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06:00: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学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学教育

小学国学教育审美功能研究

一、国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国学热”持续升温。国学教育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的兴起,有独特的意义。国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要能回应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走生命教育的道路。学习国学,要让学生学真、求真、做真人。国学教育不在于教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涵养学生本真、善良、活泼和创新的天性。审美功能的发挥必定需要依靠审美教育的推行。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帮助人类挣脱“单度向”状态。美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1]。教育者通过美育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求真,以美怡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如今倡导的“全面发展”实质上需要进行“成人教育”,而非“成才教育”。“成才教育”实际上更侧重于实用主义,几乎变成了职业培训,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所必备的一些素养,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空白。“成人教育”则强调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备的人格素养。挖掘小学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助于填补“成才教育”的人格养成的空白。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2]。虽然国学教育在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其教学形式与理念都存在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对审美教育功能的忽略。各所学校更重视的是国学教育的文学性与道德性教育,故而小学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潜。

二、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概述

(一)注重审美熏陶,提高审美感知力。国学经典是记载中华优秀文化与学术的载体,是国学之荟萃,集国学的综合性、象征性和整体性思维特征为一体。它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那些流芳百世的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是一份无价之瑰宝。从先秦两汉文学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再到宋元明清诗词戏曲、小说评书等,这其中的人文风俗、衣食住行、文学精神等莫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在以古典诗文作品为代表的国学经典当中,历经千百年而传诵不绝的美文在审美意象和意境等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诉求;除了人文知识,绘画、书法、古乐器等艺术技能也蕴含着艺术美感。国学教育中若能注重对学生审美的熏陶,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前人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情感与超凡的意境,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与艺术的美。151(二)增强文化自觉,培养审美情感。国学教育是文化代代相传、延绵不绝的一个有效方式。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是经得起历史风沙考验的文明。如今,文明不断地迈向全球化,国人对欧美、日韩所引导的文化日益热衷追捧,对本民族的文化却可能知之甚少。例如:现在的小学生可能更喜欢变形金刚、美人鱼等动画片,对民族英雄花木兰、郑成功等却十分陌生,因而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了解我国的渊远历史、不屈民族的风云人物、市井小城的风俗人情等,让他们从中找到文明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进而对我们的文化与历史怀有温情、敬意,最后产生文化自信、演化出文化自觉。文化一定要落在人的身上,改变人的气象。人格塑造与审美能力,应当从幼年抓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陷入一种“焦虑”的困境,人们的精神危机感愈强。生存环境的破坏与道德框架的畸变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人们需要审美教育来抚慰心灵、唤醒灵魂。正如梁启超所言:“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第一要素。”[3]审美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个体来说,它关系到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感知生活、如何诗意地栖居;对社会来说,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起真正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故而挖潜国学教育中的审美功能、汲取其中的审美情感和理论,对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提升社会整体的审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帮助我们诗意地享受生活,凝聚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三)落实审美目标,形成审美范式。在现代,科学的巨轮劈波斩浪向前探索,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愈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如何摆脱物质的枷锁、如何克服机器代劳力与精细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美育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所形成的教育。”[4]因此,明确并落实审美教育的原则与目标是开展国学经典审美教学的基础。国学经典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一种具备丰富的想象联想、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并且具有炽热执着的理想追求的人。国学经典审美教育目标的确立会促使小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范式,帮助他们塑造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诗意地去理解世界与人生,从而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

三、结语

国学教育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发展性的教育,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国学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审美教育的精髓。要想让国学教育审美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必须让国学教育走出抽象、回归现实、立足生活,而不仅仅存在于古籍或口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读书、背书,最终只会造成学生不懂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国学和传统文化,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天性与灵魂。当前小学的国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发展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教育者共同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共同致力于挖掘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为培养“完整的人”提供滋养的沃土。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阶段国学教育研究

摘要:中国风的兴起,使得许多的小学校都开展了国学教育,但是多为教育形式化而缺乏实质性内容。要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切实地对小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就要在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本论文针对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国学教育的创新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国学教育;创新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国学教育,不仅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而且还可以对小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要使得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发挥作用,就要对国学的价值取向确定下来,明确重点教育内容,并在教学上实现创新,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1“国学”的基本涵义

