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4:41: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校园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谐校园文化

浅析高校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凝聚人心与文化认同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人心功能是指通过具体的文化要素进一步巩固老成员和不断团结、积极转化新成员的功能。大学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当大学精神成为一种主流价值观并为学校大部分成员认同后,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把全体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凝聚在一起,并形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产生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凝聚力主要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通过意识渗透,感染和影响着全体师生,从而形成统一意志。

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娱乐功能

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娱乐不仅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调节紧张、单调的工作节奏,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增添情趣。寓教于乐是校园精神文化教育导向功能的延伸,娱乐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娱乐也有助于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避免学习和工作过度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身心健康。

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行为规范和软约束功能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根据政府教育部门要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形成的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群体意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文化氛围。校园制度文化充分反映了学校的管理张力和调控能力,是约束和规范、引导与保护全体师生行为和利益,维持学校正常工作秩序的根本保障。这种行为规范和软约束功能主要通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等的约束和规范,凭借文化因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把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有效引导和规范到学校和社会制定的预期教育目标上来,主要通过创造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形成行之有效的软约束,消除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减少由此产生的内耗,协调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因此,只有将制度文化建设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才能将制度这种外在约束逐渐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文化自觉,从而真正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

查看全文

新形势下和谐校园文化探讨

摘要:新形势下,在大学中推行和谐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势在必行。本文中主要针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从校园文化内涵等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索,并提出创建和谐校园环境、保证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解决贫困生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和谐校园;文化

推行和谐的校园文化一直是大学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当下,已有的校园文化内涵已远远达不到新形势下对校园建设的需求。如何丰富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让其更加充实,让其可以继续在学校与学生之中发挥其独特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应把和谐校园文化视为一项可持续发展长久的工程,立足于传统的校园文化,融入新形势下的和谐校园需求,突出精神文化的精髓,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放眼于学校未来的建设,坚持走民主、文明的和谐校园文化路线,全面建设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的内涵是指,校园中学生、老师、教学、生活、管理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稳定协调的发展状态。对我们熟悉的校园文化内涵大致可分为三方面:第一类是物质文化,大体包括学校各种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和学校建筑、科研设备等客观存在的物体;第二方面是制度文化,即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一些基础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以及人与人交往中普遍认同的方式等;第三方面是精神文化,着重强调营造出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正确的三观,营造浓厚的学习和交流的氛围,审美情趣,竞争精神、创新思维以及个体同个体间,个体与校园整体间,个体同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友好关系。进行新形势下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全方位思考,更要立足于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从各方面实际出发,全面建设和谐校园;顺应时展,充分利用新形势,为祖国未来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更多受到和谐校园文化影响的人才。

(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心得感言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要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成才的根本。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诚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诚信道德人格。

查看全文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体会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要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成才的根本。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诚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诚信道德人格。

查看全文

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体会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要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成才的根本。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诚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诚信道德人格。

查看全文

学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调研报告

编者按: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强化群众意识,这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一定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查看全文

