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20:48: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航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航海精神与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摘要:基于航海精神的提炼,针对目前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困惑,以加强顶层设计理念为突破口、拨正人文素养为方向标、确立校企合作为主阵地、拓展航海精神为立足点,以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航海精神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航海精神;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为标志和统领的奋斗目标”,习强调海洋强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这些都标志着振兴海洋、发展航运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工程。从“郑和下西洋”体现出来的无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到西方航海人勇往直前、勇于实践的无畏气魄,其共同点即为航海人在航海事业过程中,结合海洋文化、航海品质后所形成的航海人特殊具有的一种文化。航海精神,即在从事航海领域的实践基础上,人类在传承航海文化的同时,结合自身基本精神、社会和谐文化后所形成的有航海品质、航海气魄的一种人类精神。它是航海文化的精髓,是人们对海洋表征、航海实质的有机组成,是从事航海领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1]这种精神结合了中西方对航海精神内容的整合,将航海精神融入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既是航海专业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能为学生的就业成长提供长足而有效的帮助。国内对于航海精神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有代表性的有:黄洁[1]以船的结构和部件为原型,总结出与锚、钟、桨、舵的特性相符合的船员的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航海精神;崔国恒、李海林等[2]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应用与创新,总结了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方面的成就与航海精神。上述研究为明确航海精神内涵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但也可以发现,我国对航海精神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航海精神的关注缺乏实践,航海精神应用于航海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还比较滞后。本文试从航海精神谈航海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

二、航海精神、海员职业素养的内容与关系

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一样的航海精神。但是对现当代航海精神内容的构建中,则是将航海精神形象化地指向了海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即坚定的从业思想、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以及无畏的开拓精神。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3],其中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中一个重要方面。海员职业素养简单地说是海员在从事与海域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与工作相关的职业行为,是航海人在航海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其内容是在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服从意识以及环保理念等。分析大航海时代的航海精神以及海员职业素养的内容,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交集的概念。从内容上说,航海精神是结合内在精神的研究,是对海员职业素养表征培养的一种深化。从现阶段研究的深度上说,目前对航海精神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实践,而对海员职业素养的研究相对比较超前。从教学上说,航海精神的培育还未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而海员职业素养的培育已被各航海院校所重视。为此,若在教学、实践等过程中将航海精神融入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实现航海精神培育促进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目的,将两者之间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两者之内容优势,将航海精神为海员职业素养所服务,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航海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查看全文

航海GMDSS课程改革策略

1课程改革的内在因素

1.1GMDSS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课程改革

本世纪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对航海领域的冲击,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海上通信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海上卫星通信系统已经由原先的A站、C站发展到今天的B站、M站到今天的F站;而其他海上通信设备也都经历了更新换代;海上通信法规较GMDSS实施之初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和现实不太贴合,因此,进行GMDSS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1.2现代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

我国船员培训教育历史悠久,直到现在我国船员培训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世界船员的外派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把船员培训和高职教育结合起来却是不到20年的事情。目前全国很多高职学院开设了航海类专业,以武汉为例就有: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和武汉海事职业学院等等。高职教育在过去的10年里重视量的变化,即是学校规模、在校学生和专业数量的急速增加,随着国家多次职教会议中提出要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很多学校开始了学校质量工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重要的方向。航海驾驶专业也不例外,一方面要考取国家海事局各种适任证书,另一方面还要符合船东的用人要求,为了满足这两个要求,必须对船舶驾驶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航海GMDSS课程也不例外。

