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7:59: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形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我国国际形象试析论文
1中国的国际形象
2005年3月7日,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BBC国际台)公布了一项在全球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各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国际形象,见图
被调查的22个国家覆盖五大洲,有18个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对中国看法最积极的是黎巴嫩,最消极的国家是日本,除日本外,美国、德国和波兰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在经济方面,印度是最希望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国家,其次是黎巴嫩、印尼和南非;在发达国家中,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名列前茅。美国受访者中46%希望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有45%不希望。在军力方面,态度最积极的国家同样是印度,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军力增长的国家是日本。总体来说,共有2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军力增长对世界将产生积极影响,5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军力增长对世界有负面影响。
(1)强大的中国——“中国机遇论”。
布什总统在2002年访问北京时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日益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目共睹。这里有一些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在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了280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500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7.9%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人民币,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这些数字是世界性反恐战争和中国加入WTO一周年所取得的成绩。如今,经济总量突破10万个亿,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可遇而不可求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所起到的“定海神针”作用,使其成为救活世界经济的兴奋点;SARS事件中,几乎没有一家海外机构能够准确的预测出中国GDP在非典阴影下增长9.1%的事实。所有的估计数字都偏低。在朝核危机、9.11事件等重大国际危机中,更显示了中国政府的睿智与负责。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给世界的印象是“颠覆”——首次冲入了第一集团。外国媒体称:各国媒体和企业把中国当成展示产品,拓展市场,赢取利润的最佳选择。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称:中国的崛起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邻国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海外投资者纷纷用行动来表示对中国机遇论的支持,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曾广为流传的“中国威胁论”正被“中国机遇论”所取代。
(2)不确定的中国——“中国担心论”。
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路径探究
[摘要]在频繁的跨国旅游交流中探究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可行性及实践路径,逐渐提升城市对全球和区域产生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城市旅游及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同质化的旅游招牌导致扬州的影响力远低于同省内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国际形象亟待提升。因此,以强化旅游文化翻译为路径,基于功能翻译目的论注重旅游文化翻译的规范和强化,促进国外游客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扬州,将为扬州国际形象的建设与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城市国际形象;扬州;旅游;文化翻译
提起江苏,大部分旅游者首先想到的便是六朝古都的南京、生态园林的苏州,鲜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烟花三月”的扬州。究其根源,扬州在旅游文化的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其特色未能充分凸显,从而降低了扬州的国际影响力。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工具,旅游英语翻译在构建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目的语需求为基础,注重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传递,成为提升国际城市形象的一大重要途径。鉴于此,本文将以扬州旅游文化翻译为例,对旅游中的跨文化翻译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究更灵活、更高效的翻译策略,以期促进扬州国际形象及影响力的提升。
一、城市国际形象的内涵及其与旅游文化翻译的关系
城市国际形象是基于城市形象而来的一个概念。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汇聚其历史人文、文化底蕴、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建设这一硬形象,也包括城市生态及文化建设这一软形象。通过对城市形态及特色的感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的思想及情感,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内在实力和外在活力有深刻的感知和体验。城市国际形象,即是一座城市通过跨国旅游及对外宣传展现给外国游客的一种形象。翻译作为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涵盖城市景点景区、餐饮娱乐、交通住宿及商贸往来等方方面面,通过翻译可将城市的人文环境展现在国外游客面前。以英语公示语为例,其是城市的名片和“面孔”,是城市最先呈现给外国游客的一张张形象标签,也是外国游客了解城市文明及发展的重要窗口,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最直观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在跨国旅游发展中逐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及其中传递的文化、情感,将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及评价,引领着游客内心的感受及对这座城市精神世界的构建。基于公示语翻译建立起来的良好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将使城市从激烈的旅游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城市的旅游行业及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二、扬州城市定位及旅游发展概况
