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22:17: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航运企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航运物流企业论文
1服务满意度的概述
1.1服务满意度的定义
服务质量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软实力体现,客户满意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服务满意度的概念有多种阐述,通常来讲,服务满意度是指产品售前、售中、售后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的服务措施令顾客满意的程度指标,是提供的服务和用户心理期望值之间的差值(引用百度百科)。而具体到航运物流业,服务满意度是指客户在确定物流需求后到将货物送达客户指定地点或接收方的全过程中满意度的感受程度。
1.2服务满意度的测量方法
质量控制活动中有两种衡量服务满意度的方法,第一种是符合性方法,一个能够满足为其制定的规范的产品就是令人满意的。另外一种是期望性方法,如果产品满足了客户的期望,那么这种产品则是令人满意的。对于航运物流企业来说,运用符合性方法对满意度进行定量测评,是较适合其产品的特征和特点的,客户一般只提供货品和接收终端等信息,需要物流企业据此制订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方案,而服务方案的实施效果能否符合客户的需求程度,就是客户满意度的体现。
2航运物流企业服务满意度管理的特点
航运企业经济发展评析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航运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航运企业;发展。
1.金融危机简介
由2007年3月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以2008年9月“两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购重组或破产为标志,开始爆发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危机实体经济。进入2009年,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1]。
2.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
2.1运输需求萎缩,运价急剧下跌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研究
摘要:为改变目前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探讨构建校企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其中包括根据航海人才培养要求和航海文化特点制定的“632”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及多层次的文化融合实施途径。
关键词:航运企业文化;航海院校;航海文化;融合体系
一、引言
航海文化建设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增强航海文化自信的关键。航海文化的建设根植于航运企业的航海活动,也产生于航海院校的航海教育过程中。因此,航海文化的建设取决于航运企业文化和校园航海文化的发展,而将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进行有效对接融合是航海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树立航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基础。针对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对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方式等,文献[1-4]已做了较充分的研究及论证,但对两种文化融合的运行模式、发展模式等的研究较少,导致目前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与一般化,普遍存在校方热情很高、企业缺乏积极性的状况,使校企合作难以向纵深发展,校企双方难以保持长期合作[5]。为此,本文尝试构建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并对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航海文化的发展。
二、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因素分析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是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基础,这些影响因素从宏观到微观、从校企双方到整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校企文化融合的质量。本文主要从政府因素、行业因素、利益因素、学校因素、企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因素。1.政府因素校企文化融合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等是校企合作的典范,而政府是这些校企合作模式备受推广的关键。在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中,政府起着保障、协调作用,是校企文化融合体系的主导因素。2.行业因素行业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类别、行业文化、行业规模三个方面。在行业类别上,航运业属于就业前景广、福利待遇好的行业,航运人才的培养是各大航运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为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行业文化上,航运文化的建设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标杆和方向,随着“文化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航海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在行业规模上,行业规模对校企文化融合的影响是院校所在地域某种行业所能达到的规模,在文化融合体系构建中,学校在利用好这种地域性文化优势的同时应有选择性地融合,既要突出学校特色,又要积极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3.利益因素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会涉及学校、企业、政府甚至包括行业组织的利益,在融合过程中给各方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从长远来看,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最终会给所有参与者及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利益因素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长效运行的直接因素。4.学校因素航海类院校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主体之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推广直接影响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效果。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精神与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都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5.企业因素企业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直接因素,其中企业的发展阶段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起步阶段,企业更为关注自身的“质量文化”;在企业壮大阶段,企业各项制度、管理趋于成熟,企业文化逐渐成熟,并到达最终的企业文化繁盛时期。因此,航海类院校在选择航运企业进行文化融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
责任成本核算在航运企业的作用
一、责任成本核算在航运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
