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21:22: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企工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企工人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人阶层下岗职工
[论文摘要]近些年,学者们对国企工人阶层的关注和讨论越来越多。本文用社会学的视野对国内关于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阶层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总结中发现,对于工人的内部分化、行动回应和失业下岗职工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国企工人的整体分化研究较为欠缺,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还应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国有企业也在顺应社会与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从企业的产权制度、领导机制、经营制度到劳动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变革。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把每个工人的利益深深地卷入其中,同时给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内关于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阶层研究的部分文献基础上,用社会学的视野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工人阶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国有企业工人阶层的地位变迁及内部阶层的分化
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有企业的工人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以及政治待遇、经济收入和身份高于其他阶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工人在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外部冲击以及企业内部改制的双重压力下,其政治、经济地位的优越感已消失,代之以经济上陷入“相对贫困”、精神上面临来自外界与自我的双重轻视,并且还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失业威胁。冯同庆把这种地位的下降具体表述为劳动权益的失落、资本利益的失落和政治权利的削弱,认为导致这种阶层地位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改革建立起的新的阶层结构与公有制深层制度化结构没有有机的结合,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李亚雄则认为“权利与市场混合机制”是塑造了工人阶层的地位的最重要的结构化因素。周长城1997年在对某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时,先将职工按照劳动方式的不同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三个层次,并研究发现: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处在转型期的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在下降,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同时,很多研究已经表明不同层次的工人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心理、行为取向等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国有企业工人的心理研究
国企工人社会学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人阶层下岗职工
[论文摘要]近些年,学者们对国企工人阶层的关注和讨论越来越多。本文用社会学的视野对国内关于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阶层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总结中发现,对于工人的内部分化、行动回应和失业下岗职工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国企工人的整体分化研究较为欠缺,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还应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国有企业也在顺应社会与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从企业的产权制度、领导机制、经营制度到劳动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变革。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把每个工人的利益深深地卷入其中,同时给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内关于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阶层研究的部分文献基础上,用社会学的视野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工人阶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国有企业工人阶层的地位变迁及内部阶层的分化
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有企业的工人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以及政治待遇、经济收入和身份高于其他阶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工人在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外部冲击以及企业内部改制的双重压力下,其政治、经济地位的优越感已消失,代之以经济上陷入“相对贫困”、精神上面临来自外界与自我的双重轻视,并且还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失业威胁。冯同庆把这种地位的下降具体表述为劳动权益的失落、资本利益的失落和政治权利的削弱,认为导致这种阶层地位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改革建立起的新的阶层结构与公有制深层制度化结构没有有机的结合,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李亚雄则认为“权利与市场混合机制”是塑造了工人阶层的地位的最重要的结构化因素。周长城1997年在对某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时,先将职工按照劳动方式的不同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三个层次,并研究发现: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处在转型期的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在下降,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同时,很多研究已经表明不同层次的工人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心理、行为取向等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国有企业工人的心理研究
企业工作伦理中的儒学思想论文
摘要-韩国是世界上保留儒学思想最完整的国家。在韩国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儒学因素也同样在起着作用,它影响着韩国企业的管理阶层、工人阶层等的思想意识,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儒学,韩国企业,家族主义,企业文化,工人
在韩国,就像在很多其他新兴工业化社会一样,资本家有意识地谋求在他们的企业中再生产出家长制的权威关系,并通过诉诸家庭式价值确保工人的服从和忠诚。儒家文化及其重视等级制、尊重权威、合作、勤劳、家族主义等,被普遍认为起到了鼓励工人服从和与管理者合作的作用,而且对工人的团结和集体行动起了劝阻作用。儒家思想对韩国社会影响最深刻,体现最广泛的莫过于家族观念。韩国儒学思想的最大特征在于以孝为基础的忠孝合一,居核心地位的是对父母的孝。小的方面可以说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牺牲,大的方面则是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团体的奉献精神以及持守道义。
一、企业工作伦理中的儒学思想基础