二战后英国国际形象研究论文
摘要:英国在二战后建构了自己衰落、渐变、动摇和务实的国际形象。在世界霸权和平的转移中,在平缓而不是大起大落的变化中,英国没有落伍,它仍然在前进。当我们以国际形象的视角回顾英国从二战结束到现在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衰落、渐变、动摇和务实。它在这个过程中塑造的国际形象,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英国的实例告诉我们,作为国际形象基础的国家实力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人口、国土和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基础的基础。
关键词:英国;国际形象;启示
二战后英国在相对衰落中失去了领先世界潮流的能力,在世界霸权和平的转移中,在平缓而不是大起大落的变化中,英国没有落伍,它仍然在前进。当我们以国际形象的视角回顾英国从二战结束到现在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衰落、渐变、动摇和务实。它在这个过程中塑造的国际形象,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塑造国际形象必须以国家实力为根本基础
没有一定实力的国际行为主体,就不具备进行国际形象塑造的物质条件,国家实力限定了国际形象塑造的方向和潜在空间。上述命题如此显而易见,然而如果把它同英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悲剧的味道,启发我们进一步地思考。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进步是英国历史的主流,它发展的大方向是应该加以肯定的。”[1]然而,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进步并不是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英国国际形象的最主要的特征,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衰落”,这最终还是由英国的国家实力决定的。人们在探求英国“衰落”的原因时,“往往首先考虑英国本身太小的事实”[1],支撑这个事实的两个指标——人口和国土正是国家实力最基本的变量。也就是说,英国的实例告诉我们,作为国际形象基础的国家实力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人口、国土和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基础的基础。
在充满自由竞争的国际政治体系中,政治影响力在国际行为主体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对这种影响力的追求势必受到政治资源、国际关系模式、国际社会交往、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而它的作用则是预测、探寻未来的行为[2]。如果我们要依据上面的判断“预测、探寻未来的行为”的话,那么它的潜台词或者说它的进一步的推论就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塑造世界强国形象的机会将更多的倾向于人口和国土大国。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
十六大以来,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自参与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总体外交目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我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日臻成熟,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良好国际形象正在确立。
积极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确把握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大势和自觉遵循新时期政党交往规律基础上,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继续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在巩固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关系的同时,超越意识形态差异,与左中右各类政党广泛交往;在保持政党外交灵活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党际交流机制化程度;在积极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智力支持,执政党间关于治国理政的研讨和交流频繁而富有成效;在与各国各类政党积极发展双边交流合作的同时,也积极与跨国、跨地区政党组织进行多边交流。
一是党际交往中的高层交往日益密切。十六大以来,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率党代表团出访多达50余次,有近200个外国政党的主要领导率团访华。
二是党际交往的工作面不断拓宽,五年来我党与30多个国家的近百个政党新建立了党际关系,南太岛国、中东地区、中美加勒比地区都新增了我党的朋友。
三是党际交往的对象更加广泛,与共产党、工人党、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等传统政党的关系续有发展,与绿党等新兴政党关系取得突破,与欧洲议会主要党团、政党国际组织的关系也有新拓展。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
十七大以来,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自参与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总体外交目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我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政党、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日臻成熟,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良好国际形象正在确立。
积极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确把握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大势和自觉遵循新时期政党交往规律基础上,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继续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在巩固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关系的同时,超越意识形态差异,与左中右各类政党广泛交往;在保持政党外交灵活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党际交流机制化程度;在积极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智力支持,执政党间关于治国理政的研讨和交流频繁而富有成效;在与各国各类政党积极发展双边交流合作的同时,也积极与跨国、跨地区政党组织进行多边交流。
一是党际交往中的高层交往日益密切。十七大以来,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率党代表团出访多达50余次,有近*个外国政党的主要领导率团访华。
二是党际交往的工作面不断拓宽,五年来我党与30多个国家的近百个政党新建立了党际关系,南太岛国、中东地区、中美加勒比地区都新增了我党的朋友。
三是党际交往的对象更加广泛,与共产党、工人党、社会党、工党、保守党等传统政党的关系续有发展,与绿党等新兴政党关系取得突破,与欧洲议会主要党团、政党国际组织的关系也有新拓展。
