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21:05: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内消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内消费

国内奢侈品消费状况与发展

在中国,奢饰品只能为一部分人所有,可以作为身份、地位、财力的象征。我国传统向来比较注重面子,社会上形成了以购买奢侈品为荣的相互攀比的风气,人们需要有名牌相互炫耀,这更刺激了消费。近年来,我国的送礼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的腐败问题。对于奢侈品市场消费群体占到一半的男性消费者,他们的主要意图是购买昂贵的礼物送给与其工作相关的上司或政府部门官员。奢侈品领域内的贵金属具有较高的保值价值,所以作为一种理财手段,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将手中多余的资金用于购买珠宝。这也就是在奢侈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依然门庭如市,消费者认为如果不能早点买入价格将会更高。

中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对奢侈品的非理性消费较多,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的白领身穿高级定制成衣、手拿名牌包包,却挤着地铁去上班,为了相互进行攀比,他们忽视了自身的经济能力。当一些名牌商店进行打折降价,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更容易进行冲动消费。有时甚至为了炫耀,购买引诱名牌符号的包装袋。这些都是存在与奢侈品消费中不健康的观念。

2、目前中国奢侈品群体年轻化,结构不合理,多为40岁以下演艺明星商业和商家成功人士,而富二代、官二代和年轻学生也逐渐成为重要购买力。而在发达国家,奢侈品的主要购买群体是掌握社会主要财富的40~70的中老年人群。相较之下,我国成了奢侈品消费年龄层次最小的国家。

3、境外奢侈品消费占据总体消费的绝大部分。从2013年春节奢侈品消费统计就可以看出,我国国内奢侈品消费额还不到境外消费的1/10。中外价差是造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奢侈品进口关税过高,附加到最终消费价格上使其丧失了一部分竞争力。现在很多人会现在香港、澳门或者境外旅游时疯狂购买奢侈品,甚至专门飞到国外购买。目前很多奢侈品牌延缓了“中国盛宴”,有限制的向二三线城市开设门店,就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国内消费所占比重较低。

4、奢侈品市场欧美大牌云集,但缺乏本土品牌。由于国内崇外心里盛行,对中国制造的认可度并不高,加之专业的设计人才缺乏,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严重阻碍了中国本土奢侈品业的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名牌排行中,我们很难发现中国品牌的身影,但也并不是没有,资料显示,在《2012年奢侈品全球风云榜》上,中国的博德成为世界家居建材行业奢侈品牌的代表,它一直牢牢坚守家居奢侈品的发展方向,树立了高端奢化的品牌形象。但这对于一个奢侈品消费大国未免太过不足。

查看全文

消费信贷国内需求论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动荡加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我国国内经济受影响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市场需求不足,出现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并存的迹象。分析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长期以来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了供求结构上的不平衡。

短缺经济条件下粗放的重复建设、盲目生产,导致不少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不符合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加之供给与需求结构上仍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脱节,直接阻碍消费需求的增加、结构层次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总供给水平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结构不合理,盲目扩张,粗放经营,低水平竞争,只求规模不计成本,政府和企业投资缺乏远见,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造成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据统计,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商品都处于过剩状态。在社会商品供给总量过剩的同时,一些高技术含量、适销对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又供不应求,供给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的制约。

在社会产品供给总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一些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应该集中的行业集中程度不高,可以分散经营、适合竞争的行业又由国家垄断,造成部分行业产品价格偏低,不足以补偿其生产成本,而另一部分行业产品价格偏高,消费者负担能力不足。

2、居民收入下降,收入预期过低,消费预期增高。

由于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调整的时期,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职工收入下降,一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国家机关人员分流,造成这些人员的收入大幅度下降,加之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低谷,农民收入也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增长已从1993年的9.5%下降为1997年的3.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997年仅为4.6%,而1996年则为9%。伴随着收入水平下降的是收入级差的扩大。公款消费、公款私存、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住房、医疗、教育制度改革的不完善造成了城镇居民名义和实际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居民中明显出现了收入阶层,高收入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城乡差别也在不断扩大,农民近几年收入增幅明显放慢,而这种情况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利益,下大力气减轻农民负担,投入大量财力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出现的。

查看全文

国内消费信贷创新监督困难

在加入WTO后过渡期,我国银行业消费信贷创新迎来了新高潮。按照银行监管的六条良好标准和持续监管工作思路,促进消费信贷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规范创新、防范风险,关注消费信贷创新理论的新进展,探索消费信贷监管的新举措,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控,成为银行业监管的新课题。

