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07:04: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有林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有林场

国有林场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林场深化改革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针对辽宁国有林场实际,本文初步提出浅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1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改革论文

1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2.2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共计1.7亿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同时,保障体系还有不完善方面。

2.3基础设施落后,自我积累难以建设。集中表现在7个场部不通公路,15个场部饮水困难;不通公路工区196个,不通电的188个,不通电话的196个,吃水困难的92个。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改革决策建议

摘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林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1990年代,由于实施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等缘由,商品林逐年下降,林场经济效益每况愈下,通过对进贤县北岭林场的调研、剖析,对目前江西省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进贤县;北岭;国有林场;改革

进贤县北岭林场位于进贤县的东北方向,距进贤县城7km,是1966年创办的采育林场,有林地766.67hm2,其中生态公益林333.33hm2,杉木人工2代针叶林333.33hm2,湿地松53hm2,水田1.33hm2。有职工220名(其中退休100名),管理人员8名。

1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

1.1林场社会边缘化

现在的林场,农村不像农村,社区不像社区,国家的惠农政策、城市社区低保、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新型合作医疗等国家优惠政策都享受不到,职工无田无地,生活得不到改善。长此下去,会影响林区社会的稳定。有幸2010年该场分得47户棚户改造,2011年又分到40户,总户130户的棚户区改造有望3a内完成。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会计监督论文

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国有林场会计的飞速壮大,目前国有林场会计已经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且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已经由传统的小领域发展模式演变为大型规模发展模式。国有林场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国有林场会计监督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国有林场会计监督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国有林场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体系

一、前言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国有林场的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且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体制,导致国有林场的经济领域制度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所以分析与研究目前国有林场的会计监督体系至关重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民国有林场会计制度模式,提高监督环境的管理,从而创建一个国有林场会计监督体系有效的解决会计监督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国有林场的会计监督体系的管理水平是国有林场的首要任务。

二、理论概述

(一)国有林场的概念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改革与探索

国有林场改革与探索

内蒙古扎兰屯市林业局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是一个拥有万公顷林地,资源较丰富的国有次生林区。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工程前,扎兰屯市林业局根据自身森林资源特点,在国有林采伐限额逐年缩减的情况下,把各项林业生产建设纳入生态林业建设轨道,实施科技兴林,彻底改变传统林业单一生产木材的观念。几年来扎兰屯市林业局围绕林业做产业,围绕资源调结构,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挖掘林业多种生态利用、经济利用的生产潜力,在浅山区开展了大面积次生林分户经营管护工程;建立深山区林下畜牧业生态准入补偿管理机制,林区职工畜牧业工程;林区农业种植业;以蒙森公司为龙头的山货产品采集加工业、蒙森食用菌生产加工业、蒙森炭棒业、蒙森酒业等系列林下产业;国营林场林下畜牧业经营,野生灌木榛子林经营利用产业;林区特色养殖业等产业。通过保护、培育、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木材、林下资源,长中短结合,以短养长,以林、以副、以工、以商养林。安排了大量林区、山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以浅山区归户经营管护为重点的次生林保护开发利用

扎兰屯市东南部农区村屯附近拥有大面积残破国有次生林地,由于经过长期反复破坏,森林的生产能力下降,生态功能低下。长期以来,作为国有森林资源不能发挥经济、生态效益。为了摆脱国有资源潜在的浪费局面,从世纪末,林业以归户经营管护的形式作价给农民经营,经过几年的运行,林地植被恢复较快,特别是灌木榛子林果实经营经济效益显著。由于林地经营主权年不变,农民在林地内自发进行更新造林,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发展林下牧业,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盈的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市归户经营国有次生林面积已达万亩,以每年万亩增长,而农民以每亩—元经营林地收入,除去每年交元管理费,全市次生林个体经营农民纯收入达—万元。由于林地产权明确,效益显著,农民对经营林地认识更加提高,在经营上舍得投入,林业部门在经营手段上给予了更加宽松的政策。通过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榛子林、食用菌原料林,林地经营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

二、建立深山区林下畜牧业生态准入补偿管理运行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统览生态布局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经营模式分析

1国有林场经营现状

国有林场受计划经济等传统因素的影响,经营方式粗放,管理不到位,造成林分增长速度缓慢。资料显示:河北省目前国有林场130多个,经营总面积达968500hm2,是河北省主要林业资源集中区。国有林场经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现阶段,尽管国有林场通过对“一分造、九分管”林业建设思想的落实,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大环境下的需求。多数国有林场存在林分结构不合理,幼林所占比率过大,成熟林、过熟林比例不足,严重影响了林分的稳定。此外,就经营现状而言,多数国有林场经营利润低,经营机制僵化,盈利能力较差,造成职工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进一步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多数国有林场所需资金需要上级财政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2国有林场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需要

国有林场占有着全国优质的林业资源与林业用地,具体到河北省而言,是我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生物多样性且极为丰富,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由于长期毁林开荒和城市化进程毁林占地等因素造成的森林覆盖率低、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等严重威胁了河北省生态体系和粮食安全供给。因此,对河北省国有林场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促进林业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此外,河北省是京津地区的天然屏障,对全国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由于季风气候和河流的影响,使河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

