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10:33: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际分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分工融合研究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融的趋势日渐明显,人们逐渐发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同一行为主体的不同选择,两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决定基础。因此,研究和探索有关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两种理论在新形势下的融合,并建立起一个融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于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回顾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都是国际分工的结果,所以,用国际分工的思想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共同基础,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一、两种理论的研究溯源与现状(一)传统理论上的不相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则是由成本差异造成的,成本的不同是因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决定的。正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或价格优势。所以,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稀缺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就由各国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生长的空间。现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否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完全的自由竞争导致完全的市场结构。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美,才是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市场的非完美性,跨国企业才有可能运用组织的效率,发挥它在获得资本、劳动、技术和知识等要素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世界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跨国企业在市场、生产、规模经济以及诸多方面的垄断优势是确保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可见,这一分析框架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是完全不相容的。(二)两种理论融合的尝试较早地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是美国学者弗农(R.Vernon1966)。他用“产品周期理论”来系统解释企业在出口、许可证形式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将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新产品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他认为,在新产品期,企业选择在国内生产,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采取出口贸易的形式;在产品成熟期,企业想保持最佳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期后,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使产品的生产或装配业务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发明产品的国家则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澳大利亚学者科登(W.Corden,1974)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瑞典学者赫克歇尔(E.F.Hecksher,1919)和俄林(B.Ohlin,1933)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H-0理论)中的要素在两国之间不可流动的假定,同时引进了第三个要素——知识,并允许资本、劳动和知识三要素进行国际流动,这使得扩展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英国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H.Dunning,1976)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是至今为止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邓宁提出了用折衷主义方法来解释国际生产活动,该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这就是说,如果三者都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同时取得内部化优势,则可以选择对外贸易;如果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他国区位优势又不明显,那么许可证贸易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正是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企业发展之间紧密关系的描述,使得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成为可能。(三)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现状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1978)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同时置于国际分工框架下进行研究的方法,为我们对两种理论进行融合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小岛清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出发,在H-0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内,先确定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再根据国际分工原则选择合适的投资产业。以克鲁格曼(P.R.Krugman,1980)和赫尔普曼(A.Helpman,1983)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完全是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他们试图用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跨国公司的产生: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间贸易;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如果当要素禀赋差异太大且公平的市场交易无法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时,国际直接投资则是最佳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跨国公司。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E.Porter,1985)提出了全新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现象。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他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我国学者在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方面以往只停留在总结述评他人的研究成果上(王福军、吴先明,1999),最近有人提出在比较优势下融合两种理论的观点(黄河,2002),并对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和统一的途径阐述了看法。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学者还没有就这两种理论如何融合进行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也没有出现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构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一)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不足1.理论研究的重心发生偏移。从李嘉图(D.Ricardo,1817)开始,古典经济学关于比较优势的产生问题开始偏离斯密(A.Smith,1776)以早期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内生决定论。斯密认为,比较优势产生于分工和专业化,是内生的;而李嘉图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产生于资源配置过程,是外生的。另外,由于数学工具的局限,导致以马歇尔(A.Marshall,1920)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放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内核(分工和专业化),研究重点完全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2.假设条件与现实状况不符。例如,完全竞争市场、同质要素、信息对称、零交易费用等等,这些假设条件符合了经济学理论研究者的科学理想,可以用来构建清晰而精致的数学模型和推理严谨的分析框架,但是,用这些作为理论的前提是根本无法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3.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分离,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例如,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以企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以行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杨小凯等人的新[1][2][3][4]下一页兴古典经济学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4.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例如,弗农是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来作为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小岛清是把比较成本原则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克鲁格曼是用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波特是用竞争优势的原则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二)为何重拾国际分工思想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200多年前的这一论述,至今仍为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关分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分工的基础和职能的分工。“由于机器和蒸汽的作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的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页。)国际分工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分工和专业化理论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微观经济学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领域中的延伸。随着国际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企业之间借助国际市场实现的国际分工可能并不经济,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加以替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国际分工的内容、性质和形式。在当代国际分工的理论研究中,已形成三种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论体系:一是研究由市场机制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另一是研究由跨国公司为载体予以组织和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理论;第三种则是由杨小凯(X.Yang,1993)等人为代表的研究由个人的专业化、生产的迂回程度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杨小凯等人用非线性规则(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分工和专业化等经济思想形式化,创立了以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重新将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其中许多命题的证明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性的典范并缩小了最优化范围。同时在此分析框架内,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融合在一起,不仅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将许多原来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分工和专业化)统一起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结果,所以交易费用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同理,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效率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沿用他们的思路,我们不难推出这样的结论:当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时,人们将会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会从国际分工中出现;当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比向东道国市场输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更有效率时,人们选择前者。