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育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2 11:44: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管理育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三全育人理念高校管理育人模式分析
摘要:“管理育人”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推动其他育人体系良性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新时代的管理育人工作,不能简单地将管理服务与之相提并论,也不能简单地从管理职能出发思考,而应充分结合中国国情,构建党治、法治、德治、技治、共治为一体的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模式。“党治”统筹协调促发展,“法治”治权治校稳秩序,“德治”感化教化养德行,“技治”科学快捷提效能,“共治”自治为基强共管。此外,高校应抓好管理育人的三个关键因素,即管理者的选任与使用、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科技智能的管理设施及系统等,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学校治理格局,在管理中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管理育人;学校管理;治理模式
“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管理育人”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推动其他育人体系高质量、高效能运转的基础与保障。
一、管理育人“五治”模式探索
新时代的“管理育人”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中逐步体现和实现育人作用。其中,共建是前提,共治是过程,共享是目标。因此,实现“管理育人”要有平等互惠包容聚合的价值理念、共商共建共管共情的机制体制、大数据研判下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统筹、清晰流畅的管理边界和流程,以及生生、师生和家校协作意识及关系的深化等。简而言之,即构建党治、法治、德治、技治、共治为一体的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模式,为实现管理育人提供保障、提质增效[4-6]。
(一)“党治”育人,统筹协调促发展
高校管理育人挑战与对策
[摘要] 管理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在管理育人的价值、制度、方式、合力、效果、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育人工作,要从优化制度、革新方式、加强协同、评估考核、加强师德建设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高校管理 ;管理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深刻理解高校管理育人的内涵
管理育人是指高校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其内涵有四个层面:一是高校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都应当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体现育人的宗旨和目的;二是管理者要严以律己、为人师表,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三是管理者要将育人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在依法严格管理、热情服务这一管理职责履行过程中,体现育人的价值;四是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参与各种育人工作和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加强和优化高校管理育人过程中,确保理念优化、工作思路清晰尤为关键。1.包括教学、服务和管理在内的高校所有工作。都需要从管理层面思考育人课题由于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宗旨的专业化组织,育人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强自律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就需要从管理层面来规划和设计育人体系,以形成高校育人合力。其实,《纲要》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间并无主次之分,仅仅是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所承担的不同职能提出的育人要求。然而,笔者认为,管理育人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他育人工作的教师和服务人员通常都是以育人主体身份出现的,学生则为育人对象,而管理育人中的管理不仅是针对学生的管理,还包括对管理人员、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在内的所有教职工的管理。之所以强调对教职工的管理,是因为让教师潜心于教书育人、让后勤服务人员投身于服务育人,让管理人员专心于管理育人,仅仅依靠教职工的主观愿望和自我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和推进,并从管理层面形成一种规范、约束和促进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机制,最大程度调动所有教职工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高校教学、服务和管理三大类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要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管理层面上重点思考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更好地配置资源和提高管理效率。从此意义上说,不仅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管理育人的课题,而且所有的教学部门、服务部门及教职工,都应当从管理层面通过必要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来推进育人工作。2.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最具本质特征的管理育人。育人不仅要靠教职工的觉悟,更要有制度规范来制约和保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和育人的制度化既是新时代高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也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抓手。首先,制度在育人中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它通过明确规定的保护、鼓励与禁止行为深刻反映了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念,同时它通过奖惩使管理对象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羞耻感,产生具有评断作用的权威意义,这些都决定了它必然产生的教育作用。其次,制度在育人中具有积极的认同价值。高校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管理为目标,根据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完备、具有特色、覆盖全体师生的规章制度体系,不仅可以使学校在制度框架内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由此规范校内各种关系,而且可以不断增强管理育人工作的透明度、民主性,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提升学校管理育人的水平和效益,从而确保学校所有的活动都严格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来运作,所有的管理都按照法律和规章制度来实施,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框架内来解决,这样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也必然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与认可。3.确立可操作的评价考核指标是管理育人能否落实的关键。长期以来高校管理工作虽然也重视工作评价和开展年度考核,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如何结合管理来履行育人职能,由于没有相应的育人评价考核指标与要求,绩效无法显示出来,很多人感到管理育人虚而不实。因此,高校需要对管理中涉及的育人要求有一个科学、具体的评价标准、操作程序和奖惩办法,主要考核和评价管理育人的规划行为、工作行为、配合行为以及育人工作的途径、方法和绩效。具体可以从书面检查和现场评估两方面着手,力图使工作过程科学规范,育人实绩客观量化,考核做到客观、公开、公正,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4.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加强管理育人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管理者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职责的履行,也关系到育人水平的高低和成效的大小,对整个育人活动能否顺利实现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管理者本身人格高尚,才会产生无穷的榜样力量。因此,管理育人最重要的是要把管理者的“身正为范”放在首位。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作为管理育人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应当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二、当前高校管理育人面临的挑战
