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1:12: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化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化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资银行体系的主体构成,不可避免地要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这是中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目前国内银行开始的国际化经营看,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管理效率,认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国有银行的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面临潜在的风险。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国有银行必须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系统更新、人才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快改革,从整体能力的角度提高国际化水平,从而保持在国际竞争中已经取得的优势。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截至2008年底,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先后完成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和中港两地上市等重大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商业化、制度化和市场化打下了坚实的产权制度基础。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国际化已经成为各主要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和国内一样本地化的服务,并通过银行与国内的总部建立便利的资金结算和往来;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利用国际化的产品为其实现交易资金的成本锁定;拥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个人客户,希望银行为其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以降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查看全文

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激烈。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

1.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经营上“走出国门”,采购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还有不少企业设立海外机构,中国也正在更多地产生自己的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以及中外之间密切而频繁的经济往来,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希望在国外也能享受和国内一样本地化的服务,并通过银行与国内的总部建立便利的资金结算和往来;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希望银行能利用国际化的产品为其实现交易资金的成本锁定;拥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个人客户,希望银行为其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以降低投资的系统性风险,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固守着国内市场,单纯经营人民币产品,或者仅仅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加快国际化发展成为银行适应新形势和实现新战略的必由之路。

2.国际化经营是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在其他行业发展、竞争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正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外资银行强有力的竞争,比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他们设置了遍布全球主要城市的经营网络,创造了标准化的产品,开发了全球统一的计算机交易和管理系统,拥有精通本地语言及英语的国际化人才,深谙不同国家的法律及市场特点,能够为客户提供国际化的便利服务,因此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首选合作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制度的变革和调整,与国外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国际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中,每一步都体现出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方向: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邀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银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和财务报表公示,收购海外金融机构、加快到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等。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查看全文

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分析

一、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基本动因

1.政治方面:大国崛起的政治诉求。“二战”后,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渐密切。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借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东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重新回归世界大国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在经济上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明确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之后,德国政府从1968年开始先后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教育促进法、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规范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两德统一,更加密切了与东欧各国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德国在东欧地区的话语权。鉴于此,1991年,德国科学审议委员会在向德国政府提供的政策咨询中表示,统一的德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东西欧融合发展中,教育与文化需要承担特殊的政治使命。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国际化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共识,作为德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文化手段,国际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大提升了德国的政治竞争力。2.经济方面:重塑德国经济的需求。“二战”后,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两德的统一,知识经济日渐成为德国的主要经济形态,德国对高科技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及外来国际化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1975~2000年,德国对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是高科技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电子、精密机械制造及信息产业等领域尤为明显。这些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国际化意识,能够与外国进行交流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必然会促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德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已然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技术及新产业的出现使得德国技术技能人才出现了较大的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上近些年来德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明显,就业人口体量不断减少,客观上要求德国职业教育加快国际化改革步伐,从国外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来解决国内人才供应不足问题。3.社会文化方面: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需要。欧洲各国在文化及教育领域交往极为密切,当下,欧盟理事会开展的“伊拉斯谟文化项目”“欧洲年轻人发展计划”等均是欧洲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德国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出了诸多国际顶尖成果,其职业教育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据统计,世界各国进入德国留学的学生,在2000—2015年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其中半数进入了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只有坚持国际化道路,加强国际化体系改革,在现有模式下不断创新,加快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才能够继续提升影响力。4.学术方面:全球教育强国的地位诉求。事实上,德国的学位制度与国际通行的学位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国际通行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与博士,对应的是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而德国的学位只有硕士与博士两个层次,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不存在学士学位的普通本科教育,这与全球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无法兼容,使得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果无法与其他国家的学位制度相互转化。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就是确立应用技术大学享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以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学位制度接轨。自近代以来,德国高等学术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现在德国高等教育从整体实力上落后于美国、日本,甚至落后于英国、法国。德国要想恢复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必须改革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本科教育及学位制度的兼容性,更好地推进德国教育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重塑德国教育强国的地位。

