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16:14: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广播电视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型产业。主要是以文化为依托,运用创意创新进行开发和营销。主要包含广播影视、动漫、广告等多个方面。而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很多影响和制约,导致文化创意产业不能顺利发展。
1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节目内容方面。1.1.1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新不足,很多广播电视策划人为了迎合观众和潮流,不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创新,而只想通过抄袭借鉴高收视率的节目,但其实这样的电视节目形式是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发展的。如近几年层出不穷的一些选秀节目,形式雷同、内容雷同,只是进行了轻微的调整,而并没有真正地进行创新,这是不符合当今时代变化的,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对广播电视文化缺乏工作热情,渐渐被所谓的流行所同化,失去了传播我国文化的机会。一味地模仿可能会暂时提升收视率,但是并不能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应进行节目内容的创新,增强节目的独特性。1.1.2节目内容低俗。目前,有些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会因为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而急功近利,一味迎合观众的恶俗趣味,为了提升收视率不择手段。这样的广播电视节目,是有失水准的,并且不符合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这样的节目既不能发挥广播电视节目弘扬文化的作用,也不能发挥广播电视节目教化的作用,[1]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广播电视节目想要提升收视率,应从节目内容的创新和节目形式创新两方面着手,而不是迎合潮流,因为潮流终会被驱散,只有文化才会永流传。广大广播电视文化创意工作人员应有所警醒,避免制作出内容低俗的节目。1.2体制方面。1.2.1创新体制缺失。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想要进行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文化创新体制,只有体制完善,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才能有据可依,才能顺利发展。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并没有提出完善的法律条文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有一些缺乏职业素养的媒体制作人员,在广播电视文化创意行业内进行恶性竞争,导致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无法顺利发展。另外,固化思想对广播电视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当今电视媒体人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完善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体制,提升广播电视文化产业整体素质。1.2.2市场环境缺失。企业的良好发展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关系紧密。同理,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也会推动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法律条文来监管电视传媒市场。这也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因此,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监管电视传媒市场,使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顺利进行。
2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2.1产业创新。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贯穿全程的,所以,在对广播电视文化进行创新时,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并根据时代的变化抓住我国主流价值观,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中能引人入胜的永远都是内容,而不是表象。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应加强对于文化产业的创新,把握我国当下的审美需求,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包装。但是,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内容输出和思想输出,并不能为了提升收视率、博人眼球而进行低俗的设计。[2]所以,广播电视策划人的个人素质就相当重要,不仅仅要使广播电视节目高端化,更要精致化,给观众带来视听盛宴。广播电视策划人应适当地与新媒体进行结合,展开多平台全方位的节目输出,提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当今的广播电视媒体应与互联网数字电视进行融合,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力度。例如近期热播的《国家宝藏》收视率与口碑齐飞,这样的成功,离不开节目策划人的创新意识和把握国家主流思想的能力。首先,这档节目是以我国历史文物为核心,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这就是很典型的内容输出,让人们在浮躁的当代生活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得到思想价值和人文观念。其次,这档节目以全明星阵容展开,运用偶像的力量吸引流量,但是,最后却是通过内容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成功案例,值得广大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深入研究,得出全新的思路,进而促进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2打造品牌。对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新产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打造品牌效应。只有观众对广播电视文化创新产业有所了解、记住并信赖这个品牌,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才是真正获得了成功。[3]在此过程中,广播电视策划人员应根据国内具体形势,打造既满足于观众审美需求,又具有特色的电视节目。湖南卫视就是非常好的广播电视文化品牌。湖南卫视旗下最重要的两档节目是《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并且近期播出的《声临其境》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这几个精品节目的推出,使湖南卫视的文化品牌效应得到迅速提升,给湖南卫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湖南卫视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离不开其电视策划人对电视节目内容的把控和创新,这凸显出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只有不断用内容打动观众,才能让观众信任其品牌。
