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语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4:02: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社会语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学研究论文
2006年度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务问题方面取得了进展,尤其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罚改革、刑事和解等问题形成了研究热点。据粗略统计,2006年度出版刑法学著作包括个人学术专著、编著与译著不啻百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刑法学术论文2000余篇。①本年度刑法学学术交流频繁,举办了十余次富有成果的学术研讨会。②整体上看,2006年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问题研究
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为契机,学术界在2006年度内将刑事政策的应有地位及其发展走向等问题作为普遍关注的理论课题。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及其定位问题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该是我国现阶段惩治与控制犯罪的基本政策,而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刑事政策所蕴涵的基本精神和内容也就成了贯彻该政策的前提。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问题上,学界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于不同的犯罪应当分别采取宽严不同的刑罚: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但这并不意味着宽而无严或者严而无宽。相反应当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适度,防止和纠正畸轻畸重。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到注重严打政策再到强调宽严相济政策的起伏式变化过程。所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定位问题,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以及严打政策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极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关系问题,有论者主张,我国刑法曾经确立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二者之间属一脉相承。④有论者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一部分,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题中之义,属于具体的刑事政策。⑤也有论者基于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表述方式、侧重基点、司法倾向及关注重点等分析,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新形势下对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变革。⑥换言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法治基础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继承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的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新内容。⑦针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是否与严打政策存在冲突的问题,有观点指出,严打政策既不利于公民权利保障,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严打政策只是对付犯罪的权宜之计,随着社会的转型,严打政策理论和实践暴露出局限性,作为一种刑事政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结。⑧也有观点认为,提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更多的是强调刑法宽缓的一面,但不能由此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只是轻罪刑事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是对严打政策的取代,更不是对严打政策的否定,而应当将严打政策纳入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框架中确立其地位。⑨不过多数学者在分析严打政策存在弊端的同时,指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旨在矫正严打政策所形成的非理性的重刑主义倾向,所体现的正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注重“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二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进步司法理念。⑩
漫谈和谐社会语境的公共服务体制建立
摘要: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之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正确把握其基本特征,又要科学设定建设路径。唯有如此,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1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1、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1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1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1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2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3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1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1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1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马克思财富理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人;马克思;财富;和谐
[论文内容摘要]财富有着十分丰富的人学内涵,在历史规律性语境中,财富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而在人的主体性语境中,创造财富是人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应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财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人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同时,人的劳动结果表现为劳动产品,也称作社会财富。社会财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学意义,它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及其历史发展。本文力图从财富的人学定义、历史规律与人的主体性、和谐社会等方面勾画出人学语境中马克思财富理论的一个轮廓。
一、“财富”的人学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们常用纯粹“物质”的方法定义财富,如乔治·拉姆赛曾将财富界定为“那些为人们所必需的、有用的、适合于他们需要的,而且不是由自然界自发地、无限丰富地提供的物质。”①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而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就是农业。