校园文化引领和谐发展的思考

一、环境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校园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熏染作用,置身于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就会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第一次进入华中校园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面积仅有65000平方米,但园内每处布置都匠心独运,体现规划者的思想。跨进校门是一条长几十米的文化长廊,两边是镶有玻璃的橱窗,是各科组的园地以及学校发展蓝图。校道两旁种植着历届校友种植的景观树,有白玉兰、香樟、大王椰;要两人才能合抱,枝繁叶茂,婀娜多姿是木棉树,种植于上世纪60年代,人们常说木棉花开预示学校的兴旺。沿校道走入高一、高二教学区,这是“梦园”,华中人说是梦开始的地方。种植着樟树、荫香、罗汉松、芒菓树,色彩斑斓,层次分明。两旁石凳,可以晨读、闲坐,紧凑有序,幽静别致,精神豪气,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从南端向北远眺,一幢幢建筑,鳞次栉比,红墙黄瓦,彰显王者气势。锡麟楼,学校的行政办公指挥中心,稳固、墩厚、质朴,其貌不扬,正上方悬挂着校训“尊道厚德,博学善思”,八个大字美观大气,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喧嚣之中恪守着清高,平凡之中蕴含着活力,低调之中孕育着壮美。这是华中人务实进取的写照,也是华中人必须坚持的位置。拾级而上是融中西建筑风格,设计独特、典雅的一百周年纪念大楼。她的设计古色古香,巧夺天工,是61届校友———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其先的杰作。百年楼依山而建,固势成形,前后映衬,制高点被设计成形似“博士帽”。站在塔顶可以俯瞰全镇:蜿蜒的205国道,雄壮的广梅汕铁路,笔直的何梅高速,如彩带飘飘,令人遐思无尽。远处正南方是南越王赵佗的长乐台和明代的狮雄山塔,与“博士帽”遥相呼应,成三足鼎立之势。多年来,学校精心打造塔顶文化,校长与学生同登塔顶,共抒情怀,激励和鞭策学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从华中小舞台走向世界大舞台,成为学生心中神秘而热议的话题。百年楼内的主题花园———笑园。园中有总理的石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大字,激励着一届届高三莘莘学子志存高远,心系家园,报效祖国。园中种植的66棵含笑,见证了高三学子夏读三伏,冬读三九,勉励着他们笑对高三,笑迎高考,笑傲人生,冀望他们从华中出发,畅想美好人生……综合楼设施齐全,和平楼古色新韵,图书馆端庄肃穆,墙壁上一块块古今中外名言警句牌匾,温馨精美,激情励志,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既展示了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深厚思想内涵,又鞭策着学生爱国爱校律已的思想怀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学宫文化:崇文重教,德文并重

一百年华中,六百年学宫。始建于宋朝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乐学宫,坐落在长乐县(今华城)城内紫金山下(今五华中学内)正南方。长乐学宫为古代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是嘉应五属中规模最大的学宫。走进仪门,古牌坊雕刻精美,纹饰严谨,门上左右对称,图案祥和高贵,畔地中央是仿北京的金水桥建筑。走进大门,有东西两厢,中间大殿孔子与其子弟子路、颜回等雕像形神兼备。学宫有三扇大门,正中是状元门,左右两边为榜眼门、探花门。按明、清规定,平时三门紧闭。只有当地出了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时才开启使用。清乾隆年间,长乐(五华)相继出了武状元李威光,榜眼曾琼,长乐学宫的状元门、榜眼门才开启使用。长乐学宫历史古老而悠久,底蕴博大而深厚,庇护和见证了百年华中的兴盛和发展,开拓与创新,给华中人以无限的自豪、骄傲和荣耀。一直以来,每逢新生入读,远游求学,升学考试,金榜报喜,师生必躬身前来行礼,虔诚膜拜,提振信心和决心,牢记先贤仁德爱人、崇文重教古训,勿忘天下责任,更好服务社会。2009年以来,五华县委县政府相继投资800多万元重修学宫,打造成梅州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文古意的建筑氛围。学宫学校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文德兼有。

三、管理文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文化实际上是人们心目中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作为学校管理由人治(这时学校管理者要晚眠早起,事必亲躬),到法治(即制度管人,不是谁权大谁说了算,而是符合这个标准才是对的),再到德治(墙上无制度,员工心中有制度),即文化治校,这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当这种情况出现以后,校长已无必要事必亲躬,完全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这样的学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一所好的学校,能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不仅仅是有好的校舍,较高质量等表面的东西,更主要的是管理孕育的内涵和文化散发的魅力。我校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在传承发展、改革创新中积淀了深厚文化,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教职工坐班制度》《教职工请假制度》《教职工值日制度》《教学常规落实细节》《下班辅导制度》《班主任工作细节》《安全工作一岗双责》等。长期以来约定俗成,只要开学初学校统一部署,稍作调整,即可落实。当然,学校文化管理少不了人情味。多年来,我校积极构建“制度建设下的人文关怀”,如对于年龄超过50周岁或在哺乳期的女教师或家中有特殊情况的老师,学校允许其弹性管理;学校工会及时上门慰问生病教师,对老师子女升学就业提供适当帮助,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有利更好地开展工作。抓规范,导行为,创建良好校风,使学生管理务实求是。学校制订了《学生操行评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宿舍内务卫生细节》等,加强学生的考勤、午息、晚修、晚息、仪容仪表等制度的落实;以学生的一日安全为抓手,全天候严格跟踪;建立了宿舍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游泳安全等应急预案;坚持每期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每月一次安全隐患排查,逢会必讲安全,逢特殊天气必强调安全,印发安全知识小册子,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凡重大活动坚持谁组织,谁负责,谁参与,谁有责的管理责任,确保师生安全,确保和谐校园秩序。近年来,通过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尊师孝顺的感恩教育、勤学拼搏的励志教育等生动鲜活的专题活动,养成了人人讲卫生、事事讲安全、处处讲文明、件件讲落实的校园风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很好的阐释。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德育功能论文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创设和优化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在优化育人中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其本质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创设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平台,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在优化育人中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工程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启动德育工作创新工程,形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业实际的德育工作新局面。笔者拟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创设和谐校园环境,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高职院校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学生创设和谐校园文化学习环境,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指教室、实训基地、课堂和班级。