外交体育论文:公共外交的体育目标诠释
本文作者:刘冠楠陈钢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公共外交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与功能
促进民间理解与国际认同,创设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公共外交可以促进民众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本国的价值观念被他国民众理解和认同,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谁能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谁就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居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就能够对他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并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前进。“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情况、政策和价值观的理解,可以创造更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3]“它能突破政府对政府的僵化和民间对民间的软弱,着眼于未来,通过沟通和交流赢得外国民众的信任和承认,因而是提升一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4]中国是否能和平崛起以及崛起的过程,一方面取决于我们自己,另一方面取决于国际社会对我们崛起以及崛起方式的接纳程度,这种接纳程度受国际舆论环境制约。树立国际良好形象,提高国家威望一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各国的战略目标和谋求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它对国家的国际形象产生无形而强大的作用,使国际形象可以成为国家直接动用的资源,进而能够维持和增进国家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对于政府来说,只引导本国的公共舆论支持其外交政策时不够的。它还必须赢得其他国家的公共舆论对其内外政策的支持。……现今国际舞台上的权力之争不仅是对军事优势的政治统治的争夺,而且在特定的意义上是对人心的争夺。这样,国家的权力不仅依赖于外交的技巧和武装力量地强大,而且依赖于它的政治哲学、政治体制和政治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5]这种强大的影响力就是国际威望,“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的国际威望和所处地位如何,在由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素决定的同时,该国的知识潜力以及科学、教育和文化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6]提供良好国际基础,服务中国的和平崛起公共外交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良好的国际基础。“英国《每日镜报》的记者罗伯特•弗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富裕、强壮、性感,想想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就不寒而栗,开幕式免费发放的矿泉水的费用,就足够让英国政府破产。这样的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有代表性的,显然这种对中国的评价所造成的影响是恐惧、压力和一种抵触心理。”[7]中国崛起所引起的“霍布斯主义的恐惧”会带来他国的误解,因此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我们应加强公共外交,发挥公共外交相对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的独特优势,通过文化的交往让他国了解中国的战略选择和政治理想,信任中国并喜爱中国。
公共外交视角下体育外交历史任务及其确定的依据
体育外交的历史任务:在政府监管下,以体育民间社团体与精英为中坚力量,以公众为基础,以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为主要内容,以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与国外公众进行积极的交流、对话和沟通,使外国公众了解自己的情况和政策,接受和支持双边关系,改善本国的体育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为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与体育战略服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具体任务及确定依据如下。促进中国和平外交理念与和平崛起方式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减少“中国威胁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增长迅速,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一个大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与崛起,势必会引起他国的恐慌,尽管崛起大国对他国并无伤害之意,但如果他国难以对大国崛起的方式产生理解与认同,就会对崛起理解为潜在的威胁。因为西方大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的崛起都是以战争和掠夺方式实现的。因此,为了减少他国这种认知上的误解,体育外交理应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体育外交较少受到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制约,交流形式灵活,有助于不同国家寻求共同的目标和提供交流平台,“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同期望使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猜疑,使它们总是对对方做出最坏的估计,那么双方就会形成相互感到威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相反,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公有知识使得它们能够建立高度道德相互信任,那么它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这就会形成所谓的‘安全共同体’。”[8]“通过与各国的多方对话来增加相互之间的认同感与亲近感,以进一步打破各种隔阂与心理上的距离感、陌生感以及过分的防范与戒心,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减轻安全困境的束缚。”[9]表达中国“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并获国际认同,获取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了产生可能与空间,因此中国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理想要为世界所认知与认同,既要靠政策的宣传,更要靠我们的实际行动,体育的交流就是最好的实际行动之一。因为相对于其他形式来说,体育交流更为直接,更为方便快捷,更易为人所接受。