纵观“国学”的基本涵义,其原本是国家学府。“国学”作为一种文化,产生于晚清时期,当时国学的主流文化为儒家哲学,其中所涵盖的学科内容包括文学、史学、哲学以及宗教学,同时还涵盖着伦理学、宗教学以及版本学等等。如果对国学按照思想学派划分,包括儒学、道学、先秦诸子百家等等。其中儒家学说贯穿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其他的思想学派都处于从属地位。与传统的“国学”涵义有所不同,现行的“国学”已经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本质而将传统意义上的“国学”作为研究对象,即国学成为一门“学问”而展开研究[1]。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整个中华文明都被纳入到国学研究范畴,已经不在局限于国学的内在涵义,而是将民间艺术、书法、民族音乐、民族乐器纳入其中,使得国学的内容多元化。

2小学教育阶段实现国学教育的创新有效策略

查看全文

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超链接

国学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以诵经读传为主要载体,以促进和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主要目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教育。国学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乃至书画、音乐、建筑等,都属于国学的范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国学教育和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分角色读,了解先人睿智

诵读一直都是学习国学文化的好方法,学者朱熹提出:“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分角色诵读的活动,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进入到作品的境界中,了解古人的智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分角色诵读的活动,体会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古人的睿智。在学生诵读前,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唐雎是一个小国的臣子,他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是什么态度?内心情感是怎样的?你觉得在诵读的时候要如何体现出唐雎内心的情感。”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会重点体验唐雎的内心世界,并获得深刻感悟。如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他给人有勇有谋、能言善辩、遇事冷静、不畏强暴的感觉。”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对秦王的感受,学生尝试进行总结:“秦王十分狡猾,目空一切,但是同时这也是一个外强中干的人,所以最后唐雎才会取胜。”学生在分角色诵读中获得了深刻感悟,对古人的智慧有了充分了解。在指导学生诵读国学作品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们先进行轻声诵读,在愉快的环境中感受气氛,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调动情感,获得情感升华,体会作者笔下渲染的内心世界,最后探讨作品中隐藏的精神内涵。在这样的分角色诵读中,学生提升了阅读和鉴赏能力,而教师也架设了国学探究和阅读教学之间的“超链接”。

二、品味关键词语,体验传统文化的风情

在品味关键词语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风味。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一些看似普通,但是实际上却耐人寻味的词句,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他们鉴赏这些词句,这样就能促使他们提升认识,发现被自己忽略的地方,然后展开自读赏析,从而体验传统文化的风情。2011年,杭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在学习《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鉴赏其中的经典词句,并借此体验其中蕴藏的传统文化风情。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些看似普通的词句展开赏读。如围绕“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展开赏析,学生可以发现,这里看似写的只是普通的风景,但是实际上却隐藏着传统文化思想。教师指导学生思考:“这个句子展现了苍茫辽阔的场景,这种朴素的白描手法能否体现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学生有所体会:“作者独自在冰冷的湖面中欣赏风景,他感到十分孤独,他此时和山水融为一体,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样的赏析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内心高洁的情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弯了腰,但是这没有关系,在精神世界中,他们还有慰藉,他们和天地融为一起,抒发内心的哀伤。学生发现这种风情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展现了相同的情怀。结合这样的赏析,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人的内心进行了深入剖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赏析,尝试提出质疑,通过自我问难的方式进行解读。这样学生就能细细品味国学作品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借助信息技术,领略作品意境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中融入国学教育创新措施

中国近代一位著名思想家龚自珍,他在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时曾经总结出了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训:“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传统文化,它是历史的载体,历史,就通过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只有在传统文化主体意识的主导下面,我们才能够理智的、有针对性的、有效地去吸收其他文化有益的养分,而不至于盲从。树立起传统文化主体意识,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承,所以学校教育在文化的传承、发展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更担负着文化传统——国学的传承和发展重任。

一、“国学”的含义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作为学问一说,“国学”产生于西学东进、文化转型的晚清时期。当时,国学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纳入国学的是《诗》、《书》、《礼》、《乐》、《春秋》、《易》汉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六艺。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在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以经、史、子、集文献材料为研究主体、包括诸子百家的“国学”概念下,整个中华文明都是国学,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国学内涵,实际上还包括了书法、绘画、民间工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民风民俗等。其最大特点,正如已故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是“多元一体”的文化。