2.2国有林场自身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探讨

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重点扶持的事业单位,在保护及开垦森林资源、强化森林质量的同时,应把林木资产成本核算视为保障国有资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据传统的核算管理经验来看易造成成本管控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本文对国有林场资产成本划分核算进行具体研究探讨,通过分析资产成本性质归属及规范化整个过程,对于分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的建议方案,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

国有林场目前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大部分产业逐步由经营性向公益性转变,国家已投入大量财力优化国有林场。国有林场作为优化生态的中坚力量,想要提升竞争力必定要开源节流,强化成本控制力度。新形势下新旧会计制度的革新,应及时采取更适应新制度的更高阶核算方式,摒弃传统的、不适时宜的落后制度。

一、浅析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

(一)完善成本体系必要性。森林资源不仅是国的林场生产经营的主要对象,同样是林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林木资产在国有林场中的占有率较高,决定其市值在国有林场资产价值中占比较大,因此准确、公允的核算其资产价值对保护国有财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影响深远,同时能保障财务报表的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引导国有资产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长期以来对其重视程度较低,造成国有林场资产不清,投入营林生产的资金周转能力低,最终导致资源危机和生产无以为继。实现森林资源的保值和增值,维护国家和所有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林木资产分类及特点。相关的财务制度把林木按性质划分了几大类,例如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在功能上个具特色。在林木资产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又将林木分为消耗性林木资产、公益性林木资产及消耗性林木资产。具体涉及到林木类别上,消耗性的林木种植的最终目标是以出售为主;而公益性林木种植的目的更多的是无偿为公益事业做贡献,对荒地、环境起到合理利用及保护的作用,通常不求任何经济回报,不涉及任何经济利益的需求。最后生产性林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天然生长性,无需高额的人工成本及精力专门打理,自然产出林产品及提供劳务,能自然持续消耗并持有在未来长久期间内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林木资产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资产,在采取资产成本核算方式上应采用特有的核定方式,进行森林资源规范化管理。所以在参照会计制度时,除了应借鉴其中会计业务必须遵守的准则执行,更多的应考虑自身特点及属性对资产成本核算的影响。

二、国有林场林木资产成本核算中存在的漏洞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中优势

1资源优势:预留森林资源质量提高空间

随着我国林业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转变,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木材采伐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到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上来。绝大多数国有林场停止了商品性采伐,以造林、营林、护林为己任,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增长。

据2007年统计,我国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达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已成为我国生态脆弱地区最主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

在一些生态重点省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占有很高比例。青海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90%在国有林场,甘肃为67%和53%,山西为48%和65%。国有林场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集体林的1.5倍。

但从经营现状看,国有林场经营水平虽比集体林高,但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年均生长率仅6%左右,年均净增长率仅4%左右,亩均年净生长量只有0.2立方米左右。目前国有林场尚有1.2亿亩中幼林亟待抚育、5000万亩低产林亟需改造,如果加大抚育经营力度,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10年可翻一番,单位蓄积量可达7立方米,潜力很大。

2人员与技术优势:森林经营基础牢固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的转变

摘要:结合国有林场经营特殊性,阐述了对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的必要性,并从国有林场商品林经营策略及国有林场公益林经营策略两个角度分析了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的转变策略。以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关键词:国有林场;经营模式;必要性;策略

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国有林场是重要的基石。其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然而,林业经济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缺陷,再加上会受到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制约,所以,必须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调整国有林场森林的经营模式。

1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具有必要性

国有林场在林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实施绿化造林措施以后,部分国有林场无法很快转移到高效林业之中,降低了国有林场的经营风险承受能力,导致国有林场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同时,国有林场在经济方面出现了十分艰巨的困难。在这样的环境和形势下,固有林场实施林业经营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可以对生态公益林实施保护。在森林资源中,生态公益林主体功能就是生态防护效益。但是,由于森林经营者并不是生态防护效益的受益主体,这便导致很多经营者没有精心经营和投入,致使经营者的收益并不理想。然而,在实施森林经营以后,通过将投入产出关系理顺,对责权管理进行明确,并且充分运用政府所具有的宏观调控能力,能够从本质上将生态公益投入解决,使林业投入和经营不再是一种经营负担,更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所具有的生态防护效益。其次,实施森林经营模式,能够充分保证国有林场的林地资源。林地是国有林场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源,在实施森林经营管理模式以后,可以对林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规划。此外,还可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从本质上解决效力低下等现实问题。最后,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可以使商品林走向市场。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收益较慢,再加上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生产经营部门所具有的经营自主权十分有限,导致林业无法彻底走向市场之中。在国有林场实施森林经营以后,国有林场的商品林经营便是一种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的经营活动均将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和目标,这样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林场经营所具有的积极性。

2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模式转变策略

查看全文

国有林场森林种类营运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但是,在分类经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宣传上,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商品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国有林场在我国南方林区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全区共有国有林场150个,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我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下世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国有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国有林场尤为重要。现在国有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国有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