1.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2016年622财政部月日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提到,单位应根据管理模式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各层级以及各层级内的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会计责任权限,制定管理会计实施方案,以落实管理会计责任。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航运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扭亏的关键点,因此责任成本核算体系是航运企业责任会计制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的有力工具。2.责任成本核算提供较多的经济信息,满足企业精益管理的需要。实行责任成本核算,需要以责任中心为核心对目标成本进行层层分解,搜集作业过程中每一个责任中心的具体耗费,与指标进行对比以便计算与各个层级相对应的责任成本,并与有关的要求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可以为企业提供较多的经济信息,便于企业据以顺利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活动,更好满足企业精益管理的需要。3.责任成本核算体系便于进行绩效评价。实施责任成本核算,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责任成本中心在生产及管理过程中的耗费,衡量其对成本费用降低做出的贡献,据以评价业绩从而进行考核与奖励。所以,实行责任成本核算是把成本核算与责任考核、奖励有效结合起来的重要形式,能够激励有关员工在生产管理中多进行成本控制的有益实践。4.责任成本核算有助于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去除非增值作业,提高效率。责任成本核算关注的是可控成本,通过对各个部门责任的精确划分,对责任中心成本进行核算,最终达到减少资源耗费、控制成本,进而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责任中心对应生产环节的成本积累的过程更加清晰,资源耗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得到解释。利用责任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所有资源消耗异常或能够进行改善的生产作业环节进行分析和修正,使企业管理更加深入,促进企业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达到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从而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二、责任成本核算在航运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1.航运企业具有信息化技术支撑。航运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物流链,一般包括的作业环节主要有揽货、水上运输、仓储、装卸、陆地运输等。而在每一环节,都会涉及各个作业流程和各部门大量的信息数据,要加工、处理和分析这些繁杂的作业数据,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目前航运企业普遍采用了SAPERP、金蝶等系统,能很好地实现整合性资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资金流、物流进行无缝管理,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够很好地支撑责任成本核算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2.航运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基础。目前,我国航运企业中,上市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非上市公司也普遍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完善和加强,国有航运企业均采用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的贯彻能够降低企业的整体风险,尤其是企业的经营性风险。航运企业有较为良好的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的基础,为责任成本核算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障。3.航运企业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从可行性角度出发,要运用责任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进行配合。目前,我国航运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高学历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相对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能够更好地接纳推行新制度,这些也有利于责任成本核算的实施。
三、责任成本核算在航运企业中的应用方法设计
1.责任成本中心划分。责任成本中心的划分要根据航运企业的具体生产组织形式来进行。单个责任成本中心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具体划分方法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想。事实上,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中心为基础对成本进行归集,责任成本核算是对企业不同部门的经济责任完成情况进行核算。因此,企业可以运用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来进行责任成本核算。具体步骤有:①结合预算和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航运责任成本管理中的责任成本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②分析航运作业流程以及各部门分工,明确各个增值环节、增值流程,确定关键作业。在对所有作业进行确认、描述和评价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层次分步骤将其细分,把握作业细分度,不能导致过粗或过细两个极端。③寻找、分析作业成本动因。④打破职能部门之间的划分,跨组织机构界限,把从事同质作业的部门和人员组成为作业中心。在航运企业中,根据提供生产服务的流程可以将其责任成本中心划分为:揽货营销成本中心、海运准备成本中心、海洋运输成本中心、内陆交付成本中心。根据各成本中心的特点可以对所涉及的作业进一步细分。如海运准备成本中心,是为完成一次航运任务而对货物、集装箱等的及时到位做准备工作的责任中心。因此又可将提箱、装箱、内陆运输,堆场交接、港口堆存、装船等不同分工的班组归为所属的下一级别成本中心。2.责任成本目标制定及分解。责任成本目标主要包含两类指标:一类是成本的预算指标,即投入指标;一类是相关生产指标,即产出指标。航运企业的管理目标是提供快速安全的运输服务,需要兼顾效率、质量和成本。因此,航运企业成本管理是集成的管理,其目标不是单一的,而应综合考虑三者关系,开展联动成本控制管理,提高航运企业的成本效益。应深入分析影响航运成本发生的主要生产指标,与考核相挂钩,将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到成本发生的前沿,合理编制每个责任中心的成本预算,并制定在该预算水平上的生产活动指标。责任成本目标的分解是将预算指标和生产指标从一线单位层层分解至部门、单船以及单船内部的各个部门,直至延伸到班组,使发生的成本费用可以精确归集到各个部门或成本责任中心,再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对成本管理的效果进行量化确定。以海洋运输责任中心为例,责任中心内部可以将经济责任分到单船,直至单船内部的各个部门。船员发生的生活支出可以归集到事务部成本中心;燃料费相关的经济责任可以归集到轮机部成本中心,对应的生产指标为平均航行速度,机械故障率,平均修复时间等;货物相关变动成本可以归集到甲板部成本中心,相应的生产指标为装卸效率、货损等。依据生产实际将成本指标和生产指标分解到班组与个人,使一线员工及时了解成本消耗动态,传递成本管控压力,便于绩效核算的同时也能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3.责任成本核算。航运企业责任成本核算要结合前面所介绍的责任中心的划分,分三个步骤进行。以海洋运输责任中心为例,首先以班组为单位,明确指定每个班组的责任成本明细账,按责任目标成本正确计算班组所发生的可控成本以及不可控成本;然后以单船为单位,正确制定单船航次成本及可控成本明细账以及单船不可控成本明细账,将汇总后所得的金额作为单船的生产成本合计;最后制定各部门生产成本总账,总体核算各个部门的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航运企业在进行责任成本核算时,注意以下事项:①航运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特点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生产组织形式确定责任中心,构建责权明晰的责任成本体系。②航运企业应将责任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使各责任中心明确各自的目标及应完成的任务。③造船企业应将各责任中心发生的成本按可控性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责任中心只对可控成本承担经济责任。4.责任成本控制。当实际责任成本没有达到责任成本目标时,企业应当采取恰当措施处理预算执行偏差。