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5 01:29: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汉字结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汉字结构分析论文
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的结合。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语素只能沿着意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
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
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
汉字结构的发展研究论文
汉字的结构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一是音化,一是意化。〔1〕所谓“音化”,是指在汉字体系里音符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占优势;而“意化”,则是意符数量由少到多,渐次成为主流。
在讨论音化或意化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的结合。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语素只能沿着意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
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浅谈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
摘要:目的探析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方法基于汉字形态的视觉艺术特征,以汉字形态的图形美、结构美、笔画美等美学特性为出发点,结合艺术设计的案例来研究汉字美学功能的应用。结论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有视觉愉悦性、信息传播性等美学功能,能够促进消费。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都应融入汉字形态的艺术特性,让汉字形态的美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汉字形态;艺术设计;美学功能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进行沟通的纽带,是人们相互交流所必备的准则,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碰撞的结果,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汉字形态包括中国书法艺术、印章艺术、汉字图案艺术、现代美术字体艺术等,属于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能够传送各类艺术方法,抒发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1]。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潮流中,人们越来越强调形式和功能并重的思想。汉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出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创意源泉,具有美学功能价值。用理性思维来分析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发现其有助于人们在艺术设计中更深入合理地运用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
1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
1.1汉字形态的图形美及应用
汉字形态的图形美是指汉字的外部形态所表现的美感。这种美感主要体现在汉字的整体形状和个体特点上。这些形态迥异、美轮美奂的汉字形态使人有气象万千的感觉。每个汉字的结构不同、笔画各异,从形态学角度出发来审视汉字后发现:每个汉字都由点和线构成[2]。有些汉字在保留了自然界形态美的同时还具有协调美和风韵美。汉字既有大自然的浑厚韵味又有其形态的美感意蕴。例如“艹”,凡是带有“艹”的汉字都和植物有一定关联,比如“莜”和“蓿”都是草本植物。汉字是一种具有美感和想象力的文字,并非只是刻板地表述某种事物,汉字更包含了物体的精气神。当人们把汉字看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时,设计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来了[3]。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见图1(图片摘自behance设计网站)。城市的名称字体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宣传,应与其城市及所在国家的文化历史、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相关联,鲜明地体现出城市的代表性。图1中的字体设计以城市建筑为创作原型,将各个城市的代表建筑轮廓剪影融于字体设计中。比如“柏林”两字取自柏林大教堂和铁轨轨道的轮廓,字体结构符合德国人稳重严谨的形象。这几个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都体现了汉字形态关于图形美的运用,通过改变汉字的外部形态来传达其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精神。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运用汉字形态的图形美可以使创作形式具象化,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画面感,有助于人们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汉字字体结构与情感化设计分析
汉字字体的结构与情感化设计研究汉字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的视觉符号与载体,自古以来就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桥梁。当今信息化媒体互联时代,汉字中的美被更多地发掘展现,不同的汉字字体设计有着其独特的视觉特点和韵味内涵。在设计界,汉字被广泛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利用汉字多方面的元素来为汉字进行创新设计,其中,汉字的结构和情感属性属于汉字设计的重要元素,既能够准确把握住汉字所表达的意义,也可以提升汉字的美感,是汉字进行优质深度设计不可或缺的渠道。目前,在设计界有部分关于汉字字体设计的相关研究,但是就结构与情感化二者元素方面却还不够完善,缺乏对应的实质性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对汉字的结构与情感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影响汉字设计的因素规范更加完整,同时也具备相关的科学性。
一、古汉字的发展
据考证,3300多年前古代人在龟甲上留下用来占卜记事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能够发现最早能够证实古文字存在的证据,而成熟的甲骨文文字也存在上千年之久,这一阶段被称为文字的史前阶段。除此之外,发现更早几千年的文化遗址虽有类似于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却难以猜测不够完整,并没有证实汉字的物件载体存在,如文字起源的“结绳说”,是目前为止说服度较高的起源说[1]。汉字的演变脉络从较为成熟的甲骨文开始进入可考据范畴,随后逐渐演变成为殷周青铜器上金文,造型上更为饱满。进入西周时期后,大篆的出现使载体成为较轻便的竹简,线条也更为清晰匀称。而在秦国统一实行“书同文”后,小篆成为统一的字体,在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各方文化后更为精炼。汉代时期,隶书开创了笔划文字的新纪元,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书页文字开始盛行,催生出现在广为人知的行书、草书、楷书等汉字种类,中国汉字也由此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如图1。
