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10:17: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购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刍议公共政策下的摇号购车政策
一、中签率低引发的现象
伴随着申请者人数不断增多,小客车中签的概率越来越小。自2011年1月北京市进行首轮摇号以来,前7个月的中签比例持续下降。有关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个人小客车指标的中签比例分别为:10.6:1、16.6:1、22.6:1、27:1、30.3:1、32.8:1、34.9:1。8月中签比例为34.3:1,中签难度稍稍低于7月。2011年的9月-2012年1月,中签比例分别为:35.7:1、37:1、39:1、40.8:1、43.1:1,从数据上看,小客车指标摇号的中签难度越来越大。近日北京缓解拥堵网站,2012年11月下旬,申请摇号总人数已经突破120万人,摇号中签率已降至67:1,再创新低。然而一边是中签难度的越来越大,另一边却有7个月连续中签的“摇号帝”的横空出世。还有媒体报道出北京交管局长因在购车摇号过程中徇私舞弊被纪委立案调查。在北京号牌成为稀缺资源后,围绕机动车号盘的一套相关的市场利益链条,已经悄然形成。随着“购车摇号”中签难度越来越大,汽车“刚需族”与“弃号族”的矛盾不断激化。摇号购车全家上阵“占坑”来提高中签比率,这种现象在摇号首月便已出现。买卖购车指标、以租代售等牟利乱象时有发生。
二、监管不力
虽然为了方便公众对政策进行咨询和监督,该政策建立了对外受理窗口、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等,但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公众对摇号产生的全部流程不了解,只能看到摇号的结果。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使公众对摇号的结果产生怀疑,从而怀疑有“暗想操作”的可能。另一方面,“摇号购车”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参与摇号的监督人员如何产生的,权利机构是如何对摇号购车进行监督,公众无从得知。
三、对北京经济、汽车行业的冲击
汽车限购政策给北京的经济和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在2011年工作会上谈到,汽车以前是主力消费品,过去北京的消费市场4成多都是被车带动起来的,但是汽车限购的政策也带来了极大的消费缺口。市商务委主任卢彦在会上说“限购政策对汽车消费带来的变化,给持续扩大消费市场规模造成很大压力”。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5个月北京新车累计交易12.28万辆,同比减少近20万辆,同比销量累计下降61%。据市场专业人员分析,北京市新车销量中有四成左右是由外地消费者带来的。
惠民购车节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工作部署,经研究,决定开展市惠民购车补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惠民购车提振消费
二、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1日——11月25日。
三、活动内容
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基本法律问题论文
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又称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作为财产保险公司开办的一项新兴业务,自推出以来对拓展汽车信贷市场、促进我国的汽车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近来很多保险公司由于其居高不下的赔付率而纷纷暂停了该项业务。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良好的制度支持尤其是法律制度的约束是关键原因之一。在实务中,因为与之配套的法律机制不够健全,再加上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从业人员缺乏经验积累,产生了大量的保险纠纷。各地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对适用法律的认识存在分歧,判决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对同一类型案件的审理会产生不同的审判结果。如在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龙公司)向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支公司索赔分期付款购车保险金一案中,法院以投保人锡山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隐瞒自身资信情况,向保险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未尽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驳回了神龙公司的诉讼请求;[1]而在神龙公司以同样事由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芜湖分公司索赔时,法院却忽略投保人芜湖市机电设备总公司投保时的资产状况,认定保险公司应承担保险责任,支持了神龙公司的索赔要求。[2]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和相关司法实践工作的完善以及车贷市场信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的法律概念辨析
我国《保险法》没有提出保证保险的概念。通常的看法是,保证保险指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投保人向被保险人(债权人)提供担保的保险。就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而言,投保人、保险人与被保证保险人共同订立保证保险关系,投保人为汽车买受人、被保证保险人为汽车销售方。[3]但是,中国保监会在1999年8月30日对最高人民法院告申庭《关于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的复函》中明确提出:“保证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指由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被保险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形式,”“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务人(被保证人)和保险人(保证人),债权人一般不是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作为合同的第三人(受益人)。”按照这一说法,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中,被保险人就应当是债务人(汽车买受人)而不应是债权人(汽车销售方)。保监会的提法与上述一般理解存在冲突,并直接影响到究竟是谁具有保险利益并且享有保险金的请求权。
