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22:45: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韩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韩剧像文化产业拓展对策探析

摘要:文化产业己经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作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电视剧能在短短几年间风靡亚洲,无疑是文化产业策略成功的典范。究其原因,韩剧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成功的适应亚洲区域市场的产业化运作。韩国的文化产业政策、独特的制作体制、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东方区域文化特色、完善的营销策略,四轮驱动,有力地促进了韩剧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文化产业角度,剖析整个韩剧产业,研究、总结韩剧产业的成功之处、成功的原因,并对韩剧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性思考。

关键词:韩剧;产业化;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剧产业发展是方兴未艾,与我国相临的韩国在发展电视剧产业中却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自从1993年我国首次引进并播放了韩剧《嫉妒》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韩剧在我国成功登陆并快速扩张,迅速风靡我国电视剧市场,形成了一股强势的“韩流”。[1]

韩国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了韩剧的高质量制作水准。在当今电视“内容为王”的时代,韩剧凭借高品质高质量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据韩国文化观光部统计,2002年韩国向台湾出口了5200部节目,占韩国电视剧出口总数的33%;向中国大陆出口了2600部节目,占韩国电视剧出口总数的17%;向香港出口了1300部节目,占韩国电视剧出口总数的10%;三者相加总金额为1275万美元,占韩国电视剧出口总数的60%。韩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电视剧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通过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了二次甚至多次收益,逐步形成了以电视剧为龙头带动旅游、文化产业的一系列“商业链条”。[2]如随着韩国影视剧在我国的热播,韩式餐饮、服饰、美容也涌入我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贸易、投资随之迅猛增长;也使韩国文化、韩国价值观念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不断提升。对韩国电视剧产业化策略进行研究、学习、借鉴,对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韩剧产业成功的原因

查看全文

小议在校园中追韩剧热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韩剧;精神需求;现实问题;教育

[论文摘要]在目前的青少年当中,形成一股对韩国影视剧的热潮,这一方面是由于韩剧剧本的质量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青少年有一些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也可以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青少年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关爱,这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的青少年当中,形成一股对韩国影视剧(尤其是爱情剧)的热潮,一些大中专院校校园网视频中对韩剧的点击率持续升高,他们看韩剧、谈韩剧、思韩剧、感动韩剧、回味韩剧,有人形容说这是一股强烈的“韩流”。

这与上个世纪一段时间对港台武打斗闹影视剧的狂热不同,那仅是强烈的,但却是兴衰一时的冲动。如今,韩剧对中国青年男女的影响几乎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无形潜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与动情。

这究竟是为什么?毫无疑问,这要从剧情本身、观看韩剧的人和观看者的环境等方面或角度去寻找原因,从而发现青少年所思所想的现状,以及他们的实际处境、愿望、信仰等问题。从韩剧热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到青年男女强烈的精神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背后真正缺乏的东西。

查看全文

我国韩剧流行研究论文

——从两部韩国爱情剧说起

[摘要]近年来,“韩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我们的视野,尤其是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不衰。本文从两部韩国爱情剧《浪漫满屋》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说起,分析其文本的“灰姑娘”叙事模式,说明其俗套之处。其次,从爱情剧文本叙事的细节、唯美和影视话语的充分调动等方面说明文本本身的取胜之处。其中还兼顾的讲到中国受众群体的状况和东方式的审美文化心理。此外,从两国文化发展的高低位置,中国社会转型期状况以及文化政策上分析“韩流”流行的原因。最后着重点出中国文化“韩化”的杞人忧天性。

[关键词]叙事模式灰姑娘唯美悲情

不知何时起,“韩流”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我们的视野,街头巷尾韩国料理、韩国服饰店鳞次栉比;韩国精品、饰品、化妆品琳琅满目;行走在路上,不经意间飘来的就是某个热播的韩国连续剧插曲;巨幅的韩国明星照招摇过市地显现在门头店后……各个电台循环热播的令人应接不暇看到的或者在音像店信手拈来的《巴黎恋人》、《大长今》、《浪漫满屋》……,都让我们不能回避扑面而来的这股“韩流”。

