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21:05: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航空航天大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日常运作教育管理论文
一、既有研究综述及本研究概述
学术界一般将以1992年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和扬州医学院等10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的扬州大学的出现作为多校区高校的开端。[1]因此,关于高校多校区运行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通过既有研究的批判性梳理发现,关于我国高校多校区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多校区运行模式分析;[2]二是多校区的学校管理文化构建。[3]本研究基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证研究,剖析现存两校区(将军路校区和明故宫校区)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和谐运行的策略。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个校区分别发放了500份问卷,共计1000份,有效回收899份,有效回收率89.9%,主要通过“偶遇抽样”(accidentalsampling)的方式进行,随机在食堂和路口对路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以对后勤工作人员、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重点关注他们对多校区运行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二、建构和谐的多校区运行机制之对策
课题组结合自身调研实践认为,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建构和谐的多校区运行机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改变高校发展理念、转变高校发展思维,秉持高校整体性原则,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科研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摒弃盲目合并、盲目扩建的高校发展思维,将有限的办学资源集中在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王牌专业上,比如引进优秀的师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模式等;另一方面,在高校多校区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性思维,从高校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角度出发,合理定位各校区的发展前景,平衡各校区之间的资源分配。比如,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明故宫校区作为学校行政中心,更多地承担学生日常管理和学校行政工作,并将其定位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样不但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办学设施,还能将学校科研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相比较而言,将军路校区土地资源和办学设施相对丰富,可以将其定位为本科生培养重镇,让本科教学工作在宽阔、舒适、美丽的将军山下发展。其次,加大高校民主决策机制,尤其完善各校区资源分配机制。一方面他们会向学校积极争取自己的发展机会,获得学校高层更多的认可,从而得到更多发展资源。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宇航学院,一直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和种子科学,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学校不但倾注了大量的资源,还为其提供一些其他学院不具有的特殊发展权利和机会;但另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资源的分配方式也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部门利益,从而阻碍高校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共同提升,阻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不得不引起学校决策层的高度重视。第三,合理规划部门职能,尝试组建合理高效的新型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各校区日常管理事务,保障高校日常管理高效运行。多个校区并存的情况下,工作重心必然会向多个校区分散,原来的管理手段势必不能适应多课程、多学生、多环节、多协调的发展趋势。综观国内大多数大学多校区管理实践,基本都是在部门职能延伸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一个综合协调的机构进行多校区管理的。这种模式保证了大学多校区的稳定和发展。最后,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文化是提升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它既是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也是个体自我认同的结果,因此,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求多校区间加强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互动,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应通力配合,协调各校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保证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在多校区运作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互动和交往,这也是文化作为建构自我认同重要因素发挥作用的必要途径。
三、小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打破现存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就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我国多校区运行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各校区间互动失调以及文化认同校区化等困境,不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航空航天学科校企合作探讨
摘要:航空航天技术是21世纪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生活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航空航天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要求。通过分析航空航天产业的特性,对比分析国内外经典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航空航天学科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型;航空航天学科;工匠精神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技术及产业革命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工程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先导性作用,这最终归结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1]。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的文件,提出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提升高校、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2]。校企合作作为产学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已被中央定位到国家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有大学-学生-企业三个共同主体,大学主体从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类院校等上均有较多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多种合作模式[4]。企业主体千差万别,校企合作模式也呈现出针对产业类型不同的特异性,本文从航空航天产业特性出发,借鉴国内外的校企合作模式对航空航天学科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创新型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航空航天技术及学科特性