这实际上反映出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对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相对人问题看法的分歧。大陆法系称保险人(Versicherer)的合同相对人为投保人(Versicherungsnehmer),是出面要求保险人承担危险的人,并因此负有交付保费的义务,但投保人不一定具有保险利益,就财产保险而言,可以区分为为自己利益保险与为他人利益保险。以自己的利益投保时,投保人即为被保险人,反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就不是同一人。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发生保险事故时,如果保险合同无特别约定,保险赔偿请求权归于被保险人。一般来说,于财产保险无特别约定受益人的需要,受益人即指投保人。英美法系则认为,由于一般人通常是为自己利益投保,故保险人的合同相对人为被保险人(theinsured)。被保险人负有交付保费的义务,并当然取得保险给付请求权。另一方面,为防止道德风险,要求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被保险人欲使他人享有保险给付时,在财产保险通常通过保险金请求权的转让,即在保单上附加损失支付条款(Losspayableclause)或采取保险契约转让(assignmentofpolicy)的方式实现。两大法系的最大区别在于英美法认为交付保费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者原则上为同一人,并对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而大陆法系却认为,因为保险利益的关系,保费交付义务与保险赔偿请求权可归属于不同的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4]
我国保险法兼采两个法系的制度,如《保险法》第10条、第22条称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人,被保险人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等,采用了大陆法系的提法;但是《保险法》第12条要求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则又借鉴了英美法系的规定。由此可见,保监会对保证保险所作的解释比较接近英美法,更切合实际需要。因为如果将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的被保险人认定为售车方,而借款人又没有因此在贷款的利率、成数等方面获得好处,则难免有强制搭售保险、要购车人为他人利益投保、增加其不必要的费用之嫌。合理的解释是购车人不是为汽车经销商、银行或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的利益(收回车款或贷款)投保并缴纳保费,而是购车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包括以此取得销售方给予的售车信用以及防止在将来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丧失对车辆的所有权等)投保,并且因此将保险金的请求权让渡给第三方。
与保证保险相近且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是信用保险。广义上的信用保险包括了保证保险,如我国《保险法》第92条规定的信用保险。狭义的信用保险专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债权人)的信用贷款和信用售货提供担保的保险,主要有出口信用保险、国内商业信用保险和投资信用保险三种;对应的保证保险包括诚实保证保险、产品保证保险和合同保证保险等。[5]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45条就将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并列为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一般认为,保证保险与信用保险都以信用风险为标的,其主要差别在于主体的不同:如果投保人为汽车买受方,是保证保险;如果投保人为汽车销售商,就是信用保险。有人主张对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不作区分,统一为信用保证保险[6].实务中,也曾经有保险公司将两者合并为一个险种,如人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开办过的机动车辆分期付款售车信用保险、太平洋保险有限公司开办的汽车分期付款信用保证保险等。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虽然购车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在本质与功能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彼此是相对独立的险种。在西方成熟的汽车保险市场,汽车销售商以购买者的信用为保险标的投保的信用保险,保费由销售商缴纳,受益人为销售商自己,在其遭遇市场风险,出售抵押或保留所有权的汽车等情况下仍不能收回全部车款时,可以从保险人那里获得不足部分的赔偿。而购车人以自己的信用为保险标的投保的保证保险,保费则由购车方缴纳,受益人也是购车人本人,购车方可以在其收入流中断不能如期还款的情况下由保险人代为付款,而依然拥有所购汽车,但当购车者收入恢复后,有向保险公司偿还所垫付资金的义务。对两者不作任何区分不利于当事人的缴费义务与受益权利保持一致,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而且由于信用保险中售车方可能为片面扩大销量而放松对购买方信用的管理与要求,其风险往往大于保证保险,因而两者在保险费率上也应有所差别。
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法律问题分析论文
