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04:26: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民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古民居装饰艺术成因
皖南古民居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成熟稳定的中国古代建筑流派风格,记载了千百年来皖南地区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历史,是在皖南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皖南文化的最直观载体,是古代皖南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而皖南古民居装饰艺术的形成,则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人文精神因素分不开的。
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赋予了皖南民居装饰艺术的灵感
(一)皖南的地形地貌气候因素
皖南,顾名思义,就是安徽的南部。而皖南古民居多集中于安徽的南部山区,这里的地形地貌气候形成了皖南古民居的形制和装饰特点。皖南地区多山的地理地貌环境,使之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闭塞的交通。而在抵抗自然能力不高古代社会,这种地理地貌环境,往往给人一种稳定感。而适宜的四季气候,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古人来此繁衍生息,总之,对于皖南古民居来说,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皖南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成的客观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选址、朝向、建筑形式及房屋的建筑结构特征。不仅如此,周遭美轮美奂的自然环境,对于皖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美情美景也陶冶了皖南人的艺术旨趣。观为皖南民居装饰提供广泛的内容题材和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明显的地方特色。比如在皖南古民居中最常见的装饰作品“三雕”和窗额画中,山水题材的作品往往都是根据皖南地区的典型植如松、杜鹃等制作的“黄山松涛”、“白岳飞云”等景观;而其中人物耕织题材的作品如扣柴、翻土、放牧、担水、捕鱼等都是皖南地区典型生产方式的反映。
(二)皖南的木、石材料提供了皖南建筑丰富的物质资源
皖南的独特皖南地形和气候环境,也孕育了皖南古民居的特色建筑和装饰材料。如皖南古民居中建筑装饰必须的木材,特别适合在皖南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中生长,这些多年生林木成为了皖南古民居建筑装饰中大量采用木结构奠定了就地取材的基础。皖南地区生长的杉木、银杏、柏木、和楠木,木理通直,坚韧耐腐,是上等建筑用材。得天独厚的资源木材优势,为皖南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用于砖雕的青砖来自于丰富的河道水系资源所带来的多年沉积的精土。而山地的地形环境,使得皖南地区还盛产优质石材,皖南古民居的砖块和石块的来源提供了保障。如黟县青、茶园石、龙尾石等更是用于建筑装饰的上好材料。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形成的以木材、砖块和石材为材质的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徽州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成为皖南雕刻艺人们发挥才智的天地,广泛运用于民居建筑的装饰如柱、柱础、门框、照壁、漏窗、石镜、石狮等,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工艺作品精湛的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古民居保护工作方案
第一条为加强对安吉古民居的保护,促进古民居保护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吉古民居(以下简称古民居),是指本县境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祠堂、寺庙、礼堂、楼、台、亭、阁等代表性建筑物及构件。
第三条古民居保护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古村风貌为前提,以保护历史村落为基础,以保护历史环境为核心,以保护院落完整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检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加、群众参与古民居保护的工作格局,建立古民居保护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动发展的机制。古民居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第四条古民居受国家法律保护。集体和私人所有的古民居,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古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章保护与管理
第五条县文广新局负责领导、组织本县境内古民居的普查工作,县文保所负责建立古民居档案,分别确定推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
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探究
摘要:首先从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入手,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初步研究宝镜古民居建筑特征的形成;再到大圩镇宝镜村的当地传统民居群落,分类分析其历史文化背景、装饰题材、建筑布局,进而总结宝镜村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因素,并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宝镜村;古民居建筑;建筑文化;建筑装饰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纵贯湖南、广西边界的岭间盆地中央,它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而宝镜村就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该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古建筑群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有“湘南清代瑶汉杂居民居建筑博物馆”之称,其建筑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人文气息。下文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2个视角分类研究江华大圩镇宝镜村古民居建筑特征的形成因素,并从研究结果中得出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1自然因素对宝镜村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作用