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在日益得到人们认同、功能在不断得到拓展的同时,其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了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得到破解。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管理育人的价值尚需充分认识。高校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因为没有直接承担人才培养工作,加之长期以来管理者自身对育人理念的认识模糊,单纯认为育人仅仅是教师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因而对管理育人关注不够、研究不透、投入不大、效果不佳。尽管这种情形近几年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但对高校管理规律与育人规律之间有机结合的独特价值依然存在轻视、漠视、无视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管理上的短期行为、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等问题的存在,背离了高校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宗旨。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管理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充分认识管理育人的独特价值。同时,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实施管理和开展服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感染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发挥着榜样示范、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2.管理育人的制度尚需精心设计。管理育人的核心在制度,管理育人最本质的要求就是以管理制度育人,制度本身可以体现育人的要求,同时也是育人的保障。然而,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思路主要是定位于为了管而管,以确保学生不出现问题为基本前提,在这一管理思路的指引下,管理制度缺少了人性的温度、德育的深度和育人的高度。管理制度与育人要求相背离,如高校颁布了学生违纪处理的规定,但对犯错误学生采取简单处理了之的做法,而忽视了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些都提醒我们管理育人的制度设计必须从具有深刻的育人内涵、明确的育人目标等多种维度全面思考、精心设计,方能确保学生形成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确保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效益和办学目标的实现。3.管理育人的方式尚需不断创新。管理育人既要符合规律性,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而管理育人要真正产生良好的效果也必须依赖具体的载体,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因而需要我们去实践、去创新。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国内环境、信息化的生活环境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而对管理育人方式和载体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学生群体的新特征,如思想多元化、个性多变化、需求多样化、背景多层化等也对管理育人方式和载体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管理育人方式和载体尚不能完全适应上述新变化,管理育人实践既缺乏科学性也缺乏艺术性,更缺乏民主性和个性化。4.管理育人的合力尚需努力构建。作为高校育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育人,既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工作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又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各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努力形成管理育人的合力。但从现实看,这一育人模式还未完全落地,突出表现在:第一,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小环境的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国际化、信息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对管理育人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高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达到育人效果的最优化,而部分高校尚未将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联动起来。第二,高校内部各部门的育人合力尚未形成。一些教职工错误地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本部门、本人无关;有些教师未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习惯性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遵守纪律、成绩不理想的责任全部归于辅导员教育管理不善。这些造成了“都管又都不管”的育人局面,导致管理育人流于形式,未能落到实处。第三,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的育人合力尚未形成。学生既是育人的对象,更是育人的主体。做好管理育人工作的前提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但部分教职员工仅仅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对象,也无暇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育人工作自然收效甚微。5.管理育人的效果尚需科学评估。管理育人需要有强大的动力源,有了动力才能确保管理育人工作的落实。从管理学上看,严格考核就是最好的动力源。管理学通常将管理分成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业务管理侧重于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如基建、财务等的管理。而行为管理则侧重于对内部成员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的管理。管理育人也应当从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两方面做出具体明确的考虑。从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对于教育教学设施、图书馆、体育场地以及办学生均经费等都有明确要求,也常常作为重点予以检查。但对管理中的育人行为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导致考核难度大,未能把管理育人的职责履行与政治荣誉、经济利益、职务升降等挂起钩来。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建立起管理育人考核评估制度,但面临着如何强化制度的贯彻落实以实现预期目的问题,客观上导致管理育人架在空中、浮在面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6.管理育人的队伍尚需专业培养。在管理育人工作中,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育人职责的履行,也关系到管理水平和育人成效。从管理育人的科学性看,高校管理队伍与专业化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随着高校管理工作要求的日趋提高,一方面,专业背景各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管理人员主要依靠经验来从事各种管理工作,同时常常因陷入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而忽视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管理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对管理队伍尚缺乏专业系统的培养,有的甚至只“使用”不“培养”或者重“使用”轻“培养”,加之管理队伍本身的思想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从而影响了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如管理工作被看成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提高育人水平就是工作作风好一点、服务态度好一点等。此外,高校管理工作地位不高的现实也影响了管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提升整体素养。
工商管理育人模式研究
一、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解析
高校的第二课堂,即大学生在学校相关组织或教师的指导下,在第一课堂教学课时以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发展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能力的平台,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在形式上,以学术交流、主题实践、文艺活动、学科竞赛、创业园项目、实习实训等为主。高校第二课堂受时空的限制较少,具有开放、灵活的特征,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起到的是实践育人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将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运用,从而检验知识学习效果,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本文从意识培养、行为培养、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对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环节进行分析。一是意识培养。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诸多理论已经证明,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质是灵魂的唤醒,是让学生自觉实现从“他育”到“自育”的过程。在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意识培养与第一课堂一样,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行为培养。行为一般为意识主导下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反馈促进意识的改变。行为培养是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的根本。第二课堂的本质还是希望学生将头脑中的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来,即我们所说的具体实践。三是能力培养。能力培养是第二课堂育人环节的落脚点。通过意识和行为培养,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次数和质量,帮助学生从中习得实践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方法,最终实现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框架构建
