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医院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07:46: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有医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国有医院产权激励与约束研究
论文摘要:在分析国有医院委托问题的基础上,指明完善国有医院产权激励一约束与法人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的对策包括规范设置国有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医院人激励一约束机制;建设和完善审计监督机制;改善医院外部治理环境。
论文关键词:法人治理;产权;委托;激励约束
国有医院引入法人治理以培育并完善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当前解决部分卫生体制弊病和医院管理低效等问题的关键举措。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医院制度,是解决国有医院委托问题的有效手段。
l国有医院委托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有别于古典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在古典企业制度中,所有权、支配权、经营管理权等往往集中于出资人一身,而现代企业制度则使上述权力适度分离,并由不同主体控制。因此,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一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做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委托一”问题。
1932年,经济学家爱德弗-伯利和加得纳-米思斯就对委托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他们认为,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利益背离,即委托人也就是股东的利益追求在于投资收益的增加,而人却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为人带来权力与地位和相应的控制权收益。所以,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减少委托问题的出现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实质就是产权激励一约束机制的设计。
非国有医院药学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非国有医院;药学管理;特色
[论文摘要]非国有医院药学管理能够实现规范化,并在服务特色方面有所创新;投入非国有医院药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药学人员,同样可以营造发展空间,为现代医院药学事业做出贡献。本文以作者近年来参与非国有医院药学部筹建及开业后管理的实践,从药品供应、调剂、人员管理和培训、药学服务、学科建设方面,扼要介绍非国有医院药学规范化管理实践和服务特色,为医院药学管理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合资医院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非国有医院发展很快,其中500张床位以上大中型医院也越来越多,引人注目。本文扼要介绍我院的药学规范化管理实践和服务特色。
1药品供应管理
1.1筛选医院基本用药目录
新建综合型医院有利于引导合理用药,筛选品种宜少而精,不选过时品种和剂型,如抗肿瘤药物和疗法更新较快,不少品种临床少用或淘汰,抗菌药物有些品种和剂型也很少使用。除急救药品外,少用或罕用品种若有需求时,临时申购一次性数量,申购医师一次性领用。以500张床位综合型医院为例,西药500余种、成药200种左右即可基本满足需求。
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分析
一、新医改后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以药养医、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有客观原因医疗机构履行职能必须有财政投入或运营收入支撑,二者是彼消我长的关系。如果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还要维持正常运行,除增强资产运营效率外,只能靠增加医疗收入解决,增加医疗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药养医、过度检查、过度医疗,会造成看病贵问题。由于我国的国情,医院属事业单位编制,医院的人员配备并不是单由医院说了算,很难实现减员增效。相比世界其他国家,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还很不足,医院要负担庞大人口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脱离公共服务方向追求经济利益有客观原因。另外,国家在公共卫生资产投入布局不均衡,倾向于大医院,医保报销体系决定人们就医选择,造成一些医院病人减少,医疗服务难以为继,走上以药养医、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道路。另一方面,高干病房、特殊护理等事实上影响着医院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影响了资产管理效果。(二)医院内审机构作用不强,外部审计监督缺乏针对性医院内审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国家有关制度和法律规定,对医院的各项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损失。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医院内审机构归院长领导,对院长直接负责,确实医院内审机构在一定程度纠正了很多资产管理方面问题,但在医务人员管理、药品采购、固定资产投入和资产处置方面监管乏力。其一,医务人员管理是医院和卫生系统双重管理,药品使用采购涉及医生和科室利益,内审机构只能在院长划定的框架内审计监管,对药品回扣、不合理检查用药、损害医院声誉等行为制止乏力,固定资产投入和资产处置审计由于涉及财政部门和上级监管单位掣肘,受到一定限制。这里可以认可医院法人代表有多大权限医院内审机构就能实现多大功能,不能按照国有企业单位的内审标准要求医院的内审机构。医院在国有资产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多潜规则,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明暗两个版本,需要外部审计强势介入才能监督纠正,而我国医院的外部审计多倾向于国有资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即政府投入的使用审计,重投入审计,轻管理审计,对资产运行效益审计粗放,停留在统计层面,对医院往往审计的是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或职务犯罪审计。财政部门综合监管往往是财政审批,缺乏医院国有资产的运营审计。医院国有资产三个层次监管审计没能形成合力互补,监管效果不理想。(三)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机制不全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涉密内容不多,应该得到详尽披露。公开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一方面可以防止职务犯罪,对医院内部人员形成有效的信息威慑,使不法行为无处隐藏,对单位内部管理来说,可以得到信息反馈,得到更多合理化建议,尤其是来自医院内部职工的建议。另一方面,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有利于改善医院形象,消弭公众对医院的偏激认识,同时也是接受社会监督的善举,可以促进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我国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信息都掌握在政府内部,对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披露的一般都是笼统的统计信息供代表开会审议通过,公民很难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政务公开范围狭窄,既使是医院内部职工也难以获得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只是监管机关的事情。对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不涉密信息的披露其实非常容易,可以细化到每一个项目或每一项单据,而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缺失了很多应该公开的披露项目,难以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安全高效管理。
二、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建议
(一)加大政府性投入,改革人事制度欲使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完全的脱离盈利目的,回归其服务大众的公益本性,必须加大政府性投入,根据人口布局、群众就医需要合理资源分配,继续医保改革促使病人不因医保政策而选择医院,做到资产配置公平,病人就医公平,取消特权阶层医疗特权,把收回的资源投放大众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等于加大了医院政府性投入,逐渐的缩小和国外医院的投入差距,向全民免费医疗方向迈进。改革医院人事制度,合理配置医院人力资源,优化医院资产管理内部结构,把医院人力资源作为国有资产进行管理,通过医生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品牌效应,带动医院发展。(二)高效运行医院国有资产,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的审计和监督对医院国有资产的审计和监督,医院内部审计重点应放在资产的高效使用上,主要是医疗设备采购预算管理、药物存储使用管理、闲置资产利用处置方面。医院应当运行和医疗机构相适应的ERP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强大信息处理功能优化各项资产管理,使资产管理简洁高效,避免人为的不确定性。财政部门和主管单位应当加强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审计监督,注意医院内部制度的合法合规和执行真实性审计,防止医院内部舞弊的发生。(三)建立国有医院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机制,接受公民问政监督随着我国社会制度的进步,普通公民或大众群体开始关爱国有资产,开始希望参与国有资产公共资源的管理,所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机制,畅通问政对话通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须举措。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披露机制健全后,医疗单位内部职工可以提供准确信息帮助发现医院国有资产领域的腐败行为,提高反腐败效果,保证国有资产安全。通过公众对医院国有资产的关注,可以促使医疗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更加合理合规的管理运作医院国有资产。
