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09:42: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河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河水污染状况调研
之美,然而。尚有“美中不足”不足因为水浊,水浊是因最近各种污染,致使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深入源头,深入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同时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下,意图全面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田畴交错,有名的风景区。山水交融。山与水都各具特色。山,小而玲珑,秀丽而多姿。景区内有著名的麟”凤”龟”蛇”四山。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秀色和灵气。更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因水而美。
几步花圃几农田。当年副总理为题咏的瑰丽诗篇,真山真水到处是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已勾画出山水美的倩影。
送下游一江清水”实践中,环境治理战略的指导下。当前各地城市河流“有河皆浊,有水皆污”大背景下,河也遭受到污染,俗话说:水是城市的眼睛和灵魂。确实.一座城市有了水,才充满生机和灵性,缺少水,便显得单调和乏味,所以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诣社会的重要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关系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关系本地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一、河水环境现状
近年来,为保护河。各级政府先后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为此,污水处理工程被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区的十大成就”之一。该工程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主要工艺为通过截流将污水通过集中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进入不同的沉淀池,分别进行厌氧和氧化,经过水产养殖利用,最后作为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达到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黄河水资源管理论文
一、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
水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们如果不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整个社会的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将会陷入困境,因此,必须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和合理利用。只有将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结合起来,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发展用水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首先必须具有法律保证,运用法律实施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就很难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虽然黄河河务部门设置了水政水资源科,负责黄河水资源的执法和保护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单纯的水政执法已难以确保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因此,必须逐步完善和规范水资源法制化管理,强化水资源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分配用水指标,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订单供水,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搞好供水服务,就必须加强黄河供水涵闸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加强供水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优化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供水安全。只有将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合理开发与利用和优质的供水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和谐供水关系,才能发挥黄河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最大效益。
二、合理征收水资源费并不违背优质服务的宗旨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征收黄河水资源费,是强化“水商品意识”的重要体现,并不违背优质服务的宗旨。
黄河水资源利用论文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直接影响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目前,黄河系统内,“管”水的部门不止一个,比如黄河取水许可、水量调度、水质管理权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水政科、防办、供水处从不同角度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管理。虽然各口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对水资源的管理,各口在管理中工作中难免有所重复,不但增加了工作量,有时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推诿,甚至扯皮,更主要的是多部门管理,影响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法律保障措施滞后,影响水资源管理
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首先必须具有法律保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要求进行水资源管理、利用和保护。一是要明确界定水的权属关系,健全执法机构,强化和完善水权划分,不断加强管理。就目前情况看,做为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规、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上往往要相对滞后并且难度很大,使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虽然黄河河务部门设置了水政水资源科,负责黄河水资源的执法和保护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单纯的水政执法已难以确保黄河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三)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当前河水污染的立法透析
