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2 02:34: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广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广州旅游发展策略
生态旅游是以欣赏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增加收入、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条件、对公众能够进行环境教育,从而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1]。生态旅游收入在旅游业总收入中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2]。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功能是生态旅游的特殊功能,也是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最大不同点。从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至今,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所在。
一、广州市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劣
1.广州市开发生态旅游的长处广州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濒临南中国海,珠江入海口,毗邻港澳,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东省省会,华南地区经济、金融、贸易、文化、科技和交通枢纽,教育中心。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据2012年广州旅游工作会议获悉:2011年广州市旅游业总收入1630.80亿元,同比增长29.98%,旅游业增加值69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8%,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63%,初步确立了支柱产业的地位。而在旅游业当中,生态旅游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地理上来说,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区穿流而过。因此,广州的北部和东北部应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广州市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其资源主要集中在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区、旅游度假区等地方。而这些资源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广州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广州比较出名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帽峰山森林公园、芙蓉嶂旅游度假区、九龙潭旅游度假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高滩温泉旅游度假区等。同时,广州还充分开发了以“珠江夜游”为代表的珠江游旅游资源。这些都收到了很多不错的效果。统计数字表明,作为华南的中心城市广州市,2011年,广州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33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2.广州市开发生态旅游的不足之处首先,广州的景观资源开发力度不足。目前,广州北部山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相当优越,但山高、林密、泉多的自然景观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地旅游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的甚至尚未开发[2]。其次,缺乏生态旅游的品牌连锁效应。如很少有将几个生态旅游区连在一起供旅客旅游选择,大部分都是单独经营,缺乏整体意识。再次,生态旅游人才不足。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跨学科的人才,广州市相关部门尚未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现在,游客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感到最担心、最不满意的,是除住宿、景区等旅游设施之外与旅游相关的交通、信息咨询、沿途休息、公共卫生间、社区环境,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投诉等。这些问题是近年来游客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也被公认为我国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与旅游发达国家差距[3]。这是广州在开发生态旅游时要正视的难题。
二、广州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规模都很大。在旅游区内世代居住的农民,将土地和森林等资源作为其主要的谋生手段,但开发为旅游区后,这些资源被严格限制使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发展旅游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或破坏,甚至几乎阻断了他们所有的经济来源,当地居民因此会有不满或抱怨,若不及时调解,则会有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出现偷伐木材、偷卖珍稀动植物等行为,致使旅游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
广州彩瓷人物图探究
摘要:广州彩瓷人物图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时代性与地域特色题材相结合、独特的构图技法和色彩运用等艺术风格。在审美意蕴方面,用笔的精细和色彩的浓艳是其最鲜明的特征。相比于古代传统的广州彩瓷人物图,当代的广州彩瓷人物图取得的进步是显著的,在人物的神韵气息和色彩运用方面有较大突破,在烧制技术和工序安排方面也更加趋于合理。
关键词:广州彩瓷人物图;艺术风格;审美意蕴;创新
目前,国内对广州彩瓷人物图的研究材料不是很多,陈玲玲女士在《广彩———逝去的美丽》一书中提到,广州彩瓷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式多奇巧而岁无定样”,展现出浓烈的欧洲罗可可绘画风格。广州彩瓷通过“借胎上彩”,出产的彩瓷主要销往国外,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早期出产的广州彩瓷,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研究价值。西方国家对中国瓷器的热衷,极大地推动了清朝的陶瓷业发展。在与欧美国家贸易初期,景德镇的部分陶瓷制造业就已经转由广州代工;直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中外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广州彩瓷的艺术风格开始慢慢融入民族和区域特色元素,设计形式多变、设计风格趋于多样化[1]。如今,欧美国家对广州彩瓷的需求量大不如前,广州彩瓷的产量大幅缩减,但是对其发展历史及其艺术价值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州彩瓷的艺术风格与景德镇瓷器不同,广州彩瓷以织锦纹饰图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以浓艳华丽、构图紧密、艺术工艺精细而闻名。广州彩瓷运用多种颜色和金色来钩边、图案描绘、织金边、填涂颜色,多样的金色线条画于瓷器白胚之上,看起来十分炫耀夺目、灿烂辉煌。工匠们有一首诗概括总结出广州彩瓷的审美特色:“彩笔为针与丹青作线,并且纵横交织针针可以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最后是春花飞上银瓷面”。《中国瓷器》一书中记载了:“十七世纪中后叶时期,法国路易十四国王要求马扎兰创立中国公司,然后命人到广州订做带有法国纹章的瓷器。”[2]在本书的记载里,详细描绘了广州彩瓷在西方国家外销的全部过程。