1.3体现职业教育属性

查看全文

航海职业教育重构探索

1航海职业教育的现实境遇

1.1航海职业教育研究只见“船舶”不见“人”。以往的航海职业教育研究仅关注航海本身的现象及意义,而“人-海员”这个因素被“悬置”起来,甚至达到了“视而不见”的程度。在“海洋强国”的宏大背景下,航海职业教育离不开“海员这个人”,要重视特定航海情境中“海员”的价值,以及孤独、焦虑和愉悦的情绪。海员是高风险职业,每年发生的海损事故让人震惊。同时,海员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有些海员意志不够坚定,较易产生焦虑和苦恼,而且是高发人群。海员的苦恼意识。海员生活空间封闭、噪声较大,还会面临各种危险,特别是海盗、海损事故的发生等,同时有些海员没有责任心,任性、急躁、冲动,造成海员的苦恼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由于航运业具有国际性特点,很多海员英语水平较低,特别是英语口语,导致在国际港口无法用英语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只能依靠手势或身体语言,这也增加了海员的“苦恼意识”。海员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海员作为个人,是由一个个“单子”表现于外的,一方面显现了船员个体的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又显现了海员个体存在的某种自然状态。因此海员是一种孤独的自由,不仅是航海期间不与外界交往,更是个体本身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存在,彼此间由于利益独立所显现出的对立与孤立。海员的焦虑是由海员的认识差异造成对自己的责难或不满,引起焦虑的产生。海员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海运企业的安全,更会涉及一个家庭的稳固和社会的和谐。1.2海员的职业认同薄弱与“航海精神”缺失。海员的职业意识比较薄弱,对海员职业的认识不仅局限于海员本人,还要考虑其家庭。由于职业认同隐含着对原有身份的质疑,是一种不确定的表达,而这种不确定性与外在的历史时空、社会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员职业认同的根源存在于对传统航海文化的认知中。因此,让全民熟悉海洋、热爱航海,吸引并鼓励青年海员投身海洋与航海事业,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当个体从‘类’中分离出来,人类便失去了精神家园”[2]。现代性的特点是让人“失家园”,即“精神家园”的缺失,海员之间是一个个原子式的存在,是群体性孤独,是没有“精神”的存在,是对航海精神的僭越。海员的最大特点是“个体自由”,是一种任性的自由。海员“航海精神”的缺失,是一种倒退。1.3涉海现状表现为“兴海”和“护海”相互割裂。频发的海上漏油事故、陆源污染入侵、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随意向海洋倾倒垃圾等,导致了许多不良隐患。由于海洋独特的物理性质——流动性,同时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得这些问题不同于陆地环境问题,其影响范围更广,甚至遥远的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建设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对空间关系的破坏,海洋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海洋的空间关系失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问题,处理好空间关系才是最主要的。

2航海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建

海洋强国战略要使其成为全体海员的共同意识和统一行动,特别是要让广大海员意识到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并为建设海洋强国不懈努力。目前终身教育已达成社会共识,航海职业教育过程中加大海洋强国战略思想,是提升海洋权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1海洋强国视域下航海职业教育的内涵。2.1.1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统一。海洋强国战略下航海职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分别由政府、海员、航运企业、海洋环境四者构成,即可简化为“海员自身之间关系”、“海员之间的关系”、“海员与航海技术之间的关系”、“海员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海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六种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成海洋强国战略下航海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体化趋势,是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统一。在海洋强国战略下,将会突出以“人-海员”为本,注重海洋环境保护,使海洋生态系统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海员与海洋环境、海员与航运企业、海员与政府的和谐发展。2.1.2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海上运输是当今全球最安全、高效的远程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承担着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和50%以上的国内贸易运输,海运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产业。在海洋强国战略下,海洋的生态风险不断加大。频发的海上漏油事故等海洋生态污染问题屡见不鲜,想要建立和谐共生的人海关系,必须坚持“以海定海,关注长远利益,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很多航运公司,特别是一些中小型航运企业对海员的保护制度规定甚少,对企业和海员之间的权利义务规定的极不平衡,或者直接回避海员的保护内容。这样不利于维护海员的合法权益,使海员缺乏安全感。海员对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来自航运企业的精神支持和人文关怀对海员来讲更易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恰恰成为当前航运企业忽视的方面。很多航运企业对待海员的冷漠态度往往成为海员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2.1.3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海洋强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在关注海洋强国科学价值的同时,人文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STCW78/95国际公约的实施、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东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等新形势,对我国海员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航海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诉求远远滞后于航运业的科技发展水平。2.2海洋强国视域下航海职业教育的转向。2.2.1海员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转变。海员的环境特殊:在一片浮动的国土上集体协作,艰苦枯燥的漂泊中往来于世界各国之间。这种特殊的客观环境要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革命乐观主义必须成为海员人才素质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海员强烈的爱国热忱、协作精神和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培养海员在艰苦环境中吃苦耐劳、修身养性的良好品质。2.2.2从“单维教育”向“共享教育”的转向。共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随着教育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对海员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航海职业教育路径必须向多维向转化。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海员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展,慕课教育、微教育、云教育等不同教育形态的不断涌现,呈现出知识传递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有利于构成多维的知识供给体系,提升教学的人性化、个性化和科学化。2.2.3从“制度化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向。航海职业教育由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传统的航海职业教育三年培养计划和方案已经滞后,知识供给量和教学内容不及知识迭代速度,这意味着航海职业教育要树立终身化教学理念,使海员学习变成动态化和常态化,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实现终身化教育,驱动学习型海员的建设,完成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