然而,令我们惊奇和疑惑的是:韩剧真的有那么好看和吸引人吗?仅就2005年热播的两部韩国爱情剧《浪漫满屋》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来说,其故事内容,叙事模式和表现手法如出一辙,而且许多情节、细节一致到不能不令人怀疑到底是谁在抄袭谁?这么俗套的爱情剧,却依旧阻挡不住我们观看的热切,每部片子初露头角,我们就急不可待地守在银屏前翘首企盼,无论每部片子有多么雷同,无论我们有多少似曾相识的感慨,无论其中的煽情工具被多少导演在剧中运用,无论结局我们是否早就可以按照韩剧的惯常思维设想出来,我们依旧如第一次看韩剧般新奇和激情不褪,每部片子都照常买单,跟着剧情像着了魔的疯子似的时哭时笑,唏嘘不已。是中国观众太好被骗了?还是韩剧真有那么大的魔力?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一下韩剧的文本。2005年热播的韩剧很多:《大长今》、《浪漫满屋》、《巴黎恋人》、《爱在哈佛》、《悲伤恋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尤其是《浪漫满屋》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采用韩剧惯用的“灰姑娘”的叙事模式。“灰姑娘”的模式,常以两个地位落差较大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母题,然而“灰姑娘”的性格、相貌、职业、文化素养、生活背景在不同的叙事作品中总处于不断变化中,不同文本在化解“灰姑娘”的爱情矛盾的方式也不一样,“反对者”的存在让“灰姑娘”爱情多些波折(现代版的“反对者”多为“王子”的父母和双方的情敌担当),而且起到考验主人公爱情的作用。这两部韩剧的叙事基本模式是:首先,家境普通的女主人公有难(前者是韩智恩被“好朋”欺骗,为了保住父母留下的房子;后者是金三顺家中破产也是为了保住房子),不得不与有钱的男主人公签订协议(前者是结婚协议,后者是恋爱协议),而且两个男主人都是为情所伤才做出如此鲁莽决定(前者的男主人公李英中被自己所爱的女人深深伤了面子,一气之下才把身边的韩智恩当作挡箭牌;后者是玄真贤因女友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不明原因的离开而深深受伤,为了搪塞一直让自己不断相亲的母亲而和自以为相互不会产生感情的“没女”假装恋爱)。两部电视剧都是女方先发现自己爱上对方,当男方对女方也从冤家的水火不容转有好感——有违游戏规则时,无巧不成书的时,男方先前爱恋的女性——第三者(也是“反对者”)出场,正当男主人公犹豫不定难以取舍之时,带之而来的还有喜爱女主人公的另一男性,使得本来就复杂的“三角恋”越发热闹起来。“情”是韩剧叙事的原动力,这种爱情注定要经过种种磨擦、猜忌、疑虑、分分合合的马拉松式长跑。不过,结局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

查看全文

探析中国人喜爱韩剧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易于接受

从年龄上看,年纪偏轻的观众对青春偶像剧以及爱情悲剧、家庭伦理剧都有一定的偏爱;40-60岁的观众,倾向于家庭伦理剧。从职业来看,年轻的在校学生大多数选择集数少、内容活泼、画面灵动性强的青春偶像剧和爱情悲剧,但对前者偏爱的人居多;家庭主妇大多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她们偏重于情节缓慢冗长的家庭伦理剧;职业女性包括城市白领,生活节奏相对较快,对时尚品位的要求较高,他们在娱乐休闲时选择的多是集数较少、节奏较快、充满都市时尚气息的青春偶像剧、爱情悲剧等。从性别来看,大多数女性喜欢韩剧,对大多数男性来讲,不喜欢在韩剧上浪费时间,但也有少数例外者。对于韩剧,18-25岁的年轻女性多数会认为:韩剧的画面唯美,情节虽然类似但是活泼而且贴近人心,男女主角形象时尚现代且很有礼貌修养;25-40岁之间的观众认为韩剧画面亮丽、清新、干净,男女主角造型时尚大方,并且温文有礼;40-60岁间的人大多数观念是:贴近百姓生活,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借此可以了解韩国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各民族人民的心理所决定的,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和学术著作中都表现着社会文化心理”。中韩两国不仅在地缘上临近,在历史上也有广泛的交流和友好往来--两国有着共同的传统习俗,都强调伦理道德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作用;韩国的历史文化都受到同期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唐朝时期,中国文字、医药、崇尚儒学的概念对韩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于两国在文化内涵、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包括韩剧在内的韩国文化产品的风行也就成为了情理之内、意料之中的事情。实际上,韩剧是经过认真包装过了的东方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亚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改造的结果。韩剧中的情节和人物角色在中国现实生活场景内大量存在,因此让中国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韩剧在剧中重塑并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中国人在在心里上更易产生共鸣,乐于接受。韩剧中在平常的社会家庭生活中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内容与中国文化比较贴切、类似,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日常行为。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社会心理虽然有不同,但是三大类的韩剧满足了不同人的需要,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中国人看韩剧就和看中国电视剧一样看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像。电视剧作为影视文学作品,观众看韩剧相当于一种艺术接受。那么韩剧之所以在中国观众心里得到认同,就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内容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共鸣,是艺术作品中宣扬、传达出来的文化气息和文化背景唤起了接受者思想上的强烈反应。

