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2:45: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经济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经济学

学校国际经济学教学形式革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往来越来越为密切,在人才的选择上,对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在高等院校,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随着各国经济关系交往的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跟着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是国济经济关系。它运用一般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国际货物、服务、资产等交易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其内容丰富,牵涉到的数量关系及数学模型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国际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经济类专业人才。因此,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重要意义,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促进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其主要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高等数学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对逻辑推导、图示、公式、数学证明更不易于接受,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与经济涵义相联系,故然对理解其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更是难上加难。而高校中的大部分国际经济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教材,过于注重基本理论、模型及数学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学生有学不会的感觉,以致于出现厌学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处,对于用理论去分析国际经济问题更是无从入手。另外,许多高校对教师考核的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教学的科研成果。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根本不属于考核范围。正是由于院系方面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忽视,使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和压力,最终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经济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都隶属于应用经济学门类。随着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国际贸易专业是涉外经济专业,不仅要求在国际经济方面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会经常与国外客户沟通联络,会经常使用英语专业术语。而如今,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时,依然是“黑板加粉笔”,满堂灌的中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探索

一、改革当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青海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传递———接收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正确掌握教材,但这种模式局限性也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授课难,学亦难。《国际经济学》前沿性和时代感强,课程体系涵盖知识面广,许多内容较抽象,不易掌握。经济学知识的假设前提多,特别是国际金融理论部分,学派众多且观点不一,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新的思路植入。(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脱节。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灌输、封闭、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课后练习习题的方式,学期结束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这种方式,枯燥乏味,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其所学不能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三)对经济学研究工具的应用普遍感到难度大。经济学是一门大量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的课程,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大都需要借助西方经济学和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都不能运用自如,感觉有一定难度,这对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四)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决定考试形式,考试形式过于单一,期末考试过多依赖试卷成绩,学生依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二、改革目标

针对上述种种弊端,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兼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环节,通过师生之间双向交流,共同参与,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手段,总结有借鉴与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一,改善青海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第二,剖析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弊端,探寻《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立足校情、借鉴经验、突出关键,探索适宜可行的《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和考试方法,为提高青海大学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文献、扩展视野;对讨论、测验等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而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诱导学生能全方位思考多种可能。第四,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平时的提问、测验、讨论等表现以及考试分数给出课程成绩,改变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应付考试现象。

三、改革思路

(一)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青海高校,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向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转变跨度过大,采取平衡型的教学模式更合适。即两种方式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既可以激励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采取反转课堂、雨课堂等多种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以便实现教学中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思考,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如图1所示。在图1中,学生是教与学中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领者。通过课前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此外,在这个整体设计中,课堂以外还需学生课后撰写小论文、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本科生科研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和网络互动,学生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知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改革具体措施。1.全方位提高教师综合水平。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求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以问题督促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讨论、积极思考的前提下,使问题的提出要有综合性和一定的深度。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图1教学模式下要高,对整堂课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需要精心准备。为此,应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另外,还要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1]。2.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青海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同时设置“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三门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重复,所以这些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沟通和协调,以求减少内容上的重复。此外,国际经济领域新的现象层出不穷,教材知识的更新明显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理论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3.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有利于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理论运用能力和综合评价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实力。如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以自身理解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案例,或以当前某种国际经济国际政治领域新现象为切入点,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课前思考。课堂中理论部分讲完后,作为对理论理解的考察,将课前布置的案例思考题在课堂上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构建综合考评方式。《国际经济学》作为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从前考试都是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是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70%。这种考试方式虽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综合分析能力的测评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成绩评定模式也要随之改变。比如,平时成绩可以加大占比,占40%,由出勤和平时作业、案例讨论、课程论文等构成;加上期末试卷成绩,最终评定出学生的总成绩。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教学反思

摘要:本文阐述了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的主要课程内容与教学定位,从教师综合素质偏弱、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等方面,指出了当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从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化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为广东科技学院分析课程教学存在问题,针对性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学;教学反思;广东科技学院

当前,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国际经济形势总体趋于好转。作为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以国际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等为教学内容,学习掌握本门课程,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专业素养,还能深化学生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的理解与认知[1]。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角度,探讨《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不足,研究针对性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与教学定位