3结语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1、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的广播电视业随之也开始了逐步向产业方向过渡的过程。上海电视台率先于1979年1月28日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1979年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从此,中国大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陆续都开办了商业广告业务。据统计,到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3400万元。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建立。随后,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也相继建立了经济电台。1988年9月,湖北汉江经济电视台试播。从此,我国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逐步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此,我国广播电视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产业化步伐有所加快。从经营收入看,以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人为例,1991年达到10亿元,2000年达到53亿元,预计2001年将达到60亿元,10年内经营收入增长了6倍。从广播电视业的资本运营来看,从80年代后期,上海东方明珠股份公司上市,到2000年初,我国已有4家广播影视行业的公司上市。再从广播电视业已经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看,截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96座、电视台651座、广播电视台1272座、对内对外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40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42228座、卫星收转站368553座、专用微波线路8万公里、微波站2286座、有线电视光缆和电缆干线30多万公里、宽带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电缆300多万公里,广播与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91.5%和92.5%,有线电视用户已接近8000万户。
我国广播电视业这些年来的经营和发展状况表明,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广播电视业由过去的纯事业型逐步向产业型方向发展已成为可能,并且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并为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创造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条件,必将能够大大解放广播电视业所蕴藏的生产力,促进广播电视产业高速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媒体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业走向产业化的背景
广播和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分别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产生于战争年代的1940年,电视事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1958年。与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业普遍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是,我国的广播电视业从诞生到1980年前后一直走的是纯事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也开始了由纯事业型逐步向产业型的过渡。
1、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的广播电视业随之也开始了逐步向产业方向过渡的过程。上海电视台率先于1979年1月28日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1979年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从此,中国大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陆续都开办了商业广告业务。据统计,到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3400万元。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建立。随后,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也相继建立了经济电台。1988年9月,湖北汉江经济电视台试播。从此,我国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逐步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基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明显,相对提高了对精神层面需求的要求。并且现代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对于基层广播电视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发展机遇。因此,基层广播电视应积极迎合时展需求,提高自身电视队伍整体素质,克服产业发展困难,抓住时展机遇,促进基层广播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基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措施分析
基层广播电视处于传媒体系的基层位置,直接接触阶层人民群众,普遍既有一定的本土化优势,承载着传达上级政令,引导正确社会舆论,办好自身特色节目,以及为当地群众、党委、以及政府服务的重要职能。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基层广播电视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基层广播电视应从挑战中吸取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把握时展机遇,从而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一、基层广播电视基本职能概述
1.满足层次化分工需求
基层广播电视普遍具有“本土化”优势,主要负责满足本地区的文化、经济等信息传播的实际需求,在传媒层次化分工中占据重要地位。基层广播电视可结合当地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实际需求,进行更及时、针对、贴近人们生活的媒体服务。另外,基层广播电视作为中央及省一级电视媒体的扩展补充,可以更好地满足地域结构差异过大导致的多种需求。
广播电视产业化运作探讨论文
【提要】本文从产业的社会形态说起,结合当前国家有关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广播影视行业的体改要求,对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地位、政治和经济两重属性特点进行了认识,对为何要在当前对广电体制结构进行产业化调整、改革的难点等作了分析。特别研究思考了如何既服从于政治属性、又能解决好适应市场经济进行产业运作的问题,并举简例喻示。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产业经营体制机制
产业,即社会生产行业,特指各类生产性企业或组织。产业是社会的支柱,按类可划分为三大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包含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行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含了几个层次:流通方面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等部门;服务方面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等部门;再就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事业等部门。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会依赖于不同的产业作为全社会的经济支柱。信息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社会的从业人员将大量地由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以计算机、广播、通信、新闻、出版、印刷、广告等行业所组成的信息产业将得到飞速地发展。1998年国务院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加快了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步伐。国家明确提出要以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为主,共同构建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可见,广播电视业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另外,广播电视所特有的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信息汇集和功能也将在信息产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成份。