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扬媒体

中韩两国人民有着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生活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两国在历史上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也存在着相似的部分。韩剧中对子女婚姻大事、婆媳关系、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对各种礼节的尊崇等是中国父母这一辈所推崇和欣赏的。剧中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对爱情的执著、面对困难的乐观精神、对待亲情和友情的传统态度等是中国青年一代所青睐和感动的。韩剧家庭伦理剧主要体现老人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年轻一代必须尊重老者,什么都不能影响他们所坚守的传统道德规范。韩剧是在琐碎的生活中传承着传统的道德规范,然而这些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严格社会规范。韩剧爱情悲剧中的主人公,面对倍受坎坷的爱情,总能不离不弃,执着的坚持,努力的寻找真爱的出路,即使最后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但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中国古代也有相同的爱情观,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等,这些经典爱情诗句至今还被世人传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人传诵了千年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青春偶像剧中主角也表现出一些优秀品质:对待艰苦的生活自强不息,面对金钱的诱惑不为所动,对待朋友诚信为先,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孝顺体贴,对待兄弟姐妹关爱有加。这些道德规范不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哪种类型的韩剧作品,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规范都带有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色彩。

近两千年的儒家文化思想在封建时代给东方人民打下了深深地烙印,不会因为和“”的批判所消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儒家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特性,而且已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老百姓评判社会行为、自我反思和行为方式的准则,例如在商业文化的建构中强调儒家文化对企业外显竞争力和核心能力、企业与顾客的双赢关系的影响,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儒家文化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儒家文化必然对包含韩国在内的“亚洲文化圈”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儒家文化是韩国文化的基盘,而其核心“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鲜明地体现在韩剧的情节和人物特征中,因此现在的韩剧及韩剧中的儒家文化被中国观众所接受认可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查看全文

透过韩剧解析饮食文化

饮食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窗口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美国著名人类学家S.W.名茨在《TastingFood,TastingFreedom》一书中指出,人类赋予饮食的象征意义远比其简单的营养内涵丰富得多。韩剧就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全方位展现了韩国的诸多饮食习俗和饮食礼仪,使饮食成为展现韩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比如韩国人的家族家庭观念十分强烈,这一点在他们的饮食方式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在任何一类题材的韩剧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这些场景凸显了韩国人对传统的尊重,对礼仪的讲究。一个家庭用餐时,长者和男主人一定是坐在尊位,其他家庭成员则按长幼尊卑依次而坐,体现了韩国人长者为尊的一贯传统。

《人鱼小姐》中朱旺的奶奶是家中长辈,用餐时雅俐英盛好饭总是恭敬地先端给坐在尊位的奶奶,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其他人才开始就餐。《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父亲罗洋八是一家之主,所以每次吃饭他动筷之后,明子和孩子们才会动手。这种讲求秩序和规范的用餐场面在热播的韩剧中屡见不鲜,透过这些画面我们看到的是“礼”这种内在的儒家伦理精神,构成了韩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贯穿于韩国人的饮食活动过程中。《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儒家文化的传统与印记,在韩国人的饮食活动中得以沿袭、保留,韩国的饮食礼仪鲜明地体现出韩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特征。韩剧中呈现出来的浓郁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记忆中十分熟悉但在现实中又有所欠缺的,因此韩剧在中国的流行实际上反映出了中国观众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不得不承认,致力于呈现韩国文化的众多韩剧中,不少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情节,正把韩国的传统文化无声无息地植入中国观众的意识当中。