3航海职业教育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路径选择

实现海洋强国梦想必须大力宣传航海文化,提高海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面对海员在现实中的境遇和挑战,我们要立足当下、主动建构,在实践中利用海洋强国战略推进航海职业教育的重构,为实现海洋强国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海洋梦而努力。3.1回到人本身,凸现海员主体性建构。海员的贡献、海员人才的价值、海员的社会地位需要从海洋强国的战略高度,进行重新认知和评估。回到“人-海员”本身,否定把海员对象化、商品化。海员主体性建构分为两个维度: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的自我建构;正确处理“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群体建构。重构有意义、有价值的航海职业教育途径,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员自身的素养成为主要突破口。海员通过个体化的海上体验,对所处的职业有了感性认识,这是职业实践,也是海员自我建构。自我建构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海员的个体德性,就是人格精神,这是生命提升、升华、实现的方式”[3]。“德”的最高价值是“和”,“德者成和之修”。德是一种修炼,是为了达到“和”。现在的海员太“自我”、太有“个性”,因此,让“自我”变成“我们”,关注情感交流成为必要。海员“自我”建构是航海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海洋强国战略的突破口,海员是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执行者。群体建构,也是海员的群体心理,海员这个集体的存在与团结,必须建立在其成员拥有足够同质性的基础之上,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处理好“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共建“船舶共同体”。群体是“类的存在”,个体是多层次和多方面需要的矛盾综合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只要需要不被满足,匮乏就会持续性的存在,威胁着“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使“自我”面临“异化”的危险。“一艘船舶”就是一个“大家庭”。一艘船舶,往往由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船员组成,要求来自不同地区的海员能够和睦、温馨地生活在一起,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团结协作、共同配合,才能战胜海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情感逻辑下的群体互动,“船舶共同体”将具有相同认知的人聚集起来,并在群体中完成群体身份确认、群体目标内化、群体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达成了由“我”向“我们”的转变。同时,在海员这个群体中,通过对海员合理性的认同完成“自我”世界观的强化,通过个人意识与群体价值的互相认可、共同价值观的分享和确认,完成了群体认同与群体价值的内化。人们通过“船舶共同体”抒发情感、表达自我、凝聚彼此、共享价值观。“船舶共同体”作为一种站合剂和一种媒介,是共同身份把海员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在其中海员参与者强化了自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也重建了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3.2保持“中国航海日”和“世界海员日”的仪式感。仪式不仅可以产生权力和权威,而且还能生产出一种“看不见”的控制力。仪式还是一个“文化增殖的空间”,“中国航海日”和“世界海员日”仪式的组织可以成为展现航海文化成果的平台,规范的仪式组织可以成为展现航海文化底蕴、表现航海文化特色的重要契机。“中国航海日”和“世界海员日”仪式情境中通过象征符号的有效搭配,营造良好的航海文化氛围,让参加仪式的海员真正感受到强大的“航海精神场”所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庄严的航海仪式感成为仪式参与者了解和连接历史的纽带。在仪式感中体会航海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海员良好的“文化性格”。中国“航海日”和“世界海员日”活动仪式描述的是在‘共同的场域’内以时间为范畴、由集体参与共享情感文化的历时性模式。中国“航海日”和“世界海员日”通过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重复、强调,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将来紧密联结。在一次又一次的节日过程中,时间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文化在时间上的存续和共享,不同个体在一系列节日仪式中获得对文化记忆、身份认同、群体规范的认知。3.3以“中国航海特色”为核心,推进“国际航海教育的本土化”和“本土航海教育的国际化”。以“中国航海特色”为核心,坚定地走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决心和信心,通过与“他国”的对比,更好地认识中国航海特色,使传统与现代,全球与本土结合起来,辩证看待中国航海职业教育。构建“自我”与“他国”两个维度。“自我”是中国航海文化的内在凝聚力、生命力和感召力;“他国”是航海文化的外在影响力。“塑造我国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国家形象。”[4]国际教育的本土化”,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航海技术,具体包括航海课程、教学方式、国际评估。“本土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走出去”思路,强化世界的认同感。树立良好的中国航海文化形象。技术出海,铺就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强国。随着“科技兴海”原则的不断运用,特别要强调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海洋空间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势必要“技术出海”,实行航海技术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实现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建立基于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体系。在航海职业教育中,开展“互联网+”行动,信息技术与航海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会对航海职业教育带来整体性的变革,改变航海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理念、教学模式,均衡海员培训中资源配置方式等,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创建的资源共享平台,使更多的海员得到更精确、更多范围的服务。积极开展航海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员,提高中国航海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致力构建全球航海文化生态环境,借助国际航海文化大环境的积极作用;加强航海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对外交流中,要巧妙地融入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中国梦、海洋梦”的核心所在。运用别国“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国际海员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为了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实行航海职业教育国际化,积极“引进来”与主动“走出去”二者结合的需要。全面提升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能力,建立完善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平台。3.4成立“航海职教联盟”成立“航海职教联盟”,充分发挥“航海职教。联盟”为“海洋强国”战略输送基础性、支撑性人才的价值。“航海职教联盟”是政、企、校、行四方形成合力,明确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行业)“双主体”培养海员人才的职责权限。今天航海职业教育的问题在于与社会脱离,社会环境对于航海职业教育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报酬,益于知识,益于性格,益于德性,益于生活。“航海职教联盟”是进行交流与协商,是开展航海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参与教育合作的各方主体传播信息、发起对话、展开讨论的主要载体。“航海职教联盟”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实行无数的对接点。完善“航海职教联盟”,是提升航海文化自觉的重要保障。“航海职教联盟”的活动组织是航海精神转化为民族精神,形成航海氛围的长效机制,是航海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反映,其本身的形成、创新及执行就是一种文化过程。航海文化自觉研究是航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导向,建立中国文化自信和航海文化自信的条件,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融合,以激发航海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航海文化贯穿启蒙教育、义务教育、继续教育的各个领域,实行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国民的航海文化素养。二是融入道德教育,深入挖掘航海文化中的道德资源,比如郑和下西洋中的美德善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三是融入文化创造。航海文化中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推行航海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贡献更好的中国方案,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四是融入实践生活。航海职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必须依靠新的实践来解决,就是“倒逼”机制。航海职业教育必须考虑一个新的落脚点,强化生活养成,注重把航海文化的优秀传统融入人们实践生活的方方面面,“回归生活的航海文化”。

