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接轨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2:17: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接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
一、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国策为世人瞩目并吸引着国际上广大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和34国际金融机构,其工程承包市场当然亦成为国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我国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必行之作,其理由如下。
(1)发展之需。众所周知,近年来,外商外资合资特别是港台投资等工程项目势头仍好,据报载1996年外资在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开办企业等投资约达400亿美元,业主要求按国际标准进行监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组织的贷款项目,涨幅较大,实施上述项目均把监理制作为贷款项目基本条件之一,一定要按照FIDIC编撰的合同条款、项目管理协议和咨询协议等文件执行。
(2)竞争所需。国际同行关注我们,我们需要同国际接轨,我国有650余家注册对外经营权的国际工程或咨询公司。
(3)改革之需。监理制确实是一项先进的、科学的、成功的、通行的国际惯例,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承认接受实施,值得学习和借鉴大力推行,并应在我们实施前8年的基础上,总结--完善--修订--实践,使国际惯例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更具特色。
(4)体制所需。无论是从建筑业性质、功能效果认识,还是从管理规律、监理效益讲,还是从国际化、专业化的高度看,都充分说明,组织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监理班子,全面实施、大力推行监理制的必要性。
国际惯例接轨构想论文
一、我国央行金融业监管中的薄弱点
1995年有关金融“五法一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的金融法律建设日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逐步理顺,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对促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的金融监管与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监管相比,仍然显得很薄弱,表现为:
1、没有形成规范、连续和系统性的监管。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尚未实现规范化和系统化,还没有真正实现持续性监管,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处置系统。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分散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缺乏各种监管手段的有效配合,缺乏对监管信息的综合运用,缺乏对风险的跟踪监测,从而导致监管成本的提高和监管效率的下降,使金融风险得以积聚和扩散,最后忙于事后救火处置。
2、没有将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作为监管重心。
过去我们对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重视不够,监督不力,往往忙于外部监管。特别是对金融机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班子的职责,对董事长、行长的职责不够明确,对其行使职责的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及执行情况检查不力,其结果是,中国人民银行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精力,但监管效果并不明显。经验证明,外部监管不能代替金融机构的内部有效控制,也不能成为金融机构内控的补充。金融机构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加上有效的金融监管,才能保证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会计披露标准国际接轨论文
【论文摘要】从不良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的处理,贷款呆帐准备金的提取以及信息披露方面揭示了在现行会计体系下8%这一数值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仅具有帐面意义而无实际价值。制定现代、规范、高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处理与会计披露标准是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化国际化商业银行转变不可或缺的环节。
【论文关键词】风险信息披露呆帐准备金
从完全无风险意识到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国际金融业进人中国资本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日益与国际接轨,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
一、不良贷款的处理与银行风险
国际金融界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到一条重要教训是:银行坏账的推迟核销与累积而不是坏账本身导致了金融危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对商业银行的坏帐,美国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贷款的实际质量自行及时处理,从而对有效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日本则对贷款坏帐的核销有严格的限制,而且呆帐的核销银行无权自行决定,必须得到大藏省的批准,结果大量应该核销的坏帐未能及时得到处理,最终促成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中国,不良贷款主要是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及担保等表外业务项下的垫付款项从垫付日起即作为不良贷款。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主要由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呆帐的核销并无太多的自主权。每年,商业银行的各分行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等部门下达的贷款呆坏账核销的范围,提出不良贷款的核销计划,这些计划经当地财监办同意后,报总行批准。由此可见,呆账的核销受到诸多严格限制,而且还要层层上报,这样就使得应该核销的坏账得不到及时处理,暗藏了巨大的危机。
套期保值贷款国际接轨论文
论文摘要: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贷款经验,论述了套期保值贷款与企业、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了我国套期保值贷款现状及其成因,探讨了我国发展套期保值贷款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外贸易税收管理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经验
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世界银行在给发展中国家发放援助性的农业、工业原材料等贷款时,就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或企业参与相关的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境外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前都要求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对大宗商品进行保值,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对是否参加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同,对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可提供90%的信贷资金,而对没有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提供70%的信贷资金。美国社会公认套期保值对银行的重要性,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提供资金、建议等多种方式协助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以提高贷款质量。
(一)品种选择。
世界商品期货品种可以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国外银行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品期货,尤其是受宏观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的能源和软商品。商业银行的很多机构客户,如能源、金属和大宗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企业,每天都面临巨大的价格敞口风险,应参与期货期权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品种、力度,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等方面协助企业规避风险。
推进国际比较 接轨国际水平[电力]
