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10:52: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股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股权

股权分置改革

一,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背景及其含义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开始着手证券市场的起步建设,当时所遵循的主导思想与市场上计划经济成分仍占主导地位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公有制必须在社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据此国企改革中应当保证国有股份占优势比例。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完备,股份公司国有股的股东代表还未人格化,国有股上市流通尚不现实,盲目上市还有可能因股市的动荡影响其控股地位。因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在当时是以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保护国有资产为社会背景的。

可见,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发展过程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具体而言,股权分置是指在我国内地股票市场上只允许占市场总量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众股上市交易,另外三分之二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则暂不上市流通。这在事实上造成了上市公司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能够上市交易的只是占总股本很小部分的流通股。全面理解股权分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公司法理论中,以公司发行的股票是否具有流通性为标准,将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但二者同为公司的普通股。我国《公司法》规定,发起人以募集设立方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时,须将公司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的股份,发起人认购不低于35%的股份,其余部分则可以向社会公开招募。公司依法成立后,如果要申请公司股票上市,则发起人所认购的股票暂不上市交易。因而真正上市流通的只是社会公众股。第二,由于股票流通性的差异性,同为普通股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实际上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这又违背了同股同权的公司法原则。但应当注意,流通性溢价并不是同股不同价的唯一原因。依《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设立时,发起人一般按每股的票面价格认购,而社会公众股则采用平价或溢价发行两种方式,实践中溢价发行是普遍状态,但由于溢价发行必然会造成发起人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获得股票的成本不同。第三,公司股东依公司法,按其所持股份份额参与公司红利分配。在股权分置条件下,由于流通股股东以较高的成本获得股份,因而在表面平等的分红机制下,实质上造成了非流通股股东能获得高于流通股股东的收益的状态,即同等资金投入分享不通受益,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现实利益。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查看全文

股权托管协议书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乙方:股权托管交易所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查看全文

投资股权的合同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托方):大连凯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为了支持国内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根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十部委联合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中有关创业投资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有关委托的规定,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达成本委托创业投资合同。

一、合同标的:甲方全权委托乙方甲方投资辽宁新大地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原始股股权壹百万股,投资金额人民币壹百万元(100万元)。依法从事创业投资,依法承担股权上市中的缩率。

二、合同有效期2年6个月,(2009年月日至2011年月日)

三、收益分配

查看全文

股权继承研究论文

一、股权的性质分析

何为股权?学者有许多不同观点。第一,股权所有权说。该学说认为股权本质上是所有权,而将股权视同所有权,将会否定公司独立人格的基础独立财产,导致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否定。这种学说已被摒弃。第二,股权债权说。该学说主张股权本质上是债权,它强调了公司法人对股东投资于公司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但并没有认识到股权不仅仅是收益请求权,还包括公司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权等权利,没有认清股权和债权之间的本质区别。第三,股权社员权说。德日学者基于公司属于社团法人,认为股权为社员权的一种,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持此观点。该学说认为股权是股东作为公司(社团法人)的成员而享有的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的总称,并以此为依据否认股权可以继承。第四,股权独立民事权利说。该学说主张股权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独立权利类型,是股东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而在公司中享有的以财产为核心的权利,本质上是财产权。笔者对第四种观点持赞同意见。

股权是一种与物权、债权并列的新型财产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它有以下特性:第一,财产性是股权的最基本属性,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出资行为而取得的特定民事权利,股东因其出资行为,以实物或金钱为载体,将其出资转化为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是股东财产性权利的集合体,股权又可以货币形式量化,因此股权具有典型的财产性。

第二,股权是自益权能和共益权能的有机统一体。股权包括公益权和自益权两项权能。股东的自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利益单独行使的权利,如股权转让请求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公司终止后的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财产性权利。股东的共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全体股东共同的利益,通过共同行使的方式,来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它包括出席股东会的表决权,任免公司董事和公司管理人员的请求权、股东代表诉讼权等非财产性权利。行使共益权是以实现自益权为目的的。

第三,股权具有可分割性与可转让性。股东在转让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时,可分割转让,即可以全部转让,也可部分转让。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只是在转让对象上受其他股东意思限制而已,并非不可转让。

二、我国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查看全文

待缴股权转让法律分析

[摘要]我国认缴制改革后存在法律漏洞,允许已经认缴但是未实缴的股权可以自由转让,使得实践中出现大量任意转让待缴股权损害债权人的案例。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赋予认缴股东过多的权利和过少的义务。因此,在制度设计中对股东转让待缴股权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制,在私权自治和债权人保护之间寻求平衡。

[关键词]认缴制;债权人;待缴股权;股权转让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了大力度的修改,其中引起学界讨论争议最多的修改之一,便是将原《公司法》中的法定资本制修改为认缴制,新的《公司法》取消了自成立公司之日起两年内(投资公司为五年内)缴足注册资本的规定,并取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缴足注册资本的规定。同时采取了认缴制的公司资本制度,将原本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期限等公司资本制度事项交由发起人和股东在章程中自行约定[1]。可以自由约定实缴时间这一改革,使得实践中大量的已经被认缴但尚未到达约定的缴纳时间的待缴股权被转让给第三人,此时就带来一个问题:个人资产丰厚的股东是否可以将自己认缴而待缴的股权转让给个人资产难以履行实缴义务的股东?如果可以转让,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如何保障?

