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2 17:40: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古代文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德育渗透

我国学校教育非常注重德育,尤其在高校设置思想教育专业,培养了庞大的专职德育队伍。但高校的德育却是饱受诟病的一种教育形式,原因何在?怎样增强高校的德育实效性?关键在于探究德育之本原,在学科德育方面着力,寻找回归德育之本原的平台,认真实践。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德育渗透

我国学校教育非常注重德育,尤其在高校设置思想教育专业,培养了庞大的专职德育队伍。但高校的德育却是饱受诟病的一种教育形式,原因何在?怎样增强高校的德育实效性?关键在于探究德育之本原,在学科德育方面着力,寻找回归德育之本原的平台,认真实践。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主体论

众所周知,文学创作是和创作主体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现了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识。从古至今,创作主体在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古代文论始终将对创作主体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讨创作主体的德才和学识、情操和禀赋等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这些因素与作家创作的关联性与复杂性。本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创作主体的人品与文品的具体关系。“文德说”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它的实质是说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决定文学创作成就的高低,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先秦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德”与“文”的关系随着其内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演变。“文德说”就其源,起自先秦时期的言、德之论,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这里的“文德”,不是专门针对文人而言的,不专指作者,而泛指一种美德。《礼记·表记》中说“君子耻有辞而无其德,有其德而无其行。”

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辞第二的思想,又强调了德、行、言必须统一。虽然“文德说”在先秦并不专指文学,却对后世文学主体论的“德”与“文”的关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汉代王充在《论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说:“《易》日:‘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又日:‘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为观,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以文为操”,就是以礼乐规定的文饰为仪表,而这种礼乐规定的文饰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在《书解》篇中又说到“人无文德不为圣贤”。这里将道德和文章看成一体,当然这一命题也引起了后世批评家们的争议。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文人的感情意念通过文辞都充分表露出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文德”之论的文论家颇多。魏文帝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提出的“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成了一个时期评论文人无德或少德的理论依据。

刘勰的《文心雕龙》除了有很多篇目论及文德之外,还有专篇论及文人品德,其论文人德行的专文是《程器》篇,借用《尚书·周书》上的比喻,说明人材要“贵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词人那样“务华弃实”,本末倒置,强调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算是真知灼见,准确地论述了文与德的关系。陶渊明不仅诗品高洁,人品也一直为后世的人称道,特别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萧统不仅为他编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评价了陶渊明的文品和人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高度评价陶渊明诗品和人品的论文。唐宋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强调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对作家道德修养的要求更为强化。唐代的韩柳及其门人对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层的论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从古文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古文须以“立行”为本,而以“立言”为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说明只有“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进入了“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达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练程度,并且还要再修养若干时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时代,文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等的观点,尤以宋濂为称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写作要崇实务本,合义理、事功、文章为一体的主张,认为文章的成败高下不能仅仅从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从根本上着手,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纵向观察,中国古代文论家都把“文德”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主体论的重要内容,认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养好的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进行文学创作的主体而言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对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出现的“文品”、“赋品”、“诗品”、“诗格”等概念,实质都是与“人品”对应而言的,以“立德”为创作主体的首要条件,古代文学创作中对创作主体德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论对主体性的深刻认识,对自身人格及创作的关系的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评价它的作用和价值,既不能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学创作的成败显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毕竟会有一个主导因素制约着,创作主体的品格是绝不容忽视的,主体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预先规定了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创作主体借其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表现主体的情志、个性、理想,始终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点之一。所以古代主体论对作家品格的重视,成为一个良好的导向,这使得作家不断地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对社会风气的加强、文学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分强调“立德”的作用,而忽视创作中的特殊性,这将无疑会阻碍文学的发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来衡量一个人的创作成绩,这也是极不公允的。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创作主体既要重视道德修养,又要不断在实际中开阔自己的学识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坚持不断创作、重视创作中的文辞表达,只有将这几者紧密结合,才有好的文章产生。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教学革新构思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学是基础性的主干课程,它具有传承性。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学的灿烂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此,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掌握文学史知识并且学会如何鉴赏文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等影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学在现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边缘化”,所以,作为高校为了加强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应该加大对教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教学技术