本文作者:陈红卫工作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防治通榆河水污染的立法实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02年12月17日通过了《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决定》,12月19日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号公告予以公布。《决定》共十四条,约2120个字,分别从适用范围、水质目标、防治责任、防治规划、排污总量控制、保护区划定、禁止性行为、污水集中处理、污染纠纷协调解决、污染区域补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规定,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但由于通榆河流经地区广、平交河流多,加之河道功能的多样化、沿线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通榆河水环境遭受严重威胁,给沿线居民的饮用水水质保障带来巨大压力,难以适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为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倪峰等10位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通榆河水源保护工作的建议》,于2010年9月进行重点督办,并多次组织立法调研。2012年1月12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条例》由总则、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法律责任、附则五章组成,共五十五条,约6670个字,在《决定》的基础上,吸收了全省以往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经验,分别从通榆河功能定位、分级保护、防治联动与协商机制、目标责任制与考核奖惩、监督管理、宣传教育、表彰奖励、规划编制与实施、排污口设置、水质预警与监测信息共享、限排总量与指标有偿使用、断面水质交接与生态补偿、应急预案与演练、污染责任保险、有奖举报、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航运线源污染防治、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并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决定》同时废止。
《条例》与《决定》的对比分析
进一步突出饮用水安全根据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名录,通榆河现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4个,涉及供水人口1000多万,盐城市区及其大部分县(市)和泰州市个别县(市)已经将通榆河沿线地区河流作为饮用水源,连云港市也考虑将通榆河规划为备用水源。《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防治通榆河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本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进一步突出通榆河的饮用水水源地主导功能。《规定》的立法目的为“保护和改善通榆河水质,加强跨地区水污染防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条例》更强调保障饮用水安全。因此,按照《条例》第三条规定“通榆河是沿河地区居民饮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同时兼有灌溉、航运、行洪等功能。通榆河以及主要供水河道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以上标准”,更要正确处理好农业面源和航运线源污染的防治问题,从而把沿河地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3.2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随着通榆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实施,通榆河北延工程的建成通水和南延工程的逐步实施,《决定》确定的保护范围已不能适应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通榆河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通榆河及其两侧各一公里、主要供水河道及其两侧各一公里区域为通榆河一级保护区;新沂河南偏泓、盐河和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射阳河、车路河、沂南小河、沭新河等与通榆河平交的主要河道上溯五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区域为通榆河二级保护区;其他与通榆河平交的河道上溯五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区域为通榆河三级保护区。”《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适用和保护范围更广。《条例》将通榆河北延工程及其南延工程涉及的行政区域全部纳入了适用范围。同时,充分考虑与通榆河平交河道众多等实际情况,结合水污染防治与水质保护需要,进一步扩大了一级和二级保护区的范围。对比《决定》第一条和《条例》第五十四条,将主要供水河道在《决定》规定的引江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的基础上,新增了蔷薇河、三阳河、卤汀河、如泰运河、如海运河,扩大了通榆河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将主要平交河道在《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沂河南偏泓、盐河、车路河、沂南小河、沭新河,扩大了通榆河二级保护区范围;新增了通榆河三级保护区。
进一步强化政府为民服务职权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维护公民的生存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条例》与《决定》相比,《条例》新增了省人民政府、沿线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方面为民服务的职权,保障了公共财政投入。一是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污染防治和监督检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二是应当加大投入,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城镇供水NO.5201277CITYANDTOWNWATERSUPPLY专门用于通榆河水污染防治。三是应当建立防治联动和协商机制,研究解决通榆河水污染防治的重大事项。四是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五是应当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科学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保护通榆河水环境的意识;采取措施保障公民的环境信息知情权,鼓励和支持公民、社会组织参与通榆河水环境保护。六是应当对在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七是应当按照公平、合理、合法原则,逐步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通榆河水质保护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适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沿线地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通榆河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质保护目标的要求,对通榆河三级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作出具体规定。沿线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负责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依法从事传统养殖和捕捞的渔民的安置、补偿以及转产、转业工作。沿线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严格控制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外新建工业企业,禁止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外新建、扩建化工类项目;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做好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对污染严重或者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或者项目,责令停产整改或者关闭;组织建设城乡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对城乡生活污水、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营,2015年年底前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作物秸秆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完成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和建设,组织实施城乡区域供水。
治理河水污染任务工作讲话
