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20:00: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民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民教育发展交流
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没有现代化的国民。党的十六大又一次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任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这无疑是基于对发展国民教育的迫切性和关键性的深刻认识所作出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国民教育的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既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现代社会,教育更加社会化、全面化、开放化。
在一个文明社会,接受教育是每个国民的权利,也是基本的人权之一。从长远来看,提高国民掌握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以及各种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离开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教育培训是根本办不到的。应当看到,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也就相应需要更多的教育和训练。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价值学说时就已经看到了。在《资本论》中,他强调指出,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对劳动质量和复杂劳动的更高要求,人们要想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需要、积累财富,就必须通过较高的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交换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此同时,资本所有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也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以及通过技术进步而获得的超额价值。因此,社会环境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接受系统培训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的数量和比例也会不断增加。这些都进一步刺激和带动了国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作为传递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教育的社会作用日益显著,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的市场在不断扩大,教育消费的层面也不断拓展。这些都意味着应该发展更多更好的教育,应该提供更多与教育相关的服务。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其教育和人才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在于其所拥有的大量资金和市场份额,而且突出地表现在其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发达上。在当今,人们开始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观去理解和诠释国民教育的作用。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包括劳动者在内的全民的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有的甚至提出让所有愿意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应该说,普及性的义务教育以及为国民所提供的终身再学习的机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经济是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的经济。发达的教育水平不仅提高了其现有的人口的素质,而且提高了未来国民的素质。综合起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实质上是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是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和塑造方式上的差距。
应该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从1990年的六年提高到了现在的八年,基本建成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今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教育和科技事业的长足进步。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就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提高国民的素质。然而,要跟上世界潮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国的教育事业还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农村的落后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在今后20年,国民教育的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实现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的跨越,使国民教育的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措施的思想
【关键词】列宁/国民教育/措施/教育思想
【正文】
在苏维埃俄国初期,为了迅速地发展国民教育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列宁领导党和政府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有力的措施。并且,列宁在实践中就这个问题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当前研究列宁关于发展国民教育措施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学与教育的基本力量。可是在旧俄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收入少,物质生活条件差,工作得不到统治阶级的尊重。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面对发展教育的任务,列宁提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地位。1923年初,他在《日记摘录》中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育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时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8页。)“而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版,第43卷,第357页。)在这一时期,列宁从尊重教师和提高他们的地位的角度出发,主张称教师为“人民教师”。有一次,中央政府负责教育工作的同志给列宁打电话,当谈到教师问题时对教师使用了一个不太礼貌的称呼。列宁听了后十分气愤地说:“用这样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教师,真太不象话了!他们有自己的光荣称号——人民教师。这个称号应保持不变。”(注:《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卷,第210页。)教师被称为“人民教师”,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意味着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里教师社会地位的重大改变。在列宁来看,提高教师的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921年,他亲自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教师物质生活条件的法令,如《关于农村学校的伙食安排》、《关于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者按其专业归队》、《关于文教单位的房舍保证》、《关于改善学校和其他文教单位的供应措施》等等。这些法令的贯彻落实,使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23年,苏俄的经济状况和粮食供应状况尚未根本好转,但列宁要求有关部门增加对教师的面包分配额。
列宁提出,提高教师的地位,还应该从政治上信任和关怀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初期,一些教师由于受到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政治谣言的欺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对苏维埃政权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对于这些教师,列宁的看法是,他们在旧社会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数额不多的薪水,同无产阶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只要实行正确的政策,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团结、帮助和教育,绝大多数人能够转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立场上来。事实果然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许多教师改变立场,逐渐靠近了苏维埃政权。就此,列宁1918年6月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教师在下决心和苏维埃政权合作方面做得很慢,现在大家愈来愈相信这种合作是必要的了。”(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4卷,第392页。)他肯定,这是一种“从反对苏维埃政权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转变”。他在讲话中还向教师发出号召:教师大军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大军,所有的教师应该使生活和知识摆脱对资本的从属,摆脱资产阶级的思想枷锁,充满信心地走到工农群众中去,同他们一起为社会主义事业而战斗。1919年1月,列宁在全俄国际主义者教师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肯定地说:“大多数教师是同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紧紧站在一起的,他们现在都深信社会主义革命有其深刻的根源,深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会扩展到全世界。因此我认为,在为社会主义革命而进行的斗争中,在反对那些一直维护资产阶级旧偏见、旧制度和虚伪立场,幻想可以把旧制度的一些东西保留下来的教师的斗争中,大多数教师是一定会真心实意地拥护被剥削劳动者的政权的。”(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5卷,第421页。)这一论断,体现了他对苏俄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同一时期,他在党纲草案中提出:“不仅象现在这样把教师的一部或大部彻底争取过来,而且要把全体教师彻底争取过来”(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6卷,第106页。)。他在逝世前夕留下来的文章中仍然坚持这样的态度,要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苏俄的教师队伍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
