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3 02:28: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贵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贵州影视旅游拓展
1引言
由冯小刚执导的2010年贺岁大片《非诚勿扰2》在上映一个多月以后,票房突破5亿元大关。在收获票房的同时,影片也让海南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名气骤增,影片中主人公下榻的鸟巢度假屋的价格激增,大部分旅行社的海南《非2》之旅产品更是销售一空。作为一种文化旅游概念,影视作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通过个案、传闻、轶事在国外早已被注意到了。影视旅游,西方又称为“电影引致旅游(Mov—ieInducedTourism)”,体现了影视与旅游的密切关系口]。影视旅游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它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l2j。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全国各省先后就打造知名的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实施多样化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等展开铺天盖地的宣传,为此耗费的人力、财力不计其数,但收效甚微。与此同时我们却看到云南丽江、浙江横店等地借助影视的放大作用,使得近十年的旅游收入翻倍的增加。在国家积极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今天,影视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业中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是带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键。贵州较之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大省在引进影视剧组进驻、发展专题旅游等方面有着相近的资源,再加上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和影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贵州发展影视旅游的条件进一步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影视旅游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贵州省影视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1自然条件
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表1),分布广、种类多,无论是发展旅游还是发展影视文化产业都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千姿百态的山光水色,众多的文物古迹、革命胜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建筑,恰恰凸显了贵州旅游资源类型的多样;加之17个世居少数民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而这无疑为贵州影视文化产业乃至由此引致的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自然资源的条件。
2.2社会条件
贵州旅游价值
1、视野狭窄,观念落后
2007年贵州省的产业格局是“二、三、一”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16.8%、42.3%和40.9%。①另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1995—2006)》显示,2006年贵州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3.07%、7.6%、19.33%。由此可见,第一产业的效益明显偏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小,从业人员比重远远大于产值的比重。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高2个百分点,其中,全省37个工业行业中,实现增长的有34个,特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卷烟制造业,电力等行业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强。第三产业的效益明显,特别是旅游业在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
从上述数字分析,贵州更多的将第二产业中的原煤、卷烟、发电量、水泥、矿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其中矿产品的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破坏,如地质塌陷、一座座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的秃山、水资源及空气污染严重。而矿产品又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行交易,附加值太低,导致企业利润过低,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只能徘徊在求生存的阶段。而第一产业的运作方式还是以传统农业方式为主,对贵州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过低,但又承载着贵州2/3的人口,这将很难提高贵州人均GDP。
二、视野狭窄,观念落后
首先,从发展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来看,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第一阶段属于富民不富政。在此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直接从旅游业获取的收入、利益比较少,导致对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科学管理功能缺失。其结果是一个个的“童话世界”、“世外桃园”、“人间仙境”变成了没有文化内涵的人工雕琢的庸俗景点,杂乱不堪的农贸集市,生态破坏严重。
其次,地方政府对科学管理旅游景区视野太窄,对旅游的发展更多的是认为就是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就业转移,拓宽增收门路的一条路子;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不重视,认为旅游就是卖门票,做小吃。没有意识到科学管理旅游景区是一个涉及很多职能部门及行业的一个系统工程,导致景区的市场定位不清晰,规划、建设、服务没有特色,每条旅游线路在整体设计上局部与主题没有关系,沿途的广告与时代的脉搏不能紧密切入,线路与线路之间相关的服务、品牌宣传没有明显的区隔,除了大自然赋予的雨热同季外,到了冬季就几乎没有旅游特色宣传的主题。
贵州茶产品品牌研究
摘要:贵州大数据已经形成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借助已经形成的食品安全云等大数据产业,研究加快贵州茶产业品牌的建设和传播的新方式。首先,建设“真,优,美”的品牌内容;其次,建设品牌传播渠道,包括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最后,通过互联网产品开发和数据的“聚、通、用”两方面来建设茶产业品牌系统。借助大数据打造贵州茶产品品牌是有效的途径,通过打造“互联网+”和“大数据+”茶品牌,实现了贵州茶品牌新的突破和突围。然而,大数据打造产品品牌尚需进一步发展,需进一步加大数据的集聚和严格按照“数据随着产品走,产品随着数据走”的思路,更好地构建大数据品牌建设、传播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茶;品牌;贵州;云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以及“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保障民生水平,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贵州借助大数据产业打造茶叶品牌的举措,是这些发展理念在茶产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但具体工作如何实施和开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贵州茶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1.1贵州茶叶产业的重要性。1.1.1贵州茶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大优势。中国茶叶产量、种植面积一直位居世界首位。至2015年底,全国茶树种植面积共279万公顷,采摘面积212万公顷[1],茶叶产量209.2万吨[2]。2016年,全国茶叶产量241万吨[2],国内销售182万吨,出口32.9万吨[3]。