二、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主要行动

1.推进学位制度国际化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的可转移性。鉴于教育发展的国际化与大众化要求,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其学位制度体系与国际学位制度体系不兼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认可力,无法实现与其他国家本科教育之间的接轨,无法实现学习成果迁移。为此,2009年以来,德国加大了学位制度改革,实现了职业教育学位化,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规范职业高校的名称与英译。德国于2009年11月修改了高等学校纲领法,将应用技术大学(FH,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一律改为高等学校(HS)、高等技术学校(TH)、应用科学高等学校(HAW),英语统一翻译为“应用科学大学”(UAS)。名称规范之后,大大提升了职业高校的国际识别度,突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技术性与实用性特色,为职业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扫清了障碍。第二,改革学位与学制。德国在传统上是没有学士学位的,修改后的“高等学校纲领法”规定,职业高校可以授予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而且在学历文凭证书上不再标注“FH”字样。其中学士学位是职业教育的专门学位,硕士学位可以对应普通高等学校的硕士学位。在学制方面,职业高校的学制原来为4年,现在改为3~4年;硕士学位学制还是维持1~2年不变,但在同一职业高校连续攻读学士、硕士学位不能超过5年。学位与学制的改革,从制度体系上扫清了与国际学位不对等的问题,也提升了德国职业高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第三,拓宽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通道。在德国,博士学位是学术学位,以前只有普通高校才能授予。如果职业高校的毕业生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必须接受普通高校的入学考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才能获得。2009年,学位制度改革之后,德国政府逐渐放开了对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限制,授权部分职业高校可以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如2011年德国汉诺威应用技术大学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博士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让德国职业高校单独授予博士学位尚需时日。2.推进学分体系的国际互认,提升职业教育的可兼容性。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盟范围的学分互认体系已经形成。欧盟学分互认体系由欧洲学分互认系统(ECTS)和欧洲职业教育学分互认系统(ECVET)两大部分组成,ECTS系统是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ECVET是欧盟职业教育领域的学分互认,包括职业教育的学分积累与学分转换两个方面。欧盟学分互认体系建立以来,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对欧盟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也影响到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学分互认机制主要是学时互认,这种学时制度在欧盟范围内缺乏兼容性,与欧盟之外的国家更是缺乏联系与兼容,导致德国职业教育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为此,德国从2010年开始构建了一套职业学分互认体系(DECVET),力求与欧盟学分互认系统接轨,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经过几年的发展,该体系在学分成果互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DECVET系统作为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桥梁,在加强职业教育跨境合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其内部兼容性上看,该系统与德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分体系互通,并获得了普通高校的认可。从外部兼容性上看,该系统与欧盟的教育政策、ECTS、ECVET之间也实现了互通。为了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促进德国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该系统的学分体系不仅包括理论学习获得学分,还包括企业培训课程、学生技能展示、实验室工作成果、实践研讨会成果等学分。这些学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积累,能够作为其在欧盟其他国家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由此可见,DECVET不仅实现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互通,也实现了与欧盟学分系统的互认,更弥补了德国职业教育学分转化的空白。从这个意义上看,DECVET的成功构建提升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打通了与世界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成果互认的壁垒。3.构建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提升职业教育的可通用性。2002年欧盟“哥本哈根宣言”的颁布,推进了欧盟范围内各成员国职业资格认证一体化的构建,消除了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资格认证体系的障碍。2008年,在“哥本哈根宣言”的基础上,欧盟理事会出台了欧洲职业资格框架(EQF),日渐成为欧盟范围职业资格认证及等级确认的平台,为欧盟各国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资格标准。EQF以职业能力为根本划分了8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学习的历程及相应成果在这些等级资格之间实现认证与转换。然而,在欧盟确立EQF的时候,德国繁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却导致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复杂,没有固定的等级标准,无法与欧盟进行对接,进而阻碍了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鉴于此,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同各州比较教育文化教育部长在2010年达成了职业资格框架认证协议(KMK)。按照这个协议,要在德国建立统一的终身学习资格框架(DQR),DQR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框架体系,将德国不同类型的职业资格全部纳入其中。经过几年的研究与讨论,2013年6月,德国正式出台了终身学习资格框架的具体细则。DQR是以欧盟EQF为基本模板构建而成的,也分为8个不同的等级,并以逐级提升的方式来促进学习者从新手到熟练的过程转变,如此既能够充分反映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还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学习的终身性、连续性等特征。DQR以学习成果为主要导向,将各类资格框架纳入社会个体的职业资格及综合学习能力之中,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转换提供通道,也为不同类型职业教育资格之间的转换提供通道。整体看,DQR与EQF在结构、框架体系及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均将资格框架作为不同职业能力之间转换的工具,进而加速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欧盟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接轨,促进了职业教育资源在欧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使得德国职业教育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强化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的透明度和可通用性。