饮食是构成民俗风情的要素

创造于民间亦传承于民间的民俗风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是体现民俗风情的重要元素。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

韩剧通过饮食文化向观众展现了许多韩国民俗,首先让观众了解的是韩国人的日常饮食习惯。相信每一个看过韩剧的观众都知道泡菜是韩国第一美食。从“泡菜是半个食粮”这句俗话,就不难想象韩国人对泡菜的钟爱。韩剧中,无论贫富贵贱,所有人对泡菜都情有独钟;无论多么奢华的宴会饮食,餐桌上都少不了泡菜。韩国的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腌制泡菜的独特手艺和秘方。《达子的春天》中达子的妈妈、《传闻中的七公主》中的明子和菜顺、《爱情需要奇迹》中的凤馨,都是腌制泡菜的高手。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能跟泡菜媲美的则是烤肉。热播的韩剧中都不乏吃烤肉的场景,《爱情需要奇迹》中就有两个吃烤肉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是凤馨和朋友们在烤肉店大快朵颐,喝酒畅谈,用生菜包着吃的烤肉散发出诱人的味道,让人无法抵御;另一次是凤馨从大韩集团的清洁工升为办公室职员后和陈正标、美美、振斗在家中席地而坐,围着餐桌边烤边吃以示庆贺,美味的烤肉让人垂涎欲滴。其次,韩剧还让观众知晓了诸多韩国人的饮食风俗。比如产妇生完孩子必须喝海带汤、正月十五吃五谷饭、端午节喝菊花酒等。观众甚至还从韩剧中了解到韩国人有出狱吃豆腐,祭祀时水果上下都切掉等习俗。比如在《你笑了》中,年迈的爷爷带着一块豆腐,到警局前迎接昔日东家的少爷;在《梦想》里,监狱场景的外面甚至有卖豆腐的摊贩。这种习俗跟台湾人出狱时吃猪脚面线或过火炉、香港人出狱时用柚子叶洗澡一样,有去霉运之意,象征吃过豆腐之后一切从头开始。

查看全文

关于韩剧的消费主义解读

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是和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1997年,韩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韩国在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期望借助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作为传播大众文化重地的电视剧,自然而然就背负上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任。电视剧作为以大众传播为手段的艺术种类,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特点。早期的韩剧作为意识形态输出的载体,就已表现出浓厚的消费色彩。“这种文化态度或价值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最确切地通向个人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和对国家或社会的道德责任,从而使高消费成为正当的、道德的和合法的或者说是自然的和普遍的。”[1]随着电视剧产业化的推动和粉丝经济的突起,韩剧的创作手段更有意识地与消费主义相联合,将消费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十年来尤甚。近十年的韩剧通过剧情设置、场景打造、人物塑造等多种手段,进行电视剧意义的建构,而这些意义最终导向的就是高消费。由于韩剧将消费的意识形态融入对内容的建构,很容易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从而陷入消费主义的漩涡中。有学者提出:“神话与涵化:通向消费主义的两种进路。”[2]近些年,随着粉丝经济的蓬勃发展,偶像化也加入了消费主义阵营,同神话、涵化一起狂欢,营造出消费主义的盛世。