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是中文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从内容看有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选;从课程性质看有基础课、选修课、专题提高课等。其课堂教学达成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各门课程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共通性,所以本文在课程具体内容方面不作过细的区分,而统称为古代文学课堂。

一、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建立时间早,积淀深厚的课程。在以往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该门课程“以文学史为讲授的基本线索,作品阅读分析为主体教学内容,选修课为补充”的基本知识模块,在教学观念上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扎实的文史基础,要求学生博闻强识。是比较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类型。因此,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基本上是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主体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们从头至尾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述,学生则始终以听课和记笔记为主,一直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不过是披着高科技外套的板书而已。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的状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没有上升到教学技术的层次。很显然,这种课堂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一是忽略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尤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堂的时间全被教师所占用,而课后又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很难使课堂向课外有效延伸,也很难使学生的知识有效迁移和内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只会掉书袋,缺乏创新能力。

三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从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严重挑战,随着人才的社会化、市场化,一方面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和创造意识。总体看来,高校古代文学传统的课堂结构还是比较单一的,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强化课前预习,课中提高教学技术含量,课后练习,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将是我们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综述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后人蕴蓄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在高等学校,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传统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侧重于理顺文学史的发展线索,侧重于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的掌握,教学中仅仅满足于局部知识的传授,未能高屋建瓴地宏观地对待文学遗产。这样,势必会挫伤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重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质,总结古代文学的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了学界同仁共同面临的课题。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应该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演变与审美特征,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知识基础雄厚、能力素质良好的新型人才。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与现代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古代文学这一古老的学科日受冷落,古典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度有所动摇,部分学生产生了古典已成过去,没有必要再钻故纸堆的想法,厌学的情绪有所增强,这不能不引起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者的深思。而在反思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滑坡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更新观念,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意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古代文学这一学科其内容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其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封闭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变动性。说它稳定、封闭,是因为古代文学的基本框架、基本体系是已经成型了的。说它变化、开放,是因为对古代文学的诠释都会有那个时代的影子,因此,在挖掘古代文学课程中精华的同时,运用现代意识对古代文学进行诠释就成为本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古典文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古代作家作品的阅读,把握文学发展的进程。早在战国时代,《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指出与古人对话不仅要“颂其诗,读其书”还要“知其人”“论其世”。然而古代作家生活的年代距离现代已经相当遥远,古人的思想观念、处世原则、文体形式甚至语言习惯都与当今现实生活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因此我们与古人对话的障碍不仅仅是文字上的。

在教学中找到一些至今也仍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切入,不失为消除障碍,进而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例如讲授《离骚》以及先秦诸子散文,就可以把表现在屈原、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庄子身上各有侧重的那种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对现实的积极参与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忧世与愤世精神凸现出来,而这些正是当代知识分子依然承袭着的美德。可见知识分子阶层与它诞生时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士阶层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当今知识分子的许多优秀品质,正是士阶层某些特质的延续。这样便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学生会理出从屈原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一条一脉相承的红线,从而理解了古人对“士”的种种解释,如“士,事也”,“凡能事其事者曰士”,“通古今,辨然否,谓之士”等等;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弘扬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振兴国家与民族大业中的现实意义。在讲述古代文学作品时,要着重于对作品的现代阐释,发掘其民主性的精华和艺术上的创造性成就,突出对于现实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能运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例如《老子》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我们不能只认为它是玄而又玄的玄学,其实这里含有宇宙形成的科学。试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摘要》中这样一段话:“(宇宙)大爆炸以前是什么样子?严格地说,什么也没有,就连空间或时间也没有。”这段话的意思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的认识竟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正说明我国先哲的高度思辨的伟大成就。《诗经》中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人这种提倡、崇尚、高度重视创新的思想正是推动我们中华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都要用现代意识加以阐发。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的诞生、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新的文学思潮的出现,无不包含着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动。我们也要把古代文学教学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阐明作者和作品原来怎么样,更在于阐明文本及各种文学现象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或者说,通过教师运用现代意识,创造性的阐释、激活作品,使之与现实世界发生意义联系,并转换成一种精神滋养。这样,古代文学教学也就成为一个创造性过程,一个审美过程。例如,苏轼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统的解释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反映了它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这个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有一位老师通过对此词的深入钻研,联系现实的人生体验,在讲课时着重分析了它的动人之处:一是揭示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人生的缺陷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的深情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人生的缺陷难以避免,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由于教师注意用现代意识对古代作品作合乎情理的阐释,激活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文史结合,加大与历史学科的横向联系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课教学研讨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科目,这门课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它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就是从民族文化典籍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引导当代青年到经典作品中去了解中华文化,到经典作品中去了解贤者们的聪慧,到经典作品中去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研究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现状与发展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现状分析