企业应针对造成预算差异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因内部执行导致的差异,应分清责任归属,与预算考评和奖惩挂钩,并将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改进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纳入业绩考核;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差异,应分析该变化是否长期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作为下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从而对责任成本目标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目标调整时,应明确目标调整的条件,强化目标调整原则,规范调整程序,避免目标调整随意、频繁,失去严肃性和约束性。5.绩效考评。企业进行责任成本考核,主要是考核各责任成本中心可控费用的成本差异,一般在形式上可以借用成本降低额、费用节约额等概念。通过责任成本的考核,企业应对各责任成本中心参与成本管理的业绩和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并同奖励制度结合起来,以促进他们不断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水平,扩大节省费用、降低成本的效果。在责任成本考核的过程中,各责任成本中心,还应结合责任成本考核,对影响成本差异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剖析成本发生的异常原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整改落实,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航运企业兼并行为论文
摘要:在很多国家,航运企业通过兼并和强强联合,逐步形成少量大型和特大型航运集团。针对当前国内两大航运集团——中外运与长航的合并,结合博弈理论,对航运企业的兼并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博弈论;兼并;航运企业
1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又叫对策论,是一门研究游戏中参加者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受益的过程。与其他理论不同的是,博弈论强调决策主体各方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即任何一个决策主体必须在考虑其他局中人可能的决策选择基础上来确定自己的最优行动策略。
2我国航运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航运大国,航运业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全球航运企业的不断合并,我国航运企业面对的挑战也是不容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航运企业必须在联合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途径,达到“双赢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08年,中外运与长航集团成功整合,拉开了我国航运央企整合的序幕。
航运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1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的沿革
为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船舶交通事故,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并要求缔约国实施执行,从制度上严格规范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程序,保证航运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ISM规则》缔约国和IMOA类理事国于《ISM规则》生效时起,全面开展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1997年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简称中国海事局)通告:《ISM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1995年5月20日,中国海事局再次通告:《ISM规则》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500总吨及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航行货船和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另外,中国海事局还将《ISM规则》进行了推广实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NSM规则》),自2007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中国内贸运输的客船、高速客船和500总吨以上的货船。原交通部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企业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海事局是实施《ISM规则》和《NSM规则》的主管机构,中国海事局及其指定的直属海事机构、授权或认可的其他机构为审核发证机构,按照中国海事局确定的审核发证权限范围开展相应的审核发证工作。中国海事局对我国各个国际国内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规则要求的,签发“符合证明”(DOC)或“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SMC),或进行签注;同时还对中国船级社(中国海事局的认可组织)的审核发证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中国海事局安全管理处负责并组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中国海事局审核中心具体负责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事务性工作;片区海事机构负责协调管理本地区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事务;中国船级社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签发SMC。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开展,有效防止了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起到了较好作用。
2具体行政行为的属性
2016年1月1日,中国海事局撤销了审核中心,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职权进行了调整:国际航运企业(包括“双证”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权限下放至直属海事局;国内航运企业、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权限下放至营口、烟台、连云港、厦门、汕头海事局和各直属海事局所属的分支海事管理机构,并首次将企业、船舶安全体系审核工作确定为具体的海事行政许可执法行为。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海事机构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的行政管理机关应自觉成为依法治国的急先锋,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的“三化”要求,依法行政,准确履职,服务交通,奉献社会。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和行政许可等6项。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作为具体海事行政执法行为,应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34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3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审查
3.1书面审查
航运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航运物流是国际物流的核心,也是综合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交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航运企业物流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提高我国航运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航运企业航运物流国际物流
0引言
