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07:25: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有商业银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论文摘要]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改革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宏观经济环境及其调控格局的变化,随着我国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日期日益临近,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更快更强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破”与“立”两大难题

长期以来,金融改革在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对滞后,而金融改革中又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最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权结构单一,管理体制落后、僵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国有银行在商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基本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其特征表现为:一是产权结构单一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均是国家独资的单一产权结构。尽管目前国家已派出监事会进驻国有商业银行,但仍然难以发挥理想的监督效果。二是治理结构落后。行政化管理是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一大特征,其机构设置均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其内部也是按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形成了一套牢不可破的“官本位”制度。这种落后的治理结构,使其运作效率大大低于公司型治理结构的效率。导致其服务优质客户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金融产品创新动力减弱,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运作效率低下。

(二)资本充足率不高,依然存在高风险。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若干重大的改革和政策措施,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997年调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所得税税率,从55%的所得税外加7%的调节税下调至一般工商企业的33%的税率,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积累一部分资本金的能力。1998年国家财政向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补充了2700亿元资本金,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显著的提高。2003年底,中央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金,拉开了内部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序幕。上述举措,无疑对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极大的帮助。然而,与国际准则要求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总体上还依然偏低,远未达到8%的法定最低要求,高风险依然存在。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更为突出的“改革悖论”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性变革,是继中国国有工商企业改革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一般来说,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工商企业在产权制度、组织管理体系、资源配备方式、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控制体制等方面,具有基本的一致性,因而国有工商企业既有的改革经验与教训,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中国国有工商企业改革的基本选择路线,从“放权让利”来独立化工商企业自己的利益开始,到国家控股前提下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造,再到充分地运用中国的资本市场,运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形式,将国有工商企业变革为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直到今天,国有工商企业改革仍然在继续,未来大体的格局,是国有股份进一步减少(国有股减持暂停并不意味国有股不再通过其它的方式减少)⑴。国有工商企业这种改革的走向,基本是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的基本路线。从时下一些改革的理论讨论和运作考虑来看,建设新型的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进而上市,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认识⑵。

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处于何种阶段呢?它大体处于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准备阶段,以及运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形式进行内部构造的改造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国有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以及产权结构多元化准备,均是由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来承担的。它遭遇到了国有工商企业改革过程中都涉及过的“改革悖论”问题。所谓“改革悖论”,简单地说,就是指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或经济组织,它既是改革主体又是改革对象之间明显的“内在矛盾”⑶。如果将国有商业银行“人格化”,国有商业银行这个“人”现在进行的改革或改革准备,也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显而易见,当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不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时,“悖论”是不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此的改革必定涉及到商业银行自身特殊的利益和员工(包括管理者,下文若无特别区分或说明均同此义)的利益,这种改革意味着银行自身和员工利益的某种牺牲或放弃,“改革悖论”也就生成了。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是货币资金及相关的金融服务,牵涉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又与财政政策的操作密切相关,而且资产规模庞大,制度体系复杂,组织机构纵横交错,层级多样化,员工数量多且依附性强,其原有体制的顽固性和改革的艰巨性更大,“改革悖论”所体现出来的深度与复杂性,更为突出。在国有工商企业的改革中,鉴于产权结构变革安排的相对迅速与上市公司形式的强烈约束,特别是工商企业受行业、产品特殊性的限制,容易受市场力量的冲击(如产品没有销路、全行业亏损严重等)而被迫较快进入重组进程,大量规模及结构远不如国有商业银行复杂的国有工商企业,也就很快转换了存在方式,“改革悖论”随即就消失或至少表面消失在变革的过程之中,问题并不怎么突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这个“改革悖论”就远没有那么容易轻松地淡漠化或消失,它是当下一个回避不掉的“真实问题”,也是一个确定改革下一步制度安排的主要问题,它将深刻地影响到整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全部过程。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理解这种“改革悖论”并关注这种“悖论”的演化前景或走向,对于现代企业理论具有重大的价值。当然,在改革类似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超大型工商企业集团中,“改革悖论”的理解亦是价值连城的。

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悖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后果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和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其企业组织形式的规定,决定了它必定有自身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在其内部,每个员工则有既独立于国家,又独立于银行本身的经济利益;至于作为“出资人”的国家,天然地具有自己资本保值和增殖的要求,它的利益是不可侵犯的。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是集中“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相对独立或对立经济利益的集合体,它与所谓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中的“股东、公司及员工”三方利益共存并无二致。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论文