列宁认为,在团结和争取旧社会过来的一批教师的同时,党和国家应该培养一支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新教师队伍。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党和国家必须培养新的教师队伍。1920年1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现在我们要培养出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它应该同党和党的思想保持紧密联系,贯彻党的精神,它应该把工人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关心共产党员所做的事情。”(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39卷,第403页。)在列宁看来,能不能建立这样一支新的教育大军,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能否顺利进展。
国民教育负担原因分析论文
[摘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历年来均未达到政府自身规定的GDP比例,远远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并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差距越来越大,给学生家庭造成重大负担。政府不能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更不能只片面重视财政收入和自身开支,将公共产品片面地推向市场而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所存在的外部性问题,建立和维护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增进国民的整体福利。
公布不久的2004年的全国教育经费为7242.60亿元,比上年的6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4465.86亿元,比上年的3850.62亿元增长15.98%。[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仍未达到GDP的4%。
根据有关数据,面对国民普遍对教育负担的不断加重,以及对比有关法律和政府的相关规划和历年财政数据加以分析。
一、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在城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然而,过了十年之后,199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531.7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已经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才为1862.54亿元,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000年,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18个百分点;从1993年到2004年的12年中,有10年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参看表一)。
国民教育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成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发动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即所谓的教育的“外溢”作用)不可估量,它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鉴于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功能是通过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新的科学知识和信息传输等载体和形式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在对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及其与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回归数理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并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一、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人口受教育状况,是人口的重要社会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在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人口拖累型(负担型)社会转变成人力资本型社会。
到2005年底,我国6岁以上人口有l19837万人,占总人口(130756万人)的91.65%,其中达到小学以上教育水平人口共有10741l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2.15%,占6岁以上人口的89.63%。而在6岁以上接受各种教育的人口中,具有含大专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占5.56%,高中教育水平的人口占12.44%,初中教育水平人口占38.35%,小学教育水平人口占33.28%。(一)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数量、构成变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受各种教育的人数看,达到大学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611人提高到2005年的5098人,年均增长7.14%;达到高中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11146人提高到2005年的11400人,年均增长0.45%;达到初中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3961人提高到2005年的35143人,年均增长0.69%;而随着小学适龄儿童的有所减少,达到小学教育水平的由2000年的35701人减少到2005年的30505人。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通知
一、法律硕士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同时必须具备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资格或具有处级(含)以上行政级别的法院、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并经所在单位政治部门推荐。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200人,烟台大学100人,中国海洋大学65人,青岛大学50人。
二、教育硕士(Ed.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师范大学300人,*师范大学400人,*大学150人,*大学150人。
硕士学位报考要求实施意见
一、法律硕士(J.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法院、检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报考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联合培养的考生,同时必须具备高级法官、高级检察官资格或具有处级(含)以上行政级别的法院、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并经所在单位政治部门推荐。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大学200人,*大学100人,中国海洋大学65人,*大学50人。
二、教育硕士(Ed.M)
20*年*月*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省高校招生限额为*师范大学300人,曲阜师范大学400人,聊城大学150人,鲁东大学150人。
谈有关建立终身教育系统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全国各个地区都依据各自在教育发展方面的理念、教育体制和结构以及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优势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深入分析、研究终身教育体系规划指标的基本框架,无疑对于科学设计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规划目标,加快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模型
终身教育体系是在传统教育体系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目的是建设学习型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主席埃德加·富尔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1]终身教育体系是适应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体系。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学习型社会的境界,把学习从教育范畴拓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广阔范畴,形成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社会的出现是对传统社会生态的开拓,目的是把学习作为每个人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把学习活动作为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并创造理想社会的根本。
终身教育体系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我国国办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到终身教育体系,根据各个阶段教育体系的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以及建设的突出问题,可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如图1。