在体育外交中,展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体育文化与体育形态,以此促进对不同体育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多样性的文化与文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到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理解各国不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社会制度与社会发展模式不是国家和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各国应加强包括体育在内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维护各种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这本身就是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体现。可以说,“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理念的升华,意向世界传达一个负责任的崛起过程中大国的善意和意志,“中国是人文大国,中国人爱好和平,中国是可信赖的朋友,中国永远不会谋求世界霸权,中国向往世界民主,向往世界民主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唤起人类长远的、共有的价值和追求,给世界带来和平的信仰,为我国赢得宽松的国际环境创造最广泛的根基和最普遍的理解,取得世界的信赖。”[10]树立明确的体育外交战略目标,为加速迈进体育强国服务时下,作为体育组成部分的体育事业的国内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国外发展都要统一于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框架之中,并使二者协调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体育强国,一方面要使我们的实力真正达到体育强国的标准,另一方面要使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与体育强国的地位相符合,而要获取这样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这就需要体育外交制定相应的战略,具体来说,“深化与亚洲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互利合作,巩固和发展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体育援助。继续巩固和加强与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等国际体育组织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11]提高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体育的对外交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体育文化,自然任重而道远:第一,肩负对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任务;第二,肩负宣扬中国文化理想的重任。可以说,如何实现将“文化中国”的形象传递给世界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为扫除“中国威胁论”做出贡献,不仅要看中国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品质以及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绩作为中国文化外交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对外交往,“不仅要展示给世人中国厚重的历史与和谐的文化,更要展示一个现代的中国,一个变化的中国,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与世界接轨的中国。”[12]
实现历史任务的路径选择
旅游文化外宣英译现状及对策
[摘要]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译是城市文化对外推介和宣传的重要渠道,在城市国际形象的构建中意义重大。旅游文化外宣英译,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众多的国际友人领略到中国城市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然而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发现,池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呈现出总量稀少,进程滞后和合作欠缺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探求池州旅游文化英译的对策,主要是内外兼顾,提炼城市特色文化;知行结合,探求文化英译的适用策略;校区联动,提升文化英译的质与量。
[关键词]池州;旅游文化;外宣英译
“旅游文化翻译是一项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来华的国际旅游者提供语言服务,向游客传递、介绍景点信息和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则是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外国游客通过翻译了解中国文化”[1]。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更能促成异质文化交流、实现本土文化的再创造。英语作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人数众多,也是我国外语中使用数量最多的语言。故通过旅游外宣英译,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众多的国际友人领略到中国城市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池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特色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等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池州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制定“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开拓旅游资源,做活旅游市场,经过“十二五”的大力建设,池州市旅游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成长潜力,成为池州市的支柱产业。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全球跨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中国各内陆省份地方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也日益增大。2014年,池州市正式纳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致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借由旅游文化的外宣英译促进池州城市文化的对外推介和宣传,塑造优秀的城市国际形象,不仅有利于池州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更能激活池州丰富的人文自然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池州旅游经济可持续、强劲发展。
1池州市旅游文化外宣英译现状