航空航天技术是21世纪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生活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航空航天产业显示了国家科技水平,更体现了国家整体综合实力。1.1航空航天工业的高速发展特性航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力飞行,20世纪80年代后,飞机的最大音速超过3倍音速,短短几十年实现跨洲际和数倍超音速的飞行,飞机已成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飞行器不仅仅指飞机,其概念已发展到航空飞行器和航天飞行器,其中航空飞行器包括直升机、无人机、导弹、气球等,航天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火箭、航天飞机、空间站等。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猛,从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州一号”无人实验飞船到计划于2016年第三季度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已跻身国际一流行列。1.2航空航天领域高度的技术创新性航空航天技术是衡量国家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集中了科学技术的众多新成就,如飞机的动力系统经历了活塞式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使飞行速度提升到突破音障,再到数倍超音速的飞行。航空航天领域作为高科技含量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提速了国家创新发展,其作用已超出科学技术领域,为交通运输、导航、气象、通讯等工农林业不断提供先进装备和技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政治、经济、军事以至人类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3航空航天是工程性极强的行业,具有高度的集成性航空航天行业是发展最快的新兴工业,集合了许多高新技术如材料科学、信号系统、自动控制、探测制导、流体力学、计算机科学与编程等,是一个极其庞大而综合的系统工程。航空航天工业是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高技术领域,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1.4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高可靠性标准航空航天飞行器特别是航天飞行器多是在超高温、超低温、高真空、高应力、强腐蚀等极端条件下工作,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器都必须严格控制,航空航天产品要求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抗老化和耐腐蚀性能、强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能,产品零、部件种类繁多,结构、形状及配合关系复杂,装配精度要求很高[5]。这就对飞行器设计、结构材料、电子元器件以及制造工艺等提出苛刻的要求,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我国一些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作为我国中长期科技战略规划的重要方向之一的航空航天领域,迫切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飞行器制造专业人才[6]。
2经典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及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1.民航强国战略为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出行方式上,人们可以选择汽车、火车和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在中长距离出行方面,尤其是山区和高铁不发达地区,飞机以其方便、快捷、舒适的优势,日益受到人们青睐,航空运输成为国家重要的先导性产业。为了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家民航局提出民航强国战略,从指导思想、目标、战略、保障措施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谋划。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使我国民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战略性作用,并且综合业务排在世界前列。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中,民航强国战略没有详述如何处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怎样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扩建、改建、新建一批机场必然会引起土地置换、拆迁安置、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加强社会学专业课程建设。
2.机场、航空城与地方社会问题
民航强国战略提出,2015年后要在国内至少建成3个国际枢纽机场,10个全国性和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机场数量及布局将满足95%以上的县级行政区需求。从目前形势看,很多县城还没有机场,2015年后要弥补这一缺失,需要建立支线机场或者直升机停机坪。此举必然引起地方经济的变化:一方面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加速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排挤现有资源,使当地政府改变发展路径。建设机场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加速城市扩张,对国家基本农田形成巨大压力,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一些地方实验区发展的“瓶颈”。另外,新建或扩建机场一般伴随周边居民拆迁安置和社区重建,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补偿、就业、社保等事项,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最后,有些地方政府以发展民用航空为由,圈地造城,带来所谓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都市建设,这就是卡萨达教授提出的“航空大都市”。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指标,提出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未来十年是我国民航事业大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一批社会学专业人才,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航空类高校社会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
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教育研究