一、进一步增强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4%人口、52%耕地、72%灌溉面积和80%工业总产值。可以说,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流域不仅是陕西省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且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维护渭河的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共处、共同繁荣,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顺利实施,乃至陕西的长远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省直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渭河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强化落实措施,统筹兼顾,加快工作步伐,切实抓好渭河综合治理,确保渭河水质实现三年基本改善,五年全面达到考核目标。
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了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规划》决定全面启动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十二五”起步之际。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等综合措施,把渭河打造成关中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路堤结合的滨河大道、清水悠悠的黄金水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实现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刚才,发理同志对“十一五”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明确了今年乃至“十二五”渭河污染治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点,都同意。下面,讲三点意见。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
针对渭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氨氮浓度居高不下、污水处理厂运营效果不佳、建设滞后、支流治理困难等问题,要继续实施“源头控制、岸上治理、河道修复”的综合治理措施,突出城市段综合整治,让渭河休养生息。积极实施渭河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幅降低污染负荷;实施干流城市段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构建绿色生态长廊;实施典型涉水工业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设渭河水质水量监控体系,完善上下游污染补偿制度,将渭河打造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中河”、关中城市群的“城中河”。
(一)推进截污治污工程建设,全方位削减污染负荷。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泥处置设施、垃圾处理场四大建设任务为核心,加快截污治污工程建设,提升水污染防治能力。一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重点乡镇、大学园区、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工作。全部完善脱氮脱磷工艺,并纳入考核指标。二是完善排水管网。各县及重点乡镇要以提高污水处理厂收集水量为目标,抓紧污水输送干管和截污管网建设;各设区市要以改造完善市政排水管网为重点,确保2013年前全面理顺市政排水系统并纠正污水错接乱排,基本实现排水管网全覆盖;西安市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国内先进城市的管网密度水平。三是建设污泥集中处置中心,妥善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加快河道底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实现河道污染底泥的环保处置。四是全面提升垃圾处理场的无害化处理水平。积极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快速化、无害化、无剩余化、资源循环利用化、产业化的处理模式,有效保障公众健康与生活环境。
河水环境综合管理考察报告
在环境治理战略的下,在“送下游一江清水”的实践中,在当前各地城市河流“有河皆浊,有水皆污”的大背景下,河也遭受到污染,俗话说:水是城市的眼睛和灵魂。确实,一座城市水,才充满生机和灵性,缺少水,便显得单调和乏味,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省委、省的部署,是科学发展观、和诣社会的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关系的安全和健康,关系本地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然而,之美,尚有“美中”。水浊,水浊是因最近污染,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的带领下,源头,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在各的联动下,意图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河水环境现状
河流经贵阳市区党武乡、石板镇、乡和镇等乡镇。在水库河段,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属于清洁。在水库下游,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段主要为生活污水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下游的贵阳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的污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
为保护河,近年来,各级多次投资,共计1200多万元,建设了贵州省首家生活污水厂,使城市污水率92%。为此,污水工程被建设部和环保总局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十大成就”。该工程采用土地系统工艺,的主要工艺为截流将污水沉砂池,机械输入9.5公里的灌渠中不同的沉淀池,分别厌氧和氧化,水产养殖,最后农灌水排入农作土地。后的污水,其水质日本农灌水水质标准。
二、河环境治理对策
黄河水域安全管理论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是黄河的经常断流,据统计,黄河1997年断流226天、1998年断流142天。1999年,水利部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施全流域调控以来,情况好转,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依然存在,且越来越突出。
断流使下游无水可用,损失最大的是下游相对较为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生态恶化。目前,“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黄河水资源的调度、管理、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黄河水资源贫乏,黄河洪水不经利用排入大海,使对洪水进行风险管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进行风险调度,实现洪水资源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洪水风险管理,大型水利工程的风险调度,存在巨大风险,探讨保障供水,尽量减小风险的途径,成为必要。我们提出“黄河流域节水与洪水风险管理的互补关系”的根据就在这里。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我们从风险调度存在的巨大风险和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浪费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依次来探寻风险调度适当。用水保障无误的双赢局面。
一、实行洪水资源化调度,风险巨大
(一)滩区农业损失
汾河水污染及治理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水污染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治理汾河
【论文摘要】汾浏是山西第一大河,同时水质污染也最为严重。根据现存水质除测资料,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汾浏重点水质控制站,要污染项目进行了趋势检验与分析,得出了汾浏近to午的水污染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汾浏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山西省第一大河。整个汾河谷地是山西省经济人II最发达的地区,据史料记载,“汾河雨季可行舟,常时有鱼虾”。20世纪so年代,汾河下游基本处十无污染的自然状态。近4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II的急剧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汾河,使汾河中下游水质不断恶化。而近年来汾河的断流更加把汾河的水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汾河近10年污染趋势分析
