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02:46: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建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岭南古建筑文化探讨
摘要:岭南古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寄托。其建筑技术及工艺是人类的知识魁宝,同时对后人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先从岭南古建筑的文化背景及其发展历程展开论述,并从园林艺术、装饰艺术、建筑风水、文化交融四个方面来阐述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研究岭南古建筑的现状与其遭受的文化冲击,为岭南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寻道路。
关键词:岭南古建筑;传统建筑;文化价值
1文化背景
1.1自然环境特征。岭南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包括了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省部分地区,北依南岭,南靠南海。而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区的居民对岭南地区的情况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再加上南岭重岩叠嶂的地理环境,岭南人难以跨越南岭进入中原地区,使岭南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域。正是这种独特地理条件,使得岭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但却有利于岭南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民族文化的沉淀,从而孕育出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是形成岭南古建筑种类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南部,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雨水充沛、原始森林茂密且常受台风吹袭。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建筑需具备通风、隔热、防潮、防腐、防虫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都非常注重建筑材料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这体现了富有智慧的岭南人为了守护家园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精神。1.2人文环境特征。岭南先人属于百越民族,自秦代统一以后,岭南地区开始大规模地融入了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岭北汉文化。直至明代,由于朝廷的政治波动和地区的自然灾害,大量官员和厌倦动荡的中原人迁徙到岭南地区,因此带来多种外来建筑文化。而当时的岭南建筑文化较为落后,对于外来文化几乎是全盘接受,也间接的把不同的建筑文化融合在一起。从明清时期开始,岭南地区开始大兴土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这段时期里建造的建筑,开始融入北方特色文化,逐渐形成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景观建筑相继被兴建,其中著名的岭南古建筑有镇海楼、振成楼、岭南第一楼等。在岭南地区,百越民族传统民俗众多,其最为突出的是迷信巫术、崇拜神灵。也正是这种民族风流,使得岭南庙宇建筑繁杂。移民种族群居,严格保持原有的宗族文化与血缘关系,使得宗祠建筑遍及城乡。岭南地区的本土建筑文化在与外来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逐步形成反映岭南建筑风格的岭南建筑文化。
2发展历程
岭南古建筑的发展历经两个发展阶段。2.1第一阶段。此阶段中,岭南古建筑以明清的岭南书院和祠堂建筑为代表。岭南古建筑文化在这个时期已经极具地方特色,建筑的布局愈发成熟,建筑种类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其中以岭南建筑装饰精致著名,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建筑是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以聚贤堂为核心,六院八廊犬牙交错,进深三进,大大小小共19座单体建筑青云巷相隔开且各自独立又联系紧密。而陈家祠还将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广泛采用在厅堂、偏间和厢房等建筑中作装饰物,反映了岭南居民的闲情逸致和生活追求。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大气磅礴,格局紧密联系,井井有条,享誉中外的陈家祠,无愧是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上的一朵奇葩。2.2第二阶段。该阶段的岭南古建筑以清代末期的西关大屋、镬耳屋和结合西方建筑文化的骑楼建筑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岭南古建筑已经初步融入现代建筑的风格,并在保留岭南古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加入了适应岭南地区气候的建筑结构,例如青云巷、天井、满洲窗等。而这些符合建筑物理且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仍有广泛应用。以供富商巨贾居住的西关大屋为例,建筑沿中轴线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高耸的外墙起到了遮阳的作用,避免了阳光的直接照射,室外设有青云巷,室内设有冷巷,此建筑结构符合伯努利定律和文氏效应,可以引入自然风。自然通风的问题得到了改善,而针对房屋过度密集设立的天井起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室内装饰清幽典雅,如满洲窗,木雕花饰,槛窗等,极具岭南韵味。
古建筑真假语境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中,“拆真古建筑、建假古建筑”成为了讨论的焦点问题,以至于在2011年9月6日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O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建设应吸取‘拆了真的建了假的’教训。”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很多久已沧桑的破旧的古老建筑被修复、改造、重建,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们也日益认识到文化在经济发展的潜在价值,把建筑文化作为生产力来对待,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加速建造复古建筑、仿古建筑以增加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种古建筑修复、开发热也引起了某些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认为:“乱建假古迹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利用性破坏’,真古迹旁林立着众多假古迹,且有些假古迹气势阔大,足以乱真。这样,若干年下去,假作真时真亦假。”J也有学者对此探索辨别、界定古建筑“真”“假”的标准和规则,并以“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研究了古建筑的原真性。这些分析聚焦于古建筑这一自然性的客体存在,还需注重社会性的人的主体存在;聚焦于微观的古建筑文化符号,还需从宏观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经济体系规制的视角予以完善;聚焦于古建筑的“真”“假”问题,还需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实质。为了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古建筑,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存在古建筑“真”“假”之争?争论“真”“假”的实质又是什么?