1.1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贯穿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而气候条件是影响宝镜村古民居建筑特征的一个基本因素。宝镜村正处于湖南南部山区的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润充沛,光照充足。湘南地区的先民们通过长期的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选址格局。背山可以屏挡冬季的寒流,面水可以应纳夏季的凉风,宝镜村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村的正前方是一条溪流,自南往北绕村而过,后面是堆翠滴绿的青山,两山之间的空地俗称狮子凹,又称卧虎坪,而整齐排列的山峦就像一条巨龙,一直往南蜿蜒而去,宝镜村正好处于龙头的位置,占尽天时地利,可见村民在建房选址时对适宜居住性的要求,而这实质上也是人们生存繁衍的必备环境条件。1.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影响宝镜村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又一项基础性因素。宝镜村所处的湘南地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山地多、平地少,溪流密布,这对宝镜村古民居“规模小,分布散,布局灵活”的建筑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而村民在为建筑选址搭建时所考虑的因素(或可称为“讲究”)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靠近水源,便于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视野开阔;二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交通十分便利;三是处于河流阶地上,有耕作土壤且能避免洪水侵袭。宝镜村背山面水,西侧有大片肥沃的土地,便于耕种,而村前的河流正好方便了村民引流灌溉,这也满足了选址的3个基本条件。1.3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作为建筑建造活动的必要条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地独特的地域性材料和特色资源为造就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人居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宝境村境内山体土质疏松,雨季来临时,人们为了抵御山洪,加固屋脚,于是巧妙地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石灰岩做大门门槛、石柱基、桥梁等。此外,湘南地区盛产樟木、松木、杉木等木材,其中樟木最结实耐用,且具有驱虫和防霉的作用,因而宝镜村中大量民居选用樟树作木构架,也因此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民居风格。正是这种坚硬石材与温润木材的结合,使宝境村古民居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韵味与人文情怀。
2人文因素对宝镜村古民居建筑文化特征的内在影响
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研究
摘要:徽州古民居建筑是我国古村落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被国内外游客广泛认定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而无论是村落选址、建筑外部构造以及住宅内部装饰,徽州古居民建筑中都蕴藏着浓郁的文化底蕴。本文将从隐喻视角下,分别就徽州古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多个文化层面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建筑;传统文化;风水
徽州古民居建筑不仅仅是为当地人们提供一层单纯的物质外壳,其内外构造以及建造过程都深受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当时社会环境所影响,因此徽州古民居建筑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而这些造型精美的古民居建筑,也正体现了徽州人世代的愿望和信念,同时也见解表达出了其对于社会的希望和祈祷。本文就从徽州古居民建筑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入手,来展现当时徽州人的情感和梦想。
一、徽州古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的隐喻性表达
徽州古民居建筑被国内外游客认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而无论是在徽州古民居建筑的整体布局还是其内部装饰、构造中,我们都能通过隐喻视角,来深层次解读建筑中蕴含着深厚中国特色历史文化底蕴的元素。(一)老子“道法自然”审美思想的隐喻表达。整体而言,徽州古民居建筑的主体色彩是灰白两色,其建筑上黑白相间的色彩效果,以及利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变化形成的独特建筑色调,隐喻着我国道家学派中“道法自然”的文化意境[1]。“大象无形”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的审美思想,而随后庄周又进一步扩展了其审美思想,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观点。而徽派古民居在对于建筑色彩的运用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因受到道家老子以及庄周的影响。而到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对徽州古民居建设彩色文化造成极大冲击的学说,那就是曾在当地广为流传的程朱新安理学。朱熹生平将自然平淡作为其美学理想,而徽州的儒士文人更是将朱熹自然平淡的思想奉为经典,势必样样都严格遵循“自然”“平淡”,因此使得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处处都呈现着老子和庄周的美学思想。(二)“马头墙”—徽商事业有成的隐喻表达。从隐喻视角来讲,“马头墙”不仅仅是徽州古民居建筑中最具代表价值的元素之一,同时还是徽商有效向外界展示其事业腾达、实力雄厚的重要承载物。首先,徽州古民居建筑中的马头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其高低错落排列形式使得其具备多样化的象征意义。马头墙与徽州古民居建筑紧密相连,构建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体。从远处观望,只见青霭缭绕,无数马头依傍在云霄,如同飞腾疾驰之势,从而为墙上马头赋予蓬勃的生命力,隐喻表达着徽商事业的蓬勃生机。其次,马头墙一改以往墙壁单调、无趣的面貌,转而以高耸挺立的方式使得其成为了一件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而对于徽州古民居建筑来讲,正是因为马头墙独特的艺术造型,才使得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空间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同时也使得墙上马头的运动感更加强烈,从而能够让游客轻易就能感受到蕴藏在建筑中的勃勃生机[2]。因此,可以说马头墙是徽州商人生活发达、事业成功的象征,也是徽州迅猛发展的象征。(三)封建等级观念的隐喻表达—建筑结构、颜色、朝向。