2016年,贵州采摘茶园面积26.22万公顷,茶叶产量为17.4万吨[4],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4%和7.2%。如果按照《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全省茶园面积696万亩,产量28.4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6.6%和11.8%。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认为,中国茶产业综合产值已达5000亿元[5]。2016年贵州茶叶产值299.8亿元,综合产值502.2亿元[6]。贵州茶叶综合产值占全国的10.0%,在全国茶产业发展中具有较大优势。1.1.2贵州茶产业在贵州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6年贵州茶叶产量、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16年贵州省茶园平均收益达到6万元/公顷左右,高效茶园达到9万-12万元/公顷。贵州50个贫困县中有26个茶叶主产县,934个贫困乡镇中有435个产茶乡镇。2016年,贵州因种茶解决300多万人就业,增收30多亿元,有470万农民因茶脱贫致富[7]。茶产业在山区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贵州茶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1.2.1贵州茶产品品牌溢价不高。2015年全国茶叶销售总额有所提升,名优茶效益明显。全年精制茶行业主营收入约为1869.4亿元。名优茶与大宗茶销售额占比中,名优茶约占70%,大宗茶约占30%[9]。2017年,各地早春茶市场的成交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成交价格稳中略降。广西茶青价格普遍为50-100元/公斤,部分地区达到100-120元/公斤;浙江茶青价格在120-160元/公斤;四川茶青价格维持在150元/公斤;云南茶青价格普遍为60-80元/公斤[3];而贵州茶青价格维持在40-60元/公斤。贵州茶青价格相对较低,品牌溢价不高。1.2.2创建世界品牌的意识淡薄。我国是著名的产茶国,然而著名的茶叶品牌却凤毛麟角。品牌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茶叶的品质与文化,国际品牌产品往往可以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信赖与拥护。而我国大多数的茶叶出口企业普遍缺乏打造国际品牌的意识,很多省份的茶叶企业仅仅把茶叶当作原料进行出口[2]。我国陷入了“有名茶而无名牌”的发展困境。由于我国茶叶缺乏品牌化思想,使得日、英等重要茶叶市场的占有率偏低,相比其他国际知名的茶叶,竞争力明显不足。可见,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不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发展步伐,唯有作好茶叶的品牌营销与茶文化的普及工作,才会推动我国的茶产品在竞争中稳健发展。1.2.3依靠传统的产品品牌建设思路较难发展。传统的产品品牌建设,一是通过明星代言,媒体轰炸[10,11];二是通过行业协会评比,借助奖项支撑;三是以区域代表品牌,打造区域性集体品牌[12]。明星代言,对于小而分散的茶产业及其品牌来说,性价比不高,很难实现品牌的突破;行业协会评比,对于不同的茶叶品类,不同的茶叶营养价值和安全状况,一方面是难以评价,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行业协会产生的品牌传播力不足;打造区域性品牌,在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百姓高度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一个企业不合格的产品,容易导致区域性品牌的丧失。由于产业发展与品牌打造不相适应等因素,黔茶至今在国内没有得到相应的市场地位,与其他产茶大省相比,竞争力仍然较弱。贵州茶产品依靠传统的品牌建设,发展较为阻滞。1.2.4茶叶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茶叶行业零售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关注的兴趣点也在发生改变,导致传统的茶叶营销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5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上,陈宗懋院士预测,2015年,我国茶产量一定会超过220万吨,将会出现产量过剩的矛盾。2016年,全国茶叶过剩26.1万吨。随着采摘面积的增加,产能过剩将越来越严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2015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5397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3%,其余97%均为中小型企业[8]。茶产业仍然面临小、散、乱的问题[11,13]。截至2015年,茶叶加工企业3040家[14]。贵州省已注册的茶叶企业中,一半以上的法人企业注册资金低于100万元,全省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的茶叶法人企业仅3家,占比0.13%[15]。贵州取得生产许可QS证的茶及其相关制品企业355家,SC证的283家,合计占茶叶加工企业的21.0%。一方面是茶叶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足,贵州茶叶产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现今如何结合新兴的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媒体进行贵州茶叶品牌构建,促进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2借助大数据打造贵州茶产品品牌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贵州体育旅游品牌构建分析
一、全域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内涵
2015年8月,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并明确提出全面推动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201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的发展思路。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正式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遍布30多个省区262家。之后,发展“全域旅游”、开展“全域旅游”工作成为全国各省市旅游主管部门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任务。2017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域旅游”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视,由此也拉开了全国各地发展“全域旅游”的大幕。“全域旅游”有人称为“全景域旅游”、“全空间旅游”或“全景区旅游”。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3]。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理念、一种发展模式,是融合发展、是全产品的开发、是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认为全域旅游并不是一种学术概念,而是一种发展的哲学,或者是一种政策导向,其实际意义是无景区化的旅游目的地;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则认为,全域旅游是发展的新模式、新战略,是旅游目的地的新形态、新品牌,是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也是新的复合型空间,更是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4]。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张辉教授指出,全域旅游核心不在“全”,而在“域”,通过全域旅游的实践,实现旅游的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及管理域四个方面的完备。综上所述,“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旅游形态与旅游发展模式,它所追求的不仅是旅游数量的提升,而且是旅游品质的提升。当然,全域旅游并不是遍地开花,而是依据旅游优势产业,以“地域特色”为基础,通过政府转变思路、调整体制机制、优化旅游产业链等有效措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全域旅游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
二、贵州构建体育旅游品牌的价值与意义