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

1.资本金不充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低要求平均在10%以上。近年来,经过政府注资、引资与股票市场IPO的大规模募资后,交行、建行、中行的总资本充足率平均值为12%,也只不过略微超过银监会监管要求8%的最低线而已。低双数位的资本充足率对于这些大型银行来说并不太高,从银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应该说刚好达到一个审慎适当的水平。况且这12%还不包括农行,农行在四大行里资本充足率是最低的。

香港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高达16%,新加坡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4%,在OECD国家,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也是在10%以上。按照国际标准衡量,12%这一代表了中国银行业的最高资本充足率并非过高。

2.盈利水平较低。以人均利润来作比较,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有天壤之别的差距。在美国排名前四位的银行依次是花旗集团、美洲银行、大通曼哈顿集团和第一银行公司,其人均利润分别是50130美元、47070美元、82280美元、50380美元;在法国排名前四位的银行是农业信贷集团、巴黎国民银行、兴业银行和国民互助信贷银行,人均利润分别是43730美元、33180美元、34270美元、26250美元。而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均利润分别是740美元、180美元、2100美元和3150美元。可见,赢利水平低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大问题。

3.国有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的机制依然存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虽已起步,但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70%是由于外部环境造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乃至中资银行竞争力差距的根本原因,它限制了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尽管这些年我国政府先后对国有商业银行系统采取了三次重要的重组措施,旨在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资本充足率,可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国有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还有赖于其经营机制的转变和公司治理的提升。

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益分析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论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配置较为单一。从存量资产配置上来看,债券资产持有比例较低,信贷资产的持有比重较大;在信贷资产的持有结构上,又存在倚重中长期贷款的趋势,短期贷款占比下降较快;从增量资产配置上来看,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较大,而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又相对较小,而且在总体风险承受上存在国有信用担保下的道德风险倾向。由此可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存在整体的失调与扭曲。这种失调与扭曲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分业经营的内生制度约束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指定出来的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确立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构成一种经济秩序。(Douglassc.North,1979)制度是经济领域的内生变量(TheodoreW.Schultz,1968),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要产生相应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扭曲实际上正是分业经营制度下的被动选择的结果。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丧失自身的经营选择权,只能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进行有限的资产选择。实际上,这本身与市场经济基本游戏规则相背离。根据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以及近年来关于禁止信贷资金入市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股票市场分散自身经营风险的出路基本上被封死了。商业银行只能从事传统的存贷业务。这一方面,抑制了商业银行创新动机,另一方面,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创造。当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随着我国近年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在利润最大化动机和市场竞争压力下,过于集中的信贷投放,使得商业银行往往蕴涵了大量的经营风险。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99年不良资产比率为25.3%(戴相龙,1999),2000年则为29.17%,2001年为25.36%。市场化改革的经济背景以及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使得仅仅具备有限经营选择权利的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一种事实上的“两难”境地。在中间业务开展滞后,债券市场容量有限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选择的投资只能是贷款。而贷款本身所蕴涵的风险较高。特别是在现有的信用环境下,这一点就更为突出。在强调风险,关注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只能是收缩信贷。而“惜贷”本身有是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背离。由此可见,分业经营的内生制度约束强化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整体扭曲。

(二)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体制共存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有银行的地位无非是国家财政的出纳,没有任何事关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首要目的就是服从与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要,将国内相对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国家重点建设中去。而这些重点建设的存在形式大多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在80年代至1993年之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国家财政的计划指导下,执行国家信贷计划和规模控制,将资金分配给进行重点建设的国有企业。至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并不是国有专业银行考察的重点。

1993年之后,国有企业年年亏损,逐渐成为国家财政的负担。(如图1-2)一方面,政府面临着职能转换的压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面临着体制转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国家政府职能的转换,必须让国有企业走向市场;而国有企业的走向市场之初不能没有国家政府的扶持;而国家政府的政策扶持显然与国家政府职能转换相背离。转轨背景下的政府“两难”(dilemma)不得不寻求一种稳定中的共存,这便是国有银行的财政职能。这一职能在1998年“拨改贷”政策的实施之后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国有商业银行一旦具备这一职能,这就内在的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必然服从与服务于转型中的国有企业的贷款冲动,而这种内生的冲动又刚好强化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单一性。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我国进行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主体,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产业中,无论是金融资产的比重,还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成市场经济主体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从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质是公司化治理的改革。此外,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必将面对来自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在实践上也极具必要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始于1993年,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强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银行办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也已建立起来,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一、股改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框架建立现状分析