一、关于古建筑“真”“假”的认知
古建筑既是社会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符号的集合,又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智慧的结晶。如果历一史遗留建筑自建造之初就一直保留至今,并且从没有遭受过毁坏与修复,那么人们自然不会怀疑建筑的真假,建筑的真实性也被社会认同。古建筑“真”或“假”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又始终处于流变之中。随着人们接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文化稳定性的程度已大大降低。从远古时代至今,变化的速度一直以一种恒定增加的速度发展着”J。作为见证历史的古建筑,其蕴含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也不断发生改变。变化及其过程只是中性的,至于变化的好坏则是关联到文化解读,尤其是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发生改变,“价值标准的改变决定并导致物的价值的相应变化”L5J。由于真假判断的价值标准是变化的,古建筑“真”与“假”的内涵也是变化着的,因此在价值理念上也就无从简单地判定古建筑的“真”或“假”。随着历史时空、社会条件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古建筑价值判断的“真”或“假”的定性就会联动转换。古代的“假”古建筑则可能成为今天的“真”古建筑,今天的“假”古建筑则可能成为未来的“真”古建筑,反之亦然。历史演变导致了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被改变,建筑原初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在嬗变中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这样,对于社会动态变化之中的古建筑,也无从以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视角来考量其质变和量变,况且也无从确定古建筑量变和质变的基数:面积?高度?风格?时间?材质?如果修复了古建筑面积的50%以上,那么,这座古建筑是真还是假?49%以下呢?如果说存在了100年的建筑是真古,那么,存在99年的建筑是真还是假?……无论所谓的“真”古建筑、复古建筑还是仿古建筑,都无法以量变和质变来定性的。何况,也无从建立和考证古建筑真假判断的指标体系。古建筑是文化符号,根本性质在于其文化性,而文化是无法量化的。即使衡量,衡量的标准也是文化的,即衡量标准已被文化规则所预设。古建筑“真”或“假”是人赋予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因此,古建筑的真假就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何产生了古建筑的“真假”的激烈争论。古建筑拥有者作为利益主体关于古建筑“真”或“假”的认知,所对应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建构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之间的关系,关系的紧密或疏远取决于古建筑之于市场价值主体的利益和价值。而这种利益和价值是人们作为认知主体所做的关于自我追求和生活诉求的评判,古建筑拥有者的价值评判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论断,要么高度一致,要么泾渭分明,也许模棱两可。因为判断主体的认知“既有其观念和理性的维度(意识主体),也有其文化和历史的维度(历史载体),还有虚构和创造的维度(社会传承)”_6]。这样,主体的复合性和认知的多样性,判断主体的利益和目的的不同,就造成了古建筑的差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也就不存在单质的、恒定的古建筑的“真”。若想使价值判断主体做到价值中立,“客观”评价自己所拥有的古建筑也有些勉强,人的价值观念总会附加于关联事物、事件和过程。对于古建筑状态与性质的认知,是价值判断主体相互妥协、实现均衡关系的结果,是人们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价值观念所做出的有目的文化解构或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价值判断主体总会以自身利益为判断基点,去度量古建筑的功能、性质和价值。
二、被文化体系规制的古建筑功能
古建筑是否具备利益工具的要素取决于其功能转换,其建造之初被预设的文化意义与象征功能部分地决定了其存续与否,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解读。古建筑的存续多是因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重新编码,从而获得重现甚至创造历史文化意义的机会;古建筑的衰微多是因其在历史演变中丧失文化符码,从而被主流文化或者局部集体文化所抛离。因为“真正构成生产要素的,是物品的一套用途而非物品本身。物品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取代,物品的使用方式却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积淀物”j。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更好地体现了古建筑的文化功能,或为了特定居住,或为了歌功颂德,或为了宗教信仰,等等。而古建筑在经过历史洗炼之后,能否继续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同时,实现功能增加或转换也直接影响着认知主体的价值判断。嵩山少林寺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原是一座寺庙而已,僧人的宗教活动场所。今天它成为“真”古建筑享誉世界。知名度、美誉度如此之高,创造的经济效益如此之好,以至于少林寺的宗教功能转变成了经济功能。于是,少林寺由“神圣”而“世俗”,由“寺庙”而“市庙”。根本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少林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宗教文化功能转变成了文化资本,进而转变成了经济资本。