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13:30: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劳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谐劳动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提供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作为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部署。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框架中,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而劳动关系又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生产关系的状况和性质,是分析社会状况的重要视角。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与态度,始终是判断政治家立场和作风的重要标志。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当前,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决定》明确地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提供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发放,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部署。这意味着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正视目前的不和谐

有劳动愿望的人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和谐。当前,辽沈地区劳动就业关系的不和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分化作用形成的下岗失业问题。二是由于高校扩招后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查看全文

小议和谐社会的和谐劳动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和人们最基础、最广泛、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决定性的功能。构建和谐劳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和谐劳动的一般规定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给劳动下的这个经典的定义,强调了劳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标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现实过程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紧密相连。在私有制条件下,对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产生了“异化劳动”,人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总是和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和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我国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做主的生产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劳动的和谐化”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谐劳动就是在扬弃异化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它既承载了马克思有关劳动的一般内涵,又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色。

第一,和谐劳动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统一。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中工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和劳动同劳动产品的关系时,指出摘要:“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是工人同他的生产的对象的关系。”和谐劳动坚持的是劳动和劳动收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劳动越多,消费就应该越多;创造的价值越多,创造价值的人就更有价值;产品越完美,创造价值的人自己也就变得越完美。

第二,和谐劳动是劳动手段和劳动目的的统一。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的强制性时,指出摘要:这种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一种手段”,“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和谐劳动则强调劳动对劳动者的内在性、本质性,强调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劳动者肯定自己、获得幸福、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手段。

第三,和谐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人的本质活动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有意识活动的标志就是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实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能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支配进行的才是真正的生产。和谐劳动强调劳动者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美的尺度来建造。

查看全文

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论文

重构新型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最重要。当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还不稳定,用工临时化、合同期限短期化的情况在不少企业还存在,有所谓“长期的临时工,固定的合同工”现象。劳动关系不稳定带来了员工过高的流失率。国际惯例表明:优秀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应在15%左右,而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30%,中小型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50%以上。过高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诸如离职成本、重置成本、培训成本、时间成本损失和商业秘密及客户资源流失的潜在威胁。形成劳动关系新格局,重要的是改变这种不稳定现状。

重构新型劳动关系,平等合作是关键。劳动者和企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互相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理念,减少劳动关系的对抗性,使劳动关系的双方共生共荣,共谋发展。平等合作需要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在思想上对企业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安全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企业内部有效协调和良好互动,培育员工积极向上的“主人翁精神”,营造开放、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大家庭”氛围,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平等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重构新型劳动关系,互利双赢是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我国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下降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总额占GDP比重一直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二是国民收入分配最终格局中居民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为53.4%,2006年下降为40.6%,十几年间下降了12.8%。与此同时,企业利润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最终格局中,政府和企业所得增长较快,居民所得增长较慢。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2年为62.1%,2006年为57.1%企业的收入比重从20%上升为21.5%:政府收入比重从17.9%上升到21.4%。政府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引人关注,2007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万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2.4%。五年来全国财政收入累计约17万亿,年均增长达22.1%。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30年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迫切需要建立劳动者充分平等地分享高速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所得在最终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尽可能使居民收入和劳动所得同企业利润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及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政府要通过《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扩大就业需求,用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多解决社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从短期看,企业在面对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劳动关系规范时的本能反应必然是减少聘用新的员工,甚至裁员。这就会产生紧缩就业的效应。企业可能会采用一种“五个人的活,三个人干,给四个人的工资”的紧缩就业的对策。为此,需要政府从实施《就业促进法》的角度,加大对就业的财税支持,“对冲”《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影响。在利用各种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时,将扩大和促进就业增长作为优先的考虑因素。为了实现社会就业的总目标,需要政府调减财政税收,减轻广大企业负担,减少裁员,通过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税收支持,共同分担规范用工制度造成的高成本,鼓励企业多解决社会就业,缓解《劳动合同法》短期给企业带来的就业压力。在税收政策方面,对就业贡献大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适当减免某些税种,并提供一定的税收宽限期;对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根据条件,给予安置补助费和社会保险补助费。财政要直接增加对再就业的支出,提高财政对就业和再就业支出占GDP比重。