一、广州彩瓷中人物图的艺术风格
(一)时代性与地域特色题材相结合。广州彩瓷对于人物图题材的探索始于清代初期,至清代中期基本发展成中外合并的彩瓷样式,尤其是雍正年间,图样设计在欧美国家完成,陶瓷制作在广州完成,同时题材里也融入一些岭南文化特色,比如花鸟、鱼虫、吉祥物等题材。到了现代,欧美国家已很少来华订做了,于是广州彩瓷的人物图题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转而更多展现岭南传统的水乡题材,更加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契合了收藏家的偏好。想要了解广州彩瓷人物图题材发展的全貌,仅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去解读还是不足的,还要从人物图故事的内涵层面和艺术风格特点来把握。题材的组合原则上就是审美特征的发展方向,艺术风格的形成必定是艺术题材带给人的感官感受,比如个人思想、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慢慢地发展成不同民族的多样艺术形式。虽然这些民族特点在传统绘画形式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但民族艺术性同时也是传统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民族的艺术,虽说艺术形式相近,但艺术风格却各有不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别出哪幅是中国画,哪幅是日本画,这种分辨是从风格上进行判断的。因此,不同艺术风格题材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审美特点,广州彩瓷人物图的表现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广州彩瓷发展至今,由最初的欧美国家来样定制,到今天以岭南题材为特点的艺术风格,都在广州彩瓷人物图发展进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2]。(二)广州彩瓷人物图的构图技法。以往的师傅们在图案设计之初,通常会根据器皿的外观形状来初定设计思路。广州彩瓷中常说的开光,是把要表达的题材内容在开光空间内进行描画,对于较为复杂的器皿,师傅们会设计多组大、小不同的开光组合,这样会使瓷器显得丰富多彩。广州彩瓷在构图方面也有着自身的艺术特点,设计有多层的纹饰图案与边圈,边圈里面还会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在广州彩瓷人物图设计过程中,师傅们将岭南传统特色的图案纹样融入纹饰图案中,具备更加丰富的选择性。同时,师傅们也会研究古人的构图技法,南齐时期的谢赫在其“六法论”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经营位置”的概念,指出了构图对于作品成败的重要性。“经营位置”也指绘画里的构图,“经营”一词暗指营造和建筑方面,谢赫以此来比喻我们作画之初的构图布置。谢赫评价毛惠远的“位置经略”理论是对安置一词的解释[3]。唐朝名家张彦远将“经营位置”合了起来,布置构图作为绘画中的总领。不同朝代的艺术家在构图探索过程中有着阶段性的精辟见解。著名画家张大千曾说过“人物画的配景,适合用梧、竹、梅、柳、芭蕉、湖石、荷、红栏树。”[4](三)广州彩瓷人物图的色彩运用。在人物图色彩运用方面,广州彩瓷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乾隆时期,广州彩瓷的颜色种类还比较少,总共才十多种颜色,不能实现颜色调和,彼时多用柴窑,采用一次烧制工艺,色彩较为单调。现代的广州彩瓷在色彩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现代烧制使用的是电窑,便于准确控制温度。现代的广州彩瓷采用三次烧制工艺,涂上第一层色调后进行第一次烧制;在第二次烧制之前,在第一次烧制的基色上面进行油色分染,获得明暗效果,最后补充完整画面;在第三次烧制前上金水颜色,烧出的效果显得更加色彩浓艳。当前,广州彩瓷还发明了撞色法,即用两种颜色在瓷面上进行相互染色,这个过程需要高超的专业技法。传统仕女图中的女性,一般是用线描的方法来完成的。因此,在人物画表现中,以线条运用为主,色料填涂为辅,料是指画面的浓淡程度。广州彩瓷人物图的服饰一般用水色和油色填涂,在服饰的边缘使用大面积的颜色过渡,使用重色着画。在服饰绘制时,通过不同的色彩、材质搭配来区分不同人物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比如“昭君出塞”中的“昭君”一角,是汉代时期的风格,人物服饰以皮、帛等主;昭君出塞的地方为边疆,突出表现豪放、粗犷的地方特色,所以,适合运用粗重的线来表达服饰的边缘。又比如“貂蝉拜月”与“西施浣纱”这些典型的古代人物形象,人物的服饰应以粗犷的布料为主,我们常用粗笔线条来描画。而在“贵妃出浴”中,为了展现出杨贵妃出浴后娇滴滴的姿态,服饰应以细线条为主,这样更能展现出杨贵妃的仙感。广州彩瓷人物图在注重线条粗细表现的同时,也很重视颜色的搭配、变化。
二、广州彩瓷人物图的审美意蕴
迎接广州亚运会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11月12日,广州2010年亚运会倒计时两周年启动仪式隆重举行。随着11月12日广州2010年亚运会倒计时两周年启动仪式在天河体育中心隆重举行,我们将一起见证亚运会的到来。(广州亚运会思想汇报)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身在广州,理所当然希望能为广州为亚运出一份力。
相比之下,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民意征集调查可能更显得令人兴奋。据悉,广州市规划局和地下铁总公司联合了广州未来地铁发展的两套规划方案——小环线和大环线方案,并且就此征集民意。这体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让居民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主人,参与到民主生活中去。自10月31日起,两套方案正式接受市民意见反馈,期限为一个月,最终的方案将在民意的基础上形成。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胡主席说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面对广州亚运会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让这次亚运会办的有声有色为中国人民增光,如何在在这次亚运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从以下这点去做好:公务员之家
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责任”二字,看似笔画简单,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物在不断发展,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也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作为一名学生,不仅仅要学好祖国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口头上说爱国,看看新闻就可以了,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亚运会,作为一名广州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广州人的形象,一颦一举,都成为外地游客评判广州的依据,我们当然不能丢脸。此外,向外地游客展示广州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城市的魅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此时的社会责任感表露无遗。为亚运会而进行的城市建设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衷心期待也运回在广州开幕的一天,我将会以主人的姿态迎接外地游客,为广州献出一份力量。这是我的责任,也是表达我对广州的热爱的体现。
从广州地铁规划局的网站资料可查,现规划中的地铁网线将与广深港客运专线接驳,并于2010年投入使用,届时广州到香港的时间将缩短一半以上。2010年正值广州亚运会,可以预见,这一专线的投入使用将会给广州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当然,也需要我们努力把握好,才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广州城市街景设计研究