少林寺调整了其内在功能,适应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的兴废往往是文化的变迁的过程。某些传统的式微或最终消失是因为其整合社会功能难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而一些传统得以驻留的原因则往往在于他们失去了某些原有内涵的同时,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文化功能在其中又得以发现与发明……”传统文化事项的内在因素即自身的社会功能决定着古建筑符号的消失或驻留,在社会整合功能既定的范围内,古建筑文化功能的施展空间、扩展能力影响着其价值认定。古建筑是由历史动态创造的,其功能也是不断演化的,其符号意义与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如果古建筑原初意义缺乏与时俱进的要素,原初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古建筑在凝结历史元素的同时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是外在性主流经济体系的胁迫,还是内在性功能变换的调适,古建筑的性质判定必然寓于文化时空体系之中。文化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文化的规制与意义会随之变化,使用或消费的物品价值自然随之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古建筑“真”或“假”的价值判断也变幻莫测。同时,隅于历史背景、知识体系和观念束缚,人的思维结构也是限定的。即,文化规制了人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于是,社会文化网络关系的互动与置换导致了古建筑“真”或“假”的相互转换性。在古建筑维护、修复、复古、仿古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准则具有差异性,也就导致对古建筑历史价值图解出现多样性。恰如文化枝蔓扩展方向的迥异,精神信仰与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对古建筑进行“真”“假”性质的唯一性、恒定性的认知,实质上是用某一文化的标准来衡量“非我族类”的文化及文化产品,本身就是文化中心主义、文化进化论逻辑的体现。以单一性(或主流,或中心)文化标准的视角认识古建筑,必将导致狭隘的判断,陷入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二元对立价值模式。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多元论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古建筑,才意味着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的丰富性,才意味着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在一个多样化的文化中,主流观点的胁迫性就很弱,当社会上只有一种主导态度存在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就趋向了一致,对古建筑真假的理解就会出现单质性认识。值得警醒的是,同一性的认知可能导致功能价值的实现路径单一化,多元化的阐释则必将促使古建筑功能获得价值实现的更多新空间和新领域。
三、“古”及古建筑拥有者的利益诉求
谈论古建筑加固维护
古建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但是经过了不知多少年的岁月磨练,都出现不同的损害.有的甚至濒临损毁,故古建筑的保护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对古建筑保护和加固方面的研究进行浅析以供参考
1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
古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原状或现状、尽避少干预、符合所有物品内在要求原则及保护材料可逆性原则。
1.1保持原状原则.我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针对古建筑的整修提出“修旧如旧”的观点.这一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1_。关键在这个“旧”字上。就是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不得有任何改变。即保持文物外貌特征。使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完好存在。要做到“修旧如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1少干预的原则。我们要维修一座古建筑.是因为它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危险,如地基、结构,或是材料。要维修,必然要加固地基,增强结构,更换材料。这些措施都是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变化的.量变到质变。动的越多,“修旧如旧”就越难保持,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想“旧”,就要少干预,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条。
1.1.2尽量保存原始古建材料文物古迹的材料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与现代人以及未来人交流的媒介你可以从一块汉砖中读出汉代的制砖泥料、制坯工艺、烧成方法以及汉代人对这种建筑材料的工艺修饰;在用这些砖砌筑的墙上.你又可以看到汉代砌砖的方法.所用的砌缝材料以及这种砌体2000年来产生的变化.这是新换的材料无法作到的事情。
古建筑火灾探测需求分析