查看全文

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员培养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军事航海指挥员的任职需要,根据《STCW78/95公约》和《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分析现行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以及海军院校航海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革海军院校航海类教育的新思路:以《STCW78/95公约》和《训考大纲》为标准,建立军事航海教育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以满足第一任职需要为前提,力求与地方院校航海类专业教育接轨;高标准、高起点,培养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员。

关键词:航海教育;《STCW78/95公约》;军事航海;素质教育

一、引言

目前,海军院校航海类专业的培训,由于军事航海的特殊性,自成体系,水面舰艇学院以水面舰艇航海为特色,潜艇学院以潜艇航海为特色,采取各自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但是,除了军事上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标准外,在航海技能上,军事航海指挥员和地方同类人员有相当的共性,比如:一样强调实践性,一样要求航海作风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缔约国际海事组织(IMO)《STCW78/95公约》,以及加入WTO,地方高等航海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因此。分析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人才,打赢未来海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教育的特点

和国际接轨,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是以《STCW78/95公约》为标准建立和制定的,《STCW78/95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重要公约之一,它对各缔约国海员素质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有效地控制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STCW78/95公约》是全球各层次船员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标准。地方高校按照《STCW78/95公约》实施的航海类教育有如下特点:

查看全文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研究

摘要:为改变目前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探讨构建校企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其中包括根据航海人才培养要求和航海文化特点制定的“632”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及多层次的文化融合实施途径。

