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3:37: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构造音乐教学的和谐美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这些审美活动主要包括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愉快式教学”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突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的载体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就教学的把握,情感的培养,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和师生互动四个方面对音乐课堂教学作初步的探讨,以期达到利用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和谐美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关键词】构建、音乐课堂、和谐美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养成习惯、以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愉快式教学”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注重潜移默化地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突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的载体作用,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和谐美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音乐课的艺术教育同样需要和谐。一首乐曲的优美取决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和谐与统一。那么,一堂成功、优秀的音乐课也离不开多方面的和谐。
一、把握教学,注重音乐课堂上视觉和谐的环境美
人们常说:环境育人。环境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美的环境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不仅精神上感到愉快,思想上也处于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因此,创建优美、整洁的音乐教学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语文课堂的和谐美
和谐是一种教学关系、生活关系。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孩子成长的沃土”,是语文课堂美之所在。
一、和谐易于激发兴趣和热情,促进情感交融,彰显美
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劳动过程中愉悦与否、劳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能否创设一个能实现价值的、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显而易见,这种和谐的环境因素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师生关系这一因素的和谐。支持课堂的应该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默契,“而非单向的教师权威”,其中师爱的渗透又是教学和谐及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鲁迅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学中,师生是渐趋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陪着学生成长,陪着学生缘文会友。在这统一的过程里感情是和谐教学的催化剂。授教者如果能声情并茂、披文入情、融情于课,使课堂形成一个特定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运用平和、传神的言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再寻觅最能体现主题的优美画面,引领学生沉浸到优美的情境之中,走近作者,走进文中的主人公,实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在老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位和谐一统中再现美。一滴水能够辉映太阳的光辉。莫怀戚一曲真、善、美的颂歌《散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诗化的语言,诗中有画。清新、流畅、自然与人浑然天成的画面告诉我们:正是在古朴的“尊老爱幼”的美的主宰维系下有了这样和和美美的家庭,才有了民族、国家以至世界的和谐与和平。课堂上通过角色的动情诵读引起心灵的共鸣,经过对“正因为如此”的玩味领受作者的诚恳与孝心;运用对画面的直观感受切入到人物的人性分析,采用观照讨论的方式,读懂人物面对“分歧”时的心理,揭示家庭和美的原则、珍爱生命的本质——孝道、伦理的火炬。这样,学生在教学总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引导下,拓宽了视野,看清了这些人、事的意义;通过形象关照,学生个个有话可说——辩主次,人人学有所得——长智慧,从渐趋明晰的认知中去欣赏美、探求美、彰显美,树立高尚的审美理念,进而,朝自觉、自足、自在的学习境界迈进,积极自主地探求那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学艺术的殿堂。
二、和谐便于冲破束缚与羁绊,谋求阅读创新,充实美
素质教育呼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旧的传统“语文学”肢解、解析式的教学严重羁绊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消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唯有提倡语文课堂的民主与和谐,还学生自由、自主、合作与交流。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既然是这样,那么,承认每一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也在情理之中。事实表明,学生阅读文本时往往存在个性化倾向,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和谐”。“和”即须求同存异、承认差别、尊重不同。只有这样真正做到“和谐”并“合作”,和谐相处,平等交往,相互学习,交流讨论,才能在砥砺中明确原来模糊的,在辩论中深化原来肤浅的,在求异中丰富原来单一的,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藤野先生》的主题争论颇多:1.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感;2.主要写作者的爱国,次写藤野先生;3.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4.主要赞扬藤野先生,次写爱国情感。
