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05:28: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
“和合”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中源远流长。我国思想家运用和合概念,从总体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除强调团结、协作的意思外,更有向心、凝聚的含义,特指事物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相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合统一,这就是中华和合文化所体现的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本文就和合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中要调节的四重关系略作阐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把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提高到道德修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人口、资源是关系到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时代性难题。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灭绝、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损耗已经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此外,人口膨胀、能源枯竭、自然资源紧缺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华和合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保护自然的思想,诸如,“天人合一”“物我相亲”等观念,给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如《孟子•梁惠王上》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数罟”是细密的网子,“以时”即按适当的时间。周、秦的国家法律都有定期封山,禁止伐木等保护自然的法律条文。中国思想史上也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内容,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以及王廷相的“人定胜天”等。也是追求和尊重人与自然生态,提倡人对自然的索取程度应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自如的基础上。
其实,和合文化主张的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现在提倡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人口控制意识实质上也是道德问题。
人与社会的关系
和合文化理念下社区教育思考
【摘要】和合文化凭借接受差别体现多元、消除冲突体现和谐、注重整体体现统一等特征,已然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理念。在和合文化理念指导下,我国社区教育需要进行创新变革。纵观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可以看到社区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不足。为此,需要在分析当前社区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社区教育的创新路径与改革思路。
【关键词】和合文化;社区教育;国外;新路径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合精神是我国千百年来一直追寻的理想境界。和合文化理念具有接受差别、消除冲突、注重整体的特性,将和合文化理念运用到教育领域,可以增加教育的多元性、和谐性和统一性。2014年2月24日,在关于传统文化的集体学习中,首次提出“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十八大召开至今,先后多次提到和合文化与理念,有效推进了此理念的落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和合文化对于和谐社会构建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价值,亦是提高人民思想政治觉悟、道德观念、文明文化素养及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社区教育具有对象广泛且集聚的特点,需要社区开发共享教学资源,灵活转变教学形式,从而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差异化教育需要,增强社区服务水平。我国社区教育在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2020年初,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社区的重要性及时展现。但是,现阶段我国社区教育发展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社区教育方式方法有些已经不合时宜,需要重新进行教育定位以及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党的四中全会《决定》中强调,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四中全会提出的这一重要要求,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方向,必须贯彻落到制度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因此研究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和合文化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对促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与形成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合文化理念概述
(一)和合文化的内涵。和合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字见之于甲骨文,现代意义为和谐,和也是哲学思想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合”字见之于金文,意为上下唇合拢。“和合”二字合体联用,源于《国语•郑语》《史记•五帝本纪》《灵芝庆寿•第一折》与《国语•郑语》等文献,老子、孔子、先秦诸子与墨子等学者均对“和合”二字进行深刻阐释,《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和合”经历千年嬗变,最终将儒佛道融合于一体,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与个性的文化。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历史,一直传承和谐、和平、和睦的发展理念。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理念已深入人心,深耕于每个中国人精神之中,深刻反映在中国人行为之上”。这句话不仅是中华和合文化的涵义体现,还阐明了其历史传承脉络。回顾中华民族历史,和合文化一直体现在每一阶段发展特征以及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2]和合文化内涵主要可从四个方面阐释。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二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三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四是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合文化重视建立和谐的交际环境,井然的秩序环境,从而达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由此而见,和合文化既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人生哲学。(二)和合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合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长的思想体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内涵;作为一种综合性能较强的思想文化体系,和合文化囊括差分、冲突、融合与整合四大维度,也由此凸显以下三方面特征:1.接受差别,体现多元和合文化最显著特点是接受差别,体现多元。这一特征主要反映自然界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从万物发展规律中可体现和合的特征是求同存异,坚持完全亲和,达到和谐统一境界。2.消除冲突,体现和谐和谐是矛盾运动所处的一种特殊状态。和谐意味着矛盾双方相互协调统一于一体,和谐意味矛盾没有主次,双方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这种状态正是我们社会矛盾的理想状态。消除冲突,是对已有破坏结构的方式进行分析与转换,将冲突推上更高境界,充分体现和合文化之存在价值。3.注重整体,体现统一和合文化的特征之三重在强调事物之间相互统一,互相配合,形成有机整体结构。物种团结和谐,便能形成统一整体,且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提升综合实力,形成强盛的统一体。由此可见,和合文化更多强调团结与和谐,以及民族团结统一。[3]