马克思认为,财富就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②。可见,财富就是具有有用性,从而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或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在这里所讨论的,是物质生产过程,财富的承担者是物质产品,因而把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看作财富的物质内容。这里所说的使用价值,并不只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非商品的物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还指出,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说:“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包括肉,又包括书籍。”③马克思对精神财富的具体形式有过细致的阐述,他认为有两类精神产品,即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和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
绿色奥运理念哲学分析论文
摘要:“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该文为了深刻理解和把握绿色奥运理念的哲学内涵,运用了生态哲学的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究了绿色奥运理念的基本结构、根本要求和本质属性,得出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绿色奥运理念的哲学内涵,不仅有利于我们办好一台奥运会,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甚至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结论。
关键词:绿色奥运;三维;发展;和谐
奥运百年,华夏梦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一经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华夏文明相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便从纸上跃然进入人们心中,从华夏大地悄然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绿色奥运理念以其先进的、深邃的哲学内涵成为了现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急先锋。
一、绿色奥运理念的基本结构是三维的
现代奥运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对人的体力的单纯考察演化成对人的体力、智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等的全面考验,与之相适应的是,奥运理念也必然是雍容大度而非单一维度的。因而我提出绿色奥运理念的三维构想。
绿色奥运理念的第一维是天人之维。天人之维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坚持整体主义的自然观:即世界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是一个活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整体主义“把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看作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只能是受自然制约下的主体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作为活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也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当人类的行为违背了生态系统的规律后,自然的报复往往就很主动了。”所以北京承诺,“到2008年奥运主要场馆周边、绿化带、隔离带都将以大树为主,整个北京掩盖在绿荫之下;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及主要道路连接线上,将有3000万盆花卉竞相开放;各个富有中国风的园林将向中外游客展示北京文化。并且通过奥运,北京市民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争取实现绿荫覆盖,花团锦簇,特色突出,景色宜人的宜居城市的目标。”
和谐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必将对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建设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突破。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源泉,和谐美学只是对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形成一种新的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一种新的审美关系,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和谐美,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美学。这种关系的不同侧面,将呈现为不同的美的形态。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新的社会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新的自然美;人与人的和谐形成新的人际美。新的和谐的人,以新的和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去审视、概括并审美地反映和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活现实,这种和谐的人与艺术的和谐,便形成新的和谐艺术美。在这里关键的是新的和谐的人,它是社会美的呈现者,自然美的生成者,艺术美的创造者。而新的和谐的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被创造出来。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和谐社会这个社会存在,没有和谐人的发展,和谐美学就难以生根、发展,和谐美学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基础,没有前提条件,和谐文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谈。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如中华文化和谐精神的承传、世界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镜鉴,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现实生活的创造这个物质基础,却是最根本的动力。没有这个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就难于健康地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即使作了初步的构造,也会因为缺乏这个常活常青的动力,而萎缩甚至停滞。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不断提高而提高。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着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问题却不能反过来,说任何的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都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诞生在什么社会制度上,是生长在什么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是活在什么社会现实生活之中。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灵魂,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强调的。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但为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动力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彻底消解和超越近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条件。二元对立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征,近现代西方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虽然马克思对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矛盾早已作了辩证的阐释,但马克思之后,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并没有改变,仍继续沿着二元对立的路标走向极端化,原因在于畸形的社会制度还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科学的辩证的和谐文化的新时代真正开始了。