可以说,在当今世界向信息化社会急剧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业将有机会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就此而言,对现行广播电视的产业化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体制改革也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何要对现行的广播电视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呢?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各个行业都需要对原有的旧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适应,实现对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比如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等。在这种全社会范围内的各行各业的体制改革中,一些事业建制单位的体制结构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科研、医疗、教育等行业中均出现了完全脱离原有事业体制的企业化单位,它们在丧失了有限的国家财政支持的同时,在市场中获得了新生,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当前,总体性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有计划地稳步推开。去年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联合举行新闻会,宣布我国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将与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脱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今年刚刚结束的全国厅局长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徐光春局长明确提出了今后广电行业的改革任务和发展目标,同时积极肯定了一些省市发展广电事业集团的改制实践。这就是解放生产力。通过不断进行的机制和体制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正确选择。当然,在国家整个的体制改革中,当前广播电视业的改革程度和力度都还很小,改革正处于起始阶段,真正大的体制改革并没有进行。我们知道,广播电视一直是国家事业单位建制,直接接受各地党和政府的领导。理论上讲,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如同大部分的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是不实行经济核算的部门和单位。广播电视是政治属性很强的行业,被喻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舆论宣传工具,长期以来只讲政治属性,不提产业属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广播电视其社会属性出现了新的内容,除了政治属性以外,经济属性或说产业属性日渐显露,政府财政的支持已远无法满足广电事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经济解决方式成为高消耗的广播电视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我们还看到社会的发展是异常快速的,尤其是面临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由于急剧膨胀的社会发展需求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建立在信息基础框架上的未来社会,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现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社会经济将由第二产业产品为主的市场向着以信息产业产品为主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产业迈进。这意味着代表着信息产业重要组成力量的广播电视业势必要完成一个真正产业意义上的发展。显然,要达到这样一种发展,就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走市场发展的道路,通过高度开放的市场,保持整个产业的先进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虽然说广播电视属于第三产业行业,但无论如何现行的全额或差额拨款、即便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型体制,对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仍是一种严重的体制障碍。改革,就是要消除一切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这方面讲,广播电视行业原有体制下所构筑的框架结构显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事业型组织结构形态其弊端也越发显露:机构设置重复,职能混淆,过多过乱的行政性干预,高耗低效、不计成本的运行体制、计划事业型财务制度、内部管理流转不畅等等。过多的行政性管理和干预加重了成本负担,使事业运行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事业财务制度的结算方式掩盖了大量的资金浪费现象;不计运作成本的业务立项,造成支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增加了资金不合理成份的开支;而事业型的机构设置,不能适应全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造成事实上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背离市场经济原则和运作规律;体制陈旧便不能导入好的机制,致使事业发展缺乏活力和后劲,潜能得不到充分开发。凡此种种,均要求广播电视业应尽快扭转观念,改革体制,转变机制,打破框框,立足新的形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解决广电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由此可见,广电业的改革不仅仅是内部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不仅仅是引入什么样的机制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整个体制的改革以及其属性的重新确认等较强的观念性问题。众所周知,广播电视业是具有多重属性的行业,根据我国的国情,它的政治属性是首要的。舆论单位必须坚持“两为”方针,必须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点是不能迟疑的。但同时它又具备很强的经济属性,广电业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的运作,它的庞大的事业投入和运行开支,几乎要全部依靠在市场中的经营收入,如广告经营,有线收视经营,节目经营,技术及设施经营,信息经营,还有其它各类的产业性经营等。改革后的广播电视体制应能够同时比较好地满足这两重基本属性要求。而当前的事业型体制显然不能实现两者的统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