二、和合文化理念对社区教育的关键指导作用
文化和合观念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呈现往往是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清理、分析了"和合"观念与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夷夏之防观念的互动关系,指出要重视考察"和合"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的相关性,才能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
关键词:和合文化、爱有等差、宗法等级、夷夏之防
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的"和合",又不可能孤立地、抽象地存在,必然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基本观念纵横交错、参差互渗,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因此,考察"和合"观念,一方面,不仅要从字源学角度厘清其本义、引申义,从古代文献中提取若干相对孤立的文本资料加以引证,更要重视此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互动的联系,理解其真实而非抽象的文本意义。另一方面,不仅要把握"和合"观念在古代文献中的理论表述,更要深入挖掘"和合"观念是如何与其他基本观念共同影响着政治活动、法律制度、日常生活以及规范着君臣、君民、华夷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所以,"和合"观念不是物理学上的理论空间,可以从摩擦力等因素中纯粹抽象出来加以研究。"和合"是中国文化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任务就是在意义的密林里,寻找它的原生意义和具体语境。
人和观念与爱有等差
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合"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为贵"等。但"和合"观念所凸显的道德普遍性同时也伴随着道德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体现为程度的差别,而且体现为等级的划分(第二节将详论宗法等级,本节仅涉及前者)。
孔子对"仁"的规定继承了《国语·晋语》中"爱亲之谓仁"的思想,视血缘亲情为"仁"的根本,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孝悌是建基于血亲之爱的最根本、也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将"仁"规定为"爱人",由爱亲发展为对社会成员普遍的敬爱,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爱亲"与"爱人"并不属于同一伦理层次,所以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对象是家庭成员("亲")或社会成员("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有人偷羊,自然应当举报("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而若是父亲偷羊,情况就不同了。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显示了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亲亲"之德重于"亲人"之社会公德。
文化和合精神研究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争论(诸如抽象继承、选择继承、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创造性转化论、综合创新论等等),凸现了同一个课题:文化整合。作者由此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和合学"主张,并从哲理上系统阐发了这一学说,论述了和合之真及所蕴含的"融突论"的基本内涵;追究了和合学五义及融突论的根据;强调了理论学说的生命力在于适应时代的呼唤;而和合学是求索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的化解之道,是文化方式的最佳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作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学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五大原则,是21世纪人类的最大原理和高价值。
一
在此世纪之交之际,中国文化面临着西方的挑战、现代化的挑战和同一文化圈内部的挑战。在这种情境下,中国文化如何作出回应?归结到一点,便是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一百年来,中国人就如何或怎样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索,展开了中西文化各方面的比较,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主张。就继承传统文化而言,有抽象继承,选择继承,宏观继承,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就中西文化的体用而言: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中西为体与中西为用,中西即体即用与非体非用;就传统文化的创新来说:有现代解释,客观解释,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分析地扬弃与综合地创造;还有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论,全盘西化论,以及复兴儒学论,儒家文化第三期发展,返本开新论等等,莫衷一是,均有其提出的时代与文化背景,有其合理的内涵和学术价值。
然而,尽管提出了这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种种主张,为什么中国仍然未能走向现代化?其中有政治的、制度的、经济的种种复杂问题,也有价值观念、文化素质、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但就这些主张的本身来说,都属于如何怎样实现现代化的方法、手段问题,是一个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谈资,而未能落到实处。
为什么会流于纸上谈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价值观的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价值理想问题。譬如:什么应当批判或抛弃?什么应当继承或选择?中学应当以及为什么为体、西学应当以及为什么为用?解释和理解应当以什么为标准?创造性转化应当如何转化和转化出什么?综合创新以什么为新?新之所以为新?为什么彻底决裂?什么为全盘西化?如何全盘西化?复兴儒学应复兴什么?如何以及应怎样返本?返什么本?开什么新?等等。
世纪文化价值研究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争论已逾百年之久,诸多议论中虽不乏高屋建瓴、真知灼见者,然停留于抽象论说层面者居多,缺乏强烈现实感的理论针对性和实践可行性。本文从文化战略构想的基点、价值度量与智能创造、和合学和科学技术等三个方面,扼要介绍和论述了这一新的文化哲学构想。
关键词:和合学文化价值科学技术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能只停顿在怎样或如何现代化的方法、手段的论争上。方法和手段可以提出很多,但必须是实在的,即能解决现代化的现实问题。笔者提出和合学,就是试图思考中国文化在人类所面临五大冲突和西方文化及现代化的挑战下,如何作出一种回应,以适应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走向21世纪的实际需要。
一、文化战略构想的基点