摘要:以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古建筑中不同场所的自身结构、周围环境以及火灾探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场所的具体特点和火灾探测需求选择适宜的火灾探测产品或组合,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古建筑;高大空间;火灾探测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保护好古建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和消防管理等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异。然而许多珍贵的古建筑在消防管理方面处于松懈状态,无消防组织或消防组织不健全,缺乏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再者,室内没有消防水源也是一大问题,因此利用火灾探测技术早发现、早预防,将火灾隐患控制在早期阶段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古建筑对火灾探测的需求
与一般建筑的火灾消防系统的设计相同,古建筑的火灾消防系统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同时,因为古建筑的特殊性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古建筑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古建筑火灾安全不应单单以扑灭火灾为惟一目标,而是应该以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减少文物损失为首要目标。2)由于我国古建筑多采用木材结构,具备燃烧的充分条件,而且木材燃烧特性较好,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起轰燃,难以扑救。因此古建筑的火灾安全必须从火灾防治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以防为主的安全对策,切实对文物古建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3)古建筑的结构裸露、室内装饰风格较92复杂,消防设备设施与古建筑本体连接方式应与其修缮设计相协调,避免破坏古建筑本体或对古建筑周边环境风貌造成较大影响。在满足系统需求和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设备的数量,减少因设备的安装、布线等必须进行的施工行为对古建筑的破坏,做到对古建筑本体的最小干预。
2项目特点及技术方案
浅析古建筑消防安全设计规划特殊性
摘要:针对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对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特殊性
1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没有较完整的规划。以山西省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9处。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规划。
当前,尽快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2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古建筑数字化影像采集技术分析
作为历史的见证物,古建筑含有很多能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元素。目前古建筑、古文物不断遭受到大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在数量、质量、色彩、样式上都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必须采取科学手法对古建筑进行复原与保护,通过应用高科技手段保护古建筑文化,通过“三维激光扫描、VR全景影像拍摄和BIM逆向建模”等技术方法,在对古建筑本体无损条件下,建立一套全新的数字资产,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个全新的信息平台。
1古建筑数字化影像采集技术
1.1三维激光扫描(1)三维激光扫描具有非接触性,用于古建筑测绘,既能节省人力物力,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也能减小对文物的损害。对古建筑进行整体三维激光扫描,可最大限度地获取建筑空间及结构数据,为出具建筑图纸及修缮过程中提供翔实的三维数据,记录建筑原貌及修缮后数据并留档。通过扫描点云模型精确记录每一处破损、裂缝和空鼓的具体尺寸信息。通过不同时期的信息比对,还原建筑病害的发生情况,实现过程跟踪。通过长期监测可预测肉眼不易分辨的空鼓趋势,提前制订维修预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面层意外脱落等病害的可能性。形成的点云模型可在计算机上随时查询并测量建筑各项设施的位置、尺寸等信息,便于分析现场情况,模拟生成预案。(2)分析数据控制点,配准(拼接)去噪,数据叠加,关联、比对、标记分析等,将分析后的数据结合BIM技术还原竣工后的建筑物,形成古建筑的修复数据字典。可将产生的三维影像模型与BIM模型拟合,形成具备实景条件的拟真数字化BIM模型,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本体信息。随时进行测量、计算、检索相应信息,判断建筑中砖的酥碱、破损程度并自动进行数据统计。1.2BIM数字化模型BIM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整合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以便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古建筑数据信息以往主要通过图纸、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存档。但这些存档方式数据处理工作量大,信息表达抽象不精确且信息不宜查找。