可以肯定,中国当代的和谐美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一种和谐的发展,不和谐、不均衡、不协调,发展就会受挫,甚至受阻,难于持续的进行。科学发展观在其精神实质上也可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它将使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美学获得一个创造性突破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以和谐的态度、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研究问题,以和谐的方法审视、解决美学问题。美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同对象的和谐自由的关系,不以人为本,就难于有和谐的美。以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出现的生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比主客二元对立前进了一步,但问题是在这个“整体和谐”中,是以人为本,是以自然为本,还是二者绝对平等形态下的以自然为本,却没有厘清,淹没了以人为本这个关键。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分裂的、对立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范畴、审美趣味来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使在近现代多极分化为独立形态的崇高、丑、荒诞、喜剧、悲剧,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语境下,得到新的融合,新的变革,新的创造和新的发展。
科学历史思考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伴随变化着的生活与实践,人类的发展观也在经历演进的过程。历史上不同的发展观是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生成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国际与国内特定历史语境的产物,它既体现了执政党对以往发展观和生活实践的深刻反思,也充分地体现了党对未来中国发展战略思维的转换。将科学发展观置于尽可能广阔的历史语境中考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体维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
一、世界语境中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代价的启示
发展观是关于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观念。在不同发展观的指导下,世界各民族或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不同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
1.“发展=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发展等于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这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经验为依据的传统发展观。它以经济增长为追求的目标,并把GDP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这种发展的基本理论假定是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一切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问题。西方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一度出现了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热潮。在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工业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危机,社会风险明显增大。基于这样一种事实,传统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2.“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
和谐社会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研究
摘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实现公平正义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厘清当前城市社区共同体育发展现状,指出存在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对策,对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伟大构想具有重要意义;也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扶贫语境下社会资源下移后,农村社区公共体育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公共体育;和谐社会;城市社区
1.引言
社区作为城市人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可以实现和满足人们几乎全部的社会需求,可谓建构和谐城市的重要根基。社区公共体育就是要帮助人们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科层体系的社交障碍,实现从“单位人”到“社会人”再到“社区人”的转化。是现代化背景下人们再社会化的重要实现路径,在推动人们向陌生环境的柔性融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社区居民体质健康,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发展现状及制约和谐社区构建的障碍性因素
2.1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社区在管理体制上已经建构起了“街道社区体协为主,地区性体协为辅”管理体系,其基层化自治化特征非常明显。保证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自愿性和排他性。从而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社区体育组织主要提供健身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活动服务、健身指导服务和健身信息情报等服务。场地建设土地资源通常以国家指标的形式占据使用权,而资金方面则主要采取“财政+社区”的模式来完成,社会资金筹措方面显得相对不足。提供健身活动服务、健身指导服务和健身信息情报服务的人员则主要由热心退休干部职工来进行,主要靠仅剩的激情来开展工作,几乎是没有报酬的,流动性较大。当前体育硬件设施最齐全的应该是城市里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校,其次是机关事业单位,再次是大中型企业。调查发现社区内部体育设施的使用率,社区和社区之间,体育硬件设施和体育相关信息的共用共享情况不容乐观。另外也有由于管理缺位的问题,存在长期被外来人员占用或是本社区内部分特定人群占用的情况出现,出现了不少影响和谐和会构建的问题。2.2制约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发展,影响和谐社区构建的障碍性因素。2.2.1发展不均衡:硬件不均衡和参与不均衡。硬件设施不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距明显。在中国体育经济潜力巨大,但是产业化及其产业规模效益的实现却还需时日。因此,在广大落后的中西部城市和部分效能不高的产业,社区体育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建筑还是软件服务的提供,其资金渠道都主要依靠财政供给。由于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全国体育事业的比例在整个财政预算中就不大,且相对数也不多,因此各个地方想要发展壮大自身体育公共服务也就得依赖自身财税实力。这样一来,经济发达程度及其实体规模也就成了决定一个地方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最主要因素。当然,这一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大背景特别是体育强国语境下可能会有所改观,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落后地区体育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供给的不均衡问题仍然需要不少时日。另外,硬件设施管理低效,使用率不高;配套服务供给不够重视,结构单一,总量不足也是其存在的问题。