(一)贵州构建体育旅游品牌的价值。旅游产业要赢得市场,就需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多数消费者认为只有品牌的东西才有质量保证,具有可信度。品牌与名称不同,品牌所体现的是一个事物的个性与品格,是被大众所认同的一种文化,具有附加值;而名称则是用来区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的个体的称呼。当然,一个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品牌经营者对品牌机制的传播与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一个地域性的品牌,要想在众多市场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与生命力的品牌,需要品牌自身既具有特色与个性,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促进品牌的不断提升。这一系列的手段包括品牌营销、传播、推广及管理等。品牌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善于运用品牌的社会资源与市场资源,对促进产业发展,树立、宣传与传播地域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发展贵州体育旅游产业,构建具有贵州地域特色与地域特色文化的体育旅游文化品牌,其核心在于实现地域特色文化与体育旅游品牌的融合,形成能凸显贵州地域特色或个性化的地域文化品牌。(二)贵州构建体育旅游品牌的意义。当前,随着CCTV1的“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的持续传播与营销,使“多彩贵州”这一文化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了解贵州、认识贵州的重要法宝,成为宣传贵州与传播贵州品牌形象的重要策略。在“十二五”时期,贵州就着手以统筹发展和差异化推进相结合,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多彩贵州”品牌。贵州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创新山地旅游业态,建设“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5]。可以看出,贵州在“十三五”时期把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全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作为目标,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定位。2016年2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调研贵阳市旅游业发展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在“坚守两条底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基础上,不断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实现贵州旅游的“井喷式”增长。可以看出,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贵州全域旅游,塑造“多彩贵州”品牌,不断打造与提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这一文化旅游品牌成为贵州旅游产业与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并对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及体育旅游文化品牌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
(一)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目前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未形成大规模或集群化的体育旅游产业,但是贵州体育赛事旅游产业与山地户外运动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固定性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山地户外旅游产业或项目。1.贵州省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省体育赛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带动了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2010至2018年贵州省体育局先后举办了多项国际性、全国性体育赛事,如安顺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节、毕节百里杜鹃全国山地自行车赛、黔西南万峰林徒步大会、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黔东南超100km跑国际挑战赛、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六盘水山坡滑翔赛及贵阳、六盘水、镇宁国际马拉松赛等。尤其是全民健身性的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和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举办期间,仅其参赛人数就达到了上万名,其中来自国内外的观众也达到了上万名,这些赛事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性。2.贵州省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2011年,贵州省明确提出建设山地户外运动大省的目标,并制定了《中国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大省建设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围绕念好“山字经”,书写“水文章”的原则,把发展山地户外旅游作为贵州体育旅游产业的重心,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又发挥山地优势的山地户外体育项目与户外体育旅游,如开阳南江大峡谷漂流、马岭河地缝漂流、兴义万峰林徒步与露营大会等一批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产业。目前贵州省已建成21个山地户外休闲基地,同时成立了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体育漂流公司和体育协会,使得贵州的户外休闲运动全面展开,贵州各地州市均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户外运动旅游项目也在不断扩展。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2018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落户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连续四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成功举办,更进一步推动了贵州省山地户外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旅游产业。3.贵州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线路)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体育旅游项目与体育旅游线路作为支撑,体育旅游项目的规模与数量影响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围绕山地旅游为主体,不断融入体育元素,在各地旅游景区和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的区域,广泛打造具有贵州地域性特征的体育旅游项目与精品线路。自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开始组织举办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推进项目评选活动以来,贵州省先后有58项体育旅游赛事、景区与线路(基地)入选中国体育旅游推荐项目,其中12项获得“十佳精品项目”,精品项目数量与入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另外,贵州省建立了一批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库、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项目。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完善了硬件和软件条件,将有力地促进山地特色体育和生态体育融合发展,助推贵州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4.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分布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就多达17个。