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2 08:42: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管理控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管理控制背景下的业绩评价
1965年,Anthony提出管理控制系统概念,强调管理控制在实现组织目标、完善公司治理和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此后,管理控制思想和反映不同管理控制内容的变量不断被加入业绩评价研究中。1992年,RobertKaplan和DavidNorton提出一种综合业绩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BSC),其业绩指标除了传统财务指标外,还涵盖了内部管理、客户以及创新等非财务指标。1999年,Otley提出了基于管理控制系统的业绩评价框架,认为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时,应该更多地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制定战略目标和设置评价指标,并重视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等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明确地将管理控制视角引入业绩评价之中。
一、管理控制视角下的业绩评价框架
对于业绩评价研究,要避免传统业绩评价方法中只用财务指标问题,应更多引入管理控制的变量,诸如企业战略、企业生命周期、人员素质、国家和组织文化、社会行为和管理等。结合两位管理大师Anthony和Otley观点,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管理控制视角下的业绩评价框架应该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组织目标问题,包括组织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如何评估这些目标实现的程度。组织目标是业绩评价的基础和关键,因此,组织战略和业绩指标等都要与组织目标衔接起来。第二,组织战略问题,包括组织的战略和计划,实施战略和计划的活动,以及如何评估和衡量这些活动的效果。一般来说,决定企业命运的最根本因素是它的战略是否正确,以及管理者是否出色地执行了这种战略。第三,业绩指标设置问题。选择和设计对企业战略最为恰当、有效的业绩指标至关重要。这是承上启下的阶段,企业需要经常跟踪、统计并形成财务、销售和生产等反映企业业绩各方面的一些列衡量指标,这些指标通常被视为关键业绩指标。第四,实现目标的激励制度,包括确定的经济报酬和认可、地位、声誉等非量化报酬。激励系统的作用在于使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将企业目标与管理者个人目标相协调,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或财富。第五,组织信息反馈系统。一个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能利用内部生成的数据和来自外部渠道的信息,达到及时反馈,纠正偏差,更好地进行业绩评价。
以上五个问题应该是管理控制和业绩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原有的文献研究都是将这五个问题割裂开来的单独分析(如表1所示),而没有整体上将这些问题全部纳入业绩评价研究范围。因此,管理控制视角下,一个有效的业绩评价系统必须要包含以上五个方面。
二、预算控制、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之比较
物业管理控制策略
1物业管理的现状及意义
物业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和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各类房屋可以是住宅区和单体的其它建筑,还包括综合商住楼、别墅、高档写字楼、商贸大厦、工业厂房、仓库等。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是指属于室内外的各类设备和公共市政设施及相邻的场地、庭院公建。物业管理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及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地、道路养护等统一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使用人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业,服务对象是人,是集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有偿劳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2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业管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也就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于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存在不少问题,如:物业管理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业主、使用人、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对物业管理市场实施监督管理和人民法院处理物业管理纠纷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致使大量的矛盾和纠纷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与物业管理的实践活动相比,我国物业管理立法严重滞后的状况已经开始制约物业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法制建设滞后,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清;二是建设与管理职责不清,缺乏有效衔接;三是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机制,物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不规范;四是业主委员会的运作缺少监督和制约;五是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落实不到位;六是物业管理行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乏缺。
3管理措施
3.1政府方面物业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应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制定发展物业管理的中长期规划,特别要研究制定住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培育物业管理行业和物业管理市场的力度。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工程造价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保证建筑企业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做好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要想做好动态管理控制工作,那么就需要专业的人才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造价的动态管理和针对于管理的控制工作是建筑行业得以安全成功运行的基础因素,将这两点做好,企业会更加容易的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两方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会受到造价预算中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同行竞争的压力,所以其重要性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管理控制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工程造价对于一个建筑工程能否最终取得最大化的效益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动态管理和控制措施本身也具有着极大的复杂性,会受到诸多内因和外因的影响。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越来越多,所以工程造价逐渐成为了企业中的重点工作项目。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当中,因为管理手段不足,所以对于造价预算所面对的动态变化应对能力太差,以此造成了预算编制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工期不足,经济效益也难以保证,所以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探析。
1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探析的重要性
虽然现阶段我国整个大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很明显的发展,但是在工程造价方面受到传统的影响桎梏仍旧比较深远,在施工团队的管理中仍旧采取着传统的粗犷模式,团队内部比较分散,造成施工质量低下等问题,这些都可以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缺乏关注,由此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由于建筑企业不断的增多,所以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大,如何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建筑企业得以在市场立足不得不去加以考虑的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加强造价动态管理控制探析的重要意义,不仅增加了企业自身抵御施工风险的能力,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大都工期较长,并且施工所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的问题,有很多人为不可控的突发因素,对造价预算有很大的影响,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成本风险,所以,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成本探析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探析中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环境管理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影响企业环境管理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影响因素与公司的规模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企业在环境管理控制过程中,管理控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着国际大环境,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应对这一挑战,首先要对环境管理控制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创造绿色的企业文化,适应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让企业在发展中稳步前进。