1.时代变迁与认识偏颇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方向迷失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膨胀,整个社会更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大学校园,古代文学远不如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课程来得实在。学生普遍认为多背几首唐诗宋词不如多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更能获取就业机会,所以,在古文学课上看外语书、背外语单词的大有人在,在下面看小说、杂志的也不乏其人。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文学可学可不学,更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就是语言。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离现实太过遥远,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这恰恰是忽视了文学与语言的必然联系,忽视了文学是语言载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其实语言和文学是彼此关照的。尤其是古典文学,它不仅包含着文学意味,又不失中国古文明文化和经典语词。

2·教学时数的缩减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流于条框的阐释经过几轮的教改,一般院校的古代文学课均降到200课时左右,甚至更少。于是,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即使对部分作品进行分析,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另外,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至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对作品进行更多的剖析和理解只会使已经很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后很少关照古代文学,考试的时候,也只是提前几天苦背,在考场再一股脑地全部交给老师。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少数民族文学的缺失导致古代文学教学的单一性使用最多的文学史教材有四部:第一部是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64),这部文学史目前是受批评最厉害的一部教材。第二部是章培恒、骆玉明编撰的《中国文学史》(1996),但教材内容偏重“心理”或“人性”。第三部是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8),但疏误不少。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这是一部现在使用较多的一部教材,包容性较强,吸收了大量较新的研究成果,但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拼合、观点重复和论证混乱等现象。该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另外,《中国文学史》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应该是指整个中国(包括少数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综合。而已使用过的四部教材无一例外的都只有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的文学很少提及。其实,少数民族并非没有艺术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比如《格萨尔王传》等等。中国文学多样性的特点除文体的多样性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民族的多样性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对文学史上所强调的主流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展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标准,丰富了华夏文学宝库。在教学中如果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只能使课时更加紧张;如果不加入,少数民族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民族个性就会悄然流逝。

二、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改设想

查看全文

古代文学教学革新构思

在高校中文系中,古代文学是基础性的主干课程,它具有传承性。古代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学的灿烂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此,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掌握文学史知识并且学会如何鉴赏文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主义思潮等影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但是,古代文学在现代的高校教育中正在“边缘化”,所以,作为高校为了加强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应该加大对教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现阶段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看全文

谈古代文学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跨度大,课时多,从先秦到近代,历时千年,内涵丰厚,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块。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中作家、作品的介绍、分析、品评,以及对文学规律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分析评价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

