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11:32: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构建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构建问题

社区构建问题报告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加强社区党建,不断扩大党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工作、打牢党在城市的群众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同志强调: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去年以来,我们龙虎塘街道以推进城市化建设为契机,以社区建设为重点,坚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协调部门利益、化解基层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人心作用得到明显加强。

一、龙虎塘街道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情况

去年以来,我们街道紧紧抓住城市化推进的契机,结合征地拆迁居民安置情况,充分考虑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七个村委和老镇区整合成了二个社区。两年来,街道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社区建设升级,使和谐社区建设展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1、加大投入解决社区硬件设施。近年来,街道财政先后投入900余万元,全面解决社区服务场所的硬件设施问题。目前,两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面积都在1200平米以上,其中社区集中办公大厅都在150平米左右。同时,按照社区必须具备“五室三站二栏一场所”的要求,两个社区已全部布置到位。此外,各社区还设置了老年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茶语饭后休闲活动场所。

2、组织社区开展三个文明建设。去年以来,各社区分别组建了中老年健身队、夕阳红文艺队、周末大家唱、腰鼓队、书画协会等若干支群众性文体队伍。社区秧歌队、合唱团遍地开花;社区广场文化、公园文化、街头文化蓬勃发展。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明程度日益提升,一个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和谐社区氛围基本形成。

3、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目前,社区普遍建立了以助困、助学、助老、助就业等为活动网络的党、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伍16支,长期活动在社区开展各种扶贫帮困活动。今年来,社区党组织积极引导社区党员“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结对帮扶困难家庭77户、帮助特困生56名、帮教失足青年23名。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

查看全文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机制论文

摘要:在公共政策的体系中,政策问题的构建在政策过程中居于关键性地位,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性质和质量。政策问题构建的环节上结构性地缺失公众议程,将导致现行决策机制改革的众多措施失效,形式上的“专家参与决策”面临着被异化为“隐性内部输入”的危险。这一结构性缺陷严重阻碍中国政府改变政策制定“内部输入”模式的努力,进而影响政策品质,制约中国政府整合社会利益的能力。

关键词:政策问题构建;内部输入;公众议程

1内部输入:政策问题构建的传统模式

政策始于问题,之所以需要某项特定的公共政策,就是因为需要解决某种特定的实际问题。与政策问题构建相关的社会问题有着巨大的复杂性,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判断受着诸多非统一的个体性因素制约(如社会地位、伦理道德、经验知识等)。如何认识社会问题,如何筛选问题,谁参与筛选问题,不同的方式将导致政策方案的大相径庭。一个事实是否构成问题,一个问题是否构成政策问题,会面临着很大的异议。谁能在问题构建上把握主导权,就能自然的在这之后的系列环节中占据主动权,就有可能形成有利于自己的价值分配格局。反之,一项利益要求如果不能顺利地通过政策输入途径到达政策制定系统,那么它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政策问题构建上一直存在着“内部输入”的问题。“内部输入”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美国学者罗杰•W•科布。在他的《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制定》一书中,将政策议程的模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内在提出模型、动员模型和外在提出模型。这里的内在提出模型即是“内部输入”。

根据张小明在《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一文的定义,“内部输入”是指“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对政策制定系统的要求和支持”张文指出,在“内部输入”模式中,利益要求不是由政策制定系统外部的社会利益群体输入到系统中去,而是以党组织和政府官员主动进行利益要求的认证和利益综合的输入。这一决策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与大一统的集权体制相匹配的,因而运行平稳。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决策方式又与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强政府”)相匹配,因而长时间延续下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运行,政府范围的逐步收缩和人们价值取向、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内部输入”的机制从公正性和实效性这两个方面受到了挑战。

查看全文

钢结构建筑管理问题分析

1钢结构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钢结构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设计项目层层转包造成设计质量下降。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设计院的设计任务繁重,不能面面俱到,那么一些设计任务就不能兼顾,钢结构设计本身的利润少,这样就促使设计任务进行转包,转包就会使一些没有资质的设计机构乘虚而入,最后使得设计质量下降。其次,设计深度不够。设计院与生产企业沟通不良,使得一些设计并不能达到应有的生产要求,同时很多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也不高,对关键技术掌握不足这都为钢结构建筑管理埋下了隐患。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照搬照抄国外设计方案,对不合理的方案没有认真解决。不结合国内现状,使得建筑结构方案不合理,为充分考虑施工,最终出现用钢量大,造价惊人的局面。

1.2钢结构建筑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很多的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意识,对于合同观念、经济意识不足。由于没有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最终导致的成本与预算不符,可能会造成损失。1.2.2员工素质不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目前,具有全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欠缺,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知识有限,专业文化水平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1.2.3材料管理不全面材料的管理不全面,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1.3钢结构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政策问题构建完善论文

