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08:43: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国家政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内卷化分析论文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一,内卷化的概念、内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4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本文借用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并延着杜赞奇的思路,探讨国家政权的变迁问题。杜赞奇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地方国家政权是内卷化了的,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国家经纪人体制,完成了国家政权的建设任务,“共产党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政权‘内卷化’扩张的终结”。6同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相对是国家政权现代化。“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意为tomakemodern,即“成为现代的”之意,因此,“现代化”可理解为“获得现代性的过程”。现代化理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种主流发展理论,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尽管从它诞生之起就带有意识形态的印记,并且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际进程中也并非十分有效,但现代化理论所归纳和所抽象的一些价值准则(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知识化、自由流动、结构分化等)仍带有很大的普适性。尽管现代化理论流派很多、内容繁杂,但都把民主化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概括地说,政治民主化既包括权力的来源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也包括横向分权(行政、立法和司法的相互独立和制约)和丛向分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各自明确的权力边界)这样的权力操作性“技术”问题。所谓国家政权的现代化,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国家政权效率、效益的提升主要是靠扩大内涵——结构的优化来实现的,并不主要依靠外延的扩大——权力的扩张、机构的增设和对社会财富更大比例的榨取,当然更不借助于任何形式的国家经纪体制。

查看全文

国家政权内卷化探讨论文

摘要: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关键词: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内卷化

Abstract:Involution(involution),alsotranslatesis“thedensification”,wasintheChinesesociologyresearchareawasconsideredinrecentyears“withtheChinesesociety''''scertaincharacteristicrelationwasclose,andthefrequencyofusewashigh,theinfluencewidespreadconcept”,1thisconceptstudiedthe20thcenturyChinaruralcommunityvicissitudealongwithHuangZongzhithework"YangtseDeltaSmallfarmerFamilyAndVillageDevelopment"inthedomesticpublication,hasbroughttothedomesticscholar''''sattention,AmericanscholarDuZanqistudiedfirsthalfof20thcenturytheNorthChinaruralcommunityvicissitudework"Cultural,AuthorityAndaNational--1900-1949YearNorthChina"afterthedomesticpublication,hasattractedmoredomesticscholarsUsestheinvolutionthisconcepttoconducttheresearchfortheChinesesociety.

keyword:Inthe20thcentury;Ourcountryplace;Statepower;Involution

一,内卷化的概念、内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4

查看全文

国家政权属性问题思索

国家政权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国家机器及其所拥有的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社会矛盾不可词和的产物。“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因此,一般认为,国家政权属于上层建筑,且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可以促进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就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就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一般仅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待国家政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现代国家政权不仅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的核心,还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属性,它能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三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现代国家政权对人们的物质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它直接或间接调整人们物质利益关系。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一)在社会生产方面,国家政权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雇佣大量的劳动者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百制为主体,尽管国有制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相对于单个的私人资本来说,所拥有的资本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为保证这些资本的增殖,使之具有资本的性质,国有资本必须雇佣与之相适应的雇佣工人,这些所雇佣的工人与国家的关系也类似于私人资本中雇佣工人与私人资本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为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机关所雇佣的劳动者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任何单一的私人资本也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地位,同样为保证国有经济的正常运转,也雇佣了大量的劳动者,国有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事实上也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同样从中央到地方也存在大量的国家工作人员,各级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事实上也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且国家所雇佣的人员仅占社会很小的比重,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一般无需通过相对独立的“法人”为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但现代社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雇佣的工作人员也逐渐增加,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不再直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而是表现“法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现为国有企业与所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当然。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揭开资本所有者的层层棉纱,这种雇佣关系最终还能还原为资本所有者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但毕竟“法人”的属性不是资本所有者属性的简单相加。同样,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利益也不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简单相加。所以,研究现代生产关系除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外,还必须研究“法人”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法人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法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问的关系。当然还需研究“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