——企业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度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发展模式。企业要转变靠劳动力低成本赢得有效竞争的发展理念。企业要认识到,高工资不一定带来低竞争力,能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是赢得竞争实现高额利润的关键。我国人工成本相当于韩国1/13、日本的1/26、美国的1/27水平。但是韩国、日本和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中国的12倍、18.68倍和17.35倍。中国目前“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造成“低技术”和“低劳动者素质”陷阱,使企业陷入“微笑曲线”最低端。劳动力价格较低,往往会使企业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忽视对员工的培养。长此以往,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创新的习惯和动力难以形成,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可见成本的增加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一种机遇。在企业改变传统的低成本、特别是依赖劳动力低成本的发展模式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要改变过度依赖招商引资和盲目追求GDP的高速增长的倾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重视保护劳动者权益,更加重视实现社会公平。

——企业与员工要合作双赢,处理好共建企业和共享利益的关系。共享是共建的目的,而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双方共享利益促进员工共建企业行为。在现实情况下,企业与员工的利益目标取向会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追求工资福利最大化,另一方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冲突是相对的,合作是绝对的,员工和企业主之间又是利益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在根本利益上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强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企业与员工之间要相互理解,彼此相互尊重,共同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规章制度,共同努力做大企业“蛋糕”,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通过利益共享同时增进双方利益,实现互利双赢。

一一社会要建立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关系。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需要全社会建立五种机制,从制度建设上改变利益格局方面的“企业强势、员工弱势”的态势。这些社会机制是: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劳动关系三方沟通协商或共决机制、职工不满申述处理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查看全文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性角度,阐述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现状,并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从三方面对其进行讨论。针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民主协商机制的建立、管理模式的转变和企业文化建设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策略,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和谐劳动;劳动关系;管理水平