二、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汉字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理解中国历史最直接的工具。汉字具有识别性、统一性、传承性、叙事性、情感性等特征,如《白虎通义》天地卷中记载,“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至祖也[2]”。先民也以汉字形象符号的组合体现自我,表达内心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汉字作为文化的桥梁来支撑中国历史的轨迹,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稳定化,是从古至今各类人文事物的记录者。从设计角度看,汉字是设计的符号,具有文化性,一切有关汉字的设计都源于汉字本身具有的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字体设计界的基石,无论是从主观思维还是客观呈现,一切的设计都离不开汉字本体。汉字也具有视觉性与装饰性,大到字库小到单独的字体设计,都是从各类汉字本身的美感向外发散的设计结果,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汉字的影响力。通过对汉字字体进行情感化设计,能够使汉字从繁衍至今的字体种类上再次生根发芽,形成更多不同样式的汉字字体,加强汉字的识别性且拥有更好的装饰感,能丰富大众的审美,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同时在文化和事物的宣传上也能更为便捷,有效地传递所叙信息。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已经迈向国际市场,好的汉字设计可以将中国的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汉字也顺势而为随多样可持续化发展,符合当今设计大环境的趋势。
三、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结构
略论入学语言准备的城乡对比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整体现状根据样本在各维度的均值与满分的差距可以看出,幼儿在视—动转换、细微差异识别、空间知觉、前阅读技能上面表现较好;在听—动转换、汉字结构意识方面的表现次之;在故事理解以及图画理解与讲述方面的表现最差。(见图1)听—动转换任务(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幼儿按照所听到的指令做出相应的手部和上肢动作,以考查幼儿将听觉信息转化为肢体动作的能力。理解指令并能按指令行事是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幼儿入学适应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幼儿入学适应重要的预测性指标之一。从心理过程来看,听指令做动作是听—动转换过程;从语言发展角度来看,是幼儿言语倾听和言语理解能力的表现。在本研究中,多数幼儿能够听懂指令,但一半以上的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较弱。细微差异识别任务(形近字识别—找字)考查幼儿对汉字字形结构细微差异的识别能力。笔划、部件、方位等的细微差异形成了汉字之间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够感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是幼儿识字、写字的重要心理基础。该任务不要求幼儿能认读汉字,只要求幼儿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差异。在本研究中,70%以上的幼儿都能正确识别,表明多数幼儿能够注意到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汉字结构意识任务(识别缺失部件—补字)是向幼儿呈现不同结构(包括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既有左中右又有上下结构)的汉字,要求幼儿通过比较找到指定汉字的缺失部分。汉字的特点是每个字都具有自身的字形结构。该任务只要求幼儿能够感知和识别汉字的字形结构,不要求认读汉字。在本研究中,约有60%的幼儿能够正确感知和识别汉字的字形结构。故事理解任务(听故事回答问题)要求幼儿在听完一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以考查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听力理解是幼儿口头言语能力的成分之一,是幼儿语言能力测验或入学语言准备测验的重要维度。在本研究中,有70%多的幼儿能够回答只需要简单推理的问题,但只有一半幼儿能够根据故事中的线索进行间接推理。空间知觉任务(听指令画图)是要求幼儿按照指令在特定位置画出某种形状,考查幼儿的听力理解和精细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是读写准备能力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在本研究中,80%的幼儿能够画出正确的形状,但只有30%的幼儿能够在正确的位置画出要求的形状,表明幼儿在理解较复杂的方位语言时存在一定困难。视—动转换任务(记图画图)是要求幼儿先观看图案,然后凭记忆画出看到的图案。对图形的记忆与加工是汉字书写的心理学基础。汉字的特点是写字比识字难,原因在于识字是图形再认的过程,写字是图形识记和再现的过程。本研究将视—动转换(图形识记和再现)作为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的测查维度之一。在本研究中,约70%多的幼儿能够正确画出所看到的图案的结构和形状。排图讲述任务(排图讲故事)要求幼儿将可以任意排列的3张图片进行排序并讲述故事,从句子、讲述的连贯性和讲述的生动性等三个方面以考查幼儿图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本研究中,有17.2%的幼儿不会主动讲述;45.8%的幼儿仅能罗列一些个别对象,讲述线索断续、不衔接;只有1.5%的幼儿能够生动、富有想象力地讲述一个完整故事;19.6%的幼儿在讲述中能够加入人物之间的对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前阅读技能任务(翻看图书)是要求幼儿会正确拿书、识别书的封面、知道书的书名、会翻到指定的页码;知道阅读顺序等。在本研究中,多数幼儿都能正确判断书名和页码,了解阅读的顺序,但仅有半数幼儿知道封面。相比较其他方面,幼儿对封面的认知较弱。(二)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的城乡差异1.总体差异按幼儿的测验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的得分呈依次降低趋势。城市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总分均值为19.65,县城幼儿为17.88,乡镇幼儿为15.34,农村幼儿为12.42。其中,城市幼儿语言总分均值几乎比农村幼儿高出一半。这种随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依次呈递减的趋势存在于每个测查维度上。(见表4)以幼儿园所在地为自变量,以城乡不同地区学前一年幼儿语言总分及各维度均值为因变量,对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园或学前班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在测验总分以及各具体维度上,市、县、乡、村两两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2.具体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城乡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上的具体差异,对城乡幼儿在各题目上的得分进行分差分析(见表5),研究结果如下。