二、创新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

(一)打造国学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最能体现学校的品位和内涵,彰显传统文化并结合学校自身历史和传统,发掘自身优势,全校师生集思广益,出谋献策,身体力行营造出以人为本、国学见长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围墙说话,让墙壁育人”。比如围绕儒家经典“和合”思想,建立“和合壁”、“孝心墙”、“感恩墙”,文化长廊有中国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及思想主张、中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有效利用校园的主体墙、内操场墙壁,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师生们共同在侧墙上泼墨挥毫,体育场边墙上简练的运动剪影;休闲区墙上写意的山水国画;教室外后墙上经典的唐诗宋词;抽象的现代绘画,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让生硬的围墙变得赏心悦目,静止不变的墙壁变成国学内容丰富的“立体图书”:一幅幅无声的图画以鲜艳的色泽、丰富的内涵形象阐释着中国文化的丰美流长、演绎校园的书香静幽。打造精品国学文化长廊,集中展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师生绘画、抒发书法、刺绣、剪纸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真正完美,更在于它的内涵,为师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搭建展示的舞台。那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既展示着迷人的艺术芳香、展示着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讴歌,同时也展示着学校国学教育成果。通过这些富有国学深刻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的价值、尊严、自由、创造、潜能在其中得以充分实现;在国学润物细无声的滋养里,生命的生动与韵律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展现,环境育人在这里得到最精彩的诠释。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国学教育教学探讨

摘要:近百年来,国学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国学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也可谓起起伏伏。基于国学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之基础,本文针对国学教育的发展之路,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研究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的曲折之路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自幼儿园至高等学府的“必修科目”,国学教育需要保持传承的延续。西方文明要学,传统文化更不可丢。近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情的跌宕起伏,国学教育也经历的生死轮回。总结近代以来的国学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40年代末,属于国学教育意识的初兴起时期,人们摆脱了洋务运动以来专注于学习西方文明的偏见,开始注重探索国学的深邃精神,出现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章炳麟(章太炎),梁漱溟,胡适以及南怀瑾等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传承与贡献功不可没。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80年代初,属于国学教育受损失最严重的时期。特别是在1966-1976的“破四旧”时期,国学精粹几乎被损失殆尽,国学大师也损失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国学教育止步不前。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中期以来,国学教育意识重新被唤醒。甚至将国学教育上升到了国家命运的高度,国学教育层次和水平得以修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在国内得以传承,在海外还建立了例如孔子学院等传承中华文明的教育机构。中华文明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与赞赏,国学教育有了深厚的传承基础。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精英人才的学府,对于国学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义不容辞,如何引导我们的年轻人正确客观地认识国学的博大精深,重视国学素养的自我提升,是摆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项重任。

二、近代以来国学教育命运多舛的反思

本文认为,近百年来国学教育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

查看全文

德育视阈下大学国学教育反思

摘要:在国学教育研究阶段,重点突出大学德育工作,并建立健全大学生德育体系,这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国内高校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国学对大学教育的培养,进而发挥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同时高校建立德育课程也是基本符合国学教育的基本研究策略。国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国学的修养和素质,将国学品质与教学相互融合,发挥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本文依据德育视阈下大学国学教育的研究作为入手点,分析了大学国学教育的精神价值以及面临的现状,阐述了大学国学教育和德育相互融合的研究策略,为我国高等院校国学德育的发展提供价值。

关键词:德育;大学国学教育;策略

现阶段,国学教育的文化核心是传播中国的传统美德,同时国学文化精髓也是德育的重点。为此,在大学教育阶段要突出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总之,国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的主要研究方式。

一针对于大学国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分析

(一)倡导大学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现代化全球发展的态势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为民族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为迎接外来文化的融合提供前提。大学的德育工作已经陷入了自信危机的状态。在某些高校中把毕业出国留学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之一。这说明在教育科技领域,国内和国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理论技术回馈祖国,这不失为一种为国奉献的方式,但是却缺少为国奉献的德育。为此,在德育阶段需要教育学生朝着钱学森等前辈学习,当学成之后以建设祖国为基本远大志向。为此,国学教育需要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伟大魅力,为国家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热血。(二)倡导大学国学教育,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国学教育旨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世界弘扬的主流价值观。在大学国学教育阶段,需要重点突出此部分的德育工作。国家领导人曾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一种德,这种德,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同时,根据16字方针也可以明确得出价值观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倡导大学国学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起源,明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传承与发展。为了努力的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时代特色,将中华优秀的特色主义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德育充分结合,并将大学国学教育深刻的印在大学生的内心[1]。(三)倡导大学国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目前,大学德育主要突出的是培养和深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随着现代社会风气的发展,社会责任亦是出现明显的缺失现象,而且这些社会风气也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比如部分大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大学生在毕业后成为啃老一族;一些学生则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注重自身的个人形象。除此之外,部分同学存在社会人际关系冷漠。这说明开展大学国学教育,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是重中之重的一项举措。根据古典书籍中得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历史大教育家都通过自身的言行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责任意识,为此在现代德育工作中,就需要继续发扬国学教育中提出的知行合一,使大学生可以自主承担起自己身为一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