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排全国第4位。长期以来,贵州省多民族杂居所形成的具有贵州省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1000余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达400多个。经查阅资料发现,贵州省自2011年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召开以来,各地州市都在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借助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来带动当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贵州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地区和黔南地区,并形成了一批以民族传统为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及体育旅游节,如黔东南开发的凯里国际芦笙节、镇远龙舟节、台江独木龙舟节以及黔南水族赛马等传统体育旅游项目与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节。5.贵州省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随着贵州山地户外运动与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贵州省体育旅游市场逐步确立,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贵州省已建立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库273个,拟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0条,重点赛事活动120余个,成立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1022个,各类全民健身站(点)近2300个,建设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8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3个,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36个[6]。体育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关乎着贵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贵州省各高校在体育旅游或山地户外运动人才培养方面并未形成规模,只有贵州大学和贵阳医学院先后开设山地户外体育运动专业,培养山地户外体育人才。(二)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贵州省面对日益增长的国内旅游需求与全域旅游的不断深化,如何把贵州省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贵州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已使贵州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性。自2010年以来贵州省旅游产业总收入逐年升高,并且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8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达到30.2%、33.1%,实现井喷式增长[7]。贵州“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并明确了“构建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旅游主要发展目标和“多彩贵州风•山地公园省”的文化品牌。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以“山地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成为贵州相关旅游产业(包括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贵州旅游资源梳理及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尽管拥有大量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保护公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风情、气候条件,还拥有已开发和尚未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在与开发对发展贵州省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从总体来看,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始终未能与拥有的资源优势相匹配,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其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也未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竞争力,获得相应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如贵州省体育旅游产业规模整体较小、本体产业市场开发不够;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优化滞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与管理人才缺乏,主要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体育旅游开发与管理人才,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机制不健全,部门之间协作开发、管理与监管不足等。为此,如何根据贵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跳出问题看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或发展的前景。基于以上思考,贵州体育旅游产业要想获得长久可持续性的发展,其关键在于要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贵州体育旅游文化品牌,以品牌构建反哺或带动贵州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贵州省长林树森:加快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加快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访十七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
10月17日,十七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翻开同志的报告,林树森代表指着已被自己画上着重符号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段落说:“《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到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念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于贵州这样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林树森代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林树森代表阐释道,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建立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大的文明形态,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依附于自然求得生存,在生产过程中虽然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这种破坏总体上能够被自然界自我消解。农业文明之后是工业文明,在这种文明形态下,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的索取,最终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相适应,体现出来的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发展的道德伦理,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的文明形态。