从理论建构上看,和合学是关于21世纪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它有这样一些立论基点:
第一、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发展,把握人类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趋势。由来已久的"中西之辩",尽管历时一个世纪有余,但是至今仍辩而不明,论而不决。究其原因,除价值观的差异之外,也在于辩论的各方诸派缺少一种全人类的战略眼光,未能贯彻和合的人文精神。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论文
关键词:“和合”文化“和而不同”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当代经济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依赖性愈来愈强,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成为现代企业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基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强调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身修养,并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的整体实力。“和合”思想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管理体系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我们的公司不是在制造产品,而是在制造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优秀的产品是由优秀的人做出来的,因此,造产品之前必须先造人,而人的行为又取决于观念和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精神、情感,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因此,造人又必须从价值观和意识入手。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文化资源,为企业造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原则、理论。
1“和合”文化的内涵
1•1“和合”文化的历史内涵界定“和合”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将彼此不同的两个事物互称为“他”,所谓“以他平他”就是用与此事物不同的彼事物与此事物取得平衡协调,这样才能“生物”,才有生机,才能发展。所谓“以同裨同”就是将同一事物、因素、成分的简单重复、相加,这当然会导致“尽乃弃矣”,即千篇一律的悲剧。只有将金、木、水、火、土等各种有差异的事物相互融合,才能产生千姿百态的新事物。由此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性、矛盾多样性的统一。《管子》中也对和合概念进行过表述,“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把民众的和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合,就是学习道德,民众只要能够和合,就能产生“莫之能伤”,即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伤害的巨大力量。“和合”思想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那里得到最好的解读与完善。他们把“和合”这一思想作为一条重要的伦理原则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他们的思想中却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无论是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们所倡导的为政之道,还是他们所极力推崇的礼仪制度,都反映出儒家学者对“和合”思想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可以说,“和合”思想贯穿于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精神。分而论之,“和”,主要是指异质因素、事物的共处;“合”,主要是指异质因素、事物的融会贯通。这方面儒家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并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具体说来,“和合”是多元异质因素的共存,“和合”的过程是诸多异质因素的冲突融合,“和合”的结果是新质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1•2“和合”文化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容的最佳意境“和合”是处理事物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文化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底蕴。首先,就人自身的“和合”来看,心,是人类最敏感的平衡器;心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合”。儒家一向把个人的自我身心和谐作为一种高尚的追求,讲究由内而外的自我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在于自我修身。修养的核心在于“仁—礼”。内在的修养要通过外在“仁”的践行才能表达为行为的合理性,才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仁人理想。为仁,要求个体“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社会礼仪,以友善、恭敬的态度对待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为仁”的途径有二:一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广泛学习文化典籍,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偏离正道了;二是自我修行,达到“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的目标。当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则可以去教化他人,从而还可以达到提高他人道德修养水平的目的。儒家在强调以“仁”作为学习标准的同时,更注重反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只有学思结合,同时注重自身的反省,才会达到内外的和谐统一,提高自己品德修养。
中国文化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呈现往往是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在一起的,本文由此角度切入,系统清理、分析了"和合"观念与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爱有等差观念、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宗法等级观念、民族国家层面上的夷夏之防观念的互动关系,指出要重视考察"和合"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的相关性,才能早日迎来一个和合文化的新世纪。
关键词:和合文化、爱有等差、宗法等级、夷夏之防
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存在的"和合",又不可能孤立地、抽象地存在,必然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基本观念纵横交错、参差互渗,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因此,考察"和合"观念,一方面,不仅要从字源学角度厘清其本义、引申义,从古代文献中提取若干相对孤立的文本资料加以引证,更要重视此观念与其他基本观念纠结互动的联系,理解其真实而非抽象的文本意义。另一方面,不仅要把握"和合"观念在古代文献中的理论表述,更要深入挖掘"和合"观念是如何与其他基本观念共同影响着政治活动、法律制度、日常生活以及规范着君臣、君民、华夷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所以,"和合"观念不是物理学上的理论空间,可以从摩擦力等因素中纯粹抽象出来加以研究。"和合"是中国文化观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任务就是在意义的密林里,寻找它的原生意义和具体语境。
人和观念与爱有等差