三、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本文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类似,只是用“行为主体”(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来代替原来的“个体”的概念。第一层是行为主体在作出国际贸易或国际直接投资决策前,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第二层次是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行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层次是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国际市场结构、国际企业制度和行为主体的自利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第四层次则是与行为主体价值观有关联的所谓社会福利分析。(一)从竞争优势的角度作出决策我们把竞争优势定义为“组织结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的整合。所谓组织结构优势,即行为主体协调其组织活动的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包括人力结构和资本结构、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对国际一般惯例熟悉程度等优势。所谓社会资源优势,即影响组织收益分配的社会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它包括市场、客户、社会网络融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和增强竞争优势既是行为主体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又是其目标,它涉及内生函数和外生函数所包含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具有的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解释其国际贸易、技术许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见表1)表1竞争优势整合组织结构优势社会资源优势国际贸易必需具备无需具备技术许可转让必需具备有无均可国际直接投资必需具备必需具备(二)从收益的角度作出决策行为主体(国家、行业、企业、个人)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是:在当前自身所拥有的总额为I的投资能力中,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对于行为主体而言,目标之一就是使总预期利润最大化。用公式表示为:附图式(1)中,NPV[,F]为在东道国进行折现数额为I[,F]的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T]是向东道国出口折现数额为I[,T]的贸易所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D]是将剩余投资能力(I-I[,F]-I[,T])投资母国市场所得到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其等价形式是与净现值相等价的净现值流(每年等量的净收入)形式:附图式(2)中,r[,F]为从直接投资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T]为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D]为从母国市场中所获得的内部收益率。行为主体从目标函数出发作出决策:1.如果r[,F]<r[,T]且r[,D]<r[,T],即当国际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且国内市场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2.如果r[,T]<r[,D]且r[,F]<r[,D],行为主体选择在国内生产和销售;3.如果r[,T]<r[,F]且r[,D]<r[,F],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4.如果r[,D]<r[,T]或r[,D]<r[,F],行为主体选择的决策公式可表示为:附图根据公式(4)即可从收益的角度做出相应的决策。(三)从均衡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附图其中,β与消费偏好有关,k是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t为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的决策问题在于,确定每一种产品的自给量、市场购买量、市场销售量以及如何组织生产这两种产品。以下讨论四种可能出现的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解出其角点均衡,然后从这些角点均衡中识别出完全均衡。1.结构A由组态(XY)组成。在这个组态中,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对无论是中间产品X还是最终产品上一页[1][2][3][4]下一页Y都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设在组态(XY)中。(注:详细的推导过程可参考:WenliCheng,JeffreySachs,andXiaokaiYang(2000),AnInframarginalAnalysisoftheRicardianModel,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8(2):PP.209-213.)此结构的角点均衡是:附图附图图1国际市场结构和国际企业制度附图其中U[,1](D)和U[,2](D)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业主体在结构D中的人均真实收入。3.结构FY由组态(L[,X]/Y)和(Y/L[,X])组成。在组态(L[,X]/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它的劳动力而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中进口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X])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返回本国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家1。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只从事国际贸易,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结构FY的角点均衡分别为:附图上述两式中,v是结构FY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U[,1](FY)和U[,2](FY)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Y中的人均真实收入。4.结构FX由组态(L[,Y]/Y)和(Y/L[,Y])组成。在组态(L[,Y]/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他的劳动力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的跨国公司中购买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Y])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1,并且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在国家1的市场上销售,同时又把最终产品返销回本国。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既没有从事国际贸易也没有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了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了国际直接投资。此结构的角点均衡分别为:附图上述两式中,U[,1](FX)和U[,2](FX)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X中的人均真实收入,r是结构FX中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因为人均真实收入最大的角点均衡就是完全均衡,所以我们用微分的方法可以求得以上各式的最大值点,并得出以下推论:1.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和劳动的交易效率足够小,则结构A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此时,行为主体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2.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的交易效率(k,t)足够高,则结构D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都分别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3.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k足够高,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t以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Y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作出只从事国际贸易的决策;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4.若专业化经济程度足够高,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与产品的交易效率(k,t)以及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X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不从事国际贸易,又不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四)从福利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行为主体在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时,通常要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不同政策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通常是一国的国民福利或社会福利。他们一般会选择干预成本最小或使国民福利最大的政策,称之为最优政策选择。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即零干预或不干预政策。无论是从一国的国民福利还是从所有贸易参与国的国民福利的角度看,自由贸易政策都被认为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此时,行为主体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2)高关税政策,这种政策阻碍和限制了商品(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通,减少了人们通过自愿的国际贸易可能获得的好处。此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以此来规避高关税壁垒。四、小结以往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是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国家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行解释,本文则将它们放在同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分离的,对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本文则将这些基本分析单位统一在“行为主体”的概念之下;以往理论研究中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本文则以竞争优势的原则、收益最大化原则、市场结构均衡原则和社会福利最优原则来作为行为主体决策的共同判断标准。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虽然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WTO后会趋向于逐渐公正和平等,但对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它们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整合和提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上述分析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当是会有所启发。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近10年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把我国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投资的扩大,这些都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贸易—投资—生产—贸易一体化的方式将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利用跨国公司来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和拓展贸易与投资规模,形成“贸易—投资”双向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将是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普遍的战略选择;我们只有提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均衡、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理论研究的假定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两种理论的最后发展趋向势必是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融为一体。收稿日期:2001年11月15日【参考文献】[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日]小岛清著:《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文真堂,1985年。[3]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4]KiyoshiKojima(1996),Trade,InvestmentandPacifi上一页[1][2][3][4]下一页cEconomicIntegration:SelectedEssaysofKiyoshiKojima,Tokyo:BunshindoPublishingCompany.[5]PaulR.Krugman(1990),RethinkingInternationalTrade,TheMITPress.[6]王福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述评》,《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第1期。[7]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6期。[8]黄河:《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国际经贸探索》2002年第2期。上一页