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是延续人类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林树森分析道,从我省来看,当前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根据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在工业现代化的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我省现代化指数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但是,这份报告还对2000年和2004年全国各省(区、市)生态现代化的实现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我省生态现代化指数在全国排名第28位,但仅仅用4年时间,到2004年我省的排名提前了9位,排名第19位,这表明,我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加快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建设,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从工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直接进入生态现代化这个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最新阶段,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能够后来居上,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贵州小城镇发展探究
[提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得乡村和城市共同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连结点,可以更好地带动乡村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就贵州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索贵州小城镇发展路径。
关键词:小城镇;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
一、引言
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有5.6亿人生活在农村,占全国人口的40.4%。根据新型城镇化,若城镇化率达到70%~80%,差不多相当于发展国家的初步发展水平,那么城市应当承接从农村的转移人口达2.7亿左右,同时仍有3.5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城市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转移人口,包括生活、就业等资源空间;二是城市的发展对于乡村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应当有机结合,同步考虑,不仅要考虑乡村层面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同时应当考虑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乡村的发展。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关键连接节点,其发展对于乡村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贵州省来说,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乡村振兴战略与城镇化的实施对于全省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自2012年贵州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示范小城镇建设后,成果显著,但同时与全国情况类似,小城镇的发展仍旧存在发展动力不足、人才流失、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二、贵州小城镇发展现状
(一)贵州省城镇化进程。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农业与农村相关问题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并于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问题。自此,我国的城镇化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贵州省根据国家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贵州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为,2000年贵州省城镇人口有896.49万人,仅占全省人口的23.96%,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省城镇人口上升至1,176.25万人,占比将近上升10%。截至2018年末,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3.96%上升至47.52%,基本达到全国各省份平均水平,具体见图1。但与全国城镇化水平对比,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仍旧差距明显。从城镇化率来看,全国城镇化率于2010年基本达到了50%的水平,而贵州省在2018年末才攀升至47.52%。因此,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贵州省农村人口仍旧占据绝大部分,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贵州省来说意义重大。其次,由小城镇承接农村转移人口来看,2000~2018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人口54万人,而小城镇作为重点承接农村转移人口的区域,其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图1,数据来源于2000~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及贵州省统计年鉴)(二)贵州省重点特色小镇发展情况。2012年8月贵州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并列出100个重点扶持的示范小城镇,希望通过这100个重点扶持的小城镇发展,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整个贵州省小城镇加速发展。2012~2015年,贵州省率先应用“镇村联动”的发展模式,创建了“8+X”的小城镇项目建设标准,重点建成了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以及移民安置型的特色山地示范小城镇。2016年,住建部批示了403个中国特色小城镇,其中贵州省15个镇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八,西部省份第二。截至2018年,贵州省100个示范小镇累计建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8+X”项目4,000余个,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全省小城镇人口数量比2012年增加200万人,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上升5个百分点。在100个示范小镇中,各自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以及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的小镇。因此,本文选取了兼具产业带动与资源禀赋的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具体剖析,以找到贵州省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三)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1、简介。茅台镇位于贵州高原的西北部,西靠大娄山脉,北靠遵义,临近赤水河畔,是川黔水路交通的枢纽,赤水河航运贯穿全镇,同时有仁蔺、茅习、遵茅、茅台高速公路在茅台汇聚。悠久的历史文化、长征文化以及自然风光,使得茅台镇称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片区。茅台镇的产业发展起始于盐产业,清末民初,作为赤水河畔重要的交通口岸,贵州省2/3的食盐由茅台镇运向各地,由盐产业逐渐名声大振后,赤水河畔的小镇白酒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酒产业作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80%以上的白酒均产自赤水河畔,由此也带动形成一大批酿酒小镇,其中茅台镇为重要的代表。2、发展情况。茅台镇共6个社区,22个行政村。截至2017年末,全镇共有人口11.05万人,城镇化率47.09%,当年贵州省全省城镇化率46.02%,略高于全省城镇化水平。农村经济总收入11.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20元,是当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1.8倍。