如何改革才能达到目的呢?体制上的产业化代表着广播电视业及全社会整个媒体业界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的成因是世界性的,可以说是难以逆转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走好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化道路,做到既能满足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需要,又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呢?一般地说,政治讲求服从,经济追求利润,政治虽脱离不了经济这个基础因素,但政治完全不同于经济,二者社会范畴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规则,运行体制是完全不一样的。现行的广播电视体制,实际上是混合的或者说是属性界限有些含混的体制,将不能继续适应全社会发展需求。我们面临着选择,选择一种更为适合的体制来尽快结束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旧结构,同时在机制方面尝试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最佳的共同实现。要研究出改革的总体规划,做到战略清晰,推进有序。当然,改革的实现程度和推进速度最终取决于中央和上级改革总体布署和政策,但不排除各个地方在现行体制内预先进行程度不同的内部改革的尝试。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总局的改革精神,同时也要既稳妥又积极地进行有益的探索实践。作为探讨,笔者以为是否可以设想将来广播电视业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的模式。这是一种企业式或者说是产业化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表达了广电集团的企业结构概念。广播电视不再是事业建制的厅、局、台,而是通过转变体制成为企业形态,起码按当前的话说应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或事业制度企业机制、事业职责企业运作。这样既可保证它舆论和喉舌的政治属性,也能适应当前市场进行产业经营。比如成立广播公司或集团,纵向上顺应行业体制发展需要,横向上相对独立经营,其产业实体要与行政事业体制剥离,走市场发展的道路。这是当前实现广播电视产业化运作与发展在体制上到位的做法。内部结构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形式,但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机制最好是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广播电视产业化管理论文
【提要】本文从产业的社会形态说起,结合当前国家有关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广播影视行业的体改要求,对广播电视业的产业地位、政治和经济两重属性特点进行了认识,对为何要在当前对广电体制结构进行产业化调整、改革的难点等作了分析。特别研究思考了如何既服从于政治属性、又能解决好适应市场经济进行产业运作的问题,并举简例喻示。
【关键词】产业产业结构产业经营体制机制
产业,即社会生产行业,特指各类生产性企业或组织。产业是社会的支柱,按类可划分为三大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包含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行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含了几个层次:流通方面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等部门;服务方面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等部门;再就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事业等部门。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会依赖于不同的产业作为全社会的经济支柱。信息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社会的从业人员将大量地由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以计算机、广播、通信、新闻、出版、印刷、广告等行业所组成的信息产业将得到飞速地发展。1998年国务院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信息产业部,加快了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步伐。国家明确提出要以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为主,共同构建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可见,广播电视业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另外,广播电视所特有的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信息汇集和功能也将在信息产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成份。可以说,在当今世界向信息化社会急剧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业将有机会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就此而言,对现行广播电视的产业化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体制改革也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何要对现行的广播电视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呢?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各个行业都需要对原有的旧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适应,实现对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比如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等。在这种全社会范围内的各行各业的体制改革中,一些事业建制单位的体制结构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科研、医疗、教育等行业中均出现了完全脱离原有事业体制的企业化单位,它们在丧失了有限的国家财政支持的同时,在市场中获得了新生,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当前,总体性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有计划地稳步推开。去年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联合举行新闻会,宣布我国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将与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脱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今年刚刚结束的全国厅局长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徐光春局长明确提出了今后广电行业的改革任务和发展目标,同时积极肯定了一些省市发展广电事业集团的改制实践。这就是解放生产力。通过不断进行的机制和体制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正确选择。当然,在国家整个的体制改革中,当前广播电视业的改革程度和力度都还很小,改革正处于起始阶段,真正大的体制改革并没有进行。我们知道,广播电视一直是国家事业单位建制,直接接受各地党和政府的领导。理论上讲,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如同大部分的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是不实行经济核算的部门和单位。广播电视是政治属性很强的行业,被喻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舆论宣传工具,长期以来只讲政治属性,不提产业属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广播电视其社会属性出现了新的内容,除了政治属性以外,经济属性或说产业属性日渐显露,政府财政的支持已远无法满足广电事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经济解决方式成为高消耗的广播电视业的主要经济来源。同时我们还看到社会的发展是异常快速的,尤其是面临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由于急剧膨胀的社会发展需求而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建立在信息基础框架上的未来社会,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现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社会经济将由第二产业产品为主的市场向着以信息产业产品为主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产业迈进。这意味着代表着信息产业重要组成力量的广播电视业势必要完成一个真正产业意义上的发展。显然,要达到这样一种发展,就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走市场发展的道路,通过高度开放的市场,保持整个产业的先进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虽然说广播电视属于第三产业行业,但无论如何现行的全额或差额拨款、即便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型体制,对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仍是一种严重的体制障碍。