参考文献
[1]本刊记者.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03:42-45.
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能力中出现的资产未统一管理部门归口导致账实不符、库存物资消耗缺乏有效管控、大型设备运营低效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会计理论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及建议,最终得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是能够帮助提升公立医院市场竞争力的结论,以供同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能力
公立医院作为国有事业单位,以公益性、非营利性为特点,但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外部越来越开放的资本运营市场,民营医院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类社会资本协同办医模式的兴起,已经对当前公立医院当前的生存发展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优势已不再明显;同时当前部分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简单、粗放,与公立医院的整体规划部署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笔者通过对某公立医院进行调研走访,针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充分运用会计理论方法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以帮助公立医院提升资产管理能力。
一、提升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发展必须立足当下,利用现有资源为基础转变经营模式,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国有资产作为能够给公立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保证公立医院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公立医院必须通过盘活公立医院现有的国有资产,加强资产的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将提升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才能使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医院成本核算论文
摘要:对于我国国有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来说,在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表现在部分职工的成本意识不足,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思想。通过加强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降低医院运行的成本,减少医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时做好成本核算工作,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在资源投入过程中的盲目性,进而降低了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对于我国国有医院的发展来说,在一段时期内比较突出其公益性,对于其经济效益重视不足,导致部分医院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不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对于很多临床职工来说,认为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就能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提高医院的实力。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医院由于没有充分地落实成本核算工作,导致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国有医院来说,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不重视成本核算,影响了医院的发展。通过合理地应用成本核算,能够为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在成本核算的影响下,医院能够充分地规划和利用资源,从而将资源应用到医院发展的关键部门,从而实现各个部门的协同发展。对于医院发展和运行来说,在各个阶段都涉及成本核算,通过详细地记录相关的成本支出,进而研究其中的规律性,能够为医院的物资采购提供科学化的依据,例如可以对物资采购提出中长期的计划,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在成本核算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地利用医院的资源,减少了物资的闲置和库存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的作用,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1.2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我国国有医院的公益性属性决定了医院的发展性质,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国家对于国有医院的财政补贴力度逐渐地加大。通过采取成本核算的方法,能够很好地了解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支出状况,从而为医院的财政补贴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存在着部分医院因为财政补贴不及时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医疗服务的状况,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医院发展处于被动的局面。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为医疗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从而提高了医院财政补贴的效率,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提高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1.3有利于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对于国有医院的发展来说,不同的科室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例如由于地域性的特点,在疾病的发生率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客观上导致了部分科室过热过冷。同时医院由于在科室人才的储备方面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能力,导致医院科室之间的不平衡,由此也带来了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对于国有医院来说,不仅需要兼顾科室的全面性,同时也应当突出其优势科室,加强资源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成本核算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讲医院的成本支出状况,进而了解到医院不同科室的收益情况。这样医院可以结合当地患者的情况,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针对性地提高相关科室的服务质量,满足当地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成本核算还有利于提高医院内部的成本控制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医院运行的成本。
2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初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医院管理者日益认识到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从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明确经济责任着手,利用各种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效益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医院实施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医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措施。