结构单一,必然不能够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导致一部分社员只能到别的社区去进行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又给城市交通和治安管理造成了更多压力。总量不足,直接导致一部分人只能“干瞪眼”,大大降低参与率,制约了全面健身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体育强国战略的实现。其次是参与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居民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上。这里以广场舞和篮球运动作为例子来展开讨论。广场和篮球场是绝大多数社区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但长期以来,上百平方米的广场都为50-60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居民(就是所谓“大妈”)所占据。而男性或是其他年龄段的妇女则几乎不参与到其中,并且由于“大妈们”占据有有限的体育硬件资源且其锻炼动静大而经常遭到其他居民的反感。而篮球运动则是基本上是年轻人的事情。2.2.2管理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上,科学高效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社区体育硬件资源不足和参与度不高的困境。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是当下最流行的两大体育理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现代公民培育计划的重要内容。因此,自治绝非是放任自流,体育协会的权威要加强,渠道源自对自身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目前,不少社区体育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多数都是抄来的,不符合自身社区世纪,也从未真正地贯彻执行。根源在于人才奇缺。要搞好城市社区体育,必须要建构起“提供健身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活动服务”、“健身指导服务”和“健身信息情报服务”四位一体的管控体系。公共体育场地和耐用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性资源,是一切锻炼的载体。目前社区与社区之间,场地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闲置和拥挤并存。不同社区和不同行业之间,应该存在作息时间的差异,而不同的社区成员之间,也存在着体育项目偏好不同的问题。这就给场地和器材的调剂留出了巨大的空间。然而由于社区之间资源独占性,加之地域性社区体协管理失位,因此就出现了上述一遍挤得流汗,一遍空置无人的尴尬困境。其次,场地和器材解决的是“可以练”的问题,但是“怎么练”以及“练习的效果如何”就需要我们做进步的服务创新和开发了。2.2.3社区体育可能存在不够和谐的因素。城市社区体育具体开展中可能存在: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之间,以及社区体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和谐问题。在参加体育练习甚至是比赛的过程,甚至是观看体育比赛的过程中,都会因为意外事故而出现社区成员之间的摩擦和冲突,防范机制和化解机制以及谁去操作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因为体育运动不可能悄悄的进行,当出现扰民的时候该怎么办?是否在建造场地的时候有所考虑,或者已经建成的场地有什么可以化解的办法,这些因素都必须加以考虑。还有,如果城市恐怖活动等可能会给社会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我们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或是组织者所必须考虑的。
经济学的异化劳动及现实意义
一、何谓“异化劳动”
(一)“异化”的概念
“异化”一词,早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就有许多大学者、大思想家如霍布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都曾运用过这个哲学范畴来阐述自己的理论。“异化”一词首先出现在英文中,ahenate,它的名词形式是allenation;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离间、疏远、使不和”的意思,另一层是指“转移(财产)所有权、让渡”的意思。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使用时,“异化”是指主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反过来成为一种支配主体自身的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有关异化理论的描述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中达到了顶峰。
(二)“异化劳动”
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性的继承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思想的基础上,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最完备的论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重规定:第一重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者同他所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把自己外化在他的产品中,这不仅还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的力量。”简言之,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不为劳动者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劳动者的一个异己的力量。第二重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本身的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异化劳动中,工人的劳动不是本真的、目的性的劳动,而是手段性的、谋生性的劳动,工人在劳动中不仅不能获得幸福,反而为这种劳动所奴役。“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第三重规定: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体现为人的存在仅仅是一种手段性的存在。第四重规定: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又叫做自我异化。“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在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中,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是异化劳动的总的凝结。而且,从异化劳动的角度来分析人,也是马克思跳出国民经济学的框架来分析和批判现实的人类社会重要体现。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经济学语境解读浅析
城市污水治理可持续发展提升策略
摘要:城市是一个国家人口高密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发展的中心地带,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脚步不断加快,新兴的城市不断涌现,原有的城市不断扩容,国家整体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和改扩建,城市环境健康问题也赫然跃入了人们的视野,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工业废气废水排放问题、固体废弃物堆放问题、饮用水源质量下降问题等等,时时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城市污水治理问题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了影响城市环境健康的要件之一。因此,提高污水治理能力,关爱城市环境健康,理当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认真考量的大事。
关键词: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城市环境健康
城市经济建设的初衷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良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健康环境中享受生活的美好,在美好环境中感受生活的福祉。城市经济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城市经济建设是以牺牲城市环境健康为代价换来,那么城市经济建设的航船就偏离了为人民群众创造福祉的初始目标。虽然城市污水问题的滋生,是城市在经济建设进程中所无法回避,但是却可以通过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机制建设、创新处理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和提供法律保障等策略来提升对城市污水的治理能力,让城市污水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还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优美环境。