本文对亚运特色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广州街道两侧及周边环境方案项目分析第16届亚运会下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手法及特色性的展示。本文结合城市景观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了地域性、民族性、功能性,其中设计的亮点是抓住亚运会的大背景与中国岭南文化融合的特色。通过亚运会标志、亚运主题、亚运火炬设计等一系列亚运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赋予时代特征的广州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体现,将景观的功能与装饰、美化与宣传更好的结合,体现出广州城市独特的地域风格。
一、广州同泰路街道景观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一)城市街道景观概述
街道是城市的骨架,所谓城市结构主要是依靠街道组织体现出来,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街道。历史上街道承担着交通与生活的双重功能,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让城市街道空间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活。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街道景观则涵盖城市街道景色和人造的景色。观光的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居民习惯性的感受街道以及景观环境,人们对城市直接感受来自街道及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广州同泰路街道景观设计的意义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并且应该是“可识别的”,能够启发人们强有力“意象”的能力。即一个城市的空间景观要素应该是有特色、有结构联系的秩序性关系,有特定的含义。根据他的主要观点,将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主导性。街道成为了公共开放空间和人际交流的场所。城市街道功能不应该只局限于交通,现代的都市付于它更多的作用。“交流”功能提到了重要地位,成为了公共开放空间和人际交流的场所,生活在周围的人们乐于停留和休息的城市开放空间。随着现代人们开始对生活空间质量给予了关注以及国内对于城市街道的逐步重视,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成为现在国内城市设计的热点。
探究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浅析了目前广州地铁在运营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探讨了提升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保障水平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对目前存在的或将来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做出预见性推测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对策
一、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广州地铁目前拥有8条线路、145座车站、运营里程达236公里组成的线网。每天平均客运量超过4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784万人次,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左右。地铁车轮滚滚,每天面临的最紧要问题就是安全。近年来,广州地铁公司坚持以安全运营为中心,狠抓运营质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网络,在员工中进一步强调了“安全乃企业立身之本”的观念,在运营安全管理上强化各项措施:
1.制度保安全。在进度和安全的选择上,广州地铁永远把安全放在首位。保卫综治、绩效考核、运输管理、应急预案、安全管理等近88个安全规章为地铁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三铁”作风抓安全生产,落实事故“四不放过”,确保了地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设备保安全。广州地铁通过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拥有一套较完善的运营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安全、正常运营。运营设备设施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为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广州地铁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广州房地产泡沫分析论文
【摘要】从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GDP增长速度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房屋价格指数比等多个泡沫指标比较来看:广州房地产市场在1998—2004年整体运行平稳,但是,个别年份存在泡沫威胁,出现投资过热、商品房积压等现象。而加强房地产信贷和土地出让监控、建立房地产信息机制、提高房地产市场准入门槛将是缓解积压房,抑制房地产市场膨胀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实证研究
1998年,我国开始取消福利分房,进行个人住房的货币化改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期,投资增幅较大,房地产价格也随之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也由此产生。事实上,我国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泡沫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有些城市的房地产过热(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另一些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所以,整个房地产市场泡沫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不仅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房地产市场也取得长足的发展。2005年,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已达到488.86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8.2%(2006年广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但房价的不断上涨,也引起了人们对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关注。本文以广州房地产市场为例,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与GDP增长速度比、商品房空置率等多个泡沫指标来测度广州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
一、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测度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实际价格严重脱离理论价值的现象。泡沫的存在是相对于房地产的理论价值来说的。对于引发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一般来说主要有两个:一是开发商的过热投资和消费者的投机预期形成投机需求造成,二是银行金融资金的支持(李维哲、曲波,2002)。