(一)目标及主要措施。通过第二课堂的组织开展,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包括创新创业意识觉醒,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的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水平的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意识教育、专业训练和实践能力检验三个环节。其中意识教育是基础,也是整个框架构建的基点。专业训练是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实践能力检验是保障,是论证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合理性的必要条件。(二)框架构建。在意识教育方面,首先传统的正能量教育,即我们一般而言的思想引领的内容,要求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教育,实现唤醒工程,使学生能够从“他育”逐步走向“自育”,通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给学生打上健康、向上的生命底色,让学生明白使命和担当,具有时代责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分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如在大一阶段,以专业导论课为主,逐步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大二阶段,以创新创业专题培训为主,在大三阶段,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在大四阶段,以创新创业实战为主。在专业训练方面,主要目标是与第一课堂紧密衔接,将第一课堂所需要提升的知识点和能力延伸至第二课堂。一方面包括与各专业紧密对接的学科竞赛活动,如沙盘模拟大赛(ERP)就是企业经营全过程的一个模拟,学生在其中能够体会到经营决策的各个环节。市场调研分析大赛,即要求学生学会调查研究,掌握一线市场的真实情况。另外一方面就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如管理沙龙、对话企业家等栏目。管理沙龙通过拟定管理类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沙龙。对话企业家以“面对面”访谈互动等形式,由企业家直面学生,交流真实的市场环境和从业经验,让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有效信息。在实践能力检验方面,主要是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敦促相关体制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学生锻炼方面,可以通过实岗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方式。实岗挂职锻炼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专业岗位当中,让学生以“社会人”的身份进行工作;暑期社会实践往往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地方,比如旅游专业“美丽广西”系列活动,每年均由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博士、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区内各乡村开展旅游路线开发设计、旅游规划等活动。通过系列第二课堂的实践效果检验,同时也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以及构建相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三、工商管理类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施效果
(一)学生思想意识。将思想意识培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第二课堂组织思想政治、学术交流等讲座75场,“管理沙龙”8次/年,“对话企业家”8次/年等平台,组织开展毕业生晚会、十大歌手、舞蹈大赛、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传承”“文化”“进取”等主题融入其中,营造积极活跃的文化育人氛围,学生对学院归属感有了很大的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强烈。近三年来,工商管理学院通过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学生的学风、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均有体现,取得丰硕成果。31个班级为双无班级,1个班级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10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147人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320人荣获校级三好学生荣誉,1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10人荣获嘉和奖学金,41人获得省级以上竞赛荣誉。(二)学生专业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的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明显提高,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实战大赛、市场调研大赛、旅游路线大赛、会展创意大赛5个学科类竞赛活动成绩显著,获2016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泰安杯”流通业创新实践竞赛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一等奖、“学创杯”2016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二等奖、“远华杯”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一等奖等82项荣誉。在首届广西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中获得金奖,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立项中数量位居全校之首。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成立的ERP协会更是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社团活动将专业实践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让更多学生受益。(三)实践成果。第二课堂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经纳入议事日程,将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要方面予以考虑,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做法及建设效果也得到了认可,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赛等竞赛覆盖面、受益面逐年提升。2017年大创项目申报数量达到250项,在全校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数量、质量都是名列前茅。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美丽广西”旅游服务系列,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重点团队,活动开展有特色,切实做到服务地方,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在专家、博士、老师们的带领和指导下,会展专业立足广西,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受到好评。旅游专业为基层旅游路线开发建言献策,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营销专业连续六年与蒙牛公司、娃哈哈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创维集团、新东方等企业合作打造营销大赛,充分获得了企业的肯定。可见,通过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实践,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意识、行为、能力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有利于他们毕业后的创业以及今后职业道路的选择与发展。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思考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可谓是求贤若渴,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需要切实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能符合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给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助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和保障,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职能的完美展现。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在组织、作用、功能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教学和科研职责,负责培养和输送人才,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推动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培养,借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力量来培养和获取人才能够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企业中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企业中人才类型也变得愈发多样化,充实到企业的各个岗位之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经过一系列的交流和协商以后,了解到企业的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规定日期内将人才输送到企业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要签署订单合同,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予以参与和支持,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旅游企业也获得了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2.