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04:04: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鼓乐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鼓乐艺术的发展与改革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民俗音乐的流向与发展,与中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古代的横吹、骑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流向民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俗音乐。民间鼓乐艺术在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鼓乐班又称为国乐班,属民间艺术团体。其主要演奏乐器为唢呐,故人们又称其为唢呐班、响器班。
1唢呐的来源和民间鼓乐的发展
唢呐来源于波斯阿拉伯(伊朗)。金元朝时期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当时鼓乐多用于宫廷、军队、官府的朝拜和祭祀等,后流行于民间。如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王西楼所作《朝天子》一词中有这样一句:“喇叭,唆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吹完这家吹那家。”(见《后道人今乐考证》)。又有明代王圻所著《三才绘图》中写道:“唢呐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也。”在清代又将唢呐收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旧时,从事鼓乐的艺人,大都是贫苦百姓。然而鼓乐艺术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但在旧社会其发展却相当缓慢。这是因为反动的阶级统治和地方官僚的残酷压迫,不给鼓乐艺人应有的社会地位,还把他们贬视为“下九流”,还时常对他们进行迫害和摧残;其次,作为鼓乐艺人本身深受封建保守思想的影响,出于对社会的抗争,约定有“只世传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鼓乐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中原地区的民间鼓乐,在自上世纪中期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前属于传统习俗音乐的延续、扩展,唢呐吹奏的主要曲目是曲牌、吹戏、咔戏,吹奏形式也比较单一。中,许多地方的民间鼓乐班被迫停止吹奏.民俗活动被扣上“四旧”、“迷信”的帽子勒令禁止。艺人队伍在逐渐缩小,民俗音乐面临灭绝的危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和国家对鼓乐这一民间艺术十分重视,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衍。民俗活动才得恢复和发展,民俗音乐也随着活跃起来。在各音乐院校里都开办了唢呐和其他民族器乐专业,为鼓乐艺术的发展、普及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各地还建立了民间艺术的管理机构和民间艺人自己的组织,增强了民间艺术的艺术生命力和发展动力。把从事鼓乐的民间艺人从反动的封建阶级的压迫歧视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使民间鼓乐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2民间鼓乐的特点
民间鼓乐班在民俗活动中,长期以来得以生存、发展,这和鼓乐班本身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具有很强的适世应变能力分不开。他们的队伍可太可小,曲目可长可短无论什么场合都可以吹奏,吹奏内容灵活多变.或寄托于哀思,或表达喜庆的情绪,这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替代的。鼓乐班传统的演奏多以唢呐、大笙、二苼、梆子堂鼓、大锣、手釵、小锣为主要乐器。在长时间的演奏中,艺人们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情趣,又研制了一些土制乐器。由于中原河南是个戏曲大省,观众喜欢听吹奏戏曲的特点,而单一的唢呐吹奏太单调,它不能模拟戏曲中生、旦、净、墨、丑各个行当声腔的风格及特点。所以,艺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摸索,自制了大搦子、小搦子、低音搦子(艺人们称“搦子”)、脸子筒、闷子等常用乐器。乐器搦子的制作:搦子上边都用芦苇做哨子,下边有气盘,用圆石铜钱或有机玻璃制,下面用铜片裹成毛笔帽形的圆芯,外面用棉线缠裹即可。铜芯的长短均为小搦子约5公分,大搦子约9公分,低音搦子约10.05公分,所用的哨子不一样,搦子吹出的音高和音色也各不相同。脸子筒演奏时用3寸左右的竹筒安上唢呐芯即可。乐器闷子:用竹筒或塑料管制,长约35公分左右,上面有八个音孔,尾部安一个小笛碗,上部安一个大搦子就可以吹奏了。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鼓乐艺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贱,至今在农村仍有一句土话:“吹响器的赖,死了不能入老坟”。