1剧情设置与神话的携手并进

神话的概念是罗兰•巴特所提出的,巴特认为,“神话或神话化的过程是以第一层次的符号系统为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大部分内容,通过‘掠夺’‘歪曲’与‘无限扩张’将其转化为所需要的内容。”[3]韩剧就经常借用这种转化义替代了本义的神话的方式,来赋予本来无意义的物件以文化上、情感上的意义,由此导向了消费。韩剧常常将场景或物品融入在剧情发展中,着重笔墨去凸显这些景、物在剧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韩剧《请回答1988》讲述了住在首尔市道峰区双门洞的邻里间的故事。《请回答1988》在剧集开始和结尾部分着力展现了双门洞五家住户的居住情况,并在旁白、独白和主人公言语里反复提到双门洞这一地点。双门洞作为剧中故事的发生地,见证了主人公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它见证了成德善在发现父母偏心时歇斯底里的吼叫;见证了金正焕口是心非却又小心翼翼的暗恋;见证了双门洞邻里间相互扶持的情谊。《请回答1988》赋予了双门洞别样的情感意义,成为主人公们情感的符号,也成为剧迷对剧的情感依托,成为许多热爱《请回答1988》的观众魂牵梦萦之所。在韩国,双门洞是确系存在的,但真正的拍摄地点却并非在现在的双门洞,而是京畿道议政府市的胡同。在剧集结束后,由于土地限制和经费问题,剧中的布景被无奈拆除。但仍有大量的剧迷冲着“双门洞”的名号,来取景地旅游,剧中的“双门洞”也成为许多旅游网站推荐的旅游景点。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更是将物品的神话发挥得淋漓尽致,该剧热播之时,女主人公千颂伊的穿搭、口红色号更是成为一时无两的讨论热点。而在剧情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不能令人忽视的物件:三星手机。男主人公都敏俊用的是黑色的三星NOTE3,黑色暗示着男主人公的沉稳睿智;千颂伊则是粉色的同款手机,粉色正与其天真浪漫的性格不谋而合;而纯情真挚的男二号李辉京则用白色的三星S4。在此意义上,手机就被赋予了主人公的人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人物的关系。在第一集里,千颂伊因为用三星手机发表了不当的言论,而被网友诟病,由此引发了接下来的剧情。网上舆论发酵,千颂伊上学营造学霸形象,然后与身为教授的都敏俊相识。在第十一集里,千颂伊因为都敏俊的拒绝,醉酒拿着三星手机打电话耍酒疯,更是成为令观众捧腹大笑的经典场面之一。该剧对于三星手机的宣传力度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该剧播出之时,也就是2014年的第一季度,三星的销售业绩也彰显了该剧对品牌的经济拉动作用。“根据三星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净利润同比増长5.9%,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实现净利润7.57万亿韩元(约合7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7.15万亿韩元增长5.9%。”[4]韩剧将深厚的情感意蕴通过这些景、物外化出来,而这些景、物原本可能只是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普通事物,他们一旦被韩剧赋予了某种文化上的意义、情感上的意义,通过神话的方式,就很容易引起剧迷消费,从而达到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目的。

2场景打造和涵化的珠联璧合

韩剧对场景的打造集中在两个方面:静态环境、动态人物,通过二者的协调与平衡,为受众展示了精美的生活画卷。韩剧中的精美布景一向是为人津津乐道的重要元素,这些布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韩国一定阶层的生活状况,成为国外观众了解韩国人生活的重要参照物,对于韩国人自身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韩剧中营造的现实只是媒介现实,但由于电视剧模仿生活给观众带来的真实感,往往会使观众深陷其中,其价值观也会受到涵化。涵化理论是由美国的研究学者格伯纳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5]韩剧十分注重对静态环境构景的打造,无论是主人公的居住环境、工作场合、约会地点都蕴含着剧组的巧思,这些场景最终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即高品质的生活。韩剧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其一,就是把主人公的身份设定为上层阶级,从而表现出奢华的生活方式。诸如《花样男子》里的富二代具俊表、《来自星星的你》中的教授都敏俊、《大力女都奉顺》中的CEO安敏赫等,他们的居住场所大多都是别墅,日常的消费场所也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店铺;其二,在韩剧中,有些主人公由于其背景设定为贫寒家庭中的人物,在剧情的前期可能过得较为困苦,但通过主人公个人的努力或凭借“王子”的拯救,最终走向了繁花似锦的生活。韩剧通过这些方式来召唤消费,潜移默化地告诉观众拥有消费能力就要及时行乐,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没有良好的消费能力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然后再追求美好生活。在电视剧的场景中,除静态环境的塑造,动态人物也构成了场景中的重要一环。在韩剧《举重妖精金福珠》中,女主人公金福珠在短短16集的剧集中,穿过90多套衣服,平均一集差不多要换6套之多的服装。在剧中,金福珠是一名举重运动员,她的家庭条件并不优异,母亲早逝,父亲以开炸鸡店养家糊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设定下,她还是频繁地更换各种漂亮的衣服,她的这些衣物大多都是韩国的品牌,一件卫衣可能差不多人民币四五百左右,贵的外套可能一件就要一两千元,这样的价格绝不是剧中女主人公的家庭所负担得起的。该剧缩短了枯燥冗长的运动训练时间,转而凸显日常生活中的女主人公,而女主人公青春靓丽的服饰和妆容也引起了很高的讨论度,达到了关注和消费的双赢。在该剧播出期间,我国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涌入了大量的“金福珠同款”。而距该剧播出结束两年后的今天,这种消费的余温仍然未散,淘宝上某款金福珠的同款包包月销量仍然高达百笔,足以见得该剧在动态人物构景上的成功。韩剧,尤其是当代题材的韩剧,由于其贴近现实生活而又有广泛的受众,成为人们认知和评价自我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而韩剧承担的拉动经济的重任,使得韩剧精心选取、打造的场景带有着浓烈的消费主义的色彩。与此同时,剧中的消费场合、主人公的穿着打扮,也在不断地影响观众的消费行为,涵化着观众的消费取向。