(二)国家的政策、法律在社会生产关系其它方面也能直接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刺益关系在社会交换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对人们的物质利益产生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就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政策而言,买卖房产的税率直接影响购房者的经济利益,也能影响炒房者赢利水平,一些城市规定的限购政策,直接影响到潜在的买房人的经济利益。在社会分配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直接关乎人们的物质乖j益。其一是各级政府雇佣人员的工资水平往往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法律。我国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工资总水平、什么时候涨工资、涨工资的幅度,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以及同一级别但担任不同职位的公务员工资的差异许多在情况F由国家的法律;其二是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能调整人们的收入分配关系。个人所得税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个人所得应纳税的范围、免税的范围、免税额、税率等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其三是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劳动者提供物质保障。现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在具有工作能力且被雇佣的时候必须交纳各种保险金,按法律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当人们失业、年老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也能从国家或者社会获取物质利益。这在事实上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了雇佣工人的安全的和保障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物质利益。在社会消费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也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消费方式、水平是不同的。消费税是现代国家税收来源之一,消费税尽管属于间接税,但税收负担具有转嫁性的特点,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消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消费方式,承担的税率是不同的。这对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消费者的物质利益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国家的政策、法律还间接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国家的政策、法律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方面都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赢利水平。企业的利润水平不仅直接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也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对企业相关行为的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政策有直接关系。这些政策、法律必然间接影响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企业所雇佣的劳动者的经济利益。

查看全文

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研究

摘要: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关键词:20世纪;我国地方;国家政权;内卷化

Abstract:Involution(involution),alsotranslatesis“thedensification”,wasintheChinesesociologyresearchareawasconsideredinrecentyears“withtheChinesesociety''''scertaincharacteristicrelationwasclose,andthefrequencyofusewashigh,theinfluencewidespreadconcept”,1thisconceptstudiedthe20thcenturyChinaruralcommunityvicissitudealongwithHuangZongzhithework"YangtseDeltaSmallfarmerFamilyAndVillageDevelopment"inthedomesticpublication,hasbroughttothedomesticscholar''''sattention,AmericanscholarDuZanqistudiedfirsthalfof20thcenturytheNorthChinaruralcommunityvicissitudework"Cultural,AuthorityAndaNational--1900-1949YearNorthChina"afterthedomesticpublication,hasattractedmoredomesticscholarsUsestheinvolutionthisconcepttoconducttheresearchfortheChinesesociety.

keyword:Inthe20thcentury;Ourcountryplace;Statepower;Involution

一,内卷化的概念、内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4

查看全文

国家政权内卷化研究论文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一,内卷化的概念、内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4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本文借用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并延着杜赞奇的思路,探讨国家政权的变迁问题。杜赞奇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地方国家政权是内卷化了的,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国家经纪人体制,完成了国家政权的建设任务,“共产党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政权‘内卷化’扩张的终结”。6同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相对是国家政权现代化。“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意为tomakemodern,即“成为现代的”之意,因此,“现代化”可理解为“获得现代性的过程”。现代化理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种主流发展理论,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尽管从它诞生之起就带有意识形态的印记,并且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际进程中也并非十分有效,但现代化理论所归纳和所抽象的一些价值准则(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知识化、自由流动、结构分化等)仍带有很大的普适性。尽管现代化理论流派很多、内容繁杂,但都把民主化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民主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概括地说,政治民主化既包括权力的来源这样的原则性问题,也包括横向分权(行政、立法和司法的相互独立和制约)和丛向分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各自明确的权力边界)这样的权力操作性“技术”问题。所谓国家政权的现代化,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国家政权效率、效益的提升主要是靠扩大内涵——结构的优化来实现的,并不主要依靠外延的扩大——权力的扩张、机构的增设和对社会财富更大比例的榨取,当然更不借助于任何形式的国家经纪体制。

查看全文

加强和改进国家政权机关党组建设

执政党存在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人民的利益执掌好政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加强和改进国家政权机关的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作用,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加强党对国家政权机关领导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本文试就加强和改进党组建设的几个重要的理论性、政策性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充分认识设立党组的必要性

在党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要不要设立党组和重视发挥党组的作用,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十四大党章和党中央的一些文件进一步对党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党内的绝大多数的同志也从实践中认识到,国家政权机关的党组制必须坚持,决不能否定和取消;党组建设只能加强,决不能忽视和削弱;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只能提高,决不能降低和淡化。

在国家政权机关设立党组,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建党原则,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迫切需要。在党执政的条件下,设立党组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不管党在各个时期的形势任务和经济体制如何发展、变化,设置党组的这个根本目的是不能变的。那种认为党组是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年代的产物,在今天改革开放年代已不适用了的看法,无疑是错误的、有害的。

在政权机关设立党组,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党坚持执政地位、加强党对国家政权机关领导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要通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而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在组织上要通过党组的活动和作用来实现。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既要重视和加强政权机关的党组建设,使党组成为政权机关各部门的领导核心;又要重视和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起高效、统一的行政指挥系统。同时使两者都统一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切实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上。因此,那种认为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党组就可以不设,甚至主张“搞党建于政”,这是完全错误的。“党建于政”的实质是以政代党,从根本上动摇和否定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那是很危险的。