在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组织中,工业权威通常呈现出家长制或族长制的形态,家族主义思想常常被利用来确保工人服从并承诺实现公司目标。日本和“四小龙”的工业家有意识地利用儒家传统来营造劳动冲突比大多数西方工业化社会少得多的工业体系。亨廷顿这样形容伊斯兰文化:在中东的某个地方,几个年轻人满可以穿着牛仔裤,喝着可口可乐,听着摇滚乐,但他们却可能在麦加顶礼膜拜的间隙造好一枚炸弹去炸毁一家美国飞机。由此,我们可以引出关于韩国人家族观的一些类似话题:在汉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就职的职员,也许工作日穿西装、打领带、喝咖啡、抽香烟、使用手机和网络办公。但是每逢仲秋、春节也许会不远千里地驱车回乡,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与家人一起进行扫墓、祭祀祖先等活动,这便是每逢节日“民族大流动”的壮观景象。儒家文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理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做到了这一点,要求工人不应该脱离家庭,脱离亲戚朋友,脱离社会和国家生活。韩国的工人,便是在诸如以上这些思想教诲中工作、生活的。
由于有这些历史条件和制度条件的帮助,成千上万的农民子女从农村直接进入工厂,而且他们相当顺利地适应了工作环境,对新的工作制度没有表现出抵制或不适应等特殊的问题。韩国制造商利用加班的手段使工人被迫工作。同时正常工时(8—10个小时)的基本报酬很低,又不得不使工人加班以便增加他们的收入。在工资低于维持基本生计的低收入者当中,大多数是在服装、纺织、鞋类、皮革产品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女工。不过,也有受雇于这些行业和其他一些低工资行业的许多男工,只能得到贫困水平的工资。但是,韩国工人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也是很刻苦工作,主要由于他们想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加强和改进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下,国家十分关注国企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国企内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方面,更是提高了重视程度。因此,为了顺应国家发展纲要,国企需要在思想上,端正对国企职工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并且加强思政工作执行力度,促进国企在市场经济领域实现长远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新形势下,国企职工在思政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一、前言
国家针对国企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工作目标。要求国企必须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组织和落实。通过思政工作贯彻与落实,强化职工队伍职业素养,保证国企内部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和执行。因此,国企需要针对思政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内部职工具体要求,制定完善性的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思政工作环境,从而实现内部职工思想观、职业观的规范性教育。
二、国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思政工作认知存在偏差。就目前来讲,国企在对待思政工作方面,关于思想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与国家实际要求和建设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思政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首先,管理层在思政工作上重视度不够,一味地追求企业生产效益,而对于企业文化环境建设缺乏重视。导致思政工作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阻碍,甚至逐渐趋于形式化方向发展。同时,因为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思政工作具体落实存在一定挑战。基层员工对思政工作态度不够端正,相关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比较低下。(二)思政工作运行体制不完善。就目前来讲,国企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在工作运行体制建设方面,呈现出一定弊端,导致各项思政工作项目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执行限制。首先,企业并未制定完善性的工作体制,在思政工作流程规范和设定上比较片面,导致工作人员在执行思政工作时,缺乏正确的政策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风险。其次,在思政工作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国企所做的工作并不到位,与实际管理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增加了思政工作风险,给企业内部环境安全性、稳定性建设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针对思政工作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基层人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管理体制缺乏民主性与开放性。同时,国企在思政工作领域,并未制定完善性的控制和监督体制,在职工权益维护方面,思想认知和实际执行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内部职工利益受到威胁,而增加了职工人员流失的风险概率。(三)思政工作内容缺乏创新。在国企内部经营环境下,思政工作内容创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企整体建设和发展进程[1]。然而,就目前来讲,企业在思政内容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不到位。首先,并未根据职工具体需求,丰富思政工作内容,未能够考虑到职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对思政内容以及相关的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导致职工对思政活动认可度较低,甚至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思政活动整体参与性较低。同时,国企在构建思政内容体系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时效性,未能够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具体环境以及发展动向,对思政资源进行整合。导致职工所掌握的思政内容比较滞后,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四)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在国企经营领域,思政工作者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质量[2]。然而,就目前了解,思政工作队伍素质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否则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思政工作发展进程。首先,国企在思政工作人员队伍数量建设方面缺乏思想重视。因为人员数量匮乏,导致各项思政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国企在思政工作者素质培训方面缺乏思想重视。导致思政工作者学习和成长空间有限,具体的思政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因为人为因素,存在一定的限制。可见,目前国企在组织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在思想、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而导致思政工作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的经营和发展领域,国企需要进一步优化思政工作体制,全面提高内部职工职业素养。
企业工作伦理中儒学思想论文
摘要-韩国是世界上保留儒学思想最完整的国家。在韩国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儒学因素也同样在起着作用,它影响着韩国企业的管理阶层、工人阶层等的思想意识,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儒学,韩国企业,家族主义,企业文化,工人
在韩国,就像在很多其他新兴工业化社会一样,资本家有意识地谋求在他们的企业中再生产出家长制的权威关系,并通过诉诸家庭式价值确保工人的服从和忠诚。儒家文化及其重视等级制、尊重权威、合作、勤劳、家族主义等,被普遍认为起到了鼓励工人服从和与管理者合作的作用,而且对工人的团结和集体行动起了劝阻作用。儒家思想对韩国社会影响最深刻,体现最广泛的莫过于家族观念。韩国儒学思想的最大特征在于以孝为基础的忠孝合一,居核心地位的是对父母的孝。小的方面可以说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牺牲,大的方面则是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团体的奉献精神以及持守道义。