三、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启示

1.以政府主导为基础转变职业教育国际视野。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发达,源于其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当传统体制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束缚的时候,当职业教育无法更多地为德国经济社会提供人才供给的时候,德国政府适时做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决定,并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勇敢地接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德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进程中,通过改革学位、学分、职业资格框架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资源互通、成果互认,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出台了部分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出台以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成为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路径。但是,这些政策主要着眼于宏观层面,在微观上没有具体配套措施。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需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国际化政策与法律法规保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教育视野,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坚持职业教育国际化方向以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整体转型,需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需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加速国际化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意义,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出台,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已是世界最大。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社会认可度较低,与其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不相匹配。因此,我国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一个较好的途径就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德国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发展尽管立足于本国,但不能自说自话,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改革中,一方面要坚持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国情,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战略步骤,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职业教育之间的互认;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循国际标准,按照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学位、学分体系模式,配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参与到国际职业教育体系竞争中,探索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进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内教育体系及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3.坚持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是一项长期的、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各国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方式、特征、步骤,以及实践层面的构建策略与模式等。但是,毕竟教育国际化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课题,世界各国对其研究时间均较短。我国改革开放也仅仅40年,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就更少了。因此,我国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既要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要坚持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化理论体系建构,注重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定性分析,进而从理论上厘清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因、方式、内涵等,同时还要加强定量分析,建立相关的数据系统,随时了解国外职业教育国际化动态,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我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需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在招生、课程、专业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办学过程与模式的国际化。同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种策略相结合,在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成果过程中做好全球职业人才及资源的为我所用。4.以第三方非政府组织推动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整合。德国职业教育对外资源交流与整合大部分是由独立于政府的第三方机构承担的。比如“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就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在推动德国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实际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国际交往中能够较好地避免政府间的冲突与误解,承担着对外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的重任,如美国50%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是由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完成的,美国学者沃尔科特戏称美国第三方机构是“影子国家”。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第三方机构主要是各个大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机构及社会上的留学中介组织,职业教育领域几乎无第三方机构存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均没有设立对外交流的学术组织,社会留学中介机构也几乎不从事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业务。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积极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在中美、中欧、中非等合作上成果斐然。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应大力培育第三方机构,打破对外交流的障碍与壁垒,构建能够服务于中国职业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需求的第三方力量,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与网络,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查看全文

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论文

摘要: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也必须解决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问题。本文阐述了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提出了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税制改革国际化本土化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适应国际经济与税制改革发展趋势,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到底中国税制应向何处去?笔者认为,要从本国经济、社会实情出发,冷静思考加入WTO后如何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WTO的原则要求,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新一轮改革中对税收制度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一、中国税制应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所谓中国税制的国际化是指中国税收制度的制定、施行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领域中税收制度的联系、运行规律和共同特征;要符合世界税制改革与发展趋势,有效地借鉴和运用各国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服务。税制国际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WTO原则框架下设置税制;二是充分借鉴国外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虽然一些大国和富国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机遇,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的。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开始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程,税收作为政府试图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和减少其消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才能确保中国入世后获得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税制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借鉴各国税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历程,是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过程。我国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从税制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是一次具有初步接轨意义的改革。目前世界各国推行减税,尤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实施减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因此,认真研究世界减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运行现状及其税制和税负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遵循税收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选择。

查看全文

机械类国际化培育体系改革

未来的工程师应能适应日趋国际化的业务需求并能够解决全球化问题,这就需要工科学生以全球化的眼光和能力去应对[1,2]。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具备国际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化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而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多种形式的本科生国际化教育项目纷纷开展[3],诸如跨校交流联合培养本科生、国际访问小学者团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从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国际化教学的经验来看,无不提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影响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教材选用、授课语言和培养方案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国际化教育的发展[4-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趋势。作为“985工程”高校,我们的战略目标是要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教育办学模式应是多层面、多方位和多角度的,只有结合高校具体实情,寻求一条符合自己发展道路的国际化教学方式才是解决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国际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合现状分析,目前高校推进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有工作量系数的增加或其他激励措施,教师争相开设双语教学课,但往往名不符实,课件中出现几个英文单词,用中文讲解。2.为了评职称,教师争相写双语教材,但使用的却是中文式的英语,甚至还有很多错误。3.学生听不懂,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学。4.培养体系不完整,只有零星几门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普遍没有接收留学生的能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化交流合作中作为媒介,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化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听说能力及用英文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原版教材方便教师学习借鉴国外完善的课程体系,原版教材中还包含大量实例数据材料,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知识原理,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国际视野并掌握分析方法[7]。为解决以上问题,推进重庆大学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教学计划,并采用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创新措施

