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探索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2 09:53: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管理探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党员管理探索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流动越来越活跃,其中党员人才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这给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提高流动党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式的实践
在实践探索方面,杭州市于**年建立了流动人员党支部,**年组建了“杭州市流动人员党总支部”,**年建立了“中共杭州市流动人员委员会”,增设了流动党员工作部,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从人员、组织和经费上“三落实”,创新了组织形式、管理办法和管理载体等。
创新组织形式。根据流动党员所处单位的具体情况创新组织形式。同单位党员组建单位党支部,在同一单位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单独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骨干均由本单位党员担任;同行业党员组建行业党支部,根据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所属行业,调整党支部成员,使有“共同语言”的党员真正成为一家人,提供了专业工作交流的机会;整合分散人员组建联合党支部,适当增加党支部人数,减少支部数量,形成了“大支部、多支委、广联系”的格局。
创新管理办法。采取简便易行的办法搜集党员动态信息、接转组织关系和收缴党费,为流动党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杭州市**年建立了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库,改变了手工操作和资料不全的问题。创新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方式,流动党员持按规定开出的介绍信直接到市人才中心落实组织关系,“逐级转开”的手续代为办理。延长流动党员缴纳党费的期限,在杭州工作的党员每季度交纳一次,在外地工作的党员每半年交纳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委托他人代交。
创新活动载体。根据流动党员年纪轻、学历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强和适应信息化管理等特点,开展了网上党建工作。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家园”,在网上家园里为每位党员开设了“家庭通行证”,让每位党员“安家入户”,使党员在网上家园里“人人有位置,个个有空间”,定期参加网上组织生活。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探索
[摘要]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之一,与理论教学部分区别在于顶岗实习需要学校、实习企业、学生、家长多方面的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因各种原因,目前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现状不理想,学校在规范和完善实习内容和环节中遇到诸多阻力。借助对于顶岗实习的研究探索,旨在推进完成可操作的旅游专业顶岗实习设计。
[关键词]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改进办法
根据2016年4月国家教育部等五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精神,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顶岗实习现状,多角度分析新《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对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新要求,探索可操作的改进办法,为旅游管理专业实施顶岗实习教学课程提供借鉴和帮助。
1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施现状
(1)实习企业较多,大部分企业需求人数少,实习生分布零散,跟踪管理难度大。(2)由学校安排实习的,大多是由学校和实习企业签订双方协议,实习生签阅《实习生管理守则》。(3)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大多未满18周岁。(4)实习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实习生的考核主观成分多,量化标准少。(5)实习期仍以学生平安险作为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尚未为学生购买专门的实习责任险。
2新《规定》对顶岗实习的影响及改进方法
党员动态管理探索思考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永嘉县根据农村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规范、教育难落实、作用难发挥、关爱难到位等特点,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1.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每年两次集中开展寻找流动党员行动,采取“一找一”、“一联一”等方法,由党组织指定有耐心的责任人,负责一对一寻找流动党员,并作为其联系责任人,确立双向互动联系方式。2.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外出流动党员分布较集中的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建立了36个流动党员党组织,联合当地永嘉商会党组织,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对流动党员则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在流动党员集中的社区、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3.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构建覆盖全县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在驻外党组织中建设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通过建立学习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向外出流动党员延伸,拓展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和自主学习的途径。4.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流动党员党组织、异地商会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以“服务政府搭桥梁、服务会员谋发展、服务社会献爱心”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流动党员之间、在家党员与外出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双向交流共同发展平台。5.丰富党内关怀内涵。积极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的关爱工作,营造党内和谐氛围。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负责本乡镇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的联系服务工作。实行“一帮一”责任制,对思想后进、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由党组织指派热心的帮扶责任人,负责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全新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来把握、来突破、来推进,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一要树立“三个理念”,不断拓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认知视野。一是和谐理念。党员的心境和谐,是引导行为和谐,实现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因素。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家”、学习不断档、联系不中断,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党的宗旨纲领合拍、与社会的公德道义合拍、与时代的发展主题合拍。