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和合"观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成员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实现人际温馨协调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如"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为贵"等。但"和合"观念所凸显的道德普遍性同时也伴随着道德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体现为程度的差别,而且体现为等级的划分(第二节将详论宗法等级,本节仅涉及前者)。
孔子对"仁"的规定继承了《国语·晋语》中"爱亲之谓仁"的思想,视血缘亲情为"仁"的根本,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是对父母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敬爱。孝悌是建基于血亲之爱的最根本、也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推己及人,孔子又将"仁"规定为"爱人",由爱亲发展为对社会成员普遍的敬爱,这恰恰反映了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爱亲"与"爱人"并不属于同一伦理层次,所以在处理同一问题时,对象是家庭成员("亲")或社会成员("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有人偷羊,自然应当举报("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而若是父亲偷羊,情况就不同了。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显示了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亲亲"之德重于"亲人"之社会公德。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论文
和合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核心文化元素之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和思想。《决定》指出,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可见,继承并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中的实践性价值,正确解析和合文化的实践性内涵并将其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结合,服务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最终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
一、文化基础的内源性实践价值取向: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共融性
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是贯穿以儒道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线,其包含的文化内容历史悠久,其体现的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和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1]其基本内涵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文化基础契合性之中体现出的内源性实践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伦理自然观思想这实际上是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为核心内容的人与自然观思想,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思想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天命论,所谓天命论指的就是先哲们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生态观,其核心思想是关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2]这其中,“仁爱万物”思想也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这在老子的思想当中也充分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里分析了人、天、地及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在道法自然之中,作为道生天地的万物之母是所谓的“道”,其发展变化是非常自然的,这实际上说做事情量力而行自然去做,不可违背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一种大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意在阐明,天地万物与人之间是非常自然地合为一体的。这种思想,反映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领域,也就是广大村民在协商和处理村级公共事务时,追求和谐是终极目标,通过对各村级公共事务的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事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二)体现了调整国家治理结构关系的社会结构观思想和合文化思想本质是一种社会结构观思想,其外在表现为一种社会治理结构关系,这种结构观思想表现在国家社会结构方面主要就体现为“国家之和”,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以德治国思想的侧面反映和深刻的体现,这其实也是孔子治国思想的体现,孔子主张追求一种政治的道德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3]这其实反映的是我国先贤圣哲的文化修养和执政理念。[4]这种社会治理结构关系思想反映在国家社会结构的治理方面的中心思想主要表现为“家国一体”、“家国同治”。国家是一个扩大的家庭,在涉及根本利益上,家、家庭、国家是一致的,其中家庭的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在《礼记•祭统》中提出,“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5]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治理模式开始逐步形成,与这之相适应,儒家修身文化开始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儒家修身文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本宗旨。可见,在我国现行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运行过程中,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一些因素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发展中也得以反映,这些因素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的精华思想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体现了指导人与人之间及人自身和谐发展的人际交往思想和合文化非常重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实现人与人及人自身之“和”,重视在融合冲突之中孕育和实现共生。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和合”进行了各自的理解和阐释,比如孔子主张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标准,其精神理念的高度体现为“和立原理”,强调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立”,这种“立”是按照自身的发展方式来逐步确立,而不是按照别人的不能“立”来实现的,其核心是要强调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以开放、宽容的胸怀,而不是闭塞、狭隘的思想意识。这种“和生”而“立”的原理对当前广大农村社会村民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村级公共事务时面对多元文化、多元发展及多元模式的错综复杂的村级公共事务交融冲突时,要实现和谐共同的发展目标,这种和合文化中的“和生”而“立”的原理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对“和而不同”的追求就是体现中国人大智慧的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所在。