2017年第二产业收入为387.12亿元,白酒工业收入占比80%以上,白酒产量21万kL,其中茅台酒产量4.2kL。可以看到,茅台镇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小镇,以白酒产业为主,整个镇将酒产业的一系列加工链条纳入其中,包括酿造、生产、加工和包装等产业链。茅台镇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和创新导向阶段。清朝末期至1990年,茅台镇主要依赖赤水河畔丰富的资源要素与交通枢纽进行盐产业和酒产业的发展。1990~2000年,茅台镇名声逐渐盛起之时,恰逢中央政府决定加强小城镇建设时期,茅台镇先后成为“全国小城镇重点建设集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财政体制改革镇”等各项试点基地称号,由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目前,全国白酒的销售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茅台镇在竞争中走出独具特色的酱香型白酒产业道路,形成创新导向的产业发展趋势。3、存在的问题。茅台镇从白酒产业所带来的产业优势与经济增长可以作为全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借鉴,但在新型城镇化布局下,由于酒产业的过于庞大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布局杂乱以及产业单一化等问题逐渐浮现,使得整个茅台镇的优势逐渐缩小,酒产业对于整个区域的支撑与带动也出现疲态。首先从整个生存空间布局来看,茅台镇是沿着赤水河岸发展而来,因此城镇的规划建设是顺应赤水河的流动方向的,同时由于赤水河专产白酒,因此多数酿酒厂的厂房均沿着赤水河的河岸建设,由北至南,呈带状延伸。经年代更替发展,酿酒厂房成为整个茅台镇的主要建筑,生活区主要集中在赤水河北部,赤水河南部以及河岸边界均遍布酒酿厂房。这样的空间布局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镇区的居住空间与工业空间交织一体,同时工业产业用地占据大部分空间,不断挤压居民生活空间,造成整个镇的居民生存空间质量低下。随着酒产业的逐渐扩张,从前期的仅在河谷处建设的酒厂逐渐扩展到高地,不仅阻碍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破坏原有的特色山体景观,阻碍小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贵州乡风文明建设探析
一、贵州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风文明建设缺乏主体和载体。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农民,载体是农村文化。由于经济欠发达,一些地方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传统农业产值低造成土地荒置无人耕作,大部分人选择长期在外省外地发达地区打工。虽然政府一直在各方面帮扶农村小康创建,但只是保证了农民受益的主体地位,农民的建设主体地位易被忽视。许多村子常年处于“空心村”,在贵州农村的主体人群大多属“三六九”人员(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因此很多村子村民自治实际上是村中老年人自治。老年人对新文化接受程度低,封建迷信思想占主导地位,对于道德讲堂、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村中妇女老人参与不积极,反响效果不明显,青壮年的缺失使得先进文化和创新文化传播无法开展。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参与性普及性不强,大部分村镇的集体活动就是赌博打麻将,为恶习滋生创造土壤环境。(二)部分农民道德失范,封建思想顽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农民的获得感远未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许多农民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价值观、是非观裂变,产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勤俭节约、厚仁贵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滑坡。过去在宏观上重经济轻文明的农村建设负面效应开始凸显,农民人际关系淡薄、重利轻义、“笑贫不笑娼”,为追求个人利益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近几年一些地方民间非法宗教、封建迷信呈蔓延之势,一些乡村兴建庙宇求神拜佛,部分甚至发展成邪教性质,2012年河南光山校园伤害案、2014年山东招远邪教故意杀人案等造成社会重大恐慌。贵州农村偏远地区近些年封建迷信活动泛滥,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假借宗教之名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影响农村文明工作建设,还带来严重治安问题。(三)文化基础设施分布不均,权利制度建设亟待完善。贵州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些地方农村建设长期重经济轻文明,所谓的重视经济“实”指标,忽视文明“虚”功夫,乡风文明建设没有标准,见效慢,还往往吃力不讨好。通过贵州省文化厅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1434个,镇均文化站0.79个,文化补助资金7553万元,人均文化事业费42.51元,文化发展资金在本不多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用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的屈指可数。资金投入不充分,只有城市周边农村的文化设施相对完备,离城市越远的地区公共文化资源越少。在对部分农村的走访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农村的文化设施带有随意性和应付性,常见的是图书室和活动室形同虚设,不是空壳就是长期未对农民群众开放,只在有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开门迎客”,造成极大的公共资源浪费。权利机制建设不健全,文化建设投入方向不清楚,上级负责下任务,对实际建设情况不跟踪了解,既不批评也不嘉奖,一些基层工作队伍不积极,提不起干劲。(四)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备。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基层法制建设决定农村治安状况。我国这几年大力推进法制建设,填补了一部分农村基层法制空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长期以来农村建设主要依赖政策,与法律时有冲突,立法层次低且在农村过于理论化,缺乏效率。一些地方农村自治制度多年来仍未普及,农民能实际参与村务管理的村并不多,在民主选举过程中暗箱操作非法获取选票的行为仍然存在。其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是农村法制建设中的一大问题,农村执法机构通常由基层人员代执行,一些地方人员不足、素养不高、司法不公,“人治”大于“法治”,因征地拆迁、道路建设、山林权属的纠纷解决途径成了“走后门”“送红包”,“苍蝇乱飞”也加剧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对立。有的农村基层法制建设问题引发社会治安混乱、风气败坏,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五)人才流失,传统民俗文化沦落。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引进外来人员,包括大学生村官、农业龙头企业人才等,另一类是农村乡土人才,如本地种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人员等。其中文化人才缺失很大程度影响乡风文明建设。首先当前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亟须完善,下乡的多,走的也多,很多人只是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日后转岗的铺垫,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工作,一旦发现调离无望屡有辞职出走现象,文化专职岗位人员离岗经商,很难留住人才。农村企业家更多的是为挣钱,年龄过大、文化素质不高,很难作为文明建设主力军发展。本地培养出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外工作,不愿意回乡发展。其中本地人才流失更是造成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闲置无人继承的窘境,许多民俗文化传承断裂濒临消亡或边缘化,虽然近几年地方政府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引入外来资本注资农村民俗文化产业,但缺少专业人才的引导,各地区民族文化过度开发失去原有特色,呈现单一化、统一化,民间民俗文化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二、贵州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对策分析