1航空航天学科专业设置
1.1MIT航空航天学科专业设置MIT的航空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举世闻名[3]。MIT在1959年成立航空航天系(TechnologyDepartment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分属于工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航空航天系建立起统一的工程课程体系,包括静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热动力学与推进、线性系统等。注重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强调作为本领域的领导者需要考虑技术解决方法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需求和社会约束之间互相关系的理念[4]。在21世纪初,科学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现代工程理论体系,航空航天系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革,经过两年的全面发展,形成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5]———CDIO,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对MIT产生了根本而持久的制度影响,更广泛地影响了全美工程教育,其航空航天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起连续多年位居全美工科第一。独特的航空航天工程教育不仅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发展,也引领着世界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对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航空航天工程(AerospaceEngineering)和工程学(Engineering)经过4年学习,将获得理学学士学位(BachelorofScience)。工程学是航空航天工程的一个补充,对多学科关联的工程技术领域如机器人与控制、计算工程、力学或工程管理等有更深入、更广泛的理解,由ABET(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工程认证委员会授予学位[6]。航空航天系设有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方向[7]。1.2国内综合性大学航空航天学科专业设置航空航天是工程性极强的行业,集中了许多尖端技术,涉及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依赖于多学科背景知识的支撑。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8],航空航天类分属工学学科门类,基本专业包括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等5个专业;特设专业包括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和飞行器适航技术两个专业。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展目标提到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被列入16个重大专项,空天技术也被列入前沿技术中[9]。显示出中央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给原来航空航天的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原航空工业部时期的六大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航天特色,航天学院是1987年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成立,原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办学历史上有航空航天血统的高校如清华大学(2004年)、浙江大学(2007年)、厦门大学(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等积极重建航空航天类专业;北京大学(2008年)、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中南大学(2009年)等也在各自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建设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对比MIT与我国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我国航空航天学科专业设置较细,除《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设置含5个基本专业和两个特设专业外,各综合性大学依据自身学科所长进行专业设置,专业分属的学院也有差异,如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天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工程实验班的工程力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方向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专业设置的具体化对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解决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供给问题。然而,专业设置过于具体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已逐步按学科大类招生,如在2017清华大学年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将所有本科专业划分为数理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16个大类进行招生。按学科大类招生将改变原有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学习,从而形成宽基础、交叉复合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专业深入和创新能力培养。这符合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应用要求,契合对工程领军人才和具有开创探索精神的工程精英人才的时代要求。
2航空航天学科教育课程体系
2.1MIT教育课程体系典型的课程体系结构有两种:一类是层次化课程体系,循序渐进、逻辑性强。另一类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够突破学科专业领域的界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求。MIT的教育课程体系是典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MIT航空航天系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程计划如表1所示。表1MIT航空航天系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程计划MIT的课程体系包括两大模块,模块一为全校性统一要求课程(GeneralInstituteRequirements,简称GIRs),包括:(1)基础科学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类;(2)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Humanities,Arts,andSocialSciences,简称HASS);(3)科学与技术课程包括生态、环境、地质、结构、材料、计算机、能源等;(4)实验课程包括数字系统导论实验(IntroductoryDigitalSystemsLaboratory)、实验项目Ⅰ(ExperimentalProjectsⅠ)、实验项目Ⅱ(ExperimentalProjectsⅡ)、飞行器发展(FlightVehicleDevelopment)和空间系统发展(SpaceSystemsDevelopment),选择其中1门。这些课程一般在前两学年完成。模块二为航空航天系要求课程(DepartmentalProgram),系核心课程为8门必修课程和1门二选一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材料与结构、信号系统等。