随着国家积极创业政策的实施,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遍布于镇(区)的大小创业园内,但随着企业数量的扩增,劳资矛盾和纠纷也在骤长,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问题凸显。对此,笔者从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出发,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并在员工内心深处形成牢固的忠诚契约,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员工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还有情感方面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如果劳动关系存在不和谐因素,则会使员工在工作时得不到获得感,从而失去工作兴趣,降低工作积极性,丧失工作热情,丢失对企业的认同和忠诚,甚至还会出现消极怠工现象。因此,企业应立足实际,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从物质和情感上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让他们在工作当中获取快乐,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大化的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二)有效保障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实现经营愿景、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确保在未来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更显重要。员工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能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劳资关系出现不和谐因素,并且该因素又得不到有效的化解和处置,则极易引发劳资争议和矛盾,产生很强的负面效应,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停产、停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创建和谐美好的劳动关系,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减少用工风险,降低违法用工成本,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有效维护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人力资源是创造财富的首要资源,任何企业发展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的保障,而维护好劳资关系,才能确保稳定员工队伍,确保企业发展不因人力资源流失而受到影响。与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表明:劳资关系紧张,员工容易失去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也会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员工队伍就不稳定,由此形成的负面效应,远大于因职业理念和生活需求因素引发的人力资源流失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当下,大量企业出现“用工荒”,就其原因,除了人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供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够。因此,企业要想拥有稳定的员工队伍,就必须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让企业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探讨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习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概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高度融合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发展理念和社会利益结构都在调整和重构,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发展变化有新特点新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职工队伍的整体规模在扩大和劳动者比重在提升;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职工队伍的产业分布和行业结构更加均衡合理,企业职工的劳动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在公共政策导向和社会法治环境的双轮驱动下,广大职工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心态更加积极健康,逐步形成民生向好的社会心理预期和就业心态;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各类职工群体的利益诉求多元化和社会身份分层化,包括在城镇企业的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人员,传统产业工人和合同制职工在企业劳动编制内管理,新生代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却游离于劳动编制外,企业还存在临时工、季节工和事实劳动关系,分类维护各类职工群体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成为各级工会的使命和责任。劳动关系成为转型期最重要、最敏感的社会关系。复杂劳动关系矛盾和多元社会利益诉求形成同频共振效应,依法协调劳动关系成为推动社会法治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职工队伍素质结构的变量因素逐步增多,尤其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标志,世界范围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形成强烈冲击波,加快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共享经济模式和互联网新经济模式的蓬勃兴起,对社会管理理念、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乃至新技术、新业态都对劳动关系认定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工业经济劳动关系和现代网络行业的新型劳动关系,还有构成要件和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的事实劳动关系,共同成为我国新时代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以宽广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审视劳动关系,加强我国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的劳动关系战略管理。要高度关注劳动法治环境和社会语境的新变化,把保障和实现体面劳动与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作为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和实现包容式增长的战略支点,作为我国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基石。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征询民意的基础上,推动形成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完善政府、企业和工会参与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各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机制建设,组建由政府、学界和工会的劳动关系智库系统,加快我国劳动关系立法和完善劳动保障政策体系,深化社会分配收入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和行业劳动标准体系。二是要客观反映我国社会民意基础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升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新时展和谐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完善社会治理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始终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通过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或者提案,地方(产业)工会与同级政府(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实体化运作和常态化管理,工会与政府部门的政策磋商和会签文件等形式,充分发挥工会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推动完善我国城乡劳动保障政策和公共政策体系,用加快劳动立法和完善制度设计释放改革红利,形成中国特色的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共商共建共享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三是要逐步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者和话语权,凸显职工基层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要认真贯彻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要求,健全完善企业市场法人主体地位和法人治理结构,以深化职工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主体地位,用企业民主管带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将职工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成为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的推动者实践者,真正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职工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着力提高职工对劳动关系的满意程度,改善各类职工的社会心理预期和劳动就业心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工会工作新模式,主动接受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效能监督,努力将维护大局、服务职工和接受群众监督相结合,努力使依法协调劳动关系成为社会责任和制度常态,营造为政清廉、为企诚信、为民淳朴的劳动法治环境。

提升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工会工作要有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勇气,始终保持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的血肉联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致富为公共政策导向,勇于担当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推动实施积极的劳动保障政策和充分就业政策;在征询社会基础民意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普惠合理均衡的产业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措施,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职工群众;加快劳动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立法进程,加大基层劳动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着力增强各类企业的现代管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职工对劳动创造财富和社会共同致富的信心,这是逐步改善劳动关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路径,也是帮助职工改善向好预期和心态的基本前提。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使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富有建设性、具有积极性、保持稳定性,既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又是改善保障基本人权和实现体面劳动的社会工程。随着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契约化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和资本在企业管理区间中利益博弈常态化,各级工会要积极顺应发展形势和政策环境的深刻变化,用党的精神指导新时代工会各项工作开展,参与党政主导的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和加快完善劳动关系立法,加大工会参与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力度,推动各类企业增强现代管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工会要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职工组织引导工作,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和参与社会建设,协助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体面劳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推进工会理论、实践、制度的创新发展,提升工会组织的整体素质、服务职能和社会形象,形成我国新时代工会理论和实践创新驱动体系;要以创新实践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科学制定工会发展规划和完善工会干部培训体系,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化工会干部素质结构、管理绩效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时代影响力,为推动我国工运事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增添内生动力。

作者:刘君

查看全文

企业和谐劳动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着力推动下,我市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截至**年3月,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户数达到了93100户,其中私营企业16137户;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人员达35万人。**年第一季度,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7.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5%;实现税收8.1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4.5%。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必将成为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求,民营企业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对我市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我们的建议。