(1)听—动转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幼儿在听—动转换任务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两两比较发现,城市与县城幼儿、县城与乡镇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行政级别的降低,市与乡、村之间,县与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表4可见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均值介于1.22~0.74之间。市辖区幼儿园幼儿均分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村幼儿园幼儿。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得分低于总体平均值。农村有较高比例的幼儿在顺序、部位和数量上存在错误,不能按照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2)细微差异识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在细微差异识别任务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由表4可见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均值介于1.79~1.36之间。其中,市辖区幼儿园幼儿均分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村幼儿园幼儿,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在该维度得分都低于总体平均值。但两两比较发现,乡镇与农村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县城都有80%多的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但乡镇和农村幼儿中有70%多能正确找出简单的独体字“天”字,能够正确识别较复杂的“部”字的幼儿不足70%。(3)汉字结构意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之间在不同结构汉字的识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1.43~0.96,其中近70%的城市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但能够完成任务的农村幼儿比例不足半数。(4)故事理解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两两之间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的均值介于4.56~2.79之间,城市幼儿的得分近乎是农村幼儿的两倍。在第一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城市幼儿完全答对4个小动物的频数比例为44.4%,但接近一半的农村幼儿最多只能答对两个小动物。第三问和第四问考察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程度,城市和县城超过一半的幼儿都能正确回答出来,但是乡镇和农村的人数比例都不超过50%。可见,随着问题难度的上升,城乡之间的差异渐趋显著。(5)空间知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县城和乡镇、乡镇和农村幼儿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城乡幼儿的均值得分介于1.01~0.74。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中能够按照语言提示找到正确位置的人数比例依次为47%、22.7%、21.2%、9.1%,能够正确画出所要求的圆形的人数比例依次为39.5%、22.0%、26.6%、12.0%。(6)视—动转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1.54~1.14,其中,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中能够完全正确画出图案的人数比例依次是46.3%、22.0%、22.0%、9.6%,城市幼儿的人数约是农村幼儿人数的5倍。(7)排图讲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句子和讲述的生动性上,仅城市和县城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在讲述的连贯性方面,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均值介于5~2.82,其中城市幼儿得分几乎是农村幼儿的两倍,幼儿在所有子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均是城市、县城、乡镇、农村。(8)前阅读技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之间在识别封面、找到书名、找到页码、了解阅读顺序四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3.11~1.88,城市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在这四个方面均有80%多的城市幼儿能够正确完成任务,但只有约1/3的农村幼儿能够完成任务。
讨论与建议
(一)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存在着发展不同步现象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县城、乡镇、农村的幼儿,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前阅读技能、汉字结构意识、听—动转换等维度上的发展水平都优于其他维度,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水平最差。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12-13]这种不同步、不均衡现象表明,虽然由于教育环境不同,城乡幼儿在每个维度上的均值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一致的发展顺序。与其他几个维度相比,幼儿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发展相对较缓。这一现象的产生既有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征的影响,也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对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中发现,总体上,许多幼儿园班级为幼儿提供的图书不足;教师较少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但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较少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教师较少给幼儿阅读图书或讲故事,在阅读和讲故事过程中不注意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因此,不利于幼儿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转变语言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材料,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重视幼儿的独立阅读及成人参与的共同阅读,以培养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二)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本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测查各维度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乡镇和农村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和县城学前一年幼儿。