二、明确党组的性质

查看全文

第三世界国家政权分析论文

葛兰西在承认经济关系具有决定政治变革及最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作用之后,强调了相对自主的政治力量及意识所起的协调作用。国家具有两种阶级统治的方式,即使用军队也实施文化上的绝对统治,而后者则要得到被统治阶级的主动同意才行。要实行这种绝对的统治,并不能单纯地靠灌输一套虚伪的思想,而要向大众的利益做出让步,还要诉诸国家或民族的目标和价值来激励群众,这样做就必然超越阶级利益的范畴。换言之,资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和阶级利益,就必须在手法上超越这一范畴才行。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精英的领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受葛兰西影响,密利本德和普朗策斯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国家问题,但两人都相互指责对方采取了过分狭隘的决定论观点。密利本德使用了社会学方法去分析那些控制国家重要职位的人,说明统治阶级是怎样在经济上控制国家机器的,但他表示他不同意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观点。当国家“代表统治阶级采取行动时,它多半并不按照统治阶级的指令行事。……当它作为一个阶级的国家而行动时拥有高度的自主和独立,而且,如果它是要作为一个阶级的国家而行动的话,必须真正拥有这种高度的自主和独立。”[21]密利本德支持阿尔都塞的观点,即把国家描述为一毓结构,其性质是注定要为统治阶级的最终利益发挥作用的。而普朗策斯却认为,正是为了实现这种长期利益,国家就不可能是资产阶级短期利益的工具,更不可能是资产阶级某一部分的工具。[22]尽管两人的意见相左,但结果是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国家作用的更加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事实上已经表明,国家政权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性。

这类争论已经激起人们尝试着限定,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相对自主的含义,并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此加以论证,但迄今为止,只有普朗策斯所作的分析最为深刻。他认为国家客观上最必要的基本功能是维持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凝聚力,这样才能保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得以持续下去。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具有社会凝聚的功能,是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与经济相对立的政治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以超经济强制来占有剩余劳动价值,国家因而直接介入了经济的阶级斗争,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市场力量去实现。国家可以制定专门化的有凝聚力的制度,这些制度看上去是合乎大众利益的,公正的,是超然于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斗争之上的。反过来,这又使得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权力集团成为可能,在资产阶级或其一部分实行全面垄断的同时,这个集团总包括几个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派别。而国家由于其制度上的自主性和内聚力,便无须去充当任何一个阶级或派别的工具,而是对他们全体都有相对自主性。[23]

普朗策斯在相当程度影响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第三世界的分析,即假定国家所做的都是为了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最终利益,它也不可能成为任意一个阶级的工具。这样也才能解释边缘地区往往是国家强大而资产阶级十分软弱这一“不合逻辑”的现象。

事实上,在对第三世界政权的分析中,密利本德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的对手的观点。他认为,权力膨胀这一现象在第三世界十分普遍,其原因是,那些对限制和控制国家权力感兴趣的社会集团并没有权力或意志来这样做,然而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却发现,一个强有力的采取高压手段的国家来代表他们行动是对他们有利的。[24]换言之,“虚弱的阶级”和“强大的政权”可以并存,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虚弱才需要强大的权力膨胀的国家机器。

当然,这种第三世界的统治阶级和其他地方的统治阶级也一样不纯正不统一,它容易变得四分五裂,加上权力高度集中在个别人身上,极易发生频繁和激烈的变动。这些社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表达能力都很差,这些社会连同国家本身实际上都是“非政治化的”,并经常处于军事统治之下,通过政党和其他集团垄断着政治活动,这些政党和集团只不过是官僚的外壳,很少有生动的实质内容,在此情况下,国家确实表现出有很高程度的自主权,而且几乎变成“为国家的国家”,或至少是为着那些统治着国家的人的国家。[25]

查看全文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在我国,工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工会的职责,也是工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一是要准确把握中国工会的历史方位,坚持高举旗帜、坚定信念。作为工会干部,要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正确方向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定位,把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党地位,作为工会组织首要的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接受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

