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4 05:56: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国学研究论文
新世纪出现的这次国学复兴运动,合乎时代之潮流、顺乎人心之所向。
首先,它反映了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的中国民族文化的自觉,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再不把过去的贫穷、落后简单地归咎于自己的文化,而是意识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恰恰是综合国力竞争时代中华民族特有的资源优势之一。今后的世界如能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为文明共存的原则,那么,文化资源丰厚的国家和民族自然具有更强的软实力,也理应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回顾中国走向近、现代的历程,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始终是古今中西之争的焦点之一。一百多年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太多的经验教训,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思维方式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思潮,亟需用辩证理性去进行科学的清理和总结。特别是经过“”的反思,重估国学的价值和对它进行恰当的功能定位已经提上了日程。
第三,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也只有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今天要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积极健康地开展国学研究,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廉洁奉公、敬业乐群、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知荣明耻的道德人格教育,可以为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有力的支援意识,人们对国学的呼唤是与对道德社会的期盼联系在一起的。
第五,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华民族还有一个统一祖国的历史任务,海峡两岸同胞以及全世界华人除了同祖同根、血脉相连之外,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是联结他们的天然精神纽带,大力弘扬国学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因此,在今天出现复兴国学、重建国学的强烈要求,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小学国学教育审美功能研究
一、国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国学热”持续升温。国学教育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的兴起,有独特的意义。国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要能回应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走生命教育的道路。学习国学,要让学生学真、求真、做真人。国学教育不在于教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涵养学生本真、善良、活泼和创新的天性。审美功能的发挥必定需要依靠审美教育的推行。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帮助人类挣脱“单度向”状态。美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1]。教育者通过美育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求真,以美怡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如今倡导的“全面发展”实质上需要进行“成人教育”,而非“成才教育”。“成才教育”实际上更侧重于实用主义,几乎变成了职业培训,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所必备的一些素养,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空白。“成人教育”则强调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备的人格素养。挖掘小学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助于填补“成才教育”的人格养成的空白。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2]。虽然国学教育在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其教学形式与理念都存在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对审美教育功能的忽略。各所学校更重视的是国学教育的文学性与道德性教育,故而小学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潜。
二、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概述
(一)注重审美熏陶,提高审美感知力。国学经典是记载中华优秀文化与学术的载体,是国学之荟萃,集国学的综合性、象征性和整体性思维特征为一体。它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那些流芳百世的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是一份无价之瑰宝。从先秦两汉文学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再到宋元明清诗词戏曲、小说评书等,这其中的人文风俗、衣食住行、文学精神等莫不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在以古典诗文作品为代表的国学经典当中,历经千百年而传诵不绝的美文在审美意象和意境等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诉求;除了人文知识,绘画、书法、古乐器等艺术技能也蕴含着艺术美感。国学教育中若能注重对学生审美的熏陶,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前人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情感与超凡的意境,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与艺术的美。151(二)增强文化自觉,培养审美情感。国学教育是文化代代相传、延绵不绝的一个有效方式。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是经得起历史风沙考验的文明。如今,文明不断地迈向全球化,国人对欧美、日韩所引导的文化日益热衷追捧,对本民族的文化却可能知之甚少。