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用来维护其统治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统治秩序,而这些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都有着隐喻性体现。首先,从建筑“两层多进”的整体结构来看。徽州古民居建筑中,绝大多数古建筑都是两层多进,这不仅是当时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徽商身份低下的隐喻表达[3]。根据《明史•舆服志》中所记载,社会底层庶民的房屋“架多而间少”,并且禁止使用彩色颜料来装饰房屋。所以,在封建统治时期,即便拥有万贯家财,是富豪之商,但因身份限制,其私宅内部装饰以及整体布局也都有着极大约束。其次,从建筑“灰”“白”主体的颜色装饰来看。在封建社会时期,不同社会阶段所能使用的颜色也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如在《周礼》中所述,天子主“丹”、诸侯主“黝”,而大夫则只能用“黄”来进行颜色装饰。而在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颜色的使用也有着极为苛刻的限制。尽管徽商在当时的经济领域有着显著成就,但是其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地位却与底层庶民相差无几。因此,在建筑装饰上,其无法使用各种绚丽多彩的鲜艳颜色和图案,尤其是代表“皇权”的黄色,更是不敢触及,而这也是造成徽州古民居建筑一直以来都以“灰”“白”两种颜色作为主色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从建筑朝向“讳南”来看。除建筑整体布局以及其内部颜色装饰之外,徽州古民居建筑的朝向也隐喻表达着封建时期徽商身份较低的事实。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将南称作“至尊”,因为其所建造的皇宫以及各类庙宇等,都朝向正南方向,这被称之为“南面称尊”。而正是因为“南向”在封建时期具有如此尊荣,所以除皇室之外,民间造房是断断不敢以子午线正南向为造房基线,无论是房主身份地位有多高,其都得保证房屋朝向偏东或者是偏西,从而避免因犯“讳”而获罪。因此,在目前现存的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几乎不存在正南朝向的房屋。(四)以宗法文化制度的隐喻表达—集聚化建筑群体布局。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将血缘关系作为直接纽带的宗族社会,因此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影响下,徽州古民居建筑群体所体现的最大特点就是集聚化、系统化。表现为:其一,“同姓而居,不杂异姓”。即便处于同一村落,但是村落中各姓各族的宗祠和民居划分都极为分明;其二,不论宗族体系内人多人少,象征其宗法势力的祠堂,以及其他一系列能够展现宗族荣耀的设施都非常齐全;其三,对于建筑群体布局极为讲究,并且各姓各宗族的建筑群体均围绕祠堂展开;其四,徽州古民居内部严格遵循“长幼有序”的排列原则,其活动空间按照堂、庭院、廊以及厢房的顺序依次排列,并且建筑内不同空间其界定换分也有所不同,如其中庭院、堂以及廊是公共活动空间,其他如厢房等则是个人活动空间,秩序感十分强烈。
二、徽州古民居建筑中风水文化的隐喻性表达
赣式古民居现状分析论文
一、赣式古民居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现存的赣式古民居主要建立在明清时期,目前随着研究人员的挖掘,使很多边远地区的民居浮出水面,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民居被妥善的保护起来。并通过媒体、网络、旅游等形式宣传,使赣式民居文化广为流传。江西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婺源、赣南等地区。目前婺源县拥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宗祠、清华彩虹桥、理坑村古民居3处13个点荣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雕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建村于南宋初年,是婺源县明清建筑保护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而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它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也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堡。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恰恰在此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适应新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为了家族和宗族的安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成为最佳选择,把中原逐渐消亡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带到了赣南,因而学术界称赣南方围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另外,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分宜邓家老屋,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
二、赣式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不同的地区,古民居的特点不一样。在江西众多的民居中,具有建筑特色是天井、围屋、三雕等。首先天井是指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载种种异制。都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居民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在南方地区采用组合式天井的较普遍,而江西古民居中的天井设计是开合式的,它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特点是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它对我国庭院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其次是围屋,它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屋占地8至10亩,大的要超过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屋往往需要5至10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客家围屋的特点是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又是整座围屋的防御围墙。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几个县,总数有600座左右。其中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龙南县的围屋有370多座,形状各异,其中“方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全国之最。江西古民居建筑特点再次是三雕。在众多的建筑结构和部位都有三雕,它们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副图案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位于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该建筑群的门、窗木雕盛行,雕刻技艺精湛,题材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楼台亭阁、桥梁、农耕鱼樵、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戏剧类题材,极具地方特色,展现当时社会人文面貌,又包含大屋主人的希望及企盼。这些门、楼、阁、窗上的雕塑中,有反映分宜及周边景观的《围屋全貌图》、《魁星阁》、《分宜万年桥》、《华屋连薨》、《廊榭图》、《分宜古城东门图》、《浮桥图》、《宜春台》、《城门与考棚》;有反映分宜人民生产、生活的《耕牧图》、《纺织图》、《捕鱼图》、《射猎图》、《入城图》、《船运图》、《挑夫图》、《船临城下》、《码头装卸图》;有反映文人学子寒窗苦读、科场拼搏的《树下读书图》、《进城赶考图》;还有反映大屋的主人祈求天下太平、幸福的《鸟禽花树图》、《鸟兽率舞图》、《梅鹿图》、《万字锦》等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客家围屋中极为少见。