改革,就是要消除一切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这方面讲,广播电视行业原有体制下所构筑的框架结构显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事业型组织结构形态其弊端也越发显露:机构设置重复,职能混淆,过多过乱的行政性干预,高耗低效、不计成本的运行体制、计划事业型财务制度、内部管理流转不畅等等。过多的行政性管理和干预加重了成本负担,使事业运行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事业财务制度的结算方式掩盖了大量的资金浪费现象;不计运作成本的业务立项,造成支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增加了资金不合理成份的开支;而事业型的机构设置,不能适应全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造成事实上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背离市场经济原则和运作规律;体制陈旧便不能导入好的机制,致使事业发展缺乏活力和后劲,潜能得不到充分开发。凡此种种,均要求广播电视业应尽快扭转观念,改革体制,转变机制,打破框框,立足新的形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解决广电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由此可见,广电业的改革不仅仅是内部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不仅仅是引入什么样的机制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整个体制的改革以及其属性的重新确认等较强的观念性问题。众所周知,广播电视业是具有多重属性的行业,根据我国的国情,它的政治属性是首要的。舆论单位必须坚持“两为”方针,必须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点是不能迟疑的。但同时它又具备很强的经济属性,广电业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的运作,它的庞大的事业投入和运行开支,几乎要全部依靠在市场中的经营收入,如广告经营,有线收视经营,节目经营,技术及设施经营,信息经营,还有其它各类的产业性经营等。改革后的广播电视体制应能够同时比较好地满足这两重基本属性要求。而当前的事业型体制显然不能实现两者的统一,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
[page_break]
影视文化产业广播电视编导策略分析
摘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影视人才需求表现正在发生变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培养影视文化产业人才主阵地,因其艺术性,要求具有创作创新能力,有很强的产业性和实践性。实践课的建构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是其本科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河北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经验,来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影视文化产业;媒介融合;实践课;策略
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是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影视行业成为业界公认的文化产业龙头,不仅在各个领域拥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也带动了更多新经济增长点。《影视蓝皮书: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显示,在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的影视产业整体向理性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蓝皮书”也指出了新时期影视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在繁荣的互联网视听行业影响下,出现更多新兴视听渠道,为影视文化产业带来了很多机会,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影视文化产业需要在新的环境下调整发展。
二、影视人才需求现状
伴随《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媒体融合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影视文化产业结构急需优化,影视人才十分紧缺。我国新媒体运营行业从业人数超过300万,而微信公众号更高达2000万。自2016年起,名为“自媒体运营”的岗位悄然衍生,该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正日益增加。在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进行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对52家用人单位展开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是影视院校毕业生都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反映了院校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容艺教育创始人李霞调研的98家影视企业当中,有17家表示根本不考虑应届毕业生。一边是影视行业优质人才严重缺乏,另一边则是在读学生对市场需求并不了解。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的人才吸纳能力在下降,新媒体行业提供的就业面越来越广。大量新兴岗位涌现,传统岗位也被赋予更多内涵。对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和媒介素养要求提高,互联网思维和社交媒体实践能力得到空前的重视,培养具有媒介融合思维,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行业欢迎。
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市广播电视事业作为我市的主流媒体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宣传工作、事业建设、社会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我市广播电视产业。下面就我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做初步探讨:
一、现状分析
1、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宣传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变化。××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改善节目质量,每天坚持播出《闽北各地新闻联播》栏目,开设直播节目《成长悄悄话热线》,还推出了一个新闻综合性栏目《阳光早间档》,每天上午9:00至11:00播出,电台的节目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除××区外各县市建立了广播音频工作站,每天播出12小时以上。××电视台二套作为公共频道获得上级广电部门批准开设。新闻实现天天播,开设的《××新闻》、《今晚十点》、《y城十五分》三个新闻栏目各有侧重点,其中《今晚十点》成为品牌栏目,被评为省级名牌栏目。××电视台还开设了《××方园》、《××经济》、《七彩阳光》等新栏目并在《××新闻》的周日《新闻周刊》中开播了手语节目。同时节目评奖创优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三年来获省级广播电视奖作品达到134件,并保持了每年获省级一等奖两件的水平。电视新闻在省台的用稿量保持在全省地级市前列,广播新闻的用稿量也有所上升。