要营造和谐气氛,允许学生有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鼓励他们探究文本、交流思想,进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歌德也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的。”即使是一个句子,意在言外,不寻索玩味也难求其真谛。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结尾句:“后遂无问津者”,意境深远,可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提出:1.包含作者寂寞孤独之感,世上志同道合者何其廖廖。2.包含作者愤世嫉俗之情,理想的社会无人追求……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一场推心置腹的交流,一次无拘无束的情感释怀,冲破了束缚,扫除了羁绊,开放了思想,有了教学相长的功效。
语文课堂和谐美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讲《买小狗的小孩》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你对小孩的哪句话有感触?简单的说理由;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在讲《火烧赤壁》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在预习时找一找有关三国的小资料以便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讲时同学们提了有与课文有关的问题,也提了好多与课文不特别有关的问题有一个同学提的问题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问:如果曹操不骄傲,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他还会败吗?同学们都觉着这个问题太幼稚了,纷纷劝他坐下别耽误大家的时间。他脸涨的红红的,坚持让同学们回答他的问题,同学们不耐烦的对他说:肯定曹操赢。看不出来呀?提问的孩子沉静下来,拿出《三国演义》,用极短的时间读了一段曹操的大谋士荀的话,证明出他失败的原因还有,遇见性没有诸葛亮强。同学们都觉的他知识面挺宽的,我也及时对他给予了表扬。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望洞庭》时,学生被《望洞庭》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以声写春,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静写春天。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学习逻辑上有意义的材料(学校学习情境中的教材内容)时,经常是,而且只能是同某一特定学习者先前已经学过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的背景、以及能使新的意义出现和提高这些意义的组织和保持量的信息联系起来进行的。”同时,他又指出:“如果认知结构是明晰的、稳定的和适当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就会产生正确的和毫不含糊的意义,并有助于保持这些意义的分离强度或可利用性。反之,如果认知结构是不稳定的、不清晰的、杂乱无章的或者混乱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它便易于阻碍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认知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让学生把习得的内容应用于类似的新的学习情景中去,即由课内到课外,促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能力重组和扩大,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类推的能力。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1]
和谐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必将对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建设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突破。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源泉,和谐美学只是对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和审美经验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形成一种新的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一种新的审美关系,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和谐美,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美学。这种关系的不同侧面,将呈现为不同的美的形态。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新的社会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新的自然美;人与人的和谐形成新的人际美。新的和谐的人,以新的和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去审视、概括并审美地反映和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活现实,这种和谐的人与艺术的和谐,便形成新的和谐艺术美。在这里关键的是新的和谐的人,它是社会美的呈现者,自然美的生成者,艺术美的创造者。而新的和谐的人,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被创造出来。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没有和谐社会这个社会存在,没有和谐人的发展,和谐美学就难以生根、发展,和谐美学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基础,没有前提条件,和谐文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谈。