一、准确把握消费信贷创新的结构与内涵

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创新概念时,就指出创新就是在原有的制度结构里增加“新的组合”,引起“生产函数的变动”,即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改变生产函数的技术构成,引起效率提高和产出增长。笔者认为,金融创新就是一种针对银行活动的创造,一层意思是创造一种新的制度、市场、机构与产品,表现为一种金融制度增量;另一层意思就是对现行制度的一种否定与扬弃,表现为一种金融制度质的规定性的提高。据此,我国消费信贷创新最主要的就是消费信贷增量创新,即制度、市场、机构与产品的创新。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沿着特定的路径演进,形成内在的创新模式与机制。如何看待和监管消费信贷的创新?对于微观上的消费信贷创新的监管,由于我国目前消费层次还比较低、技术含量也不很高,目前尚未成为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但正在密切关注住房消费按揭贷款的风险问题,特别是“房奴”问题,笔者认为,“房奴”问题实质上是掠夺性开发住房消费信贷者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如果濒临枯竭,就会传导和表现在银行的账簿上。消费信贷风险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住房按揭贷款过度发放,造成房地产虚假繁荣,甚至是泡沫问题、“房奴”问题。经历一个经济周期的冷热叠加,会加剧宏观经济的动荡,甚至是经济倒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引发的严重经济低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信贷过度引致。

二、正确把握消费信贷创新的现状与趋势

银监会唐双宁副主席将我国金融创新状况评价为“起了步,上了路,水准低,不平衡”。笔者认为,这不仅符合中国实际,也符合当前消费信贷创新的特点与现状。过去几十年,银行业务一直是传统的老三样:“存贷汇”,但贷款的业务领域则发生了深度变化,表现在消费信贷创新则是住房按揭、汽车按揭,贷款范围更是扩大到教育贷款、医疗贷款、婚丧嫁娶、休闲旅游贷款、信用卡消费透支等,以及与消费结算相适应的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2004年,针对房地产不良资产,尝试“准资产证券化”品种,募集资金支持各种“胡子工程”和“烂尾楼”建设资金需求,由于缺乏切实可信的信用担保、“资产池”难以保证未来收益要求权等问题,未能全面推开,但是消费信贷创新由此迈出了“实质性创新第一步”。由于我国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4月末,某市消费贷款规模达到39.7亿元,较年初增加3.03亿元,增长8.27%,同比增加7.8亿元,增长24.4%。其中:住房消费贷款余额28.9亿元,较年初增加0.68亿元,增长2.4%,同比增加4.7亿元,增长19.6%;汽车消费贷款余额5.6亿元,较年初增加0.03亿元,增长0.5%,同比增加0.09亿元,增长1.6%。置放POS机613台,工行“金融e通道”、农行“金e顺”、中行个人网站、建行e路通、华夏互联通等网上银行全部开通运转,各类银行卡持有量达到116.4万张,2006年1-4月份累计刷卡消费15亿元。传统的“节约就是节俭”、“消费就是浪费”的观念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当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问题。在消费信贷创新水平上,消费信贷制度趋于规范统一,行为更标准,发展更理性;消费信贷市场趋于完善和发达,容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趋于多元化,信贷方式更加丰富和灵活。金融创新的层次、技术含量、附加值还较低。消费信贷产品主要也是简单地复制与模仿国外产品,特别是机械地营销上级行推出的相关产品,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人无我亦无,人有我亦有,怠于创新,惰于开拓。消费信贷市场容量相对狭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营销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消费信贷创新意识差、运作经验少。各机构、各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三、辩证看待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问题

查看全文

国内消费需求状况及建议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个开放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扩大消费比增加投资和刺激出口对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具体提出了要“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一新的决策,是针对以往消费比重低所做出的重大调整。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过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比例失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总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更高达80%以上。而在我国,1996—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宏观经济政策,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相对而言,消费“启而未动”,消费和投资的不协调非常突出。消费需求的不足,也使得投资的高增长缺乏持续的基础,成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消费不足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消费品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失衡,部分产品的相对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1992—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0%,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25.4%。而自1997年起,城乡收入增速下降,差距也逐年拉大。城镇居民在1997—2002年5年间的年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下降为7.8%,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3.1%。2003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7元,同比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44元,同比增长7.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02元,比上年同期仅增80元,消费支出1115元,仅增84元。占人口主体的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且增长乏力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具有跨期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居民的消费行为日趋理性化,从攀比消费和集中消费向追求多样化和跨期效用最大化转变。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未来支出预期,从而导致即期消费紧缩的局面。与此同时,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相继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与费用。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大多数居民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文