近年来,池州市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世界各地人士来池州旅游观光,并承办了诸如首届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第六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以及池州国际马拉松等多项国际重大赛事,城市地域文化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笔者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平台以“池州旅游翻译”为关键词,进行全部类型文献检索,跳转“超星发现”客户端共得到1998-2018年间共26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章24篇,硕士论文2篇,无著作书籍。笔者再次以“池州旅游翻译”在中国知网分别进行主题、关键词、篇名以及全文检索,时间跨度为1998年8月31日至2018年8月31日,得到的相关文献均包含于“超星发现”的结果,反映出该26篇文献可以基本涵盖20年间池州旅游翻译的研究情况。基于实地调研并梳理池州旅游文化外宣翻译文献,发现目前池州市的旅游外宣英译相对滞后,以下问题比较突出。1.1旅游文化外宣英译总量稀少。虽然目前池州市的主要景区都有汉英双语旅游标识,但与旅游联系紧密的餐饮、住宿以及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还没有英汉双语公示语和介绍。2013年11月由池州旅游委员会编著的中文版《池州旅游大全》才面世,还未有英文版城市旅游手册或指南。主要景区特色文化的外宣资料匮乏,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也基本没有对应的英语版本,关于池州地域特色文化的英文推介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王超在其2017年硕士论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池州旅游文本汉英翻译实践报告》[2]中就提到池州旅游景点的英译文本稀少,所以只得先通过网络和实地考查的方式收集池州旅游景点的汉语介绍文本,将其作为英译研究文本,在翻译实践中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对汉语源语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景点地名,四字结构和汉语短句翻译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1.2旅游文化外宣英译进程滞后。旅游文化外宣英译进程滞后主要体现为理论探讨多,实践翻译少,理论指导实践不够。目前为止,池州市旅游外宣翻译多侧重标牌和景点名称的英译,少有对池州地域特色文化的英译。致力于地方旅游文化英译研究的学者们主要还停留在对池州景区标牌翻译的纠错上,或以某种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适当的旅游公示语文化信息翻译策略。仅有部分学者开始思考池州地域特色文化英译的路径,但还未有学者对具体地域文化进行文化提炼、文本搜集和英译实践。早期池州旅游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关注池州旅游景区标牌、景点名称的翻译失误和方法探讨。余义兵在2011年对池州市主要旅游景区双语标识进行了调研,随后基于公共标识语文体的分析,提出了准确性、规范性和审美性的翻译原则[3-4]。同年,刘翠萍对九华山风景区内公示语翻译进行了分类,以模因论为基础,提出采用引入目的语模因、复制源语模因及化用目的语模因的翻译策略[5]。叶春玲于2012年再次对池州旅游公示语进行调研,结合池州旅游公示语具有的特点提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及直译、意译和音译的具体翻译方法[6-7]。丁小凤[8]、唐小爱[9]随后对池州部分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了提取,用以举例论证具体的翻译方法。基于文献梳理,池州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失误可归纳为语言失误、语用失误和标识制作失误三大类。其中语言失误具体包括拼写混乱,译名不一致,词语错译和句法失误;语用失误具体包括中式英语、内容冗长、语气不当和篇章失误等。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者在讨论公示语翻译语用失误方面还提及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叶春玲在其2012年的硕士论文归纳池州标牌翻译错误时就提到了“文化失误”“其表现为公示语在翻译过程中因翻译方法错误未能正确传递文化信息,导致外国游客无法理解池州特色文化”[6]。由此,学者们开始关注并侧重公示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达。其中基于吕和发、蒋璐[10]提出的“创意翻译”概念,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李奕华提出了创译法[11],强调在文化信息翻译时不要过于强调字面含义,用较艺术的方法进行创造,让外国游客乐于接受和体验城市特色文化。而霍雨佳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史志(1953-2003)》部分内容为文本案例分析对象,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有关黄梅戏艺术和历史文化信息的词汇以及长句复杂句的翻译上,尝试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关照下,运用音译、意译、增补法、省略法等翻译策略解决问题[12]。2015年开始,少数学者转向池州地域特色文化翻译路径的探讨,其中以余义兵、李奕华研究最为活跃。他们以民俗旅游文化翻译为起点,结合民俗文化中的空缺现象,从信息性和可接受性方面提出空缺保留+注释,空缺释义和空缺置换三种文化翻译策略[13]。同时以最大程度满足游客的求知、求美、求新的文化和心理需求为目标,又提出变译法,以弥补文化缺失,释放语言外的信息[14]。此外,李奕华还运用了语料库分析手段,提出在汉英翻译时,对过多的涉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采用缩减法,使得英语译文更简洁,更直接,更易于游客接受[15]。值得注意的是其研究中的汉译英旅游文本语料是2013至2014年间收取北京、西安、安徽等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介绍文本,并未对池州地区的旅游文本进行系统收集与梳理。其他学者在近两年开始对池州地域特色文化的翻译有所观照,但还远未形成一定规模。刘军、鲁萍基于国际传播学视角,提出诸如增补法、省略法、借译法的文化翻译策略[16]。王昌俐又从目的论视角,提出仿译与意译的文化翻译方法[17]。在寻求最优化的文化信息翻译策略方面,众多学者做出了努力。但在池州旅游文化的英译中究竟采取怎样的策略,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予以考量才能探索出最适合池州特色文化传播的翻译路径。这需要当地政府联合专业研究者们进行有效的实践翻译与理论探讨。1.3旅游文化外宣英译合作欠缺。池州旅游文化外宣英译合作欠缺主要体现在学者之间团队合作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欠缺。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对池州旅游翻译进行研究的基本是来自池州市地方高校的外语教师。这些教师学者彼此地理距离近,甚至来自同一单位,研究关切相近甚至相同,但仅两三位教师联合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大多数学者未能开展联合研究,对于部分景区标牌英译纠错或公示语文化信息英译策略的探讨发生了部分重合,团体研究优势未能发挥。此外,学者们未能与相关政府部门产生积极联动,学者们的学术研究并未有效地指导旅游翻译实践。多数学者指出池州旅游景区标牌翻译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翻译参考,但并未引起相关景区管理部门的重视,甚至相关部门毫不知情。所以截至目前,学者对池州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研究并未实质性推动池州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早在2011年,余义兵在其论文中就呼吁地方政府制定旅游标识语的统一标准:“双语标识的制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准入制度……政府相关部门,如旅游部门、外事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应积极参与,并出台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制定池州市旅游景点标识语使用统一规范标准”[3]102。然而至今,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GB/T30240)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后,池州市还未与国家标准接轨进行地方公共服务领域英译的规范和标准制定,与时俱进探讨地方文化翻译的新路径更未在池州兴起。