(1)股权结构与股东大会制度。通过股改,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实现了产权明晰、产权主体明确,初步建立了微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产权基础。同时,各家银行也都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开始运作,股东大会成为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已经开始履行职责。(2)董事会及其架构。各商业银行均设立了董事会,作为银行经营责任的承担主体。同时,股改后的商业银行均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和外部非执行董事的总和已超过了内部董事,这有效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银行和其他股东的行为,对内部董事起监督和平衡作用,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另外,各商业银行董事会还下设了各专门委员会,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履行职责并提供专门意见。(3)监事会及其架构。改制后,各商业银行均设立了监事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负责对董事、高管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法规、银行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的董事、高管人员提出罢免的决议;当董事、高管人员的行为损害银行利益时,有权要求其加以纠正。(4)高级管理层。各商业银行的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在董事会、股东大会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向董事会负责。(5)激励约束机制。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对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的薪酬发放已初步与绩效考核相挂钩,通过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实现了银行人能力与权利的匹配,明确了人的责、权、利,使其收入与其责任、业绩匹配,从而使人的目标接近于委托人的目标。

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

(1)国有股比例仍然过高,产权主体虚置股改后,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有吸引外部股东,但在股权结构上仍然是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国家绝对控股。国有股权绝对控股地位易造成两种影响:一方面是可能引发大股东滥用控制权以及关联交易问题,其重要表现就是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而可能损害银行及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因为国有持股人的超脱性,可能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或者管理者不能尽职,最终导致银行、小股东或者债权人权益受到损害。同时,也正是因为国家仍是国有商业最大的出资者,所有者缺位问题仍突出。国家是一个虚置的主体,国家对其产权相关职责的行驶必然要借助国家的行政实体—各级政府与政府相关部门来实现。而政府又没有专门行使相关产权的机制,造成产权主体的虚置,产权虚置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效率低下。(2)委托链过长,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较弱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关系中,初始委托人(全民)与国家、政府、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之间形成的是一个超长、多层级、相当复杂的委托链。这样过长的委托链不但导致了各个层级之间的监督功能下降,也大大扩大了监督成本。同时,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间的监督约束机制,由于存在的各种因素,其本身的监督约束能力也比较弱。首先,董事会组织成立上虽然有引进代表集团公司、国外银行家等,但各国有商业银行董事会的实际控制人仍然是代表国家的汇金公司,其他董事会代表较少参与到公司的治理当中来。其次,监事会人员是由股东派出的股东监事加上部分外部监事和职工监事共同组成的。但是职工代表监事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相对较低,还任职于行长手下,使其与董事,高管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且又缺乏保障机制,容易被董事、高管层所控制。再次,从高级管理层的产生来看,多由国家组织部门任免,与现代股份制银行的治理规则相比存在差距。按照公司治理规则,银行高管作为董事会选聘的人,其聘任和解聘应该由银行董事会独立做出决定。国有商业银行高管人员还没有脱离行政级别,与真正的公司化运作还有一定的距离。以上都表明我国银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较弱。(3)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透明度仍不高,能有效避免消极披露或隐瞒披露的监督约束机制还有待完善。我们知道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典型的英美法系型法人治理结构的典型特征就是在于更多地依赖于公司外部市场的力量,更强调股市的流动性,而且由于公司拥有众多的小投资者,但小股东们对经理层的影响力较弱;于是,这种模式比较强调保护少数股东利益,要求公司财务数据充分公开,增强透明度。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多向国际上在银行治理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学习,加强我国银行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4)缺乏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我国的银行长期以来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垄断,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尚未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这大大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市场竞争途径的有效性,不利于对经理人的约束。同时,我国的银行家市场尚未形成,政府的相关部门取代了银行家市场的筛选机制,行政色彩浓厚,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大都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无法借助银行家市场的力量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改革。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几点建议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营销论文

如何将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市场化,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是摆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银行业不关心市场需求,不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观念,将无法适应新的客观形势。因此,充分借助于市场营销科学,自觉地认识和利用社会经济联系网络,主动适应市场,努力开拓市场,制定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银行营销战略和策略,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

西方银行界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视向来与工商企业界对营销管理的重视并驾齐驱。据有关资料引述,西方银行界缓慢认识银行营销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1)营销是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宣传;(2)营销是微笑和友好的气氛;(3)营销是金融创新;(4)营销是正确的市场定位;(5)营销是营销分析、计划和控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在发展中不可能如此渐进,也很难确切地依照以上五个阶段定位变革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所处阶段的位置。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的国有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虽然也借鉴了工商企业的营销模式,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不可能照搬工商企业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受组织体系、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认识和理解一下子还难以达到非常市场化、商业化的程度。

在经营观念上,市场化的营销观念和策略还仅仅在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一定的重视。而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营销观念则相对淡漠,很难形成规范和系统的营销模式。由于市场化的营销观念和策略在国内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商业银行间也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体系,抑制了营销观念的运用,因此也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业务的开拓上缺乏相应的内部动力,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上。