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测度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测度,即利用定义测度房地产的理论价值,通过比较理论价值与实际价格来测度房地产的泡沫程度(PeterEnglund,1998;JohnM.Quigley,2001)。另一个是利用指标法间接测评,即通过指标比较,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比较科学严谨,但不易操作,第二种比较容易操作,但不够严谨。鉴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够成熟稳定,合理的地价、费用、建设成本、利润以及未来收益等参数难以确定,数据的获得也困难,直接测度法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我们倾向于选择指标法来测度房地产泡沫程度。下面以广州市房地产市场为例,进行指标法测度研究。
小议广州城市形象感知与改进
论文关键词:城市形象感知亚运会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服务广州2010年亚运会为目的,通过数据客观地分析了各种群体对广州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建议,以期为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负责亚运会筹办工作的相关部门制定亚运会服务筹备、形象推广策略提供实证和理论的支持。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广东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具有“千年名城,南国明珠”的美誉。改革开放30年,广州GDP增长45倍,成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
2010年亚运会是推进广州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也是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陈建华,2004)。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广州城市形象进行了研究,如徐君亮(2000)通过旅游产品的界定模式研究了广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和建设;余国杨(1999)提出广州城市形象建设体系包括旅游形象定位、形象项目确定、形象项目建设三个组成部分;陈建华(2004)分析了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彭高峰(2005)提出广州城市发展将借亚运契机,整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筑“亚运城市”的形象和空间格局。但大多数学者依赖于广州城市形象的定性分析,缺乏对市民、游客感知的城市形象调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广州市居民、国内游客、国外游客三个群体在重大体育赛事期间对城市服务项目的感知和预期,深入细致的研究城市形象认知主体的感知和需求。
基于市民、游客感知的城市形象研究方法
为了解广州市民和游客对广州城市形象感知情况,笔者在广州北京路、天河城、陈家祠、火车东站、地铁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80份,回收1490份,其中有效问卷1469份,有效回收率达92.97%,其中包括国外问卷144份。问卷包含八个部分(包括整体印象、服务项目、改善措施等),50道问题,本文针对服务项目15道问题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被访者对问卷15个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逐项评价,评价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各项目Cronbach'sAlpha值为0.92,各项信度较好,说明问卷设计科学。通过SPSS统计分析得出被访者对广州服务体系的一些感知情况,并就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给予建议。
大型体育赛事与广州高校的影响
高校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众多优质资源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在前些年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带动下,全国各个高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学校无论在教学设施、运动场馆等硬件和师资力量等软件上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在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竞技体育实力提升等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也要充分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高校优势资源与大型体育赛事的资源共享与融合,在大大减少赛事开支的同时提高其举办质量。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个人素质,他们专业突出,有较好的管理能力,能够承担起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策划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和指导。2008奥运会和2010亚运会中,就有许多现任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到比赛中的组织和裁判工作中,而且大多数比赛项目中的场馆团队,也基本都是由他们组成并进行具体的策划和管理实施工作。赛事志愿者是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今,随着赛事的规模日益增大,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志愿者来为赛事做出无偿的奉献和高质量的服务。而高校恰恰是其最主要、最为理想的输出地。高校志愿者由于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他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成为业务熟练、专业精通的合格志愿者,在体育赛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特有的价值与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大学生赛会志愿者为5.3万人,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的大学生作为城市志愿者或社会志愿者活跃在全市的各个志愿者服务站,为参赛者、市民和游客提供服务。而2010广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升至为6万人,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总需求约为3万人,而这些主要以广州大学生为主体。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同时对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因有强大的地方经济作为后盾,其地区高校中的教学设施、体育场馆等教学硬件得到显著改善。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广州亚运会中,赛事组委会都不约而同的让赛事进入高校,把一批高校中的体育场、体育馆进行小幅规模的改建后作为比赛的场地。以广州亚运会为例: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承办了亚运会男、女排球赛事;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馆承办了亚运会柔道、摔跤比赛,部分足球小组赛则在其体育场举行;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承办部分篮球小组赛;华南师范大学承办了手球项目的赛事;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和体育场分别承办了手球和板球的比赛;广州大学体育馆则承办了击剑项目的比赛。