2池州旅游文化外宣英译对策
中国的决心和后沙斯的中国
4月以来,中国隐瞒沙斯疫情的丑陋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不过比修饰国际形象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现在举国同心,为拯救民族于沙斯苦难,打开了一场“民族之仗”。
以目前的迹象看来,这场“战争”不久就会过去,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沙斯的肆虐已经开始在一些重灾区缓解,越南、广州、香港以及新加坡,新病例增长数字开始下降,令人感到可以松一口气,消费者和商家开始缓慢地拾起丢落了的信心,相信人们在累积了更多防沙斯经验和有了更可靠的防范措施之下,人类将会很快地战胜沙斯病疫。
以目前沙斯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为人们带来的莫名恐怖和信心流失,以及对人类心灵的强大震撼。这就好比突然出现的一场闪电雷劈,虽然最后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却给当事人的内心深处造成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恐惧,沙斯事件也会在世界知识界激发出一些新的想法。
沙斯事件接下来也会改变中国后沙斯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乃至文化的结构。
必须注意国际形象
在沙斯猖獗时期,一度遭到海外媒体抨击的中国庞大的官僚制度,其运转和官员态度可以来一个180度的转变,将透明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这个制度也可以在10天之内,调动全国的资源,在北京小汤山建起规模不小的沙斯隔离和治疗医院,令世人感到不可思议,大灾难教会人们,一切政治的弊端都有可能改变。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内容提要」作者对软实力的理论特征进行了抽象概括,提出了其"非契约性交换"的特征以及国家间软实力的相对论关系,并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指出提升对"人"的认知程度在构筑国际形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论证日本软实力主要来源于日本战后经济复兴,作者建议中国仍然需要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同时强调了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制度化建设的战略在中国提升软实力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软实力;非契约性交换;净依赖;替代依赖;软实力形成过程
一、导言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展,"相互依赖"下的国际机制构筑思维日臻成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式的所谓的"软实力(softpower)"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以及国际协调政策中的新焦点。
虽然"软实力"这一概念频频见诸报刊,逐渐成为人们熟知的词语之一,但它本身所包含的理论性内涵并没被明确化。由此而产生的所谓的"提升软实力"往往陷入一个经验主义的误区。比如,软实力的倡导者约瑟夫。奈把"软实力"定义为"一个国家对另一国的价值观念产生憧憬、并以该国的先例为模式、企图达到该国的繁荣与开放水平"的"权力的第二个侧面".奈又把其来源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拥有使其他国家感到魅力的文化资源;二是拥有使人向往的国家政治价值观;三是能获得尊敬的外交政策。这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无疑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
试议进出口贸易中的商务英语
一、商务英语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积极作用
1.在国际间的交流、国际文化发展方面商务英语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产物,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密切了跟外国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商务英语应用无限拓展。显而易见的是,商务英语的出现、发展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从外贸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整个过程都与外贸英语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外国企业打交道的同时,也是了解一个不同文化的良好机会。商务英语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联系,更可以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以后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2.在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国际地位方面新经济形势发展下,综合国力虽然是国际地位的决定要素,但是,如果在国际上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哪怕国家实力强大,可是国际形象和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并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评价。商务英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进出口贸易额增加的同时,可以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从而使得我国可以建立友好、和平、仁爱的大国形象,这对于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增强我国国际地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在扩大进出口贸易格局方面就我国现在的进出口贸易格局来看,主要集中于美、日、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一方面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是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安全埋下了隐患。商务英语的发展可以显著地扩大贸易格局,同时与更多的国家发展进出口贸易往来,不仅可以打开我国进口和出口的市场,同时也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安全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保障。
4.促进英语学习的创新进步普通英语主要是为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服务的一种语言,应用于生活交际和工作,是作为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一门必须完成的课程内容;而商务英语多以金融、经贸、营销、管理、公关等方面的内容为主,专业知识性强。普通英语是商务英语发展的基础,商务英语基于英语的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有独特的语言组织形式和共同特征,主要服务于国际商务活动等领域中;而且同时,商务英语格式、模式较为固定,这就使得商务英语的进步发展可以为英语的创新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二、新经济形势下商务英语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