二是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党员为本”,就是要在制度设计上避免把党员“物化”和“政治工具化”,进而在党内形成充分发挥党员主体能动性的良性环境。“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特长和作用,有力地促进流动党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服务理念。加强流动党员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必须突出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充分尊重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建好服务队伍,健全服务制度,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二要突出“三个联动”,不断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基础。一是责任联动。要改变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相互隔离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明确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流出地、流入地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而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制,形成党委、支部、在岗党员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的上下联动责任体系。二是管理联动。根据流动党员的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对其实行动态管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别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互动、整体对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三是作用联动。要结合市场特色和流动党员的特点,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注重培育流动党员的先进典型,搭建为当地及家乡建设发展的服务平台,延伸作用发挥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每个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坚持“三个整合”,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一是整合资源。依托党校、网络、远程教育等载体,系统开发运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资源,增强各类资源的互补性,建立起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二是整合力量。围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组织设置上打破原有的地域、行业等限制,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设置同步,工作同向,力量同使。组织部门主动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整合工商、公安、税务、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整合制度。对现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和规定认真加以梳理,对过时、落后的制度和规定,进行修正和改进;对重复的,甚至互相矛盾的制度和规定,进行合并或调整;对制度和规定出现的“盲区”和“空白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力求通过制度和规定的整合,形成制度体系,发挥制度合力。
干部培养管理探索思考
村级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随着农村改革的持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使农业、农村、农民的原有内涵正在被全新的内涵更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必须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就必须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型农民,必须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村级干部队伍。
然而,村级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发展市场经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之间存在许多不适应。有些干部受小农经济狭隘眼界的禁锢,看不到也抓不住发展的机遇;有的干部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套工作方法,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力不从心;有的干部长于领导行政工作短于领导经济工作;对当今的农村工作出现了观念上、意识上、能力上等诸多不适应。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人才也大量转移了。许多年轻有文化有能力的农业人口通过升学、参军、打工、经商、办厂等途径外流,使得农村人才极度匮乏,造成了村级干部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观念陈旧、后备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我镇39个行政村现任正、副书记,正、副主任共61人,其中年龄50岁以上的35人,占57.4%;在文化结构方面,初中及以下的35人,占57.4%,高中、中专毕业的23人,占37.7%,大专3人,占4.9%。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严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约农村经济的社会发展。
新的形势对村级干部的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了,现在村干部担负着领导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任,必须要有发展思路,有经济头脑,有奉献精神,要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办事,必须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既能满足村民的合理要求,又要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他们必须是经营管理型干部,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干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党委、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工作水平,把建设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在解决好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知识弱化问题,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煤矿设备安全管理探索
摘要:煤矿设备安全管理不但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科学经营管理,满足日常生产经济效益稳定化的必要保障。现阶段,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都采取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模式,该模式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但是同时引入的大量机械设备,必然会导致机电设备管理的难度增加,所以机电设备管理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核心问题。解决机电设备的管理问题,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满足复杂市场环境的实际生产需求。本文首先探讨了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意义与特征,探讨了不同类型设备对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需求,其次对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在最后对煤矿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煤矿设备;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国家,我国的煤炭生产安全一直是行业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机械化生产的大背景下,如何采取科学管理手段,确保机械化生产的稳定性成为各大煤炭生产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现就煤矿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作用分析探讨如下。
