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09:13: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作重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完成农业工作重点任务
一要加快蔬菜基地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在有条件的村,建设规模化、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年,全区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其中,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00亩,蔬菜大棚500亩。根据市政府新一轮蔬菜基地建设的扶持政策,鼓励蔬菜种植向种菜能手和专业合作社集中,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要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工作,解决种植技术、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千方百计增加种菜收入,调动农民种菜积极性,提高保护地的利用水平和生产效益。
二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年奶牛存栏要达到2.8万头,新建奶牛养殖牧场5个,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70%。要支持奶牛牧场园区建设,鼓励奶农入区养殖,提高奶牛单产和原奶品质,提升养殖效益。在蔬菜基地、奶牛养殖基地和农村沼气建设中,要把握“两结合一分离”的原则,即,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生产基地和生活基地相分离。
三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为主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水利建设的重大政策措施,未来十年间,国家将投入4—5万亿元,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首先要做好水利普查工作,科学掌握全区水利现状,做好未来十年全区水利建设规划工作,准确把握水利投资方向和重点。要以水利灌溉设施配套为基础,以高效节水为重点,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管道输水技术,调整优化农业用水结构,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0亩。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解决3500人饮水安全,做好7个村(密密板、讨卜齐、后毛道、姚府、一间房、茂林太、西庄)的单村饮水工程,尽快启动昭君水厂,彻底解决水厂周边9个村,15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四要加强农村道路、林业生态建设和养护。年内计划硬化道路3条15.4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出行条件,为搞活和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加快推进环城、环村、环户、环路、环河绿化,全面提高绿化水平。全年完成四旁植树10万株,义务植树65万株。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集体公益林确权发证1.55万亩。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加大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
五要加强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建设。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要加大种养殖实用技术有效培训力度,今年要积极推广测土配方、高效综合栽培等技术,真正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农业科技水平。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在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机械使用技能培训,在村里集中考核发证,年农业机械注册数500辆,新考核发驾驶证500个,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减放劳力,增加经营,增加收入。
林业工作重点
2006年林业工作重点
2006年林业工作将紧紧围绕江津“一路三化”战略和“两地一中心”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根据重庆市“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实施造林工程,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一是利用国家林业工程造林。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林业建设思路,积极争取并实施好国家和重庆市确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不断巩固成果和扩展后续产业发展,保证退耕还林稳得住,有发展。二是拓展“三大空间”造林。荒山荒地是造林绿化的主体,从今年起,我们要重点拓展城市森林化、乡村道路林荫化和庭院农田林网化“三大空间”。在城市森林化建设中,着重抓好“一城两带三山”态观光园的绿化;在乡村道路林荫化建设中,着重抓好付家至红英桥绿色通道的绿化;在庭院农田林网化建设中,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着重搞好新农村试点村的绿化示范和庭院绿化试点。
二、加快林权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一是明晰林木林地所有权。落实《重庆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05]109号)精神,进一步明晰林木林地所有权,年内完成国有林、集体林、退耕造林户、业主(大户)承包造林林权证的核发工作。二是做好森林区划,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公益林不得少于70%的原则,将全市森林资源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且要落实到山头地块,并绘图造册。三是完善流转机制,促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深入宣传发动,把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推向市场,吸引更多的有实力的个体户、私营企业、工商业主等投入森林资源的流转,力争今年有重大突破。
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一是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防火扑救预案,开展重点林区瞭望台、防火道的规划建设,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力争全年无森林火灾。二是建立四面山森林警察中队等片区综合执法中队,改革执法体制,加强采伐、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加大乱砍乱伐林木、乱征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三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
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强林业实力。抓好林业科技技术培训与普及,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推行和创新林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花椒、优质笋竹、优质干鲜果、竹木经营加工和森林旅游等五大产业。提高林业产业建设的科技水平,开发林产品后续产业,延长产业链,使2006年林业产值突破6个亿。
林业工作重点
2006年林业工作重点
2006年林业工作将紧紧围绕江津“一路三化”战略和“两地一中心”的宏伟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根据重庆市“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实施造林工程,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一是利用国家林业工程造林。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林业建设思路,积极争取并实施好国家和重庆市确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不断巩固成果和扩展后续产业发展,保证退耕还林稳得住,有发展。二是拓展“三大空间”造林。荒山荒地是造林绿化的主体,从今年起,我们要重点拓展城市森林化、乡村道路林荫化和庭院农田林网化“三大空间”。在城市森林化建设中,着重抓好“一城两带三山”态观光园的绿化;在乡村道路林荫化建设中,着重抓好付家至红英桥绿色通道的绿化;在庭院农田林网化建设中,结合我市新农村建设,着重搞好新农村试点村的绿化示范和庭院绿化试点。