例如:现在的小学生可能更喜欢变形金刚、美人鱼等动画片,对民族英雄花木兰、郑成功等却十分陌生,因而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了解我国的渊远历史、不屈民族的风云人物、市井小城的风俗人情等,让他们从中找到文明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进而对我们的文化与历史怀有温情、敬意,最后产生文化自信、演化出文化自觉。文化一定要落在人的身上,改变人的气象。人格塑造与审美能力,应当从幼年抓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陷入一种“焦虑”的困境,人们的精神危机感愈强。生存环境的破坏与道德框架的畸变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人们需要审美教育来抚慰心灵、唤醒灵魂。正如梁启超所言:“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第一要素。”[3]审美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个体来说,它关系到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感知生活、如何诗意地栖居;对社会来说,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起真正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故而挖潜国学教育中的审美功能、汲取其中的审美情感和理论,对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提升社会整体的审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帮助我们诗意地享受生活,凝聚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三)落实审美目标,形成审美范式。在现代,科学的巨轮劈波斩浪向前探索,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愈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如何摆脱物质的枷锁、如何克服机器代劳力与精细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美育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所形成的教育。”[4]因此,明确并落实审美教育的原则与目标是开展国学经典审美教学的基础。国学经典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一种具备丰富的想象联想、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并且具有炽热执着的理想追求的人。国学经典审美教育目标的确立会促使小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范式,帮助他们塑造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诗意地去理解世界与人生,从而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
三、结语
国学教育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发展性的教育,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国学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审美教育的精髓。要想让国学教育审美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必须让国学教育走出抽象、回归现实、立足生活,而不仅仅存在于古籍或口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读书、背书,最终只会造成学生不懂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国学和传统文化,甚至会扼杀学生的天性与灵魂。当前小学的国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发展不够成熟,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教育者共同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共同致力于挖掘国学教育的审美功能,为培养“完整的人”提供滋养的沃土。
国学的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探讨新时期国学发展的基本情况,不仅对国学这个词汇的含义演变进行了粗浅的探究,并针对其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梳理,同时也对国学在新时期下如何发展进行了展望。国学近年的复兴为中国在新时期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国学复兴新时期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到今天的宇宙飞船、太空探索;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的传说到今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丽的诗经年代,到网络文学、手机短信、BBS大行其道,这其间产生了多少令后人无限景仰的作家或是文学家呢?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里有的身世显赫、权倾朝野,有的贫贱卑微、不闻于世,但作品却大都传承下来,彪炳青史。
中餐、汉字、京剧、中医等等所以风行世界的精髓之所在,乃是国学。大多数国人乃至西方社会都认为最伟大的一个中国人就是孔夫子。
但国学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的是传统丧失,道德败坏,思想迷茫,精神颓废,中华民族的信仰危机日渐凸现。崇洋媚外,唯利是图,亦步亦趋,许多人一味的盲目追逐经济利益,由此形成了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沦丧。
从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大清国门开始,我们多从器物上,抑或制度上迫切的,同时也是无奈的向西方靠近。而博大精深的国学却被那么轻易的扫进了故纸堆。不禁一声叹息,也许我们矫枉过正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和“”几乎将传统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彻底毁弃。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今日不禁为之扼腕浩叹。
幼儿国学诵读古筝配乐效果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幼儿能力养成和知识提升都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现阶段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通过反复的国学诵读,并辅以古筝配乐,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幼儿的国学的培养和教育,充分发挥国学诵读在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国学诵读;古筝配乐;效果分析