2、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发展迅速。我市不断加大对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建设。至2005年累计完成1627个行政村,9328个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现有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达12633公里,全市127个乡镇与城区实现光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达46万户。2003年,完成××人民广播电台的调频发射机建设,改善了××人民广播电台信号在我市各县(市)的无线覆盖;2004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我市又开播了××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生活广播,丰富了我市的广播节目内容。至2005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42%和97.44%。原创:同时,进一步加大事业技术改革,提高科技应用水平。2004年8月,完成所有县级广播电台的音频工作站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市各县级广播电台节目的采编和制作质量。××市广电中心的设备数字化改造工作也逐步展开,在××城区网中已实现传送数字有线电视节目,实现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同网传送。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和政府网业务在××、××*、××等县(市)取得重大突破。广播电视经营创收稳步增长,有线电视收费率从原来的80%增加到97%,有线电视收入比2000年将近翻了一番。2005年××电视台广告收入800万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广电中心大楼,成为××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提升了广电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社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为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了加强广电安全播出传输管理,建立了安全播出传输指挥中心,在重要时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定了《安全播出传输应急预案》,市、县广播电视系统都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措施和安全播出监测体系,各级建立有相应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中心。全系统形成了应急、紧急、危急状态的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了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及敏感期的安全播出传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取得全省广电系统行风评议组织工作一等奖。
4、队伍素质有一定提高。在市直广电系统大刀阔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公司组建市广电中心,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作,资源共享。中心成立后,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唯才是举原则,招聘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并在2004年委托××师专举办了电子信息工程大专学历班,目前已有近百名的市县乡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在读。到2006年后,这批学员陆续毕业后,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闽北广播电视基层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局领导上党课制度,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开展了“十佳新闻工作者”、技术维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促进广电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推进技术创新,激励广大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广播电视业由过去的纯事业型逐步向产业型方向发展已成为可能,并且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并为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创造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条件,必将能够大大解放广播电视业所蕴藏的生产力,促进广播电视产业高速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媒体产业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业走向产业化的背景
广播和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分别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产生于战争年代的1940年,电视事业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1958年。与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业普遍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不同的是,我国的广播电视业从诞生到1980年前后一直走的是纯事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也开始了由纯事业型逐步向产业型的过渡。
1、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我国的广播电视业随之也开始了逐步向产业方向过渡的过程。上海电视台率先于1979年1月28日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1979年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1980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该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广告。从此,中国大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陆续都开办了商业广告业务。据统计,到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营业额达到3400万元。
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建立。随后,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也相继建立了经济电台。1988年9月,湖北汉江经济电视台试播。从此,我国广播电视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逐步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我国广播电视文化论文
一、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节目创新意识弱
在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中,具有区域垄断的特征,这种特征导致了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没有淘汰性,缺乏很大的竞争意识,最终会导致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广播电视的内容没有创新性,千篇一律的现象普遍出现。由于工作人员缺乏从业的积极性,因此对于电视节目的开发与研究积极性普遍降低,仅仅是仿造传统的节目内容进行修改,没有对节目的内容进行创新,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节目的乐趣性。广播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要带有创新性,但是现今我国的媒体发展带有滞后性,缺乏电视节目的原创性,最终使得电视荧幕上出现了大量的雷同电视节目,缺乏创新性,使得观众的兴趣大大的降低,只有创新的电视节目才能够提高观众的兴趣,才能够增强电视节目的生命力,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为追求收视率最终导致节目比较低俗
现今我国的一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片面的追求节目的单纯娱乐,最终使得广播电视产业中出现了低俗节目热潮的现象发生,使得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背离原本的发展轨道。收视率的高低影响着广播电视的经济效益,通过收视率可以呈现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片面的以低俗娱乐形式追求收视率,虽然可以短期的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在长远来说,却不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文化创意产业的正常发展。
3.传统体制的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