(一)课程内容。《国际经济学》最早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根植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学理论,是一般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内的应用于延伸,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不同教材的章节设置存在较大差异性,但基本都包括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克鲁格曼贸易理论、新贸易政策理论、贸易内生性增长理论、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内容[2]。(二)教学定位。《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等多个综合性学科,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金融等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主要选修课程,在学生本科阶段学习过程中,担负着从公共基础到专业知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扎实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国际经济关系分析框架,并能够用课程所讲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剖析当前国际社会的重大经济事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诱因[3]。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探讨

摘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各学科中有典型的特质,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采取以文献为辅助手段,取得较好成效,今后仍有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文献;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一、“国际经济学”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

1.国际经济学的性质。“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广域性。“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资本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国际资本运动至目前至少包括三大领域: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所以,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这三大领域,如教材的结构分为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要素流动、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五篇,[1]但各篇之间没有显性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理论性。在目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已分别形成相应的学科,国际贸易领域有“国际贸易”或“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领域有“国际投资”或“跨国公司”,国际金融领域有“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与这三门学科之间有区别,主要体现为前者属于理论经济学,更强调理论教学,后三者属于应用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兼备。三是融合性。由于前述两个性质,国际经济学还具备融合性特征。这体现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融合,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原因的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投资的应用;这也体现为理论变迁的融合,特别是国际贸易基础一篇,实质是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变迁,把理论史与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这也体现为历史背景与理论的融合,如国际金融的汇率理论,必须介绍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学生的特点。“国际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为刚进入大三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特点是:首先,已于大二下学期上过“国际贸易”,同时“国际金融”“跨国公司”也于这学期开课,而这三门课的有些内容与国际经济学是交叉的,为了不让授课对象形成“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的误解,必须在授课过程中突出课程的特质。其次,学生在大学入学时的起点不高,学习自觉性与课外知识开拓性都不强烈,经了解,在过去的两年大学生涯中,几乎没有阅读过学术文献,因此在关于学术论文的语言、规范、逻辑、目标等方面的积累极其薄弱。第三,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应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技能和理论写作能力,为此,除了要求学生在大四必须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学校根据本校生源的特点,还形成在大三时写学年论文的制度。但是,由于在前两年,学生几乎没接受过学术论文的熏陶,结果在刚进入学年论文的准备或写作时,很茫然也很曲折。因此,基于国际经济学的性质及授课对象特点或遇到的问题,三年来,为了提升“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笔者探索出以课堂授课为主、以体悟文献为辅的教学方法,即除了课堂授课外,课后仍布置相应文献让学生阅读,并写心得体会。

二、以文献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基本环节

1.选择文献。选择文献遵循四个原则:权威性原则。即所选文献的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结构合理,论证深入。如《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自由化理论及其启示》《从传统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论析》《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思想》等都具备这些品质。匹配性原则。即所选文献与刚完成的教学内容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如教了李嘉图的理论,挑选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三点质疑》《中国勿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等文献;教了国际贸易政策,让学生阅读《财富观的演进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及对我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启示》《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与中国政策选择——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分析》等文献;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部分,配套选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轨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路径》等文献。可读性原则。即文献难度适中,让学生能看懂。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尽可能选纯文字阐析的文献,或者如果有数学模型也仅限于初级数学模型的文献。这样学生即使第一遍没看懂,再多看两三遍也基本能领会文章的写作目的与写作精神。目的性原则。即每次布置阅读的文献必须能让学生获得某些收获。一般是结合已教或正在教的内容,每周布置2~3篇文献,让学生更好理解或深化理解所学内容。比如,讲授国际货币体系之后,布置学生阅读《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背景——兼论国际货币体系与资本全球化》等文献。根据这些原则,从CNKI或维普网站,挑选相应的文章,组成文献库,同时也进行动态调整。2.要求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后写体会文献选好之后,每周布置2~3篇让学生阅读,由于学生的自觉性较弱,为了提高文献阅读效果,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基本思考视角是:从文献中知道哪些新的概念、新的观点;对文献中的某一观点是否产生质疑;是否从某一方面丰富了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某一描述或揭示是否反映了现实的实际;文献中的某一观点、某一原理对现实是否有启示;是否从某些方面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3.交流互动。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在每周上课之初,利用几分钟时间,随机挑两三名学生把上周文献的心得说出来,并给予适当点评,甚至有时也谈笔者自己的阅读体会,努力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效果。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微课制作研究