1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上苍赐予人类的无私馈赠,没有水,就不会有人类生命的诞生和延续。近年来,在城市经济建设所带来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中,污水污染问题渐次严重和突出,很多城市在污水治理能力方面至今还没能达到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标准和要求,城市环境健康正在遭受着污水污染的侵害,城市居民的工作、学习、生活被环境健康问题无情地困扰着,幸福指数和幸福感都为环境健康问题所挫伤。既然这些问题的滋生,背离了城市经济建设服务民众的初衷,那么就有必要将对城市环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城市污水治理能力的提升纳入到与城市经济建设并行的轨道上来,促成城市经济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平衡发展,促进城市民众幸福指数和幸福感的擢升。要提高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城市污水治理、城市环境健康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好城市污水污染问题。城市污水治理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1.1有助于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相比于工业化革命之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缺水问题,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城市水资源的缺乏现象就越是严重。城市污水治理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满足于解除污水污染对城市环境健康的威胁,还包含了对宝贵的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在对污水中污染物或是寄生虫等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对可再生水进行了净化和提纯。一般来说,在排污工作结束之后,污水处理部门还要对污水中剩余的可用水源或没有有害物的污泥和其他无害物质进行再次利用,比如用于降尘、洗车、浇灌绿化带等等,遏制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2有助于城市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环境健康问题与城市经济建设问题是并重的,没有昆仲之分,城市经济建设离不开健康的城市环境作为前置条件,城市经济建设的先进性又可以助力城市环境建设的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共同组成了城市前进中缺一不可的两条腿,共同推动着城市的良性发展。一个城市的污水治理能力反映出的是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污水治理能力越强的城市,其经济良性发展的能力也就越强。污水治理作为反映城市环境健康的一面镜子,也折射出了对城市经济建设的潜在支持。1.3有助于城市和谐社会的创建。一个城市和谐社会的创建,仅仅依靠经济建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建设发展解决的是人们的温饱问题,当人们生活得衣食无忧的时候,人们还渴望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有蓝天碧水,有鸟语花香,“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们才会心情恬淡,乐善好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城市和谐社会的创建,既需要发达的物资经济,也需要美好的自然环境,城市污水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也帮扶着城市和谐社会的创建。1.4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心声,特别是在地球上自然资源濒临枯竭的当世,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反映出了人们对经济良性发展的祈盼,更反映出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焦虑、担忧。以城市环境健康语境而言,提高污水治理能力,能够减轻污水对城市环境健康的危害程度,将城市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作无害化治理,提高城市环境健康指数,有利于创建城市和谐社会;而以城市经济发展语境而言,提高污水治理能力,将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提取和再利用,能够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无论是以城市环境健康语境而言,还是以城市经济发展语境而言,提高城市污水治理能力,都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
2城市污水治理能力提升策略
人学语境中马克思财富理论
一、“财富”的人学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们常用纯粹“物质”的方法定义财富,如乔治·拉姆赛曾将财富界定为“那些为人们所必需的、有用的、适合于他们需要的,而且不是由自然界自发地、无限丰富地提供的物质。”①重农学派认为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而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就是农业。
马克思认为,财富就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②。可见,财富就是具有有用性,从而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或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在这里所讨论的,是物质生产过程,财富的承担者是物质产品,因而把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看作财富的物质内容。这里所说的使用价值,并不只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非商品的物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还指出,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说:“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包括肉,又包括书籍。”③马克思对精神财富的具体形式有过细致的阐述,他认为有两类精神产品,即物质产品形式的精神产品和活动形式的精神产品。
二、财富的历史规律性隐喻
历史规律性与人的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要确证人的主体性离不开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而财富的物质运动必然性体现着历史的规律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财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不仅是因为活动本身有目的,还因为它有现实的财富作为根据。人们生产和占有的财富,是人的活动所实现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客观化和物化。主体性是相对于自然的限制而言的人的活动的超越性,而人的自觉就是其已经意识到自己活动的意义。历史并不只是由人的自觉活动构成,历史规律的作用也不只是自然实现的,但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历史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我们的活动。马克思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发现历史规律的。在这一阶段,历史规律与社会的财富形成了片面的必然联系。因为人的劳动必然愈来愈依赖财富,而财富又愈来愈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所以财富与劳动更具有某种本质上的同一性,在财富的范围内活动就可能是合规律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财富是历史规律存在的根源,所以,历史规律只能在“财富的社会”中起作用,有什么样的财富存在就有什么样的历史规律起作用。
三、财富的人之主体性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