我们可以从国外直接把最先进的教学体系、教材、多媒体课件、作业、实验、考试全盘复制,再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培训,这样肯定可以快速实现国际接轨。但为什么不能直接照搬英美的本科教学呢?因为中国学生经过多年的传统应试教育,理解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不适合英美教学模式;并且与英美国家文化上有差别,语言上也有障碍。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华人文化,制图也大都与中国一样是第一角画法(英美大都使用第三角画法),本科教育源于英国并根据华人的特点进行改良,更适合华人学生并已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办成了国际一流大学(英国TIMES排名36)。更为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同行可以无私提供帮助(教师培养、教材等全部无私支持)。作为回报,我们可以提供优秀毕业生,教师可以在科学研究上相互合作。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主要完成如下计划:1.10%毕业生推荐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际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50%推免重庆大学的研究生,30%推免国内其他高水平学校研究生,10%进入国际公司或高水平研究机构;2.有条件的学生去新加坡实习;3.改革毕业设计(采用导师制、模块化);4.实现全员奖学金(企业提供的奖学金面向实验班全体60名学生,并实行淘汰制);5.完成传统培养体系与国际化培养体系的融合和匹配。

三、与现有的培养方案融合及匹配

查看全文

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形势的日益显著,工商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工商管理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发生改变。工商管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工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当前国际化形势日益严峻,对工商管理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必须要提高工商管理教育水平,融入当前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和思想,才能适应于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工商管理面临的国际竞争也在增加。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国际交往能力、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并且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提高工商管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更高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工商管理人才。

关键词:国际化趋势;工商管理;教育改革

当前工商管理教育被列为重点课程,正因如此很多教育机构都会通过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方式了占据了我国的教育市场,让教育产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很多学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即通过书本内容讲解,教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难以提高对工商管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习质量不高。面对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必须要通过对工商管理教育进行优化和改革,发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工商管理教学理念,提高工商管理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培养出的的工商管理人才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占据主导,并可以驾驭国际市场,成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一、国际化形势下工商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经济国际化趋势日益严峻,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会随之扩大,覆盖面变宽,不仅可以发展实体经济,还可以融入虚拟经济,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融资渠道和融资领域的拓展,使得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手段也变得复杂,不仅会涉及到国内的业务范围,还会涉及到很多国外的业务,工商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备受挑战。只有摒弃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采用创新管理理念才能适应当前国际化快速的经济发展。对于工商管理行业来说无非是一个发展机遇,可以让工商管理企业快速发展,并且会拓展其业务范围,业务的渠道和方向也在转变。而在开展和管理业务的同时,对于工商管理企业也是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管理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单一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很难适应于当前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来打造管理体系。

二、国际化形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改革的影响

查看全文

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在会计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会计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本文综述了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借鉴国际会计教育准则(IES),构建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框架,并从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等角度为我国会计国际化项目的改革提供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国际化;专业胜任能力;课程体系建设

一、会计教育国际化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

(一)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实施现状及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深入,会计职业也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及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这给我国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与发展方向。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近年来在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上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与创新。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常见路径有三种:使用国外教材或借鉴国外课程体系;中外合作办学;在学历教育中融合国外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如ACCA,CIMA,ACA,CGA,AICPA,CMA等。其中融合了国外职业资格考试课程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有助于将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理念导入我国的会计教育体系,提高大学会计教育与实务需求之间的关联度,成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首选方式。虽然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至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以应试为目标的会计国际合作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与抵消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融入。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尚处于初始阶段,会计教育国际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陈春华,2013)。本文以国际会计教育准则为基础,以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的会计教育国际化项目改革思路与实施框架,并对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项目的教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二)国际会计教育准则

查看全文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能胜任国际交往的人才越来越被需要,作为培养营销人才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国际化改革势在必行。国际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国际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国际化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从各种不同层面进行尝试,包括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企业及非经济组织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能胜任国际经济交往的人才。作为培养营销人才的市场营销专业,其国际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身自带“国际”的课程,进行国际化改革探索既是该课程的内在需求,也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外部环境发展的趋势所在。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改革的意义