国内奢侈品消费人群特点

1奢侈品相关概念

奢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然而关于奢侈品的定义,至今在学术领域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归咎于奢侈品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尽相同,牛津美语辞典对于奢侈品的广义解释为:“极致舒适且挥霍的生活调性;非必需品的,心中渴望的、昂贵的或是稀有的商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提出,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只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更重要的是奢侈品所附予的社会经济背景上的价值。从操作性定义而言,艾莫利大学法律历史研究员CharlesJ.Reid将奢侈品的操作性定义设为:“这类商品有95%是专门提供给金字塔顶端人士使用的,也就是只有5%的金字塔顶端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商品或服务。”NuenoandQuelch(1998)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奢侈品是“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也是“有形价值”占“无形价值”比值低的产品。

目前,国际公认的“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豪华汽车和游艇等。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奢侈品的物质形式会发生转变,并可根据个人、社会、经济等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奢侈品和相对奢侈品,如高档钟表在目前来说是相对奢侈品,但游艇、私人飞机在目前来说就是绝对奢侈品。

2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2.1人口特征

2.1.1富裕群体

查看全文

国内消费信贷现况与发展策略

发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消费信贷给予高度的关注,使消费信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1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

1998年和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中国的消费信贷业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消费信贷余额从1997年的172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55333.65亿元,2009年消费信贷余额占当年GDP总量的16.5%。在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信贷结构也日益变化和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1消费信贷总量逐年增加

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并呈加速度增长态势,特别是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较2006年增长近4倍。到2010年11月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为73774亿元,是1997年的400多倍。

1.2消费信贷占各项贷款比例偏低

查看全文

国内手机消费趋势调研汇报

对于手机购买的问题中父母主动提出给孩子买手机的超过半数,男生中自己主动要求买手机的人数明显多于女生。但对于手机消费的态度总体来说,学生倾向于有手机利大于弊,且对学习影响不大。在手机费用支出项目中,多数人的花费是在短信上,且女生比田生更热衷于短信聊天且发送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朋友和同学。这一现象说明高中生开始有独立的向成人化发展的趋势。高中生买手机的原因有两种:其一是为了满足沟通需要;其二是攀比,有从众心理。

在手机消费这一问题中也利也有弊,其利在于:

1、方便联系;

2、促进消费;

3、联络感情;

4、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查看全文

探索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觉与消费查询

摘要: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低碳旅游是旅游的未来。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系统运行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大连国内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度不是很高,对低碳旅游的态度与行为偏差较大,而且比较偏好传统的旅游方式。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监督指导;旅游企业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节能减排;旅游者应该树立健康、绿色、环保、理性的消费方式。

关键词: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认知程度;国内游客

低碳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以获取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发展低碳旅游不仅对旅游规划开发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规范标准,而且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其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污染。通过对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国内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程度和消费现状,分析国内游客的低碳旅游消费的不足与缺陷,进而提出如何提高国内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及完善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消费行为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旅游消费模式朝低碳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为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制定低碳旅游政策、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提供启示和借鉴。此外,以大连市为例来研究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消费行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低碳旅游消费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大连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游客对低碳旅游认知程度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5%的来连国内游客非常了解低碳旅游,74%的游客对低碳旅游略知一二,21%的游客没听说过“低碳旅游”这个名词,这说明大连国内游客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游客对低碳旅游不太了解。

查看全文

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摘要】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主要是指,投资、出口和消费。如果“三驾马车”之中任一个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而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出口,消费一直是处于“跛足”状态,所以中国经济实际上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全球贸易出现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寄希望启动国内消费来拉动经济,但国内消费真的能够担当如此重任,笔者深表忧虑。更有甚者,如仅仅把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作为权宜之计,长此以往还会对经济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关键词】国内消费拉动经济

一、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局限性

中国政府目前已出台经济刺激措施中,扩大投资仍是主要手段。国务院2008年11月初公布了总额达4万亿的十条经济刺激措施,但这些刺激措施仍然重视基础设施投资,仅铁路就占2万亿,但这些措施真的能够从根本上拉动经济复苏?

与1997年金融风暴相比,国内外的消费需求都不足是这次经济滑坡的关键所在。如果4万亿元投资不是重点投入民生福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激活国内消费,而主要还是投资在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上,在国内外的消费都下滑的情况下,继续扩大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是低效的做法。

二、根治消费“跛足”,激活消费拉动内需

查看全文

后金融危机国内居民消费观念改变探索

2009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状况与其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消费观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

二、现阶段消费观念的成因

1.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价值对国内居民消费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的先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习惯转化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倾向,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供给,轻视甚或羞于精神消费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将来的幸福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努力保证子女过上最好的生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大多中国父母的消费心态。因此,国内居民在子女的生活、教育甚至婚嫁等方面的消费上往往不惜血本。这种对伦理亲情的崇尚,也使国人十分注重为子孙积累财富。

2.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形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主因。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职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公费医疗制度消失、住房商品化提速等现实问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特别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房价的居高不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虽然信贷消费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接受,但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方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