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利用三维数字模型,集成古建筑各种特殊构件的相关数据信息,建立古建筑构件族库,形成在形态特征、构件、结构等方面与现实古建筑物逐一对应的“虚拟古建筑三维数字资产”,给古建筑物维护者和仿古建筑的建造者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数字资产。建立完整、准确的高精度可视化的三维数字古建筑资产模型,可给古建筑的构件(雀替、斗拱、石栏板、格栅、门窗、吻兽、走兽、滴水勾头、彩画、大木构件、石兽、家具、装饰摆设)设施等各类实体资产建立数字档案,实现对现状的准确记录。根据古建筑修缮的节奏、实际踏勘和设计单位的图纸资料建立本建筑高精度BIM模型。模型生成后可方便在虚拟环境下对修缮工程的各分项施工措施及方案进行深化、模拟,分析风险、优化方案,找到最佳的施工办法。应用BIM模型,可虚拟漫游建筑的不同位置,辅助建立网格化管理边界。1.3全景影像技术全景影像通过VR全景采集器对古建筑的各允许观测部位进行影像记录,拼合成一张全部场景的影像信息相片,使用播放器进行本地或网络播放,也可通过全景影像系统,在各影像采集点之间自由跳转。观看者可根据意愿随意拖动鼠标观看场景的任何角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通过影像采集生成基于影像的三维模型,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AI自动比对。用户还可将录音资料、图纸资料、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等信息集成录入到相片内。传统相机拍摄受拍摄角度限制,且无法准确描述拍摄的定位,不能承载更多的数据信息,不利于数字信息之间产生关联,不能便捷查找。通过VR全景采集器对古建筑允许观测部位进行影像记录,可结合数字化信息平台加载时间、文本资料等更多的数据信息,具体描述拍摄的问题或记录,其影像为球形全景影像,临场感和真实度也高于普通的相机拍摄。1.4延时摄影技术延时摄影是以较低帧率拍下画面而用正常或较快的速率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物体或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较短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景象。延时摄影也可被认为是与高速摄影相反的过程。延时摄影通常用于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城市生活、建筑制造、生物演变等题材。目前除相机外,手机、行车记录仪也有此功能。作为近年来施工过程记录的常见手段,延时摄影设备简单,安装方便,无需外接供电,记录文件本地存储不会外泄。单机拍摄角度可达112°,覆盖面积广,视频清晰,通过定时、间断地进行记录并以明显变化再现景物缓慢变化过程的手段,可将单个静止的相片串联起来,得到动态的视频。1.5常规影像记录拍摄照片与视频可对修缮工艺、工序、方法,效果形成的影像资料进行长期保存,直观记录修缮前、修缮中及修缮后的结果。对修缮重点部位的全程影像记录可确保施工留痕,实现全过程信息可追溯。通过照相机、DV摄像机和手持云台,可完整记录修缮过程中人员、材料、机具、技术方案、工艺、会议记录等信息,为修缮全过程信息追溯提供数据保证;照片视频可长期保存修缮工艺、工序、方法及效果形成的影像资料。拍摄照片时,对修缮工艺通过不同角度获取图像信息,保证修缮工艺的“全”和“广”;在拍摄视频时,通过环绕的视角获取修缮工艺视频信息,保证修缮工艺的“全”“广”“连续性”和“完整性”。
2数字资产数据标准规范
2.1三维点云命名标准(1)当日完成扫描命名:扫描古建筑名称+扫描建筑位置+扫描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2020.04.10”。(2)阶段性完成扫描命名:扫描古建筑名称+扫描建筑位置+扫描开始时间-扫描结束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2020.04.10-2020.04.20”。2.2BIM数字化模型命名标准(1)BIM模型命名:模型项目+模型位置+模型名称+模型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建筑模型2020.04.10”。(2)BIM族构件命名:模型项目+模型位置+模型构件+模型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斗拱模型2020.04.10”。2.3全景影像命名标准(1)原始数据命名:无需更改命名(禁止命名)。(2)合成后数据命名:修缮位置+施工方向+修缮工艺+采集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当同一位置存在多段视频时,可在统一命名的名称后加上(1)(2)。2.4延时摄影命名标准延时摄影命名为:修缮位置+修缮工艺+施工开始时间—施工结束时间,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2020.04.20”。2.5常规影像拍摄(1)照片命名:修缮位置+修缮工艺+拍摄日期,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2)视频命名:修缮位置+修缮工艺+拍摄日期,例如“古建筑东配房东侧墙面抹灰2020.04.10”。
3数字资产储存管理办法
古建筑文化艺术特色分析
摘要:潇贺古道是南岭走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和族群的所处区域。当前,古道沿线仍然保留了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古宗祠和古戏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种族的文化交流和演变过程。该文研究潇贺古道古建筑文化的艺术特色,进一步探索当前的艺术发展趋势,希望对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潇贺古道古建筑艺术特色