[6](四)体现了对个人道德修养进行指导的思想观念在我国传统和合文化思想中,对个人道德修养思想的观念的体现也是非常丰富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的弟子曾子要求人要做到符合仁、礼、仪的话,在行为上要坚持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表里如一。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指导调节个人道德修养思想的和谐内容主要体现为:“克己”、“复礼”、“自省”及“寡欲”等,事实上这些思想在礼仪规则中大量地体现为道德与法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行为规则,要求人们在各自的职业和日常生活行为中遵守相关领域行为道德与法律的最低要求和底线。这反映在农村民主管理领域,就是要求在处理村级公共事务时,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意识,还要有法治意识和观念,坚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政策文件的精神来处理村级公共事务处理中所出现的各种冲突、纠纷及矛盾,最终实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化,使广大村民的农村民主管理行为不仅有良好的道德保障,还有严明的法制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文化基础的外生性实践价值取向:和合文化的功能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展的共进性
和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础,在新时期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方面,不仅体现出了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强大功能,而且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纵深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及强大的文化塑造功能。文化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教化作用是文化塑造功能的主要体现,不但对人们的心理和人格进行塑造,而且给人们以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对其身份和地位认同的同时促使其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的合格一分子。[7]基于文化塑造功能的潜移默化特征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过程,结合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及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民主政治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传统和合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型塑功能,宜重点从以下方面努力,充分发挥和合文化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促进功能和作用,以从文化层面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实现。(一)有助于构建农村民主管理和谐社会主体这反映在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其对农村和谐社会主体的型塑功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和合文化对农村民主管理中和谐社会主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塑造:一是重视用“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来型塑农村民主管理中社会个体及群体的社会认知心理。二是主张利用和合文化中的“克己”及“寡欲”等思想塑造在农村民主管理中的社会个体的良好心态。三是通过和合文化中的修身思想培养符合农村民主管理需要的道德法律情感,这种情感使农村民主中管理中的社会个体及社会群体的道德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促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农村民主管理中,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需要的和谐性社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克己、理性、睿智、温和及稳健。其次,和合文化对农村民主管理主体的社会行为具有极强的型塑功能。农村民主管理主体的行为主要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在农村民主管理中,农村民主管理主体的社会行为的和谐性对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农村民主管理主体社会心理的基本心态的主要特征表现稳定;有利于农村民主管理主体主导型社会行为模式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表现稳定;有利于农村民主管理主体特征稳定。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及巩固,最终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奠定强有力的具有鲜明实践性价值取向的文化基础。(二)有助于构建农村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中国基层社会良性治理结构的构建也是与和合文化的功能分不开的,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我们要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是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与农村基层治理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其制度思想基础要以现代社会的民主契约精神为主,逐步摒弃传统的家族礼法。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和基础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是与传统和合文化中“家国同治”及“家国一体”等思想中蕴涵的自治精神紧密相关的,这种和合思想在农村民主管理的现实实践中对国家与地方及家庭个人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对农村民主事务管理中农村社会各方利益的考量与均衡都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基础作用,进而有力促进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三)有助于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合文化中的传统执政治理思想,主要以“民本”、“礼仪”及“仁爱”等为核心内容的和合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此来改变这种农村民主管理管理中的不利与被动局面。充分吸取“民本”及“仁爱”传统执政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管理者的政治修身理念,努力培养其执政为民的政治意识,促使其“先正其身而后行其令”,从而在农村民主管理实践中促使广大村民与管理者良性互动,共同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构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管理良性体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的和谐运行,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基础。(四)有助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谐社会环境的营造首先,通过和合文化社会心理的形塑功能塑•造出农村基层社会广大民众的的健康、理性、仁爱及稳健等社会和谐心理;其次,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农村社会主流行为的和谐性特征,这些特征比如文明、温和及理性等逐步促使农村民主管理中和谐性社会主体的形成;再次,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在和合传统“家国一体”文化思想指导下的建设,进而助推以农村民主管理为基础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及基层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民主管理中一种和谐型的社会大环境逐步形成,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和平共处、友爱互助、互相促进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占据主流地位。