1内部输入:政策问题构建的传统模式

政策始于问题,之所以需要某项特定的公共政策,就是因为需要解决某种特定的实际问题。与政策问题构建相关的社会问题有着巨大的复杂性,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判断受着诸多非统一的个体性因素制约(如社会地位、伦理道德、经验知识等)。如何认识社会问题,如何筛选问题,谁参与筛选问题,不同的方式将导致政策方案的大相径庭。一个事实是否构成问题,一个问题是否构成政策问题,会面临着很大的异议。谁能在问题构建上把握主导权,就能自然的在这之后的系列环节中占据主动权,就有可能形成有利于自己的价值分配格局。反之,一项利益要求如果不能顺利地通过政策输入途径到达政策制定系统,那么它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政策问题构建上一直存在着“内部输入”的问题。“内部输入”这一概念最早源自于美国学者罗杰•W•科布。在他的《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制定》一书中,将政策议程的模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内在提出模型、动员模型和外在提出模型。这里的内在提出模型即是“内部输入”。

根据张小明在《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一文的定义,“内部输入”是指“来自于系统内部的对政策制定系统的要求和支持”张文指出,在“内部输入”模式中,利益要求不是由政策制定系统外部的社会利益群体输入到系统中去,而是以党组织和政府官员主动进行利益要求的认证和利益综合的输入。这一决策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与大一统的集权体制相匹配的,因而运行平稳。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决策方式又与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强政府”)相匹配,因而长时间延续下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运行,政府范围的逐步收缩和人们价值取向、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内部输入”的机制从公正性和实效性这两个方面受到了挑战。

从公正性方面,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将政策问题的构建权垄断在一个群体内,容易使政策的目标方向和公共性质根据系统内部成员的偏好发生偏移,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从实效性方面,在现代背景(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输入”模式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政策对社会反应极慢,许多公共问题存在已久,直到危机爆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非典危机”即是一例证);二是更多地呈现“单方案决策”,社会公众无法输入其它有效的方案,不能多方案的择优,从而影响了政策质量。

2公众议程:政策问题构建的结构性缺失

查看全文

剖析如何构建公共政策问题论文

摘要: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制定政策的前提是先要认清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来作出相应的对策。一个政府如果能够及时确定和认清所有重要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办法予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就能达到一个和谐、安定的境界。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特点、标准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公共政策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问题;构建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

关于公共政策问题,国内外学者中有以下四种代表性的定义:[1]

第一,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问题与个人、集团、政府部门、政府行为和政府议程有关。公共政策问题是通过个人和团体所提出来的,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之内的,能够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的,并且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社会问题。

第二,台湾学者林水波认为,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社会上大多数人觉察到的,与他们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相冲突的,必须向权威当局提出来的,并且当局认为在其权限范围之内可采取行动来解决的社会问题。

查看全文

政府机构构建公共政策问题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特点;判定公共政策问题的标准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政策问题与个人、集团、政府部门、政府行为和政府议程有关、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社会上大多数人觉察到的、公共政策问题与社会环境、人的需求和补偿要求有关、所谓问题,是指社会期望和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所谓社会问题,是问题这个大范畴中的一种,可以定义为一种社会期望和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公共问题,即公众性、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是一种客观状态,是已经发生或存在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通常是被人们有选择地加以限定、分类和评价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政策问题必须在政府的职权范围以内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制定政策的前提是先要认清问题,然后再根据问题来作出相应的对策。一个政府如果能够及时确定和认清所有重要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办法予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就能达到一个和谐、安定的境界。本文主要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特点、标准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公共政策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问题;构建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内涵

关于公共政策问题,国内外学者中有以下四种代表性的定义:[1]

第一,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问题与个人、集团、政府部门、政府行为和政府议程有关。公共政策问题是通过个人和团体所提出来的,属于政府的职权范围之内的,能够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的,并且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社会问题。

查看全文

国内离岸金融市场构建的问题

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国民属性,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早在1989年,我国就开始试办离岸金融业务。虽然在随后的20年中,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一直在进行,但是还未发展到一定规模。与世界上成熟的离岸金融中心相比,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还有很大差距。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加以改进,以促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1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1.1离岸金融业务的初创阶段(1989—1994年)

这一阶段,主要只有招商银行一家银行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989—1991年招商银行的离岸总资产从3073万美元迅速上升到21012万美元,离岸存款、贷款、业务利润等指标都上升较快,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开端。1994年该行的离岸存款达到32283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312.52%,离岸贷款达到43766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222.56%,离岸业务利润达到1346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395.88%。离岸业务占全行业务的比重在10%~15%。这一阶段,离岸业务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起来,业务发展良好。