查看全文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三大特点:注重导向性熏陶、注重师范技能培养、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但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之处,必须从坚持齐抓共管,确立全员共建和谐校园文化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坚持创新能力培养,弘扬和谐校园科技文化;坚持利用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活力等多方面入手创建高师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从而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师;校园文化;和谐;建设

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高师院校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文化的重要集散地。如何精心构建一个协调发展、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师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理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特征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与其它高等学校相类似的共同性一面,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注重导向性熏陶。从高师院校所形成的独特校园精神来看,在师德方面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乐教,要自育、自律等,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博学多才,求真务实、文明做人等。正如张之洞所言:“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至重。”[1]高师院校倡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境界,成为师生未来行为的一种导向。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奠基工程,其师生自身的文明程度也受到社会的注目,通过校园文化加强自身的文明修养,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间接地引导着社会成员行为的文明化,使社会的精神环境得以不断净化。

查看全文

和谐发展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和谐发展背景下,给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发展思路,除了要求学生拥有较高文化水平外还要求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有效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目前校园关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帮助学生如何处理校园人际关系,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氛围,这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展开探讨,对校园文化内涵、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校园文化;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大学教育

一、引言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特点,是联系校园人际关系的纽带,可以展现出一所学校的形象和内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在办学实践基础上,积累和传承大学所要传递出的精神文化内容以及创造出的物质文化等,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拥有较高文化素质水平的同时,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完善和提高各项素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由于校园文化属于群体性文化,因此在我国和谐发展视角下,需要积极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对于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还是人际关系问题,由于大家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生活习惯以及思想方式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很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好这些人际交往矛盾,形成和谐校园环境,对于高校建设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的功能和职责也相应不断增加,除了教书育人以外,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所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在多年办学实践积累下,沉淀了很深的文化底蕴,在不断创新发展过程当中,也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包容性很强,这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不断坚持下,积极融合其他思想和文化,将一些西方精神思想与当下时代精神实现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特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表述,有很多种说法,以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一书种的观点来看,他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所有成员或者是部分成员共同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所以说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管理文化,但也归属于教育文化当中。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可以分动态和静态,动态主要是指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主要强调的是学校师生参与其中的一种文化过程;静态主要指文化实体,强调一种文化完成状态。但是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的校园文化,都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开拓视野等作用,能够对一些负面情绪起到抑制作用。所以说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内涵主要包括了大学精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大学精神是整个校园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是体现大学与其他学校差异的鲜明特征和风格;物质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包含了理念、传统、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徽等内容,是学校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思想道德等的综合;制度文化则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一套制度体系。(二)大学校园文化功能。1.传承创新。随着时展,大学功能得到了拓展,除了传统大学功能以外,还有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所以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需要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保留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吸收其他的优秀文化,从而有效推动各文化领域的共同发展。2.教化育人。高校最基本功能就是教化育人,对于大学校园文化来说,其教育功能同样十分强大,也是校园文化的最核心功能。校园文化会对学生思想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终身的,学校以其独特校园文化魅力在学生身上打下烙印。3.引导示范。学生是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所以在引导示范方面,教职工更多扮演校园文化主导者角色,校园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学校中的每个人,每个人对校园影响程度和方式都不同,所以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文化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