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09:45: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河水治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治理河水污染任务工作讲话
一、进一步增强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4%人口、52%耕地、72%灌溉面积和80%工业总产值。可以说,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流域不仅是陕西省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维护渭河的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处、共同繁荣,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顺利实施,乃至陕西的长远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省直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强化落实措施,统筹兼顾,加快工作步伐,切实抓好渭河综合治理,确保渭河水质实现三年基本改善,五年全面达到考核目标。
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了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规划》决定全面启动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十二五”起步之际。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等综合措施,把渭河打造成关中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路堤结合的滨河大道、清水悠悠的黄金水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刚才,发理同志对“十一五”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明确了今年乃至“十二五”渭河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点,都同意。下面,讲三点意见。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
针对渭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氨氮浓度居高不下、污水处理厂运营效果不佳、建设滞后、支流治理困难等问题,要继续实施“源头控制、岸上治理、河道修复”的综合治理措施,突出城市段综合整治,让渭河休养生息。积极实施渭河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幅降低污染负荷;实施干流城市段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构建绿色生态长廊;实施典型涉水工业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渭河水质水量监控体系,完善上下游污染补偿制度,将渭河打造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中河”、关中城市群的“城中河”。
(一)推进截污治污工程建设,全方位削减污染负荷。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置设施、垃圾处理场四大建设任务为核心,加快截污治污工程建设,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一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重点乡镇、大学园区、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作。全部完善脱氮脱磷工艺,并纳入考核指标。二是完善排水管网。各县及重点乡镇要以提高污水处理厂收集水量为目标,抓紧污水输送干管和截污管网建设;各设区市要以改造完善市政排水管网为重点,确保2013年前全面理顺市政排水系统并纠正污水错接乱排,基本实现排水管网全覆盖;西安市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管网密度水平。三是建设污泥集中处置中心,妥善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加快河道底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实现河道污染底泥的环保处置。四是全面提升垃圾处理场的无害化处理水平。积极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快速化、无害化、无剩余化、资源循环利用化、产业化的处理模式,有效保障公众健康与生活环境。
汾河水污染及治理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水污染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治理汾河
【论文摘要】汾浏是山西第一大河,同时水质污染也最为严重。根据现存水质除测资料,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汾浏重点水质控制站,要污染项目进行了趋势检验与分析,得出了汾浏近to午的水污染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汾浏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山西省第一大河。整个汾河谷地是山西省经济人II最发达的地区,据史料记载,“汾河雨季可行舟,常时有鱼虾”。20世纪so年代,汾河下游基本处十无污染的自然状态。近4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II的急剧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汾河,使汾河中下游水质不断恶化。而近年来汾河的断流更加把汾河的水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汾河近10年污染趋势分析
根据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1993年至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汾河源头、上中游、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控制站,运用现在通行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检验并进行分析。
1.1水质测站选择
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考察汇报
在环境治理战略的指导下,在“送下游一江清水”的实践中,在当前各地城市河流“有河皆浊,有水皆污”的大背景下,**河也遭受到污染,俗话说:水是城市的眼睛和灵魂。确实,一座城市有了水,才充满生机和灵性,缺少水,便显得单调和乏味,所以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诣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关系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关系本地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然而,**之美,尚有“美中不足”。不足因为水浊,水浊是因最近各种污染,致使**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深入源头,深入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同时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下,意图全面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河水环境现状
**河流经贵阳市**区党武乡、石板镇、**乡和**镇等乡镇。在**水库以上河段,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在**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河,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河环境治理对策
水质及河水治理状况考察报告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的四分,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位置,到每个、每个家庭。”为响应十七大精神,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给市民缔造安全放心的用水环境,近年来市委市加大了东江段水污染治理,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现西支江水质稳定,西湖水面IV类水质标准,市消除了流经城市河段黑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5%,“三年不黑不臭”的任务,保障了境内东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
近年来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来年均用水增长4000万~5000万立方米。据水利局公布,年全市用水量21.67亿立方米。2006年6月出台的《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计,到2020年总用水量将30亿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该市在来水年份的分配水量为25.33亿立方米,与其原计划用水量相差将近5亿立方米。届时,市将有近5亿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严峻现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在市当地情况的前提下,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市惠城区了一系列关于市东江水质治理与市民节约用水意识的调研。本次调研采用查阅资料、派发问卷、采访当地居民、专访市环保局等方法,了明朗的结果。
一、方法
1.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采访市环保局生态保护科、实地分点采集水样检测、对市惠城区居民问卷调查等方法。