查看全文

论国际分工格局定位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80年以来,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89年的0.9%上升到2000年的3.9%,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位。同时,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口总额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例在20年内由50%上升到90%,这一变化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中国正在取代日本而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但是,出口额比重这类数据并不能客观地说明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贸易的发展及效益的改善要通过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价值的增值度来体现。鉴于此,本文将采用特化系数和出口竞争力指数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的框架及结论

作为衡量一国某类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及其比较利益强弱的指标,一般来说,一国某类出口商品的特化系数越高,说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出口该类商品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因此,可利用特化系数来确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附图

查看全文

国际分工分析论文

一、国际分工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CAFTA框架下广西与越南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1)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第一,绝对优势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是最早的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国际分工,各国在分工中分别生产具有成本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其核心是提倡自由贸易。

第二,相对优势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指出:即使一国劳动生产率处于绝对劣势,而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只要某国生产的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相比有相对优势,就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两国仍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并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第三,要素禀赋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产品成本就会降低,生产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生产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要素丰裕度造成的产品价格差别,因此,为实现根据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利益就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2)新国际分工理论。第一,克鲁格曼的战略贸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政府通过干预对外贸易而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选择。他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别。而这种规模报酬的递增,要么是全球生产或产业的良好整合,要么是政府实行保护政策,而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实行保护政策是最佳的选择。

查看全文

深究国际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分布

2009年三季度后,美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尽管经济复苏之路尚遥,但认为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看法已颇为流行。

怎么看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否还有机遇?这是本文的主题。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经验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并要求“科学分析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这些重大判断与认识是否过时,哪些需要与时俱进地再认识,成为需要分析研究与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既来源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力量,它加速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以及国际化生产经营在全球的扩展;又来源于为跨国垄断资本服务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极力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种种努力,以及为全球资源配置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与国际组织的作用。

从现象上看,2009年全球货物、服务和直接投资流量都明显下降,但国际组织预测2010年流量都将回升,因此贸易流量只有单年度下降,而直接投资流量的下降却不如2001-2003年期间那么严重。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在2007年达到1.979万亿美元空前峰值后,2008年下降14%,但仍然达到1.697万亿美元,位居历史第二高点;2009年下降了39%,但绝对值仍然达到1.04万亿美元左右,而且,2008和2009年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仍占68%和67%,与2007年的70%相差无多。这种状况与美国IT新经济泡沫破灭后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从2000年的1.3万亿美元历史峰值下跌到2003年的5000多亿美元有很大不同。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1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将恢复到1.4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中国际证券投资流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这与人们的想象正相反。2007年,全球证券投资11130亿美元,为2001年的10.62倍,年均增长高达48.26%。2008年,国际证券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全年额度为12442亿美元,但仍然比2007年增长了11.8%。2009年,国际证券投资重新活跃。2009年前三季度,国际股本证券融资额为1723.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国际负债证券融资额为30363亿美元,而2008年同期为13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