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发展有多种因素,如中华文化和谐精神的承传、世界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镜鉴,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现实生活的创造这个物质基础,却是最根本的动力。没有这个动力,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就难于健康地发展,和谐文化、和谐美学即使作了初步的构造,也会因为缺乏这个常活常青的动力,而萎缩甚至停滞。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和谐生活不断提高而提高。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着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问题却不能反过来,说任何的和谐文化、和谐美学都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和谐文化、和谐美学是诞生在什么社会制度上,是生长在什么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是活在什么社会现实生活之中。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灵魂,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强调的。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但为和谐文化、和谐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动力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彻底消解和超越近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条件。二元对立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征,近现代西方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虽然马克思对人与对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矛盾早已作了辩证的阐释,但马克思之后,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并没有改变,仍继续沿着二元对立的路标走向极端化,原因在于畸形的社会制度还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科学的辩证的和谐文化的新时代真正开始了。
可以肯定,中国当代的和谐美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是一种和谐的发展,不和谐、不均衡、不协调,发展就会受挫,甚至受阻,难于持续的进行。科学发展观在其精神实质上也可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它将使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美学获得一个创造性突破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以和谐的态度、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研究问题,以和谐的方法审视、解决美学问题。美本来就是以人为本的人同对象的和谐自由的关系,不以人为本,就难于有和谐的美。以西方后现代语境中出现的生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美学,虽然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比主客二元对立前进了一步,但问题是在这个“整体和谐”中,是以人为本,是以自然为本,还是二者绝对平等形态下的以自然为本,却没有厘清,淹没了以人为本这个关键。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分裂的、对立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范畴、审美趣味来一个突破性的发展,使在近现代多极分化为独立形态的崇高、丑、荒诞、喜剧、悲剧,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语境下,得到新的融合,新的变革,新的创造和新的发展。
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本文通过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背后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发展,分析了新型的社会美、自然美、人自身和谐美和艺术和谐美的新特点。和谐精神点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中一切个体的美。
【关键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高中物理美育教育实施2篇
第一篇
1高中物理学中所蕴含的美
1.1高中物理学中的和谐美
物理理论揭示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转化、存在以及构成等规律整体上的一个和谐性,基于和谐性所产生的美感就叫做物理学和谐美,比如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规律就揭示出了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圆被人们认为是最和谐与最美的,而相对于圆,椭圆自身所具备的奇异性更加具有美感。
1.2高中物理学中的简洁美
爱因斯坦曾认为物理自身的美就在于其简单。物理学中的简洁美表现为:从公式出发,利用相关的逻辑理论来概述尽可能多的相关真理与经验事实。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将电磁场复杂的规律进行了统一的归纳,将其变得更为简洁,更加便于人们对其的认识。同时物理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了物理学的简洁美,比如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可见的电荷、质点和刚体等理想化模型,其思维方式为基于多维具体形象,将一些主要且本质的因素抓住,舍弃非本质的次要因素,由此简化物理问题。