各国学者对课程国际化的研究既有相似处,又各具特色,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 (Jane Knight)提出的,她认为课程国际化应该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和全球的维度融入课程的目的、功能和实施的过程[1]。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本身就具有国际性和复杂性,如何对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是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探索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有利于专业的国际化发展。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促使高等教育在发展上要适应外部环境,以培养适合的人才。国际化是近年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会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做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更益于接触全球性问题,展开国际研究,使用国际通用教材等。本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二)能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课程国际化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跟踪并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带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广泛的、开放性的变革与提升。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满足课程国际化、142时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师首先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对国际市场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要持续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2]。要不断搜集最新的案例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虽然有很多已出版的经典案例,但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可以将经典案例与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使教学的实践性更强。另外,如果条件适合,也可以适当的选用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也需要授课教师不断的提升英语水平。(三)利用新技术,通过全球网络课程拓宽国际视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利的接触到全球教育资源。通过慕课等方式了解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网络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资源,能获取更丰富的知识。此外,各种教学软件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可以更便利的将教学资源随时推送给学生,教学不再拘泥于教室中,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利用新技术也是国际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交往中能够顺利的进行沟通与解决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目标是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型人才。课程国际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总之,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既有利于促进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国际化改革的探索

查看全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世界技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最具规模、地位最高的职业大赛。其中酒店接待赛项是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新增项目。其赛项有效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改革发展。培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成为行业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是当前各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挑战,更是推进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进程。文章以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为载体,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世界技能大赛如何相互融合来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并且提出培养星级涉外酒店管理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酒店管理;酒店接待;人才培养;世界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化经济和人口流动变化以及交通运输的方便快捷,极大地推动了商业旅行、休闲旅行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繁荣发展。因此,旅行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境外商务客人和度假游客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涉外星级酒店也随之加速增长,遍布全国。以往为数不多的涉外星级酒店管理人才,尤其是酒店高管主要来自海外。而当下,涉外星级酒店对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并且对受过国际化酒店专业训练的本地酒店人才逐渐接纳且器重。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具体是指国际化培养理念、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课程实施、与国际酒店和国际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如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培养教师团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创新评价体系,培养出能适应目前涉外星级酒店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新一轮挑战。世界技能大赛是国际化的职业技能赛项。其中酒店接待赛项是以酒店前台接待岗位为载体,综合考察接待人员多种业务知识和技能。它反映全球范围对本行业和岗位的理解,并规定了酒店接待技术和职业最高国际水平所需的知识、理解力和具体技能。因此,文章以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以及世赛标准为标杆,探讨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且思考如何改革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涉外酒店提供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

二、存在的问题

早前,许多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尝试进行国际化教学改革,期待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一般多以聘请酒店管理专业外教,引进部分国际教材,采取部分课程双语教学等形式。甚至采用交换学生的方式,选取优秀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这些改革对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国际化服务水平的确有所帮助。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融入不够,导致了一些共性问题:课程目标国际化不明确,课程体系层次不高且更新不够,学生技能训练不到位且力度不够、训练内容与行业脱轨,欠缺国际化师资团队,等等。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是全球学术专家和行业专家根据酒店真实工作内容,共同打造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符合现在以及将来的岗位需求,极具实用性和先进性。因此,为了突破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困境,培养出高质量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为引领,学习世赛先进的观念、技术和规范。探索校企合作的同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建课程体系,促进双师团队建设,推进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

查看全文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管理论文

摘要:我国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这种压力在加入WTO过渡期后面临国际银行业巨头的竞争下变得更加迫切。本文首先归纳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各种优势,这些优势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动机,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策略。

加入WTO过渡期(5年)后,外资商业银行将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在指定的地区可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入世五年后就将全面开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将不复存在,其经营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化理论主要是将跨国公司理论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相结合来分析银行的国际化成长。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

“引导效应”。这一假说最早由Aliber(1984)提出,是较为传统的国际化经营学说。认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使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也可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介收入。后来Gruber(1977)和Aliber(1984)研究认为,银行国际化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继续服务。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企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3)和莱文(Levine,1996)的研究,认为跨国银行反过来又有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作用,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有“跟随者”,又有“领导者”的功能。银行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提高的可能。

区位优势。这一假说是指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如管理体制、市场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优惠,或是经营环境好于跨国银行的母国,从而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存贷款利差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较高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三是市场容量大,四是监管环节宽松,出现“严内松外”的现象,其监管制度不健全为外资银行的运作降低了成本。还有其他优势,如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低,或东道国政局更加稳定、金融体系更为安全等,均构成区位优势从而形成比较利益,推动银行国际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