分期付款作为我国汽车销售领域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被广泛运用于汽车销售商、汽车出租公司、汽车运输公司等营利组织的经营性购车或公民个人、法人及其他最终用户的汽车消费领域,但是这种买卖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商业风险。汽车生产厂家或销售商要承担购车方不履行分期付款义务的风险,如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购车方提供按揭服务,那么风险就转移到他们这一方,而各方为了规避和转嫁这一风险,往往选择向保险公司投保。目前很多财产保险公司都开办了汽车分期付款保险业务,包括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和分期付款购车信用保险两类。由于相关的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加上实务中从业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产生了大量的保险纠纷。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对相关法律的认识存在分歧,审理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对同一类型案件的审理会产生不同的审判结果。如在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龙公司)向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支公司索赔分期付款购车保险金一案中,法院以投保人锡山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隐瞒自身资信情况,向保险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未尽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为由,驳回了神龙公司的诉讼请求;[1]而对神龙公司以同样事由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芜湖分公司索赔时,法院却没有考查投保人芜湖市机电设备总公司投保时的资产状况,认定保险公司应承担保险责任,支持了神龙公司的索赔要求。[2]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相关的司法实践工作以及保险市场的开发和市场信用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的概念辨析
我国《保险法》第92条规定,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业务,没有提出保证保险的概念。中国保监会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45条则将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并列为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无论是《保险法》还是《保险公司管理规定》都没有对保证保险相关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有的保证保险的主要险种包括忠诚保证保险、产品保证保险和合同保证保险等,[3]有的认为保证保险分为诚实保证保险与确实保证保险,而确实保证保险主要有司法行为保证保险、行政行为保证保险和合同保证保险三类,[4]合同保证保险又有投标保证保险、履行保证保险、预付款保证保险等基本形式。常的看法是,保证保险是指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投保人向被保险人(债权人)提供担保的保险,期付款购车保证保险在性质上属于合同保证保险中的履约保证保险。但是,中国保监会在1999年8月30日对最高人民法院告申庭《关于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的复函》中明确提出:“保证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指由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被保险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形式,”“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债务人(被保证人)和保险人(保证人),债权人一般不是保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作为合同的第三人(受益人)。”根据我国《保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被保险人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因此可以认定,在保证保险中,被保险人应当是被保证人而不应是通常理解的债权人,保险金请求权属于被保证人或被保证人指定的保险合同的第三人(受益人)。保监会的提法与上述一般理解发生了冲突。
这一问题实际上反映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对保险合同中保险人的相对人的争论。大陆法系称保险人(Versicherer)的合同相对人为要保人(Versicherungsnehmer),是出面要求保险人承担危险的人,并因此负有交付保费的义务,但要保人不一定具有保险利益,就财产保险而言,区分为为自己利益保险与为他人利益保险。以自己的利益投保时,要保人即为被保险人,反之要保人与被保险人就不是同一人。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发生保险事故时,如果保险合同无特别约定,保险赔偿请求权归于被保险人。一般而言,于财产保险无特别约定受益人的需要,受益人即指被保险人。英美法系则认为,由于一般人通常是为自己利益投保,故保险人的合同相对人为被保险人(theinsured)。被保险人负有交付保费的义务,并当然取得保险给付请求权。另一方面,为防止道德风险,要求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被保险人欲使他人享有保险给付时,在财产保险通常通过保险金请求权的转让,即在保单上附加(Losspayableclause)或保险契约转让(assignmentofpolicy)的方式实现。两大法系的最大区别在于英美法认为交付保费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者原则上为同一人,并对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而大陆法系却认为,因为保险利益的关系,保费交付义务与保险赔偿请求权可归属于不同的人。[4]
我国保险法兼采两个法系的制度,如《保险法》第10条称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当事人为投保人似采取大陆法系制度,但《保险法》第12条要求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则是采取英美法系制度。就保证保险而言,表面上似乎是购车人为他人(汽车经销商)的利益(收回车款)投保并缴纳保费,实际上是购车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取得经销商给予的售车信用、防止在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丧失对车辆的所有权等)而投保并因此将保险金的请求权让渡给第三方(经销商)。所以笔者认为,保监会对保证保险作出的解释更接近英美法,较为合理。