分工合作模式。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没有的场地和资源,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起到互补的作用,即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实践、实习由旅游企业提供,让学生能够到旅游企业中进行充分的实习实训,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信息,了解自己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实际差距,这将会让学生在日后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3.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资金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在校内建设有实训基地,那么其在校企合作中往往会占据主导地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会充分利用好自身资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培训工作,促使学生能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还会让学生分批到旅游企业进行实习,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备受青睐,缩短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时间,取得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常见问题
尽管校企合作的优势众多,能够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都能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好处,经常会出现校企合作的形式化现象,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归结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企业没有给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资金支持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没有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院校没有建立完备的实习实训的场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迟迟得不到锻炼,这违背了校企合作的初衷,学生的成才之路也遭遇了更多的波折。2.我国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企业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约束,致使校企合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面临的风险较高,不确定性很大,面临违约和预期风险,院校和企业出于自身考虑不愿意进行深度长期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亟待解决。3.旅游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了解企业当前运用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所教授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很难应用于企业岗位工作中,大大削弱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4.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不强,无法给学生的实习实训传授有效的经验,作出科学的指导,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才培养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路径
阅读育人管理论文
考试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它既有对既往的教学进行育人的功能,更有在考试过程在对学生的激励功能和考试之后的求得矫正与发展功能,尤其后者才是教育对考试功能的本真要求。
作为教学任务的阅读,分两类,一类是文章阅读,其目的是通过阅读,从文本中获取意义,掌握作者的思想内容,扩展知识,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化。另一类是语文阅读,这是在前者基础上,达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完成语言教学任务。前者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后者是实现前者的手段,前者是对语言教学效果的检验,尤其应了解学生获取意义的能力,同时能测出学生对表达意义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以往课程、教材、教学理论对知识的作用、地位有着片面的认识,使得语文阅读考试主要局限在“知识化+能力知识化+答案唯一化”的思维范围内进行试题的编制,抛弃了语言活生生的个性形象感染、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熏陶、大视角的纵横多维思维,促使语文教学在“考试指挥棒”的强化作用下,进一步走向僵化、无趣化、同一化、无个性化、弱人文化的局面。
要改变目前考试带来的这些局限性,恰当地运用考试的引导作用,促进阅读教学转变现状,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真实阅读;还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实现阅读教学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拓展视野、感悟心智、培育个性、陶冶情感、促进表达、厚积人文的根本作用,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语文试题的编制。
一、鼓励思维的多维性
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阅读文本依个人的思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经历及感受等等不同,理应产生不同的结论。读者既可以对文本产生认同、共鸣,也可以对文本进行质疑、批判。所以,阅读命题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性”的要求,可以从满足学生的个性思维需要和鼓励学生多维思维、个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编拟适当的题目供演解答。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育人实施探索
摘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管理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创新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改革,进一步挖掘价值理念、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元素,有助于提高管理会计课程育人效果,更好地满足数智时代社会对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管理会计;育人路径
0引言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育人效果,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体教学人员全方位教书育人。“三全育人”理念凸显强调了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对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科学融入思政元素,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也是理论与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智时代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会计岗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社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加强管理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1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育人的研究述评
1.1课程思政研究
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育人实施路径
摘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管理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创新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改革,进一步挖掘价值理念、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元素,有助于提高管理会计课程育人效果,更好地满足数智时代社会对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管理会计;育人路径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育人效果,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如何科学融入思政元素,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也是理论与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数智时代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会计岗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社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加强管理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科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教育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1管理会计课程思政育人的研究述评
1.1课程思政研究