一、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概述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测算遵循历史成本、分期核算、口径一致性、权责发生制和直接成本实计、间接成本分摊等原则,其基本构架分为院级、科级、项目、病例病种、诊次床日等五级。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院级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构成;管理费用包括行政和后勤科室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中;为了便于分摊医疗服务成本,根据科室服务功能,将医院医疗科室分为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三类,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需要,将医院医疗部门分为直接成本科室(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并把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系数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中去。
我国医院成本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应用广阔的范畴,从管理的层次上包含了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从时间的排序上包含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其实施的基础是对医院成本数据的准确核算;其实施的过程涉及到市场环境、相关者利益、效率效益、医疗质量、专科特点、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信息化程度、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重领域;其实施的成功标志不仅在于事后发现了问题,更在事前准确的预测和事中控制的成效。我国医院成本控制是指按照经过科学论证成本预测方案所产生的成本目标和成本计划,对构成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分析、考核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体系包括组织、计划、实施、分析、协调、管理、监督、控制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具有反映医院综合效率指标、合理补偿医院医疗服务耗费、提供确定医疗服务价格依据、建立健全物质激励机制基础等四大功能,其发展的趋势是对成本的预测、控制和评价。当前我国多数医院的成本管理仅局限于对成本的简单分摊核算,其目的多为制作财务报表和医院内部分配,离及时准确的成本核算、适时有效的成本管理、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加强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和控制势在必行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正在兴起的产权制度改革对医院产生较大影响,资金短缺、管理滞后的国有医院如不采取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是无法与拥有雄厚资金、高精尖人才和管理手段先进、经营手段灵活的私营医院、外资医院相抗衡的。
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初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医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医院管理者日益认识到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从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明确经济责任着手,利用各种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效益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医院实施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医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措施。
一、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概述
医院成本是指医院在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测算遵循历史成本、分期核算、口径一致性、权责发生制和直接成本实计、间接成本分摊等原则,其基本构架分为院级、科级、项目、病例病种、诊次床日等五级。根据财政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院级成本由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构成;管理费用包括行政和后勤科室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分摊计入到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中;为了便于分摊医疗服务成本,根据科室服务功能,将医院医疗科室分为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三类,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的需要,将医院医疗部门分为直接成本科室(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并把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摊系数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中去。
我国医院成本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应用广阔的范畴,从管理的层次上包含了预算、计算、核算、分析、监督、管理及控制;从时间的排序上包含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其实施的基础是对医院成本数据的准确核算;其实施的过程涉及到市场环境、相关者利益、效率效益、医疗质量、专科特点、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信息化程度、财务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重领域;其实施的成功标志不仅在于事后发现了问题,更在事前准确的预测和事中控制的成效。我国医院成本控制是指按照经过科学论证成本预测方案所产生的成本目标和成本计划,对构成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分析、考核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体系包括组织、计划、实施、分析、协调、管理、监督、控制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具有反映医院综合效率指标、合理补偿医院医疗服务耗费、提供确定医疗服务价格依据、建立健全物质激励机制基础等四大功能,其发展的趋势是对成本的预测、控制和评价。当前我国多数医院的成本管理仅局限于对成本的简单分摊核算,其目的多为制作财务报表和医院内部分配,离及时准确的成本核算、适时有效的成本管理、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加强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和控制势在必行
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正在兴起的产权制度改革对医院产生较大影响,资金短缺、管理滞后的国有医院如不采取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是无法与拥有雄厚资金、高精尖人才和管理手段先进、经营手段灵活的私营医院、外资医院相抗衡的。
加强国有医院纪检监管工作
卫生系统纪检监察为医疗卫生工作服务,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客观要求。如何深化国有医院纪检监察工作,则是我们面临和需要探索的课题。
1强化廉政教育,在预防整治源头上着力
思想教育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保证,更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武器。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应结合医院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统筹把握教育的协同性、根本性和针对性。
1.1注重理论教育
深入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主席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关于大力弘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重要论述,切实引导全院职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1.2改进教育方法
国有大型企业医院管理创新探讨
管理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和医院的改革发展。医院将管理创新贯穿于整体发展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改革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构建和培育创新型管理文化,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竭力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走出一条适合企业医院发展的优质、低耗、高效的道路。