所以,在旧社会没有人敢去搜集和整理这些民间鼓乐吹奏艺术的资料。使自制土乐器是何人何时何地制造的,什么时候兴起等,均无史料可查。经过鼓乐艺人的长期刻苦钻研,反复吹奏,用这些土制乐器模拟各个剧种和歌曲的声腔,音调逼真,深受观众的喜爱。如:大搦子,其音色粗哑憨厚,多用于吹奏净角的声腔,象戏曲《打銮驾》中包拯的唱腔,《南阳关》中韩庆虎的唱腔和民间流传的“钉罐调”等。它既能表现坚贞正直、性情粗暴的人物性格和特点,又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低音搦子,其音色低沉浑厚,柔和优美,易吹奏地方戏曲的声腔,如豫剧《朝阳沟》栓保的唱腔,越调《收姜维》、《诸葛亮吊孝》中诸葛亮的唱腔等。其中模拟越调著名演员申凤梅的声腔效果更为逼真。它还有一个特点多用于吹奏下五音,落音较低的哭腔等,弥补了其它乐器吹奏不出低音的弱点。小搦子音色清脆细腻,能吹出各类旦角的声腔,象闺门旦、花旦、老旦等都可以用小搦子来表现。如《拷红》、《花打朝》、《朝阳沟》等戏曲的各种唱腔。还可以吹奏出委曲求全,容忍自安,深沉哀怨,活泼等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绪。再加上笛碗,还可吹奏出老生的唱腔。脸子筒多用于吹奏越调剧种及小花脸之类的男声唱腔。其音色有尖有粗,表现性情暴燥,蛮横无理等人物的性格特征。闷子的音色低沉浑厚,圆润,主要吹奏民间小的调、曲牌。如:坠子书、道情、盘头、十八板等。也可以吹奏地方戏曲的声腔。这些乐器大大丰富了民间音乐的演奏,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演奏机制。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对鼓乐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鼓乐班在伴奏乐器的编配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改革,打破过去单苼独笛的演奏格局,在伴奏乐器中增加了弦乐(板胡、二胡、大弦、横笛、吉它),电子乐(电子琴)等。模拟专业团体的伴奏方法,认真排练,看上去土中有洋,听起来抑扬顿挫,娓婉悦耳。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当然,鼓乐班在民俗活动中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如:争强好斗,脱衣上桌等不健康的因素和极少数带有信色彩的活动,是不值得提倡的。由于铜管、电声的加入,使传统的吹奏形式起了变化、受到冲击,庞杂的乐队使人们忧虑、担心。笔者认为这种“庞杂”是暂时的,中原文化向来就有吸收、融化外来文化的能.力,经过历史的演变和社会实践的检验,它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它会使民间鼓乐在民俗活动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民俗音乐。
民间鼓乐艺术发展与革新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民俗音乐的流向与发展,与中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古代的横吹、骑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流向民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俗音乐。民间鼓乐艺术在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鼓乐班又称为国乐班,属民间艺术团体。其主要演奏乐器为唢呐,故人们又称其为唢呐班、响器班。
1唢呐的来源和民间鼓乐的发展
唢呐来源于波斯阿拉伯(伊朗)。金元朝时期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当时鼓乐多用于宫廷、军队、官府的朝拜和祭祀等,后流行于民间。如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王西楼所作《朝天子》一词中有这样一句:“喇叭,唆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吹完这家吹那家。”(见《后道人今乐考证》)。又有明代王圻所著《三才绘图》中写道:“唢呐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也。”在清代又将唢呐收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旧时,从事鼓乐的艺人,大都是贫苦百姓。然而鼓乐艺术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但在旧社会其发展却相当缓慢。这是因为反动的阶级统治和地方官僚的残酷压迫,不给鼓乐艺人应有的社会地位,还把他们贬视为“下九流”,还时常对他们进行迫害和摧残;其次,作为鼓乐艺人本身深受封建保守思想的影响,出于对社会的抗争,约定有“只世传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鼓乐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中原地区的民间鼓乐,在自上世纪中期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前属于传统习俗音乐的延续、扩展,唢呐吹奏的主要曲目是曲牌、吹戏、咔戏,吹奏形式也比较单一。中,许多地方的民间鼓乐班被迫停止吹奏.民俗活动被扣上“四旧”、“迷信”的帽子勒令禁止。艺人队伍在逐渐缩小,民俗音乐面临灭绝的危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和国家对鼓乐这一民间艺术十分重视,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衍。民俗活动才得恢复和发展,民俗音乐也随着活跃起来。在各音乐院校里都开办了唢呐和其他民族器乐专业,为鼓乐艺术的发展、普及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各地还建立了民间艺术的管理机构和民间艺人自己的组织,增强了民间艺术的艺术生命力和发展动力。把从事鼓乐的民间艺人从反动的封建阶级的压迫歧视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使民间鼓乐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2民间鼓乐的特点