结合当前幼儿教育中国学诵读的现状,阐述国学诵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将国学诵读与古筝配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古筝配乐的方式更好的完成国学诵读教育,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并调动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国学诵读的教育效果。
1幼儿国学诵读的现状
近年来,幼儿国学诵读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一方面肯定了幼儿教育中国学诵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呼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重视国学诵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符合幼儿阶段的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国学诵读在小学阶段实施较好,在幼儿阶段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将幼儿教育的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儿阶段开展国学诵读,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国学诵读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
深究国学研究态度立场以及举措
一、根据梁涛先生的看法(见2009年12月7日本报《国学版》之《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评刘泽华先生王权主义的“国学观”》),传统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既成之物,是现实生活之当然的依据和标准。他的论据有两个:1、轴心时代的智者奠定了民族自我理解的基本框架;2、文化的连续性和超越性决定了传统对现实、对未来具有永久性的价值。
我的观点是,即便存在一个轴心时代,它也不能一劳永逸地穷尽真理。固然,一些伟大的思想家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而把目光投向永恒,那不过是他们从自己寄身的洞穴里对万物的真相和人类的本质提出的愿望与设想。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真理是,人没有本质而只有历史,人的本质只能历史地呈现并向未来敞开,所以不会有哪个既往的时代会成为不可超越的顶峰——那样的看法违背了我们的生活实践的经验和常识,也不符合我们作为自由主体的自我期许。
文化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却并不具备超越性。文化不是带有魔力的历史的遗留物,而是人类生存的形式与方式。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进行文化建构和解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留下种种制度和观念遗存,为历史赋予一种可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便是传统。传统不是超越性的既在,因为人就生活在传统之中,时刻为传统所生成并生成着传统。
人们认为传统值得弘扬是因为它耦合了现实的需要,触发了社会大众的欲求——我们所弘扬的内容其实是生成于我们生活实践中的东西,只不过借用了传统的形式而已。然而,传统一旦被“弘扬”,它便被固化、被切割了,就像被供奉在庙里的神灵,剩下的只是一堆木石泥胎。这样,“弘扬”的结果很容易走向反面:对现实的误导和遮蔽——使我们的注意力离开现实的真问题而迷失在故纸陈堆里。一个自信的、开放的民族是不需要乞灵于传统的,因为对任何传统的思想文化资源他都能兼收并蓄。
梁涛先生“国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将传统从历史中抽取出来并分解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不同成分,然后“从正面去积极地加以弘扬”。
撇开历史的、现实的内容,将传统的“积极方面”抽取出来,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事实上,人们所能从传统中抽取出来的“积极的”东西,只是一些有待发挥的价值信条和有待填充的概念形式而已。固然,它们曾经内涵着鲜活的现实内容,但这些“精华”的文化种子只有扎根于人们生产和生存斗争的社会实践并接受了现代价值的灌注,才会重新获得生机。人们可以拿这些传统的东西去“转化”,去“返本开新”,只是不要忘了那是“旧瓶装新酒”,因而没有必要对瓶子顶礼膜拜。
国学素养培养古代文学教学探讨
【摘要】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古代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加强对国学素养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极为关键,只有如此,才能将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互相渗透的作用发挥出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奠定扎实基础。本文第一部分对国学素养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提出了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国学素养;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具体策略
大学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时期,此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国学知识,找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之间的契合点,这才应该是大学生必须要具有的基本素养。在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开展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及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解读,在把握其精髓的同时,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获得更加持久的发展。下面将围绕国学素养培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古代文学教学进行讨论。
1国学素养概述