数学信息技术揭示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各科教学都就有机地对学生进行美育,在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去揭示数学中的内涵美。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和算式的对称美,并激发学生创造对称美的作品。运用信息技术演绎几何图形的奇特景观和奇妙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奇异美。还可以收集一些美的信息,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时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关键词: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
在全面推选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今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开展了大量的美育活动,但是在数学方面的美育活动却很少。数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缺少美的教育吗?早在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数学家——柏拉图,就已经对“数学美”作了深刻的论述。其实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从美的对象来看:有式的美、形的美、符号的美、黄金分割及比例美等;从美的表现形式来看:有对称的美、和谐美、奇异美、统一的美、简洁的美等。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揭示这些美,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美的赞叹,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才能,现就如何揭示数学对称美、奇异美、和谐美方面谈几点做法,以求赐教。
一、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对称”既是数学概念,又是一个重要美学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大量的图形和算式都形象直观体现了对称美。
1、展示美的画面,创作美的对称图形。
透析音乐中的形式美
摘要:在音乐教学与评论中,常常需要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以解释其动人之处。本文试图从和谐美、对比美、整齐一律美、对称均衡美、变化统一美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一些不为常人所见的音乐现象,以开拓在教学等领域的音乐美学的应用视野。
关键词:音乐美学和谐美整齐一律美变化统一美
音乐美学研究的“贵族倾向”和“高高在上”,致使其应用研究至今仍属凤毛麟角,这使我们在音乐操作的实践层面少了一双重要的眼睛——音乐的审美眼睛。此种状况的突出表现,就是在音乐教学、评论、作品分析中,常常不能解释一部优秀音乐作品之所以动人的原因,完全回答这原因,远不是本文、甚至也不是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能胜任的,此处不过是从“狭义形式美”的角度分析这原因的零星尝试罢了。
和谐美这是音乐在骨子里就追求的一种美。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声音,仅有为数极少的音才为音乐采用。这是因为它们不刺、不噪、不吵,而是圆润、谐和、悦耳(有稳定规范的数理根据,如小字一组的a1,每秒振动440次;小字二组的a2,每秒振动880次等),能促进血液循环、胃液分泌、心情向好……旋律写作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流畅,也就是音与音之间的连接要和顺。如旋律音程大跳后,旋律线通常会反向进行,来填充大跳留下的空档,以消除大跳的紧张不安;又如不谐和和弦总是倾向于向谐和和弦解决等。这些正是和谐美要求的结果。还有二拍子转三拍子(或反之)时,总是要先进入散板、流水板,或突然休止,以此过渡来避免转换之突兀不适。与此相仿,和声作远关系转调时,往往需要几个近关系调性和弦作中介;在奏鸣曲式的主部与副部之间总要有个连接部;歌剧序曲中的不同形象间也常少不了一个音乐过渡……为什么?就是出于对和谐美的追求,故而调和各种对立因素间的矛盾。再如一部曲式中的起承转合四句头,那么自然地顺势而行,流淌而去,正是和谐美在音乐结构上的一大表现(如《孟姜女》《乌苏里船歌》的主体部分等)。另外,音乐的一个独特现象——强调重复,某个意义上,也可称之为和谐美的一种体现——维护稳定。
对比美由于多次重复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的疲倦,这便催生了音乐进行中对比因素的出现。它导致了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的生成(另一方面造就了变奏曲式及中国式“散慢中快”的音乐布局。后述)。这时的所谓对比因素,是指这两种曲式中的中段、中部或插部、展开部等。它们的出现常给人以新鲜美感,也就是由对比美所引起的美感。除在曲式上外,对比美还广泛表现于音乐构成的各个要素上:如旋律线的起与伏(见《红梅赞》的开头两句);音区的高与低(《我为祖国站岗》中的第一部分与在高八度出现的再现部分);音色的纯与杂(合唱中的音色对比、配器里的所谓“调色”);节拍的形态改变(《祖国颂》里中部的到再现部的突变);节奏的抑扬与扬抑(《歌唱祖国》的第一部分与中段);力度的强与弱(莫扎特第41交响曲的开始四小节);速度的快与慢(笛子曲《扬鞭催马送粮忙》中第一部分与中部);调式调性之转换(《祖国颂》中的大小调交替、《大地飞歌》里的同主音大小调交替);性格的相反或相异(柴可夫斯基交响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部“仇恨”主题与副部“爱情”主题);纵向对位中的对比式复调(《闪闪的红星》第二部分两声部旋律线的相反走向与深化;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之六中犹太的穷人颤抖旋律与富人傲慢旋律的同步交织)。最后还有上述诸方面的综合对比,如舞剧《白毛女》中山洞里“相认”一段,先是长笛和大提琴以各自“思索”性独奏旋律作对比式复调结合,紧接着是幕后纯单音色的女声独唱,整个过程音量轻弱、和声清淡、猜想揣测,然后突然转为爆发性全奏音响,极强的力度、远关系的转调、尖锐的和声、无比激动的感情波澜……无不是对比性原则之美的淋漓尽致之发挥。
整齐一律美音乐材料(音、音程、和声等)的特殊性,使它无法像造型艺术、语言艺术那样去与被表现的客体取得直接联系,而较为自由。为避免这自由流于散漫,音乐特别讲究规范。这使整齐一律的美在音乐中十分突出。且不说进行曲这个典型了,就是“反面形象”的音乐,也因节奏节拍的周而复始的规律而给人整齐一律的艺术美感(见舞剧《白毛女》中地主狗腿子的音乐主题;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鬼子音乐主题)。再就是绝大多数的伴奏织体,可说都是在这种审美追求中所进行的周期运行(见圣?桑的《天鹅》、贝多芬的《月光》,及我国歌曲《大红枣儿送亲人》……中伴奏部分的分解和弦)。在中国戏曲音乐、说唱音乐里,“紧拉慢唱”中的“紧拉”就是这种美的需要和体现。还有一种以某个音、某种节奏型为支点、支撑来显现的整齐一律美,如《到敌人后方去》,前四句的每一句开头弱起的“5”音,即为支点音;《牵手》中从头至尾贯穿的“xxIx?”节奏型即为支撑。它们在暗中体现着整齐一律美的原则,以及下面将要提到的变化统一美的原则。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散板(或自由节拍)音乐应属例外,其实在其和声内部织体中,经常以固定音型的连绵持续来体现整齐一律的美(见歌曲《牧歌》)。