1创新发展是国之重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医疗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通常作为衡量医院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从经济学角度,医疗服务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的状况,决定了一个社会医疗服务业提供医疗服务产品的水平。医院提供的医疗技术水平高低和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就医选择。因此,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2医院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医院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以人为本的更有效的卫生资源整合范式,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卫生资源以达到医院的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也可以是新的具体卫生资源配置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1]。目前,我国医院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面临着技术、人才和资金短缺等问题,也面临着管理的挑战。管理是比科技、劳动力、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改革发展。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时代课题和当务之急,需要切实把创新始终贯穿于医院工作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全过程[2]。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始建于1949年10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企业医院,是北京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学院,纳入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现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院、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石景山区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将创新贯穿于医院战略发展(图1),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科技的创新和医院的改革发展,科学化的管理将为医院带来长远的效益。
3创新驱动助力医院发展
医院资产管理优化策略
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强化内控管理建设,落实资产管理工作,是深化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资产管理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提升资产配置效率的有力保障。从医院经营及管理的角度而言,资产管理有着显著重要性。但医院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配置效率低、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医院内部管理建设的有效推进。因此,本文立足对医院资产管理现状的研究,就如何优化资产管理作了具体阐述。
一、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疗体制,是新时期医院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积极推进资产管理,是优化内控管理建设,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从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等视角而言,医院资产管理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1)资产管理是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保障。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医院固定资产规模大、数量多,是医疗技术保障的重要基础。为此,发挥资产管理的有效职能,能更好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的科学化管理。一方面,医院资产涉及面广,有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能够避免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当而发生流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医院在资产管理建设中,资产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体量大,管理工作更加强调工作的全面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医院内部管理建设中,应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地位,从实际出发,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2)资产管理是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医院在资产管理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出发点。资产管理应立足医院的特色,在资产经营管理中,强化资产保值增值,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经营能力,对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医院应坚持医为本的发展基础,提高国有资产在医疗服务中的有效应用,发挥各医疗器械的重要作用。因此,医院全面开展资产管理是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体现出资产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应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位。(3)资产管理是盘活医院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提高医院资产配置效率,是发挥资产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为此,资产管理建设的有序推进,能够进一步盘活医院资产配置效率,有效避免资源闲置造成的浪费等问题。由于医院有大量医疗设备,设备的合理管理使用,是盘活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价值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产管理的科学构建,为医院资产的管理及配置使用,创设良好的条件。对于医院而言,要注重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二、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资产管理中,面临诸多问题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从实践来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在医院内控管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欠缺。医院在经营管理中,注重医疗技术及经济效益,资产管理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首先,医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的规范与引导力欠缺,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不到位,浮于表面,难以体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如,资产购置审批制度、资产清查制度不完善,影响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监督约束机制欠缺,内部审计力度不足,资产管理工作随意,出现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影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建设的重要保障,应在管理工作中充分落实。(2)管理措施不到位,资产清查、处理不规范。医院资产管理涉及面广,要求管理措施的科学有效。但从实际而言,医院在管理中存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资产管理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资产未能定期清查,以至于出现账实不符等问题。医院在设备购置方面,存在重采购、轻使用等问题,导致资产闲置等情况的出现。特别是资产存在重复购置,在资产清查、购置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在资产清理、报废等处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等情况,以至于资产管理不到位,资产出现变相、随意变卖等问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未能严格依照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各资产的有效管理,影响资产的利用效率。(3)会计资产账目分离,影响管理效率。医院对资产管理缺乏重视,以至于资产账与会计账处于分离状态,在账目核对等过程中,难以实现账账核对,影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资产管理中,出现家底不清等问题,影响资产使用效率。首先,资产账目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库房资产出入数据不匹配,导致库房资产核对不符。其次,财务管理在资产管理中处于被动状态,对资产账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以至于资产的真实价值难以体现。因此,在规范化的资产管理中,应注重资产账务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保障资产的科学有效管理。
三、医院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