Ò»¡¢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民营企业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就业是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年3月底,我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人员达35万人。**年抽样调查了112家私营企业,**年底,112家企业雇佣员工29544人,较开业初的9083人净增加了3.25倍;其中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约占50%。表明私营企业对用工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企改制,吸纳了大量的原国企职工,帮助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化解了原国企中劳动关系的矛盾,为全市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年抽样调查了112家私营企业,选择“诚实守信,关爱员工,保护环境,热心公益事业就是尽社会责任”的企业达100%;将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纳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分别达到62.5%和43.8%,分别较**年提高了24.6和18个百分点。表明了我市已有相当多的私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关爱员工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调查中,被认为是协调劳动关系较好办法的依次是“随着企业效益提高而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善待员工,尊重员工人格”、“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凝聚力”,表明相当多的私营企业对劳动关系的和谐问题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懂得如何通过劳动关系的改善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近年来,市委统战部、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税务局、工商联等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双关爱、双爱双评”、“两争一树”、“建设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受到了民营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涌现了一批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先进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和员工。

查看全文

劳动和谐稳定意见

一、全市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和全委扩大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从全市劳动关系现状出发,以规范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为主线,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基础工作为重点,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着力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逐步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整体部署、因企制宜、加强服务,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

(二)目标任务。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力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积极化解劳动关系突出矛盾,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作

(三)完善劳动合同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对企业用工的动态监管,开展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摸底调查,全面摸清辖区内企业户数、职工人数以及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督促各类用人单位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规范工资支付和工时管理,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力争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加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按照《市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精神,建立劳动关系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劳动用工基础信息,对劳动用工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督促企业对招用职工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情况及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年6月底前,建立全市统一的劳动用工基础数据库,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30%以上。年底,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实现动态管理,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60%以上,到年底,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指导,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增加职工工资,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建立工资分配共决机制,由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定期就工资制度、形式、水平、支付及调整办法等进行协商。二是建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通过工资协商使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调整,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线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相适应。三是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积极预防和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履行情况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渠道定期公开,接受职工民主监督,力争到年底,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60%,年底达到80%,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

查看全文

诠释和谐劳动的构造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稳定,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是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对上海市劳动关系的评价为“和谐”的仅占9.2%,评价为“一般”的比例最大,占62.2%,评价为“比较紧张”和“矛盾激烈”的分别为20.2%和8.4%,后三种评价占到了90.8%,这显示出劳动关系总体协调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从后两种评价(“比较紧张”和“矛盾激烈”)竞占总量的四分之一还多,达28.6%。这些情况说明本市现行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总体形势堪忧。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并日趋完善的今天,使劳动关系的调整能够顺应并符合这一发展趋势。为此,笔者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三个基本观点,以期抛砖引玉。

一、利益平衡、倾斜立法

这一观点是针对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力量对比提出的。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又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性质。上述特征决定了劳动关系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但是其实质却是用人单位天然的强者地位和劳动者的弱者身份。因而劳动关系调整并不能将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简单地看作平等的主体,而是必须通过倾斜立法使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达到平衡。笔者认为,现行劳动关系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摆正利益平衡与倾斜立法之间的关系。

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确立了“保护劳动者”的原则,为我国的劳动关系调整定下了基调。各地在《劳动法》以及劳动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纷纷推出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法规,例如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放宽医疗期的长度、限制劳动关系的解除条件等等。这些规定使法律的天平更加倾向于劳动者一方。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些超过国家标准的部分逐步显现出其不合理,法律天平不再平衡了。因而在本世纪初,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地方立法的浪潮来消除这种不平衡。而各地显然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思路。例如,北京市政府注重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关系,强化劳动关系的人身依附性,限制企业对劳动关系的随意解除;上海市尽力降低劳动关系的人身依附性,允许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解除合同时,上海市通过提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的标准,注重从财产关系上补偿劳动者,以达到调整劳动关系的目的。上述立法体现了对“利益平衡、倾斜立法”的两种不同理解。