关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购车驾车用车的规定
关于xxx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购车驾车用车的规定
各县委、县政府,市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中等学校,各企事业单位:
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进一步规范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车辆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纪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纪委有关文件规定,结合xxx实际,对我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工作作如下规定。
一、关于购买车辆
1、小轿车的购置配备标准要严格按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和省委办公厅厅字[xxx]xxx号文件的标准执行。
共享型汽车线上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经过销售人员介绍车辆、车主买车的单一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在购车时目的不明确、购买车辆过程中花费时间过多,也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互联网+”下的共享型汽车线上营销策略进行探讨,整合众多品牌的车辆信息,分析消费者需求,帮助消费者明确购车目的,推荐车型,使客户顺利购车,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销售;共享型;营销策略
随着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宽带网络将会覆盖全部城乡,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收集需要的信息。由于“互联网+”具有的交互性、及时性、移动性以及个性化等一系列特征[1],互联网已经成为消费者在购车之前获取车辆信息的重要平台,甚至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购车。
一、“互联网+”时代下汽车销售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汽车生产及消费的大国,据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2800万辆,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位。截至2016年底,我国私家车的保有量达1.46亿辆,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6辆私家车[2]。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大,但是平均每百户家庭的汽车用有辆很低,这就说明我国的汽车销售仍具有很大的潜力。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是“车企—大区经销商—4S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销售模式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推动汽车销售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未来趋势。汽车互联网销售能够提高汽车销售的工作效率,节约销售成本。同时,人们能够借助网络平台,低价购买汽车,减少了额外消费,也提高了汽车购买过程中的便利度。经过访问不同品牌汽车的官方网站,通过调研发现,从路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到大众、马自达、福特等大众型合资品牌,到一汽奔腾、吉利、奇瑞等国产品牌,各汽车官方网都建设有汽车的车型介绍、申请试驾、金融服务方案、定制车辆、服务车主等模块,用以进行汽车网络销售。由此可见,汽车销售已经将网络销售模式引进。基于互联网的汽车销售正在快速蓬勃发展,未来将会形成大规模的、规范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汽车销售新模式,网上卖车受宠新媒体已经发力。另外,汽车营销的模式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有了新的变革。比如,对汽车广告的投入比例愈来愈注重新媒体,各种社交的应用软件,如微信朋友圈、微博、车企的公众号等。“互联网+”与汽车营销服务对我国汽车服务企业来说,“互联网+汽车营销服务”是利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开拓市场,增加赢利的一个经营过程;对于汽车服务消费者来说,网络化汽车营销服务将提供最详尽的购车资讯和最便捷的购车通道,从订货到配送的时间大大缩短,消费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通过网上购车平台,消费者可以查询指定车型所有经销商的信息(价格、促销措施、促销、价值)、最新车市活动,并可在网上提交购车意向;对于汽车经销商来说,网络化汽车营销服务可以加快信息流和物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合理、及时地调整整车库存、备品,降低商家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随着汽车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发展,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定制自己喜爱的配置和颜色,商家将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组装,这种“量体裁衣”式的生产方式,将大大增加网上汽车贸易的机会。互联网汽车营销服务还可以全天候、立体式的展示汽车产品的品种、各种配置、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起到了有形汽车市场的媒体宣传作用,节省传统商务人员往返、住宿、交易设施投入等许多费用。网上购车平台将提供最有效的营销推广平台、在线的CRM平台。通过网上购车平台,经销商可直接收集潜在客户资料。使得汽车4S店对客户的定位更加准确。注册成为网上购车经销商会员,经销商将获得功能齐全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用以管理和公司介绍、最新新闻、促销活动、经销车型(价格、促销措施、促销价值),并可在线管理购车意向。这种方式使汽车经销商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和费用,加快了资金的流动,扩大了产品的行销范围。研究“互联网+”时代下汽车销售模式的新策略,对“互联网+”时代下汽车线上营销的应用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汽车销售谋取新的营销渠道。