二、国有商业银行营销行为市场化的迫切性

在当今,“服务出存款,竞争求市场”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共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现有的营销观念与策略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优劣势分析论文

中国入世已一年有余,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正逐渐缩短,国有商业银行能否全面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关键之一是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有清醒的认识。

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体现在:

1.网点布局已经形成

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经营几十年,其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其服务已经或曾经触及了每个单位、家庭和居民。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深刻的,在人们心中的基础地位是久远的。它的网点优势和概念优势显而易见。

2.大部分人民币业务现今仍在国有商业银行进行

人民币是国内市场的惟一流通货币。国内客户目前大部分都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尽管人们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但由于他们与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形成的联系和文化认同感,其存款、贷款、结算、业务等事项将来仍有可能会托付于国有商业银行办理。

查看全文

小议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问题

摘要: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但其公司治理仍存在诸多缺陷。本文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治理结构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IPO的进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陆续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自2004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按照监管部门的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在遵循‘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上,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了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加入WTO之后,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其中公司治理的制度建立功不可没。但是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缺陷,全球金融危机也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商业银行的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和制度安排;后者还包括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存款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关系的协调。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9年9月颁布了动口强银行机构公司治理》,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to。从世界范围来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仍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正式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并初步规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标准。此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当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对于商业银行究竟是否适用。针对这一问题,理论界普遍认为,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具有许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与一般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较大的不同。

1.1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查看全文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一、信息不对称下的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一种渠道,将储蓄者手中的富余资金转移到那些资金短缺的支出者手中,这种转移增进了经济社会中所有人的经济福利,因为它使得资金从那些没有生产性投资机会的人们手中转移到那些拥有这些机会的人们的手中,从而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率。然而金融市场上,借贷双方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上造成的问题发生在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两个阶段。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是会导致逆向选择,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贷款风险的借款者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是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由于逆向选择使贷款可能招致风险,即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贷款者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道德风险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交易之后发生的问题,是指借款着可能从事放款者并不期望的活动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使贷款很可能难以归还。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贷款者宁可做出不发放贷款的决定。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是金融市场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障碍。“当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累积到致使市场不能有效地在储蓄者和有生产投资机会的人们之间融通资金的严重程度,金融危机就发生了。”(注: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6页。)

(一)商业银行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回应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办法可以是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即设立私人公司,由它们向资金供应者提供那些正在为投资寻找资金的个人或公司的详细情况。然而,由于存在所谓搭便车问题造成了一种障碍,使私人市场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以消除导致逆向选择的所有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搭便车问题也弱化了监督,能够减少道德风险的信息生产量也减少了。政府可加强管理以增加金融市场的信息,但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尽管政府管理弱化了逆向选择,但并不会消灭它”(注: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9页。),对降低道德风险的措施也只有一定的效力(注: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而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持有大量的私人贷款即非交易贷款,从而避免了搭便车问题,这是商业银行得以成功地在金融市场上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私人贷款是不交易的,没有人能搭商业银行生产信息并监督和执行合约的便车,于是提供私人贷款的商业银行获得了监督和执行合约的收益。商业银行成为生产信息的专家,而且具有从信息生产中获利的能力。比起单个的个人来说,商业银行在甄别贷款风险、防范由逆向选择造成的损失方面其经验和办法要丰富的多,在监督贷款者从而减少由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方面有着专长。商业银行从事生产信息的活动克服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引起的逆向选择并减少了藏匿于合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便利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性投资,发挥了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率。

(二)商业银行运作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查看全文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摘要】今年下半年,党中央将召开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届时将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同时,我国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无疑是一个迫切而严肃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讲,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仍有相当距离。那么,当前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呢?为此,《金融研究》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专门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广大读者予以关注。

【正文】

再论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商业银行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曾康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主体,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主体之一,怎样把原有的国有专业银行改造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便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包括:明晰的产权制度;有限的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社会监督制度等。中国权威文件把它概括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商业银行,自然要按照这十六字办理,除了要借鉴、效仿一般工商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外,还要考虑到金融企业的特殊性。金融企业的特殊性相对一般工商企业来说:(1)它经营的是货币资金;(2)其运用资金中相当大的部分来源于负债,负债经营是金融企业的重要特征;(3)除了经营货币资金外,它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金融业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4)金融业又是风险比较集中、变动比较频繁的产业,在经营管理中受到冲击的可能性大,但在防范和化解风险中,可选择的途径又有多种。这些特殊性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的建立,增加了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它给人们指出,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商业银行,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于建立这种制度的环境:(1)建立和强化社会成员的信用观念;(2)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秩序并严格执行;(3)推进工商企业和其它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4)实施现代商业银行内部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财务体制、税收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