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循环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19:33: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海洋循环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海洋循环经济

海洋循环经济分析论文

摘要: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设想思路,并从新的视角分析我国今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本文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设想思路,并从新的视角分析我国今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1]。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基础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本文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设想思路,并从新的视角分析我国今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坚定不移地确定了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篇幅推出了关于海洋开发的战略安排,并且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海洋开发战略部署,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依据循环经济原则,发展海洋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一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1]。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基础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引导产业新结构

2011年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以及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等4个地区的战略规划相继获批而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支撑条件,人类进入到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海洋战略,掀起了“蓝色革命”。

从“绿色”到“蓝色”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和主攻方向。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并且含量也巨大,就目前人类所能了解到的,就有水资源、矿物资源、食物资源、海水能源和海洋药物。沿海城市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海水通过淡水处理可以极大的缓解人类目前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矿产资源是目前人类应用最多的海洋资源,从海水中也能提取出大量的矿物,如果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淡水以外,可生产食盐3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碘、铀、金、银等等,可见海洋资源的丰富价值;海中也含有大量的食物资源,除了鱼类之外,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海洋中的生物,不仅是食物,也是珍贵的药材,海洋深处还有更丰富更宝贵的资源等着人们去探索,去发掘。我国目前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的开发和投入计划成为此次“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将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水利用、海洋药物开发利用、海洋工程、深海采矿、海洋仪器设备制造等。这预示着我国已经开始从海岸线向海洋深处进行探索。

今天,面对陆地资源短缺的压力,人类又把目光转向海洋,提出了“重返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家预测,至迟到21世纪末,人类将有十分之一的人口移居海洋城市。诸如海上人工岛、海上工厂、海上城市、海上走廊、海上牧场、海上机场、海上油库、海上公园等。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增长,唯有人类重返海洋、开发海洋,从陆地“绿色”经济向海洋“蓝色”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从“局部”到“布局”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从局部主要的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形成北起辽宁沿海经济带,经东部沿海多个省市,南至海南国际旅游岛,一条完整的沿海区域蓝色经济带发展布局已经基本形成。这条海洋经济带以海洋为地域空间、以海洋自然资源和空间为利用对象、以海洋产业为经济主体的经济带。海洋经济带整合了各地局部发展开发海洋经济到整体布局不同类别海洋经济区。

一是海岸海洋经济区。海岸带是海陆的交接带和过渡带,陆海两类经济荟萃,生产力内外双向辐射,因此成为社会经济地域中的“黄金地带”,可视为我国的“海洋第一经济带”。从北往南看十二五期间将形成整个沿海区域蓝色经济带。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渤海新区、江苏沿海经济带、福建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些新区以沿海开放城市为区段开发依托,河口型开发模式、海湾型开发模式、连片开发模式相结合的全国海岸带经济体系。

二是海岛海洋经济区。海岛是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开发海岛,对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有重大意义。要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按不同类型,固地制宜,提高其产业结构等级,实行组群开发、据点式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把我国海岛建成“海洋第二经济带”。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揭开了中国发展海岛海洋经济的新篇章。

查看全文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查看全文

探析人海关系和海洋循环经济的关联性

摘要: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管理公共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方向。海洋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21世纪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基本原则作为发展指导。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设想思路,并从新的视角分析我国今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海洋循环经济;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论文百事通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查看全文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一、循环经济释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materialscirculareconomy)的简称,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溶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生态工业在实践循环经济的3R原则时,主要表现在产品、企业以及企业间三个层次上。其中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以及企业间的循环经济构成了循环经济的两大工业发展模式。

经济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图1和图2):如果沿袭传统工业经济强物质化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图1),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无疑要付出较高的资源环境代价;相反,如果采用当今减物质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2),就有可能用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赢得较好的经济增长。

二、宁波经济发展中资源能耗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GDP以很高的速度在增长,但是,物质消耗占GDP的比重却也在逐年增加。突出特点是:发展速度愈快的地区,物质消耗比重增长也就愈高。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高于世界平均值3-8倍。宁波工业企业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要排放废水17.1万吨,废气1.94亿立方米,固体废物1.37万吨,均高出发达国家几倍甚至十几倍。