音乐教育艺术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国民素质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其中音乐就有着陶冶情操的功能。目前来说,一些高校对于音乐仍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通过社会的进步来进行文化层面、人文层面以及民族层面的艺术挖掘,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体现社会的内在美以及个人情感。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应该基于传统音乐,并且以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为背景,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艺术性特征的发掘应该基于社会文化,以便提高素质教育的内在形式和内涵。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艺术性特征
内在艺术是一种很难发掘的艺术特征,可以通过其音乐风格以及音乐文化的内涵角度来判断。现代音乐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民族性、传统性以及文化性,都是源自于社会层面,从社会层面上来挖掘艺术,可以很鲜明的体现出一个地域的特点以及文化底蕴,最终形成一种音乐流派。这也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立足于社会美,进而散发音乐文化,可以全面的发展学生内心的情感素质和人文素质。
一、在文化层面上构建艺术性特征
音乐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系。音乐也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于音乐的建设也要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以此来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针对此,高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合理化的构建,充分体现出音乐文化风格的艺术性特征和品质,这也是现代高校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推动音乐教育在文化层次的作用,以便满足高校音乐教育所提出的对社会文化、历史以及环境全面关注的要点。
二、要以民族传统性艺术特征作为音乐教育的挖掘点
中国古典音乐审美品质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史上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在她将近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史上,曾产生了令世人赞不绝口的精神文明,中国古典音乐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在远古的时候,中国就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音乐作品,如相传为黄帝时代的《弹歌》;尧帝时代的《咸池》;舜帝时代的《韶乐》等等。中国古代的音乐,一向以优美动人的曲调和多重美的品格,给人以无限愉悦、慰藉和鼓舞而著称于世。关于古代音乐的无穷魅力,古籍中多有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在公元前544年,吴国季札在鲁国听《韶乐》的演奏,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意思是说:“《韶乐》的内容好极了,伟大极了!像天一样笼罩了一切,像地一样负载了一切”。在这里,季札把音乐的作用与养育万物的天地并列,可见古人对音乐的重视。公元前517年左右,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曾激动得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的美味。
《论语·述而》曾这样记叙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连孔夫子都感叹“真没有想到听音乐竟有如此美妙的境界”,可见中国古典音乐的神奇魅力和感人的力量。为什么中国古典音乐会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们为之如醉如痴呢?我想,这主要是音乐具有一种与人类心灵息息相通的美质,这种美质,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惊心动魄的崇高美什么是崇高?《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崇高,相当于我国通常所说的‘壮美’。一种美的对象,具有形象上或精神上的伟大的特点,令人惊心动魄,向往神驰”(1816)。所谓形象上或精神上的伟大的特点,常常是在主、客体的对比中所显示出来的,在主、客体处于矛盾的对立和激化中,一方显示出要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和不可阻隔的强大气势,这种力量和气势给人的鼓舞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热血沸腾,并为之献出自己的一切。如古曲《满江红》,就具有这种崇高的美质,《满江红》是宋元时期最流行的词牌之一,现行曲调本来是和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配在一起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著名古琴家杨荫浏先生将它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词相结合,从而成为一首人人爱唱的古代歌曲。岳飞的词表达了自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收复国土、重振山河的决心,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激情。全曲紧配歌词,由两大段构成,全用五声调式写成,曲调既具有回忆感慨的色彩,又具有刚劲威武的气势,音调淳厚,节奏稳健,感情昂扬而壮烈。词曲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状态,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情感,有力地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歌曲中所表现的以岳飞为代表的正义力量所显示出要收复失地的矢志报国的决心和要战胜侵略者的强大力量和宏伟气势,就是歌曲中“崇高”美质的具体体现。正是歌曲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美质,激励着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所以,只要是中华民族遭到外敌入侵,人们歌唱得最多的,便是这首《满江红》古曲,这就是中国古代音乐中崇高美质的巨大力量所在。