国学素养,是指通过对大量国学经典的阅读与研习,在对国学经典有正确认知的同时,灵活运用其内容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通过长期以往的国学经典研习之后,学生能构建起良好的价值体系,并且自身的涵养、素养、品质等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简言之,国学素养折射到教育中,其实就是一种人格教育,以不断的修身养性来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人”。当代大学生基本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个性张扬较为张扬,再加上网络的不断普及,他们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必然会有些偏差,加强对其国学素养的培养,势必能让大学生在不断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吸收过程中,逐渐受到有效的熏陶,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弘扬与传播。
2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国学大师研究论文
古时的“国学”大约是“国家学校”的意思,西周时指设于王城或诸侯国都的学校,后世“国学”成为京师官学尤其是太学和国子学的通称;现在的“国学”大约有“中国的学问”的意思,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文化比如四书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之类。“国学大师”当然是就后一种意义而言。虽然古代尚无“国学大师”之称,但如果我们视张岱年、季羡林等人为国学大师,那么我们觉得,将邵雍、朱熹、郑玄、马融之辈称为“国学大师”也无伤大雅,更上在春秋战国时的孔子、老子,似也可将就,因为国学的根底还在他们那里。大师既称“师”又称“大”,当然是指学问了不得。但大师也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有可能“失足”,就象马有可能失蹄,这篇稿子就谈一谈与上述大师有关的“失蹄”之事。
一、孔子与老子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道家宇宙生成观。《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是儒家的宇宙生成观或谓《周易》宇宙生成观。这两种宇宙生成观实际上是有相同相通之处以及内在联系的。“一”相当于“太极”。“一生二”相当于“太极生两仪”。“二生三”的“三”指阴气、阳气、和气(阴、阳、中和三性)或地、天、人三才。在八卦符号中,初爻(重卦则为初、二两爻)为下、为地,二爻(重卦则为三、四两爻)为中、为人,上爻(重卦则为五、上两爻)为上、为天,可见“三”是与八卦相关的,“二生三”略当于“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阶段,“三生万物”略当于“八卦生万物”。比较两种宇宙生成观可知,道家宇宙生成观是完满自足的或者自洽的,而《易传》关于《周易》宇宙生成观那一段话则有逻辑或学理上的毛病(或谓“硬伤”)。
从宇宙生成观的角度看,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都是物质性的东西,八卦是指天(乾)、地(坤)、水(坎)、火(离)、风(巽)、雷(震)、山(艮)、泽(兑)八种基本物质。“八卦定吉凶”是指用八卦的方法,通过起卦、看八卦卦象来判断吉凶,这个“八卦”是指八卦符号及卦象,而不是指八种基本物质。用现在的话说,《易传·系辞上》在“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这里偷换了概念:前一个“八卦”是物质实体,指八种基本物质,后一个“八卦”指八卦符号及其象征意义,是抽象性的、观念性的东西,二者不能混为一谈。由于《易传》在这里“偷换了概念”,所以这段话自古以来就让学者无法圆满合理地通释,也导致各种歧见的产生。从宇宙观的角度说,“八卦”是不能定吉凶的,“四象生八卦”之后应该接“八卦生万物”之类的话,而“八卦定吉凶”是另外一层意思,需另行申论。从筮法的角度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讲八卦卦象的产生经过及其作用是勉强可通的,但这种理解与孔子述易及《易传》的精神是完全相背的:其一,孔子学易、研易的态度是“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我观其德义耳”(帛书《要》),故孔子绝不会推崇占筮而认为它可以“定吉凶”、可以“成大业”;其二,《易传》讲天地变化的大道理,变《易经》的占筮取向为哲学取向,故《易传》也绝不会推崇筮法,认为它可以“定吉凶”、“成大业”。退一步讲,就算这段话是讲筮法,但大衍筮法是对八卦产生过程的一种模拟,而绝不意味着八卦起源于大衍筮法,因此“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仍然讲的是八卦的产生和来源,即它与后面的“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仍然是两截话,前一个“八卦”与后一个“八卦”是有区别的,二者也不能混为一谈。
《系辞》的内涵、章法、文辞均精雕细琢,完全能够证实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语言锤炼功夫(南怀瑾先生曾说“《系辞》的文字真是美极了”一点都不夸张)。按理,完全不应该也不会出现“偷换概念”这种硬伤,更何况那段话向来被认为与八卦的来源、产生以及古代宇宙生成观有关,是《周易》哲学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命题。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孔子曾经说:“我欲观夏道,十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十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礼记·礼运》)。郑玄注曰:“夏四时之书,存者有《小正》;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孔子所言《坤乾》即郑玄所言《归藏》,可见孔子和郑玄都知道《归藏》是与《夏小正》同类的书,即易的本相是天文历法。吕绍纲先生2001年发表《〈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通过对《老子》与《周易》古经、老子与孔子、殷道与周道、《归藏》与《易经》等等各方面的对比分析,认为《老子》思想源自殷易《坤乾》,而不是源自《周易》(《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从这个角度看,《老子》宇宙生成观应该是根源于天文历法,而《周易》宇宙生成观亦可能如此。从天文历法的角度看,“太极”即一年的通称,阴阳“两仪”即一年中的冬夏两个半年,四象八卦即四时八节(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自然科学史研究》第5卷第2期,1986年)。按此去理解《系辞》所言“易有太极”章,则豁然贯通:因为八卦为历法,所以能够“定吉凶”、“成大业”,《尚书·尧典》所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以及孔子视《夏小正》、《坤乾》为夏道、殷道也正是这个意思(古代宗教权和行政权的根本及其合理性来源于掌握天文历法);在上古,人们对四时八节的认识总是与方位观念即四方四隅联系在一起的,商代甲骨文四方风名(参见连劭名《商代的四方风名与八卦》,《文物》1988年第11期)、《尚书·尧典》四仲中星的资料均能说明这个问题,而太极八卦自然也就成了古人的宇宙观,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日本应该向德国学习
日本和德国在二次大战当中都是战败国,都是被全世界唾弃的国家,但是,德国现在在世界上的形象要比日本好一百倍。按说,就当年的罪行来说,德国比日本要大得多,但是,为什么德国的今天却要比日本好呢?