查看全文

国际分工理论研究论文

一、国际分工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1、CAFTA框架下广西与越南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

(1)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第一,绝对优势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是最早的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国际分工,各国在分工中分别生产具有成本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其核心是提倡自由贸易。

第二,相对优势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指出:即使一国劳动生产率处于绝对劣势,而另一国处于绝对优势,只要某国生产的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相比有相对优势,就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两国仍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并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第三,要素禀赋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产品成本就会降低,生产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生产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要素丰裕度造成的产品价格差别,因此,为实现根据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利益就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2)新国际分工理论。第一,克鲁格曼的战略贸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政府通过干预对外贸易而扶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是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获得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选择。他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别。而这种规模报酬的递增,要么是全球生产或产业的良好整合,要么是政府实行保护政策,而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实行保护政策是最佳的选择。

查看全文

国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优化战略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间的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品内分工有两方面特点:一是某些中间产品不用作最终消费,此类货物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进一步生产;二是生产一种最终产品需要特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相互配合。基于此,对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查看全文

国际分工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论文

论文关键词:垂直专业化分工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论文摘要: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关系及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所面临的问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提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下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策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垂自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形态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演变带来了生产领域的变革,世界各国纷纷投人生产全球化的浪潮中,从而使各国间的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形式,而且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因此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链中的地位,从而促进我国整个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

1.1垂直专业化分工二国际分工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改变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方式,国际分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特定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这种新的分工形式被人们称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本内涵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分布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使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不扫履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中。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新贸易理论出现之后,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国际分工的深化。

查看全文

探求国际分工与经济全球化的分布论文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新特点,新态势

论文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与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跨国垄断资本不仅有经济金融实力继续推进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而且经济全球化趋势演进的内生机制、运行条件和路径等仍将在调整和变化中继续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毫无影响,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都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和新态势。对这些新情况的分析表明,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将遇到新挑战,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2009年三季度后,美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尽管经济复苏之路尚遥,但认为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看法已颇为流行。

怎么看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否还有机遇?这是本文的主题。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经验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并要求“科学分析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这些重大判断与认识是否过时,哪些需要与时俱进地再认识,成为需要分析研究与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既来源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力量,它加速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以及国际化生产经营在全球的扩展;又来源于为跨国垄断资本服务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极力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种种努力,以及为全球资源配置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与国际组织的作用。

查看全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探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研究发现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加工装配的低阶段,获得较低的利益。因此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出发,提出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国际分工;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加速,使得“国界”的概念在这个扁平世界上日益淡化,与此同时国际分工也发生了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向跨国公司主导的基于产品内的国际分工转变。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得以进入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合和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1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现状

①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从1978年的355亿元到2007年的166740亿元,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穷国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加工贸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产品加工装配阶段。虽然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站在世界前列,但是看一个国家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还得看一个国家的贸易内容。总体看来,我国中间产品进口占有绝对比重,出口则以消费品为主。

查看全文

世界加工贸易发展论文

一、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就会超越国家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把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使国际贸易成为一种经常的广泛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国际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实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出现了国际间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租赁、技术转让等,使有形商品与技术转让结合起来,愈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其特征为工农业的分工。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的特征是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即工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上相互连接的不同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第三阶段即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阶段。“水平分工”就是同一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在同一部门内,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开来,并将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如汽车制造业或飞机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出现制造业内部同一产业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加工贸易在性质上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水平分工”的实质就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总之,加工贸易较多地体现了一种国际“水平分工”的特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所谓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器件)参加国际贸易的现象。例如,日本出口丰田汽车到德国,同时进口德国的奔驰汽车,又如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能够迅速发展,在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首先是国际分工进入“水平分工”阶段的结果。正是由于“水平分工”,使得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将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地方统一组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因此,“水平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在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生产零部件阶段和统一组装阶段,往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一般来说,生产零部件要求投入的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而组装阶段,要求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于是出现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再次,战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于是它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2000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负担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