1.煤矿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在现代煤矿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机电管理本身就属于综合性质的管理,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不但可以进一步改善机械设备的使用环境,同样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近些年来生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大多数煤矿都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机械化生产水平得到了提升,就必须要应用大量的新设备来参与生产,这个过程中复杂的生产条件与管理流程会导致各种煤矿设备安全管理问题,进而引发严重的管理风险和后果。高效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改善现状,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水平,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以此来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2.煤矿设备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探索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摘要:本文根据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和基本任务,提出了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其次,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设想;并对加强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改革深化,促进了医疗财务工作的良好发展,同时也给医院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各级医疗机构及时调整、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在财务管理的细节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笔者就根据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和基本任务,结合目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做一下浅析。
一、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经营管理方面
在经费预算管理上还存在着不严格、经费统管不到位财权财力分散、规章制度落实度不够、财务行为监控不严,财经秩序较乱、监督职能弱化等现象。
土木实验室管理探索
在欧美国家土木专业中,评价一所工科类大学的学术水平地位和综合能力高低,主要看实验室的管理体和运营制度是否完善,实验教学在专业学习中有着重要地位,培养学生有严谨的科学的态度和深入分析问题,并且动手解决试验中和理论出现问题的能力是高校实验室最重要的主要任务。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最新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和实践的统一,工科类重点发展就在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土木专业近几年中新工艺、新制度、新材料跟新换代教快。且本专业具有很强实践性、对实际工程背景结合要求较高的专业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工科类的实验室就是培养大学生基本动手技能的基地,更是孕育培养创新实践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平台。
1当前实验室管理现状和问题
1.1人员较少且层次单一
原有实验室管理人员较少且层次单一,只能做一些单项的试验项目,人员安排较少无法做到每个同学试验过程都辅导到位。对自己学科外知识比较匮乏无法完成跨专业性的试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帮助较差。
1.2试验课过程呆板
由于试验项目的单一,试验过程较为呆板,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创新实践培养不利。试验课程安排通常较为滞后且短暂,基本在理论授课之后,无法做到带着问题来做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数据修改较多,对试验数据真伪无法有的科学态度对巩固理论知识效果较差。
单位财务管理难题探索
1.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1.1概念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公益和国家长远利益举办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是最能体现社会事业特点、并将成为国家事业主体的非盈利组织。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国家创办的义务教育、基础性研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文化事业等公共事务组织。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推进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推动扶贫济困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相处。
1.2分类
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功能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公益一类。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不能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其经费需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履行职责依法取得的收入或基金要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这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从严控制,并加强监督和管理,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可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等。这类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自主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并依法取得服务收入,其服务价格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服务收入和经营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按规定纳入财政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公益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由财政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应补助。对这类事业单位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核定人员编制。要加大政府约束和社会监督力度,进一步保证其公益目标的实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公益三类。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如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机构。这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其开展公益服务和相关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属政府非税收入的纳入财政管理。其服务质量和服务价格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并受政府监督。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相关标准进行引导和规范。
2.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后勤服务管理研究与探索