三、赣式古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被人们所遗忘。虽然,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大力宣传和扶持下,民居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保护这些古民居,是如何让赣式古民居的精华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的问题。首先还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赣式古民居的文化,特别是省内各高等艺术院校及中专、高职等,相应的开设一些选修或欣赏课,除了让本地的学子了解赣式古民居的文化,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了解,进而产生兴趣并从事相应的研究。这样让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装饰设计的人员对江西古民居的产生背景、文化、特色有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通过调查,目前江西省内各高校的艺术生,对赣式古民居的了解程度极少,根本谈不上任何的认识与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开展这一类的宣传与学习。其次,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都来了解赣式古民居,把这一类文化推出江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这样既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可以把江西悠久的民居文化展示给游客,推动文化的交流。再次,目前已经出版的书籍以及网络对赣式古民居相关内容介绍的较少,专业设计人员或者业余兴趣爱好者查找不到相关研究内容。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已发现的赣式古民居的结构,建筑元素,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把这些精华系统完整的整理出来,通过出版社出版发行,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大力挖掘暂未被发现的古民居,使这些历史遗产早日浮出水面。
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摘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行,如何重建并有效地开发古老的传统乡村成为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通过调阅文献和现场考察的方式,总结和分析了江西省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现状与开发现状,提出了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以保护和弘扬江西省的古民居装饰文化。
关键词:江西;古民居;装饰文化;美丽乡村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一直是国家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村落不同,古民居的装饰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们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因此,古民居装饰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江西省作为我国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唐宋八大家中的多名才子便来自江西。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的古民居村落具有文化价值高、保护较为完好、分布广泛的特点。因此,如何进一步地保护和传承古民居装饰文化,是值得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与美丽乡村建设密切相关。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内容,全面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工作方向。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目前,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乡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早期的工作重心基本放在了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上,在重建传统文化方面,尤其是在保护和重建传统的古民居装饰文化方面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
二、江西省古民居装饰文化保护现状与开发现状
赣式古民居发展溯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赣式古民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建筑特色、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探讨这一历史文脉与冰冷的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共存的问题,并在保护赣式古民居的基础上,发掘、提炼赣式古民居的文化因子及建筑设计元素,使其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形式相结合,力求历史的文脉得以创新和持续发展,形成赣式人居文化新的特征,构筑现代赣式民居独特的人文景观。
[关键词]赣式古民居提炼创新