潇贺古道在历史上是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海陆丝绸之路的主要对接点,因此,这一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潇贺古道的沿线地区散落着很多传统村落,这些村落中保存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在岭南地区象征着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记录了岭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一、封阳的历史文化背景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封阳县的名字是根据“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阴阳学知识和地理学原理形成的,当时县城的中心位置是贺江的北面,所以被称作封阳县。这一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交通十分发达,和南粤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对频繁,是人们研究潇贺古道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汉武帝统治时期到今天,该地历经数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阳文化,这对于岭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封阳现存的代表性古建筑
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及开发建议
[摘要]作为丝路重镇,武威拥有两千余年的建城史,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古建筑遗迹。这些遗迹或多或少地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影响而遭损毁。为使这些凝固的艺术得以长久保存,使其见证古武威历史文化的发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庙、罗什塔、白塔寺、海葬寺等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议与措施,使武威古建筑焕发生机。
[关键词]武威;凉州;古建筑
“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武威,古称姑臧、雍凉,又称凉州,西汉河西四郡之一,为五凉古都、西夏陪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文化极为深厚。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武威古建筑地域特色显著,保护它们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建筑实地考察,并结合非建筑类文物进行论证,调查访问相关研究人员及附近居民,查阅武威地区的地方志以及政治、文化、经济、佛教、军事、民俗等各类文献并进行汇总、筛选,搜集整理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武威地区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武威文庙——陇右学宫之冠
武威文庙位于凉州区崇文街。由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据碑载:初建于明正统年间,后经清和民国时期的修葺扩建,乃至形成今天的规模。文庙从东至西对称分布为三组,依次为文昌宫,主体建筑是桂籍殿;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儒学院,即当时的“凉州府学”,明伦堂是其中心。现存单体建筑四十余座,多为砖木结构,建在砖包石制台基之上。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布局对称,古柏参天,碑石林立。为全国仅见的庙学合一、儒道合一及庙观学齐备的古建筑,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总的来看,孔庙和文昌宫保存较为完好,不幸的是,在1927年武威7.7级大地震中,儒学院部分的明代建筑明伦堂、存诚斋和敬德斋已毁损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文庙的墙体、大殿、门楼、厢房均有所修复,现存建筑多为该次维修后的状态。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做了较大的保护修复工作,文庙因此好于其他建筑遗迹,但是还存在以下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文庙中一些建筑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经过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后显得更加残破。大部分建筑梁柱呈现裂缝,墙体歪斜,彩绘脱落,红漆斑驳,部分瓦当脱落,部分匾额风化严重(见图1)。二是因排水网路老化失修,导致积水倒灌,腐蚀建筑,地表潮湿,地基下陷,墙体出现裂缝,如桂籍殿西侧外墙就曾因此倒塌。三是一些石阶和石刻常年暴露,没有任何的保护和修复措施,而石碑等文物也因保护措施不当,致使字迹花纹模糊不清。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
摘要:传统的古代建筑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无法满足人们对住房舒适度和美观的要求,一些古老的建筑因为其结构复杂,且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很难达到现代建筑效果。因此古建筑文化遭到现代人的抛弃,而人们更愿意追求西方建筑风格。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文化在中国正慢慢消逝,但现代人也无法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导致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研究动态。以故宫古建筑群为例,经过调查研究,针对故宫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建立“故宫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设想,并初步建立起“故宫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框架体系。
关键词:古建筑群;火灾风险;研究方法