笔者认为,利益平衡是原则,而倾斜立法是手段,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而倾斜立法是必须采用的手段,但倾斜立法应当适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应当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和灵活性,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不应体现为努力给劳动者提供一个“铁饭碗”。过分的倾斜只能使劳动关系僵化,劳动力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减弱,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下降;过分倾斜保护只能造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失衡,反而是劳动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是许多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难以落实的原因。相比之下,上海的劳动合同立法无疑更能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

二、平等保护、消除歧视

查看全文

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

摘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人民就业生活、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地方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深刻变化,必将对人们的发展理念和国家政策制定带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实现劳动关系和谐,除了建立和完善矛盾的有效化解机制,政府要主动作为,从源头抓起,探索建立企业利润分享机制,以共享促和谐。同时,要发挥协商协调和思想道德教育在劳动关系调节中的作用,促进双方和谐共赢。

关键词: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政府作用;协商协调

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经济社会联系。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人民就业生活、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矛盾凸显多发。对劳动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存在以下几种观点:改革开放后劳动者的权利缺失和地位沦落[1];法律对底层劳动者保护不够,一些劳动者不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2]22;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对投资者保驾护航,对其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熟视无睹[3]87;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产权实现形式单一[4]26。此外,劳动报酬水平偏低、工资增长幅度偏小,普通劳动者很少分享到改革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为以上矛盾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和契机,也对劳动关系和谐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在回顾劳动关系演进过程基础上,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行为的错位;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劳动关系和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实现新时代劳动关系和谐的策略思路和劳动关系调适机制。

一、劳动关系演进的简要回顾与分析

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状况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生产力发展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社会舆论等存在密切的联系,因而对劳动关系矛盾的解释和说明也不能离开基本国情、宏观环境和具体条件。改革开放以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的劳动关系长期由国家统一安排。在国家行政的统一管理下,干部只升不降,职工只进不出,工资只增不减,生、老、病、死等全部归单位负责,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职工个人都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利,算不上真正的经济主体,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双方处于由国家直接控制的低效稳定状态中。改革打破了这一秩序,企业被赋予更多的权利,附属的社会职能被剥离,员工的能出能进代替了“铁饭碗”,工资的市场定价取代了“铁工资”。社会在向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中,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形成各自独立且相对的权益,两者选择结合之时,既统一又对立的劳动关系正式产生。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及合作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企业并存,用人单位的性质和经营方式逐步趋向多元化、多样化。原国有企业的整体劳动者分化为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等不同阶层,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权掌握在管理者阶层手中,普通劳动者的地位下降,话语权也明显减弱。还有一批人脱离原单位,“下海”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成为老板。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外企、私企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持续上升,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关系矛盾也较为突出。在外企、私企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又有众多的竞争者,农民工工资低微,但相对于农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有所改善。在外部经济景气的时候,企业订单增多,企业大量招工,员工加班加点,但员工收入增加有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加之劳动力供给趋紧,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压力增大;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疲软情形下,外向型加工企业雪上加霜,危机之下企业拖欠、克扣员工工资等现象更为普遍,劳动关系更为恶化。在企业内部,分配标准多元化,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并存,但总体结果是普通劳动者获得的利益与资本拥有者相比微乎其微,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拥有高工资,还分享企业剩余,普通工人只能拥有基本工资收入,工资增长缓慢且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他们有着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一些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劳动者地位更低,劳动者工资福利、劳动条件普遍较差,还有不少外资企业存在中外员工同工不同酬,歧视中方员工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劳动力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新生代逐步成为劳动者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更多的维权意识、集体意识,利益诉求也更趋多元。由此,潜在的隐藏的劳动关系矛盾渐变为双方现实的公开的冲突,表现为劳动纠纷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市场经济以资本为中心展开,资本—企业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在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这条逻辑链条,使劳动关系双方权利失衡,且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具有必然趋势。一直以来,我国资本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往往越是层级较低的政府部门,越是不自觉地站到企业一边,维护厂方的利益。国家相关劳动立法形同虚设,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地方政府在劳动关系处理上的缺位、错位对此负有不可推脱的重大责任。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搞活经济的改革政策没有错,权利失衡、两极分化并不是改革的初衷。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参与经济建设中来,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更好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提高。因此,要求我们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的同时,发挥政府作用自觉地协调好劳动双方关系。