一、企业工作伦理中的儒学思想基础
在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组织中,工业权威通常呈现出家长制或族长制的形态,家族主义思想常常被利用来确保工人服从并承诺实现公司目标。日本和“四小龙”的工业家有意识地利用儒家传统来营造劳动冲突比大多数西方工业化社会少得多的工业体系。亨廷顿这样形容伊斯兰文化:在中东的某个地方,几个年轻人满可以穿着牛仔裤,喝着可口可乐,听着摇滚乐,但他们却可能在麦加顶礼膜拜的间隙造好一枚炸弹去炸毁一家美国飞机。由此,我们可以引出关于韩国人家族观的一些类似话题:在汉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就职的职员,也许工作日穿西装、打领带、喝咖啡、抽香烟、使用手机和网络办公。但是每逢仲秋、春节也许会不远千里地驱车回乡,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与家人一起进行扫墓、祭祀祖先等活动,这便是每逢节日“民族大流动”的壮观景象。儒家文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理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做到了这一点,要求工人不应该脱离家庭,脱离亲戚朋友,脱离社会和国家生活。韩国的工人,便是在诸如以上这些思想教诲中工作、生活的。
由于有这些历史条件和制度条件的帮助,成千上万的农民子女从农村直接进入工厂,而且他们相当顺利地适应了工作环境,对新的工作制度没有表现出抵制或不适应等特殊的问题。韩国制造商利用加班的手段使工人被迫工作。同时正常工时(8—10个小时)的基本报酬很低,又不得不使工人加班以便增加他们的收入。在工资低于维持基本生计的低收入者当中,大多数是在服装、纺织、鞋类、皮革产品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女工。不过,也有受雇于这些行业和其他一些低工资行业的许多男工,只能得到贫困水平的工资。但是,韩国工人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也是很刻苦工作,主要由于他们想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五一赴郑州社会实践报告
一、二七塔上初识郑州
经过十四个小时的颠簸,五月一日上午9点,我们一行五人终于踏上了郑州的土地。劳动节
的郑州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商家的促销活动在喧闹地进行着,街上有很多残疾行乞。刚
下火车,我们首先参观了离火车站不远的二七纪念塔。登上二七塔,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的史料历历在目,那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和一件件实物无声地陈列着,向人们描述那
段历史。和我们一同参观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一个大概六七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在母亲
从利益关系视角审视国企改革
从利益关系视角审视国企改革
改革既是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否定,同时也隐含着对基于利益导向的物质利益原则的认同。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着利益主体的动机从而直接关乎到改革的成败;利益关系及其格局的变动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把握和控制改革走向的一个重要依据。
传统观点认为:在国有企业中集中体现着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说,企业是实现国家利益和职工利益的载体,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没有错,但这样的划分太笼统了,对于我们分析今天国有企业的具体问题来说,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因为:国有企业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改革,利益关系已经更加复杂化,利益主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分化。例如:所谓国家利益,除税收和剩余索取这些根本利益之外,更主要和更直接地还体现为政府部门利益和政府官员利益;所谓企业利益,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正是要对此展开分析。
笔者的一个一般性结论是:在国有企业中,各级领导者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他们与普通员工已经不再是利益共同体。
国企内部已经生成新的利益主体
如果说改革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对经营管理者激励不足,那么近年来的主要问题则是对经营管理者约束不力;如果说改革前“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国企职工与领导干部在“大锅饭”体制下因缺少利益差别而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那么近年来在政府将国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国企内部的利益关系则发生了新的变化,国企内部已经出现了由领导干部构成的新的利益主体;如果说改革前国家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之上,那么近年来随着国企内部由领导干部构成的新的利益主体的出现,普通职工这个传统的利益主体则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青年员工状况与企业改革改制调研报告(二)
企业调研报告
×、青工一方面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另一方面对改革过程中自己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维护存在担心和顾虑。
×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人员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调整。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的青工认为改革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一定影响,只有的青工认为没影响,青工对于改革改制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顾虑。在问及“在企业改革改制中,您最担心的是什么?(多选项)”时,回答情况如下表:
×
×下岗人数大大增加
×国有资产流失
劳动收入的经济决定诠释
论文关键词:经济自由度,劳动收入
论文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成就非常突出。1980年中国GDP相当于全球GDP的4%,但到2006年,上升到近16%,翻了3倍多,但成就的背后存在着结构问题。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如果看民间消费占GDP的百分比,会发现这样的事实,1952年民间消费差不多是中国GDP的69%,跟今天美国民间消费占美国GDP71%的水平差不多;到1978年时,中国民间消费仍然相当于当时GDP的45%,到最近这个比例却已经下降到36%左右。
另外一个重要的结构问题是劳动收入。
如果考察职工工资的变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1978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各种福利、退休保障、医疗保障等非工资内容)相当于当时GDP的15.5%,但到2008年,这个比值下降到11.2%.第二,1978年所有国营单位工资总额约为当年GDP的13%,到现在则下降到6.1%。
劳动收入增长的经济自由度诠释
论文关键词:经济自由度,劳动收入
论文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成就非常突出。1980年中国GDP相当于全球GDP的4%,但到2006年,上升到近16%,翻了3倍多,但成就的背后存在着结构问题。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如果看民间消费占GDP的百分比,会发现这样的事实,1952年民间消费差不多是中国GDP的69%,跟今天美国民间消费占美国GDP71%的水平差不多;到1978年时,中国民间消费仍然相当于当时GDP的45%,到最近这个比例却已经下降到36%左右。
另外一个重要的结构问题是劳动收入。
如果考察职工工资的变化,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1978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不包括各种福利、退休保障、医疗保障等非工资内容)相当于当时GDP的15.5%,但到2008年,这个比值下降到11.2%.第二,1978年所有国营单位工资总额约为当年GDP的13%,到现在则下降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