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11:56: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诗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研究论文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太大,但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语言文字学习材料。特别自新大纲颁步以来,古诗教学的地位越显重要,不仅增加了课内教学量,而且规定了80篇推荐背诵篇目。那么,如何顺应新大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抄—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领悟诗的写作方法,积累诗的语言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寻出以下模式:一、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到诗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的。再加上学生对古诗这种文体本来就偏爱,所以,一接触诗,他们就非常愿意去放开嗓门朗读。此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乘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二、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将不能懂的作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许多老师对于这一步的处理方式或许有些怀疑,觉得这只能在城里的孩子中操作,乡里的孩子是不可能自行读懂些东西的,或者说只能在白话文中运用,在古诗中是很难的,或者只能在高年级学生中有效,在低年级学生中是行不通的。其实不然,只要每位教师相信学生,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放给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古诗词固然比现代白话文深奥些,但与现代白话文也有渊源的联系,多数词的变化是不大的,如“床前明月光”中“床前、明月”与现在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更况且,学生还可以借助插图、字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借助相互的交流理解。当然,在最疑惑的地方,还需教师精当的点拨。三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虽然大纲对体会思想感情的要求仅放在高年级,但一般来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诗,只要孩子了解了诗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只不过从低到高年级在表达上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生动。即使低年级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难度,也是“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桃子”的。四读,熟读成诵。即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体会了诗的情感,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再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五读,唱唱、画画、演演。读完后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其它艺术形式将诗再现,或是编成儿歌唱一唱,或是拿出彩笔画一画,如《画鸡》《鹅》,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又易激发学生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总之,古诗教学应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地领悟古诗的魅力。

查看全文

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查看全文

古诗词教学设计与教学艺术之研究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标准,不仅增加了需要背诵的诗词数量,并且对于古诗词教学当中的审美以及情感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因此,可以说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长的比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这一背景,加强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概念以及方式还有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下面主要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针对新课标环境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以及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词属于古代人文墨客智慧结晶所在,具有韵律以及情感以及哲学之美。同时拥有强大的审美作用,能够使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激发学生们对于语言文学的浓厚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古诗词属于我国的文化宝藏,诗中涉及到画和情以及理,不只是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的美,同时还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情感启示。因此,能够有效的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对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理想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古诗词语言表现以及书法情感具有含蓄以及内在的美,一般是让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富裕到诗中的情境和事物上面,并且不是将其直接的表达或者阐述出来。要求学生必须要对其进行细心的钻研体会,并且认真倾听教师所将的内容,不错过任何细节,同时采取自主探索以及联想的方式,才可以对古诗词所含有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的把握。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及良好的审美体验。所以说,学习古诗词这个过程比较重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思维的不断深入,使学生们的探究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古诗词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古诗词属于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社会现象以及人情世故还有自然哲理的细细配位以及深入探索所得出的产物,聚集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及知识分子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智慧,富含了丰富的哲理。而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古诗词是通过很多教研工作人员以及编辑们细心挑选的,含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生活和劳动以及祖国的美,让其能够更加积极的生活与学习,为人处世更加圆满,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以及综合素养。

二、古诗词教学设计策略

(一)品味课文感受语言艺术

古诗词具有十分优美的语言,并且十分精炼,虽然言简意赅,但是富含了十分浓厚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对语言艺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情趣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让学生们学会怎样间接又富有诗意的将思想感情抒发出来十分有必要。所以,在教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仔细的阅读,并且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让学生们感受到古诗词当中那些优美的语言,体会古诗词中含有的韵律及意味。例如,在讲解江雪这一古诗词的过程中,虽然全篇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对一个幽深地环境进行了整体的概括,同时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对于千山和万境选择了静态的描写方式,给欣赏者展现了幽深寂静的环境,而诗中绝和灭这两个字更能体现出环境的寂静,全诗中只有一个钓字是采用的动态描写,这种描写不仅含有用词和字地语言之美,同时通过语言的意味更能够将作者别致的情怀表现出来。

查看全文

幼儿古诗词教学探究

【摘要】基于古诗词的意境、情感流露具有丰富多彩的特性,从古诗词特性的角度开展幼儿教学,对幼儿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丰富情感等方面有推动作用。以古诗词的韵味为基础,从古诗词特点以及情感意境的角度,分析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以古诗词实践教学的方式,对教学方式、古诗词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实现古诗词教学对幼儿创造能力、审美观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幼儿;古诗词教学;韵味;审美