无论是“盲人摸象”,还是“井底之蛙”,这些寓言告诉我们:没有系统的比较,就不可能有全面的认识,更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和时展的战略高度,省公司提出了“同行领先,国际水平,公司特色,人才高地”的奋斗目标,为公司谋求发展作出了准确判断,明确了发展方向,更为公司绘就未来发展宏伟蓝图谋好了篇、布好了局、定好了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如今,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更是公司的发展所需。改革开放以来,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坚持开展“达标、创一流”活动,使公司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公司的售电量、变电容量、线路长度、企业规模等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处于前列。这是实现同行领先、达到国际水平的基础,也是实施“四化一先”战略目标的信心。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省的年人均用电量为1300千瓦时,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左右,在调整电网结构、开拓电力市场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势、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和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率先”的优势,为公司创造了加快发展的机遇;从内部环境看,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力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怎样来尽快缩小差距,赶超国际水平呢?我认为,积极开展国际比较,是加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最佳做法。
一、开展国际比较是提升国际水平的必由之路。
“国际比较”是目前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标杆管理方法。开展“国际比较”就是要以国际先进电力公司为标杆,通过比较寻找差距,汲取国际先进电力企业的管理经验,优化公司管理流程,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电力公司。因此,开展国际比较是公司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必要途径;是探索具有公司特色的管理模式,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开展国际比较,是公司赶超国际水平,形成管理特色的必要途径。人们常说,中国的企业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企业不可比,国际企业中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最佳做法对中国企业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通过近两年来公司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地市公司与国外电力公司的“同业比较”实践,这种认识有了改变。因此,正当公司全心全意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之时和全情全力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之刻,仅仅靠自己的摸索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开展国际比较,快速把国际先进电力公司的管理经验与公司积累的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降低风险,缩短变革时间,减少管理成本,提升公司国际水平;只有通过开展国际比较,从公司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创造出具有公司特色的管理模式。
2、开展国际比较,是公司造就一流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国际比较”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所采纳的标准、方法和主要指标比较,发现本企业的不足,讨论研究生产流程、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推进企业的国际水平。而在开展“国际比较”过程中,广大员工自觉接受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主动实践了国际通行的最佳做法,使广大员工在接受、探索、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提高了才能。所以,开展国际比较是培养、锻炼并最终造就一流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
国际惯例接轨全面控制造价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与国际惯例接轨,注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推进全面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都把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专业来加以建设、不够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控、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严、还未全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不够、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力、重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控、设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图纸设计的质量和深度、与国际惯例接轨,制定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充分发挥注册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作用等,具体请详见。
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在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课题。
一、与国际惯例接轨,注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都把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专业来加以建设。它是建筑经济、技术与管理高度结合的专业。以美国为例,美国工程造价管理组织称为The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CostEngineering,简称AACE,提出的目标“全面工程造价管理”(ThroughTotalCostManagement),它指出“在当前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全面造价管理原则和实践所体现的效益是商业和公司关心和需要的。”在美国,政府项目投资控制主要依据批准的预算。其投资和预算确定主要依靠已完工程造价的资料进行估算。在项目实施中进行招投标,由承包商报价,有关造价的预算工作一致委托给造价工程师进行。在比较完善的建筑市场和中介组织服务的条件下,工程价格由市场定价,而造价工程师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二、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下:
国际标准电气接轨管理论文
内容:我国加人WTO后建筑物电气装置的设计、施工与检验(以下简称建筑电气)面临一个与国际电工标准(以下简称IEC标准)接轨的问题。笔者多年从事国家标准电气设计规范编制和IEC标准归口工作,也曾参加国外投标和设计工作,对此不无感受,愿陈述一些浅见。
一、我国建筑电气与IEC标准接轨困难的原因所在
加入WTO后,外国建筑行业将进入我国,我国建筑行业也可去出国外,这都将面临国际上的激烈竞争。笔者在一些我国驻外使馆了解到我国在国外的竞争中没有优势。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技术上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影响标书和设计文件的质量;二是标书和设计文件由不懂技术的翻译人员译成外文,辞不达意,降低了标书和设计文件的水平。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我国在承包工程竞争中往往不敌南韩和日本,屈居下风,因此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有关建筑电气的IEC标准早在80年代初就引进我国,但多年来进境不大,造成这种被动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IEC标准的要求,建筑电气首先应以人为本,保证人身安全,也要保证财产(指建筑物、电气设备等)的安全以及电气装置功能的正常发挥。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从建国开始,无论在建筑电气的实际工作中或学校的教材中都师宗前苏联电站部主编的《电气装置安装规程》。讵不知电力行业标准的侧重点与建筑电气行业大相径庭,它的侧重点在电网元件的安全,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线路等的安全,而不在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我国电气人员长期受前苏联电气规程的影响,熟悉线路、变压器等的保护,而对防人身电击、防电气火灾则较陌生,积重难返,造成今日与IEC标准接轨的困难。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较年长的电气人员不少直接阅读外文资料比较困难,难以及时获得国外新信息,妨碍了新旧技术观念的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建筑电气与IEC标准接轨的难度。
二、我国电气规范在安全水平上的差距
所谓建筑电气与国际标准接轨就是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第64技术委员会(即《建筑物电气装置》技术委员会,简称IEC/TC64)的IEC60364标准(即《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和其他IEC/TC64标准接轨。我国有些电气规范因不以IEC标准为根据,往往政出多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所以规范之间互相矛盾。而有些规定又与电气安全原理相悖,所以在国际上我国建筑电气规范声誉不很高,常不被国外承认和采用。执行了我国电气规范,电气事故有时仍难避免发生,现举数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国际接轨建设监理分析论文