1.2离岸金融业务的迅猛增长阶段(1995—1998年)

1994年以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与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相继获准开办离岸金融业务,1996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市分行也获准成为办理离岸金融业务的规范试点银行。至此,共有5家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离岸金融业务。1997年我国的离岸总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分别为26.85亿美元、23.2亿美元、20.6亿美元、5747万美元,其中招商银行的离岸存款、贷款、利润分别为13.5亿美元、12.1亿美元、3999万美元,分别占全国离岸存款、贷款、利润总额的58.19%、58.74%和69.58%。1998年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保持惯性,离岸存款、贷款、利润分别达到23.21亿美元、21.32亿美元和5157万美元。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初具规模。

查看全文

构建社会和谐社会问题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查看全文

中原经济区构建问题突破口

中原经济区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农民素质较低、生活条件艰苦、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在于经济问题的解决,即快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将起到关键作用,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原经济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一、农村教育: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农”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就将人力资源即教育看成是经济发展的资本。他们认为在所有的投资中,对人的投资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日本和印度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土地是否适合于耕作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印度情况要好得多,印度也不吝啬对灌溉设施的投资。在考虑到所有因素后,事实是,日本耕作者把有用的知识运用于生产方面的技能比印度的耕作者高得多。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充裕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快于其他国家,正是人力资源的差异才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只有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并最终实现经济腾飞。而人力资源的积累的途径主要依靠教育。人力资源的特性在于它具有自我增值性,尤其在人力资源积累的初期,对于人力资源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初始人力资本后,人力资本在生产活动中使用时,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对已有知识的运用熟练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只有将农村基础教育抓好,人力资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并不充裕,怎样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只有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农村,通过向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倾斜,借助农村这个宽阔的平台,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农村教育对农村总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首先在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靠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此来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二靠农民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农业产业中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农村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意味着从事农业的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以便于应用和操作机械化生产。另外,非农产业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劳动者的素质成为竞争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素质不高,已成为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非农产业转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忙时回到农村,闲时到城市打工,而是让他们离开土地、离开农村、离开传统农业,加入到非农产业中。我国许多的劳动者之所以出现从城市回流农村,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差,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工作要求。非农产业对于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但其回报通常也要高于农业,因而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通常能获得较高的待遇。同时,教育还能提高劳动者在非农产业中的参与度。因此,只有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真正转移。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开始反哺农村,工业开始反哺农业。为提高农民收入,各种优惠政策、补贴不断出现,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言:“要补贴只有多数人补贴少数人,要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补贴不起,到最后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再最后一定增发货币,那就通货膨胀了。用财政补贴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贫穷的问题。”确实如此,对于人口庞大的农村来讲,各种补贴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时,再大的数目也是微小的。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现代化,可行之路就在减少农民数量。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认为:“全部历史以及当前的全部经验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最基本的资源是人而不是自然提供的。一切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都是从人头脑中产生的。”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教育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所以教育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的关键。农村教育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能将农村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所以,必须将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当前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理性分析

农村教育不仅指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还包括农业教育、农民教育等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还实施了资助上学等一系列教育补贴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我国实行学费全免,而且对于在校生还实行生活补贴,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调动了学生上学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政策转变。另外,我国农村扫盲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青壮年文盲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硕果累累。近年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惠及民生的活动相继开展,培训累计达数亿人次。另一方面,虽然中原经济区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对于农村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不能积极主动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其次,“重量轻质”的现象更为普遍。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校为完成“两基”任务,采用“对策”,蒙混过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教育的普及。这些问题充分说明,我们的政府和学校还未认识到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此外,农村培训受益者有限。从数量上来看,培训的人次还不足农民总人数的一半,远未达到国家的要求;从效果上来看,许多农民反映,培训的内容“不实用”、“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培训的“时间太长”等,农民参加培训学习的兴趣不高,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条件和教育质量,农村教育的教育设施、师资等无法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查看全文

民办高校师德构建问题综述

“学校之魂是教师,教师之魂是师德”,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影响。良好的师德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核心。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民办高校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相继出台,使得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输送了大量有用之才。民办高校的迅速扩张,要求相应的师资力量也能与之同步,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其教师队伍往往是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他们大多数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教育,而且,相对来说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较低,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有的道德,它不仅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给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是新形势下民办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紧迫性任务。

一、我国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现状

从总体来看,当前民办高校的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师德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办学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问题,导致了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育人意识淡薄,关爱学生力度不够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尊重和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可见,尊重关爱学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师德的核心。但是,目前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片面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忽略了育人的职责。部分教师能够做到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但是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却非常少,没有用心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个性的发展等问题都漠不关心[1]。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与老师的距离疏远,很难接受和认同教师的一些要求和行为[2]。

(二)缺乏敬业精神,功利思想严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