专业领域课程在至少3个专业领域选择4门课程,包括航空动力学、结构力学、通讯系统等。实验与前沿课程二选一课程是飞行器工程和空间系统工程,三选一课程是机器人学、实验项目和前沿课程,包括飞行器前沿和空间系统前沿。非限选课课程类别较多,可任意选择修读,达到48个学分要求。MIT的教育课程计划将模块一和模块二相结合,其中模块一为模块二的学习奠定基础。模块一开设的基础科学和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共需完成8门课程,而开设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也需完成8门课程,因此,科学类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作为模块一的核心课程,同等重要,文理兼修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从模块一的实验课程到模块二的实验与前沿课程,实践教育在MIT的教育课程计划中贯穿始终。实现了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重构———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向生产实践回归[10]。2.2国内典型航空航天学科的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综合性大学的航空航天学科课程计划普遍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自身学科所长开设课程有所差异,但模块设置和课程计划大同小异。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原航空工业部老牌的综合性大学,是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多学科、研究型、开放式大学[12]。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是西北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实力雄厚。以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代表,进行航空航天学科教育课程体系介绍,表2是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2015年)[13]。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2015年)主要包括4个模块:通识通修、学科专业、综合素养和实践训练。(1)通识通修,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规划与发展课程、心理成长与个人发展课程、军事课程。限选课程包括公共通修基础课程和分层次通修课程,其中公共通修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类、体育类和程序设计实验。分层次通修课程包括非专业数学类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通识通修课程一般在前两学年完成。(2)综合素养,包括三航概论和艺术素养类课程,在艺术素养课程中至少选修2学分,未建议修读学期。(3)学科专业课,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包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和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两门。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方向和个人发展进行选择,有70余门课程可供选择,至少选修9学分,跨学科至少选修2学分。(4)综合实践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集中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三部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内容。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2015年)的通识通修模块为学科专业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提出的是在通识通修模块中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类和军事课程。这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综合素养课程除去三航概论的0.5学分,需修满11.5学分,体现了对人文素养课程的重视。同时,综合实践形成独立模块,从第三学期金工实习A开始到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每学期均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并在第六、七学期开展了科研训练课程。与MIT航空航天学科教育课程体系相比,我国综合性大学航空航天学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原有层次化教育课程体系为现行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以专业系统知识为核心,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类和军事课程、体育类课程、人文艺术素养类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
3结语
从专业设置到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我国虽然存在专业设置较细,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分类过细等问题,然而我国综合性大学航空航天学科根据自身学科所长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而各具特色。我国高校招生已逐步按学科大类招生,将改变原有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宽基础、交叉复合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专业深入和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原有层次化教育课程体系为模块化课程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航空航天学科教育继续深化改革,使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相融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从专业设置和教育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来看,专业设置和教育课程体系均进行了框架设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动意识和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和抑制。洛克希德公司的创新灵魂-臭鼬工厂以无比的创造力发展出美国国防科技中最机密、最先进的武器产品如F-117A这一世界级著名军用飞机,正是由“自由地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带来的无与比伦的创造力。因此,学生作为未来的航空航天技术工程创新主体,拥有对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兴趣,是激发主体创造力的基本要素,应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院系用房管理改革论文
摘要:院系用房管理的改革一直是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文章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个案,介绍了改进的高校院系用房管理办法和定额面积核算办法,实行“归口、两级”的管理体制、“定额分配、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资源滚动”的用房调配制度,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用房定额面积核算办法。作者将本文提出的这些改进的管理办法应用在学校院系用房的实际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院系用房管理改革定额面积核算