汾河水污染治理对策论文
1汾河近10年污染趋势分析
根据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1993年至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汾河源头、上中游、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控制站,运用现在通行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检验并进行分析。
1.1水质测站选择
选择汾河上、中、下游卞要水质控制站进行研究。汾河上游及源头选取宁化堡、静乐为研究站;汾河中游选取小店桥、义棠为研究站,其中小店桥为太原出水水质控制站;汾河下游选取赵城、临汾、柴庄、新绛为研究站,其中临汾站为临汾市市区出水水质控制站,新绛为河尾站。
1.2分析项目
选用高锰酸吉时旨数、氨氮、挥发酚、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等5项汾河卞要污染物(指数)进行分析,
谈河水系综合治理路径
[摘要]文章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指导下,结合“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美化水景观、发展水经济、智慧水管理”的治理思路,以滨水空间为纽带,带动城市建设、促进文化宣传和激活文旅资源,提倡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清漳西源水系综合治理,利用系列绿色空间链接县域文旅资源,提升滨水空间及周边区域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清漳西源;水系综合治理;水生态文明;水利经济
1工程区概况
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高潮,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以“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美化水景观、发展水经济、智慧水管理”的综合治理思路。涌现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1]、南宁那考河[2]、大理洱海[3]等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治理成果。左权县位于漳河上游,清漳西源从左权县城穿城而过,县城主要位于清漳西源左岸,呈带状东西向发展。建于清漳西源上的石匣水库,距县城约5km,库容为1723万m3,是县城及周边区域的重要水源地。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时代背景下,石匣水库与清漳西源为左权县“依水发展、拥水兴城”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基础。目前清漳西源左权县城区段已经完成了2.35km的堤防与两岸滨河景观带建设,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休闲、活动空间,具备了一定的城市形象展示功能。但与国内相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结合“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水管理”六个维度[4],对清漳西源水系进行综合治理。
2水环境综合治理理念的发展
河湖水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过去人们与水争地、破坏水生态、污染水环境,引发了洪水灾害,导致了水质型缺水,教训是深刻的。治理河湖水系、合理利用水资源理念的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水安全为主导的阶段,为解决洪涝灾害,在河湖沿岸填筑堤坝,汛期将水体约束在河槽内,保障生命和生产安全。第二个阶段是滨水环境改善阶段,在堤防保障了水安全的基础上,人们逐渐意识到滨水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空间。通过开展滨水区域景观提升,建设滨水风景区。第三个阶段是水质改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排水体系建设的短板和欠账带来的后果不断凸显,水质恶化问题不仅影响着水体观感,而且引发了部分地区水质型缺水问题。为保障水质达标,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管网完善接驳、雨污分流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初步扼制了水质恶化的势头。第四个阶段滨水空间建设,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视充分利用滨水空间资源,将河湖水系治理纳入城市规划发展进行通盘考虑,通过发掘滨水空间经济价值,利用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化、智能化管理运行维护,使得水系综合治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左权县清漳西源水系,已分别开展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以及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治理模式正在由第三阶段逐步向第四阶段过渡。
水质质量及河水治理情况考察汇报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响应党的十七大精神,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给**市民缔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用水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东江**段水污染治理力度,通过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现西支江水质稳定,西湖水面基本达到IV类水质标准,**市基本消除了流经城市河段黑臭现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5%,基本完成“三年不黑不臭”的目标任务,保障了**境内东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
但是,近年来**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来年均用水增长4000万~5000万立方米。据**水利局公布,2007年全市用水量达到21.67亿立方米。根据2006年6月出台的《**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计,到2020年总用水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该市在正常来水年份的分配水量为25.33亿立方米,与其原计划用水量相差将近5亿立方米。届时,**市将有近5亿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这一严峻现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结合**市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市惠城区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市东江水质治理与市民节约用水意识的调研。本次调研采用查阅资料、派发问卷、采访当地居民、专访**市环保局等方法,取得了明朗的结果。
一、研究方法
1.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采访**市环保局生态保护科、实地分点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对**市惠城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
水质与河水治理工作考察报告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的四分,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位置,到每个、每个家庭。”为响应十七大精神,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给市民缔造安全放心的用水环境,近年来市委市加大了东江段水污染治理,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现西支江水质稳定,西湖水面iv类水质标准,市消除了流经城市河段黑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5%,“三年不黑不臭”的任务,保障了境内东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
近年来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来年均用水增长4000万~5000万立方米。据水利局公布,年全市用水量21.67亿立方米。6月出台的《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计,到2020年总用水量将30亿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该市在来水年份的分配水量为25.33亿立方米,与其原计划用水量相差将近5亿立方米。届时,市将有近5亿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严峻现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在市当地情况的前提下,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市惠城区了一系列关于市东江水质治理与市民节约用水意识的调研。本次调研采用查阅资料、派发问卷、采访当地居民、专访市环保局等方法,了明朗的结果。
一、方法
1.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采访市环保局生态保护科、实地分点采集水样检测、对市惠城区居民问卷调查等方法。