(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拓展载体途径。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在农民群众,关键在政府主导。文明创建必须以人为本,受益者是农民,创建者也应该是农民,只有农民自身才明白自己所需所求。要强化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村内在机制作用,激发乡风文明建设内生动力。例如我省部分县采取的自治“村规民约”:锦屏县对名目繁多的酒宴制定统一标准,去除铺张浪费的繁文缛节,遏制近些年大盛的办酒之风;从江马安村规定若家中有上学儿童,则必须留一个成年人监管学习生活,防止留守儿童现象发生等,这种群众参与自治“村规民约”的方式应该在全省范围推广。要提升农民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宣传宣讲和科学文化普及,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美丽乡村吸引力,通过人才引进、就近择业政策召回外出打工人员,防止农村人口继续流失。要弘扬传统文化,深度发掘本地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展创新先进文化,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拓展农民文化活动方式,除传统歌舞戏剧外应兼顾老中青三代需求,增加体育比赛、读书征文、电影放映等文艺活动,引导农民自办文化,鼓励城市文体团体多下乡演出交流。(二)加强道德建设,弘扬清风正气。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保障。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道德建设应为政府主导,提供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和法律援助,引导农民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广农村“道德讲堂”,实现“文化墙”、广播电视、微信等宣传载体全覆盖,宣传工作常态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破除封建迷信,严厉打击利用宗教活动违法乱纪的组织和个人,让农民在法律范围内明辨是非善恶。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把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要求延伸到农村、建设好“最好一公里”,规范基层党员干部法纪和道德行为,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农村社会风气。(三)完善农村法制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乡风文明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上,农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乡风文明建设内容之一。依法治国先要有法可依,农村发展长期依赖政策而轻法律,要及时建立完善农村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互相协调,共同实施对农村的管理。由于我省少数民族众多,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原则下还需考虑民族文化和习惯特点,融入部分民间法规,建立有别于城市的农村特色法律体系。定期为农民做好普法工作,可以开展一些法律知识比赛,设置奖励激励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农村司法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四)鼓励本地人才返乡就业,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政治建设在于任贤,乡风文明在于人才。由省市县有关部门根据农村人才需求情况,组织到高校、企业招纳良才,对本地户籍人才给予政策照顾,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就业。建立农村文化组织,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潮流进行二次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在政府主导下多种所有制协同建设的农村文化产业格局。贵州应更加注重本土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将民族特色浓厚乡村作为试点,打造集民族文化展示、特色商品产销、民族旅游村为一体的综合民族特色村寨。发掘民间文化传承艺人,将优秀文化传承人建档管理,建立保护和激励机制,给予补贴和正面宣传,注重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展示民俗文化,传承民族记忆。(五)开展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小康创建指标体系要求。深入落实和推广贵州100个示范小城镇小康建设指标体系要求,在全面小康进程中实现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垃圾清运、人均公园绿地等指标要求,促进卫生健康和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教育,农村学校教育青少年增强环卫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农村环境集体管理,环境治理人人参与,共同营造健康家园。建设农村垃圾处理站,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的运作机制,改掉随手扔垃圾陋习,组建由村民轮流担任的农村自治保洁队伍,政府负责环境卫生规划、垃圾分类指导,实现农村卫生队伍规范化管理。重拳整治河道、水渠、道路垃圾。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以农村“厕所革命”照亮每一村每一户的“小角落”,全面治理不留死角。把农村环境卫生纳入考核监督,对环境文明户实施奖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治理机制建设。
作者:黄毓骁 陈卫洪 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贵州物流状况及发展策略
一、贵州省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贵州省物流发展的优势
1、市场的发展快速。贵州省作为一个内陆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贵州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消费者市场。近年来,各个行业的发展迅速,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物流行业的发展。
2、交通运输网络健全。目前,贵州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己经初步建成了以国道干线、高速公路、铁路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预计到201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500公里以上;修建成贵、渝黔铁路,便于和贵广、长昆铁路共同构成通往省外的快速大能力通道;龙洞堡机场扩建并打通国家规划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和乌江航运建设工程。
3、信息基础设施完善,贵州省已基本达到村村通讯,互联网深入乡村,为贵州建立现代物流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物流市场的活力较大。贵州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有着充分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市场,而贵州又地处内陆地区,物资匮乏,这就使贵州省对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贵州省经济战略导向的调整,高科技企业与轻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就更为强烈。
贵州红色旅游及多重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极具中国特色,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的新型旅游项目。当代,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缺乏应有的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攻坚克难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等革命传统精神品质。因此,“红色内涵”为我们这个时代所亟需。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的红色旅游,进一步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需要。同时在红色旅游中教育、休闲、娱乐等旅游理念的统一,往往使红色旅游为大众所接受、认可与喜爱。