二中国古典音乐具有令人震撼的悲剧美什么是悲剧?《辞海》认为悲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耿飞认为悲剧性“是历史的与现实的生活悲剧的升华,是非常激烈的矛盾冲突,给人以痛苦、悲哀第5期2007年10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ofHunanInstituteofHuman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No.5Oct.,2007的感受与体验,以化悲痛为力量的震撼,激励意志、发人深省,……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以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出人们的美感”。所谓给人以痛苦、悲哀的感受和体验,是指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最深沉、最激越、最动人的悲剧性情感,给听众以强烈的共鸣。即听众随着如泣如诉、婉转低回的旋律,而感受着乐曲所传达的痛苦和悲哀,并随着音乐的痛苦和悲哀而痛苦和悲哀,如琴曲《胡笳十八拍》,就显示了这种浓厚的悲剧美质。《胡笳十八拍》是根据同名诗作谱写的乐曲,据传《胡笳十八拍》的词曲均为蔡文姬所作,内容和公元208年以前蔡文姬自己的经历有关。此曲以感人的音调,悲愤的词句诉说了蔡文姬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连年战乱后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对祖国、乡土亲人的思念以及痛别稚子的强烈情感。琴曲的感情有时凄婉伤感,有时好似捶胸泣血,表现了极其强烈的悲楚心情,全曲一方面继承、发展了古琴音乐所要传达的“雅”的意境,又饱含音乐古朴、委婉、迂回的特点,似在低泣自己的不幸与国家、民族面临动乱的悲伤。尤其是第八拍的惊天动地的诅咒和诘问,更为荡气回肠,郭沫若先生曾称之为“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迸发出熔炉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倾吐出来的绝唱”,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这就是中国古典琴曲《胡笳十八拍》的悲剧美质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效果。唐朝著名诗人李颀的诗作《听董大弹胡笳》中曾这样赞美这首琴曲:“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由此可见《胡笳十八拍》的艺术魅力。《胡笳十八拍》也正是以其独特的悲剧美质,感动了当时和后代的无数听众,而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中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永远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三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意境一词,是一个争议颇多的概念。我这里采用大家比较赞同的《辞海》的释义。《辞海》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可以使听众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极大的感染。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文人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作曲者大多是文人、雅士,尤其在古琴曲中,特别追求意境美,可以说,古曲的意境美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灵魂。如中国古典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就是表现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的佼佼者,《春江花月夜》的旋律,来自传统的琵琶古曲《夕阳萧鼓》,从历史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夕阳萧鼓》这支琵琶曲在宋代即已流行。我们今天见到的《夕阳萧鼓》,最早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约公元1736—1820年)浦东派《鞠士林琵琶谱》手抄本中。19世纪20年代,柳尧章、郑觐文等人将琵琶独奏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全曲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名曲。它以清新、优美的曲调,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月亮从东方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船夫唱着动听的渔歌,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月夜春江的妍容美貌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在迷人的音乐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在演奏中,各种民族乐器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琵琶着重用于模拟江楼钟鼓和急浪拍岸之声;二胡着重表现绵邈的思绪与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古筝着重模仿跳荡或舒缓的水流之声;洞箫则表现了舟子晚归、渔歌互答的悠扬之美;钟声衬托了静谧的气氛;鼓声则表现了明月映照下惊涛拍岸的气势。各种乐器在演奏时或简或繁,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长或短,或分或合,既千姿百态,又围绕着同一主题进行演奏。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生动。整个作品就如一首典雅而浪漫的诗篇,又犹如一幅抒情而又写意的山水画,在诗情画意中尽情地歌颂和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听众在这优美的意境中,得到高雅而惬意的享受,并随着这饱含优美意境的旋律,走进作者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这就是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