德国在二战之后,对自己的罪行做了深刻的检讨。按照德国在战后形成的法律,德国可以说是非常严格地遵守。从社会心态上说,德国的民众对自己国家给欧洲各国所犯下的罪行认识很一致,而且可以说是从骨子里真正认识到德国纳粹当年那样做,实在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我到德国去访问,问到一些普通的德国民众,他们都说,我们为什么要比别人强呢?和别人一样就好了。今天的德国是一个很谦逊的国家,我甚至都认为,德国民族在今天的时代里已经缺少一些锐气了。在组建欧盟和成立欧元区的过程中,德国为此支付了相当高的代价,以至于形成了今天之所以进步缓慢的三大原因之一。在欧洲,德国是最有影响的大国之一。德国周边的国家像瑞士、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波兰、捷克、芬兰等等,这些国家都以分享德国文化为特点,德国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是起影响别国的作用的。可是,今天的德国,并不让人感到有什么野心。她在国际上始终保持一个低调的形象,和周边的国家以及其他各大洲的国家,不论大小,都保持着一个平等和主张正义的形象。即使是对待以色列这样对德国来说是非常敏感的国家,德国也一样还是保持一个比较平静的态度,反对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无休止地骚扰,但也不赞同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的手段。德国的这些做法为她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誉。
可是,日本就不同了。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亚洲各国实施的侵略和罪恶,到现在日本还死不承认,拿着一个政府免责制到处当借口,和韩国、中国以及周边的很多国家来打官司。其实,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哪里是什么官司可以清算得了的。和德国相比,日本对被自己侵害过的国家和民族根本就不愿意认罪。日本这样的做法,自然要激怒亚洲各国的人民。
在亚洲,日本是一个最不甘心自己被埋没在一堆穷国当中的。当年,日本的福泽写的文章《脱亚论》,就主张日本脱离亚洲。虽然,在地理上日本不可能脱离亚洲,但是,在心理上,在民族优越感上,甚至在人种上,日本要努力地和亚洲国家拉开距离。这种疯狂的理论是从日本民族的内心当中发出的,非常可怕。日本在民族文化上,一直认为她是神国,而别的国家都是芸芸众生,所以,她始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始终觉得自己应该去统治甚至奴役那些穷国和劣等民族。日本的这个心态直到今天我看在很多日本右翼的人士当中还是很有市场的。所以,日本就是不肯向被自己侵害过的国家和民众赔不是,那几个政府官员就是要去参拜什么靖国神社,就是要在自己给后代留着的教科书上写什么日本没有侵略过别人而是别人威胁了日本。日本的这些做法,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更是非常愚蠢的。
我们在研究德国的时候发现,德国之所以能这样清醒而理智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主要原因除了战争的教训之外,还在于德国民族自觉的反省意识,战后的德国文化还是那么杰出,但是,扩张主义的理论已经死亡。面对周边曾经被自己奴役和残害过的国家和民族,他们只有真正从内心里发出忏悔,否则是难以为别国所接受的。二战当中充当邪恶轴心国家的历史使他们的后代始终觉得面对那些善良国家和民族难以抬起头来。这甚至也包括当年追随德国的芬兰,我到芬兰去,感到那里的政府和人民都在埋头发展自己的国家,芬兰人口比较少,所以,一个手机第一品牌NOKIA就可以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强劲发展,成为欧元区国家当中的后起之秀。德国民族的这种良性转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欧洲临国的帮助和监督。欧洲人是比较讲究社会文明的,向德国纳粹那样的暴行在欧洲是被深刻唾弃的,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当中,欧洲文化都还是围绕着纳粹的暴行从不间断地展开检讨,电影、小说、戏剧、绘画等等,可以说一切都使用了。用这些方式来教育包括德国、意大利、芬兰人在内的欧洲所有国家的后代,告诉人们历史上曾经的确出现过那么荒唐的事情,并将导致这种悲剧的真正原因给予不断地总结。
日本则不是这样。一个给日本孩子说历史的教科书就在那里不肯承认自己曾经做错的事,仿佛那样一来就会玷污自己民族的历史,丢尽脸面似的。像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南京制造那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样铁板钉钉的事都还在赖帐,那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呢?