关键词:航运企业文化;航海院校;航海文化;融合体系

一、引言

航海文化建设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增强航海文化自信的关键。航海文化的建设根植于航运企业的航海活动,也产生于航海院校的航海教育过程中。因此,航海文化的建设取决于航运企业文化和校园航海文化的发展,而将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进行有效对接融合是航海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树立航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基础。针对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对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方式等,文献[1-4]已做了较充分的研究及论证,但对两种文化融合的运行模式、发展模式等的研究较少,导致目前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与一般化,普遍存在校方热情很高、企业缺乏积极性的状况,使校企合作难以向纵深发展,校企双方难以保持长期合作[5]。为此,本文尝试构建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并对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航海文化的发展。

二、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因素分析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是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基础,这些影响因素从宏观到微观、从校企双方到整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校企文化融合的质量。本文主要从政府因素、行业因素、利益因素、学校因素、企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因素。1.政府因素校企文化融合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等是校企合作的典范,而政府是这些校企合作模式备受推广的关键。在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中,政府起着保障、协调作用,是校企文化融合体系的主导因素。2.行业因素行业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类别、行业文化、行业规模三个方面。在行业类别上,航运业属于就业前景广、福利待遇好的行业,航运人才的培养是各大航运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为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行业文化上,航运文化的建设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标杆和方向,随着“文化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航海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在行业规模上,行业规模对校企文化融合的影响是院校所在地域某种行业所能达到的规模,在文化融合体系构建中,学校在利用好这种地域性文化优势的同时应有选择性地融合,既要突出学校特色,又要积极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3.利益因素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会涉及学校、企业、政府甚至包括行业组织的利益,在融合过程中给各方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从长远来看,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最终会给所有参与者及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利益因素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长效运行的直接因素。4.学校因素航海类院校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主体之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推广直接影响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效果。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精神与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都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5.企业因素企业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直接因素,其中企业的发展阶段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起步阶段,企业更为关注自身的“质量文化”;在企业壮大阶段,企业各项制度、管理趋于成熟,企业文化逐渐成熟,并到达最终的企业文化繁盛时期。因此,航海类院校在选择航运企业进行文化融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

查看全文

航海英语词汇教与学应用分析

1.结构隐喻概述

隐喻作为最方便、最通俗易懂的理论在语言中被广泛使用。只要有语言的地方就有隐喻存在。在航海英语中最经常使用的概念隐喻分类是“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于是就产生了一词多用现象。

2.结构隐喻与航海英语词汇教学

航海英语作为一门陌生复杂、晦涩难懂的专业英语对学生来说一直是大难题。借用结构隐喻概念中相似概念的“映射”去理解、记忆和掌握单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1利用结构隐喻来阐述航海英语词根与概念领域的关系。英语中的词根酷似汉语的偏旁部首,携带者各自特定的中心含义。为了方便易懂,人们移植了最初文字中的部分音节——带有特定含义的词根来表示新概念域里的相似含义。这就是结构隐喻里的相似结构概念的迁移。一旦词根由始源域出发到达目标域,就结合新的语境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意义。例如,词根cap-的中心含义是“头”,用在文字领域就是“文字的头”(capital)——大写字母;延伸到海上领域指称为海员的“头儿”(captain)——船长。再如来自于化学领域的词根hydr-(中心意思:水)便是航海英语里的常客了。在日常生活中,hydr-构成了hydrant(消防龙头,消防栓)表示可以放出“水”的东西;从这个始源域被迁移到化学领域就创造出了产生“水”的化学元素:hydrogen氢气;之后再落脚到航海目标域中,就创造出了hydrography表示测量领域关于“水”的数据:水道测量学。2.2利用结构隐喻将词汇含义从日常生活领域应用到航海专业领域。日常英语和航海英语是不同的概念领域。但同时,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又有着相似的指称、特征或功能。人们借用熟悉的、简单的日常英语来描述后来的、陌生的、具有相似度的航海事物,于是同样的单词就开发出了新的含义。比如bridge在日常英语中的含义是“桥”,在航海英语中的含义却是“驾驶台”,因为驾驶台是由最初小船上类似“桥”一样的、供渔夫休息用的“拱起”繁衍而来的。类似更多的,从日常英语借用到航海英语中用以表示相似概念的例子如下:master主人、大师→船长(掌管船的主人);engineer工程师→轮机员(船的工程师);round圆的,循环→巡逻(在发生火灾区域循环着走);board木板→甲板(船上的多层木板);acquire获得→捕获(雷达获得物标信息)等等。2.3利用结构隐喻来解释航海领域内的一词多义现象。通常,同一单词的多个含义之间有着一定相似的联系。这就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程度中概念被应用到其它方面,或者两个不同的概念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一个概念被借用到另一个相似的环境中就产生了新的概念或含义。多数的一词多义现场都可以用这种“概念借用”式的结构隐喻来解释。在航海英语范围内,也存在诸多一词多义现象,主要是介于船舶、海员、货物和设备之间的概念延伸和借用。例如,range的本义是“范围”,如能见度的范围,被应用到事物种类的概念中就是“一系列”的种类,被应用到灯标的概念中就是灯标的“射程”,被应用到雷达的概念中就是雷达的“量程”,可见range的多种含义都是由本义“范围”向外延伸得来的。2.4利用结构隐喻来理解航海英语术语。航海英语中有很多名词术语是“双词结合”的形式,叫做合词法。当两个独立的英语单词有序地先后摆放在一起并结合航海实用语境,便产生了新的含义。多数合成词的含义侧重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为辅助功能。如shellplate中,shell的日常含义是“鸡蛋壳”,plate的日常含义是“板”,shellplate侧重于用“shell”表示船身的“壳”,“plate”(板)的含义不变,但意义有所扩大,不仅指扁平的木板,还指有弧度的木板和钢板。所以shellplate在航海英语中指称“船壳板”。用shell的“蛋壳”含义去构建船舶的“船壳”概念,容易理解更便于记忆。有的海事术语合成词也会侧重两个单词含义并重,各个单词的概念都会在新的航海语域里有迁移延伸,如occludedfront便是侧重单词occlude(封闭)和front(前面)的概念结合。结语结构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的概念,用作词汇理解和记忆规律,虽然抽象,但却十分实用。作为航海教师,还会深入挖掘隐喻与词汇的关系以及隐喻与航海英语的关联,以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Lakoff,G.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J].MetaphorandThought,1993,(2):244-245