[摘要]随着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院校后勤服务引进合作伙伴营运逐渐成为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新趋势。院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院校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引入方式管理、规范合作方式,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院校;后勤服务;引进合作;管理体系
一、院校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现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国院校2000年逐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大部分院校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由于院校低效复杂的事业单位运行体制,致使人员成本和营运成本过高,服务效率低下,在营运管理方面缺乏创新和竞争意识,经营效益差,服务水平低。因此,我国院校近年来对后勤服务经营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改革,从传统的院校投资、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引进社会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为主,并取得了较好实践的效果。
二、我校在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方面的探索
自2015年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向广东工业大学下发多个文件,鼓励学校探索新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后勤服务总体水平全面提升。2016年,我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后勤管理部门在总结多年后勤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广东工业大学引进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管理办法》及《广东工业大学后勤保障服务项目引入竞争性合作伙伴管理实施细则》,现将管理办法的思路和实操经验与大家进行研究探讨。(一)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后勤服务项目的管理机构,由院校的后勤管理机构为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责任部门,其他任何部门未经学校批准无权自行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合作伙伴。由后勤管理部门负责服务项目清单内服务项目的规划、配置并提交服务项目清单;负责办理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的审批、合同签订等手续;负责起草招标文件用户需求书;负责服务项目的校内协调、运行监督、计生、消防、安全生产、费用收缴、水电费收缴等日常管理。(二)引入竞争性合作伙伴实行清单化服务与管理。由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提出学校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清单。若服务清单内项目需变更,由后勤管理机构按批次做清单项目变更申请(含新增、删减、变更),由财务、审计、国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学校审批。(三)建立健全资格预审查制度。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须有相关从业资质和从业经验,有良好的服务信誉,无法律纠纷。主要是对参与投标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查,剔除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企业,降低引进合作的风险。投标企业必须要有相关从业资格,必须是在高校或一定规模的机关或企业经营过相关项目的、社会信誉好的企业。(四)规范程序。后勤管理机构提出后勤服务项目清单由财务处、审计处等相关部门对项目提出审核意见,报学校审批;凡在服务清单范围内的服务项目获得批准后,后勤集团委托招标中心负责项目的招标;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的项目一般应进行集中采购,确定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对于一些涉及金额较小的零星服务或临时合作项目,经监察处、财务处、审计处、招投标中心等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竞争性合作伙伴。(五)加强监督检查与违规追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据工作职责对引进后勤服务保障项目竞争性合作伙伴开展后勤服务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合作情况进行检查。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探索
摘要:根据现有医院医疗环境进行分析,从中找寻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探索
医疗行业是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一方面确保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平稳,更为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有效的保障前提。其中医院医疗设备是医师对患者身体状况了解与治疗的依仗,在医院检查流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故而相关设备的维修管理在实际医院功能运营中必须具备规范化的前提,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基础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化是企业或单位能够有效履行自身职能的基本前提,特别是像医院这种城市生命保障单位而言,更应该在相应细节上开展规范化的探索,特别是针对医疗过程中设备维修方面,有效规范化的探索能够保障相应医师的判断正确,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设备侧重性较强。医院因其自身监管范畴广泛,所以在设备的采购上极为齐全,但在真正的实际运用中却因为医疗设备的复杂性与侧重性,促使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贯彻,这便是导致设备在规范操作和注意事项留意的基础上仍旧问题频发的原因。甚至,在后续工作中因为长期缺少维修和管理,导致相关设备的参数准确性明显有误差,无法履行设备自身使用效益的同时,更因为错误的资料耽误了患者对病情的了解,从而为后续治疗埋下隐患。1.2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医院的经济来源基础是科室医师,故而针对相应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素质关注度不足,甚至因为这一情况导致后续设备维修困难,一切以医师工作为基础的模式严重影响了设备维修效率的提升。再加上医师自身的流动性较大,更导致医院经济环境的失衡,令维修管理人员的地位尴尬,促使多数人转移行业,促使相关维修管理人员的位置出现空缺,更导致人才紧缺的情况频繁出现。因为相关医院对维修管理人员素质的不重视,促使相应设备维修缺乏有效的统筹和经验教学,更导致维修途中或使用过程存在隐患,在相应设备发展与创新的领域中,也难以再具备进步的条件。1.3医疗设备维修方面投入较少。由于现有医院在经济模式上的特点,在获取资金经济流动的同时,医生取得其中大部分的资金作为回报,经过多方面的财力提取,促使后期医疗设备维修方面所能够得到的资金较少,再加上相应的资金体系整合措施,限制了医疗设备零件的更新换代,延误了后续设备使用的准确性;更导致相应维修预算资金拮据,人才保留困难。1.4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设备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能够安全准确的使用为前提,需要相应的检查与巡查等有效措施,避免因为维修的不彻底或疏漏导致仪器设备有所使用隐患。其次,应当具备更加条理性的设备检查与修复的要求规范,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自身素质的统筹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否则,在没有相对精准规范的环境中,难以保证相应设备维修的合格性,更无法保证设备隐患是否全面排查,这对患者自身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一种有效保障。
2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管理会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