民间鼓乐班在民俗活动中,长期以来得以生存、发展,这和鼓乐班本身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具有很强的适世应变能力分不开。他们的队伍可太可小,曲目可长可短无论什么场合都可以吹奏,吹奏内容灵活多变.或寄托于哀思,或表达喜庆的情绪,这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替代的。鼓乐班传统的演奏多以唢呐、大笙、二苼、梆子堂鼓、大锣、手釵、小锣为主要乐器。在长时间的演奏中,艺人们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情趣,又研制了一些土制乐器。由于中原河南是个戏曲大省,观众喜欢听吹奏戏曲的特点,而单一的唢呐吹奏太单调,它不能模拟戏曲中生、旦、净、墨、丑各个行当声腔的风格及特点。所以,艺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摸索,自制了大搦子、小搦子、低音搦子(艺人们称“搦子”)、脸子筒、闷子等常用乐器。乐器搦子的制作:搦子上边都用芦苇做哨子,下边有气盘,用圆石铜钱或有机玻璃制,下面用铜片裹成毛笔帽形的圆芯,外面用棉线缠裹即可。铜芯的长短均为小搦子约5公分,大搦子约9公分,低音搦子约10.05公分,所用的哨子不一样,搦子吹出的音高和音色也各不相同。脸子筒演奏时用3寸左右的竹筒安上唢呐芯即可。乐器闷子:用竹筒或塑料管制,长约35公分左右,上面有八个音孔,尾部安一个小笛碗,上部安一个大搦子就可以吹奏了。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鼓乐艺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贱,至今在农村仍有一句土话:“吹响器的赖,死了不能入老坟”。
设治前后民间艺术研究
宾县地域历史悠久,夏周时期为肃慎故地,此后历朝均有归属。1880年设治宾州厅,厅城设在宾州,宾县地域属于宾州厅之组成部分,1892年升为宾州直隶厅,1909年改称宾州府,1913年撤销府制,府属部分地域始称宾县。自清末设置宾州厅,后升为宾州府,再后降为宾县以来至今,历经清、民国、东北沦陷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阶段。一直有民间艺术在这块黑土地上“绽放”,现将宾县设治前后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内容和经历简述如下:
一、民歌
流传在宾县地方的民歌,分为民间小调、秧歌帽两类。1.民间小调。早期的民间小调有《月牙五更》《情儿迷》等,曲调缠绵,词义挚切,流行甚广。情调歌曲有《花蕊儿开》等,歌词虽较原始、粗野,但民歌风味较浓,多流行于半山区或边远的村屯。稍后,则流行《清水河》《尼姑思凡》等,这些民歌偏重于幽怨韵词,带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抗战时翔,一批抗战救亡歌曲在民间流行,除用《苏武牧羊》曲调填新词外,还有《四季抗战歌》《民族英雄李兆麟》等。在本县流行的民间小调还有表述年轻寡妇忆夫伤怀的《寡妇逛灯》,反映少女情怀的《姑娘嫖》,表达青年妇女思念丈夫,托物寄情的《绣荷包》等。2.秧歌帽。秧歌帽为早期秧歌舞的组成部分,用于秧歌舞的开场或中间小憩,有说、有唱。唱有唱词,固定曲调,近似于口头哼唱小调。内容颇杂,有吟唱闺中情调的,有颂扬古代英雄的,如《绣花灯》《采茶歌》等;有赞美祖国风光的《绣哈尔滨》等;有唱民情民俗的《新姑爷拜年》。秧歌帽的词,多为即兴小段,取于喜庆之词,俏言俚语,通俗有趣,借助竹板,成套上口。如:竹板一打往出走/你老卖得好猪肉/膘又肥,肉又厚,七刀八刀砍不透。1945年后,秧歌纯为舞蹈,这种穿插其间的念、唱小段绝迹。
二、秧歌
在宾县流传的秧歌主要有旱船、推歌、高跷、寸子、地蹦子等5种形式。其中,旱船传入较早,推歌次之。1900年后,高跷、寸子、地蹦子等形式相继在宾县出现:1.旱船。19世纪中叶,开始在宾东地区出现跑旱船,很快发展到蜚克图、苇子沟地方。1899年前后,达到鼎盛阶段,官、商办,民间也组织。2.推歌。19世纪末叶,首先在枷板站、宾州等地兴起,随后风靡全厅。此种形式是由两个古装打扮的年轻女子分别坐在两个轿型推车上,车无轮,腿代行,四周用布围起,在两侧画上车轮模样。车上摆放一对裹脚(小脚),好似女人盘坐一样(1950年后,推车上取消裹脚)。前有车夫拉纤,后有驭手推车,两侧各有丫环陪伴;3.高跷。高跷是用木头做成的假肢,接在人的脚下,高1.8—3尺不等。演员自穿彩袍、长裤,把假肢套住,显得人高,引人注目。高跷的特点是由于假肢无脚,中心失调,必须不断地扭动,才能保持平衡,表演者行则必扭,停则必动,给人一种浪漫、娇俏之感。高跷的演技很多,主要有“燕子翻身”“飞脚”“金鸡独立”“醉翁摇”等。4.“寸子”。“寸子”又名“踩寸子”,即在脚下接上寸高的假肢,有助于扭动表演。“踩寸子”常常出现于舞台,系满族穿的一种鞋。5.地蹦子。地蹦子是人们装扮成传统人物,集群表演的一种传统秧歌,全县盛行。少则几十人,多则超百人。由1名扇头(也叫撒公子)调度指挥,表演者男女各半。表演形式有“龙摆尾”“单卷帘”“风火轮”等。后来,同旱船、推歌融在一起,声势较大,气氛热烈。当扭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由扇头或指定演员表演民歌或唱秧歌帽。鼓乐配合,热闹非凡。1947年,东北军区文工团来县演出,传入新秧歌。“”期间,传统秧歌被“破四旧”冲击得销声匿迹。开始出现清一色新式秧歌舞,演员扮装全是样板戏中的人物,民歌演唱和霸王鞭不见了。1976年后,传统秧歌得到复兴。
三、鼓乐
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呈现
摘要:非遗民间艺术来源于各地区传统风俗以及人类的劳动生活中,它们的形式多样,常用于岁时节令、祭祀祖先、婚礼嫁娶、祈雨丰收等民俗活动中,但就非遗民间艺术提炼的舞台化而言,其进程远不如民族舞提炼的舞台化推进速度。本文基于山西鼓乐舞诗《大河之东》的成功展演,了解山西地区非遗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民间艺术提炼的舞台化呈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赏析与借鉴角度,也传扬了山西地区的历史起源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大河之东》;山西运城;非遗民间艺术;舞台化
山西地区作为人类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历史悠久,现存文物史料众多,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誉。深厚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山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为各类民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这也是山西非遗民间艺术得以灿烂延续的坚实基础。
一、鼓乐舞诗《大河之东》
