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8:13: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舆论

国际舆论探讨论文

一、现实主义国际舆论观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古展到现今已涌现出多种理论派别,包括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提出的古典现实主义、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N.Waltz)的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以及最近发展而成的新古典现实主义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初,古典现实主义理论一直占据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主流理论地位,认为:国际体系是一种无政府状态,各国都会为了实现以权力为中心的国家利益而斗争。而不管现实主义有多少理论派别,但其核心思想被继承下来,即都没有否认权力是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核心变量。正如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所总结的,“世界政治仍是政治实体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争夺权力、威望和财富的斗争。①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现实主义国际舆论观,其主要表现在:

1、现实主义国际舆论观认为公共舆论是无知而非理性的,因而采取精英主义的立场。从“二战”结束到“越战”末期的三十多年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对公共舆论的性质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达成了“阿尔蒙德—李普曼共识”(Almond-LippmannConsensus),即认为民意是无知、轻率、非理性的,缺乏系统和连贯性,对外交政策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影响有限。由于现实主义(包括各种理论派别)一直占据国际关系中的统治地位,因此,现实主义影响下的国家政治精英和政权机构对国际舆论的关注度不够,只是在民主选举时(基于西方国家语境)才处于获得选票的需要而暂时重视公众的声音,以及从国际舆论中获得国际威望而显得重视国内和国际舆论。

2、现实主义国际舆论观认为,权力因素是国际结构的核心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会引发国际局势的动荡,甚至是冲突。就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看,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是无法否认的正确命题。有鉴于此,软实力较之于硬实力并不具备必然的优势,国际关系的核心因素还是建立在“硬实力”的基础之上;软实力以硬实力为后盾。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指出的,软实力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现实主义国际舆论认为,一国在国际关系中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营造的、可资利用的一种手段而已,这也说明只要国际体系中权力结构的制约因素始终存在,国际舆论对崛起大国的恐惧、怀疑等负面倾向的认知就难以消除。

3.现实主义国际舆论观认为国际舆论/世界舆论②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持有权力或为了达到见不得人的目的而杜撰出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者有否认国际舆论存在性的倾向。对此,汉斯·摩根索认为,也许(在国际社会上)存在一种“普遍的情感”,但它并不能制约民族国家的外交政策。他论述到:“对于一个主要从舆论调查来获取大部分信息的科学文明来说,世界舆论成为一种神话中的裁判者/公断人,而正如其他人一样,这个裁判者/公断人则会通过世界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支持自己的行动。对于大多数倾向于哲学思辨的人来说,‘历史的审判’(judgementofhistory)具有类似的功能。对于宗教人士来说,它就是‘上帝的意志’(thewillofGod)。”③因此,国际舆论是一个危险的神话怪物,因为有时它会对那些本来因普遍的反对而被阻止的富有野心的权力给予鼓励,有时它又会为强权和自私提供伪造的合法性——正如当今国际社会在某些时候所做的那样。④

查看全文

国际舆论利用传媒传播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就媒介技术、媒介信息以及媒体言论和报道倾向与国际舆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际舆论大众传媒

在媒介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舆论具有鲜明的媒介化特-征,大众传播不仅是国际信息流通的主要渠道,而且是国际舆论产生的主要土壤及其体现的主要平台。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一般倾向于认为国际舆论就是指国际媒体的言论,认为,“国际舆论已经约定俗成地特指外国媒体上的言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认为,所谓国际舆论,是指以大众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以大众媒体言论和报道倾向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大众媒体、国际公众、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对国际事务,问题的相对一致、且具有广泛影响的信念和态度的总和。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就国际舆论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

一、媒介技术与国际舆论

从技术角度看,媒介技术的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媒介形态直接决定了受众如何获取外界信息和传播信息,并改变了信息的性质;媒介本身也成为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acLuhan)提出了“媒介(体)即讯息”的论断,认为。传播媒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何种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影响和培养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所谓媒介即是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有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正是媒介的形式上的特性革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理解世界的进路,因为媒介对信息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它决定着信息呈现的清晰度以及信息的内在关系;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意味着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以及新社会类型的出现。

查看全文

西安事变时国际舆论研究论文

[摘要]西安事变的爆发,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震撼和关注,也引发了强大的国际舆论。同时,无论是事变之前还是事变之后,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也在极力地争取国际舆论。由于不明真相及自身的国家利益,西安事变时期各国舆论反应总体上是不利于西北地区的,与有关方面的事先期待有很大的反差。但是,欧美新闻舆论、苏联新闻舆论都倾向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际新闻舆论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影响了中国社会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处理西安事变的立场、方法和决心。国际新闻舆论对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起到了中国任何政治力量都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对西安事变的国际新闻舆论进行客观和深入的研究,能加深对西安事变的认识。