江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众多具有特色的古村古民居,它们诉说着民居的发展历史,它们是赣文化的载体之一。到目前为止,江西共有47个古民居被列为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古民居档案,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建筑物进行妥善保护。同时积极引导村民成立古村落保护协会等民间组织,配合村委会对古村落保护进行监督管理。使得赣式古民居能够得以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赣式古民居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现存的赣式古民居主要建立在明清时期,目前随着研究人员的挖掘,使很多边远地区的民居浮出水面,通过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民居被妥善的保护起来。并通过媒体、网络、旅游等形式宣传,使赣式民居文化广为流传。江西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婺源、赣南等地区。目前婺源县拥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宗祠、清华彩虹桥、理坑村古民居3处13个点荣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雕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建村于南宋初年,是婺源县明清建筑保护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而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它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也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堡。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恰恰在此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适应新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为了家族和宗族的安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成为最佳选择,把中原逐渐消亡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带到了赣南,因而学术界称赣南方围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另外,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分宜邓家老屋,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
二、赣式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地方户部山古民居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通过其五要素分析徐州户部山依傍黄河、因山建宅等城市地理学上的特点;整合文脉的梳理作答这些城市现象形成的根源。文章旨在将当地居民记忆中的元素重新拼接,试探寻户部山古民居之原貌,并为其修复项目提供线索。
关键词:户部山;古民居;城市意象;漕运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theoryofCityImageforthepurposeofanalyzingtheancientfolkhousesoftheHuBuHillinthecityofXuzhou,whichislocatedonthehillneartheOldYellowRiverCourse.Thoseurbangeographicfeatureswereansweredbyintegratedcontextstudy.Byarrangingandcombiningavarietyofelementsinthememoryoflocalresidents,thepaperattemptstorestoretheoriginalimageofHuBuHillancientfolkhouses,andpresentsthecluesfortherebuildingproject.
Keywords:ancientfolkhouses;cityimage;graintransportedtothecapitalbywater
1引言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漕运城市的功能转型,黄河改道对城市地理学上的影响和黄河“文化层”的断代,苏、鲁、豫、皖一带传统建筑的纵、横两向对比等课题,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剖析闽南复古民居具有的文化含义论文
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居;闽南民居;传承意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关于居保护及开发情况的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区内的古民居大致分为:1、以明清时期为主的青岩古镇的三合院、四合院古民居;2、以石板为主体建筑的镇山、李村石板房古民居;3、以木架结构青瓦屋面为主体的高坡民族古民居。
针对辖区内众多的极具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古民居,*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决策、因地制宜、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原则,将镇山、青岩及部分民族村寨的古民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镇山作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年7月就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文馆所通过对镇山居民的调查和筛选,对文化遗产保护区内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典型民居挂牌保护,上寨6户,下寨12户。青岩*年12月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区文管所对古镇三、四合院进行调查,调查走访了30户,对保存比较完好未改变原貌的20户古民居要求进行抢救性保护。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还先后编制了《青岩古镇村镇规划》和《青岩古镇保护规划》,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古镇民居逐步进行保护整治建设。*年《青岩古镇恢复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以来,省市区共投入资金2069万元,民间投入资金1050万元,对慈云寺、万寿宫、寿佛寺、文昌阁、赵公专祠、迎祥寺,南、北城楼,南、北街道改造等12个项目进行了抢救性恢复建设。*年,市区投入7000余万元建设古镇,其中对53户民居进行了立面改造。同时,大力加强民居保护、开发、利用的正确引导和宣传,使古镇百姓自觉支持区委、区政府改造古镇的决策。古镇群众的观念逐步改变,对古民居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他们认为,古民居及古建筑要保持固有的自然和谐,才会有一个拓宽的旅游环境,才会促进经济发展,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
*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把保护特色建筑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使村寨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得到较好提升。在摆陇苗寨,以当地石板为特色用材,对道路、民居、寨门、娱乐休闲场所环境进行修饰、包装,民居室内明亮卫生,庭院整洁,草木葱郁,人畜混居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苗族建筑风格与“石板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