国内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理论内涵的研究。陈道武(2017)认为“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从原先的单课程育人转向全课程育人,专人育人转向全员育人,传统的特定时空育人转向全时空育人。邱伟光(2017)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体现育人的目的性、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要求,其关键点在于教师。二是“课程思政”育人实施路径的研究。高德毅等(2017)认为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耿刘利等(2019)提出以价值引领为导向,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提出推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高校后勤管理“三服务、三育人”思考
摘要:高校后勤是高校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后勤人员在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后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转型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现状的审视,提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实现的条件和方法,以促进高校后勤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后勤管理;三服务;三育人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所有高校达成的一个共识,学校后勤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与教师的教书育人有异曲同工之效。高效、优质的后勤管理服务学生发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新时代下如何将后勤服务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后勤育人功能是当今高校后勤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尤其是正值转型发展的民族地区高校更加应该思考的课题。本文以地处凉山民族地区转型发展的西昌学院为例,就深入学习贯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后勤管理“三服务、三育人”功能,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内涵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目标提供如下思考。
一、充分认识后勤管理“三服务、三育人”的内涵,确立转型目标
“三服务、三育人”即高校后勤始终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三服务”的实质是指高校后勤实体必须始终坚持将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的需要作为首要的经营目标,将改善服务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主要工作,而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什么赚钱做什么。“三育人”的实质是指高校后勤服务对象是师生,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通过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提供服务时坚持与学校课堂的思想道德教育相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转型发展高校更应将“三服务、三育人”作为后勤服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把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转化为后勤工作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追求,从而实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西昌学院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就充分认识到学校地处民族地区,后勤服务理念、管理水平和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因而确立了后勤要从以往的汗水后勤向智慧后勤、文化后勤转型的目标,转型目标的确立能对后勤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着力强化后勤管理“三服务、三育人”的功能,加强顶层设计
高职后勤管理与育人作用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后勤工作是一项集管理、育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其中育人是高职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高职后勤管理与育人作用融合的意义,提出了高职后勤管理与育人作用融合的方式。
关键词:高职;后勤管理;育人作用
后勤工作是保证高职院校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分支,往往肩负着管理与育人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后勤服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虽为两个不同的部门,但本着“为社会打造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一共同目标,后勤管理与育人的工作两者必须相互融合。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发展,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已然发展为高职院校全面打造人才的重要方向和目标,高职院校中后勤管理与育人工作相互融合刻不容缓。
1高职后勤管理与育人作用融合的意义
1.1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在环境建设和服务意识上都突显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优美的环境中处处体现良好的学习、生活作风,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典范,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学生,用细微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后勤工作人员为学校师生创设优美舒心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较长时间的感染和熏陶,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生活理念会一点一点的深入学生内心,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策略优化研究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这就要求高职管理教育工作要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学生打造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分析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现状,并针对主要存在的弊端,提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管理育人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保障,也是促进学生深层次和全方位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被赋予了新的职能,要求发挥管理工作价值的同时,还要增强其育人功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更好地完成高职内涵建设贡献力量。[1]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现状
(一)重视管理约束,忽视教育引导。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使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有所提升。然而,受制于传统教育体制,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采用了“严管理”的办学模式,在管理目标上缺少规划,管理手段也过于强硬和单一,整体的教育管理效果不显著。这种管理育人的方法过于强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够采用引导的方法使学生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从内心深处产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欲望,而是利用统一的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对于性格和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高职学生而言,这种管理方法不具备育人功能,学生逐渐将教育者和管理者视为约束自己的人员,并主动与其保持距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但使管理工作缺少对学生现状的了解,还会降低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严重制约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2](二)管理育人功能发挥欠缺。通过对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了解,由于高职院校被列入高等教育体系的时间较晚,且院校自身发展的动力有所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多所中职院校合并后才得以升格,这就导致许多院校还未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教育体制和制度也有所欠缺。虽然在全面落实教育改革政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并建立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制度,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管理和教育模式的转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内化于心的内涵建设,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和意识,并通过加强精神建设、品牌建设、教育体系建设等,更好地发挥校园育人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想实现从硬性管理到管理育人的转变还任重道远。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优化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