二、加快林权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一是明晰林木林地所有权。落实《重庆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05]109号)精神,进一步明晰林木林地所有权,年内完成国有林、集体林、退耕造林户、业主(大户)承包造林林权证的核发工作。二是做好森林区划,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根据有关规定,按照公益林不得少于70%的原则,将全市森林资源区划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且要落实到山头地块,并绘图造册。三是完善流转机制,促进森林资源有序流转。深入宣传发动,把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推向市场,吸引更多的有实力的个体户、私营企业、工商业主等投入森林资源的流转,力争今年有重大突破。
三、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一是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防火扑救预案,开展重点林区瞭望台、防火道的规划建设,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力争全年无森林火灾。二是建立四面山森林警察中队等片区综合执法中队,改革执法体制,加强采伐、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加大乱砍乱伐林木、乱征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三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
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断强林业实力。抓好林业科技技术培训与普及,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并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推行和创新林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花椒、优质笋竹、优质干鲜果、竹木经营加工和森林旅游等五大产业。提高林业产业建设的科技水平,开发林产品后续产业,延长产业链,使2006年林业产值突破6个亿。
司法局工作重点
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进一步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改革,深化管理,促进发展,全面发挥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各项改革,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务求实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更加深入,依法办事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习惯;法律服务工作体系趋于完善,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并向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全方位方面发展;进一步加大司法行政基层建设的力度,基层工作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切实做到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依法行政,提高全市各级领导机关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水平。
1、全面推进“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以宪法为重点内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抓好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2、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为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继续在全市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抓好依法行政培训,进一步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教育。
文化局工作重点
1.举全局之力办好第二届文博会,是全局头等大事。所有部门和人员要全力支持,新闻出版局更要下大力,办成国家一流展会。这是全局综合实力的显现。
2.打造演艺精品,参加国家和省艺术节,争取好的成绩,有所突破。
3.《满风神韵》要继续打造,真正推向国际、国内市场。市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纳入了市委全会报告。演艺集团要下最大力量,完成这项工作。全年演出收入1500万元的指标不能变,下半年要抓紧完成。
4.全力完成20000场社会文化活动的任务。已经列入了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承诺完成的21件实事当中,下半年必须完成。
5.群文精品要争取在全国群星奖评比中有所突破,沈阳应该在全国有一定地位。
6.高质量完成二战盟军战俘营陈列馆建设工作,争取11月1日开馆。
市残联工作重点
2010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提高工作效率,狠抓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2010年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做好残疾人基本情况普查工作
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是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浓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衡阳市残联《衡阳市残疾人基本情况普查会议》的要求,我们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认真操作,确保残疾人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高标准建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适应新形式下残疾人事业发展,满足残疾人需求需要,拓展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为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耒阳搭建的一个良好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具有体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更加扎实深入开展
粮食局工作重点
一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首先,继续抓好中粮集团坚果加工项目的投资,力促坚果加工项目年初投产运营,力争2014年巧克力、方便面等系列产品项目能够顺利落户我市。其次,继续协调做好加快上海红星美凯龙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主体工程明年年底前封顶,预计明年项目投资8亿元。
二是加强粮食储备管理,确保粮食安全。
积极加强与中储粮的沟通,争取跨省移库指标10000吨,进一步充实我市地方粮食储备,同时加强储备粮的监督检查,确保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必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制定好粮食供给应急保障预案,保障我市粮食安全。
三是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
积极加强与省粮食局、市局的沟通协调,力争争取到政策性资金200万元,为粮食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气象局工作重点
2014年,市气象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做好以决策服务为重点的各类气象服务工作,及时报送重大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的专题报告。加强与各个部门的联系,建立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做到灾害性天气和转折性天气不漏报、不错报,为的经济发展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同时,牢固树立“发展气象事业,造福人民”的宗旨,深入开展以人工增雨为主的人影作业,消除或降低干旱等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影响。