二、实现新时代劳动关系和谐的条件与困难

查看全文

创劳动关系和谐纪实

中国银行**省**分行现有员工787人,其中在岗劳动合同制员工467人,劳务派遣用工147人,退休、退养员工173人。辖10个支行,营业网点40个,是**省分行辖内员工最多、机构网点最多、内退人员和劳务用工最多的二级分行。过去由于在经营指导思想方面有偏差,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矛盾和困难较多,劳动关系不够和谐。近年来,**分行新的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作并快乐着”为和谐建设理念,着力建立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一支和谐的职工队伍,一种和谐的干群关系,一个和谐的内外发展环境。在近两年的机构改革、薪酬改革、劳务派遣用工改革等重大改革中,实现了平稳过渡,员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没有出现一例上访、群体闹事等不和谐事件,员工对党委班子成员的满意度达到98.5%。有效地推动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以2004年末为基数,截止今年5月末,人民币存款新增30亿元,市场份额提高了5.07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累计达到6000万元,授信资产业务理性发展,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近7亿元,不良率在2%以下;经营效益由过去的亏损行、微利行一跃成为省辖盈利大行,两年多累计账面盈利达到10621万元,今年前5个月,已实现账面税前盈利3098万元,预计年末可实现账面税前盈利7500万元。市分行连续两年在一类行绩效考核排名第二。目前全行政通人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呈现出班子和谐、上下和谐、内外和谐,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可喜局面,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过得硬才能过得去”,这是该行行长卜亚平同志经常告诫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一句话,也是班子处事的基本准则。首先是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过得硬”,以发展的实绩赢得员工。新一届班子从**分行“人口大行、规模小行、效益弱行”的行情出发,提出了“横赶建行,纵超株洲”的“赶超”目标,突出做好“经营产品、经营客户、经营网点、经营员工”“四个经营”思路,把“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三驾马车齐驱并进确保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近两年多来,各项业务一年一个新台阶。其次是处事公道“过得硬”,以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员工。2005年以来,各项改革接踵而至,党委一班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毫不含糊,一条“公开、公正、公平”的标尺量到底。市行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6个精简为10个,党委把竞聘条件、操作流程及时公开,并实行“回避”制度,101名符合条件的员工踊跃报名参加竞聘,竞聘结果达到了党委满意、应聘、落聘者满意和员工满意。在实行业务临时工“末位淘汰”的工作中,市分行党委“以考定去留”的原则,对员工逐个进行家访,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这部分同志家属及本人的理解和支持,淘汰了40名业务临时工,没有出现一例投诉。劳务用工制度改革更是一项涉及人员多,矛盾相对集中的工作,全辖有149劳务用工和代办员,部分员工为中行服务了10多年,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新的用工制度。市分行党委采取领导包片、部门包点、骨干包人的责任制,逐个做好引导工作,并在福利待遇方面逐步实行“同工同酬”,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4天时间顺利完成了149名劳务用工劳动关系转换,没有出现串联、上访的群体事件,得到了省分行的充分肯定。在薪酬改革过程中,该行党委把困难想在前面,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定了“普遍加薪,保证一线”的基本原则,让所有员工都能分享改革的成果,薪酬落地后,一线员工目标薪酬普遍提高50%以上,最高的达到120%,机关员工竞聘一线岗位的越来越多。部分特殊岗位员工因改革后岗位津贴取消有想法,市分行党委坚持“无情的制度,有情的操作”,解决了这部分员工的实际困难,使这部分员工愉快地在薪酬等级确认书上签了字,薪酬落地工作走在全辖二级分行前列。三是在廉洁自律上“过得硬”,以良好的形象赢得员工。班子成员在干部任免、信贷审批、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把自身过硬作为行事准则,不打招呼,不事先定调子,不干涉业务部门独立开展业务调查,没有出现任何不廉洁的行为,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班子形象。同时,每年职代会民主评议中层干部,把民主评议的结果作为考核、使用、奖惩、提拔的重要依据,通过民主评议干部,推动了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政建设,在全行形成了和谐的氛围。