二、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于《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于认缴制与法定资本制两者的优劣性。其中陈海疆(2013)认为由于我国政府家长式管理色彩浓重,同时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如果一蹴而就完全将资本制度交由意思自治,就可能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判断市场预期,从而造成市场秩序混乱[2]。罗培新(2016)认为现行的认缴制改革尚无有效的催缴机制,从而带来股东认缴虚高的资本再违规减资的道德风险[1]。而施天涛(2014)则认为政府不应滥用公共权力,干涉投资者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因此认缴制改革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改变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从而实现简政放权,认缴制给予企业经营自主权,营造自由、公平、活跃的市场环境[3]。赵旭东(2004)认为注册资本制度所代表的公司信用体系无法保护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相对于资本信用,资产信用更有现实价值[4]。至于认缴制改革后出现的一些违规减资、认缴资本虚高等问题,蒋大兴(2015)认为,虽然认缴制下股东缴资事项的决定依托私法自治,但私法自治并非绝对的自由,为确保市场交易安全、公平,特别是在市场机能出现扭曲而不能健康运行时,法律对于契约自由可以加以限制[5]。施天涛(2014)也认为,在认缴制情形下,股东或者发起人的认缴行为是对公司和其他股东以及社会公众的一种承诺。这种承诺具有法律意义,如不履行这种承诺,则构成违约或者欺诈,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3]。学界对于认缴制改革的讨论多从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的辨析、认缴制与注册资本制的优劣对比,以及认缴制改革中出现的弊病出发进行分析和讨论,仅有少部分学者对待缴股权转让问题进行研究,如沈立群(2015)认为认缴制下未缴足部分的股权在未到期且无瑕疵的状态下可以转让[6]。

查看全文

股权再融资低回报思考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大量通过配股和增发进行股权再融资,而融资后这些公司股票回报却持续下滑,从市场择机、企业內在的投资冲动、募集资金投向的短视野倾向这个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定启示。

关键词:股权再融资;市场择机;投资冲动;短视野倾向

公司上市后的再融资行为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Myers和Majluf(1984)的融资成本理论,公司在融资时,对再融资方式的偏好顺序是:内部融资优于外部融资,当使用外部融资时,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当我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时,却发现了有趣甚至相反的情况,即一方面上市公司大多数保持了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仍对股权融资极其热衷,几乎没有上市公司放弃其利用股权再融资的机会,甚至不惜进行大规模的盈余管理以期达到股权再融资的标准,我们把这现象称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然而,与我国上市公司大量通过配股和增发进行股权再融资现象相对应的是这些公司股票回报的持续下滑。资金的充足本应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增强其竞争力,而实际效果为何不理想?本文拟从市场择机、企业过度投资冲动、募集资金投向的短视野倾向这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一、股票发行的市场择机(markettiming)行为

行为公司金融(behavioralcorporatefinance)的基本假设是股票市场非理性,股票定价偏离公司的真实价值。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当股票的市场价格偏离公司的真实价值时,具有长视野或短视野的公司经理人员在融资活动中将会如何决策,即市场择机的作用。所谓市场择机,是指在股价被高估的时候发行权益进行融资、股价被低估时则回购权益。在对融资决策的分析中,Jung,Kin和Stulz(1996)Hovak,Opler和Titman(2001)都发现股票的增发总是伴随着公司股票市场的高估而出现。Lakonishok(1994)及Wurgler(2000)指出,股票增发是对未来股票投资回报的可靠预测指标,因为经理人员的融资决策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他们会选择时机,在股价跌回实际估价水平之前的高点增发股票。Graham和Harvey(2001)对300多家美国公司的管理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3的公司首席财务官认为股价被高估或低估的程度是进行融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Longhran和Ritter(1995)通过研究美国数据发现,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方式和公司股权再融资回报偏低这些现象说明公司发行股票具有市场择机行为。

我国股市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为国有企业“圈钱”解困的怪胎,长期以来,股民以追逐利差利益为主要的动力源,非理性炒作现象异常严重,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其基本面价值,强烈的投资者情绪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股市涨跌获得超额利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施东辉(2000)对沪市1999年实施了配股方案的62家公司的配股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配股动机与股票价格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股票被高估的机会进行融资。从下表可以看出,市盈率越高,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公司数量越多,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确实存在着利用股标价格被高估这样的时机增发股标获得超额收益的现象。