3人物塑造和偶像化的共襄盛举

查看全文

韩剧儒教伦理特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韩剧儒教伦理现代性审美心理

论文摘要:儒家思想对韩国影响深远,韩剧中包含很多儒家元素。而对韩剧细致研究就会发现,韩剧中的儒教倾向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至少在伦理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及时代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体审美心理的变更等原因。

众所周知,儒教在现代化程度颇高的韩国占据重要地位,儒教思想已融入韩国人的血液。自1960年以来,韩国为传承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人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据统H-韩国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

一、近些年来,伴随着韩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韩国影视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使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刮起了“韩流热风”。在韩国“文化立国”政策作用下,韩剧中的儒教成分日益扩大,无论是家庭伦理剧还是青春偶像剧都包含着丰富的儒教伦理内涵。以儒教文化为背景的韩国文化产业近几年喜获丰收。韩国影视界异军突起,《魔女幼熙》、《海豚湾恋人》、《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蓝色生死恋》都明显的表现出儒教思想的倾向。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在研究韩剧时,也都认为儒教思想是韩剧的思想内核。

二、伦理是儒家思想的基础,按照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伦理体现为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这五种社会关系并不是平行并列的。排在首位的是君臣关系,次之父子关系,再次为兄弟关系,最末为夫妻关系。如果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出现冲突,亦即忠孝不能两全时,儒家要求牺牲父子关系而成全君臣之忠诚。如果夫妻关系影响到了君臣、父子、昆弟都是不被接受的。即便是和家族外人——朋友关系出现冲突,儒家思想也会尊重朋友而割舍夫妻。按照传统理念,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视朋友如手足,然而妻子只被看做一件可有可无的衣裳。这种意识即便是在现代中国也有所反映,不少影视作品正是讴歌这种舍弃小家成全大家的精神。在众多反腐反贪、革命历史、公安甚至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往往会出现牺牲夫妻关系的情景,而这种舍弃是必须的,也是观众所认可的。但在韩剧中,这屡遭舍弃的夫妻关系,恰恰是最为看重的一环。在韩剧里面夫妻包括男女朋友的爱情是至高无上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服从这一关系。无论夫妻关系与其他四种关系出现如何冲突,被尊重的必然是夫妻关系。如韩剧《看了又看》,剧中的年轻一代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追求。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遭到上一代(父辈)的反对,更为严重的是,错综复杂的爱情竟然出现了严重违反伦理长幼的现象(朴基正要娶的妻子恰恰是他弟媳郑金珠的妹妹,这种婚姻关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都被视为乱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庭成员的称呼会显得格外混乱。例如,从郑金珠的角度,她既可以叫朴基正兄长,又可以叫他妹夫,而这两种称呼混淆长幼尊卑,造成了伦理的混乱)。然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自己的幸福,直至家庭接受他们。这种爱情观念和儒家伦理观念针锋相对,但最终爱情战胜了一切。这种模式在韩剧中应用甚广,几乎毫无例外,男女之爱被视作最珍贵甚至是至高无上东西。