[关键词]张学良;西安事变;国际舆论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现代社会里没有纯粹的国内事件,任何集团、任何政府干一件事都要把国际舆论的反应考虑进去。这对当时情况非常特殊、又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列强有着特殊关系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西安事变一开始就是一个重大的国际性政治事件,各国“莫不异常重视”,尤其是“东亚各国之报纸舆论”,更是纷纷报道、评述和追踪事变的发生和发展。在世界范围的关注、传播和沟通过程中,国际新闻舆论汹涌澎湃。与此同时,南京政府一边向各驻外使馆通报情况,一边要求各使馆注意搜集各国(尤其是日本和苏联)政府及社会舆论的反应;张学良无论是事变前还是事变后自始至终在为争取国际舆论而努力着;中共中央也在请求共产国际在“世界舆论方面援助我们”。可惜的是,就像我们对当时国内新闻舆论的研究远远不够一样,我们对西安事变中国际新闻舆论的研究也是十分粗糙和肤浅的。

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中最强大的部分,它不仅可以独自发表意见,而且其他舆论也常常需要借助它表达,使其具有垄断舆论的优势。在一定时间内,新闻舆论可以左右、支配、指导整个社会舆论,充当社会舆论的全权代表。同时,人们获得舆论影响大多也是来自新闻舆论。与中国国内的新闻舆论不同,有关西安事变的国际新闻舆论事实上早在事变发生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一点,以往研究似乎没有注意到。

1936年10月3日,张学良接受了美国《密勒氏评论报》记者海伦·斯诺的采访。当时,海伦·斯诺是张学良唯一能见到的外国记者。张学良打算通过海伦丈夫埃德加·斯诺常投稿的英国报纸伦敦《每日先驱报》扩大传播西安的形势。在采访中,张学良暗示必须“遵从民意”,团结抗日,否则“人民永远不会允许”,政府就“无法生存”。这是国民党高级官员自九一八以来第一次表态,也是张学良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进行的新闻舆论准备。当时张学良几乎得不到任何国内新闻媒介的支持,因而他不得不将注意力投向外国的新闻媒介。

10月8日,伦敦《每日先驱报》以《宁可要红军,不要日本人,中国将军要团结》的大幅标题发表了海伦访问张学良的详尽报道。报道说:“在中国的‘西京’西安府,紧张局势正在全面增长。最明显的是在那些思念家乡、遭受虐待的东北军之中,反对日本、反对内战的情绪日益高涨。人们不再空谈‘和平与秩序’,一种崭新的抗日气氛出现了。张学良公开出面,企图充当领导,以求‘收复失地’,左右中央政府开始抗战。自1931年9月18日失去东三省继承权以来,张少帅似乎第一次准备采取积极的步骤,‘打回老家去’。显然,对红军的‘围剿’,仅由中央军进行。”报道还透露了当时西安最流行的口号是:“我们恳求政府领导全体同胞立即抗日!”美联社把这篇报道发往全美国和全中国。10月9日,天津的英文报《华北明星报》转载了这篇报道。10月20日,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也以同样的方式刊载了海伦的报道。

查看全文

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连日来,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持续报道大会相关消息及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同时,国际上一些友好人士也对十七大的召开和报告予以高度评价。

韩国联合通讯社、《朝鲜日报》等韩国媒体对十七大开幕及十七大报告进行了持续报道,尤其对报告中出现的新提法和关键词予以关注。韩通社17日发表题为《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展示中国的变化与前景》的文章说,报告中出现的“生态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新提法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则表明中国政府将创造条件增加普通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朝鲜日报》的文章指出,报告强调“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政策,表明中国已从强调经济要加速发展调整为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保加利亚《标准报》、《言论报》和《24小时报》等主流媒体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十七大的有关消息,尤其突出了十七大报告中加大反腐败力度、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标准报》的报道说,社会和谐意味着要缩小贫富差距。《言论报》的报道认为,反对资源浪费和与社会的不平等作斗争将是下一个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矗《24小时报》的报道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将是和谐的社会。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南德意志报》和《商报》等全国性大报16日都报道了十七大开幕消息和十七大报告的内容。《南德意志报》头版头条图片新闻就是十七大会场的照片。该报报道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重视环保型的经济政策和公正的收入分配原则。《世界报》的报道指出,十七大的分组讨论向国外记者开放,展示了一种新气象。

韩国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部长官权五奎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韩国很关注中共十七大的进展情况,韩国愿意与十七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继续保持紧密合作,为韩中两国经济合作和地区繁荣奠定新的基矗

