治系统,它是主体试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输入政治系统,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或政治发展,以保护和促进自己利益的行为。当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所以,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一)和谐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利益表达。一般而言,政策是一种保障人们正常获得利益的渠道,是政府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而在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里,人们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使政府制定的政策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使大多数人能够通过政府的政策获益呢?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充分的利益表达。也就是说,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政府制定和谐政策的前提,是对利益进行和谐分配的基础。只有充分的利益表达,才有充分的利益协调和利益整合。各利益主体通过一定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将之传递给政府,使政府能够获得充分的决策信息,才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利益整合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难以得到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充分,缺乏影响政府决策的通道和手段,就会使政府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作出决策,那么政策就不是一种充分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和谐政策,政府就难于完成矫正利益失衡的任务。

查看全文

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长足的提高,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分上层建筑已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制度毫无疑问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司法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和稳定,对国计民生也将产生直接的作用。程序在各项事务的处理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如果程序不公正,毫无疑问就无法保证实体上的公正。我国的诉讼法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制定的,后来虽然有过修改,但仍然没有脱离其原则性的一些规定,在总体上没有脱离原有的体制性规定,与现行的市场经济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相匹配情况。显然,这样是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发展需要的,这样一来就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诉讼模式进行改革,找到适合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所需要的新的诉讼模式。由此,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下如何建立健全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和谐诉讼主义模式。

[关键词]诉讼模式司法和谐和谐主义诉讼模式

一、我国诉讼模式的现状

理论界依据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在诉讼中的权限不同,将当前世界上的司法诉讼模式大体分为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二类。所谓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主要是存在于英美法系中,英语为:Adversarysystem),是指在诉讼纠纷的解决当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的提出及证据的收集和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它要求当事人提起诉讼、确定争点、提出证据给法院等等。在此种模式下,当事人甚至对法律的适用都有选择的权利,并且,由于证据及诉讼资料的收集及提出也由当事人负责,因此,也可以说发现真实的主要责任归于当事人,在当事人主义支配下的传统英美法系的诉讼中,法官处于顺应性的地位,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不作干预。所谓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主要是存在于大陆法系中,德语:offizialmaxime),是指法院在诉讼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在诉讼中,程序的进行以及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等全部由法院为之。有职权进行主义(amtsbetrieb)和职权探知主义(undersuchungsgrundsatz)两个方面的内容。

尽管中国诉讼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从体制上看,中国目前实行的的仍然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基本上还是沿袭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诉讼机制。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将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从立法上固定下来。职权主义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在案件管辖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当事人只能依据法律确定的管辖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自由选择管辖法院;2、在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终结上,法院具有很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3、在证据的收集和提出上,法院在一定前提下可以不受当事人双方陈述的约束和提出的证据范围的限制,依职权独立地收集证据并作为裁判的依据;4、在诉讼权利的保护上,当事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处分权和辩论权受到较严格的限制,在处分权上当事人没有完全的处分权,在辩论权上法院可超出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为裁判依据内容;5、在当事人制度上,法院有权追加当事人。

查看全文

和谐主义研究论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属性,而所谓社会属性,其实是自然属性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传统哲学把意识和物质的第一性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和标准,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意识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能力,而作为其实体的思想,本身就是人大脑中所储存的一种信息。它来源于人的思考,但这种思考未必正确。有的思考接近客观,有的则是胡思乱想。

这世界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任何事物,只要了解它并进行合理调配,就会使之发挥其用途而为我们服务;反之,就可能成为危害我们的敌人.人也是一样,如果放对了位置使其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兴趣,就能让他鞠躬尽萃;反之,就会使其心怀压仰,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甚至仇视.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和谐的基础就是科学。我的构想是这样的:

新社会是高度的法制社会,它要实现3个统一:道德与法制,政治与经济,决策与选举。共产主义制度主要由民主立法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和分配制度构成。

立法制度是通过专家提议,民主讨论,最后全民公决进行一切法律的立法和修改。

民主制度是以保证关于公共方面的决策科学化为目的,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为一体的制度.它通过民主计划经济体制的运动而体现出来,民主计划经济就是把竞争引入决策,以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首先由各经济学者组织将调研后经过论证的决策集合进行统筹,形成各组织的"计划"并参与竞选;然后由全民公决来选出最合理的计划和计划执行人(一般是具体的制定者).执行人在竞争对手的联合组成的监督机构监督下执行即定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比市场经济更高效和直接的实现资源优化。

查看全文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既包含和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基本评价、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价值观念上来说,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社会功能来说,它是全社会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从存在形态上来说,它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它体现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和谐文化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树立和谐风气和行为为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种和谐文化,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上,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与人类发展趋势相一致,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建设和谐文化对

查看全文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既包含和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基本评价、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价值观念上来说,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社会功能来说,它是全社会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从存在形态上来说,它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它体现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因此,和谐文化以引导、培育人们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以树立和谐风气和行为为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种和谐文化,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上,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吻合,与人类发展趋势相一致,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对于人们的精神心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和谐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提出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并专门作出决定。这既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新的突破。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和谐”概念也相应提出。

作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统一战线,“和谐”的要义同样存在其中。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统一战线;我们要充分发挥和谐统一战线的作用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拟就和谐统一战线的相关问题作若干思考。

一、对和谐统一战线命题的思考

1.为什么要提出和谐统一战线命题

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关系广泛的优势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情况、反映民意等功能。这些优势和功能,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实现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这些优势和功能的发挥体现,也受统一战线自身机制的健康发展所制约。从统一战线的构成来看,统一战线汇集了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各团体,它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因此,和谐社会的要素对于统一战线同样需要。从统一战线的使命来看,统一战线的使命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党的总任务而共同努力,这是与党的使命相适应的。因此,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统一战线同样也需要。

2.对和谐统一战线内涵的理解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产资源;另一部分虽然可以再生,比如粮食、水果、蔬菜等,但它们的增长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二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查看全文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深刻把握其全面性和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动态发展的过程。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人类历史时空的宏观视角来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和谐社会,处在不同时代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述的“理想国”、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等,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和谐社会”。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反映了人们的渴望和追求。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但我们党始终注意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注意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为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党中央总结过去的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这一要求和目标,以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基础,以当代中国和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背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查看全文

大力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精神

和谐精神是引领人们去实现和谐发展的理念、思维等,它是和谐文化的精神内核。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精神的基本内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社会主义和谐精神至少包含以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以“以人为本”为精神内核,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荣共生为基本理念,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精神价值。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精神的基本内涵,一是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树立和谐的发展理念、和谐的发展思维,培养和谐的社会心态。二是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精神的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把握“和而不同”的基本要义,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人是社会关系的具体承担者,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社会的文明发展最终要靠人的全面发展来体现。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就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社会成员各尽其能;要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实现各享其成,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要进一步营造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的良好氛围,坚决破除和摒弃一切不重视人、不尊重人的观念和做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精神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精神,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通过共同的理想信念,把全体人民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要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社会和谐的渐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筑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查看全文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下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战略思考。大家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提出以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得到热烈响应和广泛赞同。中央从2月19日到25日在我们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2月19日,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全面把握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里,我想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认识问题,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中央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有的同志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我认为不能这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我们党主动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而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住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清醒地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第二,应当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六个基本特征还告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第三,怎样理解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锦涛同志在这次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他还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应当看到,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够,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积极探索。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提出的要求,抓紧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抓紧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