根据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1993年至2000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汾河源头、上中游、下游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控制站,运用现在通行的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检验并进行分析。
1.1水质测站选择
碧流河水管站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碧流河水管站各项工作在水利局党委、水管总站党总支的正确指导下,全站职工能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水管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实,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单位职工充分认识到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的提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推动基层水管工作不断上台阶的着力点,该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全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争创一流业绩、争当水利行业排头兵活动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碧流河水管站年初各项任务指标已经全部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人心稳定工作,注重职工思想教育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2005年,由于奇台县水利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虽然碧流河水管站每位职工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技能水平,应聘到了相应的岗位上。但是,原创:面对岗位的变化,工资的浮降以及岗位待遇的变化,单位职工的思想情绪并不是很稳定。为此,我站领导班子,能结合职工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手段,认真做好人心稳定工作,通过耐心细致的分析原因,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本,使单位全体职工统一了认识,树立了正确对待改革的思想,形成了为完成整体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的良好工作局面。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面,2005年碧流河水管站主要采取抓好单位文明市民学校教育和党支部教育的方式,抓好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年初,在单位制定了政治理论学习计划,重点学习了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方面的理论文章,并要求单位全体职工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并参加知识测试,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坚持“六有四落实”,六有,即:有学习计划、有学习阵地、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有学结、有测试结果。四落实,即:落实学习内容、落实学习制度、落实各项学习安排、落实激励办法。为活跃学习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站还经常利用职工集中学习日,积极开展学习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截止目前,我站职工人均完成读书笔记3万字,写出心得体会5篇,参加知识测试6次,职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有了普遍提高,为推动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视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就是要通过狠抓职工思想教育,开展道德实践,培育与时代精神同步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2005年,在精神文明工作开展方面,我站领导班子结合工作实际,首先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分工;其次与全站职工签订了精神文明责任书,严格落实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方针。第三,是按照单位职工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学习内容;第四是按照州级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和复验标准,做好州级文明单位荣誉保持和创建质量保证工作,坚持表里如一。第五是认真抓好日常工作总结和各项活动落实工作,从公民道德建设月、宪法学习教育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安全生产教育月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我站都能结合实际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确保创建工作有特色、有创新。通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使我站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复验过程中,得到了县文明委复验小组的一致好评。
三、纠建并举,切实推进行风建设工作
河水电站工程设计综述
摘要:秃尾巴河水电站位于吉林省抚松县,是以发电为主,兼顾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水库库容4.8×104m3,装机容量990kW。秃尾巴河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开发利用水力资源,也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对巩固、提高抚松县电气化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库;电站;发电
1概述
1.1工程概况
秃尾巴水电站坝址位于锦江支流秃尾巴河下游,电站厂房位于锦江下游。所辖为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境内,秃尾巴河是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抚松县漫江镇唯东西北,于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桥处汇入锦江。流域内泉水发育,主要来水除汛期降水以外,非汛期大部分来水是上游的泉水补给。秃尾巴河水电站工程等别为Ⅴ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挡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P=5%,校核洪水标准P=1%;电站厂房设计洪水标准P=5%,校核洪水标准P=2%;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P=10%。主要由溢流式挡水坝、引水明渠、压力前池、压力管道、电站厂房等组成。水库库容4.8×104m3,装机容量990kW。1.2流域概况秃尾巴水电站坝址位于锦江支流秃尾巴河下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37.9km2,河道长17.8km,河道平均比降为8.0‰。厂房位于头道松花江支流锦江下游,厂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490km2,河道长60.2km,河道平均比降为11.5‰。秃尾巴河是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抚松县漫江镇唯东西北,于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桥处汇入锦江。流域集水面积为45.9km2,河道长20.8km,河道平均比降为7.2‰。
2地质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