古时称山西为“河东”,此为《大河之东》一名的由来,而大河指的便是黄河。鼓乐舞诗《大河之东》是运城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坚定文化自信”这项宗旨,推动河东历史文化走出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张中华名片。此剧由国家一级编导、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宏担任总导演,联合强大的编导团队、舞美团队共同打造的集鼓、乐、舞、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创新融合了山西各地区浓厚民俗文化风情的精品舞台艺术剧目。全剧分为四个主要篇章:华夏农根、鼓舞英豪、鼓艺传家、年鼓闹春加之序幕结尾共六个部分。华夏农根从尧舜禹时期展开叙述,对远古时期人类生活中的庄稼种植、山林狩猎、养蚕缫丝和尧舜英姿进行了艺术性的复原写实。后三个主要篇章是以鼓、舞这两类的非遗民间艺术为主体所展开对河东历史的描述。鼓的起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不断演变发展,因此山西的民间锣鼓文化底蕴深厚且流派繁多,譬如威风锣鼓、绛州鼓乐、晋南花鼓、稷山高台花鼓等等,它们各具特色,又彼此交相辉映织造出了灿烂的山西锣鼓文化。《大河之东》一剧中基本采用的是绛州鼓乐、小花鼓和稷山高台花鼓,当然山西民间艺术的精彩远不止锣鼓文化,剧目中还融入了河东秧歌、划旱船、高跷神兽、背棍等民俗舞蹈。除去鼓、舞的主体部分,还有一些山西历史文化的重现,如公子重耳振兴晋国、关公出征沙场、永乐宫壁画的神女以及山西地方戏曲蒲剧《窦娥冤》等多个故事桥段。
二、非遗民间艺术提炼的舞台化
独家原创:谈升旗仪式对幼儿园德育功能的研究
幼儿园举行升国旗仪式,是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举措。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聆听雄壮嘹亮的国歌,一种庄严感、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但升旗仪式有哪些德育功能,又怎样通过升旗仪式来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呢?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于同年10月1日施行。《国旗法》第六条中规定:“全日制学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第十三条中规定:“全日制中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国家教委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也发了通知,对严格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但经过调查在一些幼儿园中并没有举行升旗仪式,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升旗仪式所带来的丰富的德育教育功能,所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使大家意识到升旗仪式的重要性与更好的发挥德育教育功能的方法。
一、国旗感染法冉冉升起的国旗,了解爱国知识
国旗和国歌是国家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维护国旗的尊严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规范升降国旗的仪式是为了增强师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感情,发扬爱国精神。
一曲《义勇军进行曲》,一面五星红旗,曾令无数中华儿女为之赴汤蹈火,冲锋陷阵。我们常说:“五星红旗是烈士们用鲜血染成的”,学校及幼儿园举行升国旗仪式,旨在让广大学生从型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奋读书,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用实际行动去捍卫五星红旗,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希望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各学校上空、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目中永远高高飘扬。
虽然对于孩子们并不能理解那么深奥的知识,但孩子们通过对国旗的认识,孩子们知道尊重爱护我们的国旗,认识这是我们国家的旗子等等。
绿色环保文艺晚会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亲爱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21世纪呼唤环保意识,还青山一片绿色,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纯净……这是时代赋予你我他的责任。
女:这里是由盐井镇黄葛槽社区,水井社区,文兴社区,老街社区联合举办,由**县环境保护局,中国移动**分公司协办的“爱我家园,绿色环保”文艺宣传活动,欢迎大家的光临。
男:首先,有请我们四社区代表艾其海同志讲话。
民间器乐曲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松阳民间器乐曲为出发点,初步论述了本地民间器乐的类型、乐种、基本特征以及所派用场,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民间器乐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间器乐曲独奏曲合奏曲道教乐曲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其历史之悠久,品种和曲目之丰富,为世界音乐文化所罕见。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79年做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工作,并于1984年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将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工作列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