一、贵州红色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崛起
当代我国红色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环境、悠久历史、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等有利条件,旅游业在贵州的经济发展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贵州文化旅游中,红色旅游近年来迅速崛起,红色旅游的足迹丰富。有广为人知的1935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红军在贵州的多次战役,诸如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等都为我们今天所熟知,并仍然津津乐道着。我省保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较多,如“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的赤水红色旅游文化遗址、息峰集中营旧址等等。遵义市已经被国家旅游部门列入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的10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据统计贵州省“2008年全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9.36亿元,同比增长21%;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41.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红色旅游在贵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据2006年贵州已编制完成的《贵州省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目标。2010年我省现有国家级、省级、地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多个,大量的革命历史遗迹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丰富资源,并已经完成了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贵州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青少年以及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集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每年贵州的红色旅游基地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目前,我省正在大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投入大量资金对红军当年的战斗遗址进行保护,并与当地的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整合为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贵州红色旅游是贵州旅游业中崛起的生力军。
二、贵州红色旅游的当代多重教育功能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红色旅游也步入了一个关键期。从2004年以来,红色旅游一直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是,在经济和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衡点。旅游行业能够拉动社会的交通、电信、贸易等行业的发展,有些地方为了增长经济效益,更多的忽视了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呢?根据红色旅游具有的政治性、教育性和纪念性等特性,笔者认为红色旅游文化的多重教育功能集中体现在政治教育功能、经济发展教育功能、社会文化传播的促进功能三个方面。贵州红色旅游是社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将历史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巧妙结合,更因其文化感染力,多被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使得是文化、政治、教育工作的有了一个形象的教育新方式。首先,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红色旅游基地的实物历史,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官,使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革命的艰难困苦,以及共产党员的爱国与坚贞等等。其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的教育重要方式。在艰难的革命历程中是解放人民的信念,对民族、民主的追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与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其次在经济发展教育功能上,贵州红色旅游不但传递着革命的历史,而且更传承着革命的精神,包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遵义会议精神,红军的不怕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新时期的党员、青少年以及广大的建设者,在生活、生产中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实事求是、革命乐观主义等精神,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再次,在社会文化传播的促进功能上,发展贵州的红色旅游并且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可以由红色旅游带动其他绿色风景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等等旅游品牌。在贵州红色旅游发展基础上各种旅游资源的互相带动与整合,积极有力地传播了贵州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以及贵州地红色精神。其文化传播的功能,有力地点亮了贵州的旅游亮点。
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论文
【摘要】节日符号是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现代转型的考察,揭示出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是以三种具体路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转型的深层动因。文章认为,国家化和市场化双重力量的交织作用,是传统节日符号转型的基本动力所在。
【关键词】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动力
节日符号作为民族在长期历史实存中形成并在特定时日集中展现的相关文化元素的集合的典型表征,显性地集聚表达了该民族的某些文化特性,其功能与文化一样,展现为对“人类发展的普遍过程”的一种关怀。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民族节日符号的原生性解释系统正在发生改变,新的意义和文化元素被不断地嫁接到原有的节日符号之中,使得新的节日符号为了迎合现实的各种需要被不断地建构出来,在不断的言说中,成为“合法”的传统。本文通过对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的考察,冀以揭示传统民族节日符号在新的历史转折期变化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深层动因作一探析。
一、贵州苗族传统民族节日符号的意义分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省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人口为1333.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苗族总人口为429.99万人,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2.23%,为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就人口规模而言,苗族传统文化构成了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苗族节日作为显性化的民族文化符号,被视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一般而言,贵州苗族传统节日符号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节气与时间记忆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