一、引言
高等学校的公用房资源是办好高校的必要物资保证。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高校公用房可分为院系用房,校党政办公用房,后勤保障用房和产业商业用房。其中,院系用房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院系用房管理的改革在公用房管理改革中尤为重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随着近几年教学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一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学校新建了不少楼宇,但是相对于急速增长的需求来说,院系用房的数量仍极为有限,供不应求的矛盾仍在加剧。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某些历史原因,院系用房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学校从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大学出发,决心全面推进公用房管理改革,将其列为2006年全校重点工作之一,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院系用房管理的改革。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的努力,该校资产管理处重新制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试行)。针对院系用房,制定并实施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系用房管理细则》(试行)。本文介绍了该校院系用房改进的管理办法与定额面积核算办法,并成功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中,受到院系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院系用房管理办法的改革
个人先进事迹:年轻的心越飞越高
冬日午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偌大的校园里,一个戴着近视镜、脸庞上还有一丝稚气的男生匆匆走来。他就是胡铃心,南航航空宇航学院05级研究生,一颗年轻的“科技创新之星”。
一系列奖项记述着这位23岁青年的发明创造轨迹:中学阶段,便有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他捧回最高奖;在由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和中国宇航协会联合举办的“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国际创新竞赛”中,他的作品以绝对优势获得亚洲赛区第一名。
胡铃心说:“航空航天事业是我从小的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的胡铃心有十多项作品在各类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其中一个设计方案获得福建省创新设计大赛第一名。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陈一坚院士看到他的方案后非常高兴,鼓励这个对飞机有着某种痴迷的少年报考航空航天院校。
2001年,胡铃心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录取到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在同学谈勤怡的眼里,胡铃心是个“忙学习、忙比赛、忙试验的工作狂”。翻阅他的成绩单,几乎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胡铃心说:“航空航天是一项尖端科技,没有高等数学等课程作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能有大的成绩。”
在导师昂海松教授眼里,胡铃心是个能够把学习和科研融合起来的好学生,“胡铃心有敢于创新的勇气、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断追求的抱负”。
航空航天锦标赛开展现状分析
1研究目的
现代航空已成为中国国防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因素,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航空模型运动在航空航天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产大飞机C919在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承载几代人的航天梦,使梦想成为现实。参与C919研制的有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10万产业人员,可见参与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2017年7月骄阳似火,全运会赛场上燃起航模人的熊熊热情。阔别24载,航空模型项目自第八届全运会停办后,以群众体育项目的形式重回第十三届全运会赛场,这是一次翱翔蓝天的梦想回归。科研类全国航空模型运动锦标赛是通过参赛选手自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进行缩比验证飞行,检验创新作品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对拓展大学生及科研所相关人员的设计制作和创新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对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开展现状进行研究。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网络关于航模型运动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归纳与总结。2.2.2调查法。对中国航空运动学会航空航天模型委员会、高校分管航空模型运动的领导或指导教师就该高校开展航模运动的场地器材、经费、组织形式等进行电话或邮件访谈了解航空模型运动开展情况。2.2.3逻辑推理法。通过搜索文献资料,依据前人对航空模型运动的研究,结合科研类全国航模运动近10年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推理、归纳与总结。
3结果与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性时尚的航空模型运动这项科技体育运动项目需求增加,使得航空模型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航空模型运动是室内设计、制作及户外放飞运动相结合的活动。航空模型的制作本身就有较大的体能消耗,加上野外对模型飞机的操纵、放飞及回收等一系列动作,更有效增强了参与者的灵敏、耐力、臂力、腹部和腿部的力量及热量的消耗。为了促进航空模型运动更有力地发展,2004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主办了“科研类全国航空模型运动锦标赛”。科研类全国航空模型运动离不开高科技的成果,更能开阔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1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竞赛分析。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与美国世界大学生航空设计大赛、欧洲大学生载重飞机设计大赛,合称为世界高校科研类飞行器设计赛三大赛事。随着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赛事的逐渐壮大,这项智慧型赛事有了更大的“野心”——在未来谋求将该赛事打造成国际赛事。自2004年以来比赛已成功举办13届,主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竞技与娱乐的模型运动,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挖掘、开发科研院所和大学生有关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该赛事由三部分组成:(1)创新作品缩比验证;(2)结合国家相关重点课题创新评比;(3)各参赛单位学习交流。表1显示,2008年参加科研类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的有20所,2016年达到100所高校,参赛人员从300余名增加到2100余名。