二、汽车网络销售存在的问题
浅析信用卡汽车分期面临的新风险
摘要:近年来,资金获取日益困难、P2P网贷和现金贷遭遇强监管的情况下,部分社会中介、骗贷者“摇身一变”成为汽车贸易公司,利用商业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虚假申请银行汽车分期等手段违规操作获利,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形象。本文针对经销商协助客户造假办理贷款,社会中介伙同客户骗取购车分期贷款,二级经销商借用银行名义营销套取购车分期资金等现象,提醒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信用卡业务面临的市场环境,组织专门力量对分期业务进行全面彻底排查,规避风险;规范营销行为,加强对二级经销商营销行为的监督。
关键词: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新风险
受外部监管趋严、资金获取成本持续上升、P2P网贷和现金贷遭遇强监管风暴等因素影响,低资质、高风险客户融资变得越发困难,一些不法社会分子开始“转战”商业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领域,通过伪称银行合作中介,帮助此类客户群体做高车价、减少首付、进行虚假材料包装等,使这些低质量客户进入银行,新的市场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一、骗贷者将分期业务视为新的获利“重点领域”
目前,一些打着银行名义的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该类不法分子打着小贷公司、投资公司、汽车贸易等各种身份、角色中随时变换,研究各家商业银行产品特性及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相关缺陷后进行利用。尤其在近年来资金获取日益困难、P2P网贷和现金贷遭遇强监管的情况下,部分社会中介、骗贷者“摇身一变”成为汽车贸易公司,将商业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视为新的获利“重点领域”。冒用、伪称银行合作中介名义对外宣传。当前部分直客式客户来自小型汽贸公司,且分布较为分散。少数汽贸公司明显存在虚假欺诈现象。如,某汽贸公司仅为一个10平方米的临街门面,店内员工仅为老板夫妻二人。其门头原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现直接用汽贸二字覆盖投资二字,门头滚动显示屏幕显示“本公司主做银行装修贷款、购车贷款”宣传语。通过企业名称查询后发现其并无工商注册信息。汽贸公司在网络上直接宣传“零首付”购车,宣传产品直接注明为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宣传语为“20万以内车型正常只需支付购置税跟保险钱即可将爱车开回家”,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形象。通过做高车价将分期金额放大,降低实际首付金额来吸引客户。与老板沟通交流了解到,汽贸公司曾经介绍并协助客户办理过银行汽车分期业务,其操作方式主要为通过将客户车价进行虚假做高、减少客户首付、达到吸引客户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分期业务金额、便于向客户收取更多的融资手续费。通过该类公司进入的客户明显属于“带病准入”的资金短缺的高风险类客户,其无法提供首付资金也预示着其将无法正常还款。少数客户在提车后甚至随即将车在黑市进行转卖以变现资金,此类客户及分期业务无疑对银行发展质量构成很大威胁,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经销商协助客户包装申报材料,以发票作废、抵押作假的方式虚假申请银行汽车分期,欺诈手法有在市场蔓延迹象,对银行信用卡专项分期业务侵害不容忽视,部分准入材料存在经销商协助客户虚假办理的情况,且集中在少数一级、二级经销商。对资料内发票进行查询发现,存在车价虚高的情况,同时部分发票已经作废,属于先开出高车价发票办理分期业务,后将发票作废重新开具符合真实车价发票,以达到客户降低首付的目的。该类客户群体除了存在上述车价虚高、发票作废情况外,还存在工作不稳定、准入材料简单化的特征,部分材料虚假。如,客户赵某,办理汽车分期业务,核查该客户准入资料后发现,该客户分期业务资料极为简单,仅有某汽贸公司开具的收入证明一份,无其他相关财力证明,无法联系到该客户及其单位,办理材料均系虚假。进一步核查了解到,少数机构因制度执行不力被经销商钻了空子,个别经销商在与银行合作期间帮助分期客户伪造资料准入,有的客户房产证涉嫌伪造;有的客户存在抵押登记权证不真实情况,造假现象明显,目前已引发不良。
二、社会中介伙同客户骗取购车分期贷款
家庭轿车市场研究
报告名称:家庭轿车市场研究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武汉
调查方法:入户调查
调查时间:2000年1-4月
样本量:1925被访者:城市居民
调查机构: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
汽车信贷消费市场调查汇报材料
近期,我国轿车消费正在不断升温,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相应的汽车贷款业务。那么,消费者是否愿意贷款买车?什么样的贷款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近日,上海一调查公司就汽车贷款的一些相关问题,对消费者进行了调查。
1汽车消费潜力巨大
调查显示,有32.3%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5年内购买小汽车,而没有购买计划的人占67.7%。
调查人员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存折里的钱越来越多,居民的衣食住行各项消费都在向高层次转移,私人轿车作为享受型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梦想。
如今,国内几大汽车生产厂商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不少品种和型号的车已经与国际同步,同时,成本不断下降直接导致销售价格降低,以前普通百姓不敢问津的价格逐步走低,个人购车欲望正在强化,未来5年将是我国家庭轿车普及化加速的几年。
2贷款购车分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