经济全球化给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过程开始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国际物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在所有国际贸易的运输方式中,海运以其低廉的价格、巨大的运量占据了国际贸易运输市场的近90%,使航运成为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同时由于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传统的航运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70年代以后,国际航运业开始重视物流业务,纷纷组建物流企业。目前对航运企业开展物流的学术讨论非常的多,究竟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物流的现状如何,在物流趋势中如何面对挑战?我国航运企业需要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不断巩固、壮大其应该承担的使命。
1国外航运企业发展物流的特点
在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中,有许多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国内航运公司参考和借鉴的,以马士基物流服务做参考,其优势主要有:①注重国际物流;②物流业务的分工细;③有硬件的投资;④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马士基的成功经验只是国外众多成功经验中的一个。通过对数个航运集团物流战略与业务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国际海运集团开展物流服务有一些共性:
后金融危机下的航运企业分析论文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航运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航运企业;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世界经济与世界航运市场紧密相连。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此我国航运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各种风险。
1.金融危机简介
由2007年3月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以2008年9月“两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购重组或破产为标志,开始爆发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危机实体经济。进入2009年,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1]。
2.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
风险控制航运企业预算管理思意见
摘要:预算管理是维持企业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的活动产生良好的助益。同时,更是其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因此,需要将目标管理以及过程管理进行结合,有效实现对于资金活动的监管。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分析目前航运企业管理存在的困境。并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合理的管理意见,加强航运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方法。
关键词:风险控制;航运分析;企业预算;管理思考
结合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沿海市场及其周围领域在经济复苏的带领下实现有效发展。而我国受国际发展趋势影响,其自身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原油价格不断变化,这对于航运企业将会产生全新的压力,包含竞争压力以及市场经济压力。
一、风险控制下加强航运企业预算管理的价值
在目前的发展中,航运企业预算自身的价值以及功能呈现多样性的趋势。其包含但不限于规划、协调等,分析航运企业自身的发展特性,可以得知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中,可以就整个航运企业的目标、利益为核心原则。加强整个管理措施,完成风险管控。且从工作本质上,可以全面降低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确保经营活动能够全面开展,通过全新的经营目标,确保能够达成多样性的需求,以便能够开展相应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将经营目标以及生产目标进行结合,实现航运企业发展,保障二者之间能够具有密切关联,对航运企业的市场运行能够提供有效帮助[1-2]。
二、航运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困境
航运企业会计管理论文
一、会计管理制度概念和组成子系统
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预定的会计管理和会计设计目的,由各种会计因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通常而言,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因所处航运行业的环境的差异,对企业各自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有着众多不同的发展和导向,从而发展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和特色在其发展构建过程中也确定了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成及构成各要素之间内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总的、概括的系统,其中的构成要素就是该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航运会计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体系的几个子系统可以归纳如下:航运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行业特色,航运业驻地会计规范,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航运企业会计人才管理体系。航运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行业特色是最基础的组成成分,它在较大的程度上确立了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的基本走向,处在最上面的层次;航运业驻地会计规范在会计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反映了其发展特色。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中涉及面最广的因素,它涉及到的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航运企业会计人才管理体系是参照航运行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分步骤建立的并一步一步完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作为国家的一个行业会计管理体系,从宏观上需要遵守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管理法规和制度,遵守会计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及其规则,并在国家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航运行业、航运企业的具体文件规范。
二、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影响因素
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属于国家社会经济的范畴,其发展和构建当然受到中国现有经济发展的制约。中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模式及经济发展的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模式。
1.经济制度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该经济体制的确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其逐步完善的途径要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协调。这样,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在实现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同时能够兼顾到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全局利益。特别的,对于航运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在确定行业和本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时,需要照顾到该制度或模式能否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要求,能否满足为宏观管理提供其所需要的会计统计数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