目前,火灾风险分析方法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半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于定量分析应当以基于数据统计方法的事故概率计算和基于火灾动力学的火灾后果计算为基础。一般情况下,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仍以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为主。适用于火灾风险评估的半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美国国家标准局火灾研究中心和公共健康事务局合作开发的NFPA101M火灾安全评估系统,瑞士的SIA8l法、瑞典的火灾风险指数法、古斯塔夫法等。古斯塔夫法把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及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产损失两方面,两者的共同损害程度决定了建筑物的综合危险度。本文以故宫古建筑群作为待评估建筑,基于故宫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建立“故宫古斯塔夫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的设想。
1国内外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研究动态
1.1国外研究动态。1.1.1相关规范。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对古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古建筑的保护,使其免于火灾是各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在欧洲,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已经确定了七项高度优先的计划,其中之一的指导性文件就是关于古建筑消防安全工程的方法。在希腊的萨洛尼卡举办了有关于“古建筑消防的国际会议”;英国爱丁堡举行了“古建筑的防火会议”;波兰华沙举行了“第三届古建筑消防的国际研讨会”。瑞典在近一百年间里几乎每年都有一座教堂被烧毁。MagnusDavidson通过对大量教堂火灾中灭火系统发挥的效能,总结出了木结构教堂灭火系统装配的经验和教训[1]。在火灾安全评估方面,AlexanderCopping参与开发了一套火灾安全评估程序,此套程序专门用于英国的教堂管理者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火灾安全评估,从而作为获得基金支持的凭证[2]。对于公共场所内的消防设施管理,多赛特消防局建议将教堂内的所有消防器具全部移走,为的是让人们能够迅速撤离火场,而不是去冒险扑救火灾[3]。(2)美国研究人员则对2007版的NFPA914古建筑消防规范进行重新修订,新版中提供了关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新的办法[4]。1.1.2研究内容。国外在古建筑防火研究有以下几方面:①主要侧重于材料阻燃技术、消防设备、报警、人员安全疏散等;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古建筑火灾模型,针对古建筑物在火灾过程的各个方面;③古建筑物内外部消防设施的设置与联动动作;④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反应和行为等进行动态模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古建筑物火场的温度变化、压力上升情况、火灾气体浓度等参数,估算出火灾的发生、发展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程度,从而对古建筑物安全做出风险评估,这种研究方式已成为对古建筑防火保护的趋势[5]。1.2国内研究动态。1.2.1相关法规。从1985年11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起,目前中国已签署了保护世界遗产的全部公约,这其中包括:“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讨会”;“《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协调会”;2004年的“全国古建筑消防安全研讨会”。随着几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国内对古建筑安全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从此中国古建筑的安全保护工作也开始了新局面。1.2.2研究内容。(1)北京市消防局及消防研究所联合设计了鼓楼内部的自动报警灭火系统,使得鼓楼成为第一个安装自动化报警以及消防设施的大型古建筑。(2)王原华通过现场调查,对天津蓟县独乐寺防火改造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防火改造方案,使得独乐寺防火技术有了很大提高[6]。张译江、覃文清等人结合我国木结构和木石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发生火灾的原因,提出了防火保护策略的评价方法[7]。由于我国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火灾隐患众多,国内学者从古建筑的结构、布局出发,全面分析了古建筑火灾的危险因素和起火原因,并提出了很多具体解决措施,建立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基本框架,一些学者则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古建筑火灾数学模型,对典型火灾场景开展了火灾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古建筑材料防火方面,也有相关方向的研究,即针对古建筑木质构件特点,研究制备了透明阻燃图层,发展了木制构件三防一体化技术。
2故宫古建筑群火灾风险及评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