摘要:国际上统称的建设监理是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架构成的技术密集智能型组织,它在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实施建设监理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行之有效的建设管理制度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推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关键词:监理施工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地区等,在建筑立法化、工作程序化、技术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组织现代化等方面,为建设监理带来新的活力。我国建设监理制始自1988年,理论与实践的发育发展较快,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格局框架,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准的提高,随之兴起的我国监理业在队伍建设、建章立制和业务实践等方面均创佳绩。实践证明,力推建设监理制,有利于工程质量、工期与成本控制;能实现建设速度与效益并举;有利于提高教量与质量的结合,是一条多快好省进行基本建设的途径。积极探索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监理制度,是当前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工程承包的实践和所见所闻略论以下数点,供同行们参研。
一、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国策为世人瞩目并吸引着国际上广大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和34国际金融机构,其工程承包市场当然亦成为国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我国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必行之作,其理由如下。
(1)发展之需。众所周知,近年来,外商外资合资特别是港台投资等工程项目势头仍好,据报载1996年外资在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开办企业等投资约达400亿美元,业主要求按国际标准进行监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组织的贷款项目,涨幅较大,实施上述项目均把监理制作为贷款项目基本条件之一,一定要按照FIDIC编撰的合同条款、项目管理协议和咨询协议等文件执行。
我国电子商务与国际接轨方式
如何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并缩短在这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形成竞争优势,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政府部门应当发挥政策的宏观指导作用,从战略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制定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战略和规划,体现我国的发展特色,指导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
电子商务发展逆势而上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全球贸易额18%左右
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前一阶段,尽管由于过高期望和过度投资导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但是,总体发展趋势表明,电子商务将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的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电子商务发展仍然逆势而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的《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表明,截至2002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目达到5.91亿,年增长20%。其中,欧洲互联网用户占全球用户的31.5%,亚太地区占30.9%,北美地区占30.1%,拉丁美洲占5.5%,非洲和中东各占1%。这一年半来,全球互联网用户又有较大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网络用户涉足电子商务。有人估计,到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8%左右。
全球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日益完善。在全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国际社会也正在努力打破地区、国家之间的界限,建立一套国际统一的贸易规范与法律框架,包括对电子合同的认可、接受电子签名以及其他类似授权程序的规则,制定争端解决机制,制定权责明确的根本原则等等。1999年2月,欧盟提出建立一个旨在协调全球通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宪章的提议;1999年5月,美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在关税、税收、隐私权、身份确认等方面确定了共同原则。在全球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国外银行由于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网络银行的进程极其快速。从1995年10月开始,花旗、汇丰等老牌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网上服务。目前,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全球电子支付成为可能。
在全球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方面,目前许多国家都在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制度而努力。国际上基于公开密钥体制(PKI)的CA安全认证保障体系,已被普遍认可,多数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CA安全认证保障体系,但目前还没有国际统一的认证机构。在技术标准与标准化模式的发展方面,为了解决互联、互通、互操作问题,许多国际大型公司提出了B2B电子商务架构,这些架构旨在提供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之间高效互动的功能,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如ISO、IEC、ITU)、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企业联盟性标准化组织等许多国际组织,也都对电子商务标准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网上交易税收方面,1997年12月,欧盟与美国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与美国就全球电子商务指导原则达成协议,承诺建立“无关税电子空间”;1998年5月,世贸组织132个成员国签署“关于电子商务的宣言”,规定至少一年内免征互联网上所有贸易活动关税,随后OECD国家也接受了关税豁免建议,世贸组织也已认可这一原则;1999年2月,欧盟又提出建立一个旨在协调全球通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宪章的提议。美国依据“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规定的原则,已经分别与日本、法国、加拿大、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智利、埃及等国签署了“电子商务联合宣言”。
国际惯例接轨管理论文
摘要: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对业主及投资者是一整套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的机制;对工程咨询及施工企业又是竞争的"游戏规则"。
关键词:项目管理国际惯例
一、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透视
项目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对业主及投资者是一整套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的机制;对工程咨询及施工企业又是竞争的"游戏规则"。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迫近,中国将成为国际建设市场最大热点之一,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知识对我国业主、工程咨询业与施工企业显得更加重要。今天,我们要从产业生存的高度认识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迫切性,切实而深入地了解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机制与运作,由此分析我国项目管理的症结及我国工程咨询与施工企业功能的缺乏,进而再造我国投资与建设全新的项目管理体制及我国建设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一)国际惯例的工程业主制内涵及运作业主(Client)在英文中是买主或顾客之意。其采购的标的物是工程这种特殊的契约商品。按照世界银行的《采购准则》,业主制是在市场经济下业主实现"经济"与"效率"两大目标的工程采购机制。就内容而言,它包括业主对设计与监理工程咨询顾问的选择、对施工承包商的选择及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商的微观监理,其选择的基本手段是激起工程咨询顾问与施工承包商同行中的竞争。工程咨询顾问竞争与施工承包商竞争是不同的,后者是我们常听到的招标投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