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谐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1:02: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和谐社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和谐社会

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论文

摘要: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关键词:国际和谐社会;国际法;国际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建设国家的理念和目标,推及世界,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自然延伸和扩展。中国政府2005年12月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提出“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观点,即:

人类只有地球一个家园。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国际法,作为一种主要调整国家行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维护国际秩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在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过程中国际法的重要作用。2005年7月,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只有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为基础,在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下,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2005年9月,在会见出席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代表时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并强调法治在建设国际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9月15日,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特别首脑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该文将考察在国际法视角之下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法律基础,以及法律的主要功能,探讨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下,如何运用国际法的方法来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危机,构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

查看全文

国际和谐社会构建论文

1.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政体稳定需要中论证了法治优于人治,并指出法治应当具备两大基本要素,即:法律本身应当是良法,法律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遵守。他指出,以正当方式制定的法律应当具有终局性的最高权威。亚里士多德是从国家治理或国内法治角度阐发观点的,但是,就法治的完全涵义来说,显然应包括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这两个领域。并且这两个领域不是隔绝的,而是相关的;不是孰高孰低的层级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同时是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制定者,因而法律同时贯彻国家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意志。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良法之治,权力制衡和市民社会基础,这些国内法治必不可少的要素,必然也会体现在国际层面中,国际法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法律应当具有的终局性的国际最高权威,提供有法治保障的国际制度。

中国认为,自己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已经认识到“依法治国”是达到国内法治的不可动摇的法律原则,是在国家内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理念。而“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为追求整个人类社会进步而设计的路线图,即:本着国际法治的基本原则,树立国际法的权威地位,以联合国为主导,通过多边国际合作,以和平理性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冲突和矛盾的理念,代表和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坚持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民主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成为人类发展的总趋势。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主权独立的,自主决定自己的对外政策。因而,作为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规范,国际法也只能是建立在平等的和民主的基础之上。有一种较具代表性观点认为:世界上的大国,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从而也对国际法的发展,会发生特别的影响,国际法首先反映世界上各大国的意志。但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制约着国家的个别利益,国际社会存在一些所谓“公认不可损益的基本规范”,即所谓的国际强行法。这些法律因其代表着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获得了最高权威地位,因而对各个国家的主权起着制约和限制的作用。世界上那些违反国际法的国家,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因为无法改变其行为的违法性质,不仅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而且还赋予受害国以合法报复的权利。

对照作为一种政治治理方式,或是一种制度的民主,人权则是一种权利,指人作为人,或基于人而享有的权利。1945年生效的《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组织的根本宗旨之一就在于:“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此后,人权概念被不断强化和放大,被赋予了更为广泛和丰富的涵义。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在大声呼唤人权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建立一种“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的“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这部文献,再加上1976年联大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合称为“国际人权宪章”。至今,联合国先后共通过了60多个国际人权公约。

查看全文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论文

摘要: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建立国内“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层面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国际法是构建和维护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工具。国际法治是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民主与平等,保障人权与自由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促进发展,维护安全是国际法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功能。

关键词:国际和谐社会;国际法;国际法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建设国家的理念和目标,推及世界,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自然延伸和扩展。中国政府2005年12月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提出“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观点,即:

人类只有地球一个家园。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中国认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国际法,作为一种主要调整国家行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维护国际秩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在构建国际和谐社会过程中国际法的重要作用。2005年7月,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只有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为基础,在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下,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2005年9月,在会见出席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代表时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并强调法治在建设国际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2005年9月15日,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特别首脑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该文将考察在国际法视角之下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律原则,法律基础,以及法律的主要功能,探讨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下,如何运用国际法的方法来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危机,构建人类共同的和谐家园。

查看全文

如何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我国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从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总体上国际社会也并非一片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少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得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另外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贩毒问题等诸多国际问题还十分严重。中国置身于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努力为自身营建一个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条件,这是我们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这就要求:

一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主体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说,一切能够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积极作用的个人、团体、阶层、阶级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主体的成员,党自身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的工程,只靠执政党是万万不行的,和谐的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有为这个家园的和谐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查看全文

发挥人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主导作用之我见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拟在时政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并结合有关的司法实践,就如何完善人大制度建设,发挥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主导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抛砖引玉,更好地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人大、和谐社会、主导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月19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并强调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凡此种种充分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人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之探讨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内外环境

内容提要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社会和谐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国内看,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转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及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我们不仅需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也需要继续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正确认识国内外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自觉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经济社会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我们在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经历过严重挫折,有过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与政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社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了它在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把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方针、政策系统化和纲领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延伸。这是一个新的总结,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不然的话,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稳定的社会局面。那么,为什么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实现社会和谐摆在突出位置,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专门就此作出《决定》呢?这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社会和谐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理论意义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是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样板。但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出人意料地迅速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丧失了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会成员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没有把社会公正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苏共的许多党员和广大工人、农民对其感到绝望,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党的十五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从而使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晰而深入。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强调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强调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贯穿于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党需要加强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查看全文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以发展求和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目的就是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达到一个新的和谐状态。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发展才能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我们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回顾我国近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得出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长治久安,腰杆子才能更硬,在国际上说话才能更有分量,支持我们的朋友才会更多,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需要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从国内情况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要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人人应为发展出力,人人应为和谐尽责。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实实在在的真理。扭住发展不放松,实在太重要了。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广大干部职工要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广大青年学生要把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化作奋发求知的动力,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读书。我们大家都这样做,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中央的要求,为发展出力,为和谐尽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矛盾问题,我们要顾全大局,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增强法制观念,不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等活动,不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集中精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加快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建设地位与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奋斗目标。对于这一命题,我们只有把它放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才能认识其作为新起点、新境界、新开拓、新长征的历史地位,也才能全方位地感受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历史地位;伟大意义

一、命题的提出

中央做出的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是“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提法。“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提法在含义上有什么不同呢?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一个社会工程的设想、计划、打算、安排,是描绘出一张宏伟蓝图;“和谐社会建设”在这里则是对于一个已经存在的蓝图和按照这个蓝图将要发生的历史进程进行观照、审视、评价、定位。对于党中央来说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按照中央的构建计划来“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理论工作者,则是要对这一蓝图的必要性、可行性、价值、意义等进行评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的全面小康;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和谐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两种提法都有,那为什么到六中全会就只使用了“构建”这一个提法呢?那是因为,从十六大经过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我们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过酝酿、思考、讨论、实践,已经有了一个更为明确、更为清晰的战略、计划、措施、安排——“路线图”,“构建”这一提法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做出就是其具体体现。

笔者为什么要提出并讨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这一命题呢?

首先,是因为不想重复已有的结论,想在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

党的*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

中国的建设发展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而需要中国特色的理论来指导。指导中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面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现阶段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这一目标展开。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只有坚持发展的为民性,才能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震荡,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始终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这一原则,努力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和谐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着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如果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结果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使整个社会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我国又是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和谐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来建设小康社会的,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不仅难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就是发展起来了,也只能是一个广大人民无法接受的畸形社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历史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