巴西资深记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卡洛斯·塔瓦雷斯1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十七大报告是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报告,让世界对中国未来几年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方向更加明了,更有信心。塔瓦雷斯说,报告提出的概念非常全面和均衡,在强调科学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同时,承诺采取有力措施惩治腐败、消除官僚主义和打击假冒产品及盗版问题。报告提出的实现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引人注目,非常重要,将会推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他还赞赏报告提出的关于海峡两岸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的内容,认为两岸统一不仅将给中国带来和平,而且将会给全体中国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查看全文

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大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5日开幕后,国外一些媒体纷纷报道了开幕消息及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国际上一些友好人士连日来也纷纷表示,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越南《人民报》、《人民军队报》和《新河内报》等主流报纸16日均在头版或显著位置刊登了十七大开幕的消息。《人民报》还刊登评论文章指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令全世界为之钦佩。

俄罗斯各大媒体普遍关注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及时报道了会议相关消息。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和国际文传电讯社三大通讯社15日及时报道了大会开幕消息,并播发了所作报告的主要内容。俄影响最大的两家电视台——“独立”电视台和“俄罗斯”电视台均在报道中称“中共十七大是历史性的”。“独立”电视台的报道说,会议将确定中国今后的发展方针,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条件。此外,《俄罗斯报》、《议会报》、《生意人报》、《新闻时报》等主流媒体16日也在显著位置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所作的报告。

英国《泰晤士报》、《卫报》、《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16日均报道了中共十七大开幕的消息,并重点报道了十七大报告内容。《卫报》在题为《告诉中国人:增长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的报道中说,强调科学发展观理论,表明国家管理重点由量向质转变,强调可持续性和社会和谐,而不是仅仅追求高增长。

拉脱维亚《时报》16日的报道说,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共十七大将确定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及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波罗的海商报》的文章认为,中共十七大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文章指出,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蒙古国《人权报》16日在其网站上发表题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龙之国”新形象》的文章,高度评价十七大报告,认为在报告中多次提到“民主”一词,并强调中国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了经济强大后的中国开始坚定进行民主政治领域的发展,中国也因此受到世界瞩目”。

查看全文

光明日报: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开幕后,国外一些媒体纷纷报道了开幕消息及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一些友好人士连日来也纷纷表示,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公报》16日的文章指出,中共十七大不仅展示了一系列骄人数字,还提出了这个大国的未来发展战略。中国的成功事例已深深扎根于俄罗斯人的社会意识当中。《消息报》当天在“西方是西方,中国是中国”文章中引述了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但终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向俄媒体发表谈话说,“我深信,这次大会将制定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决定。”俄中友协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表示,“全体中国人民都期待着十七大的召开,大会将关注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社会问题,我相信中共一定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杨政韩显阳)

英国各大报纸16日都以大量版面报道了十七大报告。《泰晤士报》说,承诺将缩小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每日电讯报》说,要求全党肃清腐败,并改革政策,以服务民众,保护环境;《金融时报》说,报告把维持经济快速增长作为党的首要任务,但指出要更加关注环境和社会福利。(记者郭林)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南德意志报》16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十七大会议的消息,并刊登了大幅照片,在其他版也刊登了多篇长篇配图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内容,指出中国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节约能源,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新德意志报》、《世界报》等媒体详细报道了报告中有关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实现国家统一等内容。(记者王怀成)

查看全文

光明日报: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开幕后,国外一些媒体纷纷报道了开幕消息及在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一些友好人士连日来也纷纷表示,中共十七大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公报》16日的文章指出,中共十七大不仅展示了一系列骄人数字,还提出了这个大国的未来发展战略。中国的成功事例已深深扎根于俄罗斯人的社会意识当中。《消息报》当天在“西方是西方,中国是中国”文章中引述了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但终极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向俄媒体发表谈话说,“我深信,这次大会将制定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决定。”俄中友协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表示,“全体中国人民都期待着十七大的召开,大会将关注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社会问题,我相信中共一定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杨政韩显阳)

英国各大报纸16日都以大量版面报道了十七大报告。《泰晤士报》说,承诺将缩小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每日电讯报》说,要求全党肃清腐败,并改革政策,以服务民众,保护环境;《金融时报》说,报告把维持经济快速增长作为党的首要任务,但指出要更加关注环境和社会福利。(记者郭林)

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南德意志报》16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十七大会议的消息,并刊登了大幅照片,在其他版也刊登了多篇长篇配图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内容,指出中国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节约能源,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新德意志报》、《世界报》等媒体详细报道了报告中有关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实现国家统一等内容。(记者王怀成)