摘要:“国际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以及这门课程本身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于国际经济学敬而远之。而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的微课教学,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出发,探讨了微课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的主要分类,最后提出了国际经济学微课制作的几个注意点。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微课制作

一、“国际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理论抽象性。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数理分析方法的使用比较多,图表与推理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倍感抽象深奥。即使在传统教学中,利用黑板演示画图,学生还是觉得不容易理解。2、一定的实践性。国际经济学理论同时又是对国际经济实践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例如,国际微观经济学是对微观个体的经济决策的考察与总结,而国际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国际经济理论对宏观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因此国际经济学教学者需要根据经济现实的国际经济活动,紧密结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事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际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这门课程本身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于国际经济学敬而远之。如果采用微课教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和flash等素材相结合应用到微课中,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微案例表现抽象的理论知识,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效果。再结合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则更能实现上佳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的主要分类

(一)“国际经济学”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结合生动的案例)正如上所述,国际经济学数理分析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感觉该课程的原理和概念都非常抽象难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可以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可以采用微课来集中讲解。比如“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这一节,要把“比较优势理论”讲透,几分钟是很难说通的,但是,对这一节所涉及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案例等的分析,则可以以微课表现。因此,这部分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集中、详尽和便于结合案例、便于反复学习消化、(二)“国际经济学”的扩展知识和前沿知识所谓扩展知识是指“国际经济学”课本和课堂讲解不详尽而又有价值的扩展知识,如“大国模型与小国模型理论”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内容。所谓“前沿知识”是指当前仍在丰富发展的经济理论,比如每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的简要介绍等,这类知识通过微课加以体现,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学习理想。因此,这部分微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基于国际经济学的实践性和时事性,理论难度不是太大,但有助于开拓学习者的理论视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激情,甚至可以引导部分学生建立终身的学习及学术方向。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的现状与建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理论论文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1]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分析的起点,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全球采购研究

一、引言

全球采购(GlobalSourcing)起源于西方跨国企业将标准化的中间品生产环节外包给低成本国家的供应商或者在海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管理学界率先开始了针对全球采购的学术研究,国际经济学界随后也开始关注这一课题。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国内学术界针对全球采购问题的专题研究还比较薄弱,甚至在“GlobalSourcing”一词的翻译上尚未达成共识,针对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采购方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郑重承诺扩大进口,中国不仅是世界的采购来源地,同时也面向全球采购。从宏观层面看,中国之所以能够攀升为全球贸易网络核心节点,主要就在于采购方面的贡献[1]。制造业领域已经从“中国制造”(MadeinChina)发展为“中国创造”(MadebyChina)[2]。从企业层面看,北汽福田、青岛海尔、深圳华为等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海外布局生产能力,从单纯在海外建立销售服务网络发展到在当地进行组装与产能合作,实现了境外采购和设计。“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吹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的号角。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企业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寻源的重点依然是中国,不过已经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3]。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势头加剧,学术界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的研究也将不断开展。

二、全球采购术语翻译及概念辨析

“GlobalSourcing”一词应翻译为“全球采购”。有人将之翻译为“全球外包”,而“外包”一词对应的应是“Outsourcing”,只是采购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的内包方式实施全球采购也是可以的。2017年,海尔在供应商大会上就是用“全球采购”一词来对应“GlobalSourcing”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17年召开的第八届全球采购大会(武汉)上也是用“全球采购”来对应“GlobalSourcing”的。汉德菲尔德(HandfieldRB)等[4]编写的教材《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中译本也将“WorldwideSourcing”和“GlobalSourcing”译为了“全球采购”。“Sourcing”一词单独在企业采购部门使用时,译为“寻源”,即寻找供应商的意思。但“Global”和“Sourcing”组合在一起,就被翻译为“全球采购”。李新家[5]将“InternationalSourcing”翻译为“国际筹供”,但这种翻译一方面在企业中并不使用,另一方面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从新的战略性功能角度看,“采购”或“Purchasing”这个词的确有其局限性[6],传统意义上的采购仅仅掌管开支与花销,这与建立并管理企业内部战略毫无关系。也许未来采购经理可考虑使用“外部资源经理”这个头衔。美国等英语国家定义了“GlobalSourcing”一词,用“Sourcing”代替了“Pur⁃chasing”,但国内企业实践中仍在使用“全球采购”一词。企业采购职能已经转向战略采购,且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形成了全球采购。全球采购这一实践最初由采购部门推动,并继续由采购部门主要负责。使用“全球采购”这一表述既约定俗成,在逻辑上也是恰当的。不同学术领域基于不同视角对全球采购进行了定义。一般认为全球采购(GlobalSourcing)这个概念最早由黑夫勒(HeflerDF)[7]引入,他对全球采购的定义为有效利用世界范围的人力、原材料、能源和资本资源。戴维森(DavidsonWH)[8]、科塔贝(KotabeM)[9]将全球采购归纳为,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购买、组装零部件及产成品,对如何提供零部件以用于生产进行决策,并对选择哪些生产单位服务于某些特定市场进行决策。李新家等[10]有关国际筹供的定义其实可作为全球采购的定义,即跨国企业通过市场化采购、转包生产和国外子公司生产等方式取得物质供应的活动。还有些定义对全球采购与国际采购进行区分,赋予“全球”两字特殊的战略内涵,即整合与协调的意义[4,11-13]。其中,特伦特(TrentRJ)等[11]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认为,全球采购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全球化,即采购活动的国际化以及采购策略的战略性。全球采购一词更多体现战略意义,并不等同于国际采购。国际采购强调买卖双方处在不同的国家,而全球采购的含义更为广泛和复杂,包括对共同的项目、过程、设计、技术,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工程和运作地点进行前瞻性整合与协调。