水资源科学管理论文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流域内人均水量为全国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的25%。黄河水资源总量偏少,水少沙多,这是黄河水资源难于管理的先天性因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黄河水资源无限索取,黄河由此患上了许多后天重症,集中表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河道淤积、河床萎缩、水体严重污染、河口生态恶化等诸多方面。黄河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成为我们治黄工作长期研究的重点。
1.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由于黄河复杂难治,灾害频繁,历朝历代对黄河治理都很重视,明朝以前一直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而且治河机构有逐渐扩大之势,主管官员的级别也逐步升高。到了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立了跨行政区域和按水系管理的河道总督协调指挥治河事宜。到了民国时期,成立了直属于当时国民政府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掌管黄河及渭、洛河等支流水利、防洪、施工事务。
现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1946年成立于冀鲁豫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黄委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初期主要侧重于水资源规划、水文检测、水文资料整编等基础工作。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委主要根据各用水部门的需求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确定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任务,对水资源实行供水定向管理。到了七八十年代,水资源的供需在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出现紧张状态,水体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各省(自治区)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水资源保护机构,实行区域水资源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尖锐,黄河一度出现了断流,水污染也不断加剧,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流域机构加强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提高了对黄河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总体效益。在水量分配方面,加强了水资源规划。在取水许可管理方面,初步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在水量调度方面,制定了水量调度方案和办法,实施了黄河水量实时调度。自1998年开始实施黄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以来,水资源矛盾得到缓解,水资源管理日趋规范。
2.黄河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运河河南段保护与建设研究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用于通航的水利工程。以河南段为主体的隋唐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支撑了隋唐宋封建王朝鼎盛繁荣。大运河作为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标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大运河保护建设工作,指出要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他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申遗。隋唐大运河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世界遗产保护要求,河南段作为隋唐大运河保护的关键区域,其主体和核心就是水利工程。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涉及线路的规划、水源的选取、泥沙的处理等诸多水利问题。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河南段水利文化遗产,就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从维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出发,按照现代水利视角和思维,科学谋划,系统治理。
1借鉴国外在河渠水系保护和治理方面的经验
大运河的载体是水,大运河的根和魂也在水。隋唐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关键的环节就是运河水系如何恢复、保护和治理。过去几十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局限,包括运河在内的水系基本上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和整治,普遍存在生态退化、缺水断流、水体萎缩、淤塞严重、水体污染等问题。这些情况,发达国家在很多年前也曾经历过。国外河流治理的转折是在治河理念上的转变。1938年德国的Seifert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即完成传统河道治理任务基础上,以近自然的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整治,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H.T.Odum将生态学的概念运用于工程,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于生态学工程措施的认识。这些理念对西方国家水系治理影响很大。恢复自然的生态治理模式、加强景观保护以及文化建设,成为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等河渠水系治理的根本选择。20世纪50年代末期,莱茵河又黑又臭,鱼虾绝迹,被称为“欧洲下水道”。为改变这种局面,德国利用整体生态理念推进水环境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河流自然生态和自然景观。经过河流综合整治,以莱茵河为代表的德国河流,现在是世界上治理最好和最美的河流之一。美国在河渠修复中,向河道倾倒一些影响河道自然流动及河岸稳定的原木残体或块石,达到改善水文情势、河岸稳定和营造生物栖息地的目的。1990年,日本政府颁布《近自然工法》,改变传统的治河理念,要求治河工程尊重自然的多样性、流域自然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单一目标的河川整治向流域全面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展。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流受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经历了自然河流、防灾河流、侵占的河流、河流公园、近自然河流等5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学习德国和日本等的河流改善措施,并开始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21世纪初,著名的清溪川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河渠生态保护认识和实践上还落后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期治水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已逐步认识到河流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理念,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也是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合理规划水源,恢复河流功能
运河是河流的一种形式。河流要有水源,而且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否则就不能称为河流。河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771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04亿m3。河南的水资源量并不丰富,运河水源的取用,更需要精心规划。隋唐大运河河南段,主要位于河南北部、东部和西部。根据流路和水量大小,可以利用的地表水源有洛河、伊河、黄河、沁河、卫河等。其中黄河水资源量最大,伊河、洛河、沁河水资源量较大,卫河水资源量较小。从过境水量来说,黄河保证率较高,但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容易造成运河渠道淤积,但是通济渠离不开黄河水,永济渠也可以利用黄河水。洛河、沁河的水含沙量少,可以直接作为运河水源。利用南水北调进行永济渠生态补水,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途径。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常态化供水,引用黄河水可能是永济渠水源的主要途径。引用黄河水,就需要解决好黄河泥沙的淤积问题,关键就是减少引水的含沙量。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离河不远、引水方便、地势低洼的地方设立沉沙池,让泥沙在沉沙池中沉下来,然后将清水引到运河河道。沉沙池淤满以后用作农田或林地等,择地再开辟新的沉沙池。河渠的生命在于流动,正如人体内血液流动一样,作为运河也不例外。由于河道条件的变化和公路、铁路交通便捷可靠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一定需要恢复通航功能,但是它还有防洪、供水和生态功能等,运河不应该成为与外界隔绝的水体,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需要根据运河的宽度、水深、坡降等,计算并确定合理的最小生态流量或环境流量。
3树立生态理念,保持河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