从举办地点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主要是该区域高校开展航空航天专业较多,航空模型运动普及较广。从参与高校数量和人数来看,参与高校增加了5倍,参与人数增加了7倍。自2004年该赛事开始启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赛事规模逐渐壮大,使更多的高校及相关的科研所都踊跃参与进来,进一步增强了对科技理念的提升。3.2高校航空模型开展活动的分析。调查显示,我国航空类专业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昌航空航天、沈阳航空航天5所大学,另有30余所大学有相关的专业或学院。非航空类高校航空模型运动运用最多的就是校运会的开闭幕式,该校航空专业学生或航模协会学生放飞自己亲自设计的航模在田径场上空驰骋与翻转时非常亢奋与振奋人心。被誉为“非航空类院校的标杆”的河北科技大学,自2008年底开始开展航模活动,其组织形式是以航模协会的形式进行组织与发展。该校在全国赛事中从被质疑到逐渐被认可,见证该校航模活动从发展到壮大的历程。河北科技大学航模运动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校领导的重视与省航模协会的指导、校航模协会会员多学科交叉起到的互补作用、指导教师的专业及辛勤付出和学生的勤奋好学及思想碰创。河北科技大学场地器材比其他非航空类院校相对完善:新校区广阔的场地供航模试飞,具有对航模爱好者全天候开放设备齐全固定的实验室,为航模爱好者提供了有利的科技创新场所,有新的想法、好创意随时可实验与操作。特别是非航空类院校开展航空模型运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该校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由于经费的限制对航空模型的研发受到一定的制约。
研究生体育锻炼意识提升
[摘要]通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某专业研究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比于本科阶段普遍有较大程度的下滑。分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提出对策,通过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提高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升体质。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体育锻炼;体质
1背景和现状
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社会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栋梁之才和支柱力量。然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中涌现出诸多问题,如学生体质下降、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心理疾病多发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本文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某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对象,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底,分别对学生的中长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项目进行调查,分别考察该群体的综合体能、力量、爆发力等方面素质,发现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变化趋势及相应水平段的比例大致相同,以中长跑成绩为例(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通过调查了解到,约有60%的学生,做体质自评时认为自己的中长跑成绩比本科阶段慢20~30秒。仅10%左右的学生认为,体能与本科阶段相比差距不大或略有提高;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约2/3的学生每周很少或几乎没有专门时间用于体育锻炼;除常规步行外,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30分钟者,约占60%,而每天锻炼时间达到或超过一个小时的学生人数不足5%,这与“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相去甚远。提到研究生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下滑的原因,认为“没有兴趣”和“没有时间”的学生较多。
2成因分析
一是研究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不强。通过调查了解到,中小学阶段每周有至少三个课时的体育课,且有相应考核。大学阶段,大部分学期体育课为必修课,每学期有考核,目前大部分高校是分身体素质考核和专项素质考核两个部分,没有体育课程的学期,也需要进行体质测定。因此在大学和中小学阶段,学生是有一定的驱动力去参加体育锻炼,而到了硕博阶段,大部分学生在课业和科研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明显下降。约有40%的研究生对体育的“兴趣一般”或是“一点都不感兴趣”。这部分缺乏兴趣的群体不可能自发地去参加体育运动,更谈不上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二是校园里研究生体育锻炼的氛围不够浓厚。通过走访发现,大学体育类社团、协会成员基本为本科低年级学生,学校组织的各大体育赛事,也大都针对低年级。针对研究生的,仅有篮球赛,或各学院组织的趣味运动会等,远不如本科生活动丰富。调查结果中,认为体能与本科阶段相差不大或略有提高的群体,基本为有一定体育锻炼基础、形成固定体育活动爱好或对自身身体状况不太满意者,后者往往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或是看到成果的,会形成良性循环养成锻炼习惯。三是研究生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国家教育部发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课程设置第六条中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但目前许多高校仍没有充分重视研究生体育教育问题,据了解,只有极少部分的高校针对研究生开设了体育相关的选修课程。
全市船舶工业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报告
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提供2013年底和今年1-8月份数据)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目前,全市涉航企业有48家。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22亿元,同比增长92.6%。
2、主要产品
通用航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大件加工及部件组装、航空机电、客舱设备及内饰件、宇航级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等。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汽车发送器设计论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超车及转弯,特别是雨雾天气,转向及刹车指示灯能见度小,使驾驶员不能及时了解前后车的行车意向时,经常容易出现交通意外。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汽车行驶信息接收与发送器的设计,叙述了系统基本组成结构,该设计能自动显示前后车的转向、刹车情况并用声响提醒,对提高汽车行车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80C51汽车行驶信息红外接收器
一、系统数学模型
系统使用80C51单片机作为信息控制器,将调制到40kHz载波的信息经红外发射管发送出去;同样80C51单片机控制红处接收器接收数据信息。
如果以汽车甲为例,当乙车要转弯或刹车时都会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出信息,甲收到信息后就会在本车上显示并用声响电路提醒,同样当丙车要超车时也会有信息从丙传给甲并在甲车上显示。
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