二针对于德育视阈下大学国学教育面临的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诵读国学促进小学生品德养成教育

【摘要】国学经典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及韵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及学习能力。让小学生与圣贤为友,以经典为伴,可有效拓张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文化中受到情感价值的熏陶,继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故本文则主要阐述如何利用国学经典,培养小学生的品德素养,继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品德教育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接受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阶段。经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及品德素养,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国学经典,让学生在浓厚的经典诵读中得到心灵的升华,继而健全学生人格品质。让书香洋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发展。

一、结合教学内容,优选国学经典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教学内容,选取适宜学生诵读的国学经典作品,继而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国学经典内容范围较广,且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学及人生哲理。故教师在选取国学经典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进行参考,继而选取能提高学生品德素养的国学经典作品。而由于低年级学生未能认全国学经典中的汉字,故教师可选取有汉语拼音的国学经典。若选取的国学经典篇幅较长,便可截取易于学生诵读的片段,继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对低年级学生展开国学经典教学时,教师便可选取简单易容,易于学生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文字》、《孝经》等。让学生在简学易懂的国学经典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继而在体验国学经典音律美、节奏美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提高其内心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示范性阅读,帮助学生掌握诵读节奏

查看全文

英国学前教育论文

一、英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社会地位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当前,英国幼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视为“无足轻重”甚至“低人一等”,其工资水平也仅略高于全国最低线,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以2011年为例,全日制普通幼儿教师平均时薪为6.60英镑,仅高出全国最低线0.52英镑;[4]平均年薪13300英镑,仅为英国小学教师的40%,德国普通幼师的69%。[5]社会地位和工资水平较低的窘境,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吸引力,抑制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学前教育生师比始终严格遵照0-1岁,3∶1;2岁,4∶1;3-5岁,8∶1(或13∶1);儿童保育0-5岁,3∶1的规定。[6]该规定仅反映当时的通行惯例,而非源自利于儿童安全和学习发展的确凿证据,沿用至今几无变革,成为导致教师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职业资格证书无序增长,趋于泛滥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余种不同类型的资格证书,其中仅有半数达到2012年修订版《早期奠基阶段教育纲要》(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法定要求。[7]证出多门、种类繁杂,权威性难以保障,令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眼花缭乱,难以甄别,亦造成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质疑。例如,家长们普遍希望幼教机构帮助其子女在关键的奠基阶段学习基本的语言和运算,但大多数资格证书均未对教师的读写算能力提出明确规定,这对家长给予学前教育的高度信任和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破坏性的影响。

(三)教育督导权责不明,程序繁冗

查看全文

技工院校国学文化教育探索

摘要:国学文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结果,推行国学文化教育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再次发扬。现代技工教育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对现代技能人才进行人文素养培养,使其人文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而且有利于国学文化的再次发扬。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现行技工教育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的还很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文化经典著作的实例不多见,国学文化对人的道德情操的影响在技工院校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现阶段,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国学文化教育的比重,这是顺应时展需求的,也是符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本文主要从现代技工教育角度,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当代技工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帮助和依据。

关键词:现代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国学文化教育

现今,对于人才的培养,人们不仅关注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现阶段,国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再次为社会所重视。从教育角度来讲,国学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想对国学文化进行再次发扬,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国学文化内容,这样的做法在现代技工院校中同样适用。但是,目前技工教育中,大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内化。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入国学文化教育,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内在素质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笔者主要从现行技工教育背景下国学文化学习现状、国学文化渗透的意义和方法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一、国学文化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生存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国内高技能人才紧缺现状,技工类院校将培养专业技能过关、专业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基于这样的目标,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严重倾向于专业教学,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忽视。面对此等状况,熏陶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作为技工教育中的辅助课程无法充分体现出其重要作用,更无法要求学校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或者在教学中设置与国学教育等人文素质培养相关的课程。而且,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文化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促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自身实用技能培养,忽视对国学文化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技工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而忽略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语文学科的教学地位变得可有可无,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苦于无法找到语文教学出路而心存懈怠,教学中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求创新,使技工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只选用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体,放弃对学生来说有帮助的国学文化,甚至对古代文学经典避而不谈,国学文化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另外,现在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没能充分结合国学文化特点,国学文化教育在学校教学中找不到着陆点,人文素养培养无从谈起。