查看全文

主流新闻媒体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任务论文

一、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提供舆论保障

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主流新闻媒体在提供舆论保障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宏观经济报道是以报道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为主要任务的,如果全社会不能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形成共识的话,政府就无法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或者政策难以推行。就无法保证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在实践中,主流新闻媒体在从事宏观经济报道时应当做到这样几点:首先,对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判断应与中央保持一致。保持一个声音,对内可以安定民心,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舆论环境;对外则利于保持国家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的形象,有利于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不免会有一些波动,新闻媒体应当强化大局意识,理清“波动”的来龙去脉,冷静客观的分析,不要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做出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的错误判断。另外,对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则不能带有炒作的心态,要站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做有建设性的报道。

例如:2005年7月,随着上半年各项重要经济数据的,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是热、是冷的争论又再度掀起(2003年关于中国经济的“冷热之辨”持续了将近一年)。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自从2000年步入新的增长周期以来,长时间保持较高速度发展,部分行业过热已有蔓延之势,因此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商品零售价格(RPI)在2004年三季度达到最高值后,已呈下降趋势,同时投资增长也已回落,而部分行业过热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消费又持续低迷,因此,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可以说,两种观点都并非没有依据,那么作为新闻媒体应当怎样报道这场关于中国经济冷热问题的争论呢?又如何作出负责任的判断呢?《瞭望新闻周刊》就这一重大、敏感问题及时推出了一组名为《中国经济趋势研判》(2005年7月4日第27期)的专题报道。从标题上看,“研判”是研究判断的意思,既不是草率的作出定论,又不是罗列各方观点,而刊物的判断模棱两可。“研判”就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研究问题、并作出带有倾向性的,而非绝对的判断。这非常符合《瞭望新闻周刊》的定位,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作为主流权威的新闻周刊,不能避重就轻,要力求作出负责任的、有利于全局的、又不掩盖问题的判断,从而正确引导国内国际舆论。

在专题报道开篇的引文中写道:“……事实上,自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告别短缺格局后,经济的复杂性便日益显著,人们对于关键时期的关键数据自然也有不同的解读。这之中,既有专家个人立场的原因,也与转型期体制变化、结构变化及经济周期的自然变化复杂交集密不可分。”这段话对于“冷热”之争发生的原因和背景作了交待,告诉读者,由于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关于“冷热”的问题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热中有冷,冷中有热”。从构成专题报道的篇目来看,《中国经济步入温和调整期》、《经济放慢是合理减速》、《历次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组成了专题的主体;另有三篇配文是对持不同观点的权威专家的采访。整组专题一方面将不同的观点和思考呈现给读者,另一方面,主体文章通过对主流学者的深入访谈、对一手资料的精心梳理整合和编辑记者的反复研讨,得出了属于刊物的判断:“新一轮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三年上升期后,目前开始进入温和调整期,虽然当前经济处于一个较为理想的区间,但宏观调控应未雨绸缪,防止未来出现滑坡。”

《中国经济趋势研判》发表之后,其主要文章和观点得到国内外上百家权威媒体的引用,一场关于“冷热”的争论几乎因为它的发表而平息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论,值得重视的问题和苗头又得到了强调,为经济全局的健康平稳运行作出了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贡献。

二、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预警

查看全文

新华日报办报管理论文

一、前言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的一份合法性日报。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自1938年10月26日起在重庆出版,直至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1】在《新华日报》九年办报历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办报经验是它能在险恶的办报环境下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新华日报》的办报经验对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但还效果还且佳的对外传播事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对我们对外传播的观念转变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拟结合《新华日报》的办报经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我国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希望能以史为鉴,不断改进我国的对外传播效果。

二、为何选择《新华日报》来探讨我国对外传播?

本文之所以选择《新华日报》来探讨我国的对外传播,主要是因为《新华日报》和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目前以英语媒体为主)有相似之处,具有可比性。

首先,虽说《新华日报》与我国目前对外传播媒体(包括广播和电视媒体)不处在同一时期,但他们的办报环境却相似之处。

查看全文

外交体育论文:公共外交的体育目标诠释

本文作者:刘冠楠陈钢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公共外交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与功能