二是准确把握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是当代工人运动的主题。围绕大局是工会准确定位、履行职能、体现作为的关键。工会工作必须突出工人运动的主题,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找到党政所需、职工所求、工会所能的最佳结合点,通过行之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劳动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要准确把握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要按照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准确站位,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职工为本,以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为基本要求,加大维权力度,提高维权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维权规律、维权环境和维权对象,准确把握工会与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客观评价工会自身维权能力,结合实际正确运用工会维权策略,努力推动形成劳资双方相互关爱、和谐共赢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准确把握工会工作的活力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工会工作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只有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会工作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我们要在基层工会的创造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工会工作规律的认识;在职工群众的创造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工人运动规律的认识;在自身工作的创新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查看全文

行政管理论文-论20世纪中国地方国家政权的内卷化

行政管理论文

内卷化(involution),又译为“过密化”,是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1这一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一,内卷化的概念、内涵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hiffordGeertz)《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2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黄宗智认为明清以来,在人口的压力下,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变成一种“糊口经济”。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贫困的小农为了生存而不得以的选择,商品化并没有打破小农的经营体制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它。他认为有必要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农业商品化做出区分,为了以现金或实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缴租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为了支付生产和维持生活的直接开支而从事的市场行为可称之为“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为牟利而出售满足租税、生产费用和消费需求之后的剩余农产品可称之为“牟利推动的商品化”。黄宗智的研究及国内学者研究都表明,无论是华北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剥削推动的商品化”都是农业商品化的主要形式。这种商品化“是谋求活命的理性行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理性行为。”3黄宗智在使用这一概念研究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变迁时,拓展了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对研究对象有更强的解释力,并非是使“内卷化的含义已经变得复杂而含混,由此产生出一些更加纠缠不清的问题。”4

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中,提出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其著作中,内卷化这个概念不完全符合吉尔茨的定义,自己只是借用这个词,它所揭示的现象已脱离了原词意义。“政权内卷化”与农业内卷化的主要相似之处在于: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即效益并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赢利型国家经纪)的再生和勉强维持。其不同之处在于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机构与内卷化力量常处于冲突之中;功能障碍与内卷化过程同时出现。5进入20世纪的国家政权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来扩大财政收入,而是靠扩大外延——增设机构和增加税种来增加收入,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伴随着“赢利型经纪人”贪污贿赂的增长,这是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收入方面表现,它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本文借用杜赞奇的“国家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并延着杜赞奇的思路,探讨国家政权的变迁问题。杜赞奇认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地方国家政权是内卷化了的,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国家经纪人体制,完成了国家政权的建设任务,“共产党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政权‘内卷化’扩张的终结”。6同国家政权内卷化概念相对是国家政权现代化。“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意为tomakemodern,即“成为现代的”之意,因此,“现代化”可理解为“获得现代性的过程”。现代化理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种主流发展理论,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尽管从它诞生之起就带有意识形态的印记,并且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际进程中也并非十分有效,但现代化理论所归纳和所抽象的一些价值准则(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知识化、自由流动、结构分化等)仍带有很大的普适性。尽管现代化理论流派很多、内容繁杂,但都把民主化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查看全文

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中,保甲制度是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手段,而团练源于保甲。通过对团练组织、功能等方面发展流变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到,随着基层社会自身系统发展的趋于成熟,团练逐渐从幕后走到前台,其作用日益突出。清中后期,团练势力的崛起,使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错位。

关键词:团练国家政权基层社会历史变迁

团练源于保甲,是以保甲为基础,以守望相助、武装自保为目的的地方武装。团练作为基层社会的自卫组织,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动向反映了基层社会发展的时代内容和客观要求。本文拟通过对团练组织、功能的历史演变加以研究,考察国家政权如何对基层社会实行规范管理与社会控制,基层社会又按照怎样的道路不断演进壮大?等等。

本文按照团练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分三部分加以论述。

一、“守望相助”:以国家政权为主导的地方自卫武装

团练作为保甲制的衍生功能之一,随保甲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发展而成。保甲制雏形出现在西周时期。西周政权为保持周氏族内部稳定,使平民之间“相保相受”、“相及相共”,在“王畿”[1]之地推行“州—党—族—闾—比—家”的社会组织形式。即“五家为比使相保,五比为闾使相受,四闾为族使相葬,五族为党使相救,五党为州使相賙,五州为乡使相宾。族施邦比之法,十家十人八闾俱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2]清人孙鼎臣亦据《周礼》古法得出“今之团练乡兵,其遗意也”,“无比闾族党则伍两卒旅为乌合之兵;无保甲则乡兵为乌合之民”[3]。尽管其“比闾族党,周官之所以联其民使之相属,后世之保甲也;伍两卒旅,周官之所以联其兵使之相属,后世之乡兵也”的论断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