关键词:企业环境;管理控制;措施因素
1对企业环境管理相关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以及细化
针对现阶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要想根本性地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要对企业环境管理相关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以及细化,企业内部主要管理人员要肩负起主要职责,对于环保部门来说,要做的就是规划落实环境的管理、考核等,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将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单独的设立,这一部门的设立主要是监测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其次,要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不断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废弃物如何进行管理等。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从企业自身的性质以及特征出发,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良好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2对人力资源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除过核心竞争力以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对企业环境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本企业的特色以及性质建设绿色文化,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为企业员工树立榜样。其次,企业可以定期地为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讲座,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同时定期地对环境管理的效果以及成绩进行公示,采用这种模式可以促使员工深刻地认识到绿色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的126件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自2017年6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使用的126件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妇科医疗器械69件,腹部医疗器械57件。观察组妇科医疗器械67件,腹部医疗器械59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根据手术需求选择手术器械,通知巡回护士提前1d准备,手术使用后按常规流程处理器械。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1)建立手术室护理单元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档案,购入新器械后,建立档案再进行投放使用,在器械上添加身份证明标识,将其作为应用及保养的依据,尽可能降低器械使用风险。(2)新器械使用前,由专业人员或器械厂家对器械操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主要包括工作机制、原理、使用方法、维护方法等,科室组织进行专项考核。评估机械使用风险,主要内容包括安装应用环境条件是否达标、术者是否具备应用能力等;并对手术室温度湿度进行调整,保证器械发挥良好性能;确认操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器械,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及问题处理能力。(3)器械带病运行是出现医疗器械应用风险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时间应用会出现自然消耗及性能下滑等不良情况;因此,必须建立器械预防性维护制度,在其出现故障前预防性的进行检查与维修;一旦发现故障征兆,必须对器械进行检查与维修,及时发现器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针对性的控制消除,保证器械使用年限,提高使用安全性。(4)针对高风险植入性器材需进行强化管理;重视器材追溯可控性文件的建立,填写器材使用登记单,完整记录器材的型号、名称、供应商等,方便进行追溯性核查[3]。(5)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学习,使其掌握各类器械的使用规定及临床应用风险,并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工作人员努力学习器械操作技术的主观意识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最大限度降低器械运用风险。1.3临床评价。手术室护理人员清点并记录手术器械情况,主要指标包括器械配套齐全率、清洗合格率及验收率。对两组手术器械的手术医师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手术器械进行质量评分,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及质量越好。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器械配套齐全率、清洗合格率及验收率比较。观察组器械配套齐全率、清洗合格率及验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满意度评分及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满意度评分及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4]。医院医疗器械种类较多,特别是手术室医疗器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对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尚存在缺陷,这对医院的长期良好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应用风险的控制,提高管理质量,保证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器械配套齐全率、清洗合格率及验收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及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模式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较好。将其应用于实际临床中,能使器械运行使用体系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风险管理控制意识,使医务人员具备医疗器械应用风险前瞻性管理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器械存在的管理漏洞及缺陷,并且及时弥补质量风险缝隙,进而提高手术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水平,使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医疗器械性能及优势,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5]。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中应用风险管理,建立医疗器械档案,并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提高其风险意识;加强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感;做好手术室医疗器械维护及保养工作,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控制工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管理效果。
水利施工管理控制措施思考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生产出合格工程产品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是对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的强化管理和合理化运作使用,成本控制主要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同时还有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问题。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中项目管理的贵、权、利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未完善,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大大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的要求相距甚远。
2、人员素质问题。由于受历史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现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偏低,过分依赖于公司,依赖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有些项目管理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养但缺乏对成本、进度、质量、综合管理的控制能力,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对管理在行但又对现场缺乏必要的经验与技术,或者对财务知识缺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约束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3、目标管理问题。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4、现场管理问题。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预算管理控制完善研究论文