情趣,注重古诗词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思维创造以及人为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儿童古诗本身具有语言精炼、特殊意境等特点,帮助幼儿学习古诗词,可以增加幼儿教学的韵味及趣味,可以引导幼儿对古诗词进行有感情朗读、意境体会等方面的了解,在利用听说读写等不同形式下,实现对幼儿情感表达、语言锻炼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一、古诗词的语言美激发幼儿创造力

诗歌是以精炼的词语对不同意境的场景进行描述,引导幼儿感受古诗词中的语言美,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本身的思维、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古诗词的精炼、通俗易懂恰恰是幼儿可理解、可认知的基本表现形式。例如,在对古诗词《绝句》进行讲解时,其内词语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字面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以黄鹂、白鹭为主语,充满童趣的文字,可以促使幼儿产生古诗词简单的心理,幼儿在理解及掌握的同时,可以激发幼儿对古诗词的探索兴趣,这对幼儿的创造力培养方面有积极作用。古诗词本身是以小而精炼的文字描述景色、故事、人物或情感为核心,幼儿本身的理解能力、探索兴趣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以,以古诗词的意境为主线,营造故事内特有的画面感,对教学节奏、幼儿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带动幼儿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对古诗词进行创作,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文字创作能力。

二、古诗词的节奏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查看全文

古诗教学新谈论文

80年代以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其教学方法显示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化的色彩越来越浓。小学古诗教学尤为突出,笔者作如下阐述。

一、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二、想象的借助

查看全文

古诗教学作用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查看全文

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查看全文

古诗教学探析论文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查看全文

小学古诗审美教育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在审美教育视域下探究“讲解法”“解读法”“赏析法”“练习法”以及“诵读法”等教学方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感受、赏析、品味古诗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以提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视域;小学;古诗;教学方法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视域下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审美教育就要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具有美感的教学材料,古诗语言精练,蕴藏含蓄美;字句平仄押韵,具有音乐美;诗人真挚的感情使诗句流露着情感美。因此,古诗是审美教育视域下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推荐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中古诗文有136篇(段),其中1-6年级有75篇。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审美教育视域下开展古诗教学,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采用“讲解法”,讲授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初探古诗美

教师采用讲解法讲授古诗的相关背景知识,能让学生对古诗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可以是诗人简介、诗作创作背景、诗作中相关意象的象征含义等。学生掌握古诗的相关知识,将为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奠定基础。古诗教学要贯彻审美教育的理念,学生要对古诗内容有充分的理解,进而才能体会古诗的美感。1.讲解古诗背景,让学生熟悉古诗大意。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熟悉古诗大意,为学生感受古诗美奠定基础。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一天游子会回到家乡,和亲人一起佩戴茱萸,登高饮酒。了解了古诗的背景后,学生就理解诗人为何会在重阳之日“倍思亲”了。教学《江雪》时,教师可以讲解诗人创作之际恰逢被贬,心中感到失落与压抑,于是借描写山水景物来歌颂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渔翁,以此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苦闷,因此诗作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孤傲精神。2.讲解古诗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教师讲解与古诗相关的基础知识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学生掌握了古诗中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后,才能把握古诗内容,感知意象与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例如,教师只有让学生了解意象“柳”既象征美好的春天,又与“留”同音,代表留恋,有伤感送别的意味,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浓浓春意;才能感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诗人送朋友出使安西时的离别感慨。教学《别董大》时,教师可以介绍诗人高适因为常年漂泊边塞,熟悉边塞生活,所以他的诗作多慷慨而苍凉。学生就不难想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边塞之景,不难感受诗句渲染的离别愁绪。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诗意的基础,更是感受古诗美的基础。

二、巧用“解读法”,引导学生解读古诗美

查看全文

小议当今教学手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唐诗宋词欣赏中来,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能形象地表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教学手段古诗词教学情境形象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像一位长者,诉说人间的沧桑,熏陶着,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增加了他们的文本阅历。而且,这些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的完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修养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优秀古诗词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但由于古诗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当代学生生活之间存在客观距离,古诗的语言与当代语言表达系统之间的客观差异,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加上现代快餐文化对学生的阅读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鉴赏能力也比较低。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其实,科技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唐诗宋词欣赏中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形象表现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这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的诗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