查看全文

股权证书

股权证

编号:股份: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法律组建

普通股

股权证所代表的股份没有按联邦或州证券法登记或取得资格。购股目的仅为投

资,而不为交易,如未按法律规定登记或取得资格,或法律顾问未使公司相信不必

查看全文

公司股权转让分析论文

1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概述

1.1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一般情况下,公司股东作为股权出让人与股权受让人就股权的转让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股权转让合同即为成立,这一点在学术界已无可争议,但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问题则众说纷芸,有学者将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问题归纳为三种标准。即协议标准、公司登记标准和工商登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由于并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股权转让合同须经登记程序方始生效,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起即发生法律效力,股权受让人向股权出让人支付对价,公司变更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机关变更工商登记,都是属于对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也就是说,只要公司股东作为股权出让人与股权受让人就股权的转让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股权转让合同即为成立且生效,双方或一方应当进行公司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但股权转让合同成立且生效并不意味着出让人就丧失股东资格、丧失股权,受让人就取得股东资格、取得股权。

1.2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的效力

我国现行公司法基本上没有关于股东名册效力的规定。其中公司法第33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但是没有明确指出股东名册的效力。笔者认为,依据各国公司法的规定及公司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我国公司法中股东名册应具有如下法律效力。

1.2.1在与公司的关系上,只有在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才可以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此即股东名册的权利推定效力。

查看全文

视角下的股权分散改革

摘要:2005年中国证监会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现已进入试点进行、全面推开的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再分配,股改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博弈过程,双方希望最大化各自收益的结果达到了股改的整体收益。本文对首批试点的四家企业进行了分析,对股改总价值,各股东的收益、利益侵占能力、及其支付(或获得)的流通权价值进行了量化,发现:股改方案实现了股票增值,流通股股东缺乏理性,非流通股股东在博弈中具有强势。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博弈

股权分置在中国股市形成初期对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上市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其弊端日益呈现并不断扩大,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甚至出现了恶意融资的现象,破坏了市场机制,制约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为了解决这一束缚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证监会在2005年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对首批4家企业、第二批42家企业进行试点并将全面放开。股权分置改革将会改善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提高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须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流通权,目前各试点公司采取的方式有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比例的股票并加上现金(或权证),或对非流通股进行缩股等。实际上,各公司的股改方案都是通过调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对流通股股东予以补偿来进行利益再分配。

一、模型

假设在股改前公司有总股本N前,非流通股的比例为n前,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股价分别为P非、P流。股改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股票和现金(或权证)获得流通权。假设全流通后股价为P全、总股本为N后,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比例变为n后,现金(或权证)价值为x。

查看全文

物业股权抵押协议书

鉴于中国银行____分行(以下简称“中行”)应____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的要求,就联合牵头人为A公司安排的银团贷款,同意向____公司(以下简称“行”)和____银行(以下简称“联合牵头行”)出具担保函,A公司及其股东,即B公司(以下简称“股东”)与中行签订本行业股权抵押简同(以下简称“抵押合同”),各方在此保证承担以下责任:

第一条A公司同意将____大厦的建筑物及其所属的一切设施、财产、A公司的营业收入及一切收益和权利(以下统称“一切资产”)抵押给中行,中行对一切资产拥有第一抵押权和第一留置权,股东同意将上述一切资产的股东所有权及股东对A公司的一切权益(以下简称“股权”)抵押给中行,但股东在本抵押合同项下对中行的责任只限于其股权。

第二条在____大厦的建造期间,由于一切资产尚未全部形成,A公司同意将与____大厦的建造有关的以其为“受益人”、“台头人”、“收货人”的履约保函(如果有)、承包合同和保险单据及其一切有价证券与物权凭证先行抵押给中行。在____大厦建筑物区属于A公司所有的一切设备、材料、财产等也抵押给中行。

第三条____大厦建成开业后,A公司同意将其所拥有的一切资产,无论是固定资产或是流动资产,无论是现时或将来存放在任何银行的任何种类的、到期的或未到期的全部存款,均抵压给中。

第四条中行同意在中行根据本合同第六条的规定行使本抵押合同赋予的权力之前,A公司有权使用和经营____大厦,并且在正常的业务范围内运用一切资产。

第五条在联合牵头行和/或行没有要求中行履行其保函项下的责任的前提下,各方同意对____大厦建造有关的履约保函、承包合同和保险单据的任何赔偿,需付给A公司用以完成____大厦和维持正常营业及偿还贷款合同项下的贷款本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