一、备课求深,授课以精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50分钟的课堂,需要课下多天的准备。教师备课要有深度、广度,即将文本读厚,发现、挖掘文本中深蕴的信息,授课时得以厚积薄发。例如,《诗经·豳风·七月》表面看仅是描写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叙述“农夫”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反映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人民的艰苦生活。全诗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教师备课时会发现,此篇诗作不仅仅是农事诗,而且内涵广博,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信息点密集。其中鸟兽草木虫鱼等自然界名物,衣食居住劳作等生活的名物,官制车服、礼乐祭祀等典章制度的反映等,名目繁多。天文星宿如:“火”,衣物如“衣、褐、裳、裘”,农具如“耜”,工具如“斧、戕、绹、索”,兽名有“狐、貉、鼠”,鸟名有“鸧鹒”,昆虫有“蜩、莎鸡、蟋蟀”,植物有“桑、郁、茅”,农作物有“葵、菽、枣、稻、瓜、禾、麻、麦”等,建筑物有“向、场、圃、公堂”等,祭祀有“献羔、祭韭”,器皿有“兕斛”。此外,文中的“七月流火,九月的授衣。”句中“授衣”的内涵,不能如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简单地传授予学生“以物予人”之意,而应大量查阅资料,从《毛传》、《睡虎地秦简》,以及辽宁大学张震泽先生曾引用的《金布律》中,都足以证明古代有授衣制度的存在。又如《七月》诗第二章末“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内涵也并非如作品选中注释曰:“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自己被公子们掳去。”的释义,若教师认真研读《毛诗传笺》、《公羊传·庄公十九年》、《仪礼·士昏礼》,以及方玉润的《诗经原始》中《七月篇》“集释”的解释即可提炼出深层的意蕴,“殆及公子同归”实则表明,从西周开始,既有媵妾制的存在。通过备课中的深入思考,教师将文本解读透彻,这样,传达给学生的并非仅是一首农事诗,而是名物繁多,文化制度包蕴丰厚的,既有文学因素,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篇文章。从而以点带面,由《诗经》中《七月》的学习,带动对整个先秦文学文史哲不分家,文学尚未独立的总体特征的理解。因此,教师只有课下四面出击,各有所得,长期涵泳,深入体悟,睿智地思考,开掘古代文学的价值,授课中才能把古典文学的精华授予学生,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鉴赏涵泳,美在其中

古代文学内涵深刻,题材丰富,情感复杂,形式多样,师生在鉴赏时,涵泳其深味,发掘其审美意蕴,从而提高对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中国古代文学各段中都有作家的情感美,作品的语言美,风格美等,所有这些精彩纷呈的美,为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富于弹性的能源。比如先秦文学中,孟子的论辩艺术,庄子的诙诡谲怪,《诗经》的现实美,《离骚》的浪漫美,可与日月争光的屈原的人格美等;汉魏六朝段中,曹公的古直,阮籍的隐晦曲折,陶潜的一片神行,谢灵运诗句的雕刻绘画之美等;唐代文学中,王维诗中的诗意美,绘画美,音乐美,李白醉态思维的美,“清水出芙蓉”的语言美,杜甫的律诗精严之美,忧国忧民的情感美,韩愈散文的气势美,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清冷幽邃之美等;宋代文学中,秦观词的婉约美,苏轼词的豪放美,旷达美,辛弃疾词用典的含蓄美,刚肠似火,色貌如花的豪婉相济之美等。此外,唐诗整体性的“风神情韵”之美,宋诗“筋骨思理”取胜的理致之美都让我们陶醉其中,涵泳咀嚼,韵味久在。通过师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品味,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学习中体味到无穷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能力,亦丰富了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将美感内化,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查看全文

播音专业古代文学教改

古代文学是大学里最为典型的传统学科,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但当前很多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课时却相对有限;教材不实用,难度大,不能精益求精;学生不读原著,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锐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刻板,考核方式传统、呆滞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应用型的本科专业,需要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教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专业特点、时代特点,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手段,改革完善教学方法,才能走出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目的是我们预期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效果,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只有目的定位准确,我们方能把握好总体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以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他们毕业后多数在电台、电视台、编辑出版社或其他网络媒体从事主持、记者、编辑等不同类型的工作,他们经常反馈,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其中包括开阔的视野、良好的人文素养、严密的思维逻辑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等等。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目的首先应该定位为“知识的累积、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配合专业课程教学,努力打造适合时展的专业人才。

二、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艺术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学生课堂纪律差,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严重,学习热情不高,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其实陷入这种困境不能只在学生身上找原因,为人师者应该在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多做思考。“因材施教”从古至今都是教学致胜的法宝,但有的老师不能立足专业特点、时代特点,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就很难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更谈不上让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笔者以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一样以文学史为主,需文史结合,更要以文为主,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思考人生,体验万千情感,经历世事沧桑。这不仅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入乎其内”,即正确把握和传达古代文学的真实信息,有意识地把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让学生感同身受作者和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同时还要做到“出乎其外”,激活作品,贴近当下,用今天的眼光给予审视和评价,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典作品的当代意义,深刻感受到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这些经典作品还能对自身的价值、思想、情感建构有重要的意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