国学融入大学德育路径探析
1国学融入大学德育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职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文化和知识涌入,精华与糟粕并存。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多渠道的信息来源,社会思潮的冲击,对青年大学生时刻产生着影响,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引导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将国学所代表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学?什么是国学?
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宏观来说,有认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兼容新时期的各类学术文化,包括儒、道、释和诸子百家,新时期的文化包括传入中国并被中国化的西方文化;有认为包括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绘画、天文、地理等;综合起来,可以认为,国学是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顾诸子百家,同时包含一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体系,国学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国学从字面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国家之学”或“中国之学”,本来是没有国学这个概念的,国学概念的产生,正是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国学自从概念诞生起,就具有时代性,新时代赋予国学新的魅力和新的时代生命力。国学同样是发展的,正如季羡林所说,“国学是分析、品位中华文化,发掘其中的精华,并结合具体情况发扬光大,以推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前进与发展的一门学问”。我们为大学生带来的国学,必定也要具备时代性和发展性,要用新时代的话来讲国学,要用发展的话来讲国学,要用大学生的话来讲国学,而不是言必称孔孟,死读、背、诵,那样的话,是形式主义的学,与死读书,读死书没有什么区别。
3国学融入大学德育的实施路径
3.1营造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作者:单位:一是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培育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国学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如校园雕塑、楼栋道路命名等;包括精神文化,如校歌、校训、理念、活动等。二是拉近国学和大学生的心理距离,通过漫画、音乐、文学、讲座、谈心谈话、心理咨询等,讲大学生身边的事,用传统哲学开展心理辅导,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迅速拉近国学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大学生觉得国学真正管用、有趣,愿意进一步深研。3.2纳入高校德育和思政课程建设体系作者:单位:(1)建设高素质的国学教师队伍,编写适用性强的教材。坚持开展教师国学培训和学习,努力提升教师对开展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国学教学评估体系。高校应在选择权威国学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各校校园文化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配套解读教材,可结合地方文化和学生需求,从“小切口”做“大文章”。(2)建立国学教学大纲,融入德育和思政课程建设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国学教学大纲,确定培养目标和实施路径,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开展研究,开设必修和选修课,大力建设一些“金课”,推广建立网络在线课程。3.3与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紧密结合作者:单位:(1)鼓励建设国学类社团。通过社团吸引更多同学关注、了解国学,通过各类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一方面对学生个人有益,也形成了良好的校园国学文化氛围。(2)国学融入各类社团活动。尝试以国学为突破口,引导各类社团开展国学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的底蕴和形式。(3)大力开展国学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是高校德育和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学,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学内蕴含的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和谐、刻苦学习等积极思想的熏陶。(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时展特点和文化变迁发展焦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与国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内外实践,用亲身经历来切实感受、领悟国学的魅力。目前,“国学热”在各高校方兴未艾,客观推动了国学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国学在高校德育中的力量和影响力在逐步体现。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国学教育的示范性、引领性、实效性还不够,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及契合度还不高,要将国学教育广泛地融入大学德育之中,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奋勇前行。
幼儿园国学教学体会
国学所讲的礼、义、孝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感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所以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
这个学期通过与孩子们大量整体诵读经典,我也学到了不少的方法,有了许多体会。根据我学习的经验总结:“不求理解,只求熟读”,简单的过程不要复杂化,只要反复念反复跟读,儿童自然就能背诵;在反复整体诵读中,孩子们很轻松很愉快的就可以大量记忆其内容,并且对大量生字的认知。让学生从经典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经典诵读实现了育人,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幼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孩子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在日常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孩子们每天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我作为教师的国学功底还不够深厚,急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我们教师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的阅读量,阅读水平。通过培训,通过相互学习,尽快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国学经典诵读作为课程,作为幼儿学习的必要内容,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坚信,今天的开启必将迎来明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