二、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社会意义

查看全文

国学+美育的教育方式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不少大学开设的“国学经典导读”课程中,国学经典的美育价值并未被充分挖掘,课程美育目标模糊不清。基于此,主要围绕中华优秀国学经典中较常见的三种美——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养正气•立君子的修身之美、仁者爱人的博爱之美展开分析,对完善高校“国学经典导读”课程提出建议,从而为优化大学美育课程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国学经典;审美教育;教育方式

于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更是明确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中央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近几年来,社会兴起一波“国学热”,下至各地中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上至多所高校纷纷开设的“国学经典导读”课程,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因此,关注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而相比于国学经典的德育、智育价值,其美育价值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一、中华优秀国学经典的美育价值探析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天人合一”是一种贯穿于中华文化发展始终的思想,是解释、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在道家看来,“天人合一”不外乎是《老子》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乃至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孕育于“道”的“自然而然”规律中,也应顺乎于自然发展的规律。各家关于“天人合一”异中有同,都赞成“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境界,而这种和谐之美几乎贯穿中华优秀国学经典。如《诗三百》中随处可见风景自然的摹画:《七月》里“女执懿筐”“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农耕生活和谐图景,《芣苢》奏出的劳动欢歌,《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更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凸显了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和谐之美。又如《庄子•逍遥游》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所凭借、顺应自然的自由之境,《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交融。至于后来的诗词文体,尤其是专辟的“山水诗”“田园诗”,从自然风光到农业文明,从处世之道到为人原则,大到阐发宇宙运行规律,小到生活琐事,无一不在强调人与自然本质相通、和谐统一的道理。及至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时代,人类对发展的欲求一时占了上头,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平被打破,“人定胜天”“先污染后治理”等口号的提出,导致的是“雾都”“霾都”“物种变异”“全球变暖”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在沉痛的反思中,国人从国学经典中重新挖掘指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适用于农业文明社会的智慧转化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从荒原化身为林海的“塞罕坝”奇迹、攀枝花三堆子的造林传奇,一个个绿色奇迹正在祖国大地上演,呈现“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再次揭示了人与自然本质相通、和谐统一的真理。(二)养正气、立君子的修身。之美“养浩然正气,扬君子之风”是不少国学课程的德育培养目标,而国人的“君子情节”在美育层面亦有积极意义。在儒家看来,“仁义礼智信”是君子的修身准则。“仁”是修身养性第一则,心怀“仁”者,善良温厚,不急不躁,如《礼记•儒行》所言:“温良者,仁之本也”;仁亦是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境界,是高于肉体的精神指引,君子为实现“仁”,可以做到“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义”即正义、道义。“义”往往与“利”相对立,君子以“义”修身,不仅要淡泊名利,不为物欲所扰,在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题前,也要毅然地“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信”常与“义”并举,是中华传统美德,“背信弃义”为君子所耻,“信近于义”,则“言可复也”(《论语•学而》)。至于“礼”与“智”,若说“礼”是展现个人修养的窗口,那么“智”则是显露个人知识素质的门户,此两者在儒家诸篇多有描述。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公民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旅游不文明、殴打教师、拒扶老人等事件,却暴露出当前整体社会道德水平下滑这一问题。除此之外,当代社会存在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患有“空心病”,这是一种由价值观缺乏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患者往往感到人生迷茫,不知生活的意义。而培养人的美好品德与塑造正确价值观,正是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崇高美德与人格精神,也熔铸于中华优秀国学典籍中。因此,为加强高校学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美德熏陶,培养学生美好个人修养,高校“国学经典导读”课应重视课程美育目标的设立,在儒家经典作品中挖掘“仁智礼仪信”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追求“君子”高度的人格美,长期熏陶,自当光明磊落,无愧人生。(三)仁者爱人的博爱之美。有言道:“入世做事,出世做人。”儒道两家都推崇的“圣人”便深谙此道,待人接物不离“仁”“智”二字,为人洒脱顺乎自然,自成一套处世美学供后人景仰。首先依然是一个“仁”字,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要有“仁者爱人”的宽容博爱的胸怀,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原则。以“仁”为修身准则,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所谓圣人之志,“横渠四句”做了很好的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此般博爱无私的精神仍为今日之社会所需。在利己主义抬头的当今社会,利益、得失渐渐成为人们考虑事物的首要条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而冷漠压抑的社会环境则易诱发自杀率上升等消极社会现象。因此,在先辈宽厚待人、博爱无私的美德光环有所黯淡的当下,人们对人间温情、温暖社会的渴望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仁者爱人的博爱之美的教育在当代中国更具有推广的价值。

二、寓审美教育于国学经典教学之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