其次,社会理想、社会责任的隐退。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十分强调社会责任。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大学》中开篇即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不难看出,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达则兼济天下”的意识十分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为苍生社会尽责任的意识仍是中国影视中最多也是被视为最光荣最高尚的表现的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态度影响下,中国的影视作品更多的反应人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理想。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核心,直至今日仍被中国人广泛认可。然而,对比韩剧,很容易发现,儒家思想变成儒教后,逐渐成为一套具有宗教意味的礼仪形式。儒家思想在韩国不再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也不再要求更多的社会责任。内圣外王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家庭行为规范。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影视作品韩国人都遵照儒教的行为规范,为人处事彬彬有礼,接人待物客客气气,然而这仅仅是行为规范,一套标准礼仪而已。儒家所宣扬的那种内圣外王的积极人世的理想已经消退。目前韩剧中,集中描写年轻人纯洁、浪漫的爱情剧(约占韩剧总份额的30%)与表现数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的家庭剧(约占韩剧总49-额的50%)构成了韩国当代题材电视剧的主体,而这其中体现社会理想的微乎其微。这和中国影视作品大相径庭,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爱情更多是的被当作载体,负载了社会内涵;而韩剧爱情成为本体,爱情成为目的,社会意识几乎隐退,几乎完全变成“为了爱情而爱情”。

查看全文

国产电视剧与韩剧的对比

摘要:近年来,反腐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到了受众的眼前,热度持续上升,并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由于反腐话题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对三部国内外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对比,从题材选择的对比,演员的筛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日后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给大家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国产电视剧;韩剧;表现手法;受众

从2011年5月25日韩国SBS电视台首播的水木剧《城市猎人》播出以后,受到了全球观众的一直好评。该剧不仅因为剧中饰演麻省理工博士李润成的李敏镐的超高人气受到了观众的热爱,还被本剧讲述的因反腐而为真理做斗争题材的故事所吸引。再到2016年7月6日韩国KBS电视台首播的水木剧《任意依恋》的播出,剧中的纪录片编导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弱女子,不畏各种强权的压迫一直用自己的镜头去揭露社会中的种种腐败现象,直到被告上法庭,名誉扫地。陷入绝境以后,在剧中饰演韩流巨星申晙暎的金宇彬的帮助下一直与腐败的政府高官斗争到底。韩国国内一直不乏像《城市猎人》和《任意依恋》这种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直到2017年3月28日湖南卫视播出的大型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上映,中国的观众才第一次看到强而有力的反腐作品出现在了荧幕前,这部作品在短时间内也受到了国内观众的好评和热议。

一、反腐的题材表现手法对比

从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政府加强了反腐倡廉的工作,还一度亮出了“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惩治口号,反腐倡廉的思想深入人心,并一度成为了广大百姓在生活中的热议话题。《人民的名义》中侯勇所扮演的处级干部在反贪处长的面前,晚餐只是一碗朴素的杂酱面,但背后却是可以在家中搜到两亿现金的“小官巨贪”。省委书记高育良为了自己的高升在公安厅长祁同伟的逐步“腐败”下,开始“同流合污”,最后也身败名裂。前省委书记的儿子赵瑞龙在享受父亲留下的种种“特权”下,为所欲为,杀人犯火贪污无恶不作,完全藐视法律的存在。在剧中,下到一名小小的处长,上到省委书记都在社会“潜规则”下的“灰色地带”中一步一步的迷失自己,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的利益,对中国官场生态环境的真实反映进行了零距离的展现。影视作品中通过对各种官员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真实的中国官场生态、官场文化。从此剧可以反映我国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国家领导及全体人民对打击腐败现象和各种恶势力的决心。当官是为了服务于百姓,造福于百姓的,而不是为了利用自己的特权避开法律的监视来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的。要为大众的利益着想,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在韩国的《城市猎人》和《任意依恋》两部影视作品中,反腐的对象可以是小小的一个处长,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父亲,甚至可以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城市猎人》中男主角李敏镐在自己“独特”的方式下扳倒了国家的四位高官后,最后要向全国人民揭露身为自己亲身父亲的国家总统的种种贪污腐败行为。而《任意依恋》中男主角金宇彬要揭露的是自己担任国家议员的亲身父亲。剧中他虽然是一个名气火爆的韩流巨星,但凭他自己的力量依然斗不过身居要职的国家高官。在韩剧里反腐的这种表现手法,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为了通过影视作品让反腐倡廉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我认为他们在作品中使用的这种表现手法有一些“夸张”和不切实际,是一种为了表现反腐而“不择手段”的演绎方法,这种“浮夸”的手法可能不太能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接受,有一种天方夜谭的感觉。相比之下,笔者更倾向于《人民的名义》在反腐上使用的更为“自然”的表现手法。