促进民间理解与国际认同,创设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公共外交可以促进民众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本国的价值观念被他国民众理解和认同,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谁能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谁就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居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就能够对他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并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前进。“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情况、政策和价值观的理解,可以创造更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3]“它能突破政府对政府的僵化和民间对民间的软弱,着眼于未来,通过沟通和交流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和承认,因而是提升一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4]中国是否能和平崛起以及崛起的过程,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自己,另一方面取决于国际社会对我们崛起以及崛起方式的接纳程度,这种接纳程度受国际舆论环境制约。树立国际良好形象,提高国家威望一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各国的战略目标和谋求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它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产生无形而强大的作用,使国际形象可以成为国家直接动用的资源,进而能够维持和增进国家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对于政府来说,只引导本国的公共舆论支持其外交政策时不够的。它还必须赢得其他国家的公共舆论对其内外政策的支持。……现今国际舞台上的权力之争不仅是对军事优势的政治统治的争夺,而且在特定的意义上是对人心的争夺。这样,国家的权力不仅依赖于外交的技巧和武装力量地强大,而且依赖于它的政治哲学、政治体制和政治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5]这种强大的影响力就是国际威望,“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的国际威望和所处地位如何,在由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素决定的同时,该国的知识潜力以及科学、教育和文化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6]提供良好国际基础,服务中国的和平崛起公共外交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良好的国际基础。“英国《每日镜报》的记者罗伯特•弗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富裕、强壮、性感,想想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就不寒而栗,开幕式免费发放的矿泉水的费用,就足够让英国政府破产。这样的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有代表性的,显然这种对中国的评价所造成的影响是恐惧、压力和一种抵触心理。”[7]中国崛起所引起的“霍布斯主义的恐惧”会带来他国的误解,因此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我们应加强公共外交,发挥公共外交相对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的独特优势,通过文化的交往让他国了解中国的战略选择和政治理想,信任中国并喜爱中国。

公共外交视角下体育外交历史任务及其确定的依据

体育外交的历史任务:在政府监管下,以体育民间社团体与精英为中坚力量,以公众为基础,以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与国外公众进行积极的交流、对话和沟通,使外国公众了解自己的情况和政策,接受和支持双边关系,改善本国的体育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为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与体育战略服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具体任务及确定依据如下。促进中国和平外交理念与和平崛起方式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减少“中国威胁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增长迅速,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一个大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与崛起,势必会引起他国的恐慌,尽管崛起大国对他国并无伤害之意,但如果他国难以对大国崛起的方式产生理解与认同,就会对崛起理解为潜在的威胁。因为西方大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的崛起都是以战争和掠夺方式实现的。因此,为了减少他国这种认知上的误解,体育外交理应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体育外交较少受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制约,交流形式灵活,有助于不同国家寻求共同的目标和提供交流平台,“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同期望使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猜疑,使它们总是对对方做出最坏的估计,那么双方就会形成相互感到威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相反,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公有知识使得它们能够建立高度道德相互信任,那么它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这就会形成所谓的‘安全共同体’。”[8]“通过与各国的多方对话来增加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与亲近感,以进一步打破各种隔阂与心理上的距离感、陌生感以及过分的防范与戒心,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减轻安全困境的束缚。”[9]表达中国“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并获国际认同,获取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了产生可能与空间,因此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要为世界所认知与认同,既要靠政策的宣传,更要靠我们的实际行动,体育的交流就是最好的实际行动之一。因为相对于其他形式来说,体育交流更为直接,更为方便快捷,更易为人所接受。在体育外交中,展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体育文化与体育形态,以此促进对不同体育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多样性的文化与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到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理解各国不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社会制度与社会发展模式不是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各国应加强包括体育在内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维护各种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这本身就是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理念的升华,意向世界传达一个负责任的崛起过程中大国的善意和意志,“中国是人文大国,中国人爱好和平,中国是可信赖的朋友,中国永远不会谋求世界霸权,中国向往世界民主,向往世界民主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唤起人类长远的、共有的价值和追求,给世界带来和平的信仰,为我国赢得宽松的国际环境创造最广泛的根基和最普遍的理解,取得世界的信赖。”[10]树立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目标,为加速迈进体育强国服务时下,作为体育组成部分的体育事业的国内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国外发展都要统一于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框架之中,并使二者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体育强国,一方面要使我们的实力真正达到体育强国的标准,另一方面要使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与体育强国的地位相符合,而要获取这样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这就需要体育外交制定相应的战略,具体来说,“深化与亚洲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互利合作,巩固和发展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体育援助。继续巩固和加强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11]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体育的对外交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体育文化,自然任重而道远:第一,肩负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任务;第二,肩负宣扬中国文化理想的重任。可以说,如何实现将“文化中国”的形象传递给世界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扫除“中国威胁论”做出贡献,不仅要看中国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品质以及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绩作为中国文化外交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对外交往,“不仅要展示给世人中国厚重的历史与和谐的文化,更要展示一个现代的中国,一个变化的中国,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与世界接轨的中国。”[12]

实现历史任务的路径选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