亚运组委会将这些已经设施较为完善的高标准场馆加以利用,不再进行无必要的重复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节能环保,同时还有助于促进了大型体育赛事与高校融合。如今,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每当举行奥运会、亚运会、我国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之前,都会举办与其相应的科学大会,为广大体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交流体育科技实践经验、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平台。科技是推进体育运动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高校都有着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重要的科研场所之一。2009年,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教育部举办国庆60周年成果会提到: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之后列第5位。广州的高校依托地方政府较优越的经济优势,他们中所具有的体育学、生物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类学科,还有着设施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和各种科研设备,为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和提高赛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州高校还利用优厚的科研条件和经济条件,吸引了一大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院士、教授、博士等到穗任教,他们组成了科研能力强大的学术团体,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他们当中有着参加过国内外大型赛事的专家和学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比赛提供正确的导向作用和决策,有利于比赛圆满举办。像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一样,广州的许多高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氛围浓郁,而且有着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色。众多的广州大学生能够参与到大型体育赛事中来,为其提供广泛的人力资源。这些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们集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于一身,他们能够带给体育更深层的理念、丰富体育的内涵,并对体育文化进行拓展和推广。他们在体育赛事中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还将本土文化传播给外来参赛者,有利于塑造举办城市良好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而高校的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体育精神在举办城市内的传播,提高全体人民对体育赛事的认知度和参与意识。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亚组委联合广东教育厅、广州教育局,在各个高校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广州团市委举办的“亚运志愿信使团广州高校巡回宣讲活动”;亚组委宣传部举办的“祝福祖国好运亚运——国内外大学生携手迎亚运”高校系列活动;广州大学举行了“迎亚运征文比赛颁奖暨‘汕尾行’新闻采风”活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了“亚运志愿者之夜校园歌手大赛”,各个高校通过举办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代表广州这所具有活力的城市,向外国友人展现东道主热情的同时,还宣传亚运、展示亚运,达到了广泛宣传亚运、宣传体育文化的目的。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促进广州高校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质整体上有所改善,但是速度、耐力、爆发力等体能指标却呈连续下降的趋势,这与高校中体育课时设置过少和体育不受学校领导重视不无关系。而大型体育赛事与高校相结合,不仅仅使得更多广大在校学生接触体育、参与赛事,更能引起学校领导等有关行政部门对体育的重视,加大对高校体育的投资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广州许多亚运会项目的承办高校就是借亚运会的“东风”,利用亚组委和本校的行政拨款,对学校的体育馆和运动场进行改造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场馆规格。而没有承办赛事的高校,也因亚运会在身边的召开,提高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消极态度,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其竞技体育的提高。如:羽毛球苏迪曼杯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亚运会的铁人三项的比赛在广州大学城中心湖附近将举行;小轮车、场地自行车和轮滑项目在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举行。这些比赛场地虽然不在学校内举办,但是其赛场都与多个高校毗邻,让全校都能够参与到比赛中来,同时也吸引了其他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到赛场观赛和观摩,感受比赛的气氛,从而促进其本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体育赛事在高校中或在大学生们的身边举办,可以有力的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竞技体育中所体现的“竞争”和“集体大于个人”意识,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培养高校大学生奋勇争先、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而在团体比赛中所体现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进而促进其优良社会公德的形成。而作为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高校大学生们,通过参加亚运志愿者服务,他们获得了一个能够展示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开阔视野、历练成长的平台,而赛事的成功举办和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提升了这些在校大学生们的自信心。广州亚运前和亚运期间,各高校在校内外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使更多师生都参与到亚运的活动中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亚运的气氛,丰富和创新了广州校园文化,并推动校园文化的学校平台和社会平台的融合。大型体育赛事的所具有的竞技性,往往会激发举办城市高校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提高对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也能借此机遇培养出一批较优秀的学生运动员,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而其娱乐性,则带动了更多的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让他们将体育作为一种增强身体素质的手段,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增进身体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建议