国内有研究发现,87.6%的城市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处于优秀或中上水平,87.7%的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城乡幼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城乡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差距是导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国外关于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发展结果(包括入学语言准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使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状态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14-15]本课题组关于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比较研究发现,就总体水平而言,城市幼儿园的语言课程质量优于县城、乡镇和农村。城市幼儿园能提供一些供幼儿阅读的图书,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能注意倾听幼儿并鼓励幼儿表达,并会每周给幼儿讲1~2次故事。但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在图书提供、倾听与表达、早期读写等方面都表现较差。“缩小在入学前就已经存在的学习和发展上的差距涉及到后续的义务教育效益、阻断贫困在代际间的恶性循环、种族平等及社会和谐发展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16]。我国政府应该优先有质量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推动城乡学前一年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缩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缩小学前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水平上的城乡差距,以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文作者:刘焱秦金亮潘月娟石晓波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难点
【提要】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很多外国友人存在较多心理问题,怎样帮助留学生克服在学习心理障碍,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分析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以及在汉字教学中的难点,并阐述对外汉语之汉字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始阶段;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年来,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兴起。为了支持对外汉语教学,每年有不同教师以各种方式被推荐到国外,此外,政府还曾经邀请中外名师,并举办短期培训班,成立汉语教学协会来培训海外教师。因此汉字教学已经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今,汉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字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想要与中国达成贸易往来通常会学习汉语,从而了解中国文化、外交、经贸、教育等方面内容。所以汉语成为各国与中国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教育、科技上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桥梁,这就奠定了汉字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起对外汉语教学,把握汉字教学重难点,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国际交流人才,使其为我国的对外交流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难点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汉语教学在各国逐渐普及。而汉字外形独特优美,还具备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很多国外人对汉语充满了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非容易,因为汉字种类繁多、复杂难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对于一些来自非汉语圈的学生来说汉字完全陌生,首先应该培养这些外国友人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调动起学习热情。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让他们了解汉字起源并对汉字历史进行学习。比如,让学生认识汉字演变到今天都经历了哪些变化,汉字最初形态是什么样子、汉字表达了什么意思等等,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找到汉字的表意功能,找到一些相关较为鲜明的汉字形旁。比如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汉字起源后可以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
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艺术种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书法即“汉字的书写艺术”,而汉字是中文的载体,蕴含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与小学语文教育含有的文化价值是相契合的。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书法小学语文教学价值
1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书法艺术凝聚着数千年以来中华儿女的智慧,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中国古代,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古代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西周开始,书法是当时教育内容“六艺”中的“一艺”,到唐朝时,书法作为最正统的教育被传承光大。在现代社会,国家对书法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非常重视的。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书法(写字)教育有具体要求。但是,近年来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电脑和手机中的输入文字功能取代了很多手写任务,使得从社会到学校都对书法艺术渐渐漠视了。有不少社会人士甚至是教师,都有“提笔忘字”的现象。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渐少,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考高分”是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主要期望,而书法并不是中考高考的考核范围,自然也受不到重视。在很多小学里,书法课程很多时候都被主科目给占用了,甚至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书法课。虽然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会向学生强调书写要美观,但终究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让学生受到正式的书法教育,真正有效地提升书写的质量。不少学生对汉字结构和笔画都不甚了解,字迹潦草,格式也不正确,连最基础的语文素养都没有建立好又谈何学好语文呢?学生的书写能力如此不被重视,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此现象反思并积极改善。