这势必又会进一步地促进农村民主管理中社会心理的和谐,社会行为的文明、社会主体的和谐,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与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最终营造出一种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和谐社会环境,以更加良好的文化环境条件创造性地推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实施。事实上,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文化基础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所谓政治文化其实就是在一个系统中被其居民内化为其认知、情感及评价等要素之中的政治系统。[8]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文化基础的核心要素是村民在农村社会长期对村级公共事务的社会化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广大村民社会管理行为具有直接性影响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心理发展过程及文化心理特征。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文化基础的实践性价值取向特征决定着其产生发展的型态、运行的方式及未来演变的方向与道路。在厘清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基于传统和合文化基础上生发的理论逻辑、实践表征及现实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文化基础实践性价值与农村地区民主管理互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根源、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完善,切实推动新时期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文化基础实践价值的理性指导下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实现纵深发展。
作者:胡建华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和平思想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
摘要:中国“和合”文化底蕴丰富,渊远流长,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柱,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和合”蕴含着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多元统一、和而不同、追求总体结构整合统一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传统“和合”思想深入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论述了“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和合”思想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和合”思想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外交和平与发展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与内涵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和平发展道路”,最初又称为“和平崛起道路”,是我国理论界首先提出和讨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03年l2月10日,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第一次向外界明确地用“和平崛起”的概念为未来的中国角色定位,首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随后在12月26日,主席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
可以看出,“和平发展道路”既是中国领导人对当代中国的角色和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阐释我国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文化根本精神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文化之独特个性、文化体系之特殊价值素质,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文化精神”。它隐含在人的心灵里,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挥着作用,其所具有的心灵姿式和生命律动,只能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具体的物质形式上。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精神。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态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中国哲人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虽然也把人与自然看作对立的两方面,但总的倾向是不主张将两者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视天道与人道这二者为一体)精神。它不但充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自然界与人的统一,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过度改造自然,同时人对于自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在当今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反对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权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属于人的东西的思潮。提倡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这种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不谋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进取向善的天性。人本主义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并使人们能更有力地抵制外来宗教神学的入侵。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就是刚健有为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合理地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自古以来,中国的哲人都极力提倡有为、勇于进取,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孟子“舍生而取义”的豪言表现了他坚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这种不畏强暴、不受诱惑、顶天立地的独立的人格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贵和尚中精神。“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和尚中,就是追求所谓的“和合精神”,即在冲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种优质成分,“和合”成为新结构、新事物、新生命、新思维,“和合”成宇宙万象。“和合精神”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比如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和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