二、演员的筛选

查看全文

韩剧文化视点价值论文

论文摘要:韩国影视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现代化以及商业化的过程中成为重要媒质。中国是泱泱文化大国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文化却被慢慢湮没。社会文化淡漠。价值取向模糊。分析比较韩国的文化视点和文化价值总结发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韩国影视文化视点文化价值

一、韩流来袭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沧桑巨变中,“韩流”汹涌而来。“韩流”的产生绝不是平地风云,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式。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结构,是韩国近代历史中文化领域发展的极大成就,这种文化结构也成就了韩国的影视产业。

韩剧中有着浓厚的温情和鲜明的儒家道德,恰如其分地填补了国内目前的道德空白。韩国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经济发达,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先进,世界韩国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儒教传统是韩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儒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学而优则仕”的为学之道,在韩国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注重教育的传统。剧中所体现的儒教传统,那种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二、韩国影视的文化视点

查看全文

透过符号学解析韩剧风靡的原因

在影视语言中,除了语言符号之外,包含的往往还有比之语言符号更多的非语言符号,这在语言传递给我们的故事情节之外还给我们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在我们的脑海中共同作用产生我们理解的新的意义,我们在研究中往往忽略这些符号给予我们的影响。

符号——承载信息的基元

我们能够交流、传递信息、感情等等都是通过某种特定、我们习惯了的,约定俗成以及被赋予某种意义的符号来完成的。比如交流我们通过语言符号,我们还可以通过眼神、肢体动作来了解对方的意思,我们看到红灯就知道不能走了,或者危险。信息总是附着在某种符号内,而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通过符号载体而进行传播。

那么什么是符号呢?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一般我们将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即所谓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语言符号,顾名思义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大体上分为这样三类:体语、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以及听觉性的非语言符号。

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并不在语言符号之下,相反大量的信息正是经由非语言符号而不是语言符号传递的。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的关系,恰似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换言之,意识的外化形式就表现为语言符号,而潜意识的外化形式通常都显示为非语言符号。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这些非语言符号,尤其是在有多种基元存在的场景中,非语言符号那种潜在的信息就会不自觉的影响人们的理解。比如在这样一个场景:蓝天、白云、椰树、海滩、优美的音乐,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表白,你一定会觉得,哇!好美,多诗意的场景。但是如果还是这俩人、话还是不变,我们把场景换掉:乌云密布、闪着雷、耳边不时响着隆隆声,然后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表白,这时你一定会觉得有些不安、担心、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们俩也许不会成的。这种意义就是就是通过一系列符号的不同串接组合所产生的。就是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心情环境去看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这就和符号的自身特性有关系。

符号包括两个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物质方面,就是最本来的意思,比如“鱼”,这个事物本身就是它的能指。所指就是它所代表的意义,这当中内涵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以及抽象出来的象征意义和联想意义。比如鱼代表“有余”暗示丰足,是个好兆头。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比较直接,比如土地干旱龟裂,就暗示了很久没有下雨的意义。而上面说的鱼和“有余”的关系就比较隐晦了,而且是和文化联系起来的,你拿一个鱼纹图案给美国人他就不会告诉你这个代表年年有余。在符号能指和所指的这种关系下,就出现了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的三种类型符号:指示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很明确,比如沙滩上有个脚印,那证明有人走过;图像符号,能指和所指类似、等同,比如照片中或电视上的房子和现实中的房子;最后是象征符号,这里能指和所指关系最远,是通过一定的文化、环境、联想建立的,比如兰花和君子的关系。③这里要强调一下象征符号是和一定文化、地域、人们的思想所连接的,而且这种情境下的意义传播和交换是建立在一定共通的意义空间之上的,这在传播中是很重要的。那么下面我们就韩剧中的符号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揭示它何以如此风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