二、加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促进和谐企业文化的建设

市分行党委不是把“和谐”念在嘴上,挂在墙上,而是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建设“职工之家”、完善职代会制度、实行行务公开、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和开展“三最”调研活动等,以实实在在的内容和效果来诠释和谐文化。一是营造“家”的氛围。2005年,该行党委提出“和谐企业”建设思路,把“职工之家”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对辖内支行“职工之家”突出从功能、效用和文化性等方面加强建设,把全辖的基层“职工之家”打造成为不仅是员工教育、学习、健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明、和谐同事关系和交流营销心得的平台,全辖11个基层“职工之家”全部通过省分行验收,4个基层“职工之家”被评为省分行“先进职工之家”。二是提供“主人翁”平台。该行积极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分、支行政务管理,大到人力资源改革、机构改革和费用开支,小到员工岗位调整,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公开,如市分行开展的内退、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政策讲解会、机构整合情况通报会、各支行费用开支上墙等,通过推行行务公开,员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市分行在每年制定各项考核办法前,都要进行一次有奖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三是谋求“永久福利”。该行党委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形势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开展以“企业依靠员工发展,员工依靠企业生存”为主题的“双依靠”观念教育,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没有一技之长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2005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全员教育的“百日大学习”、教育培训“亮灯计划”和“送教上门”等活动,市分行领导亲自担任教员和学员,先后组织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业务知识和营销技巧等各类培训430余场次,各支行“职工之家”和市分行培训中心使用率超过80%。同时还出台了鼓励员工自学的奖励政策,对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本科学历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安排考试休假。全体员工实现了人均每天培训1小时的目标,全行员工钻业务、学技能、考职称、拿文凭蔚然成风,学习已成为全行上下的“流行语言”和热门话题,员工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在省分行组织的技能测试中,参测率、能手率、一级能手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兄弟分行纷纷邀请该行业务尖子传经送宝。在2006年10月组织的理财规划师资格考试中,该行合格人数达到42人,占参试人数的70%。员工素质的提高带来的是服务质量的提升,2005年至今,文明优质服务实现了“零投诉”。四是打造“民心工程”。建立了市领导节假日值班制,了解和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点、热点问题。为探索业务发展新思路,该行党委成员先后深入各县市区开展了对民营经济发展、低产低效网点、优质客户、零售贷款和行业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活动,了解和分析市场及同业,明确了业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建立了一套“以业绩论英雄”的考核激励机制,全辖机构网点实行了“营销进社区”、“亲情营销”、“捆绑营销”、“联动营销”、“柜台营销”等一系列新举措。实现了业务发展的“满堂红”。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为员工办实事,先后为交流干部解决了住宿、生活和交通补贴等实际问题,还为基层网点配备了微波炉,使一线当班员工能按时吃上热饭菜。今年,一员工身患重症,市行领导多次上门慰问。行领导实实在在为员工办实事、好事,赢得了员工的心,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氛围更加浓厚。五是构建内外和谐环境。**分行党委引导广大员工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处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排忧解难,努力实现银企双赢,内外和谐,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稳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