广州每年都要承办数十项大型体育赛事,经过全国大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洗礼,广州的部分高校有着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条件和较为丰富承办经验,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启动“大型体育赛事进高校”计划,将更多的大型综合性赛事和高水平的单项赛事放在高校当中举办,赛事组委会可以利用高校人力资源、场馆设施、文化底蕴等各种较为成熟的优势资源,节约开支、节能环保。同时,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建立终身体育思想,丰富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2012年2月29日,中国足协就将男足世界杯预赛20强赛,中国队主场对阵约旦的比赛放在了广州大学城中心体育场。虽然因国足战绩不佳,提前确定不能出线而导致现场看球的观众较少,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已经在有意识的在将体育赛事和高校联系在一起,使得两者相互融合、互为带动、和谐发展。我们还可以做出以下尝试:将部分广州女子网球公开赛等国际性赛事的小组赛,和足球中超恒大队、CBA广东宏远队常规赛中的主场比赛等国内顶尖赛事,放在广州一些高校中或大学城内举行,这样在对其票房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有助于赛事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一举两得。广州在将大型体育赛事引入高校的过程中,可以以区为单位,将该区的多间高校组成高校群,各区高校群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或两项体育项目重点发展,以培育出该区高校的品牌项目及赛事,从而打造成“一区一品”的特色赛事。白云区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部)、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白云学院等高校,可以将田径作为自己的品牌项目来组织赛事;越秀区有中山大学北校区、广州医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等高校,可以将羽毛球、网球作为自己的品牌项目来组织赛事;从化区有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大学华软学院,华农珠江学院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可以将三大球和田径作为自己的品牌项目来组织赛事;花都区有广东培正学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等高校,可以将篮球作为自己的品牌项目来组织赛事;海珠区有中山大学(本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本部)、广东教育学院,可以将羽毛球、游泳作为自己的品牌项目来组织赛事;天河区有广州体育学院、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可以将三大球、健美操、乒乓球作为自己的品牌项目来组织赛事;番禺区有大学城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和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由于大学城的大多数高校都承办过全国大运会和亚运会等赛事,硬件设施较为优越和完善,便于多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承办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相信如果高校能够按此格局发展体育项目、各区打造自己的特色赛事,将使得广州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也使广州高校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新亮点。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
2003年10月21日至24日,蓝捷主任率副主任黄斌、党政办副主任赖华江赴广州、天津开发区学习考察。天津开发区是经国家商务部组织对国家级主要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七年位居榜首,而成为中国开发区的代表,广州开发区则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组日程安排非常紧张,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区与国家级顶尖开发区也无法参照对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借鉴,可增强危机感,少走弯路,并树立开发区发展信心。
一、由小而大的奇迹
1、经济高速发展
天津开发区1984年创建时,划了一块盐碱滩,产值仅为塘沽盐厂500万元。至1994年产值已达149亿元,增长了2760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5%,真正成为天津市经济新增长点。2002年产值达1000亿,占天津市总产值40%,每平方公里创造80亿元产值,差不多是再造一个天津。2003年,天津开发区在累计开发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28平方公里、生活区9平方公里)面积上,实现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249.47亿元,GDP445.23亿元,财政收入93.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57亿元,全区人均GDP2.3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后,仍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广州开发区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长27.69%,高出母城广州市13个百分点。广州开发区计划到2007年,工业产值达1700亿元,GDP600亿元,人均GDP4万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表1:主要经济指标(亿元)
指标
广州:在职攻读MPA,公务员加5天假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人事局获悉,该局决定委托中山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分别在广州举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班和法学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并鼓励全市公务员(含参照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人员)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而参加(MPA)专业学习班的在职公务员,更是可在每年累计7天更新知识培训学习假的基础上,再申请5天的学习假,用于参加培训。 据了解,中大今年面向广州的公务员专门在市人才培训中心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班教学点,计划招生50名。报考条件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工龄3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今年7月31日)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中法大学法学院今年面向广州的公务员举办在职法学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计划招生20名,面授点设在市人才培训中心。市直机关公务员参加这两个班学习,每学年经考试(核)合格后,可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学费资助。市人事局还为此开通了83126040热线,供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