三、全球采购的战略类型和发展阶段

(一)全球采购的战略类型。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全球采购战略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科塔贝等[14]认为,全球采购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识别,即识别哪个生产单位服务于哪个市场,零部件如何供应于生产;二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研发、生产、营销进行整合。纳杰菲(NajafiN)等[15]总结了在新兴国家采购的三种方法:一是聚焦于单独采购的交易方式;二是聚焦于建立一套供应商关系的供应基地方式;三是同时发展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网络定位方式。纳西姆比尼(NassimbeniG)等[16]总结了跨国企业在中国采购的三种类型:一是东道国政策强加的采购;二是通过中介进行的采购;三是直接采购。莫尔(MolMJ)等[17]从全球采购的深度和范围两个方面总结出了包含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的战略类型,即幼年型、有限的参与者、机会获取者、成熟的全球采购者。科塔贝等[18]根据东道国占采购额的份额和东道国占产成品销售额的份额将采购战略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市场进入型、离岸采购型、离岸生产型、当地采购型、综合采购型。安德森(Ander⁃ssonS)等[19]利用组合模型将采购方和供应商两方的采购与营销战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把采购方战略按照某项采购所感知到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象限,即供应商管理、寻源管理、购买管理、物料管理,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绩效标准、决策层级、寻源方式及供应商关系。奎恩斯(QuintensL)等[20]将国际商务核心观点,即集中化、整合与协调及标准化观点运用到采购情境中,定义了比较狭义的全球采购战略,将全球采购战略局限于企业内部结构与流程的协调,把全球采购战略分为四个维度,即集中化/协调程度、采购流程四个阶段的标准化程度、采购产品标准化程度、采购人事组织标准化程度。(二)全球采购的发展阶段。全球采购是面向国际供应市场的战略,企业首先需要系统性地将采购活动延伸到国外市场或世界范围,然后在强度方面有所提高,如建立采购设施,包括国际采购办公室、贸易公司、物流设施、信息系统等[21]。在企业向全球采购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13,21-23]。特伦特等[11]对企业采购战略发展阶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一个阶段是国内采购,企业既没有国际采购的需求,也缺乏国际采购的技能;第二个阶段是根据需要开展国际采购,企业可能会发现国内没有合适的供应商,或者竞争对手通过国际采购获得了比自己更多的优势,或者国内供应市场发生了变化;第三个阶段是将国际采购作为外包战略的一部分,放眼全世界来接触供应市场,此时的企业已经具备全球化的眼光,意识到正确执行国际采购战略可以改进运营绩效,但这一阶段的采购战略还不能很好地协调世界范围内的采购基地、运营中心、商业单元,采购中心是各自为政的;第四个阶段是比较复杂的战略发展阶段,整合并协调全球范围内各采购地点的全球采购战略,协调世界各地及各商业单元的物料和服务需求;第五个阶段是与其他职能部门一起整合并协调全球采购战略,企业不仅跨地区整合采购活动,而且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与企业各职能组织整合一般项目、流程、设计、技术和供应商。

查看全文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困境及对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