二、继续狠抓基础业务,包括地面测报、天气预报、农气观测、自动站监测,提高业务质量,加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明确细化业务人员职责,强化业务考核办法,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个人,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业务质量争创气象部门一级目标,并争取申报两个“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同时,加强突发性大风、暴雪等灾害天气的应急演练以及应急设备的日常维护,增强突发性天气的处理能力。
三、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给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充分的物质和经济帮扶,为和谐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四、继续搞好台站综合改善,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努力贯彻国家医疗、养老、失业、合同制职工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精神,做好聘用职工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坚持依法发展气象事业。依法管理和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雷电灾害防御、气象信息、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活动。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依法发展气象事业的意识。
政府工作重点
20*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精神,推动全县新一轮发展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124亿元,增长1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亿元,增长17%;完成出口创汇2.1亿美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740元,增长8.5%;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主要约束性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4.5%,万元GDP水耗下降4%,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311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753.8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投入和创新,加快推动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按照集群发展、规模扩张、量质并举的要求,全力支持县域企业技改创新、扩大产能、节能减排,促进支柱产业升级和做大做强,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施有效投入,扶强产业龙头。突出大项目和优势企业,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县域企业技改创新的扶持激励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和装备投入,提高骨干龙头企业支撑能力,带动产业集群加快膨胀发展。计划实施续建新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8项,总投资29.8亿元,其中年内完成投资20.2亿元。重点抓好4万吨球铁扩产改造、16万吨合成氨、250吨阿维菌素、3万吨树脂砂等8个投资过亿元大项目,进一步把玛钢公司、平阴山水、济南伊利、齐发药业、黄河特钢、福胶集团、鲁西化肥等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35家,过10亿元企业6家,带动机械装备、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等产业集群加快膨胀。积极破解发展瓶颈,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镇域块状经济加快发展。力争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家,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利税27亿元,分别增长23%和24%。
加快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企业。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建设,推动重点技术攻关。落实创牌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搞好自主品牌的宣传和保护,年内争创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市级名牌产品5个。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奖励引导机制,千方百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污染源监督管理系统,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工程,推广节能产品,培育发展一批清洁生产企业,治理关停一批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共青团工作重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实现锦州“三年大变样”的承上启下之年,今年全市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团省委十一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青年建功立业工程、青年文明领军工程、青年素质提升工程、共青团创新发展工程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实事求是,准确定位,开拓创新,在全面加快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为实现在锦州湾整体开发中率先突破贡献青春才智。
一、突出实效,强化引导,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团、教育青年,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观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青年群体,采取不同方式,继续开展“构筑精神支柱,争做四有新人”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开展“传承五四精神,构建和谐锦州”纪念八十七周年活动,利用一二·九、一二·一等纪念日,以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群体为重点,积极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16号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继续深化关爱老前辈、大中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中学生“四个一”、辽宁小雷锋行动、三有三为等道德实践活动。在全市大中小学校范围内推行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最终实现由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上升为爱社会、爱自然、爱祖国,全面培植青少年的感恩情感。进一步加强团属青少年教育阵地、活动阵地和网络阵地建设,强化育人功能。
3、加强青年形势政策教育。带领广大青年认真学习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通过开展十一五规划网上答题、和谐锦州建设论坛等活动,组织广大青年认真学习“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明确全省、全市的未来发展规划,增强广大青年振兴锦州老工业基地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开展“我的事业在锦州”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锦州振兴方略的具体实践中去,为实现“三年大变样”贡献青春和汗水。
二、突出中心,强化服务,不断提高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