本文仅以松阳汉民族的民间器乐曲为出发点,初步论述了本地民间器乐的类型、乐种与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探索研究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松阳县是浙南的一个文明古县,出土的石斧、石箭头等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松阳民间器乐的历史相当久远,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器乐演奏,从古至今已形成一种习俗。《松阳县志》记载:“乡俗于清明之前,卜吉设西焦于城隍庙,斋戒极盛,鼓吹呼拥,迎城隍神,温太保神,周巡城乡,所以逐疫。装扮台阁前导,颇极巧妙,男女云集景观,仿佛古傩意志。”①(“迎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与唐朝所流行的歌舞几乎一样)民间这种迎城隍神、温太保神的活动一直延续至建国初,扮台阁活动至今仍有。在这些场面中的器乐演奏,多以清锣鼓为主,有的以唢呐高奏,有的还加入竹笛、二胡、三弦等乐器。有些民俗活动还邀请人戏班、傀儡班演出,场面非常壮观。南宋诗人王子敬在其诗作《花村戍鼓》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器乐演奏的盛况:“红巨翠陌连西东,软尘十里吹香风,尝春醉归吟未毕,耳根厌听鼓冬冬。吟成独衣阑干立,雷撼霆轰鸣转急,须臾挝尽寂无声,唯见月高花露湿。”②
园林小品在景观设计的作用
1园林小品的概念及分类
园林小品按构成的材料可分为金属类、石材类、木质类等;按功能可分为观赏型园林小品(如雕塑、景墙、花钵等)与集观赏和实用为一体的观赏实用型园林小品(如圆桌、园椅、圆凳、园灯、栏杆、宣传牌,以及公共建筑设备如电话、路标、果皮箱、厕所等)2大类,观赏实用型园林小品又可细分为休息性、服务性和管理性3种[2-4]。
2景观设计中地域性表达的方法
2.1地域性景观
地域性景观是指一个区域由于受其特有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理、气候状况)、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等影响而形成的区别与其他区域的特质[5]。
2.2地域性景观的表达方法
绿色环保文艺晚会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亲爱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21世纪呼唤环保意识,还青山一片绿色,还秀水一片清澈,还蓝天一片纯净……这是时代赋予你我他的责任。
女:这里是由xx镇黄葛槽社区,水井社区,文兴社区,老街社区联合举办,由××县环境保护局,中国移动××分公司协办的“爱我家园,绿色环保”文艺宣传活动,欢迎大家的光临。
男:首先,有请我们四社区代表艾其海同志讲话。
中学民族艺术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艺术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传承民族艺术以及构建和谐校园氛围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阶段艺术教育的发展较为曲折缓慢,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本文以长春市朝鲜族中学为例,从资源开发、体制建设、培养措施和活动平台等几个方面谈一些观点和做法,为当前中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案例。
关键词: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体制建设;培养措施;活动平台
作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仅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以及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也都有很好的作用。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吉林省比邻朝鲜,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区,尤其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歌舞之乡”著称于世[1]。本文结合长春市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特征,以长春市朝鲜族中学为例谈一些观点和做法,同时也展示部分实践成果,为当前中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1开拓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①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使校内各种设备、课程资源、和师资的价值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在校园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艺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和观念上的教育。②合理开发校外资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利用好朝鲜族文化馆的各种人才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展演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与其他学校保持频繁的经验交流和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深化艺术教育体制建设,为艺术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