一、战略管理控制和经营绩效管理控制
1、战略管理控制
基于管理控制系统角度考虑,“马格纳斯构建了包含战略模式、战略使命和战略地位为三个关键变量的战略模型。”他进而构建了战略模式、战略使命、战略地位以及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假定关系图,指出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应当建立在战略模式以及由它决定的战略使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来说,管理控制制度应当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不同的战略地位导致控制设计可能是严格控制,也可能是松弛控制,而管理控制系统中对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最敏感的就应该算是预算系统了。
2、经营绩效管理控制
所谓评价则必须有一个参照标准,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价标准至少应当包括财务因素,而财务因素的主要来源便是预算管理控制系统。根据这一标准既可以考核经营绩效,又可以确定进一步的激励和报酬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促进可运用的资源(如人、设备、设施、时间、资金、材料等)发挥最有效的功能。如同战略管理控制系统一样,经营绩效管理控制系统也可以根据整个管理控制系统监督程度的不同分为严格控制与松弛控制。而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对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预算管理产生极大影响。
二、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间的相关性
农机部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优化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事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农机部门改革也在持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农机部门肩负着国家公益事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带动社会公共服务生产力发展。但是,农机部门多年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新时代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事业单位的政策,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推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与新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体系相适应。对农机部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农机部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便对农机部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优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农机部门;全面预算;管理控制;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对农机部门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农机部门常见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支付风险,另一类是投资风险,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全面预算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提高对各个参与涉及的项目风险进行科学的预算,这样就能够对农机事业单位的支付能力,财务状况有清晰地认识和了解,避免对部分不可支付的项目开工建设,降低了农机事业单位的支付风险发生概率。
1.2有利于提高单位内部资源利用率
集团三层会计主体资金管理控制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各企业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集团不断扩大规模,管理层次和组织架构也更加复杂。很多企业集团常设立了很多控股公司及子公司,涉及到很多会计主体,如果子公司管理失控将会导致整个企业集团受到打击。这就需要通过对多会计主体财务管理关系正确处理。本文提出了资金控制这一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概念并加以探究,希望能够对整合集团资源并发挥集团优势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集团;三层会计主体;资金控制;管理控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控制是重要内容。管理控制效率对企业资本增值效率有重大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企业资金可以分为外部借贷资金和股东投入资金两部分,这两部分资金都需要企业建立资金控制体系来进行监管。出资者希望投入的资金能够安全和增值,而经营者与出资者两权分立让出资者的资金得不到安全和使用效率保障。我国的企业集团大多是由子公司发展而成,企业集团存在多层面会计主体架构,不同主体在资金管理控制上的目标、环境以及控制对象上都存在区别。我国企业集团在这方面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对集团三层会计主体资金管理控制进行研究非常具有必要性。
一、三层会计主体的含义
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也就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点单位和组织。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以及提供的信息必须要严格限定在所有经营上或者经济上有独立地位的主体或单位内,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接受的数据以及输出信息不能超过单位或主体界限。所有具有独立性的单位都是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运行过程中,要把所有主体都作为空间界限也就是会计主体假设。简而言之,对会计主体假设确定的目的即是为会计核算划定出一个空间范围,从而为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与所有者自身经济收支提供区别。会计主体是独立的核算单位,它不同于法律主体,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为了对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全面反映,就必须要把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所谓三层会计主体指的是在法律上相互独立的三个不同会计主体,其在经营和财务上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集团。三层会计主体中按照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来进行分级管理,在管理控制过程中不仅有内部经营控制,还有外部资金控制。
二、资金在三层会计主体环境中的运用的特征
基于管理控制的员工选拔机制探讨
一、管理控制系统发展及其缺陷
1.管理控制系统的发展
1965年,安东尼首次提出“管理控制框架”这一概念。安东尼描述管理控制是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获得和使用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此时的管理控制系统更多的是基于反馈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步入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时代,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新型的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便应运而生,形成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管理控制系统框架。该框架涵盖了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营运指标,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相互联系并且制约的业绩评价系统,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是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管理控制系统。进入21世纪,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产生和确立了基于价值的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系统框架应运而生。该系统运用价值管理方法,以为股东创造优越的长期价值为明确目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框架。
2.现有管理控制系统的缺陷
通过综述管理控制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可见,已有的管理控制系统较为偏重人员的事后控制,即通过员工的业绩评价来监督和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努力。该管理控制系统将员工视为理性的经济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个人的行动目标。现实中,人作为社会中的成员,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加,企业员工行为变得更为不可观察或不可测量,更难准确地评估每位员工的业绩,或者更难找到一个较为客观的、充分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鉴于此,有必要对员工进行事前控制,即基于管理控制系统视角的员工选拔控制,选择与企业匹配、岗位胜任力匹配的员工,进一步弥补管理控制系统中过分偏重员工业绩评价的事后控制所带来的弊端。
二、基于管理控制系统视角的员工选拔机制的理论基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