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的建立还要依据教育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进行描述。例如,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应更多借鉴市场领导模式。例如,英国在推动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采取的是典型的市场领导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先了解学习者的需求,进而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强调市场原则与机会公平等[2]。并且,还依据追求教育体系协调发展、提高教育的社会成效以及满足人的发展规定性的原则。这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世界性发展趋势。例如,OECD《2001年教育政策分析》就提出:“终身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凝聚与经济成长”,其中,特别强调要使“终身学习具有促进个人发展,提升民主价值,发展小区生活,维持社会凝聚,增进创新、生产力及经济成长”[3]方面的功能。
二、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评价维度
党校学历问题通知
各地、州、市、县(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各地、州、市、县(区)人事局,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型企业、大专院校党委:
关于党校学历和待遇问题,中央和省委早已有明确规定。最近,有的单位仍有询问党校毕业学员的学历和待遇。现将中央和省委的规定重申如下:
中共中央中发[1983]14号文件《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指出:“各级党校的培训班、理论班、都要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和学历制度,根据入学前的文化水平和入学后的学制、所学课程,经过考试合格者,取得同国民教育体系相当的学历和待遇。”
中共中央中发[1990]15号文件《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党校“办学方式,主要是脱产学习,也可函授、面授相结合。”“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学制二年以上班次的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核合格的,可同时享受相当于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共中央[1994]5号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经考核合格的,授予学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中共中央中发[1995]11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中指出:“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试考核合格者,授予党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推进学校有机衔接创新人才培养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吹响了我国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进军号角。一年多来,《教育规划纲要》部署的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不断推进,取得了多方面的明显成效,但许多深层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本文仅就促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的重要体现。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传统教育体系的推陈出新,内部构成及外部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回溯五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公元前110o年就有学校的雏形,长达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官学私学体系日渐成熟,尤因科举制度的牵引,以乡学私塾为基石,形成纵向连贯的传统教育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及国民政府参考日美及欧洲一些国家学制,以改立、兴办大中小学堂及学校为主线,在外来资本主义和本土封建传统的综合作用下,建立了近代意义的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1951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服务的制度路径,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扫盲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教育,规定了专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的地位。新中国的教育向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彻底改变了国民教育水平落后的境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当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系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权利,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观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大中小学在学规模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而呈现正梯形及柱形的约占1,3左右。从小学到大学,越往上越需要更多资源条件,大中小学规模结构反映的是一国公共财政水平和公民支付能力,其深层次原因还与该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知识经济结构有关,与城镇化水平也有一定关联。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基础薄弱,20世纪50年代大中小学结构呈倒T形分布;60—80年代历经艰难曲折后全面恢复,属于顶部较尖的金字塔形;90年代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呈现顶部变钝的金字塔形;21世纪第一个十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扩招导致规模稳步增长,故从2010年起呈现准梯形,这从一个侧面显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处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观察近现代大中小学的递进链接方式,往往是一个教育阶段终结与另外一个教育阶段开端的链接,这种链接既可是直接贯通,也可是竞争选择;既可是柔性的,也可是刚性的。当大中小学在学规模处于金字塔形时,教育供需之间关系紧张,教育机会越是供不应求,越倾向于刚性的、竞争选择的链接;当其结构转为正梯形乃至柱形结构时,教育供需关系趋于缓和,不同层级之间会出现柔性、直接贯通的链接。因此,当前我国大中小学规模结构呈现准梯形,不仅意味着不同学龄段人口依法入学和选择就学的机会同步增大,而且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而迫切需要在新的供需关系下来认识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问题。
二、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已经纳入国家政策范畴。
在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十分高兴参加今天的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下,我市老年教育工作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老年大学人数越来越多,专业、班级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四级教育网络已初步形成,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愈加适应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教育已日益成为全市“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市教育的闪光点之一,展示出生机盎然,活力迸发的可喜发展前景。我市各种类型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成为老同志、老龄人增长知识的课堂、欢度晚年的乐园、老有所为的场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赞赏。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和国家对做好老龄工作提出了“五个老有”的要求,“老有所学”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人口近13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了9000万,我市150万人口中,老年人约16万;据联合国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将达20亿,占总人口的21%(现在是6.3亿);而中国在这方面速度会更快些,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25%左右。到那时,无论世界还是中国,人口结构都将发生变化: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人口,出现倒挂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经常思考,景德镇市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两个体系的建设如何有机协调、整体推进?在未来教育发展中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新的教育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的全市教育如何进一步普及、提高?景德镇已形成的教育特色如何扬优成势?当前,景德镇市教育面临的不仅是要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机关教育、企业教育,乃至整个学习型社会教育的需求。
一、审时度势,站在新的高度认识我市老年教育
发展老年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老年教育是党的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在于不断学习,包括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我市老年大学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带头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作风,对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瓷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老年教育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老龄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展老年教育不仅能使老年人增长知识、更新观念,增强老有所为的干劲,还能使他们调整心理状态,获取生活乐趣;陶冶情操,充实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保持革命本色,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发展和谐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