查看全文

航海进入网络信息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船员管理、船舶动态跟踪、利用网络可以船员的招聘信息,便利于通过网络达成运输协议、船舶,可通过航海信息、导航信息实现最优航线设计、最佳航速设定,提高船舶自动化管理水平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加快海运业的发展,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对航海信息化、自动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各要素中的影响,望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中能得到全面运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航海航行安全和效率自动化降低成本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经济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电子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查看全文

航海博物馆捐赠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鼓励境内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规范*中国航海博物馆受赠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向*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航海博物馆)捐赠财产(包括资金、实物、技术、劳务以及其他财产,下同)以及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捐赠人和受赠人)

境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捐赠人)可以向航海博物馆捐赠财产。捐赠的财产应当是捐赠人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查看全文

航海教学创新教育探讨

摘要: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将创新教育贯彻落实到航海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就航海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行号教学;创新教育;推进

1航海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航海专业在培养专业的航海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中有着重大作用。现代社会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这种人才需求,推进创新教育极为必要。长期以来,航海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新教育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来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而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航海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极为重要。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航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只有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学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2航海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的措施

创新教育的推进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创新教育有利于社会更好的发展。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方法的革新,同时也是教育功能的从新定位。基于创新教育要求,在航海教学中,必须革新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2.1教学观念的转变。基于创新教育要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在航海教学中,要想推进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如,在“水手工艺”与“船舶结构与设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这一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2.2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推进创新教育的关键。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让他敢质疑、敢提问,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因此,在航海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提问;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2]。2.3加强实践。航海这门专业应用性强,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实践是贯彻落实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只有让其不断的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航海教学中,学校要加强航海实践教学。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进行航海实践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航海企业有着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企业有先进的航海设备、设施,学校比较缺乏;企业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而学校没有。因此,学校应当善于开展校企合作这种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2.4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航海教学的需要,革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根据航海专业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如导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均为航海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2.5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航海教学中,要想提高航海教学的有效性,推进创新教育发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尤为重要。首先,加强现有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鼓励并倡导教师深入科研工作,深入社会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其次,要加强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再者,要加大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航海教学中去。

查看全文

航海计算机信息化应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船舶已加速自动化、船舶自动化还能使船舶定员大约减半,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利用网络可以船员的招聘信息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加快海运业的发展,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对航海信息化、自动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浅谈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各要素中的影响,望计算机信息化在航海中能得到全面运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航海航行安全和效率自动化降低成本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经济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电子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