查看全文

海洋生态经济论文

1天津市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的机遇和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只有遵循生态原则的经济才是可持续的,因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经济模式。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平台,与人类经济活动相叠加而耦合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而海洋生态经济则是在海洋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通过挖掘海洋资源潜力来建设的海洋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经济。

1.1天津市发展海洋生态经济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发展海洋生态经济,拥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与环渤海区域发展战略相一致。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为天津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海洋局指出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和依法用海,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高海洋生态承载力,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海洋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天津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实施,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对于天津来说,要充分发挥环渤海中心城市的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全力构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这些都为天津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1.2天津市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天津在探索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全面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汉沽建立了以北疆电厂为代表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打造了集海水冷却、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废物再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五位一体”的良性循环,真正将海水“吃干榨净”。其中,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采取摊晒制盐和工厂化真空制盐的方式进行,对浓海水进行综合利用,在有效避免浓海水直接排海而造成生态破坏的同时,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另如,天津临港经济区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按照远近结合、长短结合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形成了产业聚集,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具有生态修复和污水处理功能的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据统计每天可对1.75×104t污水进行生态净化,并将其全部作为景观用水,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查看全文

绿色经济良性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潍坊市绿色经济发展存在发展基础好、循环经济发展亮点频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制造业绿色步伐较快等优势,也存在近海海洋生态恶化、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劣势。要推动潍坊市绿色经济良性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重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将绿色经济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

关键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乡村振兴

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所谓绿色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等要素,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形态。绿色经济以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落脚点。

1潍坊市绿色经济发展的优势

1.1绿色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潍坊市绿色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2013年,由国家统计局、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等相关单位联合《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测评城市中,潍坊市位居前十名,绿色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潍坊市重视水系绿化,完成潍河、弥河、虞河等17条河道的生态修复工作,新增水系绿化20多万亩,建成水系绿色廊道和生态保护体系。潍坊市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推进绿色智能公交体系建设,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和纯天然气公交车累计占车辆总数的76.69%。潍坊市以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为重要契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生物基新材料等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1.2循环经济发展亮点频出。循环经济是按照资源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废物排放资源化原则,以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过程,其目标是以最小的发展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013年,潍坊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立项创建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潍坊市印发了《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对垃圾和下脚料进行深度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减少和转化污染物排放,打造潍坊发展升级版。昌邑市实现城乡垃圾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管理,走在全国前列;滨海区探索出了“一水六用、动脉扩张、静脉串联、动态循环”的特色循环经济新模式,被确定为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海化集团被确定为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潍柴动力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发动机再制造试点企业。2018年1月,潍坊市成为全国首个正式通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验收的城市。1.3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的产业。潍坊市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主导产品为高效节能电动机、低排放燃气发动机及再制造柴油机、LED照明产品和污染治理设备等,城乡生活垃圾生态化利用技术全国领先。潍坊市按照“一主多副”的园区布局,建成潍坊节能环保产业园、诸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高密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三个园区,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潍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已形成以国建高创、雷诺特动力、绿特空调等企业为龙头的节能设备产业,以泰北环保、爱普环保等企业为龙头的环保设备制造产业,以大洋泊车、银河泊车等企业为龙头的智能泊车产业链,园区内组建了节能环保产业服务联盟。诸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开元公司的高效节能电动机和金昊三扬和贝特尔的固液分离污水处理环保装备以及宏基工贸新型保温建材为引领,发展节能环保企业39家。高密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豪迈科技高效换热器、恒涛节能环保锅炉设备和蓝天环保污水换热设备为引领,发展节能环保企业23家。1.4制造业绿色步伐较快。绿色制造,又称面向环境的制造,是兼顾资源效益和环境影响的现代化制造模式。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呈现出深度融合趋势,绿色制造已成为生产方式变革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潍坊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绿色制造优势明显,全力打造国际动力城、光电城、健康城和VR科技城,涌现了潍柴集团、歌尔集团、盛瑞传动等一大批绿色制造领域的骨干龙头企业群和“隐形冠军”企业群,为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的国际化现代新城注入“绿色、智能”的全新动力。2017年8月,工信部公布全国第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潍柴动力入选全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018年2月,工信部公布全国第二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潍坊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2潍坊市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