2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2.1中华汉字文化的认同价值
儿童玩具汉字艺术研究
摘要:基于现在二胎政策开放后孩子增多的现状,益智性玩具将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市面上益智性玩具种类较为单一。根据这种现象,本课题从玩具设计出发,结合榫卯结构设计帮助儿童识字的汉字积木和结合儿童立体书设计的汉字玩具书。针对3-6岁儿童设计以汉字笔画为主体,以榫卯结构为主要形态,结合的识字积木和汉字玩具书籍。在增加趣味的同时,为儿童识字数量的增加和思维的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榫卯;玩具;积木;儿童书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带动了经济的进步,根据我国现阶段家庭收入的增涨现状,而且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与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性格心智的培养,如今对儿童的教育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智力开发等方面的问题。现如今引导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主要工具就是玩具。它陪伴孩子们度过童年的时光。目前来看益智类玩具在学龄市场上占比很重,当前市场上流通的益智玩具多种多样,主要以积木玩具,智力拼装玩具,遥控玩具,拼图玩具等为主。孩子们在玩具中既获得玩耍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一、汉字儿童玩具设计形态与现状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仓颉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为客体,创超出大能记录江河湖海,春夏更迭,小能记录衣食住行,所思所想的载体———汉字。数千年来,汉字形体不断发展演变,不同的历史阶段汉字的外部形态和总体风格特征呈现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变化①。随着这一切的不断发展,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也就固定了下来。确定以“点,横,竖,撇,捺”为主体,附带大约32种笔画结构来组成各种汉字。在构成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审美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称之为构成。而在汉字的组成中,我们同样将笔画结构看作组成各个汉字的元素,正是这些元素通过一定的组合而形成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汉字。中国汉字数量超过9万个,能够全部认识9万汉字的人几乎没有,哪怕是博学鸿儒,因此老师叫不出来学生名字,播音员读白字,大可不必惊诧万分,但是通过汉字使用频率统计,历代常用字在三千到六千之间②。这些庞大的汉字数量,成人掌握起来尚且困难,更何况儿童,所以,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和帮助他们掌握基础汉字是我们急需做到的事。
二、汉字文化与儿童玩具
识字教学管理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根据这一要求,实验教材第一册中,安排学生认识400个生字,其中100个会写。识字量比以往教材有明显提高。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几百个生字,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就成了本次教材实验的重点。
我们认为,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其次,还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因此,本月中,我校实验组集中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五位教师分别上了一节研究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课,共同探讨教法,总结经验。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课堂识字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为老师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蔡兰芳老师执教的《影子》一课、陈祖兰老师、徐宇红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陈青老师执教的《比一比》,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老师们正确认识短文作为识字载体的作用,教学中都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识字。
2.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陈青老师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挂图,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平面设计认识见习汇报
汉字,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涵盖性的符号文字,经过漫长的演变,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的区域代表性字体。汉字是象形文字的代表,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面对设计全球化的潮流,汉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必将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在标识设计中,汉字图形的应用,对于突出企业形象、提升经营理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汉字及其特征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绘符号朦胧的装饰美化说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从汉字成熟以后,如商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算起,也有35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过春秋战国以鸟、虫、书为代表的金文字,秦汉及其后的篆、隶、楷、行、草书文字,宋元明清的宋体字到世纪的现代字体设计等等几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没有缺环的文字艺术发展史。
汉字字体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这一优势也必将使其成为设计全球化趋势下的重要创作元素,从而为汉字标志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二、汉字标志设计
(一)汉字标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