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进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1:16: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化进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民币成功加入SDR等事件都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积极影响。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整体上依然保持稳中有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11月,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再加上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已有6个人民币计价期货品种挂牌交易,A股和债市被全球各大主要指数悉数纳入等,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发行的货币可以跨出国门流通并成为国际公认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货币国际化不仅可以体现一国的综合国力,还可显著增加其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促进一国的投资与贸易,并可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因此,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1.1跨境贸易结算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正式启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2010年6月扩大到20个省市,2011年8月最终推进到全国范围。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也越来越被周边国家所接受,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人民币结算规模逐年递增,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周边国家逐步加速推进,如图1所示。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已经开始稳步发展,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截至2019年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受理范围已经覆盖16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银行法人机构,参与者达到936家(其中直接参与者33家、间接参与者903家)。

1.2双边货币互换

查看全文

企业组织能力国际化进程论文

摘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本国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企业的过程,本文在对国际化进程阶段论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各层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与之相配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受该企业组织能力的直接影响。这种组织能力的观点对于我国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查看全文

论国际化进程与企业组织能力的关联

摘要:的国际化进程是本国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企业的过程,本文在对国际化进程阶段论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各层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与之相配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受该企业组织能力的直接影响。这种组织能力的观点对于我国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来,国际证券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累计额年平均增长12.34%,而全球GDP年平均增长3.37%,国际贸易额年平均增长6.34%。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大范围地跨过边界自由流动,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整个9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企业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6倍。1975年,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与股票的跨境交易占GDP的比重介于1%到5%之间;1998年,此比重上升到91%(日本)到640%(意大利)。其中,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各国该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蓬勃发展。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复杂的财务管理技巧,根据其信用、流动性、预付款风险等的差异,在不同货币计值的不同债券之间进行大量的"结构性交易",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价格水平日趋一致

海外证券衍生交易的市场规模快速提高。几乎在所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进行大量的海外资产衍生证券交易。在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既可以从事日经225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也有部分马来西亚的衍生证券交易;美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对象则包括了布雷迪债券和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国铢和印尼盾等多种货币计值的证券和衍生产品。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查看全文

企业组织能力国际化进程论文

摘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本国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企业的过程,本文在对国际化进程阶段论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各层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与之相配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受该企业组织能力的直接影响。这种组织能力的观点对于我国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前景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前景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来,国际证券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累计额年平均增长12.34%,而全球GDP年平均增长3.37%,国际贸易额年平均增长6.34%。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大范围地跨过边界自由流动,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整个9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企业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6倍。1975年,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与股票的跨境交易占GDP的比重介于1%到5%之间;1998年,此比重上升到91%(日本)到640%(意大利)。其中,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各国该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蓬勃发展。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复杂的财务管理技巧,根据其信用、流动性、预付款风险等的差异,在不同货币计值的不同债券之间进行大量的"结构性交易",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价格水平日趋一致。

海外证券衍生交易的市场规模快速提高。几乎在所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进行大量的海外资产衍生证券交易。在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既可以从事日经225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也有部分马来西亚的衍生证券交易;美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对象则包括了布雷迪债券和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国铢和印尼盾等多种货币计值的证券和衍生产品。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查看全文

会计国际化进程问题初探论文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国际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基本原因是中西会计之间的环境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因素:法律环境对会计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力。可以说,不同的法律造就不同的会计体制。

第二,政治因素: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行为对会计的影响十分重大;而西方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会计体系自然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

第三,经济因素:经济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法规法则很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仍很普遍。

查看全文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前景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前景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来,国际证券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累计额年平均增长12.34%,而全球GDP年平均增长3.37%,国际贸易额年平均增长6.34%。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大范围地跨过边界自由流动,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整个9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企业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6倍。1975年,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与股票的跨境交易占GDP的比重介于1%到5%之间;1998年,此比重上升到91%(日本)到640%(意大利)。其中,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各国该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蓬勃发展。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复杂的财务管理技巧,根据其信用、流动性、预付款风险等的差异,在不同货币计值的不同债券之间进行大量的"结构性交易",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价格水平日趋一致。

海外证券衍生交易的市场规模快速提高。几乎在所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进行大量的海外资产衍生证券交易。在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既可以从事日经225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也有部分马来西亚的衍生证券交易;美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对象则包括了布雷迪债券和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国铢和印尼盾等多种货币计值的证券和衍生产品。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查看全文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会计国际协调的成因和进展,论证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探讨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西方学者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论证会计国际化是一个政治程序而非技术范畴;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及研究发现,推论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角色;讨论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战略及其应用环境问题,并对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会计国际化在我国倍受关注,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会计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究竟走得多远?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今后应当向什么方向努力?这样的努力预期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这些问题一直是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会计学者、会计准则制定者、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以及相关监管机构思考的问题。

根据会计的基本判别法则:一项会计规范或方法的采用与否应当取决于由此而产生的效益是否大于花费,即成本与效益的配比规则。当我们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时,这种配比情况基本上能够量化或权衡。但是,针对国家会计规范的改进,尽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浑然不同的阐释,其成本效益的配比情况却无法准确衡量。因此,与此相关的赞誉和批评也就往往带有基于特定经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社会背景的主观抑或感情的色彩。虽然西方学者已经就会计协调程度的量化评价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H、C和I指数的设计和运用),但由于在我国向公众公布财务报表的企业还是少数,企业所公布的财务报表的透明度还不太理想,披露规范也尚在完善之中,加之国内的会计规范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最近几年会计规范的变动较为频繁,变化

幅度也较大,因而目前还难以借用这样的研究模型来评价我国会计的国际甚至国内协调程度。即使已经有一些国家套用国际会计准则,但中国能否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完全以国际会计准则替代现有的会计规范则是一个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之后、我国加入WTO之前反思这一间题,有助于对我国会计规范的改进做出理智、经济和富有成效的抉择。

一、会计国际化——必然趋势

查看全文

国际化进程挑战策略论文

[摘要]从长期来看,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从而支撑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并最终推动其深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监管和立法行为将更加透明、规范、国际化,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将为中国本土券商和中介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和技术提供渠道,中资机构竞争实力将在同外资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得到明显增强。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化进程提速所带来的剧烈竞争将对尚不成熟、有待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中国证券业不仅会受到成熟、规范的外资机构的挤压,而且还要面临国内其他金融企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网上证券交易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第二,加入WTO将加剧中国证券业组织结构的凋整。未来5年内,合资证券公司与台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大量涌现,国内证券公司也将引发大规模兼并、重组,组建实力强大的大型证券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以应对挑战。第三,加入WTO将对中国证券业监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入WTO后,具有混业经营背景的外资机构通过QFll(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外资并购国有股权等管道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将明显增加,证券市场将更趋复杂,监管难度加大。

但从长期来看,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从而支撑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并最终推动其深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监管和立法行为将更加透明、规范、国际化,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将为中国本土券商和中介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和技术提供渠道,中资机构竞争实力将在同外资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得到明显增强。

应战国际化:对策与建议

发展证券交易市场体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